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5800|回复: 15

林起鳌与《前村林氏》和长乐《洽屿林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31 12: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 COLOR: #ff6600; LINE-HEIGHT: 30px" align=middle>探秘平阳地下古村(下)</TD></TR>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20></TD></TR>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18></TD></TR>
<TR>
<TD align=middle>2007年10月17日 11:03 </TD></TR>
<TR>
<TD>&nbsp;</TD></TR>
<TR>
<TD align=left>
<DIV align=center>
<TABLE style="BORDER-RIGHT: #999 1px solid; BORDER-TOP: #999 1px solid; MARGIN: 0px 8px 8px 0px; BORDER-LEFT: #999 1px solid; BORDER-BOTTOM: #999 1px soli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0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middle><IMG height=400 src="http://pic.66wz.com/0/00/21/75/217506_561812.jpg" width=300 border=0></TD></TR>
<TR id=enp_pic_detail_tr>
<TD class=px12 style="PADDING-RIGHT: 3px; PADDING-LEFT: 8px; PADDING-BOTTOM: 3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TOP: 6px" align=left bgColor=#e0e0c9>
<DIV id=enp_pic_detail>&nbsp;</DIV></TD></TR></TBODY></TABLE></DIV>
<DIV align=center>
<TABLE style="BORDER-RIGHT: #999 1px solid; BORDER-TOP: #999 1px solid; MARGIN: 0px 8px 8px 0px; BORDER-LEFT: #999 1px solid; BORDER-BOTTOM: #999 1px soli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0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middle><IMG height=195 src="http://pic.66wz.com/0/00/21/75/217507_392570.jpg" width=300 border=0></TD></TR>
<TR id=enp_pic_detail_tr>
<TD class=px12 style="PADDING-RIGHT: 3px; PADDING-LEFT: 8px; PADDING-BOTTOM: 3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TOP: 6px" align=left bgColor=#e0e0c9>
<DIV id=enp_pic_detail>义井
<P></P>
<P></P></DIV></TD></TR></TBODY></TABLE></DIV>
<DIV align=center>
<TABLE style="BORDER-RIGHT: #999 1px solid; BORDER-TOP: #999 1px solid; MARGIN: 0px 8px 8px 0px; BORDER-LEFT: #999 1px solid; BORDER-BOTTOM: #999 1px soli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0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middle><IMG height=193 src="http://pic.66wz.com/0/00/21/75/217508_986026.jpg" width=300 border=0></TD></TR>
<TR id=enp_pic_detail_tr>
<TD class=px12 style="PADDING-RIGHT: 3px; PADDING-LEFT: 8px; PADDING-BOTTOM: 3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TOP: 6px" align=left bgColor=#e0e0c9>
<DIV id=enp_pic_detail>  洽屿村全貌</DIV></TD></TR></TBODY></TABLE></DIV>
<DIV align=center>
<TABLE style="BORDER-RIGHT: #999 1px solid; BORDER-TOP: #999 1px solid; MARGIN: 0px 8px 8px 0px; BORDER-LEFT: #999 1px solid; BORDER-BOTTOM: #999 1px soli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0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middle><IMG height=200 src="http://pic.66wz.com/0/00/21/75/217509_672933.jpg" width=300 border=0></TD></TR>
<TR id=enp_pic_detail_tr>
<TD class=px12 style="PADDING-RIGHT: 3px; PADDING-LEFT: 8px; PADDING-BOTTOM: 3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TOP: 6px" align=left bgColor=#e0e0c9>
<DIV id=enp_pic_detail>  据说这里就是林起鳌故居所在</DIV></TD></TR></TBODY></TABLE></DIV>
<DIV align=center>
<TABLE style="BORDER-RIGHT: #999 1px solid; BORDER-TOP: #999 1px solid; MARGIN: 0px 8px 8px 0px; BORDER-LEFT: #999 1px solid; BORDER-BOTTOM: #999 1px soli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0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middle><IMG height=224 src="http://pic.66wz.com/0/00/21/75/217510_258850.jpg" width=300 border=0></TD></TR>
<TR id=enp_pic_detail_tr>
<TD class=px12 style="PADDING-RIGHT: 3px; PADDING-LEFT: 8px; PADDING-BOTTOM: 3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TOP: 6px" align=left bgColor=#e0e0c9>
<DIV id=enp_pic_detail>  图中人物背后就是鳌山 姚行亮供图</DIV></TD></TR></TBODY></TABLE></DIV>  ■记者 蔡榆 文/图
<P>  位于平阳县中部的麻步镇,地跨鳌江中游两岸,是一个三面为低山丘陵环绕的河谷平原,镇域东近鳌江镇,西邻水头镇,南傍萧江镇,北接鹤溪镇。这里原是鳌江水道重要江埠之一,筑有埠头,“埠”本作“步”,故名鳌步。后因盛产络麻,改称今名。这里资源丰富,土层深厚,河道纵横,气候温和湿润。镇内有宋建东山书院、清嘉庆年间建的鳌步书院等历史遗存。</P>
<P>  该镇位于57省道旁一个名叫盖竹的地方,临山而筑、貌似普通的村庄,却藏着诸多有待解读的人与事——</P>
<P>  在宋代,公元1139年至1271年的百余年间,这里曾经出了文、武进士等科举及第者超过30人,其中状元有2人,此地甚至有“盖竹派冠冕至盛科甲连登”的说法;</P>
<P>  理学大家朱熹、龙图阁大学士王十朋、永嘉名士张天英等名流都曾涉足此处并留下诗作;</P>
<P>  这里还是如今被福建长乐人民奉为骄傲的爱国民族英雄林起鳌(平定黄万石叛乱、抗击元兵入侵、迎立南宋恭帝登基于福州)的祖籍地;</P>
<P>  这里曾经有过的“令别姓所不及”的文明,但在明朝洪武年间发生的一次“山崩地裂”中给毁得一干二净……</P>
<P>  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在《平阳林氏祠学记》一文中写道:“……初,林氏之居盖竹,……其十二世孙元阳江县尹淳,惧其愈远而不知所自出也,欲立祠于墓而未果。……其(淳)子今刑部主事升,遂作祠奉■之主,朔望必谒,岁时必祭,皆率一族之人以从事。祠后为斋,曰思孝,以会其族人。……即祠之前为学,聘乡人之贤者为师,使族人子弟就学焉……林氏之嗣人……苟不能过于他族之人,岂不负升之望哉!”据文章显示,祠学中还供有林拱辰、林起鳌、林千之、朱熹及林升父亲的神位。</P>
<P>  从文中相关记述来看,林升在其父身故后修建林氏祠学,但史料上没有其父身故的具体时间。从文中“林氏之嗣人……苟不能过于他族之人,岂不负升之望哉”一句话中,可以看出,此文与林升自己在《前村林氏原由》一文中提出的“后世子孙自当追想祖宗世代宦家,努力勉旌,以继家声于不坠,有厚望焉。”之意,有遥相呼应之效,表达了两位先人对曾经辉煌的林氏家族的缅怀与重振家风的期冀之情。</P>
<P>  至于林府当年的建筑规格如何,只有等有朝一日大面积发掘,才会知晓,但不能知晓的是,当年林家迁居的时候,究竟有多大的规模。</P>
<P>  补充一点的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就为避免皇权遭到威胁而杀了丞相胡惟庸,继而大兴株连政策。翌年五月二十日,宋濂行至夔州(今四川奉节)的时候身亡,葬在夔之莲花峰下。林升则在1393年亡于朱元璋的蓝党大狱事件中。由此看来,林升在随父移住前村到“提干”为四川左参政到明洪武十四获罪到最后死于非命,前后才十余年时间甚至更短,按他的移住时间与宋濂人生的终点来看,这篇《平阳林氏祠学记》的写作时间应该在这五六年里。只是,这篇文章到底没有林氏迁居前村的真正理由、林升的升职时间、宋林二人交往的时间地点以及祠学修建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致使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悬案。</P>
<P>  顺便提及,林升《前村林氏原由》一文中提及的“元朝仕宦奕世至大”这句话,似乎有些难以理解,因为就目前所见到的林氏家谱中,有盖竹林氏族人元朝仕宦的信息甚少,或者说盖竹林氏在元朝仕途上基本处于断层状态,这是其一。其二则是,林千之在南宋灭亡后隐退乡下教书去了,“偶伴孤云宿岭东”的林景熙也隐而不仕,林起鳌则高举抗元大旗,《浙江省志·人物篇》中对他的评价是,(以上诸人)在南宋灭亡时,或为国牺牲,或守节不士,保持了民族气节。这在《洽屿林氏宗谱》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其后继承先业弗士(仕)胡元。”关于“元朝仕宦奕世至大”这句话,看来还有待史家解读。</P>
<P>  (三)林公起鳌的身世</P>
<P>  此次盖竹村的诸多不凡往事之所以被提起,缘于福建省长乐市人民将祖籍盖竹的林起鳌与当地的南宋爱国民族英雄陈文龙相提并论,该市文武砂镇洽屿村中的林起鳌坟,虽在历史的野草堆里埋没700余年但代代相传。当地政府对此甚为关心,称一定要挖掘这份丰厚的民族精神遗产。于是,当地民间人士给予莫大的关注并于本月初再度来到林起鳌的故里寻祖。</P>
<P>  林起鳌是谁?他如何能与皇帝走得如此之近?究竟是他的哪些行为,令远在福建的人们对他如此敬重?</P>
<P>  根据《宋史》、乾隆《杭州府志》、民国《平阳县志》、福建《南平县志》及林氏宗谱的记载,林起鳌,字孟连,平阳盖竹人,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进士,历任仁和县知县、南剑州知州,兵部郎中(据顺治版《平阳县志》,为刑部郎中)。但关于他的生卒时间,至今没有定论,关于他的墓葬,更莫衷一是。&nbsp;&nbsp;&nbsp;&nbsp; </P>
<P>  咸淳年间(1265~1274年),林起鳌任仁和县知县。当年该县系临安府直接管辖的两个县之一(另为钱塘县)。林起鳌直接担负着保卫南宋政权的职责。德祐年间(1275~1276年),林担任南剑州知州一职。南剑州即现在的南平市,其建制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府,当年统领剑浦、将乐、尤溪、沙县、顺昌等五县,有“为闽北一都会,尤为兵权谋家所必争”(文天祥语)。</P>
<P>  1276年初,元兵进逼临安府,南宋皇帝赵显投降。1276年3月,江西制置使黄万石投降元朝。由于他曾经当过福建漕使,因而想把整个福建降元邀功。林起鳌闻知此事后毅然起兵,英勇奋战,赶走了叛贼黄万石,与文天祥一起迎立益王赵昰称帝于福州,并招降了黄万石手下的多名将士,使抗元实力有所增强。同时,林起鳌明白南剑州军事地位的重要性,提议对南剑州要以重兵扼守,以阻止元军水陆并进攻陷福州。然而,军事实力强大的元兵在元大将董文炳的率领下,于1276年12月攻破了南剑州,南宋的小皇帝在急忙逃往泉州后又逃亡广州,最后跳海而死,南宋也随之灭亡。</P>
<P>  从此,历史上除了一句“……宋末诸臣……其终不可考者甚多……有言从死二王者”(摘自民国版《平阳县志·人物志四》)外,再也没有了林起鳌的相关记载。在正史《续资治通鉴》、《宋史纪事本末》等相关史料中对林起鳌生平的记述基本的模式为“帝赵昰航海走……,起鳌……不知所终。” </P>
<P>  据长乐市委党校讲授中共党史的姚行亮先生撰文称,由于当时权臣蒲寿庚的作乱,林起鳌未能随同皇帝赵昰一起南下泉州;同时,要想让一位起兵抗元者在元朝残暴统治导致的兵荒马乱中,安全回到家乡浙江平阳,其可能性极为渺茫。进退两难的林起鳌百般无奈之下,只得就地隐避于福建长乐洽屿村(福建长乐《洽屿林氏宗谱》),一方面躲避元朝残酷的追杀,另一方面也等待南去皇帝的归来。如同颓败的南宋政权一样,南去的赵昰皇帝一去不复返。</P>
<P>  姚行亮认为,洽屿村正是当年福州南下广州的必经水路。估计林起鳌就隐居在此,等候南去的皇帝归来。结果,而这一隐避,就是漫长的700多年。林起鳌就这样成了洽屿村林氏的开基始祖。</P>
<P>  从目前的史料上看,关于林起鳌的身后事更是说法不一。从盖竹发现的“宋林三朝请大夫墓”的碑刻来看,林起鳌在盖竹应该有坟地,这从林氏宗谱上的记载“娶龚氏合葬院口氵祭下龙潭坑大将山”上可以得到印证,古村盖竹里的“氵祭下”,即今天盖竹村西北山岙里“沿口”,这几个字的描述与盖竹的实情有吻合之处,而且“院口”“沿口”系谐音,至今还在村民的使用中。《平阳县志》则称“起鳌不知所终”。</P>
<P>  再一种说法就是文前所述隐居长乐洽屿直至终老。</P>
<P>  (四)探访洽屿古村 </P>
<P>  为了了解该村更为详尽的信息,记者与研究浙南林姓族史的林勇先生一道,于近日前往林起鳌的隐居地。洽屿是一个海边小村,距离长乐国际机场约5公里。全村450余户2000余人口,村子虽然靠海,但自古就没渔民,而是种田而生。这个村还有不少的华侨。</P>
<P>  走进该村,最显眼的就是村里不少的榕树,枝繁叶茂,老根遒劲。在这里,记者了解到,林起鳌坟墓建在村里一座叫“鳌山”的山上。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之前,鳌山高70余米,占地70多亩,后因挖土取石填沟造田,山势逐渐不见。林墓是在一块巨石之上,曾经有较为大块的砖出土,但很快就被那个年代的“破四旧”思想所忽略,下落自然无从谈起。如今的鳌山已没有了自己的原貌。林墓原址如今建起了一座观音阁,那块巨石成了绝好的垫脚石。村里有关林起鳌的遗物实在不多,靠几代人口授相传据称是林故居的房子,是五间的朝南平房,行家称此系明末清初的建筑。由于久未住人,屋漏墙塌,如今也是可以仰头望天了。屋前不远处还有一口被称为“义井”的,如今似乎很落落寡合地猫在一户人家的墙角下,这口井上面有圆形的石井栏,很光滑,井口以下则是方的,这口井与村里上方下圆的井是不一样的。</P>
<P>  关于林起鳌的身世,在当地的林氏祠堂里,能见到的仅是今人为他所设的神位,第二世林德福、林德贵。提到了林起鳌的夫人王氏,却没能说明第二世是林起鳌的孩子。其实,林德福和林德贵是明初的人物,与林起鳌生活的时代相差150余年。这也是村里人至今也无法弄懂的一个问题。姚行亮对此是这样解释,这失忆的150年,差不多与元朝同时代,而抗元的林起鳌及其后人是不敢在这样的朝代里留下任何可能导致满门抄斩的信息的。到了明朝,社会安定以后,村里人想修谱,却已经记不得那150年里祖先的名字了。相对洽屿周边的林姓而言,该村真有点“出口转内销”的意味,因为洽屿林姓族人的始迁祖林起鳌来自浙江平阳,而平阳林氏的先人又是来自福建长溪赤岸一带。</P>
<P>  村里的上述解释,是参考了同时代的历史背景。因为同样作为抗元英雄的长乐人陈文龙(宋咸淳戊辰年状元。据《弘治温州府志》),在被捕之后,他的族人都曾遭到元朝政府的残酷杀戮。陈文龙的成长地长乐阜山离洽屿村不足20公里。村里人说,这就是林起鳌隐姓埋名的原因之一,这也导致他的身世与坟墓一样,被历史的野草所掩藏。</P>
<P>  高举抗元大旗的林起鳌,其人生归宿与其祖籍地盖竹就这样成了后人难以解读的谜。他的著述《易述古言》二卷在《宋史·艺文志一》有载,但已佚。 </P>
<P>  结语</P>
<P>  因为林起鳌在长乐的后裔认祖寻宗而撩起了平阳昔日盖竹的辉煌神秘的面纱一角,于是有了这一次的探访之行。长乐方面突破宗族局限,将此事提高到民族精神的层面对其内涵进行深挖。限于学识及相关史料的不足,想必本文存在难以自圆其说之窘境,比如对于林氏在盖竹的始迁祖究竟为谁就是一例,同为名人的宋濂与林景熙在不同的年代里就已经各执一说了。像类似的这些问题,只能诚待方家的考证。</P></TD></TR>
<TR>
<TD>&nbsp;</TD></TR>
<TR>
<TD class=brown align=middle>稿源: 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编辑: 张朋杰
<TR>
<TD>&nbsp;</TD></TR></TBODY></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13: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苍南民间两大地域文化之探(上)

  昔日平阳境内的荪湖里,是胜概奇特钟毓灵秀的一方水土,层峦叠嶂罗列于前,潮汐源流环绕于后,卉木春荣乔林冬秀;宋元之间子孙繁衍,人才辈出多擢高科,能文能武冠甲州里。可谓“胸间罗星斗媲美,虚中腕下走龙蛇”。如两颗明珠遗落在今天的苍南境内,并在历史上留下了两个深深的烙印——
    在中国道教史上,里人水南“绍开东华之教,蔚为一代真师”
    在省内武术圈里,美誉“浙江南拳出温州,温州南拳出苍南”
    继上期本版《探访平阳地下古村》刊发后,引读者共鸣并向本版提供线索,称苍南民间两大地域文化与以林氏族人为代表的大迁移有渊源相联,尚待挖掘。于是前往访问并罗列一二,以期引玉。


(一)神奇的地方

还是以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来作为正文的开始吧。据乾隆辛亥年重修的林氏宗谱序文中记载,唐大顺元年,林氏一位叫曾担任衙推林护的祖先,因避黄巢义军的朱温篡唐之乱,举家从福建的霞浦坐船逃至温之横阳江时,已是夜半时分。苦于战乱的林公,面对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况且还是深夜,自然不敢冒昧下船。就在他踌躇不前时,听到了公鸡的鸣叫声从近处传来,林公对此感到十分惊讶。他明白,金鸡报晓,乃“天之厚于善人也”。

护公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他在附近的一山岙里筑室安家。

这种“天鸡报晓,厚于善人”的故事,以前在泰顺采访的时候,也曾听闻过。无非就是换了个时间、地点与人物,模式还是相差无几。我们无法也不必考证到底是哪个姓氏的祖先为始创。但奇怪的是,这个故事在族谱中由多人执笔的多篇序文竟然几度出现,故事梗概相差几。最高级别的算是出身林坳的宋武状元林管的文章,这篇落款时间为“大宋绍熙岁次庚戍”的序文中称林护公“遂家于是山之麓,村名岙里社号林坳。科名鹊起,代有文人。”

在此安身的林家以及在此后的岁月里陆续迁居至此的林氏族人,在此繁衍生息,子姓昌炽,多擢高科,人物衣冠。此后,奉行“久恋不迁,必脉失而无救”祖训的林家族人,又陆续分迁包括现在平阳县境内等多处地方。

究竟出了多少人才呢?据《苍南林氏通览》统计表明,包括祖籍地落在林坳的在册文武进士不下百人,其中还有文武状元、榜眼、探花等均有名列黄榜。显宦巍科,人文蔚起,称荣州里,地灵的林坳,人杰的林氏,在宋元时代可谓风光无限。

也许读者诸君会问,上期说到平阳那个神密的盖竹古村时,似乎也是人才辈出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有一本在20余年前曾经出现过的修于明朝的族谱如今尚无下落,涉及该林姓族人在当时平阳境内(包括今天苍南境内)的迁移问题,即究竟先迁何地,一时间难以下结论。此事先撂下不表。因为有一个事实倒是相当明了,那就是以这个家族为代表的能文能武、才俊辈出为主要特征的大迁移,在今天的苍南境内,形成了两个独有的地域文化现象——道教的发祥,南拳的兴盛。

在未详述这两个现象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关于荪湖里及林坳如今下落的问题。

明弘治乙丑年(1505年),官居云南左参政的平阳籍名人陈宣(号“四南居士”)应约为林氏族谱写的一篇序中称,“观其(指林氏族人)所居之处,层峦叠嶂罗列于前,潮汐源流环绕于后,卉木春荣乔林冬秀……”

族人于元元祯二年写的序文中称,“祖居林坳,胜概奇特。”还有一种说法:“唐大顺元年护公徙居温之横阳林坳……开平五年歧公徙居荪水……”

上述提到的林坳与荪水,是在今天的苍南境内吗?

据《乾隆·平阳县志》及《民国·平阳县志》上的相关记述综合分析,荪水即荪湖,在(平阳)县南六十里,纳金舟乡,十里荪芷丛生,故名。此水发源于“秀媚环合、运气常动、多风霆雨雹”的荪湖山,为江南诸河之正源。综合《民国·平阳县志》及《苍南县志》的信息,荪湖山即在今望里镇及藻溪镇境内,宋元年间曾是旅游胜地,元末诗人陈高曾多次光临,周边的石潭及葡萄泉等景点,均已泯灭,唯余燕窝洞。

那林坳又在何处呢?《民国·平阳县志》称,林坳也属于二十六都,在(平阳)县南七十里。旧志有浦边、下湾、繁枝、林坳、楼石五村……惟林坳无考。后查阅《苍南县志》方明白,林坳今在苍南县藻溪镇内。

如林坳所在的繁枝乡,早在南朝时,永嘉太守谢灵运就曾光顾游览,并在《山水记》一文中称“楼石山多栀子”。由此看来,林坳与荪湖这两个地方,在历史上还是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个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否为日后的发祥提供了一定的后备因素呢?

(二)武风的兴盛

明朝时,林氏族人林升在《前村林氏原由》一文称:“ 宋朝冠盖耀闾里,江南派出武将,长林派出殿前太蔚(尉)……”可见,宋朝时以在林坳为圆点、辐射周边形成江南一带习武之风至盛矣。

在今天的苍南境内,民间尚有兴办武校的习惯;在莒溪镇西厅村还存在传承了一百多年的武学;该县仙居举办的每年一度“排殿”,其本身就是江南民间武术会演的俗称……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是一个偶然?

近日,中国武术协会发出通知,将以影视形式收藏原国家体委在20世纪80年代经挖掘整理认定的129个武术拳种,将摄录符合“源传有序、拳理明晰、特点突出、自成体系”原则的每个拳种中较有代表性继承人的练功方法、典型套路和基本攻防手法,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振兴民族文化。

身兼“省武协传统散打专业组副秘书长”、“省武协传统散打级位制评审组副组长”等头衔的林孝桐,在龙港接受记者访问时称,省武协已为他办理好相关手续,就等着开机拍摄了。在2005年,大型电影纪录片《中华功夫》已选录他的专辑。现年50岁开外的林孝桐,系荪湖山麓的将军村人。他9岁始随父练家传五基拳法,此后从师林仲合等人学习南拳。他内外兼修,将数家南拳融为一体,形成自己颇具独特技能的雄奇拳法。早些年曾在福建教授弟子。林孝桐的经历,可否认为是这一武学辉煌在传承历程中的一个缩影呢?

他是目前我省为数不多的传统武术七级证书的拥有者。2005年他带队代表浙江省参加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大会,拿下27枚金牌、一项集体第一;今年6月份,他带队代表浙江省二队参加在甘肃举办的中国第一届农民武术大赛,拿下包括2枚金牌在内的11枚奖牌及集体项目第一。

据他称,他对省“武术之乡”牌子旁落他人很是耿耿于怀。因为在武术圈子里,大家都知道“中国南拳出温州,温州南拳出苍南”,但因为在民间,历来武术靠师徒相传,所以对武术文化的挖掘是薄弱环节。再加上水平有限等原因,至今苍南武术界尚无自己的研究队伍,以致也不能说出苍南南拳的更多历史文化层面上的东西来。这令他有些遗憾。

在问及苍南南拳与福建南少林的拳术是否有联系时,他回答称,苍南的南拳与南少林的拳术还是有一定的联系或者称有源流的关系。从远的方面说,当年包括以林氏家族为代表的一批武进士的陆续登场,与如今苍南习武之风兴盛是有关系的。因为这些先人就在于来自福建,这是一。第二,苍南民间如在江南片一带流传的“悟鸡”拳,虽然在县域境内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但与南少林的拳术还是相差不大的。比如在南港片称“五支”,它福建永泰县一带的“鹤拳”就基本一致。

在采访中,他还向记者出示了一册据称是秘籍的小本子。这是一册约20厘米×10厘米的手抄本,纸张系生宣,从字迹来看,抄写者文化并不高。据林孝桐称,这是他的师公传下来的,成书年代不明,这本发黄的小册子已有些残破。

据他称,这本小册子叫《易筋神经》,当年他师公是放在一个竹筒里,留在孝桐父亲手里,此后这位师公便不知去向。文革年代,这本小册子放置衣柜的暗屉里才得以幸免,与这册子一起留下的,还有名为《伤骨科》、《点穴》、《拳谱》等三册。对这几本小册子,他一直秘而不宣。

由于字迹有些难辨,下面摘录这篇序文的一些章句:“昔唐贞观二年春,三原李靖药师甫序曰:少林僧得一铁匣,开之,以火函,随解,乃镕蜡满□而□着于地,得藏经二帙,一曰洗髓,一曰易筋。洗髓归慧,后人罕见,惟留易筋,留镇少林。后一僧携经峨眉晤西竺圣僧。殷刺密谛言及此经译其义,止(此)僧于山……”序文还说到拿到此经的人练了三百日,达“坚固金刚”的效果云云。但他尚未读透此书,说此书大概是有关练筋膜的方法。

(三)渊源在何处

对于苍南民间习武风气的兴盛,其源头究竟在哪里呢?以林氏家族为代表的这个群体,曾经武术人才辈出,是否可以认为当时的一个缩影呢?这些情境与“备五方之俗”的先人由闽入迁是否有着渊源关系呢?

《苍南县志》上有这样一句记述可资参考,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原吴越国节度使林倪辞官归里,结茅荪湖山习武修道,炼长生不老术,并以武术传人,开了江南民间习武之风。

《民国·平阳县志·民风》上对此有多种说法,但县志编者认为,综观诸说,尤以一位叫李琬的序能“探原立论”。“惟其地处僻左,不染嚣喧,故其善者能留淳朴而其蔽也则失之。鄙今则交通渐便风气渐漓,就境内分别观之,城市之区俗稍浮薄,乡村之地真朴犹存。海滨喜械斗,山陬多讼争。察其原因皆为乾餱致愆、刀锥竞末,总不离于鄙之一字。大抵平阳地瘠,民庶生事微薄,饮食日用之间一去俭朴而事侈靡,生计立绌,争竞之风即由是起。”

《民国·平阳县志·莠习》一章中还称:“江南俗喜械斗。往往因薄物细故两地起争即各持刀械出斗。其被戗者报官请验,必罗织其地之富民,无辜者控为凶手,主唆兵差下乡,屋庐财物举为荡焉,而凶手早为兔脱,缠讼数年案无归结,乃起而讲之,按户贫富科钱,出和以寝其事,而官亦含糊为之了结。每械斗一次,地方元气大伤。政教不善莫此甚也。”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变迁,民间还是出现了一些变革与新的动向。以武力来解决一些问题之风盛行,而且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这也可从在早期蒲城拔五更的抢杠环节以资佐证。据老人们称,在当年要想抢到那根杠,基本都得靠顾佣当地的拳师出面方能如愿。

从外部环境看,平阳又与闽接壤,闽越交争属当战地,锋镝所及,流移必多。故当地平民间族谱多称自己的祖先为避后晋天福年间闽王王审知少子王曦的篡唐之乱,自赤岸徙居当时的平阳。赤岸者古长溪地今霞浦县一带。据苍南县志载,长溪一带的居民纷纷移居蒲门、南港等地。这些为避战乱而从中原、北方等地逃入闽中一带时,汉民有逐渐向闽西北等偏僻山区拓展的趋向,同时,众多江北的士大夫、文人、豪商、巨贾,以及空门才隽多避乱于闽中。闽中因此“备五方之俗”。当他们又从闽中移居蒲门、南港时,先民们包括后裔是否带来了习武的风俗呢?当然,这个结论得由专家予以确认。(修改版)

2007-10-24 温州都市报■ 本报记者 蔡榆 题图为林坳外景。摄影:方健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22: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探秘平阳地下古村(上)

(一)林家府第的消逝   在秋天一个雨水淋漓渗出寒意的日子,记者来到曾是鳌江水道上重要江埠之一的麻步镇。该镇面积为42.80平方千米、人口有4.8万余。而盖竹则是该镇的一个自然村,据《顺治·平阳县志》称,盖竹,属二十都。盖竹山,城西南五十里,上有华盖峰,取盖竹洞天之义。黑白二岩对峙,下有龙湫。如今的盖竹山系南雁景区的一个景点。   现在的盖竹村已经没有林氏族人居住。目前全村有150来户人家,以毛、张、温、苏等姓为主。据村民们称,他们祖上迁到这里是在明末清初,一直以来都传说明朝时期这里发生地震,村后的三台山中的一台坍塌,淹没了整个村庄。 如今的盖竹村,就是在当年的地盘上重建而成的。背山而居的这个村子,后山地势平缓,山上树木葱郁,村前有一条小河环绕,河上有一座七板三孔石拱桥连接南北。据村民介绍,河上曾经有七座类似的石桥,这七块石板均有70厘米厚,桥宽四米多,但皆已毁,仅存桥址。根据村民们的描述,似乎有金水桥的架势。   记者从当地了解到,盖竹村中流传着一首据称是宋朝遗留下来的民歌:一日千人拜,一夜万盏灯,一年四季笋,昼夜两潮鲜。可见当年这里还是挺繁华热闹的。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时曾作诗《过盖竹二首》,称“何时买得渔舟就,乞与人间画里看”。看来,朱老先生留恋这里的风光景色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令村民兴奋的是,他们在以前建房挖宅基地时,在1米来深的地下,总会挖到瓶瓶罐罐,还有调羹、筷子、碗等器物,他们称还在山上挖到一枚刻有“大唐皇帝”四个篆体字的印章。他们还称,在山脚一带,前几年还曾看到用砖头铺就的路芯,现在村里的这些路,就是在以前的路基上修筑的,当年的格局基本未动。一句话,在这些村民的眼里,这块土地下面,仿佛存在着一座庞贝古城。   村民毛昌逵等还带记者一行上山,一一指点,说什么器物在哪块地里挖出、什么器物在哪个宅基地里出土。此后,村民们还展示了此前他们从地里挖出的一些碗及碎瓷片。随行的平阳县文物馆馆长蔡昌振在仔细观察后称,这些碎瓷片属宋时的器物基本可以确认,当中有一些是福建传入的瓷器,而且从这些瓷器的品质来看,当年的主人不会是一般的人家,应该是官宦人家。   离开盖竹半个月后,记者总算见到了关于昔时盖竹村被毁的文字依据。根据平阳县萧江镇前村《林氏宗谱》(民国丁巳年重修)中《前村林氏原由》一文记载称:“明洪武八年,飓风怒潮,山崩地裂,盖竹祖基伤坏。”   写作此文的,是一位叫林升的林氏族人。根据林氏族谱的说法,他于明洪武五年即1372年由荐举入仕,后来官至刑部主事,四川左参政(从三品)。林升在文末的落款时间为“明洪武九年正月望日”。   对萧江镇前村《林氏宗谱》中关于盖竹山崩地裂的描述,是否可信呢?记者查阅相关史料,希望得到印证——   《温州历史年表》(沈克成 编撰)中“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这一纪年里,并没有出现有关平阳遭遇地震的相关记载。   《平阳县志》(平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中,从公元872年至公元1507年发生的地震有5次,其中没有洪武八年发生地震的记录;在该县志的历代重大台风洪涝年表中,有“明洪武九年七月初二,飓风暴雨,沿江禾尽没”的记载。但两者的时间跨度相差较大。对于林升这样的读书人来说,如果弄错这个纪年,似乎很难说得过去。   意外的是,在《苍南县志》上,则有“明洪武八年七月,大风雨,海溢高三丈,鳌江沿岸居民死2000余人”的记载。由于《苍南县志》是以今苍南县境内的事为主,况且该记述也没有提到山崩地裂,不敢妄自将两者进行附会(写入文里,以作参考)。明洪武十二年正月廿三(即公元1379年2月10日),在永嘉发生过3.5级的地震(据《明洪武实录》)。这与在平阳的盖竹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两者相距实在太远。   对于村民所述的关于几座桥的事情,在该《平阳县志》中《历史文物》下的“古建筑”章节中,也未见有关这里石拱桥的记载。   在宋朝曾经出过30余位文、武进士的林家,一夜之间遭灾的这个记述与传闻似乎有些说不清道不明。这里究竟是否曾经存在钟鸣鼎食的豪宅府第呢?如果有,官方籍志上为何没有只言片语?如果不是天灾,那林升撰文为何称明洪武八年飓风怒潮山崩地裂盖竹祖基伤坏?伤坏盖竹祖基的原因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呢?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蔡昌振对记者表示,从文物工作的角度出发,此地尚未经过发掘,还是无法确定地下是否存在先人活动过的遗迹,更无法确认地下有过建筑的痕迹。   (二)林氏家族的辉煌   记得年初采访泰顺库村时,对于当地吴氏家族在宋时出现一批科举及第者(有23人科举及第,据家谱记载,南宋时期出现的进士不下10人)感到十分惊讶。没料到,这样人才井喷的局面,在平阳盖竹的林家也曾出现过,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乾隆辛亥年重修的《林氏宗谱·盖竹派历代仕宦录》中的记载统计,在宋朝绍兴巳未年(即公元1139年)至宋咸淳辛未(即公元1271年)的百余年间,这里曾经出的文、武进士及其他官职的超过30人,其中文状元林时中、武状元林梦新(宋绍定五年壬辰科廷对第一)、武榜眼林景衡(宋宁宗嘉定七年廷对第二)、武探花林武子(宋宁宗开禧元年廷对第三);位列文官五品的有吏部侍郎林拱辰、南剑州知州林起鳌、枢密院编修的林千之等三人。   当地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出土一块“宋林三朝请墓”的碑刻。该三位“朝请大夫”在《盖竹派历代仕宦录》得到具体落实。据该名录中显示,林伯常,宋敕赠朝请大夫(南宋孝宗以后的文官阶,从五品);林应辰,宋淳熙八年同兄登状元黄田榜进士,官升朝请大夫;林起鳌,南宋朝请大夫。平阳先贤林俊先生生前由于未见该谱牒,以林拱辰、林起鳌、林千之等三人因官职“皆在文官五品以上”为由,将他们定性为朝请大夫。如今看来,这个结论可以得到改写。   据前人的考证称,鳌江水道当年经过这里,划船人都面朝盖竹村,由于握桨划船的两手起落姿势作拜状,所以才有文前提到的“一日千人拜”的说法。这个经济繁荣的局面是否曾为这里的人才辈出奠定基础呢?这有待考证。   另外,宋时所建的东山书院,处于两山夹抱的一个小峡谷里,后有靠山,前有暗山,山环水抱,环境幽静,不难想象当年这里极目绿意盎然,静处流水叮咚鸟语清脆,书院上空书声琅琅,那是怎样惬意美妙的一个情境!其所在的位置与地形,可谓盖竹的缩微版。特别是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的故里苍南繁枝的林坳,简直成了一个现存的模版——车子沿着山边的小道行驶,弯道频频,步移景换,逢山开道,逢水架桥,进入两山对峙犹如一道山门后,再次拐弯才进入一个小山坳,那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有如乡间拂面而来的轻风般令人心荡神怡。   这是宜居的佳境。从事平苍地方史及林姓族史研究的学者林勇先生对此解释称,林氏的这种选址风格符合早先迁入闽中、后又迁至长溪赤岸、旋又落籍浙南一带的先人“聚族传家”的堪舆惯例。加上当时一些名流的驻足讲学,则为当年的盖竹人才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朱熹、王十朋、张天英等人,当年都曾涉足盖竹这块神奇的土地,留下了不朽的诗作。由此可见,重教兴学为林家子 孙贤良辈出提供了智力支撑。   林景熙在元大德戊申端阳日作《济南郡族谱旧序》时这样写道:吾始祖仲夫公,于后晋天福间避乱,自闽之长溪徙于平之泗溪。既而昌炽,遂大族。自太祖永年公迁居钱仓,旋迁盖竹,继分金竹坑、林坳、林土羊、宋埠、花园若干处,振振绳绳,绵绵蜇蜇,其纡金系紫,佩玉扬镳,工翰墨、精吟咏、效忠良、守节义者,后先相映,代不乏人。旧谱所载,麟麟炳炳,其嘉言懿行,皆可法可则,诚吾子孙百世之至宝也。   关于曾经的辉煌,记述最为详细的莫过于文前提到的林升《前村林氏原由》一文:“ ……世业诗书,为显仕号豪族,别姓皆不及也。宋朝冠盖耀闾里,江南派出武将,长林派出殿前太蔚(尉),盖竹派冠冕至盛,科甲连登。元朝仕宦奕世至大。”   江南林氏、盖竹林氏如今均可落到实处,那长林在何处呢?据民国版《平阳县志》上所记述,当年归仁乡下辖的三十三都,在县西南五十里,境内有“高黎、长林、凤奥、凤池”等地。由此,这个“长林”的位置相当明确,在县域之内。另据史料载,宋天圣年间(1023-1031),瓯越大地共设天富南监(盐)场(今苍南芦浦)、乐清长林场、瑞安双穗场、永嘉永嘉场、玉环天富北场等五处盐场。据《温州文献丛书·梅冷生集》之《温州十三寨》(吴承志 著)的相关文献称,《乐清志》“明初北监场在玉环乡,后迁白沙。白沙之北监为封禁玉环山时徙置……白沙西南之长林,宋政和中别置一场。”由此再现“长林”。如果此长林即是林升文中所提及的长林,那么,盐场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与长林派林氏的人才井喷局面是否有着联系呢?不过,这两个“长林”何者为是,尚有待考察确定。   洪武八年的那场灾难,究竟改变了多少事情现已无法知晓——这一年的腊月,林升随同父亲移住萧江前村,开始了新一轮的繁衍生息…… 蔡榆 文/图 稿源: 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编辑: 张朋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19: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武状元林管

林管,藻溪镇林坳人。自幼博文精武,智能双全。南宋光宗绍熙四年参加朝廷武科考试,得廷对第一,中武状元。被朝廷授枢密副使的官职。

由于当时金国占领宋朝国土后,仍然要南下吞并南宋。,为了国家安全,不受外敌侵略,收复失去河山。一心尽忠报国的林管,主动请求带领部队,北上抗击金兵。但是当时的朝廷当权者害怕战争,仍然屈膝求和,也不思驱逐金兵,收复失去的国土。这样林管的请求没有被答应,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并且还受到投降派的排挤。不久,林管带着遗憾被迫离开朝廷,回归故里,在于林坳建了自己的状元府。

林管虽然身在家乡,可是他心里仍然牵挂国家军事和朝廷政事。由于忧国忧民,最后积劳成疾,在老家病逝。死后,后人把他安葬在藻溪九堡村。

林管一生爱国忧民,不忘抗击侵略,受到后人的景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19: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一作景曦),字德旸,号霁山,杰出爱国诗人。坳中(即在今藻溪镇繁枝)人。南宋咸淳七年(1271),太学上舍释褐进士,初任泉州教授,迁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德祐元年(1275)二月,贾似道兵败鲁港,13万宋军一时溃散。三月,元军进入建康,南宋王朝已呈土崩瓦解之势,而权臣还在勾心斗角,景熙不忍目睹故国沦亡,便弃官归隐于平阳县城白石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20: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千之

林千之,字能一,号云根,平阳(今属浙江)人。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士,历南康、江阴教授,连江丞,判嘉兴。入为枢密院编修,出知信州。秩满归里,宋亡,以翰墨自娱。有《云根痴庵集》,已佚。事见清乾隆《平阳县志》卷一六、民国《平阳县志》卷二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 01: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前村的

我就是前村的,老家里有几本爷爷留下的家谱,有时候回去一定好好研究,盖竹就就是我外婆那个村,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过这个传说,这两看到了,很兴奋,一直在找相关的资料,下次回家再去考察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5: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升与声是否有错

我们祖由禄公第十六世林升公,字惟善,第五房林慎思长子徽公派下。康熙年间由闽省长乐县善政乡建兴里+-都洽屿境内,祖厝俗名'.乌门里"具说门左一联;''江边无马亦,岭上独梅花,'诗句,族人诗意误解争闹后,气之下迁至霞浦牙城是忠义林后代。而你们所说的林升.林起鳌是九牧林。论升公字惟善禄公第十六世祖而声公字孝澈系玉器公之子,子孙唐末长乐有慎思,闽县有滋,长溪今霞浦赤岸有嵩,子孙最盛于闽子。请问?所说的林升是否另有他人,知情人请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6 11: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平阳发现宋朝古村遗迹 宋时废墟今犹在(组图)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10月10日 13:06 图为村民挖出的古瓷片 图为村民挖出的古瓷片 盖竹村唯一一座基本完好的古石板桥。姚行亮摄 日前,苍南龙港的林先生向“党报热线”88869996反映:平阳县麻步镇盖竹村,是一个在宋朝时盛极一时的古村落。可惜在明洪武年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原先的繁华被淹没在废墟之中。现在,古村落的一些遗迹仍在,村民还在村后的斜坡上挖出了据说是宋代的陶瓷残器和碎片,希望“党报热线”加以关注。 后山挖出宋时文物 根据林先生提供的线索,日前,记者约请了平阳县文物馆馆长蔡昌振,在林先生等热心读者的引领下,前往麻步镇盖竹村进行考察和采访。 找到据说是挖出了宋代陶瓷的村民温学勤时,他从家中拎出了一个小编织袋来到门口。从中拿出几个陶瓷残器后,将里面的碎片一并倒出,里面共有16件残器和许多碎片。 温学勤说,因为村里一直传说后面的山上有宋代的文物,去年6月份,他便和七八个村民一起去挖掘,居然在一处看似墙角附近的地底下,陆续挖出了这些东西。 这些陶瓷残器和碎片,有碗、盘、碟、盏等,精粗不一,釉色和器型各异,精细的胎质细腻,还有划花装饰,有的底下有墨书的字符,以精细的占多数。蔡昌振在仔细翻检观看后认为,陶瓷残器和碎片确实是宋代的,大多为北宋时期。且从精细程度看,这些瓷器并非本地生产,而是出自北方及福建等地,在当时,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应为官宦人家所用。 村民毛昌逵向我们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1981年,他家盖房子时,在屋后的地里取土。挖到1米多深后,挖到了“铜”箸和“铜”调羹,还有碗盆和铜钱等。碗的底下有一个像是“宋”字的字,铜钱是南宋建炎年的。奇怪的是铜钱锈了,而“铜”箸和“铜”调羹却没有生锈。事后,专业人士分析认为,从“铜”箸和“铜”调羹在南方地下历经七八百年没有生锈看,应为金箸和金调羹,或金铜合金的。 宋时废墟今犹在 毛昌逵对盖竹村的历史所知颇多。他告诉我们,他们家族在明末清初从青田搬到这里时,盖竹已经荒无人烟。而盖竹在明以前为一林氏望族聚居之地,与附近的东坑、东桥、埠头、沿口等4村合称盖竹里。 毛昌逵说:古时候,鳌江自盖竹村前经过。自鳌江上岸,走过虹桥,就进入了盖竹。如今虹桥还在,只是改成了可通汽车的钢筋水泥桥了,桥前方的鳌江更是大幅度地改道南移。毛昌逵说,在解放后平整土地时,他们挖到了街区的遗址,规模这么大,想当年这里应该十分繁华。 从至今仍保存的一些墙垣遗迹看,当时7座府第的规模有一二百亩。据说林府的后花园,被后山高耸如蘑菇的华盖峰遮盖,不见天日,石壁上布满藤蔓。我们在盖竹村转了转,在田头地角,不时可见断垣残壁。毛昌逵说,村里人在耕作挖土时,经常有古砖挖出。砖为青砖,有现在的两块那么大。 在靠近后山的一排房子的后门,毛昌逵指着浇了已经有些年头的水泥地面告诉我们:这里浇地面时,曾经挖到了一条青砖砌的路,应该是古时候的一条通道。 天灾人祸淹繁华? 据《平阳林氏志》等书籍记载,在宋代,盖竹一村出了11名文进士、17名武进士。曾经繁华一时的古盖竹,为何在明时烟消云散?原来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农历七月初二,台风暴雨引发的泥石流从盖竹后山倾泻而下,古盖竹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幸存的林氏子孙也迁移他乡。此后,因灾迁居萧江前村的盖竹林氏后人、刑部主事林升,在胡惟庸案中被处死,族人肯定也受到株连,盖竹自此更加湮没无闻。 从现状看,如今的盖竹村,是建在古盖竹林氏府第的前院遗址上。文保部门的有关人士认为,在村庄下面,可能还有一个被淹没了600余年的繁华古村庄。(来源:温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6 11: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刑部主事林升就是我的祖上了,我现在现在在这个村,我家里有一箱爷爷留下的家谱。  原来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农历七月初二,台风暴雨引发的泥石流从盖竹后山倾泻而下,古盖竹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幸存的林氏子孙也迁移他乡。此后,因灾迁居萧江前村的盖竹林氏后人、刑部主事林升,在胡惟庸案中被处死,族人肯定也受到株连,盖竹自此更加湮没无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6 11: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江前村       我的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6 21: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lyw830821 的帖子

你知道萧江林氏祠堂的地点和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7 22: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P>
原帖由 <I>轩轩</I> 于 2008-10-15 15:50 发表 <A href="http://lin.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6773&amp;ptid=81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lin.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我们祖由禄公第十六世林升公,字惟善,第五房林慎思长子徽公派下。康熙年间由闽省长乐县善政乡建兴里+-都洽屿境内,祖厝俗名'.乌门里"具说门左一联;''江边无马亦,岭上独梅花,'诗句,族人诗意误解争闹后,气之下 ...
</P>
<P>楼上你应该认真看看帖子,他这个前村始祖林升是洪武时代的人,来自盖竹村,始祖不详。</P>
<P>你讲的林升(林慎思之父)也好,林声也好,只是你自己联想到的,人家跟他们没什么牵扯,你自己就下结论了。。。。。。然后又疑问。。</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7 22: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认真分析这边大文章,还是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希望不要太相信了。例如夸耀本地那一堆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4 14: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12# 城市落叶
我的QQ是50522546   加我的时候注明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15: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lyw830821 发表于 2008-8-1 01:07
我就是前村的,老家里有几本爷爷留下的家谱,有时候回去一定好好研究,盖竹就就是我外婆那个村,小时候经常听老 ...

我也是前村迁出来,爷爷说前村是麻布前村,麻布有叫前村的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17 06:28 , Processed in 0.07788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