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3943|回复: 9

《永安姓氏志》系列之四 林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9 23: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
<TABLE class=lis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FONT id=zoom>&nbsp;&nbsp;&nbsp;&nbsp;第四章 林&nbsp;&nbsp;姓</FONT>
<P></P>
<P><FONT id=zoom>  第一节&nbsp;&nbsp;源流</FONT></P>
<P><FONT id=zoom>  一、姓氏渊流</FONT></P>
<P><FONT id=zoom>  林姓是一个多源的姓氏,其主要来源有三支派。</FONT></P>
<P><FONT id=zoom>  最早的一支林姓出自子姓,形成于西周初期,是商王族比干的后裔。据唐代《元和姓纂》记载,他们是“殷太丁(按,应为文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zhòu)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据《史记&#8226;殷本记》以及《宋徽子世家》等典籍记载,比干是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贵族,子姓,纣王帝辛的叔父,有贤德,忠心辅佐纣王。因纣王宠爱妲已,荒淫无道,残害忠良,百姓怨恨,诸侯反叛。比干冒死劝谏,竟“进谏不去者三日”,惹恼了纣王,被剖腹挖心焚面处死。又据唐贞观年间中书令为《林氏正宗源流族谱》所写的序文记述,比干被杀,时正有孕的纪夫人陈氏,为避纣之难逃于今河南淇县西南和卫辉西北的长林石室中而生男,名坚,字长思。武王以其居长林而生,遂因林而命氏,赐为林氏;以其是殷汤之后,先王之胄,又能远避纣之难,以不绝其世,且其智足以任政,遂拜坚为大夫,命为三监,食邑博陵受封爵焉。由此可见,这支林姓源自河南,始祖是比干之子林坚。</FONT></P>
<P><FONT id=zoom>  另一支林姓则出自姬姓,形成于东周初期,是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姬宜曰庶子名叫林开,林开的子孙有的以祖辈名字为氏,也称作林氏。这支林姓就是宋代郑樵在《通志&#8226;氏族略》中所说的“林氏”。周平王庶子林开生林英,林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周平王建都在洛阳,故这支林姓也出于河南。</FONT></P>
<P><FONT id=zoom>  第三支林姓则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据《魏书&#8226;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后,命鲜卑族人改用汉姓,于是把代北的丘林姓改为林姓。因此增加了林姓的又一支姓源。他们也出自河南。</FONT></P>
<P><FONT id=zoom>  林姓的郡望有西河、南安、河南等;其堂号则更多,除西河外,还有问礼、忠孝、永泽、林本、善庆、清化、崇本等等。永安林姓系源于子姓之林,郡望西河。</FONT></P>
<P><FONT id=zoom>  林姓受姓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在百家姓中位列第十六位。古往今来,林姓不仅是汉族的大姓,也<BR>是许多少数民族所用的姓氏,金代的女真人、清代满族人和高丽人中有林姓;当今的朝鲜、锡伯、畲、京、侗、彝、土、回、黎、苗等民族中也都有林姓。</FONT></P>
<P><FONT id=zoom>  二、入永与定居</FONT></P>
<P><FONT id=zoom>  林姓入闽始自晋代,西晋永嘉之乱,入闽八姓中第一便是林姓。在南迁的林姓中有林坚八十一世林颖。林颖长子林懋(mào)任下邳(今属江苏)太守。次子林禄(入闽始祖)任晋安(今福州)太守,其后裔散居侯官(今福州)、长乐、连江、南安、德化和漳浦等地,被称作“闽林晋安世系”,成为闽林氏最庞大、著名的一支。晋安林姓后来又派生出许多支派,其中最兴旺的有两支,一支是侯官支系,开基祖是林禄的儿子林景、林暹(xiān);另一支为莆田支系,此支从林禄之孙林绥开始就世居莆田,世代簪缨,到林绥十二世林披任唐朝太子詹事,生九子,皆官至刺史,故被称作“九牧传家”。永安林氏皆出自林披之后。</FONT></P>
<P><FONT id=zoom>  入永林姓支系甚多,仅贡川就有两支。据其族谱载,南宋末年,林披第十八代菊所,由沙邑移居贡川;宋末元初,林披第二十二代奇达,由南剑州(今南平)迁徙贡川定居。又据罗坊《林氏族谱》载,林禄第十四代腾远生有五子东应、升应、福应、连应、安应。其孙龙元、昌元于清光绪年间卜居梦溪(今罗坊)桥头,至今传 8代。</FONT></P>
<P><FONT id=zoom>  三、迁移</FONT></P>
<P><FONT id=zoom>  贡川林姓</FONT></P>
<P><FONT id=zoom>  林腾蛟,贡川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后在河南任御史,其后裔定居在河南洛阳、汝州等地。四世林告有于清康熙年间迁三明楼前,后裔迁福州。四世林智远和八世林广生均移居三明忠山。</FONT></P>
<P><FONT id=zoom>  罗坊林姓</FONT></P>
<P><FONT id=zoom>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东应子孙举家外迁,升应的子孙及福应的独孙长仁,均迁居明溪。</FONT></P>
<P><FONT id=zoom><BR>  第二节&nbsp;&nbsp;分 布</FONT></P>
<P><FONT id=zoom>  永安林姓现有总人口16932人,为永安第四大姓。主要分布在贡川镇观成、延爽、攀龙、集凤村,罗坊乡桥头村,上坪乡大进、合群村,燕西街道大炼、青松村,青水畲族乡槐甫、三房、东井村,洪田镇磉溪、小磉村,西洋镇下洋村,曹远镇下墩、埔头、前坪村,安砂镇苔茹村。</FONT></P>
<P><FONT id=zoom>  第三节&nbsp;&nbsp;谱 牒</FONT></P>
<P><FONT id=zoom>  贡川《林氏族谱》</FONT></P>
<P><FONT id=zoom>  至今共4次修谱。首修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由四世大俊、叔缙、廷璋、运江以笔记形式修成。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九世孙谨齐、正先、镇州、拔亭4人主持。用木刻印本制成,内有新旧谱序、诰敕、家规、凡例、服制、源流、纪年、世系、世录、世传、祠联、祠记、碑记、寿文、墓誌、坟图、役用、谱跋、祭文等内容,共24卷。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圣文主持续修。1998年秋,由十八世运和、运求、运辉主持重修。</FONT></P>
<P><FONT id=zoom>  第四节&nbsp;&nbsp;文物</FONT></P>
<P><FONT id=zoom>  一、祠庙</FONT></P>
<P><FONT id=zoom>  贡川林氏家祠“光裕堂”&nbsp;&nbsp;座落在贡堡南郊岩仔角,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修,1973年拆毁,1996年重建。</FONT></P>
<P><FONT id=zoom>  二、进士碑楼</FONT></P>
<P><FONT id=zoom>  座落在贡堡南郊巫峡头官道。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造了1座纪念明进士林腾蛟的碑楼,1958年被拆毁。</FONT></P>
<P><FONT id=zoom>  三、墓葬</FONT></P>
<P><FONT id=zoom>  贡川林氏开基祖菊所、二世宣义及三世權公之墓俱座落在堡西郊铁炉坑山头,寅山甲向。八世祖进士林腾蛟墓座落在堡南郊蒙坑金山窝,《永安县志》有载,墓已被盗毁。</FONT></P>
<P><FONT id=zoom>  罗坊林氏开基祖腾远墓座落在左拔村东坑,戍山辰向;妣黄氏葬罗螺坑。</FONT></P>
<P><FONT id=zoom>  第五节&nbsp;&nbsp;人物</FONT></P>
<P><FONT id=zoom>  一、古代</FONT></P>
<P><FONT id=zoom>  林雍,四十一都人,明正德二年(1507年)举人。<BR>  林孜,在城人,明正德二年(1507年)举人,仕至揭阳知县。<BR>  林祥,字时和,贡川人,以选贡生授长沙经历。重礼义,居乡平易厚人,有四子即腾骥、腾鲤、腾蛟、腾鲲,俱有声当世。<BR>  林腾蛟(1517~1560年),字士才,号三泉,贡川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选入太学,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出任广东新会县知县,后调任安徽休宁县知县,因政绩卓著,奉诏升任山道监察御史。因曾劾奏吏部中有人贪赃枉法,故得罪吏部尚书等权贵,“升授”他为河南按察司佥事。因查出河南伊王朱典模罪行上奏朝庭遭伊王恶毒攻击而突然急病爆发,含恨去世。洛阳、开封、汝州、伊阳、陕县等地百姓都曾为他立祠纪念。遗著有《三泉集》。《永安市志》有传。<BR>  林腾鲤,贡川人,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举人,历任衡州通判,兴国州知州,郑府左长史,江西布政司理等职。<BR>  林腾鳝,贡川人,明嘉靖五十六年(1577年)拔贡,曾任浙江衢州府教谕。<BR>  林腾鲲,贡川人,明嘉靖岁贡,曾任西安训导、汾水县教谕、广东高州学正等职。<BR>  林腾鹄,贡川人,明万历年间贡生,曾任福安县训导、晋江县教谕。<BR>  林良,明贡生,曾任南雄训导。<BR>  林祥,贡川人,明贡生,曾任长沙府经历。<BR>  林亮,贡川人,明例贡,曾任江西理问。<BR>  林植魁,西洋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举人。<BR>  林猷,西洋人,清嘉庆三年(1798年)武举人,历任中军守备、江南大河卫千总。</FONT></P>
<P><FONT id=zoom>  二、现代</FONT></P>
<P><FONT id=zoom>  林罗志(1911~1983年)原姓罗名苏,槐南乡西华人。18岁时改名为林罗志。解放后,他积极参加农会活动,担任村农会委员和民兵队长。土改时,组织起西洋第一个互助会,后又在西洋乡组织3个互助组。1952年林罗志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同年12月22日办了永安专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初,西洋4个初级农业社联合办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林罗志任高级社的社长。此后被永安县委组织部任命为城郊组织员。《永安市志》有传。</FONT></P>
<P><FONT id=zoom>  林俊英(1931~1960年),莆田笏石镇人,1950年来永安参加国营商业工作,在永安县百货公司任营业员,先后19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积极工作者。1960年6月9日晚,永安发生特大洪水,林俊英立即组织职工抗洪抢险,赴燕江边抢捞漂木,因抢救3名困于汹涌激流的职工而牺牲。中共永安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为林俊英举行葬礼,并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永安市志》有传</FONT></P></TD></TR></TBODY></TABLE>
发表于 2009-7-27 15: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太少,没什么价值.
迁徙入燕的内容没任何价值,好象整个永安就一个贡川.  分布情况也有遗漏.
1万七人,几十个村庄的历史而已,连调查都没有,居然还敢发表....
大炼, 常顺,小磉,磉溪就是九牧六房的

1# ssss0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18: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永安林姓帖是件好亊,内容少,有遗漏,知道的宗親可以补充,或另发內容更多的帖,不是要全知道才能发表的,你说的"居然还敢发表",这种说法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7 13: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安不大的地方,居然无法了解清楚一点,能不说是个遗憾吗.
上游林氏(始祖林载六,安砂镇苔茹村大宅坂)  主要分布在燕西街道大炼、青松村,洪田镇常顺、(磉溪)、小磉村,曹远镇下墩、埔头、前坪村,安砂镇苔茹村,小淘的大淘口。 还有迁移到贡川,三元莘口、三明列东,沙县高砂以及尤溪等地.  人数不少,不可遗漏,否则仅不可代表永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7 19: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 ssss0104 是永安的姓氏志有关林氏的论述如此简单;还是你断章取义,只介绍贡川的林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23: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安姓氏志》系列之四 林姓
来源: 永安市档案局(馆)http://smya.fj-archives.org.cn/m ... 62&FlowId=259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6 10: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6# ssss0104

文章出处永安市档案局;也可查阅刘启龙 主编的《永安姓氏志》三明市文化与出版局2004年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14: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一份世系表供参考与补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8 13: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牧六房世系草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17: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1-7-25 17:01 编辑

香茹墩林氏宗祠


宗祠供奉五世祖三三公。


上游林家五世祖三三公于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营建大宅祠堂一座,两厢高架巍楼以祠西河堂昭穆宗亲。工程浩大,屋宇巍峨,为后人所称颂。其地随名
大厝坂。形取七星拱月,随之创置庐墓,山场产业,聚族而居。公见祠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趣得仙源,再而鼎建庙宇,安奉马氏真仙,张公兰公二圣,祝圣保苗,人安物阜,庙号金裹殿。正统蔻乱,祠堂掠焚,祖牌附奉于金裹殿梵堂。清康熙50年(1711年)复建,规模略小。民国29年(1930年)大炼家木在任永安县长其间,邀集族众在富户林如山支持下,再次拆旧新建为三层堡式土木构房。中门上方横匾《林氏宗祠》,列祖灵堂安放在三楼的正厅上。当年褒扬林家赠匾挂满堂前两壁,柱中赫然楹联,反映林家悠久显赫的文明历史。而今因文化大革命的洗劫,已荡然无存。作凭当代长者记忆,仍如:


正栋:三祝叶三多三三祖德传家国
九龙继九牧九九孙支佐宋唐


厅头:十德遗风乔梓竹林喜砌冢
三公衍系棠花棣萼庆交辉


上大中:秉信义却权谋一门称十德
笃忠贞敦孝友奕世羡三公


下小中:地辟燕江南国推称第一
郡由唐世西河誉望无双


下大中:考典穷经品重文轩扶宋世
尘冕涂笏诏褒高隐杜横门


厅尾: 墩号香茹开国族
名垂竹帛荫儿孙


由于年久失修,顶层瓦片破漏,格条腐朽,墙体塌落。2001年克松出资1万七仟元由其春、开松、有文、发文、胜水等主持,每丁派100元,耗资4万余元,拆毁重建为一层五直砖瓦房。


据老人述说,祠堂前原立4支旗杆,林家木建祖厝时放倒。现仍可见几段旗杆部件静卧在祠堂前的池塘边上,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光辉历史。

    前两图为2009年祭祖时拍的相片。后两图为2001年拍的老宗祠,该宗祠为民国29年(1930年)大炼家木公主持兴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5-17 18:32 , Processed in 0.06282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