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楼主: 林忠辉

有请大家看图说话,关于郡王祠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09: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秦二世有个丞相趙高,倚仗权势,威迫朝臣,垃一头鹿上朝,对朝臣说:"这是匹马",朝臣俱他权势,都跟着说是马,这便是成语"指鹿为马".忠輝先生学趙高,指着天后祠说:"这是郡王墓旁的郡王祠",被揭穿后,又指着林公祠说:"这是真正 ...
3116631 发表于 2009-9-25 09:19

接着说!
我只问你:你的原图拍于何时?出自何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09: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郡王祠在惠安城中还是在郡王墓旁"的讨论中,我只是观奌倾向,沒有定式,探讨的是"对"丶"錯"丶"是"丶"非"丶那种结果我都能接受,所以,我能坦然说如果你能找到证据,我马上承认"墓旁说"正确","惠安城中说"錯误,我是毫无压力,你就不同了,你是要争输赢,你输不起,两种不同心态,结果会怎样,是不言而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0: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郡王祠在惠安城中还是在郡王墓旁"的讨论中,我只是观奌倾向,沒有定式,探讨的是"对"丶"錯"丶"是"丶"非"丶那种结果我都能接受,所以,我能坦然说如果你能找到证据,我马上承认"墓旁说"正确","惠安城中说"錯误,我是毫无压 ...
3116631 发表于 2009-9-25 09:38

无原则无是非的典范,对错什么的对你来说,根本就没有关系,案头工作不做,随时口吐黄腔,还要探讨什么对错、是非,岂不令人笑掉大牙。

但是对于很多宗亲而言,你需要解释的是,”涂岭晋安郡王祠是冒名的郡王祠“,你侮辱了众多宗亲的努力和一片赤诚之心。

至于争论的结果,走着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11: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沒经历过"文革"吧,你如何学会"上纲上綫"的,现在"上纲上綫"还有用?你想"哗众取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12: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郡王祠在惠安城中还是在郡王墓旁"的讨论中,我只是观奌倾向,沒有定式,探讨的是"对"丶"錯"丶"是"丶"非"丶那种结果我都能接受,所以,我能坦然说如果你能找到证据,我马上承认"墓旁说"正确","惠安城中说"錯误,我是毫无压力,你就不同了,你是要争输赢,你输不起,两种不同心态,结果会怎样,是不言而喻的.

这可不能这么说,“那种结果我都能接受”,311老兄你可是读谱的专业人士呀,如果你说出来的东东对错无关系,那我们如何辩别你讲的话是真还是假,那不是在害人吗?到时弟兄们一写下谱中,危害后辈了。
如果这样,建议以后你的议题全部归入灌水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16: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说过多次,"郡王祠在郡王墓旁还是在惠安城中"是资料说,有那个人能自己说呢,忠輝先生不也是按资料说么?怎么你们都装着不知道,正是因为资料有两种说法,才有讨论,才有争论,讨论沒结果存疑,有结果接授结果,所以讨论丶争论不是目的,结果才是目的,如果我证实得郡王祠在惠安城中是结果,忠輝先生能证实郡王祠就在郡王墓旁也是结果,我说那种结果我都能接受,这有什么錹呢,(何况忠輝先生还未证实呢?)怎么就危害后辈,怎么就害人呢?你说话連邏辑都沒有,什么真啊假啊,全是胡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6: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永远也证实不了郡王祠在郡王墓旁的。因为,即使我去拍了照片,也是新的郡王祠,不是“郡王祠原图”的那个郡王祠,即使林明辉说了,林氏宗谱大全说了、黄健聪说了、linkuen看了、林则徐后裔去了、广东宗亲去了,都不是311先生的郡王祠,所以,再多的人去看了,也是新修的郡王祠,不是311的郡王祠!所以,无论如何,没有用的!只有311 的郡王祠才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21: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linkuen提供的《长林风采》中关于禄公墓和晋安郡王祠的照片

禄公墓


晋安郡王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23: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忠辉 于 2009-9-25 23:28 编辑

下面的照片是linKuen一家去涂岭晋谒郡王墓和郡王祠时拍下的。遵照他的意见,我把照片局部发上来。

上一张是在晋安郡王祠前拍下的


下一张是禄公墓前拍下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00: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洛州後裔 于 2009-9-26 02:20 编辑

我也來說說;忠輝兄提供我資料是正確的,從各種歷史文獻(如縣誌、族譜等等,等等~~~),郡王祠皆說是在涂岭郡王墓側.有始建的時間,倡修/主修人.歷代的重修/重建也有詳細的記載.這是鐡一般的事實,是不容否認/否定的;

至於除在涂岭郡王墓側以外,其他地方有沒有晉安君王祿公祠呢?我相信有!!!
那麼惠安城內有沒有晉安君王祿公祠呢?3111....先生可否提供更多的資料呢?如:始建的年代,倡建的人物,地點,歷代重修/重建的因由,背景~~~~~等等......有請311....先生嚴肅地回答以上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10: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忠輝先生的错误一
郡王祠是在惠安城中还是在郡王墓旁,这是资料说,我是提不出在惠安城中的证据,但发的郡王祠图片是正宗的郡王祠,祠二进,前面沒有塘丶亭丶桥,更无灯笼书字“九龙天后祠”, 我说过,如果忠輝先生能提出郡王祠在郡王墓旁的证据,(确实的)我也能接受,可是忠輝先生不是这样做,明知是三进,前面有塘丶亭丶桥,还有灯笼上书“九龙天后祠”的天后祠图片发出來,说是在郡王墓旁的郡王祠,这不是欺骗么?当我指出后,又诡辨说是我发的郡王祠是天后祠誤导他,这非常谎谬,你是要证明郡王墓旁的是郡王祠,就算我发的郡王祠是天后祠,(真的不是)你也不能拿來作证啊?而且还“自鸣得意”的说:“我把你的郡王祠改成九龙天后祠了”,这既谎谬又愚蠢,人们说的“损人利己”, 是损了人, 但利了自已, 这 还可理解, 可忠輝先生损了人,( 诬称我发的郡王祠图是九龙天后图) 却不利自已,( 不能证明郡王墓旁是郡王祠了) 似乎还妄然不知, 还不断地重复诡辨, 你说他的诡辨是不承认錯误? 是装傻? 还是别的什么?

乱弹:
       1,恭喜先生,终于明白晋安郡王林禄公祠在墓旁或在惠安城中这是资料说,好的,我姑且听先生的,也是先生的先见之处。可接下来你说的资料说,据然谓之是资料说,就要有证据,恰恰你提不出证据,又确定你发的郡王祠图片是正宗的,先生你先生说无证据,怎么又能确认你发的东西是正宗的呢?先生到泉州实地考察检证?没有,怎么能确认呢?
       2,先生错矣,任何图片何谓是正宗的,我们必须据有事实,晋安郡王林禄公祠墓是在一起的,共和时代墓祠重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林梦飞老宗长,林梦飞老宗长是黄埔军校学生,民国少将,共和福建政协副主席,他带领下闽林始祖文物古迹重修董事会董事长,简称为闽林董事会。若整个闽林始祖文物古迹重修董事会都不知禄公祠在惠安城中而建在墓边,那事情就大了,不是先生说忠辉“既谎谬又愚蠢”,而是整个闽林始祖文物古迹重修董事会是个“妄然无知”“既谎谬又愚蠢”了。
       3,以上小结一下忠辉先生的错误一,历代历年整个林氏族研究的宗贤们不停的向禄公墓祠朝拜,正如我们北上河南卫辉朝拜比干墓祠,全球华人去陕西省中部县(现改黄陵县)黄帝陵祠,(请注意,这些都是墓祠合一的)都是“妄然无知”“既谎谬又愚蠢”的,只有先生三千年来可以与孔圣一比肩!最后送先生一句话,也还是先生文中一句话:不承认错误?是装傻?只是将那二个问号一改为的字,一改为英文字母第二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10: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再和你说郡王祠在惠安城中,在郡王墓旁是资料说,怎么呌乱说呢?什么以后记住了,你充什么大人,你連讨论什么,你自已说了些什么都不知道,还大人呢?
泉港区新开辟的西河公园,就是靠这些新的文物吸引你们去,好埩你们的錢,什么人去,多少人去,卫星图像,都改变不了是新建文物的事实,更不能作证就是郡王墓旁的郡王祠,你連基本常识都不懂,硬要争.

乱弹
小结一下:有点老子训小子的味道,也甚且一听先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10: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忠輝先生的错误二
你要作证资料说旳郡王墓旁有郡王祠,就必须有郡王祠实物证实,即使郡王祠被毀了,你也要在原地,按原建筑式样(一定要有原图)重建一个才能作证,这是基本常识,可是你的林公祠,名称不对,式样也不对原图,也不在原址,你硬说就是郡王墓旁的郡王祠,这说得通么?把錹误的说法硬要别人接受,这是錯误加錯誤.


乱弹:
    1,就先生所谓的必须有实物,必须按原图,实物我想如若有,就在在墓里面先生敢打开它吗?开一玩笑。何谓实物原图,明尚书林俊修的是不是按原图,我这里可无有书料,至于后世如清林湄,林清标,到民国雾峰林后代(名字一下忘记了,好像是林尔嘉),共和林梦飞,祠怎么样我不敢说,墓肯定是按明林俊当时重修的模样保留下来的。至于刑部尚书俊公当年有没有按照之前按原图原尺寸建起来,我建议自有先生今夜自己下去问了。
    2,古人上大夫墓祠合一,不知先生可否读此类著作?
    3,书读多时胸自华,建议先生别人老眼花,读成“书读无多眼昏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1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30#
沒人否定丶否认你提供的郡王祠在涂岭郡王墓侧,有始建的时间,历代重修丶重建旳记载,我是说林公祠是规刬九龙岗西河公园才建的新建筑,不是你资料上说的历代重修丶重建记载的那个郡王祠,(我己发过郡王祠原图)就像天后词不是你资料上说过的建筑一样,这奌你要分清楚,如果不分清楚就没得说了,闽南的比干纪念堂都可说是卫輝市的比干庙了,你是作证你的资料说,原物毀了,若按原物式样,地奌重建,仍用原名,仍可证明,如果不是,你如何证明,如果有人也在惠安城中建个林公祠,我能说是郡王祠在惠安城中的证据么,这个道理是很容昜眀白的,至於提供郡王祠在惠安城中的始建年代,地奌,历代重修重建等,我不是说过我未找到证据么?我若能找到证椐,不就是有结果了么, 同理, 若忠輝先生找到証据也是有结果,
但拿名称丶式样丶地奌都不对原物的新建筑作证, 不是证据, 強为之也不能服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11: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误人子弟的事少做。
我们据然是探索者又是学习者,在没有了解全的情况下,自已就要沈重发表,发上来了最好注明书料来自何方,大家可以备查。
这样一来,大家既是学习交流,又可相互尊重,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3: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不出我所料!总之,一句话:不管你说东说西,我自岿然不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3: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30#
30#
沒人否定丶否认你提供的郡王祠在涂岭郡王墓侧,有始建的时间,历代重修丶重建旳记载,我是说林公祠是规刬九龙岗西河公园才建的新建筑,不是你资料上说的历代重修丶重建记载的那个郡王祠,(我己发过郡王祠原图)就像天后词不是你资料上说过的建筑一样,这奌你要分清楚,如果不分清楚就没得说了,闽南的比干纪念堂都可说是卫輝市的比干庙了,你是作证你的资料说,原物毀了,若按原物式样,地奌重建,仍用原名,仍可证明,如果不是,你如何证明,如果有人也在惠安城中建个林公祠,我能说是郡王祠在惠安城中的证据么,这个道理是很容昜眀白的,至於提供郡王祠在惠安城中的始建年代,地奌,历代重修重建等,我不是说过我未找到证据么?我若能找到证椐,不就是有结果了么, 同理, 若忠輝先生找到証据也是有结果,
但拿名称丶式样丶地奌都不对原物的新建筑作证, 不是证据, 強为之也不能服人.

3116631 发表于 2009-9-26 10:33

知道民国后修葺的郡王祠在共和年代倒塌、被拆么???梦飞宗长主持修建的“晋安郡王林公祠”与林氏宗谱大全记载的民国版郡王祠基本上形式还是一致的。
可惜啊可惜,一个问题已经被我问得自己都烦了:311先生你所谓原图上晋安郡王祠的原名是什么呀?你那原图出于何种资料啊?是那个年代的摄影作品呢?你知道原来的地点么?是你说的”于会城内“,那就是福州了????,是你说的惠安城内么?别人怎么都没听说呢?惠安城中没有,你当然提供不出来,没有证据,就敢乱说话?!”轰出堂去“,要不先打几十大板再说?
“原物”又来了,先把你的原物找到出处再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1: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洛州後裔 于 2009-9-27 01:58 编辑

34# 3116631

http://lin.5d6d.com/thread-4267-1-3.html #4
关於晋安郡王祠堂是在墓旁还是惠安城内,据林克欣的“闽林始祖一一晋安林源流初探”:晋安郡王林禄公墓在惠安涂岭官路旁。墓碑文鎸:“晋安郡王林公浩封贲人孔氏墓”。天启七年,惠安教谕林齐圣重修晋安郡王墓,在惠安城内建有晋安郡王祠堂。帖子[重建晋安郡王祠堂序]中也说:“我族姓佥议于会城内,创建大宗祠”,也有资料说在墓左侧,本帖也说在墓左侧,但墓左侧肯定不是墓旁的意思,禄公墓出惠安县北门30里,再由此向北五里左右,即是陈同关。出得关外,右边有一座山峰,名日九龙岗。这里群峰竞秀,怪石交错,奇特的形状比别的山峰更为突出。我林姓始祖晋安郡王墓就在这里,帖中的晋安郡王禄公墓图连距离墓北五里的陈同关都能看到,而在墓旁的郡王祠堂怎么会看不到呢?九龙岗的地理位置也不合适建祠堂,那未,在惠安城内是不是就不能说在墓左侧呢,禄公祖陵包括郡王墓和郡王祠堂,原属惠安县管辖,都在30里范围内,郡王墓已明确在涂岭九龙岗,说城内的郡王祠堂在郡王墓左侧也是可以的,本帖中有“各地相继组团前往朝谒晋安郡王祖陵与郡王祠,郡王祖陵既然包括郡王墓和郡王祠,为何还要分别朝谒祖陵和郡王祠。这说明郡王墓和郡王祠是不在一起的。



#26
我已经说过多次,"郡王祠在郡王墓旁还是在惠安城中"是资料说,有那个人能自己说呢,忠輝先生不也是按资料说么?怎么你们都装着不知道,正是因为资料有两种说法,才有讨论,才有争论,讨论沒结果存疑,有结果接授结果,所以讨论丶争论不是目的,结果才是目的,如果我证实得郡王祠在惠安城中是结果,忠輝先生能证实郡王祠就在郡王墓旁也是结果,我说那种结果我都能接受,这有什么錹呢,(何况忠輝先生还未证实呢?)怎么就危害后辈,怎么就害人呢?你说话連邏辑都沒有,什么真啊假啊,全是胡扯.
#34
回30#
沒人否定丶否认你提供的郡王祠在涂岭郡王墓侧,有始建的时间,历代重修丶重建旳记载,我是说林公祠是规刬九龙岗西河公园才建的新建筑,不是你资料上说的历代重修丶重建记载的那个郡王祠,(我己发过郡王祠原图)就像天后不是你资料上说过的建筑一样,这奌你要分清楚,如果不分清楚就没得说了,闽南的比干纪念堂都可说是卫輝市的比干庙了,你是作证你的资料说,原物毀了,若按原物式样,地奌重建,仍用原名,仍可证明,如果不是,你如何证明,如果有人也在惠安城中建个林公祠,我能说是郡王祠在惠安城中的证据么,这个道理是很容昜眀白的,至於提供郡王祠在惠安城中的始建年代,地奌,历代重修重建等,我不是说过我未找到证据么?我若能找到证椐,不就是有结果了么, 同理, 若忠輝先生找到証据也是有结果,
但拿名称丶式样丶地奌都不对原物的新建筑作证, 不是证据, 強为之也不能服人.  
......


闽南的比干纪念堂都可说是卫輝市的比干庙了......我沒有說過此話,請先生慎言;

我的原來問題是:
那麼惠安城內有沒有晉安君王祿公祠呢?3111....先生可否提供更多的資料呢?如:始建的年代,倡建的人物,地點,歷代重修/重建的因由,背景~~~~~等等......有請311....先生嚴肅地回答以上問題!!!!!!!
(你無須要說那麼的長篇大論;我只是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

你的答案是:
至於提供郡王祠在惠安城中的始建年代,地奌,历代重修重建等,我不是说过我未找到证据么?

現在我又問了:
未找到证据?還是根本不存在?還是無中生有呢????

不要空口講白話,証據就是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12: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争下去,没意义,我要结果,为寻求突破,我从头審阅双方资料对郡王祠在“惠安城中” 和”郡王墓旁”的说法, 並增加”郡王墓旁说”资料[闽林始祖禄公祖陵](已发)择录,现把三种资料择录如下:
林克欣的[闽林始祖一一晋安林源流初探]择录:“晋安郡王林禄公墓在惠安涂岭官路旁。墓碑文鎸:“晋安郡王林公浩封贲人孔氏墓”。天启七年,惠安教谕林齐圣重修晋安郡王墓,在惠安城内建有晋安郡王祠堂”。
林明辉的[晋安郡王陵与郡王祠] 择录:郡王陵东侧几十米处的晋安郡王祠,是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由惠安教谕林清标倡修郡王陵时增建的。尔后,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进士林启运,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状元林鸿年,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台湾名贤林尔嘉,民国十六年(1927年)新加坡侨领林露等先后捐资修缮,可惜大都毁于“文革”。现在的晋安郡王祠,是近年按原有结构规模重建的
东岳的[闽林始祖禄公祖陵] 择录: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惠安教渝林清标,邀集兴丶泉丶漳诸族人在墓左侧建祠。清嘉庆八年(1803)进士林启运丶清道光十六年(1836)状元林鸿年丶宣统三年(1911)台湾巨富林尔嘉丶民国16年(1927)新加坡侨领林路等先后四次修葺。20世纪60年代的“文革“期间,禄公墓被毀,祠与石坊被拆除。1996年林明輝继承梦飞先生遗愿,毅然挺身主其事,翌年重阳节落成,郡王祠焕然一新。该祠红瓦重檐,燕尾式飞檐,如紫燕凌空;屋脊成卷棚式。祠共二进,两侧砌建计22间的楼房为护厝。
从林明輝的[晋安郡王陵与郡王祠] 和东岳的[闽林始祖禄公祖陵] 择录知道,郡王祠建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四次俢葺,最后一次修葺是1927年,20世纪60年“文革” 期间被毀,1996年重阳节落成(重建)郡王祠焕然一新。该祠红瓦重檐,燕尾式飞檐,如紫燕凌空;屋脊成卷棚式。祠共二进,两侧砌建计22间的楼房为护厝。所以郡王祠”文革”前应有图片,1996年重修落成后也应有图片, 图片式样据东岳的[闽林始祖禄公祖陵]:”该祠红瓦重檐,燕尾式飞檐,如紫燕凌空;屋脊成卷棚式。祠共二进”和林明辉的[晋安郡王陵与郡王祠]:”现在的晋安郡王祠,是近年按原有结构规模重建的”, 应是我发的[晉安郡王祠] 图片, 因为重建只有一次, 並且是按原有结构规模, 这结构规模就是红瓦重檐,燕尾式飞檐,如紫燕凌空;屋脊成卷棚式。祠共二进(林公祠不是这种结构),祠的名称是郡王祠, 据东岳的[闽林始祖禄公祖陵] : 翌年重阳节落成,郡王祠焕然一新, 没有呌林公祠.
据上分析, 郡王祠图片样式有”文革”前的, 有1996年重建的,1996年重建因按原有结构规模, 样式基夲与文革前的样式相同, 我发的郡王祠图片我估计是”文革”前的, 原图没说拍照于何时, 拍照于什么地方, 忠輝先生说林公祠就是郡王祠还沒有根据, 你最少要补做两件事,(1) 如果你不承认我发的郡王祠图是原图,你可以自己找” 文革” 前拍照的郡王祠图或1996年重建落成后拍照的郡王祠图, 前者可能难一些, 后者你可以办到.(2) 你必须要有林公祠和1996年拍照的郡王祠的連接资料. 这两奌你办了, 确实了, 我沒二话, 承认你(我要正确的结果),如果你仍然硬说, 我懒得再跟你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13: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39# 3116631

http://lin.5d6d.com/thread-4328-1-2.html
http://lin.5d6d.com/viewthread.php?tid=4351&extra=&page=1
圖片忠輝兄早已發上了,你還要甚麼圖???

你以上所說的是:郡王墓旁的祿公祠的資料,我要的是在惠安城中的資料,不要再帶人遊花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5-4-19 18:09 , Processed in 0.047133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