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543|回复: 1

泰顺筱村东垟林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8 20: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0 width="92%" align=center>
<TBODY>
<TR>
<TD vAlign=top align=left>
<DIV align=center>
<H1>翰苑扬芳</H1></DIV></TD></TR>
<TR>
<TD vAlign=top>
<DIV align=center></DIV></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left>
<DIV align=center></DIV></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left><SPAN style="BORDER-TOP: rgb(128,128,128) 1px solid; MARGIN: 8px 0px; OVERFLOW: hidden; WIDTH: 100%; BORDER-BOTTOM: rgb(212,208,200) 1px solid; HEIGHT: 2px; BACKGROUND-COLOR: black"></SPAN></TD></TR>
<TR>
<TD align=middle><A href="http://www.wzrb.com.cn/"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FONT color=#000000>http://www.wzrb.com.cn/</FONT></A>   2007年10月23日 09:32 </TD></TR>
<TR>
<TD align=middle>&nbsp;</TD></TR>
<TR>
<TD class=p14 align=middle>
<DIV align=left>
<DIV align=center>&nbsp;</DIV>  高启新/文 周咸俊/摄
<P>  不知何因,我对泰顺筱村那一段弥漫着浓郁山野风情、狭窄而绵延的山间地宕怀着一种天生的好感。隽朗大气的文兴桥、严谨有序的古村落徐岙底、造化神工的北坑乌衣红曲以及无数鳞次栉比的老房子……那是一条很长的垟,留存着许多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故事。</P>
<P>  这方匾就包含在这许许多多故事之中。但林氏家族并没有因为它小而忽视其存在,数百年来一直精心呵护。因为立匾人曾为林家宗脉的兴盛立下汗马功劳。匾现悬挂在筱村东垟门楼外,上款:“赐进士第浙江温州府学儒学教授前知直隶天津静海县事加一级胡腾蛟为”;下款:“太学生林伯穆立,乾隆岁次丙申仲冬吉旦”。立匾时间是1776年。</P>
<P>  在今日筱村有三大部分民居,即新厝下民居、西村民居和门楼外民居,均为林氏族居地。东垟林氏一世祖为唐天祐二年(905)任内阁长史的林建,他唐亡不受梁命,于后唐同光三年(925)避乱举族迁瑞安义翔乡龙须岩下(今泰顺筱村新楼)。又于宋建隆二年(961)再迁平阳归仁乡上段(今泗溪后池)。林建从福建莆田北螺村迁筱村时携带六子,除第六子随父迁往泗溪外,其余五子均留居东垟,逐渐形成三个居落群。门楼外的一世祖为林建16世孙林豳。</P>
<P>  到了林建的23世孙林伯穆时,门楼外已初具规模。如今,从门楼外林豳旧居的风格来看,具有明代建筑的特点。故可推测门楼外居落大致初创于明代,发展于清初,成熟于清中叶。据传林豳本人通晓堪舆之术,迁居的原因是对原居地龙须岩下“沙飞水走”的环境不满意。后经踏寻才觅得“风水宝地”溪坪(今门楼外),于是有了门楼外的昌隆。今天站在门楼外放眼望去,还依稀可辨:村前是笔架峰,两围山梁呈抱手状,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临大溪,“气遇水则止”,可防地气泻漏,宜聚人气。也许我们今天看来,这不过是一个依山傍水、非常宁静安详的村居罢了。但一个村落数百年不遇兵燹水火之灾,委实不易。</P>
<P>  在筱村门楼外林氏的发展过程中,林伯穆功不可没。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也即上面提到的立匾者。虽然从功名来说他仅为求学国子监的太学生,但对一个僻远小村来说,在当地已足具权威。林伯穆育有四子,他们除了有殷实的家资,还非常热心当地的公益事业,先后主持(或捐资)建造了文峰书斋、祠堂、陈氏夫人宫、水尾桥等公共建筑。这些建筑既带动了一地的文风继承,也强化了耕读传家的世族凝聚力。</P>
<P>  林伯穆的善举赢得了美誉,也惊动了温州的儒学学官大人。清代儒学教育的宗旨是“以明伦古分之道也”。也就是说,要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为己任。胡教授风闻林伯穆建文峰书斋大力培植人才,一些受训的林家子弟已取得贡生、生员的功名,对其义行大为褒奖,故题下“翰苑扬芳”的如斗榜书加以表彰,以资鼓励。按字义解,“翰苑” 可理解为“文翰荟萃之处”, 如唐王勃 《上武侍极启》:“攀翰苑而思齐,傃文风而立志”;亦可作翰林院的别称,如《宋史·萧服传》:“文辞劲丽,宜居翰苑”。此处可视为一语双关,即是对林伯穆所在地称赞为文翰荟萃,也期望其培养出的士子能进阶翰林院,为国储才。虽说后来筱村的林氏家族并未如匾额所愿,但是,开了一僻壤数百年延绵不绝的读书好风气却是事实。 </P></DIV></TD></TR>
<TR>
<TD align=middle>&nbsp;</TD></TR></TBODY></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13: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泰顺乡土建筑大盘点之东垟古民居

今年七月份,第十二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的与会专家云集泰顺,对泰顺古建筑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他们惊喜的发现泰顺许多民居的作法融汇了中国南北古代建筑的风格,泰顺应该是南北建筑文化的一个过渡区。在筱村东垟门楼外,专家们更是痴迷于庭院卵石地面,并称之为“浙南之最”。最近,县文博馆对筱村东垟的古建筑作了一次考古式调查,本文即是调查的结果。   第一部分(东垟古建筑概况)    一、东垟古民居   东垟现存古民居有三片,一为新厝下民居,二为西村民居,三为门楼外民居。东垟林氏一世祖林建(唐天柘二年(905)内阁长史)原籍福建莆田,后为避乱于后唐同光三年(925)迁居泰顺筱村东奥(新楼)。宋建隆二年(961)再迁泗溪上段(后池)。林建从莆田迁徙筱村东奥时共捷有六子,后来除第六子顷随父从东奥迁往泗溪外,其余五子均留居东垟。东垟现存的三片古民居均为林建后裔在繁衍发展过程中留给今人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 新厝下民居新厝下现仅存两座民居建筑,其一为三进,另一为二进。局部特色在于小木装修中的雕刻非常繁缛、精致。“三进民居”有这么一个传说,当初造屋时,主人请了一位金华的雕刻师傅,这位师傅携了新婚妻子到泰顺,当完成全部的装修雕刻活返乡时,金华师傅与妻子已有了一个三岁儿子。也就是说民居的雕刻足足花去了这位金华师傅三年工夫。“三进民居”小木装修的精美雕刻主要布置在门窗格扇,另外斗拱和牛腿的雕刻也非常逼真,不过新厝常下雕刻的翘楚应数“二进民居”厅堂门(厅堂后明柱旁),此厅堂门绦环板和花心那精彩绝伦的镂空雕饰,足以让人喷喷称奇。在新厝下的“三进民居”中发现了非常罕见的厅堂门布置做法,一般民居的厅堂门都是设在两根后明柱的旁边,而此座房子却与众不同的将门设在了两根后明柱之间,做法独出心裁。   (二)西村民居在西村居住的大部分是东垟林氏:“大房”后裔。西村民居多为四合院式建筑,它们要么沿山涧而建,要么就一头扎进田野的怀抱里。西村民居与对岸的门楼外民居遥相对望,身后的大山即为门楼外的案山。这里的民居在构造与装修上显得朴素和简洁,它们与山水似乎更显得融洽。   (三)门楼外民居门楼外民居保存基本完整,年代有明朝有清朝的。门楼外一世祖林豳(林建十六世孙)从东奥迁居门楼外后,大兴土木,建造居所。到林建廿三世孙伯穆时,门楼外村落已初具规模。伯穆公与其子(光宗、光祖、光祥、光业)均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非常热心于公益事业,先后主持(或捐资)建造了文峰书斋、祠堂、陈氏夫人宫、水尾桥等公共建筑。这些建筑在乡土社会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东垟古代公共建筑   东垟古代公共建筑是当地乡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一)祠堂 东垟林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甲午年(1714),由文村公主持建造,其址在东烊后井。建成百年之后几近倾圯,嘉庆年间万山公便与族人主持重建祠堂。关于重建宗祠,林氏族谱这样的记述:“三年之久,前后二堂已成,左右两轩、东西两阶下凿之以池,大门三楹,门外环之以墙。又喜祠之南向有玉岩,西有军山,中向一峰四尖并峙者,文笔峰也!”林氏建房、宗祠无不考虑与“文笔峰”相呼应。宗祠门楼楹联言:“腾龙峰麓敬先祖,笔架山前荫子孙。”祠堂的实际功用,堪舆观念以及乡民朴素的愿望皆融于其中。林氏宗祠共三进,一进为门楼,二进为享堂,三进为供奉祖先神土的寝堂。祠堂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举行敬孝先祖的祭祀活动——祭祖。此外,林氏宗祠也是古代林氏族人商议族内大事的议事中心,只不过这些功能如法观念今已不复重现。   (二)宫与桥 在东垟玉溪水尾西岸有一座陈十四夫人宫,为清朝嘉庆年间光祥公主持建造。光祥是一个商人,传说有一次船行飞云江上(瑞安段)时,突遇狂风巨浪船临倒覆,光祥急祀告陈十四夫人,才保平安。返乡后光祥遂建陈十四夫人宫。宫内原建有戏台,每逢重大节日,村里就组织戏班上演一些乡民们喜闻乐见的剧目。此戏台已于20世纪70年代拆除。   东垟木平廊桥与陈十四夫人宫相距不远,系民国初年林晴霁主持建造,为一墩两孔式才子廊桥,桥屋面阔11开间,屋檐左右两边为悬山顶,明间与左右几间屋檐稍高于两边,为悬山顶(整个屋檐应为重檐形式)。桥面宽4.7米,桥长26.2米。桥身磺跨玉溪,西临田畴,东接苍山。   (三)书斋东垟历史上共建了两处书斋。现存书斋称为“东垟书斋”,建在林氏宗祠的右侧,为东垟林氏三房后裔林凤鸣、林方任(时任杭州新城儒学正堂及杭州训导)父子于乾隆廿五年(1760)建造,为三房私塾。民国初年,始招全村子弟入学受教,时称东垟书院,并聘请泰顺名士许笃仁先生授业教学。   书斋拥有校田,校田来自个人的捐赠或从村内的堂众田(祭坟田)中划出。校田由“先生”租给农民。农民付给学校田租。学生入学也缴谷粮,民国年间,一个学生一年要交200至300多斤大米。一位“先生”半年要领取800多斤谷粮。第二部分(东垟门楼外古民局的建筑艺术)   一.村落选址   东垟三片古民居中以门楼外片保存较为完整,规模也最大,文物价值也最高。门楼外村落地盘宽广,山脉连绵,林木茂盛,溪流环绕。村落前方案山有非常优美的笔架峰。这一切非常符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风水理念。关于林氏后裔从东奥迁居门楼外,当地有一个传说:建公十六世孙林嘲,通晓堪舆术,深知天文地理,在多次对东奥进行堪察后认为此地“沙飞水走”,不是生息耕作之地,后寻到“宝地”溪坪(即门楼外)。据推算,门楼外古村落开基明朝中叶。   二.民居的空间布局   民居多为四合院式,正房或七开间或九开间,厢房一般是五开间。民居总体结构布局依次为门楼(多为一进,也有两进的)、庭院、两厢、正房、后院(花圃);附属建筑有厕所及猪栏牛栏等。(1)门楼:门楼外村口原建有一座石木结构大门楼,为防御山匪侵扰,大门楼后已毁。东烊民居普遍建两座门楼,一进门楼大多为砖石作,突出了防御功用,石作门楼的门楣上方常有横额和门联。二进门楼则为木结构门楼。(2)院落:院落是一个公共活动场所,可供实用和休闲。(3)正房:正房厅堂(明间)是婚丧等仪式的举行场所。厅堂左右的木板壁常贴有诗联、家训。厅堂左右的房屋(次间、梢间、尽间)一般是一户住一间,每间均有前后间,前为待客进餐之处,后、作厨房。(4)厢房:子孙们常住在厢房。有的厢房明间亦做成厅堂,更有文人雅士依个人所好,在厢房小厅堂太师壁上悬匾,取名某某轩,匾上书有诗文。古时妇人终日待在两厢,足不出产,她们的生活、活动圈子也仅限在厢房,“老父三年不见其女”、“新娘七年不出楼”便是封建社会妇女之境遇的写照。 (5)后院:门楼外民居后院多建有花圃,养花植木,鱼游鸟跃.清风明月.吟诗作赋,自是一处别有洞天的小天地。(6)楼层:民局为二层建筑,一楼的功用如上所述,二楼通常是卧室,或做书房、储藏室等。   三.民局的建筑结构   (一)民居的梁架结构 民居梁架结构主要有抬梁架、穿斗架、插梁架,或是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门楼外民居普遍使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插梁架两大类。其中插梁架属于一种殊的梁架技术,这种梁架结构多见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梁木一头插人中柱,另一头则又落,在金柱(童柱)上。这种粱架结构与抬梁式的承重梁落在柱头上,和穿斗式的柱间无承重梁仅起到联络作用的串梁不同。   (二)格扇、栏杆 民居常在正房和厢房的次间、梢间、尽间做格扇。格扇从上部到下部依次是上绦环板、花心(格心)、中绦环板、裙板。上绦环板常进行镂空雕刻,中绦环板进行浮雕,花心则用棂条拼装,裙板大多不作雕饰。绦环板上的雕刻题材丰富,技艺精湛,主要有牡丹、喜鹊、梅花、如意、人物等吉祥图案、字符。二楼楼厅的外部即椽梢里侧设有坐凳,在椽棢上设有靠背栏杆,栏杆心部分做有花样。在此处做栏杆,不但有倚靠作用,同时也有拦护。   (三)屋顶 屋顶的形式为悬山顶,也有歇山顶。屋顶的瓦作多用青灰色的板瓦,并且有使用滴水与瓦当。滴水与瓦当上的纹饰丰富多变,以花草纹样居多。屋檐的中段在两排盖瓦间铺垫两块板瓦,形成上下两层瓦,加强透风度。屋脊正脊皆用瓦摞成脊垄,中墩用瓦片堆成某种形状,脊端则微微起翘,抹以灰泥。垂脊只简单的多加几层瓦。倒是在歇山的戗脊上有线条较热闹的卷草。   (四)墙壁 墙主要有围墙和院墙,壁除木板壁外有竹编壁。(1)墙围墙,指与门楼相接的庭院围墙,构作材料一般是砖石结构,下层为石砌,上部夯土墙或砌砖墙。围墙也有做成花墙形式的。同时花墙也出现在后院(花圃),用特制青砖砌成花样。院墙用材丰富,有石、砖、土、瓦,先在底层用石作墙脚,再砌砖身,一顺一丁交替砌置,砌成砖墙后再在其上夯一段土墙。夯墙上粉刷,并绘以图画。绘画虽费工,次但为庭院增辉不少。(2)壁编壁主要在厢房的门楼上部,用竹篾条编成“壁”,壁的两边抹上泥土,再作粉刷。   (五)地面 铺地有两种,一为石板地,即用经过打凿平整的石板块铺成甬路,从门楼通向正房,宽在1.8米左右。另一为鹅子地,即卵石铺地。   卵石铺地是门楼外民居的一大特色,它不仅题材丰富,寓意深远,而且图案规整精致、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匠心之妙。铺地首先要挑选无数规整的卵石,工匠用竹筒“量”取,不能太大亦不能太小。铺地的工序是,首先夯实庭院地面,要求庭院地面中央略比周围高,这样才能使雨水向庭院左右两边渗开去;夯实地面后,根据原定的图案用石灰在地面洒出轮廓;之后便着手用卵石铺地。许多铺地图形的轮廓用瓦片替代,因为卵石不吸水,瓦片易吸水,瓦片渗水后能清晰的显现出图案形状。门楼外民居铺地图案有蝙蝠、鹿、鹤、花瓶等,寓意分别为福、禄、寿、平安,还有龙宫金殿、鲤鱼跳龙门(寓意登仕)等等,它们无限地透视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http://www.bloglegal.com/blog/cac/750002237.htm    原作者:薛一泉  发表时间:2007-04-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5:30 , Processed in 0.038530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