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楼主: GOSEDN

墓志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1: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處士柿泉林公墓志銘(陕西平涼 林具聸)

陝西平涼府莊浪衛[1]儒學教授郡人荷溪武克宅 撰
郡庠生 婿 立庵苟應旟 校
郡庠生 婿 竹庵劉應豸 篆蓋
郡庠生 婿 心周祝多士 書

歲萬曆丁亥六月初六亥時,處士柿泉林公卒,蔔是年十月十七日期寅時葬於戴雲峰旗山之麓,公家嗣爾桂等泣血衰绖持狀詣予請銘。先是公命爾桂執弟子禮事予,以故予稔知公世行,予罔敢辭。按狀,公商(商,地名)世家也,遠譜缺泐難考,粵自高祖諱深,有隱君子風,慕園綺諸公而卜居其傍,世為四皓裏人矣。曾大父諱英,俱潛德不仕,大父諱儒,郡庠,應(這裏沒有缺字,是表示尊貴 空著)恩例貢,官江西南昌府知事,政聲卓耀,淩軼一時,居無何,厭塵囂而志在洤(泉)石,遂致仕歸,居家數十載,動求諸古人德範,重於一時,屢賓薦不起,以儒業傳家。父諱有鶴,郡增廣生,葆真抱樸,不與時浮沉,且陰行善績,種種難悉。妣劉嬬人生公,穎異倜儻,幼習家訓,讀儒書,輙曉大義,苦先業蕭索,事增廣君,力不能養,已而恚?曰:“先民謂:豐祭不如薄養,恨母早世不及養,今以讀書,故又累及吾父,何以為子?”輟,易產業商市貿,廼得備物養,志溫清致謹,事增廣君年八十以壽終,雖跬步未嘗少違,事繼母隆孝如母,鳴呼!彼腆享厚祿而勢或不得捧觴,時或不及生養,視公殆徑庭矣。公之純孝其加人一等哉!待諸從兄弟,怡怡友於,若同胞然。教諸子,延師訓,督歸庭,親檢所業,視有過差,輙叱責之,不少□(假?)借,每訓之曰:“吾不獲紹先世儒紳,而軰倘有成立,庶償吾志願。”以至處鄉黨,穆穆退讓,與人不忤,若好善疾惡,出於天性,家貲既饒裕,尤樂施與,建橋梁,葺道路,貸貧乏,複喜與貴介交善,時遘賓客□□娛樂,即空槖弗恤,統觀公之為人,豈商賈射利軰、豐溢私殖者可同日而語乎?嘉靖中,三原谿西馬先生來商山書院[2],聞公行誼,高之,贈積善匾,會今連歲大饑,敕命都禦史諭郡邑富民輸栗賑災荒者,旌公首倡義,輸粟四十餘石,全活流移良多。郡籍義民名而公為冠業,巳上囗聞,而公忽不起矣。嗟哉悲夫!都人士莫不歎息,此之謂也。公之未艾之澤,其綽延於昆裔哉!
公諱具聸,字喬仰,別號柿泉,生於嘉靖四年(1525)五月二十一日未時,壽六十三。配牛孺人,禔身端懿,適公期年,卒無出。繼配雷孺人,溫慧勤儉,壼範肅清,事舅姑以孝閒,佐理家政井然,免內顧憂。比公卒,日夜焦慮,哀誨諸子,俾墜前業,可謂女君子雲。生於嘉靖八年(1529)九月十七日丑時,今壽五十九。生子男三,長即爾桂,娶邵氏,卒,繼娶邵氏。次爾芳,業農,娶雷氏。次爾楨,業儒,娶教諭南公渥女。女五。長適庠生劉子應豸,卒;次適庠生苟子應旟,次適冀子爾試,文林公孫也;次適庠生祝子多士;次適舉人王子仲文。孫男二,長淩霄,芳所出也,次沖霄,桂所出也,俱幼。孫女三,皆未字。猗歟盛哉!公之孝友,重鄉評德(此句四字本身有誤,要表達的意思是 鄉里都認可),惠在人心,子孫皆歧嶷克肖,足以繼振家聲。雲仍之休,殆將綿福澤於千百載。是公之厚積匯發,諒矣!嘻,公沒可以含笑於重泉矣。銘曰
於赫林公,世宗商於。席醇履善,遠擅芳譽。有懷二人,孝達闬閭。友於昆季,恤顧俵儲。德動喆人,旌匾輝書。幹蠱裕業,庾積槖物。種懿詒善,罔特屋潤。恬愉歲華,蹶而耳順。生莫不終,公托佳胤。旗山崒嵂,雲峰岩峻,瘞玉於茲,流遠源濬。片石不磨,百世而信。

萬曆十五年十一月吉旦
不肖男爾桂爾芳爾楨等泣血上石
武如春鐫

明萬曆15年(1587)10月17日


注释:

[1] 平涼府莊浪衛 今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庄浪县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崖石窟及紫荆山、陈家洞、吴王坟山、关山天池朝那湫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

[2] 马先生 马理(1474—1556),字伯循,号溪田,三原人(今陕西三原县)。明弘治十年举人,正德甲戌年(1514)进士。曾任吏部稽勋主事、稽勋员外郎、南京通政司右通政、稽考功郎中光禄卿等职。弘治年间就学三原宏道书院,其学识和文章闻名全国,当时学者都将他与宋代著名哲学家、关中学派代表人物张载相提并论。所著《送康太史奉母还关中序》一文,被传抄国外,朝鲜国将此文作范文传诵。1556年,陕西发生大地震,马理卒,时年八十二岁。

本文来源于 浙南林氏源流网,原文地址:http://www.znls.net/news/?134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2: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林尊宿传

  尊宿讳如鉴。字青林。候宫人。姓林氏。幼孤。奉母至孝。十八茹素持戒。至云栖礼莲池大师。得净土旨诀。又至显圣。参湛然和尚。令看无字。遂执侍左右。一日因低头拾箑有省。作偈呈曰。赵州狗子无佛性。脱下袴子来遮面。面子未曾遮得全。半身露出令人厌。湛公抚而印之。首座麦浪。每欲勘之。而未得其便。一日因师呈吹毛剑颂曰。我有吹毛剑。寒光如闪电。当机觌面挥。锋铓人不见。浪便问曰。如何是吹毛剑。师作拔剑势。浪曰。此是刈禾刀。师曰。吾昨日在石桥上过。无端打破钵盂。湛公按住曰。首座气宇如王。侍者脚踏实地。两人乃各休去。久之以母老辞归闽。年三十五。始往国欢寺。礼岳山西公祝发。遂结屋石林。与母偕隐。后母亦落[髟/采]为尼。精修无间。实师至孝所感云。及母卒。师复同曹源越山二公出岭。参湛和尚于云门。时林得山司农在座。谓湛和尚曰。青师已有省发。何不对众吐露。湛目师。师遽指傍僧曰。和尚问。何不祗对。其僧惘然。湛曰。这贼。师遂拂袖而去。未几过吼山。参密云和尚。不契。乃拉曹越二公。返闽入鼓山。创东庵居之。及众迎博山无异和尚开法。师遂舍庵为方丈。明年异旋博山。师与诸公。送至建溪而别。因礼闻谷老人于宝善。遂同曹越。相依煅炼。闭关六载。日增智证。及闻老人返真寂。师亦同二师还三山。越公居鼓山之调象庵终焉。师与曹师。卜居长基岭之松庵。承云栖诏旨。日持佛号。晚修忏摩。深夜顶观音像旋绕。凡二十余年。后因世乱。曹师既出住福清之灵石。师乃返石林。掩关不出。精进如少壮时。而一室中。时闻异香焉。师平日所得净施。悉买生命放之。然每以念佛放生劝人。故福城感其化者甚众。师以康熙丙午六月初旬示微疾。神思安详。不沉不乱。至期。弟子问曰。师此时作么生。师曰。平日所干何事。大众来问疾者。皆环绕助师念佛。师曰。今日可谓。莲池胜会也。乃泊然而化。世寿八十有七。僧腊五十有二。越七日茶毗。火光金色。时发香气。平日所持木念珠不坏。弟子性晋性证等。奉师灵骨。塔於鼓山。论曰。时当末法。祖风凋零。后生辈才跨禅门。便受衣拂。自既易得。又易以与人。诳[言*赫]闾阎。成群作队。鞠其端倪。总由因地不真。故陷入魔罥。不自觉知耳。今观青林尊宿。早年如是发心。如是见人。如是省发。如是言句。而深埋头角。隐遁终身。潜修密炼。六十余年如一日。收功末后。头尾俱正。此岂今日禅者。所能梦见耶。呜呼若师者。可谓法门之鲁灵光也欤。
鼓山为霖和尚餐香录卷下    书记 太泉 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2: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贡师泰[1]《龍泉縣君潘氏墓志铭》(丽水 林定老[2]妻潘氏)

故中順大夫、新州知州林君之配龍泉縣君潘氏,諱妙真,處之麗水人也。曾祖恕,宋平江府吳江 縣丞。祖應發,宋鄉貢進士。父弼,將仕郎、廣東廉訪司照磨。母何氏。縣君幼專靜,能誦《小學》、《四書》、《詩》、《禮記》及諸女史。年十六,歸于新州。新州諱定老,字君則,故仕族,與潘世爲姻家。人國朝中微,潘氏獨富盛。新州煢然孤立,克自力於學,照磨君深器之,欲以縣君妻焉。姻黨咸言,縣君生富家,習華麗,恐不能安其貧。及歸林氏,即屏紈綺,服練素,躬治絲枲麻布。事大姑周夫人、姑徐夫人,朝夕執饋饍惟謹,二姑並愛重之。徐夫人晚苦足疾,每起居,必親抱持。殆病革,縣君焚 香默禱,到股作肉糜以進,翌日遂愈。及徐夫人卒,事周夫人尤篤。夫人性嚴毅,縣君左右承順,無不曲盡其意。夫人嘗語人曰:“林氏家衰久矣。得新婦賢,又多男子,林氏其將復興乎!”鄉里親戚 聞潘氏名,亦往往指爲閨門濾。周夫人年八十二終,將葬,縣君夢神人示之兆,卜果吉⑴。其禮親舊無間貧富,撫僕隸務盡恩信。諸子侍前,每援引古今人物高下,教以立身大節。少有過,立責不貸。尤通醫書,家人遇小疾,輒自劑善藥療之。平居極儉薄,每得珍菓嘉饍,必以祭,徧分家人,然後食。治家嚴而有法。新州得專志學問,無内顧憂者,實縣君相之也。新州登辛酉進士第,同知奉化州,以恩封宜人。再授興化府判,以階五品得今封。後官新州,階四品,當進郡封,會新州卒,不果請。其在蒲陽時,媪有售珥珠者,家人請市之。縣君曰:“此珠直當府判數月俸,家本儒素,惡用此爲?且非所以示子孫也。”新州殁後,子誠祖以蔭補,彬祖以進士舉先後入官咸迎縣君養遇飲 食過豐,輒不樂,常戒之曰:“汝能勵志清苦,雖蔬食飲水,吾樂也。”至正十一年正月,左體忽患末疾,六月二十三日遂不起。縣君生于至元壬午正月十二日,至是享年七十。子男四人:瑞,早卒;次誠祖,從仕郎、建寧路松溪縣尹;次彬祖,從仕郎、池州路青陽縣尹;次似祖,鄉貢進士第一人,以恩授處州路儒學正,卒。孫男十一人:公慶,鄉貢進士、浙東廉訪司書吏;次公興、公溍、公繹、公庠、公質、公廉、公綬、公異、公贊、公實。女八人。曾孫男五人:文昭、文暉、文温、文照、文昌。女四人。誠祖等以其年八月庚子,奉縣君柩合葬于麗水縣元和鄉大杉茭洋新州君之墓。既葬之十一年,彬祖至閩,以新州門人行樞密院經歷劉基狀來謁銘。師泰惟新州領甲寅鄉薦,時先文靖公寔爲考官,及彬祖之舉,師泰又忝列校文(⑶,於林氏有再世之契。且劉君之言,信而可徵,是宜銘。
銘曰:
括蒼之望,曰林與潘。潘有淑女,其德孔閑。
來歸于林,克順克惠。克孝于姑,克昌厥裔。
相其夫子,以有令名。擢第錫爵,卒守專城。
龍泉疏封,寔爲大縣。被服之華,式光主奠。
有子鼎峙,各獻爾能。父澤是繼,世科是承。
魚軒就養,綵服先後。白髪希年,遹介眉壽。
鄉鄰之訓,闔壷之模。母儀婦道,綽有令譽。
大杉之麓,封若堂斧。茂爾松柏,以永千古。

⑴卜果吉:卜,原作「十」,據文淵閤四庫本改。
⑵從仕郎池州路青陽縣尹:郎,原作「即」,據文淵閤四庫本改。
⑶師泰又忝列校文:忝,原作「泰」,據文淵閤四庫本改。

贡师泰《玩斋集》卷十
全元文 45卷 370页


[1] 贡师泰(1298年-1362年),元代著名散文家。字泰甫,号玩斋,宣城(今属安徽)人。元泰定四年(1327年)进士。曾任吏部待郎、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官至户部尚书。


[2] 林定老,元代进士,丽水人,《中国科举辞典》、成化《处州府志》、道光《丽水县志》、《全元文》卷九三四均有传。参见链接【元】林诚祖《林定老圹志》(丽水 林定老)

本文来源于 浙南林氏源流网,原文地址:http://www.znls.net/news/?135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4: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4-11-7 15:04 编辑

诰授荣禄大夫镇守浙江宁台等处地方总兵官左都督带余功二次记录二次七十三翁显考近亭林府君暨元配

诰赠正一品夫人显妣端懿吴太君合葬墓誌铭



公讳达,字敏仲,号近亭。祖籍晋江马平,海坛总戎赠太子少保尊一公之长子,有弟二人。而公以少保公命嗣胞伯赠荣禄大夫纯朴公。公幼而颖,矢志忠孝仁慈习戎事,力过人,善骑射,谙水性。弱冠后从少保公随师攻澎湖,充前锋进战获大捷,继人台招降郑克壤而立功。公克孝佐忠翼战有力,授秩左都督……
    癸巳岁署浙江掌印都使司提调,以覃恩赠封荣及四代荫子振龄治中。
    己亥岁,特授浙江宁台总兵官,御赐鞍马。
    公少年奋武以劳勋受皇上之知偏稗至开府,特恩简镇海疆重地。公励志弥笃,所至多善绩,整器械勤训练,优抚士卒,诫与民相和睦。杭城多火患,公辄相机宜身先登屋,火无不息,杭人皆德之。进而捐俸修文庙学宫。会逢世宗皇帝登极,覃恩嘉其能,赐锦缎弓矢给以封典如例荫子振羲员外郎。上方欲大用,而公遂乞休归里,以训子为事。享年七十有三。
<P



清黄岩总兵官、左都督、荣禄大夫林达墓志铭 林达,任黄岩总兵官、左都督,诰授荣禄大夫(正一品)。其父林贤,任海坛总兵 官、左都督,平台建奇功,诰授荣禄大夫,卒封太子少保,显贵于当代,有“父子均開 府”、“四世封一品”之殊荣,在修少保公陵园时,发现林达数方墓誌


平台名将太子少保林贤传略
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作者:比干文研  浏览:450 次   

  林贤字克希,号尊一,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祖籍晋江马平霞店。其先祖元瑯移居南安兜率乡(今草厝田头)。父茂田积善行仁,乐善好施。昆仲三人,贤居其季。少年读书学剑,未弱冠身体魁伟。遭乱飘泊于海外,为人诚信,外国人爱之重之。清康熙初归国,以舳舻赴榕见省抚吴公,说以靖蜃窟必藉楼船。省抚以林贤晓水务且谙兵事,智足以当大任,委贤任福建援剿水师总兵官。
  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经派兵进犯泉州,林贤驱楼船于上竿塘擒郑军首领章元勋,歼其全军。解泉州之围后,林贤任福建援剿左镇总兵官。越二年,林贤率舰队为万提督前驱,收复金厦两岛,迁海坛总兵官加署参将。翌年,林贤又建立功勋加左都督。康熙廿二年(1683年)林贤奉命大集舟师荡平彭台。向主帅施琅建议先扎八罩以占上风。进军时,林贤率先冲锋入阵,身中二箭仍坚持指挥,激励将士奋力死战。自午时至申时,鏖战三个时辰,战果辉煌。林贤所部射死郑军江钦、吴贵等头领,打沉及烧毁郑军大小船一百五十九只。刘国轩见势不妙,驾小船逃遁。林贤所部乘胜挺进,攻克西屿头、花屿等三十六岛屿。主帅施琅登上林贤船,见积血盈踵,横尸满目,泣劳曰:“公血战破敌功莫并矣!”乃上疏朝廷曰:“海坛镇臣林贤当先破敌舍命陷阵,诸将无出其右”。
  是年八月十三日,林贤率领本标官兵船只进入台湾,招抚郑克塽、刘国轩及其部属,举国归附,悉入版图。十二月廿四日,康熙帝下诏书云:“尔左都督林贤,夙娴军事,克抱尽诚,深可嘉尚,戎行效力,积有勤劳爰加爵以酬,特授荣禄大夫”。又诏封林贤之妻章氏为一品夫人。诏赠林贤之曾祖母杨氏、祖母吕氏、母魏氏为一品夫人。四世一品之殊荣,誉扬八闽。
  康熙廿三年,林贤奉旨入京,康熙帝召入正殿询问战况,改容嘉劳,赐宴位列抚臣之上。越日观射,林贤连中三矢,康熙帝赐貂套朝服、御马鞍辔。旋随驾东巡,咫尺乘舆顾问,款待如家人。侍从围猎,并赐所获鹿兔等,格外恩遇,盖亘古天下未有之殊荣。迨至山东平原,帝命曰:“海坛要地须回镇守。”林贤即遵旨回闽。
  康熙廿五年,朝廷再论平台功勋,林贤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旋又赠一拖沙喇哈番。嗣后,林贤之次子梦松袭世职。
  林贤严以治军,宽以处世。然连年征战,心血为枯,澎湖负伤,积疴日甚一日。康熙廿六年六月十八日卒于任所。康熙特旨赠太子少保,全锡帑金,御祭葬,遣福建布政使司参政江皐谕祭。祭文曰:“尔林贤性行纯良,才能称职。方翼遐龄,忽焉长逝。联用悼焉,特颁祭葬,以慰英魂。”
  林贤葬于南安二十一都厝斗乡虎仔山,负丙壬兼己亥。今墓尤存。为褒扬林贤为台湾纳入版图建立的奇勋,1998年南安市政府将林贤墓石刻造像公布为市级保护单位。2006年,省文物局公布为涉台文物。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太子少保林贤陵墓正组织重修。它将成为南安市知名的文物和旅游景点,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景仰的胜地,对海西的经济开发将起促进作用。


比干文化编委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3: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勑封安人趙母林氏墓志铭

今年春暮,中書趙君来自穗城,儼然過我,手其侄趙遇〔〕。〔〕〔〕遠貽至隆重也。問答知其為母、林年嫂墓中片石。余因憶肖鹤趙年兄飛舃梁溪時,每過九龍蒙〔〕情欸,倒屣投轄,醉心之極,至今猶有松風泉瀑之想,其間水渠之聲,神明之誦……問私心喜曰:婦之佐夫,如臣弼君,必有聞鷄解珮之淑媛,而后能相厥夫子,標德業勲名乎。按狀:年嫂姓林,隠君林兑(下加走船)洲之次女,李氏孺人所出,生而颖異,林兑(下加走船)洲公常曰:是必贵。一日,過訪鹤田趙公,得见肖鹤年兄,儀觀豐偉,燁若神人,盖冰玉清潔之相映也,委禽焉。年嫂自歸於趙,屏去一切珠翠纨绮,布裙椎髻,風操泊如,肖鹤年兄曰:“何自苦?”年嫂曰:“吾且以勤而倡群婢耳。”服事鹤田翁与阮太安人,所谓刺纫浆酒滫瀡之甚〔〕至厕喻洗灌,忘其瘁也。无何舅捐,賓客佐肖鹤年兄執丧 ,一禀於禮服門。丙夜篝燈火〔〕女红,襄肖鹤年兄讀坚决績學。萬歴辛卯舉于鄉,則年嫂從更之力焉!至乙未〔〕出仕錫山,迎養太安人宦邸,問安視膳,一日之養,三公不易。已,太安人離棄,年嫂泣曰:“死生旦夕耳,誰壽誰殤,唯是反哺未申,有愧禽鳥!今生巳矣,願以来世。”非孝性天賦何得此言?每訓諸子,朝夕必督,出入必戒,无作不典,无交非類,年嫂實母道而兼厳師教諸子矣。
……林年嫂生於嘉靖丁巳年十二月十四日子時,卒于萬歴甲寅年〔〕月七日,享年五十有八,今卜天啓七年八月二十日癸丑吉葬於潮居三图。
光禄大夫、上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明勑封安人趙母林氏墓志
余自挂冠以來,曝背隴畆,枕書绳床,濯足太湖之水,贻髠九龍之巅一坊人,世事無所聼覩。忽一日,朝暾初昇,鹊聲向主人,以為異事,尋大使從嶺南遠來,拜翰貺之辱,啓凾彂:叵知師母將歸陶地,欲余一言以表新阡。余因記肖鹤趙先師臨我梁溪,於稠人獨照我玄中賞之格外,有馬非奇骥穪良,伯樂於余得矣。其如累先師藻鑑何。昔賢云:感恩有之,知己則未得,今於先師可謂知己矣!不止感恩之移矣!一表何辭。按狀:師母以虞部先師為夫,德業聞望,冠於一時,標於百代,是令妻所不能必致於夫者,師母能致之矣!其誦师母者,蘋蘩寢廟,語誠也;其膬膝高堂,語孝也;琴瑟静好,語敬也;熊丸畫荻,語慈也;金玉其相,語質也;蘭蕙其芳,語德也;鷄鳴戒旦,語勤也;锡類推惠,語施也。此則師母所以完婦懿而大有亢于厥宗也。娱彩莱室,燕喜閟宫,九如周颂,三祝華封,鸞章洊寵,彤管纪功意,天祐德于萬斯年。胡然一旦销落塵煙,飛厯空山夜雨,洒白杨之泣;迢遥幽穸秋風,動翠栢之號。然則孰不有生,惟師母之生为不凡乎?孰不有死,惟母之死为不朽乎?〔〕〔〕狄氏曰師母:“不聞‘舉網’者乎?渔人之举網也,旋放之,旋收之,所得魴鮄鲠鲔,其值数金爾已;海濱人之舉銕網也,父放之,子收之;祖放之,孫收之,所得十尺珊瑚,厥價連城,其收愈遲,其值愈贵。”師母之子孫,翩翩鳯毛,德輝千仞,靈文九苞,如日方升,其進无涯。將来先后進取,讖應草尾,錦奪鰲頭,所為報師母地下,可持券待矣。謹裁付使带歸以便勒石,此特舉其大節以表于世耳。
進士第禮部左侍郎知制誥事、〔〕史玉牒總裁、無鍚門下晚生周炳謨撰文
進士第淅江右布政按察司按察、户部郎中、崑山門下晚生張鲁唯篆盖
崑山舉人、門下晚生馬世奇書丹


墓碑正面中间字:明勑封显妣林氏墓
墓碑正面右侧字:天启七年岁,在丁卯八月……[]到里,土名六水朝……
墓碑正面左侧字:孝男……. 孝孙……   碑刻模糊部分应是:“孝男遇良贡士,孝孙文盛、文谟、文啟、文烈,曾孙同广……泣血立墓。”  
据《霞路族谱》记载,赵应元有五子,长遇良、次遂良、三建良、四进良、五迪良。

奉天勑命   
奉  天承運
皇帝勑曰:朕惟蘋蘩筐筥之什,詠於風人。盖嘉其敦内則而佐外脩也。朝廷褒表良吏,逮於中闺,豈非義乎?爾直隸常州府無锡縣知縣趙應元妻林氏,莊静無違, 柔嘉可則。謹滫瀡以佐餕,甘缟綦以襄廉,惟爾視夜之規,克助帶星之理。是用封爾為孺人,祗承恩於翟茀,無忘儆於燕私。
之寶
萬曆二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奉天勑命

天承運
皇帝勅曰:夫由劇地而陟曹郎,此其人誠賢矣。乃非闈中有鷄鳴告戒之媛,孰與襄勤而抵於成乎?恩典既敷寵章,宜及爾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趙應元妻封孺人,林氏夙有令儀,儷於碩彦,明星儆爛,勤燕婉於東窗;玄霧興思,脩豹文於五色。今爾夫含香粉署,譽聞蔚腾,爾之賢德,益足徵己,是用覃恩封爾為安人, 祗承再命之榮, 愈篤相成之誼。
敕命
萬暦三十年二月初二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4: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4-11-11 14:46 编辑

查《横塘集》卷19、卷20共有墓志铭13篇,其中并无《林韶墓志铭》,当为佚文。《浙江家谱总目提要》载泰顺县文博馆藏有林鹗纂《济南郡林氏家乘》10卷,道光二十二年木活字本,卷8即为《墓志铭》。因一时无法找到该书,却从温州市图书馆藏黄溯初抄本孙衣言编《永嘉集&#8226;内编》卷28中找到:
  林居士墓志铭             <泰顺四溪林氏谱八>
  昔居乡,闻居士林氏者正直而有知识,所居横阳芗岩离邑数百里,乡人有争,不能诉诸官,往往质居士直之。及调官京师,有名杞者肄业太学,喜从余游,问之,乃居士家也,于是又知其有子贤。杞擢进士第,起家县佐,有能声。考满升秩,待次开封而居士讣至。余往吊之,杞号哭咽绝,久之乃苏。既而出其家人书,言居士初得疾里第,自知不起,作七字诗以见意,后数日复作小诗。族人以为病革,皆涕泣其旁,居士曰:“未也,翌日午时与汝曹诀。”至期果然。余读其诗,皆契理,超然无滞阂,于是又知居士于死生之际能如此也。余送杞归,越岁,杞贻余书云:“罪逆幸不死以及丧事,述先人行实宜有铭,敢以□公。”余得其终始良审,故许之。
  居士讳韶,字仪甫,世家温之平阳。曾大父暘、大父嵩、父?皆以力农豪于乡,至居士始喜儒,辟馆四方之士,使诸子若族人皆从学,冀以立门户,而夫人徐氏实内助之。夫人死十九年,而居士卒政和二年三月辛□□,享年七十一岁,以五年八月庚申葬于所居之东山。男子二:长曰桓,习进士业,有显行;次则杞也,今为文林郎,新□江南东路转运司管勾帐司。女子嫁苏景纯、徐之南、王果。孙曰智周。智 周女嫁王显夫三□□□。
  居士谨仪度,与世无所争。好义乐善,喜周急,尤厚于死丧之家。里有盗其地以葬者,或请讼之,居士曰:“吾与其父有旧,使得吉地藏焉,吾之愿也。”其族窳俗众一切以恩拊之。居士构屋,其地适有地旁屋者,请易之,不听;其后反请地于居士,居士忻然与之,无难色。夫死生之故亦大矣,而居士不以为累,则厚宗族、乐施予固宜优为之。或状其平生,犹以为难能焉,故余亦掇而存之。
  铭曰:生也不淑,死则已矣。惟善在躬,是为不死。呜呼居士,实有子乎!

  文后附有孙衣言题跋,即《许少伊作〈平阳林仪甫居士韶墓志铭〉书后》。文中“乃居士家也”与“辟馆四方之士”颇费解,疑有脱字;四处阙文是所据碑文漫漶不清还是辗转传抄所致尚不清楚,容再考查。
  孙衣言同治八年收到林鹗抄寄的《平阳林仪甫韶墓志铭》,当时“《横塘集》余觅数年不能得”,次年他才得到仪顾堂抄本《许横塘集》副帙四册;《永嘉集》写定于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而《永嘉丛书·横塘集》刊成于光绪三年,集中竟然没收入这篇佚文,大概就因为“《大典》本所佚而见于他书者尚多,拟捊辑之别为补遗,俟他日并刊之”之故吧。所谓《大典》本所佚,包括未收入30卷本《横塘集》的,未收入《永乐大典》的和四库馆臣从《大典》中漏掉的。现存《永乐大典》不过全书3﹪,其中许景衡佚诗就有5题7首,可见佚文相当可观,“所佚而见于他书者尚多”绝非臆测之词,搜辑许景衡佚文,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4: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弼德院顧問大臣民政部右侍郎軍機大臣上行走林文直公神道碑銘


光緒中,有御史一人,疏請罷營頤和園(工程 龙泉按:碑文无),事連疆吏納鉅金助工,忤皇太后,被嚴飭。後復言事,益切直,屢指斥閹宦及權貴,人側目者眾,遂外授雲南昭通府知府。昭通號邊遠惡地,前數守皆觸瘴病死,士大夫知者莫不太息,而滋咎(左右龙泉按:碑文无)執政無能為朝廷惜留骨鲠匡闕失裨大計之臣。蓋其人即閩縣贊虞林公也。

公諱紹年,贊虞其字[也 龙泉按:碑文有],晚號健齋。同治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尋用編修,充鄉試、會試同考各一,官御史數(載)歲,至是擯守昭通。公慨然之官,至則禽治土酋祿爾恭,盡得其歷肆虐殺狀,置重典,由是無敢為不法者。及歲,調署雲南府。時總督崧蕃下安寧州剽劫獄於公州,職綏盜圖牽引,營兵諉受譴,而營兵卒不可名捕。州迺強檻致疑似平民二十餘人。總督心喜,趣具谳。公燭其寃,濫力舆往復爭辯,竞他得真盗,脫就死者。總督轉大愧服,推公賢能,上聞,擢迆南道,權按察使,兼權布政使,迭擢貴州按察使,雲南布政使,移山西,遂授雲南巡撫并攝總督,為二十八年也。當是時,滇邊方患寇,廣西寇侵入尤熾,公遣所部分擊之,畧定。而餘寇猶蔓延,合黔桂兵圍迫要隘,迺就殲。於是方併力援廣西,而箇舊廠匪復起,陷據臨安、石屏,亟移師合攻,復其城,匪次第破散,三省邊境悉獲安。公念滇疆阻奥,士陋而農瘠久矣,(為 龙泉按:碑文有)厲興講(諸,龍泉按:碑文作諸)學,課民種桑若蠟樹各百餘萬株,桐十餘萬株,粗有效。公病督撫同城非便,疏請裁巡撫,詔允之而移公撫貴州。(為貴州 龍泉按:碑文無)盡一歲,尤以推行胡文忠(公 龍泉按:碑文無)守安順時所議定經界,除插花宿弊,及驅不軌教士境外,誅大猾呂志禮、楊鑫等,為民所歌。三十一年,奉命遷廣西巡撫。當積亂之後,益務卹凋殘,輯流亡,經紀屯墾畜牧,減稅建廠,振工商之業。公自昭通守起家,至節鉞方面,所曆極荒徼,習其謠俗,以故施設便利,威肅而化洽,勲伐爛然,宮廷亦嚮之。明年,廼召公入,以侍郎列軍機大臣,旋權郵傳部尚書,補度支部右侍郎,贊樞密如故。會黑龍江初置,巡撫用事親貴,超任某道員,溷常格。公怪詫,力持不可。而御史趙啟霖,亦疏斥其行賕辱國,反以無驗黜趙。公又固爭,不能得,出為河南巡撫矣。直軍機僅九閱月也。公久領畺圻,以廉樸公誠見信于士民寮屬。為政首維風紀,去蠹害,而後圖措設休養,不為空言。亦用此治汴,革徭役監獄苛雜諸端。勤選循能吏,而劾罷文武不職数十百人。三十四年,復召為倉場侍郎。宣統紀元,遷民政部右侍郎。二年,充經筵講官。三年,權學部右侍郎,改弼德院顧問大臣,移疾去,而東南之亂起。公風裁峻整,智慮縝密,事大小躬親不倦,好惡予奪擇是非所在,不顧藉利害禍福。晚歲立朝,抑不得施,猶危言抗論甚眾,終始持一節。國變後,痛憤自撾,形神囚瘁,崇陵奉安哭臨還,益堅祈死之志。年六十八,丙辰九月,薨於天津僑館。遺疏上,賞治喪銀,赐祭葬,予謐文直。

曾祖諱根,祖諱樹基,父諱景桐,本生父諱星海,皆贈光祿大夫。妣皆贈一品夫人。娶饒夫人,繼娶張夫人、傅夫人。子三,葆慎,縣學生,出為兄後;葆恆,舉人,直隸侯补道,署提學使,【葆】寶(龍泉按:碑文作寶)鋒。女一。孫四人。既歸,葬公福州捷報山。越三年,三立猥景徽烈,【鐫】摛(龍泉按:碑文作摛)辭豐碑,系以銘曰:

國命倾靡,兆蠹紀綱。晏安之漸,決潰百防。小臣梂爭,列宗臨視。懲而逾奮,萬霆挾銳。忌者伺機,擠置死地。奇骨崢嶸,名起歷試。麾節鎮邊,十齡坐致。提師戡劉,雅化振振。更其僿野,掖其疲呻。張弛文武,巖徼歸仁。入繫苞桑,禍釁孔厚。綴班伴食,裂眥拊手。卒儕逸民,樂死恐後。不泯遺直,最錄眾口。鐫石表海,憾與終古。

-----------------------------------

简体文字:


弼德院顾问大臣民政部右侍郎军机大臣上行走林文直公神道碑铭

光绪中,有御史一人,疏请罢营颐和园,事连疆吏纳鉅金助工,忤皇太后,被严饬。后复言事,益切直,屡指斥阉宦及权贵,人侧目者众,遂外授云南昭通府知府。昭通号边远恶地,前数守皆触瘴病死,士大夫知者莫不太息,而滋咎执政无能为朝廷惜留骨鲠匡阙失裨大计之臣。盖其人即闽县赞虞林公也。

公讳绍年,赞虞其字, 晚号健斋。同治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寻用编修,充乡试、会试同考各一,官御史数(载)岁,至是摈守昭通。公慨然之官,至则禽治土酋禄尔恭,尽得其历肆虐杀状,置重典,由是无敢为不法者。及岁,调署云南府。时总督崧蕃下安宁州剽劫狱于公州,职绥盗图牵引,营兵诿受谴,而营兵卒不可名捕。州乃强槛致疑似平民二十余人。总督心喜,趣具谳。公烛其寃,滥力舆往复争辩,竞他得真盗,脱就死者。总督转大愧服,推公贤能,上闻,擢迤南道,权按察使,兼权布政使,迭擢贵州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移山西,遂授云南巡抚并摄总督,为二十八年也。当是时,滇边方患寇,广西寇侵入尤炽,公遣所部分击之,畧定。而余寇犹蔓延,合黔桂兵围迫要隘,乃就歼。于是方并力援广西,而个旧厂匪复起,陷据临安、石屏,亟移师合攻,复其城,匪次第破散,三省边境悉获安。公念滇疆阻奥,士陋而农瘠久矣,为厉兴诸学,课民种桑若蜡树各百余万株,桐十余万株,粗有效。公病督抚同城非便,疏请裁巡抚,诏允之而移公抚贵州。尽一岁,尤以推行胡文忠守安顺时所议定经界,除插花宿弊,及驱不轨教士境外,诛大猾吕志礼、杨鑫等,为民所歌。三十一年,奉命迁广西巡抚。当积乱之后,益务恤凋残,辑流亡,经纪屯垦畜牧,减税建厂,振工商之业。公自昭通守起家,至节钺方面,所历极荒徼,习其谣俗,以故施设便利,威肃而化洽,勲伐烂然,宫廷亦向之。明年,乃召公入,以侍郎列军机大臣,旋权邮传部尚书,补度支部右侍郎,赞枢密如故。会黑龙江初置,巡抚用事亲贵,超任某道员,溷常格。公怪诧,力持不可。而御史赵启霖,亦疏斥其行赇辱国,反以无验黜赵。公又固争,不能得,出为河南巡抚矣。直军机仅九阅月也。公久领畺圻,以廉朴公诚见信于士民寮属。为政首维风纪,去蠹害,而后图措设休养,不为空言。亦用此治汴,革徭役监狱苛杂诸端。勤选循能吏,而劾罢文武不职数十百人。三十四年,复召为仓场侍郎。宣统纪元,迁民政部右侍郎。二年,充经筵讲官。三年,权学部右侍郎,改弼德院顾问大臣,移疾去,而东南之乱起。公风裁峻整,智虑缜密,事大小躬亲不倦,好恶予夺择是非所在,不顾藉利害祸福。晚岁立朝,抑不得施,犹危言抗论甚众,终始持一节。国变后,痛愤自挝,形神囚瘁,崇陵奉安哭临还,益坚祈死之志。年六十八,丙辰九月,薨于天津侨馆。遗疏上,赏治丧银,赐祭葬,予谧文直。

曾祖讳根,祖讳树基,父讳景桐,本生父讳星海,皆赠光禄大夫。妣皆赠一品夫人。娶饶夫人,继娶张夫人、傅夫人。子三,葆慎,县学生,出为兄后;葆恒,举人,直隶侯补道,署提学使;宝锋。女一。孙四人。既归,葬公福州捷报山。越三年,三立猥景徽烈,摛辞丰碑,系以铭曰:

国命倾靡,兆蠹纪纲。晏安之渐,决溃百 防。小臣梂争,列宗临视。惩而逾奋,万霆挟锐。忌者伺机,挤置死地。奇骨峥嵘,名起历试。麾节镇边,十龄坐致。提师戡刘,雅化振振。更其僿野,掖其疲呻。张弛文武,岩徼归仁。入系苞桑,祸衅孔厚。缀班伴食,裂眦拊手。卒侪逸民,乐死恐后。不泯遗直,最录众口。镌石表海,憾与终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5: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柯母林孺人墓志铭  
  
荣禄大夫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国史知制诰同知经筵 庐陵 陈循撰
奉议大夫左□□□兼翰林院侍讲乌山林文书
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三山萨琦篆

孺人林氏,闽之莆田柯君德平之配,今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修撰潜之大母也。

林故邑醴泉里玉湖名家,系出唐林九牧,曾祖讳满,祖讳居,父讳荣。连世不仕,而皆以儒为业。母萧氏有显德。

孺人生而显惠,八岁能诵《孝经》及《列女传》《小学》诸书,而悉通其意。稍长织维组紃之事、鼎俎烹调之节,不待重习而能。性乐素澹,而兼乐靡父母爱之,为择所归,遂以配德平君,既归事舅姑如事其父母,处妯娌如处其姊妹,遇族姻以和待卑幼,以惠寻值门户多,故家步中艰,孺人躬勤俭以相理于内未数载而克复其旧。凡德平君志有所为,涉于义者,孺人必先储  以俟。如修先祠坟墓之类固所尤急,至于葺宗族之敝庐如葺几居,育宗族之孤子如育几子,使之婚嫁不失其时,耕读不失其业,如其犹子。曰:澄,曰:□□如其遗孤之类皆不至失所者,虽德平君之志而实孺人之善劝也!子孙有□□□□辄吁天以致祷。邻里有匮朝夕未保辄分财以周急,以是人无□□□□□者无间言,马质廪多病然少御药而独付其修。

短于命实其自□□有不可度云。其生洪武十五年八月十七日,没以景泰二年十二月十五日,享年七十。

子男二人,长淳封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修撰,次潇。

女二人,程昌、张详其婿也。

孙男六人,潜长,景泰二年进士第一人,初擢翰林修撰,寻始以春坊中允兼历升今官;江淦深混沨皆次也。女三人,长适黄恭,次适林綖,次适廖日宣。

曾孙女三人。

潜以父命状孺人之平生来请为铭,将以景泰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奉柩葬于其里山门洪林之原以从先兆,故为誌而铭曰:

呜呼!孺人有德有祉,归于柯宗善相君,子克复旧业,半自闺门,天赐地报,显在□孙禄养之殷,方兹逢吉,孰计孺人寿止七十?

寿亦不少,庆将逾多绳□贤继荣,当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5: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4-11-21 09:32 编辑

敕授文林郎安溪县学教谕谢君金銮墓志铭           陈寿祺
36  君谢氏,讳金銮,字巨廷,一字退谷;福州侯官人也。考正,乾隆二十四年举人,大挑一等,试用武进县丞,改教谕,卒。君年十三而孤,贫不能自给。然未冠,则喜读宋儒书,悦心性之说。大兴朱文正公督闽学,补县诸生。逾壮,举五十三年乡试。嘉庆六年,大挑二等,用教职。君交同里孝廉方正官崇、布衣陈天文、贡生陈庚焕,皆有道君子;相切劘,壹志于忠信笃学。其言学以「四书」为纲、「五经」为辅,而力除空虚自守、偏执冥行与夫泛枝滥叶、扬秕簸糠之弊。
37  署邵武教谕。有谢生者极贫而孝,所亲有妇不安其室,逼其幼媳为不善,媳不从;生议拔其媳归良家,妇遂诬控生。学使至,入谗者,置生劣等;众尽哗,请五庠之师白其冤于学使。五庠之师噤不敢发,君独禀学使数千言,卒直其狱。补南靖学,历司嘉义、南平,再莅安溪。安溪嶢阳乡以赛神起衅,酿斗杀士,被罗织者众,匿莫敢出;守持之急。君请宽其株连,谕使自投;而后遣之为耳目,将掩执所名捕数人。会令中怯事泄,数人者遂不可得。守归咎于士,将尽褫其衣巾。君力争,不获;乃具上其事于学使,且曰:『漳、泉无狱不及士;设按牒而罪之,不出二年,庠序且一空』!学使蒙古恩侍郎壮其言,力主之,事乃已。
38  初,海盗蔡牵扰台湾,陷凤山;嘉义令急延君,问计。君曰:『此间士民更林爽文之乱,其守御咸有成法;召而谋之,咄嗟可集也』。如其言,众果至;乃偕令周视四门,指麾分守之。夜三鼓而办贼平,一县安堵;然君未尝自言其劳。总兵满洲武隆阿诣县,闻君贤,单骑径造;入门,读壁间教士条约,曰:『通儒也』!一见如平生欢;假馆学廨,每饭必与偕。同知薛志亮聘修「台湾县志」,君讲求利病,尤致意于政俗;薛君叹曰:『有造海徼之书也』!巡道杨廷理建议辟台湾山后蛤仔难,君考其始末、条其利害,为「纪略」。同里梁詹事采以具疏,请收其民土,设官定制;朝议从之。及杨君奉命董其事,凡所建置经画,一一必手书报君;令新设噶吗兰厅是也。君痛泉、漳狃于斗杀,劫掠之狱,治之者恒祸及学官、弟子;乃作「泉漳治法论」,示所以缉凶训俗,而归其■〈巾旨〉于「重士以为教始」,诚司牧闽南者之药石。晚渐不乐居官,作教谕语留赠安溪诸生;其言皆恳恻,适于用。遘疾请告,诸生吁留;久之,君竟去;乃相与厚赆之归。归数载,卒;二十五年四月六日也。嘉义诸生闻之,自海外相与鸠赀佽葬祭。
君食贫乐道,一介不苟取,于朋友死生不易行。所至奖孤寒、表遗佚,善护气类。其诲人依于孝弟、礼义,负笈者踵接;及养疴于家,犹馈问不绝。守令之贤者咸倚重君,君尽言无私;异趣者虽心惮君,然亦谅其无他肠,相尊礼无间。非忠悫廉直孚于人,何以及此!于乎!今之师儒之官,能以道得民者鲜矣。士之自废廉隅者,日趋污下而未有止;求如君者长善而救其失,安可复得乎哉!君所交若陈布衣、官孝廉,馀曩咸相与捧手;顾恨少不能相从讲习,与入适道之途。晚及陈贡生与君游,又不能朝夕刻励,急为修身之助。比诸君子皆已凋谢,而馀亦衰苶,不足以自奋;每感风俗、人心之忧,未尝不惄焉慨吾道之孤而莫之系也!于乎!可胜悼哉!
40  君春秋六十有四。配林孺人,前卒;继配林孺人,生女二;簉郑氏,生子四:曰本、曰善、曰来雨、曰复生。以道光二年立冬后四日庚子时加辛巳,葬君于西郭外梅亭天才山之阳;铭曰:位卑而道高,故其节不挠;学苦而心慆,故其教不劳。如茧在缲,如坯在陶。其劝僚吏,如其所以勖俊髦;其卫庠序,如其所以守城壕。丧我人师,生徒号啕。鄙薄懦顽,孰涤庮臊!嗟斯人之不作,吾又焉知兰茞之为萧蒿!
41  --见「碑传集」卷一百十二「校官」下。
碑传选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3: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4-11-21 09:37 编辑

梯云斋记   宋建炎己酉(1129)年  王琳譔
林蕴九世孙安中南宋建炎元年(1127)在澄渚书堂和梯云斋旧地重建梯云斋

蕴-愿-邕同-暠-白-缜-谕-奕-良翰-大鼐-宝俭-沅-庆老
                       林濟/林濯/良翰-大鼐
                                   林安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3: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4-11-17 13:53 编辑

《宋故主簿林公碣》
【宋】赵时梓
    曾祖叶国,故左朝请大夫、提举福建路香茶事。
    祖公望,故任朝奉郎、建康军节度使判官厅公事。
    父敷,故任文林郎、通州军事判官。
    公讳沐,字子木,嘉兴青龙人也。东轩居士,迺其道号。其先世本莆阳之望族,代以儒科显。公敏而好学,博览书传,始侍口父,宦游钱塘,授《尚书》业于释褐焉。公讲贯日益,不久学成。次游乌江, 改肄《春秋》。迨郡判公将任通州,而遽而谢世。公独身,家事侍偏,亲领诸孤,备尝艰苦;随宜处罝,一无所阙,乡闾亲友闻而嘉之。
    嘉定庚午,天子令郡国举士,公贾勇应诏于乡,学富文贍,有司擢为举首。自后朝绅戚畹,莫不次名而敬公。
    端平乙未,叨特恩主簿嘉定。闲居需次,事佛唯谨,经教禅律,罔不究心,故身虽蝟冗,口必嘿而诵之。是以临终安祥而逝,良有以夫。
    公感寒疾不十日,卒于正寝,宋淳祐初元十月二十五日也,享年六十有七。初娶刘氏,先公三十年而亡。次夏氏,亦先公二十年而亡。次李氏,有子继曾,亦先公十二年而亡。孙男一人,寿祖。
    公之在世,其困衡於患难之间者至矣,暮年仅得雍容,戍将及而禄不及,得非命欤?时梓夙联姻籍,岁甲午,侍公宴鹿鸣于乡郡,见公议论文章,卓然优异,方以远者大者期公,而讣音忽来,使人痛恨不已。越岁壬寅,其孙寿祖,卜用十二月壬申,葬公於华亭县新江乡四十四保重固村蓧泾北之西原,且泣血以告余曰:“今先大父卜葬有日,请为碣以识岁月。”梓既托姻好者凡三世,且知公之行事为详,无得而辞焉,故书。
侄修职郎、吏部拟注赵时梓撰。
合沙宗径⑴京庠进士林宗传题盖并书。
(《重固镇志》第二十五章第五节)
-------------------------------------------
⑴注:径字应为土字旁
    本碣于1961年上海青浦重固出土,高85厘米,宽52厘米,青石质。中间已断裂,文字为小楷体,较清晰,仅一字不太清楚,额也为楷体。今收藏于青浦县(区)博物馆。
编辑:林田胜

本 本文来源于 浙南林氏源流网,原文地址:http://www.znls.net/news/?1369.html

绍兴十八1148年戊辰王佐榜  林公望  国华之子。莆田人。(朱熹同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4: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墓埕的横屏由民国政府主席林森撰书林述庆的生平简介,行草,字径0.065米。全文如下:“林公述庆,中华民国闽侯县闽安镇人也。清光绪间卒业于福建武备学堂。报效江宁陆军第九镇,历充排长、队官、管带各职。辛亥武昌起义,公被推为镇江都督,率所部克复江宁。嗣后被推为临淮总司令,规划北伐事宜。既而清廷乞降,南北统一,公乃解职归里。民国元年袁总统聘公为顾问。二年袁叛民国,公不赞同,遂殁于北京,年卅有三岁。林森撰书”。今原屏损坏严重,置于墓的左侧,现屏为摹刻品。
封土前立有花岗石墓碑,碑高1.66米、宽0.83米、厚0.16米,碑面阴刻:“东越,陆军上将林都督颂亭公、德配陈夫人、长男定南公、次男宣南公、次媳□夫人寿域。民国乙卯年,坐丙向壬造。”墓碑两旁分立围屏,上面镌刻林纾的一首诗,行书,字径4厘米。诗曰:“十年曾饮京江水,北顾萧条羞故垒。题诗铁瓮吊寒潮,恨欠英雄江上起。英雄千古一蕲王,试剑孙刘好战场。一掷盘龙今已矣,蛮烟悉杀小南强。寄奴奇气军中吐,半壁健儿跨北府。义声从此震盘龙,变色谁知谈卧虎。金山形势拱焦山,九月江城凯队还。西望兵气怜古治,秣陵何处汉时关。楼船铁骑翻千古,水陆双方驰契箭。单骑飞登龙膊冈,淡月疏星观夜战。君不见天保岿然第一城,再兴血战犹纵横。又不见建康城中北极阁,岔路炮痕犹焦灼。吁嗟乎!太平有兆太平门,浦口横戈大敌奔。破魏由来能救赵,解围遥壮武昌援。武昌回首上流固,石头无恙台城路。吁嗟乎,噫嘻东南两大功,楼中黄鹤洲中鹭。古闽林纾”。

封土后侧护墙正中楷书一“福”字,字径59厘米。墓柱镌刻联对:“殿下黄袍加检点,关中赤帜先重瞳。”墓柱两边装饰蝙蝠浮雕和“寿”字图案,以示福寿。林述庆墓中现葬有林述庆及其妻陈慕志、长子林定南。林定南在6岁时夭亡。陈慕志生于1888年,死于1960年,以骨灰附葬。墓碑中提及的“次男宣南公”系林述庆妻弟之子,在定南夭折后过继给林述庆为子,后于鼓楼刻字厂退休。

林述庆生平:
林述庆(1881-1913),民主革命党人,北洋陆军上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颂亭,长乐县泮野村(旧属闽县)人,出生于马尾闽安镇西山的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务农。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林述庆入福建武备学堂,开始接受反清思想,翌年,入革命团体“福建学生联合会”,为骨干,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毕业后,任闽江口长门练营督操员,不久,升常备军帮带。同年春,林述庆赴江宁(今南京)投奔新军第九镇统制、原福建武备学堂总办徐绍桢,任第十七协三十三标(统带赵声)三营管带。同年冬,调任第三十四标二营管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参加南洋新军太湖秋操,中途奉调安庆。
宣统元年(1909年),改任第十八协三十六标一营管带,驻扎江阴,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后,三十六标调往镇江与三十五标会合,林述庆奔走于沪、宁间,准备起事,当时镇江城内旗军约有万人,而新军仅有3000人,十一月七日下午四时,林述庆举行起义,宣告镇江光复,成立镇江军政府,任都督。此后,林述庆派人游说镇江江面的清军舰队起义,“镜清”、“保民”、“楚观”等14艘军舰官兵投向起义军,同时,林述庆收容和改编第九镇败兵和部分起义海军,共3000多人,任镇江军司令官,12月1日,他和许崇灏亲率一支队伍出发同浙、沪军会攻江宁,派人策动五炮台官兵起义,扰乱守城的张勋部军心,不久,革命军攻占钟山上的据点天堡城,张勋率残部弃城北逃徐州。12月2日,率镇江义军由太平门入城,不几天,林述庆率兵渡长江,开赴浦口北伐,任北伐军临淮总司令。随后,林述庆进驻临淮、清江,部署军队坚守正阳关,增援濠泗一带,并亲赴江宁进见孙中山,被孙中山誉为“光复南京第一功”。当时,孙中山正忙于和袁世凯协商“南北议和”,一切军事行动随之暂停。林述庆心灰意冷,遂率兵退回江宁、镇江。
民国元年(1912年)1月8日,林述庆通电下野,解甲归田,回到闽安镇后山坳(西山)。当他得知袁世凯称帝消息后,亲自入京探听,袁世凯看到他是一个难得的将才,遂加以笼络。同年9月,授林述庆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0月,被推为各团体联合国防会副会长,任总统府军事顾问。民国二年(1913年)2月,孙毓筠等人发起成立国事维持会,邀请林述庆任理事,林述庆见该会沦落为袁的工具,大失所望。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谋杀宋教仁,林述庆对此非常气愤,表示要回南方召集旧部反袁复仇,为袁党所深忌。4月10日,赴袁世凯心腹干将、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家宴中毒,归家后毒性发作,七窍流血,延至4月16日与世长辞,年仅32岁。临终前,筹安会六君子之一的原安徽都督孙毓筠陪饲病榻,病故后,孙毓筠、赵元寿、陆朗斋等为其举办追悼会,国事维持会为他成殓,黄兴挽林述庆:“风雨无情落花满地惊春梦,江山如故何日重生此霸才”。其后,陈慕志携子(林定南,一岁零两个月)、女(刚满月)扶棺回闽,葬于长乐筹岐山,好友林纾闻讯,奔丧其家,并为其墓撰书墓表诗文,首届国会全院委员长林森为其书墓志。

本文来源于 浙南林氏源流网,原文地址:http://www.znls.net/news/?137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4: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4-11-17 15:30 编辑

释清茂(1262-1329),字古林,又号金刚幢,晚称休居叟,俗姓林,乐清人。生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11岁出家,13岁得度,曾居天台国清寺。19岁参横川如珙(1222-1289,温州人)于雁荡山能仁寺,深得器重。20岁回国清寺,作《拟寒山诗》300首。至元二十年(1283),如珙迁往四明育王山,清茂应命前往随侍6年。至大三年(1310)撰成《重拈雪窦举古一百则》。皇庆元年、二年(1312、1313)清茂两次奉圣旨开堂。仁宗于皇庆元年赐号“扶宗普觉佛性禅师”。晚年曾住保宁禅寺8年,颇得居住于金陵的图帖睦尔(即位后称文宗)的尊敬。
墨迹《月林道号》,系释清茂于元泰定四年(1327)三月书赠曾经跟随他多年的日本僧人月林道皎,纵36.4厘米,长120.3厘米。此墨迹在传存下来的宋元禅僧的字画中最为优秀。原件今藏日本京都市长福寺,载《禅宗墨迹》。

本文来源于 浙南林氏源流网,原文地址:http://www.znls.net/news/?1365.html
林温 字伯恭,永嘉人。至正辛巳(1341)以春秋经试江浙乡闱,为乡荐第一名。登进士第后,授休宁县尹。累官员外郎、左右司郎中,阶奉训大夫。与弟林常俱有诗名。著有《栗斋文集》。宋濂序其诗集,称其诗“沉郁顿挫,浑厚超越”,“伯恭之诗出,一洗习俗之陋”(《翰苑别集》)。《列朝诗集》、《明诗综》、《御选四朝诗·御选明诗》、《明诗纪事》均选录其诗。《东瓯诗集》、《东瓯诗存》存其诗14首。生平事迹参见陈高《不系舟渔集·瑞榴记》。元大臣李士瞻(1313—1367)有诗《为永嘉林温伯恭题瑞榴图》;林温则有《续赋醉学士歌》、《像赞》。宋濂《文宪集》卷六《林伯恭诗集序》、卷二八《书前定三事》记其事迹。
林温题跋宋人《九歌图》,劲遒有力,挥洒自如,墨迹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
http://www.wzrb.com.cn/system/2007/04/21/100294412.shtml

本文来源于 浙南林氏源流网,原文地址:http://www.znls.net/news/?136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5: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即非如一和尚东渡日本(俗姓林,福清县人)
    《太姥山佚诗佚文补辑》一文杀青后不久,笔者又意外接触到几部古籍,发现了20余首明清时期描写太姥山的诗篇。其中的作者包括明末高僧即非如一,清初大臣陈名夏以及霞浦贡生吴国翰。内心喜悦,实难形容。特予以续补,以飧同仁。
  据相关资料记载,即非如一(1616~1671),俗姓林,福清县人,明末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为临济宗32代高僧隐元隆琦高足。隐元东渡日本,即非应本师之召赴日,在日教化15年,中兴长崎崇福寺,开创了广寿山福聚寺,并协助隐元开创日本黄檗宗。即非所传的法系被称为广寿派,在日本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日本黄檗山藏《宗鉴录派分》记载,截至1867年,广寿派的僧侣超过796人,属黄檗宗第二大派系。即非道德深厚,教化绵远,与泉州籍法兄木庵并誉为“二甘露门”。且长于诗文,工于书法,和隐元、木庵并称“黄檗三笔”,在日本江户时代的文化界影响很大。
  如一《即非禅师全录·卷十七》保存的这首五绝题目为《登太姥山同廓堂法叔》,全诗如下:
  举头青汉外,跂足白云中。
  帝姥知何在,仙桃醉日红。
廓堂应该也是一位僧人,辈分比即非高,可是生平已无可考证。日本有一位“廓堂”,却是文政时期(1818~1829)的僧侣,生活年代比即非晚了两百多年,并不是同一个人。

节选自《太姥山佚诗佚文补辑(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b779b0101qssm.html

本文来源于 浙南林氏源流网,原文地址:http://www.znls.net/news/?138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故嵊縣尹林君墓誌銘(林起龙)
                          ---陈旅 撰

君林氏,諱起龍,字竹友。其先光州人,後居海州,今淮安之海寧州也。宋同知樞密院事、贈開府儀同三司諱聞翁,於君爲五世祖。曾大父諱行中,大中大夫、知澧州、兼荆湖路提點刑獄公事。大父諱松,奉議郎、通判海州。父諱珪,通奉大夫、河南安撫使、知潭州。母趙氏。君生有奇質,雅志事功。年廿,應武舉,廷試第三,授成忠郎、壽州下蔡縣令。以親老歸養海州,安撫使因表爲計議官。時事已不可爲矣,退而教授於其里。至元内附,大臣有知君者,辟爲淮安路海陵縣尹。尋奏授承事 郎,以海陵尹行紹興路山陰縣丞。歷山陽縣尹,轉承務郎、温州路瑞安縣尹。屬陞縣爲州,去爲婺州 路浦江縣尹。終更爲撫州路臨川縣尹,未行,卒于臨川官舍,大德二年五月廿六日也,年六十三。妻會稽張氏,封恭人。子男一人,炳。女一人,適劉宗之。孫男六人,宗仁、宗義、宗禮、宗智、宗信、宗常;女一人。曾孫男一人。君殁時,炳才十三⑴,君與恭人言曰:[吾死於此,去海州遠矣。海州又無恒産。吾嘗官山陰,有遺愛在民,其山川美,風俗厚,又爾族所在,其葬吾於此乎!]明年十一月 三日,葬君山陰縣清風鄉鳴鳳山之原。君天性忠厚,而宅心夷曠。居官以廉慎自將,所至必先治學校,興教事,凡舊時苛急之政,悉爲民申除之。訟必立決,以爲一囚在獄,其家皆無安者。令,民之父母也,獨能安於家乎?決囚之時,每痛其得罪,必教戒而後罪之。故民皆感服⑵,相告語曰:[毋以事撓吾令也。]部使者過其境,則曰:[林令無冤民。]多不視其牘而去。每受代,父老流涕,遮不得 行,往往立石以紀其善績。自海陵之山陰丞,將渡江,見二人匍匐啼沙中,潮且至,亟呼問之,則曰:[我台州人,鹵於兵,以病不能行⑶,棄我於此,今就死爾。]君即挈入舟,既渡江,爲之具醫藥、飲食、衣服巳,又資之,使還其鄉。其一人願留,則爲之娶,安保之終其身。山陰前丞夫婦皆死,而二女幼, 養之鬻之於縣卒,以喪去。君至,聞而悲之曰:「吾代其父爲丞,丞女非吾女乎?」還卒錢,收二女與 張恭人鞠之,既長,皆爲具裝配佳士,人不知爲前丞女也。仕官廿餘年,俸禄之入,輙分與朋友鄰里之貧者,家無宿儲,而言不及利。或勸之置田宅,則曰:[吾子成人,當自有之。]平居必正衣冠,端坐與賢士大夫講論道藝,甕甕不倦。頗愛竹,時爲客寫之,以寄其幽趣云。恭人有淑德,以恭儉相其夫,尤篤於教子。大德五年五月三日卒,年五十四。其年十月廿日,合葬鳳鳴之兆。炳沉愨而敏練,以廄入官,有能聲,今爲承事郎、建德路分水縣尹。始得請封其母爲恭人。於是使人以狀來言曰:[吾父母之葬也,四十年矣。墓碣未勒,蓋有待於今日。子其爲我銘之。]嗚呼!承務君殁未久,而恭人又殁,炳孑然畸孤,無所庇藉。乃今卓然有成,亦若其父有民社之寄,而田園屋室,又足以祀祖禰、遺子孫矣。種之於前,則獲之於後,觀林氏之世爲善者,其亦有所恃哉!乃爲之銘曰:

政足以及物,則位不必崇。德足以裕後,則禄不必豐。
豈無令圃⑷,惟邑之爲。曰近民易施,遑恤我私。
稽山之陰,昔君所治。魂兮歸來,邑人之思。
鳳鳴高崗,其原允臧。君子攸盛⑸,世世其蕃昌。

⑴炳才十三:才,原作[財],據澹生堂本、文淵閣四庫本改。
⑵故民皆感服:感,原作[盛],據澹生堂本、文淵閣四庫本改。
⑶:以病不能行:行,原脱,底本有小字校補,又據澹生堂本、文淵閣四庫本補。
⑷豈無令圃:圃,澹生堂本、文淵閻四庫本作[圖]。
⑸君子攸盛:盛,澹生堂本、文淵閣四庫本作[藏]。




《安雅堂集》卷十一
全元文卷 1177 陳旅 二 (397)页

本文来源于 浙南林氏源流网,原文地址:http://www.znls.net/news/?138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7: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4-11-21 10:53 编辑

資政大夫太子少保刑部尚書贈少保諡莊敏林公神道碑①
壽光劉公珝②撰
成化十八年(1482)壬寅秋八月二十有四日,太子少保、刑部尚書、寧德林公卒。訃聞,上悼惜,賜鏹萬緡③,遣禮部尚書諭祭④者四,詔兵部給驛舟,工部營塟事,追贈榮祿大夫、少保,諡曰莊敏。
嗚呼!之⑤公一代偉人也,天何靳⑥其壽而奄逝邪?公卿大夫相吊而徃祭之,越旬日,其孤昶踵予門,泣血稽顙⑦,請碑其墓道。予知公深者,能已於言邪!
公諱聰,字季聰,號見蓭,閩人也,門閥冠于寧德。高祖諱五七;曾祖諱德揚;祖諱彥昭,官定真平山縣丞;考諱観,官教諭,左遷訓導。自祖、考而下,俱以公貴,贈資政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妣,俱贈夫人。
公髫齔時,即穎異邁群。弱冠,領正統戊午(正統三年,1438)鄉薦。已巳(應為乙未,正統四年,1439),舉進士。癸亥(正統八年,1443),拜刑科給事中,慨然有志於天下,敢言當世事。英庙北狩未還,時事鞅掌⑨,公即劾奸黨不法,如石亨、張伯通;劾將帥不和,如楊洪、孫鏜輩,皆當時有勢之臣也。景泰改元,庚午(景泰元年,1450),遷都給事中。會太監金英家人會慶殺人,臺憲有欲為英地者,公倂論之。辛未(景泰二年,1451),英庙自北還,廷議迎鑾之禮,未決。公獨奮言必用鹵簿大駕,欲疏上。會有投匿名帖⑩者,吏部尚書王公直11云得之大學士高公穀12家,胡公欲以聞,王公亦從之,曰“此所謂禮失而求諸野之意也”。既而有齟齬者,不果聞。公即疏言:“王直、胡澄皆股肱大臣,不當私言以壞政!”詔按之,高云得之小隸,隸云得之道路,方逮系間,有千戶龔遂榮者,遂自狀,遂13明之。其帖大率言迎鑾之禮當從其厚,上即從之。壬申(景泰三年,1452),奸人建議易儲。公欲極論而言先泄,衆為公危,公泰然自若。事雖未至,天下多之。癸酉(景泰四年,1453),虜酋也先遣使來貢,自稱可汗。公以也先弑逆,縱中國不治夷狄而可納其稱謂哉?詔從其議而卻也先之貢。公敢言類如此,一時聲望赫然。忌之者如仇敵,上圖保全之,乃迁春坊司。直大學士商公輅14薦其材可用,尋授吏科都給事中。奸人思中15以法屬鄉人校官乞便地以養親,公於銓曹白之,遂以此羅織為“專擅”,廷議大辟。禮部胡公16為之愕然,一駭而仆,舁至家。上遣中使問之,胡公以實應。上悟,遂從末減,左遷國子學正。丁丑(天順元年,1457),英廟復辟,首起公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山東饑,命公賑之,民賴以蘇。還,遷右副都御史。江淮塩徒縱橫,又命公徃捕。公以便宜籍其魁,餘罪有差,寇立止。天順乙卯(天順三年,1459)秋,遭內艱去。庚辰(天順四年,1460),詔起之,公固辭不遂。七月,曹欲叛遂17於京,随就擒。幸功者率妄取首級,至使都人不敢夜出。公時署院事,按之必生獲始論,幸功者乃息。餘辨明,悉無冤濫。如賀三者,雖欽之妻父,亦以素與欽斷徃還而得免。成化丙辰(應為“丙戌”,成化二年,1466),江淮旱,人相食,公承命綏撫,活民甚多。丁巳(應為“丁亥”,成化三年,1467),九載滿秩,升右都御史。辛卯(成化七年,1471),又有大同之行,至則邊庭寧肅。尋詔復南京掌院事。又三載,刑部尚書缺,僉舉公補之,繼加太子少保。讞獄甚明,清聲益振。己亥(成化十五年,1479),被旨偕定西侯蔣琬,按事遼東。復奏稱旨,失機者遂得以功贖。庚子(成化十六年,1480)初,公屢乞身,弗允,至是又舉。上諭曰:“卿歷官年久,公勤著稱,朕方依任,不允休致。”公仰感上知遇之隆,不敢徑情自遂。第懷鄉之念弗忘,又敝精神於政務,寢成疾疹。壬寅(成化十八年,1482),又為瘧困。上遣醫問遺,接踵於門,竟至於大故焉。
公生永樂丁酉(永樂十五年,1417)九月二十二日,年六十有六矣。公立朝餘四十年,侃侃風節,天下想慕,而且和氣如春,厚重如山,見者敬愛之無已,豈古所謂大臣者與?其學問之懿,存于《見蓭集》若干卷,《奏議》若干卷,覽者當自得。公初娶楊氏,贈夫人,生女曰德巽,適壬辰進士李瀛。繼娶潘氏、趙氏, 封夫人。冢嗣18旬,以國子生援例授州判,家居。次嗣昶,國子生。女曰德順,適翰林檢討劉機;曰德貞,適浙江憲副吳君次子正,皆潘出也。又次嗣景,又次晏;女曰德賢,適戶部郎中龔君次子道;曰德清,適戶部尚書翁公第六子濟;曰德溫,尚幼,皆趙出也。孫男一,曰新。孫三19。公卒之五月,趙夫人以悲傷亦卒,時十二月二日也,甚有賢行。昶扶柩南行,卜塟於寧德祖阡之次,盖吉壤云。銘曰:
吁嗟莊敏,天胡忍情。不壽其身,獨壽其名。德孚士論,心昭汗青。凜然風節,近服遠驚。從容復舄,陟降帝廷。帝於爾眷,終始恩榮。宸章異數,炳如日星。閩有山兮,其脉則靈;閩有水兮,其源則清。天與形勝,壯此幽扃。譽髦景慕,請誦吾銘。

【註釋】
①此文摘自明·朱大韶輯《皇明名臣墓銘》,台灣明文書局出版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8226;名人類22”。按,林聰墓位於寧德市八都鎮上阪村長頭山。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1986年縣人民政府撥款維修。墓為石構“風”字形,占地面積180平方米。墓碑無文,素面。墓手雕刻獸吻,中坪聖旨亭已毀,僅存四方柱。墓道兩旁有石雕翁仲,石馬、石羊各一對。墓道前有墓誌銘和神道碑。現存一對石虎伏于墓誌銘邊。1980年,寧德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神道碑題為“大明太子少保刑部尚書贈榮祿大夫少保諡莊敏林公神道碑”。
②劉珝(1426~1490),字叔溫,號古直。明代青州府壽光縣陽河里(現青州市高柳鎮陽河村)人。正統十三年(1448)進士,授編修。天順時任太子侍講。憲宗即位後,以東官舊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讀學士。成化十年(1474)升吏部左侍郎,充講官如故。翌年兼翰林學士,入內閣參預機務。憲宗稱之“東劉先生”,賜印章“嘉猷贊翊”。升吏部尚書,加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受命編《文華大訓》,書成,加太子太保,進謹身殿大學士。弘治三年(1490)卒,諡文和。有《古直文集》《青宮講義》傳世。按,林聰墓現存神道碑銘前款識為“賜進士、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知制誥、經筵講官、兼修玉牒、青齊劉琬撰;賜進士、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濟南尹旻書;賜進士、資善大夫、戶部尚書、涿郡殷謙篆”。此款識摘自網絡,不知確否。此“劉琬”可能為“劉珝”之誤。
③鏹:錢串,引申為成串的錢。后多指銀子或銀錠。  緡:本指釣魚繩。後指穿銅錢的繩子。又用作量詞,用於成串的銅錢,每串一千文。
④諭祭:謂天子下旨祭祀臣下。
⑤之:按,現在網絡上流傳有此碑之錄文,無此字。
⑥靳:吝惜。古語有“靳惜”(靳嗇,吝嗇,小氣)、“靳色”(吝惜的臉色)等。
⑦稽顙:古代一種跪拜禮,屈膝下拜,以額觸地,表示極度的虔誠。
⑧已巳:按,現在網絡上流傳此碑之錄文為“乙未”。
⑨鞅掌:謂職事紛擾煩忙。《詩·小雅·北山》:“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毛傳:“鞅掌,失容也。”鄭玄箋:“鞅猶何也,掌謂捧之也。負何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孔穎達疏:“傳以鞅掌為煩勞之狀,故云失容。言事煩鞅掌然,不暇為容儀也,今俗語以職煩為鞅掌,其言出於此傳也。故鄭以鞅掌為事煩之實,故言鞅猶荷也。”
⑩匿名帖:以攻訐為目的而書寫的不署名或不署真實姓名的帖子。
11王公直:即王直(1379~1462),字行儉,號抑庵,江西泰和人。永樂二年(1404)進士。授修撰。歷事明宣宗、明仁宗,累升至少詹事兼侍讀學士。正統三年(1438),修《宣宗實錄》成,升禮部侍郎,八年(1443)升吏部尚書。明英宗親征也先,命他留守北京。土木堡之變,他主持朝政。景泰帝時,力主派遣使臣迎英宗回歸。乞休歸。天順六年(1462)卒,贈太保。有《抑庵集》。
12高公穀:即高穀(1391~1460),字世用,江蘇興化人。25歲登進士,歷任翰林侍講、侍讀學士、工部尚書,後進少保東閣任大學士。66歲時升為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為官清廉,辦事公道,主持正義,後因年老主動離職回家。曆官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五朝,由中書舍人升至內閣大學士,故被尊為“五朝元老”。《明史》有傳。
13遂:按,現在網絡上流傳有此碑之錄文,無此字。
14商公輅:即商輅(1414~1486),明代首輔。字弘載,號素庵。嚴州淳安人。鄉試、會試、殿試連中三元。歷任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太子少保、謹身殿大學士。剛正不阿,寬厚有容。因得罪權貴而辭官回家,十年後病卒,諡文毅。著《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筆塵》,纂《宋元通鑒綱目》等。
15按,“思中”不知何指。據《明史·林聰傳》:“聰甥陳和為教官,欲得近地便養。聰為言於吏部。御史黃溥等遂劾聰挾制吏部;並前劾仲賢為私其鄉人參政方員,欲奪仲賢官予之;與吳誠有怨,輒劾誠;福建參政許仕達囑聰求進,聰舉仕達堪巡撫。並劾尚書王直阿聰。章下廷訊,坐專擅選法,論斬。”
16胡濙(1375~1463),字源潔,號潔庵,江蘇武進人,明代高官、文學家、醫學家。建文二年舉進士,授兵科給事中。永樂元年遷戶科都給事中,是宣宗的“托孤五大臣”之一。遷禮部左侍郎。進升為尚書。土木之變,其意與于謙相合,穩定人心。景帝即位,升太子太傅。英宗復位,授隆譽。曆仕六朝,卒贈太保,諡忠安。
17按,“曹欲”可能為“曹欽”之誤。“遂”或為衍字。
18冢嗣:嫡長子。
19孫三:按,現在網絡上流傳有此碑之錄文,為“孫女三”。


【簡析】
林聰是明朝成化年間著名御史,官至刑部尚書。一生磊落清正,鐵面無私。歷土木堡之變及英宗復辟等亂世,為朝廷柱石,備受隆譽。

本文摘自《皇明名臣墓銘》,為劉珝撰寫。
林聰墓尚存八都鎮上阪村黃舍侖山側。墓前村兩碑,一為“神位碑”,通高384厘米,其中碑首高76厘米,正面陽刻雙螭握環,間繞祥雲,螭身兜轉有力,鱗爪觸鬚,微細逼真,活有生氣。碑身高246厘米,廣100厘米,厚21厘米,碑陽縱排三行陰刻32個大字,即“明故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刑部尚書贈榮祿大夫少保諡莊敏林公神位”。龜跌高62厘米,長170厘米,背寬105厘米。一為“神道碑”,螭首龜跌,皤石。碑額雙螭環護,額心題記“明故太子少保刑部尚書林公神道碑銘”,縱列四行16字,篆書,精整剛健,有“玉箸”味。該碑雖立簷覆護,但下部已毀,屢遭盜竊,保存不好。
林聰為明代名臣,官居二品,享譽一時,《明史》有傳。此神道碑文與史傳相輝映,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林聰的人生經歷和精神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7: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4-11-20 17:25 编辑

《林聰傳》見《明史》卷一七七《列傳六十五·林聰》:

林聰,字季聰,寧徳人。正統四年進士。授吏科給事中。景泰元年進都給事中。時方多故,聰慷慨論事,無所諱。中官金英家人犯法,都御史陳鎰、王文治之,不罪英。聰率同列劾鎰、文畏勢縱奸,并及御史宋瑮、謝琚,皆下獄。已而復職,聰又言瑮、琚不任風紀,二人竟調外。中官單增督京營有寵,朝士稍忤者輒遭辱;家奴白晝殺人,奪民産,侵商税。聰發其奸,下詔獄。獲宥。增自是不敢肆。

三年春,疏言:“臣職在糾察刑獄。妖僧趙才興之疎族百口,律不當坐,而抄提至京。叛人王英,兄不知情,家口律不當逮,而俱配流所。雖終見原,然其始受害已不堪矣。湖廣巡撫蔡錫以劾副使邢端,為所訐,繋獄經年,而端居職如故。侍郎劉璉督餉侵隐,不為無罪。較沈固、周忱乾沒萬計,孰為輕重?璉下獄追徴,而固、忱不問。犯人徐南與子中書舍人頤,俱坐王振黨當斬,乃論南大辟,頤止除名。皆刑罰之失平者。”帝是之。端下獄,璉得釋,南亦減死,除名。

東宫改建,聰有異論,遷春坊司直郎。四年春,學士商輅言聰敢言,不宜置之散地,乃復為吏科都給事中。上言奪情非令典,請永除其令。帝納之。初,正統中,福建銀場額重,民不堪。聰恐生變,請輕之。時弗能用,已果大亂。及是復極言其害,竟得減免。

五年三月,以災異偕同官條上八事,雜引五行諸書,累數千言。大畧以絶玩好,謹嗜欲,為崇徳之本。而修人事,在進賢退奸。武清侯石亨、指揮鄭倫身享厚禄,而多奏求田地;百戸唐興多至一千二百餘頃,宜為限制。餘如罷齋醮、汰僧道,慎刑獄,禁私役軍士,省輪班工匠,皆深中時弊。帝多採納。

先是吏,部尚書何文淵以聰言下獄,致仕去。及是,吏部除副使羅箎為按察使,參政李輅、僉事陳永為布政使。聰疏争之,并言山西布政使王瑛老,宜罷。箎等遂還故官,瑛致仕。御史白仲賢以久次,擢廣東按察使。聰言仲賢奔競,不當超擢,乃遷鎮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誠夤縁得吏部,聰劾之,遂改工部。諸司憚聰風裁,聰所言,無敢不奉行者,吏部尤甚。内閣及諸御史亦並以聰好論建,弗善也。

其年冬,聰甥陳和為教官,欲得近地便養。聰為言于吏部。御史黄溥等遂劾聰挾制吏部;并前劾仲賢為私其鄉人&#13656;政方員,欲奪仲賢官予之;與吴誠有怨,輒劾誠;福建參政許仕達囑聰求進,聰舉仕達堪巡撫。并劾尚書王直阿聰。章下廷訊,坐専擅撰法,論斬。髙榖、胡濙力救。帝亦自知聰,止貶國子學正。

英宗復辟,超拜左僉都御史,出振山東飢,活飢民百四十五萬。還進右副都御史,捕江、淮鹽盗。以便宜,禽戮渠魁數人,餘悉解散,而奏籍指揮之受盗賄者。母憂起復,再辭。不許。

天順四年,曹欽反。将士妄殺,至割乞兒首報功,市人不敢出户。聰署院事,急令獲賊者必生致,濫殺為止。錦衣官校惡欽殺指揮逯杲,悉捕欽姻識。千户龔遂榮及外舅賀三亦在繋中。人知其寃,莫敢直,聰辨出之。其他湔雪者甚衆。七年冬,以刑部囚自縊,諸給事中劾紀綱廢弛,與都御史李賔俱下獄。尋釋。

成化二年,淮南、北飢,聰出巡視。奏貸漕糧及江南餘糧以振,民徳之如山東。明年偕戸部尚書馬昻清理京軍,進右都御史。七年,代王越巡撫大同。嵗餘,遇疾致仕。再嵗,以故官起掌南院。前掌院多不樂御史言事,聰獨奨勵之。或咎聰,聰曰:“己既不言,又禁他人言,可乎?”

十三年秋,召拜刑部尚書,尋加太子少保。聰以舊徳召用,持大體,秉公論,不嚴而肅,時望益峻。十五年,偕中官汪直、定西侯蔣琬按遼東失事状。直庇巡撫陳鉞,聰不能争,論者惜焉。十八年,乞歸不得,卒于位。年六十八。贈少保,諡荘敏。

聰為諫官,嚴重不可犯。實恂恂和易,不為嶄絶之行。以故不肖者畏之,而賢者多樂就焉。景泰時,士大夫激昂論事,朝多直臣,率聰與葉盛為之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7: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聰傳》見《明史》卷一七七《列傳六十五·林聰》:

林聰,字季聰,寧徳人。正統四年進士。授吏科給事中。景泰元年進都給事中。時方多故,聰慷慨論事,無所諱。中官金英家人犯法,都御史陳鎰、王文治之,不罪英。聰率同列劾鎰、文畏勢縱奸,并及御史宋瑮、謝琚,皆下獄。已而復職,聰又言瑮、琚不任風紀,二人竟調外。中官單增督京營有寵,朝士稍忤者輒遭辱;家奴白晝殺人,奪民産,侵商税。聰發其奸,下詔獄。獲宥。增自是不敢肆。

三年春,疏言:“臣職在糾察刑獄。妖僧趙才興之疎族百口,律不當坐,而抄提至京。叛人王英,兄不知情,家口律不當逮,而俱配流所。雖終見原,然其始受害已不堪矣。湖廣巡撫蔡錫以劾副使邢端,為所訐,繋獄經年,而端居職如故。侍郎劉璉督餉侵隐,不為無罪。較沈固、周忱乾沒萬計,孰為輕重?璉下獄追徴,而固、忱不問。犯人徐南與子中書舍人頤,俱坐王振黨當斬,乃論南大辟,頤止除名。皆刑罰之失平者。”帝是之。端下獄,璉得釋,南亦減死,除名。

東宫改建,聰有異論,遷春坊司直郎。四年春,學士商輅言聰敢言,不宜置之散地,乃復為吏科都給事中。上言奪情非令典,請永除其令。帝納之。初,正統中,福建銀場額重,民不堪。聰恐生變,請輕之。時弗能用,已果大亂。及是復極言其害,竟得減免。

五年三月,以災異偕同官條上八事,雜引五行諸書,累數千言。大畧以絶玩好,謹嗜欲,為崇徳之本。而修人事,在進賢退奸。武清侯石亨、指揮鄭倫身享厚禄,而多奏求田地;百戸唐興多至一千二百餘頃,宜為限制。餘如罷齋醮、汰僧道,慎刑獄,禁私役軍士,省輪班工匠,皆深中時弊。帝多採納。

先是吏,部尚書何文淵以聰言下獄,致仕去。及是,吏部除副使羅箎為按察使,參政李輅、僉事陳永為布政使。聰疏争之,并言山西布政使王瑛老,宜罷。箎等遂還故官,瑛致仕。御史白仲賢以久次,擢廣東按察使。聰言仲賢奔競,不當超擢,乃遷鎮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誠夤縁得吏部,聰劾之,遂改工部。諸司憚聰風裁,聰所言,無敢不奉行者,吏部尤甚。内閣及諸御史亦並以聰好論建,弗善也。

其年冬,聰甥陳和為教官,欲得近地便養。聰為言于吏部。御史黄溥等遂劾聰挾制吏部;并前劾仲賢為私其鄉人&#13656;政方員,欲奪仲賢官予之;與吴誠有怨,輒劾誠;福建參政許仕達囑聰求進,聰舉仕達堪巡撫。并劾尚書王直阿聰。章下廷訊,坐専擅撰法,論斬。髙榖、胡濙力救。帝亦自知聰,止貶國子學正。

英宗復辟,超拜左僉都御史,出振山東飢,活飢民百四十五萬。還進右副都御史,捕江、淮鹽盗。以便宜,禽戮渠魁數人,餘悉解散,而奏籍指揮之受盗賄者。母憂起復,再辭。不許。

天順四年,曹欽反。将士妄殺,至割乞兒首報功,市人不敢出户。聰署院事,急令獲賊者必生致,濫殺為止。錦衣官校惡欽殺指揮逯杲,悉捕欽姻識。千户龔遂榮及外舅賀三亦在繋中。人知其寃,莫敢直,聰辨出之。其他湔雪者甚衆。七年冬,以刑部囚自縊,諸給事中劾紀綱廢弛,與都御史李賔俱下獄。尋釋。

成化二年,淮南、北飢,聰出巡視。奏貸漕糧及江南餘糧以振,民徳之如山東。明年偕戸部尚書馬昻清理京軍,進右都御史。七年,代王越巡撫大同。嵗餘,遇疾致仕。再嵗,以故官起掌南院。前掌院多不樂御史言事,聰獨奨勵之。或咎聰,聰曰:“己既不言,又禁他人言,可乎?”

十三年秋,召拜刑部尚書,尋加太子少保。聰以舊徳召用,持大體,秉公論,不嚴而肅,時望益峻。十五年,偕中官汪直、定西侯蔣琬按遼東失事状。直庇巡撫陳鉞,聰不能争,論者惜焉。十八年,乞歸不得,卒于位。年六十八。贈少保,諡荘敏。

聰為諫官,嚴重不可犯。實恂恂和易,不為嶄絶之行。以故不肖者畏之,而賢者多樂就焉。景泰時,士大夫激昂論事,朝多直臣,率聰與葉盛為之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7: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4-11-21 10:57 编辑

通議大夫、刑部右侍郎、太平林公神道碑①
長洲吳寬②撰

天順丁丑(天順元年,1457),英宗皇帝既復位,庶政③更新,尤重守令之選。有詔吏部即廷臣推擇其人,於是刑部右侍郎林公以監察御史得知鎮江。及行,特命陛辭,如方岳④官禮;更召至文華殿,親加獎諭;復賜宴闕下,且給楮幣為道里費,皆異數也。公感激勵奮。至則數舉善政,專以安民為事,故吏部尚書崔公⑤方巡撫其地,欲別鑿運以河,避江行之險,公不可,曰:“古運河固在,可即此浚之,非特省民力而已。”用其言,時皆稱便。公既不以簿書自懈而尤謹於禮法,事上甚恭,不為時俗趍諂態;文移偶誤,或令自劾免罪,卒不從,其自持如此。在郡五年,民晏然以樂。巡撫都御史劉公以鎮江不足勞公治,奏更蘇州。去之日,父老送之,爭願留公,履懸于府門⑥,公謝以非禮。乃以蘇事劇,公勤益甚,訟牒滿前,剖斷緩急,各有次第。有好訟者,故淹之獄中以困苦之。既而事簡,以其暇日入學,公文進士,講業若無事者。公既望重于時,久之,人皆信服,曰:“公非俗吏也。”憲宗皇帝之初,以政績暴著,特擢江西按察使。江西訟益多,治之,悉得其情。甞有犯大辟賂達官求生者,公不為動,執之愈堅。俄有寇廣踰嶺行劫,贛之龍南、信豊二縣勢熾甚,同官方欲為避難計,公慨然約武臣調兵剿之,寇聞而遁。廣信人妄傳妖神,誣惑鄉里,公寘其魁于法,乃牓諭其衆,傳者遂息。進右布政使。踰年,轉左布政使。政令所及,人益訟其賢。朝廷知公可大用,召為南京刑部右侍郎。萬吏素知公名,爭自修飭,雖寮長亦嚴憚之。丁內艱去任,吏部計公服闕,數擬進用,竟改刑部右侍郎。持法平正,屢與同列忤;至權要請託,不行,積怨已甚,亦不恤也。偶被疾,少間猶夙興而朝,退而治,公事如常。時其勞瘁已甚,竟以成化十二年(1476) 十二月八日卒,享年五十四。
公貌莊重,眉目秀偉,望之聳然。平居對妻子無惰容,見小吏必束帶。性更孝,母夫人嚴厲聲色,稍不和輒跪以請罪。延接士大夫禮度雍容,見後輩可教,必加獎進,後多顯于世。自少嗜學,公暇輒手一卷不釋,凡古人議語,往往咸誦;作字雖率爾,亦楷正不苟為。郡多正繆,俗鎮江祀漢隱士焦光⑦,為冕服象,及左右侍衛如王者,公以為非法,始易去。至蘇,且易從祀孔子諸賢塑像為木主,及秩鄉賢祀典次第。先時,歲迎春于東郊,百戲前導,觀者塞途。公悉屏不用,識者以為合禮。
公鶚,諱字一鶚,其先為莆陽林氏,出唐金州刺史嵩之後。五季徙台之黃巖,析為太平縣,故為太平人。自宋歷元,業儒不顯。入國朝,子孫始出,取科第,多為名宦。公之曾祖諱養民,不仕。祖諱廷瓚。父諱純,江西湖口縣訓導。祖父並贈通議大夫、刑部右侍郎;祖妣章氏,妣趙氏,並贈淑人;生母程氏封太淑人。配王氏,封淑人。子男二人:長萊,先卒;次薇。女二人:長適鄉貢士趙崇賢;次適葉聰公之卒。朝廷既遣官諭祭,治塟如制。後十六年復命其子薇為國子生,於是薇來告曰:“先人墓道未有銘文,敢請。”寬自為諸生,蒙公知愛,公之平生,實知之,謹求具大畧而為之銘。銘曰:
惟林之先,世家于閩。曰刺史嵩,實為唐臣。迨遷黃巖,隱久而發。乃多聞人,顯庸不乏。以至于公,力學自許。有光其光,甲科繼承。公在家庭,為賢父兄,舉動有則,昆季程是;公在朝廷,為才御史,忠言屢陳,不舉細事;公在州郡,為賢牧守,自潤及蘇,譽者一口。乃長藩臬,乃佐秋臺。天子曰噫,曷遲其來!來則遲矣,其逝何速!孰讞而明,國有刑獄。人亦有言,公非法吏。儒雅有文,恭謹有禮。公則已逝,不逝者存。歲月愈邁,賢名在人。美諡不加,有司之失。何以發潛,史氏有逑。

【註釋】
①摘自台灣明文書局出版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8226;名人類22”之《皇明名臣墓銘》,明·朱大韶輯。朱大韶(1517~1577),明華亭 (今上海松江) 人。字象元,一作象玄,號文石。自幼好讀書,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1547)進士,與李春芳、張居正、徐光啟、胡正蒙、楊繼盛、殷正茂、王世貞、王一夔、李三畏等同榜。初選庶起士,授檢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上書歸養,任南雍司業。隆慶三年己巳(1569),解國子監職歸鄉。在東馬橋西構建“文園”,為藏書處所,藏有彝鼎及大量名畫法書、宋版圖書,成為著名的藏書家、收藏家、書法家。萬曆五年丁醜(1577)卒。
②吳寬(1435~1504),明代詩人、書畫家,字原博,號匏奄,長洲人(今江蘇蘇州)人。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會試、廷試獲第一,入翰林,授修撰。曾侍孝宗東宮,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後又升任吏部右侍郎、禮部尚書等。專典誥,敕修《憲宗實錄》,經明行修,粹然篤實,為當時館閣巨手。病逝于任。贈太子太保銜,賜諡“文定”。著《匏庵家藏集》《書經正蒙》《平吳錄》等。
③庶政:各種政務。
④方岳:傳說堯命羲和四子掌四岳﹐稱四伯。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後因稱任專一方之重臣為“方岳”。
⑤崔公:崔恭(1409~1479),廣宗(今屬河北)人,字克讓。正統進士。授戶部主事,歷萊州知府、湖廣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天順二年(1458)以右副都御史巡撫蘇蓊諸府,興革利病,編定均徭;與都督徐恭疏浚儀真漕河,又浚常鎮河、吳淞江,恢復周忱所定耗羨則例。升任吏部右侍郎,置功懲簿,有聞必錄。成化五年(1469)進吏部尚書,後參贊機務。致仕二年後卒於家。按,《明史》卷157:“巡撫崔恭議鑿河,自七裏港引金山上流通丹陽避之。鶚言:「道裏遠,多石,且壞民廬墓。請按京口閘、甘露壩故跡,浚之令通舟。春夏啟閘,秋冬度壩,功力省便。」恭從其議,遂為永利。”
⑥按,東漢王喬為葉縣令,數入朝,人不見其車騎。帝怪之,使人伺望,只見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俟其至,舉網捕之,但得雙舄而已。後以“懸舄”、“懸履舄”稱縣令的行蹤。此處表達懷戀之情。
⑦焦光:字孝然,三國時魏國河東郡(今山西夏縣)人,後居江蘇鎮江。漢靈帝三度詔請,拒之。隱居荒野河邊草廬中,見人不語,冬夏不穿衣,睡不鋪席,數天吃一頓飯,相傳活百年。

【簡析】
本文乃吳寬為林鶚所寫的墓誌銘。
林鶚(1423~1476),字一鶚,浙江太平(今溫嶺)人。景泰二年(1451)進士。授御史。英宗復辟,出知鎮江,治有聲,調知蘇州,歷官江西按察使、左右布政使,辦事一以法令為據,成化中官至刑部右侍郎。卒年五十四,諡恭肅。工楷書。
《明史》記載:
林鶚,字一鶚,浙江太平人。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監京畿鄉試。陳循等訐考官,鶚邑子林挺預薦,疑鶚有私,逮挺考訊。挺實無他,得白。
英宗復辟,仿先朝故事,出廷臣為知府。鶚得鎮江。召見,賜膳及道裏費,諭所以擢用意。鶚感激,革弊舉廢,治甚有聲。漕故經孟瀆,險甚。巡撫崔恭議鑿河,自七裏港引金山上流通丹陽避之。鶚言:“道裏遠,多石,且壞民廬墓。請按京口閘、甘露壩故跡,浚之令通舟。春夏啟閘,秋冬度壩,功力省便。”恭從其議,遂為永利。居五年,以才任治劇,調蘇州。
成化初,超遷江西按察使。有犯大辟賄達官求生者,鶚執愈堅。廣東寇剽贛州急。調兵禦之,遁去。廣信妖賊妄稱天神惑衆,捕戮其魁,立解散。曆左、右布政使。歲饑,奏減民租十五萬石。知成化成化六年,擢南京刑部右侍郎。母憂服除,召為刑部右侍郎。執法不撓。十二年得疾卒。
鶚事母孝謹,對妻子無惰容。不妄交與,公餘輒危坐讀書。歿不能具棺斂,友人為經紀其喪。鶚在蘇州,先聖像剝落。鶚曰:“塑像,非古也,昔太祖于國學用木主。”命改從之。嘉靖中,禦史趙大佑上其節行,贈刑部尚書,諡恭肅。”

由此可見,林鶚是浙江太平(今溫嶺)林氏的傑出人物。浙南林氏源流網中收錄有不少有關林鶚的資料,可參閱。其中有丘濬《刑部右侍郎林公鶚墓誌銘》:

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丁丑,刑部右侍郎林公卒於位。皇上震悼,命翰林院撰文,禮部官諭祭,工部營葬事。其諭祭之文有曰:“存心正大,操履端方,有守有為,賢聲日著。”士大夫凡與公厚者,方以公不幸不極其用,而遽爾隕逝為憾。及得諭祭之文,莫不感歎稱誦,咸以謂:“皇言雖簡而公,平生大槩盡見於此,死且不朽矣!”
公諱鶚,字一鶚,其上世自閩之長溪徙台之黃岩。近析邑之太平鄉為縣,故今為太平縣人。曾大父諱飬民,號石林;大父諱從參,俱不仕。父諱純,仕為湖口縣訓導。母趙氏,生母程氏。
公登辛未進士第。明年,拜江西道監察御史,階承事郎。三年,考稱給,勑進階文林郎,贈父如己官,封嫡母太孺人。丁丑,擢鎮江知府。壬午,當道者以鎮江事簡,而公才長於治,劇請與蘇州知府姚堂兩易其地。詔如其謀。公在蘇州僅一年,超拜江西按察使。又三年,即遷右布政使,尋轉左。庚寅,拜南京刑部右侍郎,階嘉議大夫。未幾,丁太孺人憂。服除,召為刑部右侍郎。前任滿考,錫誥進階通議大夫,贈祖及父皆刑部右侍郎,母趙加贈淑人,生母程始封大淑人。
公始終歷六官,再守大郡,貳刑曹於兩京,出入中外,率稱官守。其為御史時,適朝廷方重台諫,一時言事之臣捃摭過實。公獨持大體略細,故有所不言,言必當其實。與山陰沈性齊名,而簡靜過之,時舉以總三法司奏案,士論推重。
嘗監京府試,大臣子有不預薦者意,考試官故黜落之,以沽強直名,誣其取士不公。公邑人林挺適入試,在中列,疑公有私,逮挺考訊將中,公以法及,吊所試卷考騐,皆如格事,遂得白。 
英廟復辟,凡前日言事臣過訐者,率左遷其官。特召大臣擢其得大體者知大郡。公得鎮江,陛辭召見,諭以擢用之意,賜食大官兼給鈔為道里費。公感上知遇,至郡,舉偏補弊,凡前政之廢弛者,次第興舉之,未嘗一言暴前人非。
其調蘇郡,俗喜誇詐好興作,公一切鎮之以靜,其所建革必詳審至再,然後施行。蘇人以公有雅望,責旦夕效於是,頗有後言,久而見公所處置事一一各有深意,然後帖然大服。
鎮江曹河經孟瀆頗險,言者請鑿河,自七里港引金山上流,通丹陽以避之。廵撫主其議,公以其迂遠而多石,且壞民田廬墓甚多言於大臣,請按京口閘、甘露壩故跡,因而浚之,以通舟楫,春夏以閘,秋冬以壩,則道裏近而功力省。從其言,果便至。今過者必指曰:“此林太守之功也!”
蘇學廟像,歲久多剝落,或欲因其舊而修飾之。公奮然曰:“塑像非古,我太祖於太學,易以木主,百年夷俗乃革,彼未壞者猶當毀之,幸遇其壞,易以木主有何不可?”或以壞聖賢像為疑,公曰:“此泥土耳,豈聖賢?孔子生於佛教未入中國之前,烏識所謂泥像哉!況古人席地而坐,政不如此。”聞者皆服。
廉憲江西,一時僚貳分廵各道者,人異其見,往往用己意出入於法。公一正之以律,多所平反。廣信民妄傳天神夏尚書等,遠近驚疑。公榜諭之,且戮其魁,其恠遂息。又嘗以歲饑,奏減恒賦十五萬石。禁樂戶買良為娼,遏嶺南峒寇,不使入境。江西士大夫至今稱良方,面者必歸焉。
在刑部三年,罪無大小,必加研審,其或未當,必從容請于大司寇,務得其情合於法而後巳,故獄經公者,咸稱無冤云。
公事之暇,輒危坐,閱書史、臨古帖作楷書,夜分乃止,五鼓輒起,率以為常。聞人有異書必求之,既得手,自校讐。有未安者,訪善本是正。
奉身儉薄,甚簡言語,少嗜好。待下過嚴,而於交遊不苟合。
事母程淑人尤極其孝敬,母性嚴,終日侍立,未嘗少暇。以辭色有所不愜意,則跪請移時。雖終夜不敢離左右,家事大小必以咨決焉。
於乎!若公者,豈古所謂篤行君子者歟!


丘濬之文敘述林鄂家族源流及構成較簡,但所記述之事可與吳寬之文互補,故兩文皆為研究林鄂的重要史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居宋公墓志铭

           乡贡进士济南林述祖撰文
           新授右宣德郎陈璞书
           前杭州新城令靳□篆葢

广平宋君,少年举进士,有声揚屋间,晚不得志,□长□□日岂不安于命哉。有先人之庐可以庇风雨,有山中之田可以具,伏膝教子弟以先王之道,寓于太平之时,追配古之隐者,亦幸矣。于是,退就西郊增完旧構,一觴一咏優游卒岁。元祐七年(1092年)秋,余尝造其庐,君是年六十有六,虽老矣而精力益健,语论衮衮可听,使人悓然解愠,若子若孙鳞次侍侧,虽幼者亦愿而有礼,又令人嗟夫。积德之报,不在其身,必在其子孙也。作别才两月,君逝矣,闻赴为之恻然,今诸孤不鄙,谓余以君不朽之事相付,勤恳不可乃敬为书之,君讳掞,子文其字也,占籍蘄之广济,世以貲右姓。大王父德遇,王父九皋,父潮,皆潜德不显。君早失母夫人,事先君至孝,已而先君捐馆舍移,其礼事伯父尤谨,而同气数人尚幼,抚育之,既有成毕其嫁娶,而生事益滋閒居不妄笑语,貌厚重而中甚,家政有法度。死之日,亲族閭里哭之皆失声,其为人可知矣。娶郭氏,有淑行,前君十一年卒,生子八人磐彦遵敏修迈造逸逵,孙男十三人,女八人,曾孙女一人。磐敏修力学能文,彦等幹蠱用譽。敏修有高节,尤精医事,病者应手而愈,未尝以报为念,士大夫多奇之。君以岁壬申冬十一月二十五日卒于家,以甲戌年春正月初七日,诸孤奉神□葬于安乐乡白沙里城隍林之东,先夫人實祔。铭曰:

猗嗟宋君,考槃空谷,笃孝于亲,季复用睦,亦为政焉,奚其荣禄,似續多贤,永膺乃福。

       绍圣元年(1094年)广济县城隍林


摘录自《续四库全书》0913史部金石类 《湖北金石录》卷九 466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25 13:43 , Processed in 0.075118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