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786|回复: 2

林景熙籍贯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1 22: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籍贯,据新版《辞源》:“祖居或出生地。籍,祖先户籍;贯,乡贯,如言某省某县某乡人。”古代“籍”与“贯”是不同的,我这里所谓籍贯,是今天的习惯用法,只相当于古代的“贯”。
  林景熙是平阳人,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只要读一读他自己写的《故国子正郑公墓志铭》、《平阳县治记》以及他的同邑同时代人章祖程《题白石樵唱》、郑禧《书白石樵唱注》,就明明白白,毋庸考证了。
  林景熙是哪一乡人?刘绍宽纂修的民国《平阳县志•林景熙传》:“林景熙,字德阳,号霁山。世居亲仁乡之坳中,实林坳。在“坳中”下有个注,说明是据《霁山集•送松存弟序》。检《霁山先生集》卷五《送松存弟序》,是这样说的:  林氏自闽徙居平阳之坳中,至予十二世。系益蔓,岁合族亡虑数
百人。叙拜行酒,少长秩如。予以奥里第二支,松存为伯仲行。别二
十年,更陵谷。君自湖海归省,调为录,而予隐州郭。于是相见,白
首怆道武林旧事。

  刘绍宽说林景熙世居坳中,确有根据。但坳中(即林坳,据吴承志考)属亲仁乡,在《送松存弟序》中是没有提到的。我遍检隆庆、万历、康熙、乾隆时纂修的四种《平阳县志》,都有林景熙传,又都没有记载林景熙的里居;而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之一》亲仁乡二十六都下最后有个按语:“案旧志有浦边、繁枝、下湾、林坳、楼石五村.....惟林坳无考。”原来刘绍宽说林坳属亲仁乡。
1988年4月,《处士林君墓志》在今苍南县繁枝乡坡南村拖山出土,便解决了这个问题。《处士林君墓志》:
  有宋嘉定十一年三月壬申,林氏之孤应龙,奉考妣之柩,葬于
本乡西洋上奥之麓.......先君讳己千,字仲能。其先居闽,八世祖庈徙
温平阳,乡曰亲仁,里曰林坳。

  根据《处士林君墓志》,林坳属亲仁乡是毫无疑义了。同时也说明西洋上奥也属亲仁乡。
  刘绍宽据《送松存弟序》说林景熙“世居亲仁乡之坳中”,却忽略了下文“予以奥里第二支,松存为伯仲行。别二十年,更陵谷......而予隐州郭”这些很重要的话。这里说得明明白白,林景熙在宋亡后隐居平阳城西(所谓州郭,平阳县于元成宗元贞元年升为州)之前,他是居住在奥里。
  《处士林君墓志》“葬于西洋上奥”,墓志出土地点是今坡南村,可见今坡南村宋元时即名上奥。所谓“西洋上奥”的“西洋”即西洋坡,今坡南自然村属西洋坡片村。坡南村之西紧邻一个村今名丁岙。岙系嶴字的简化字。浙江、福建等沿海一点称山间平地为岙。岙本作隩。通奥(释为“深”义,才通奥。但地名对意义的要求,往往不是太严格,有时要雅化)。丁岙历来未闻有丁姓人居住,丁岙应为“顶岙”。苍南县讲闽南话的人说“顶”意同“上”。如距丁岙不到15公里有地名“上林”、“下林”(今均属灵溪镇境),讲闽南话的人说是“顶林”、“下林”。又“楼上”说“楼顶”。顶岙即为上岙,今丁岙村与南山村,宋、元时即名上奥。
  为什么叫顶岙呢?因为附近有中岙、内岙、温州岙等地名。今中岙、内岙、温州岙与龙门、宫仔头、五个小自然村,合称三岙村,都讲闽南话,而历来不叫三岙而叫岙裏。此即林景熙所说“予以奥里第二支”的奥里(裏作里,或雅化,或因简便,都有可能。如苍南有地名湖裏,已见苏伯衡《平仲集》,今作湖里,属金乡镇)。
  现在留下唯一问题是:林景熙说“林氏自闽徙居平阳之坳中,至今十二世”,坳中即林坳;又说“予以奥里第二支”,已考知“奥里”即今三岙村,而奥里与林坳是一地异名呢,还是有别的原因?据清乾隆辛亥年(乾隆五十六年)林坳重修《林氏宗谱》,林遇厚撰重修谱序载:“(林)护公徙居温之横阳,船次楼石(今流石)江中.....遂家于山之麓 ,村名墺里,社号林坳,科名鹊起,代有文人....”
  几年后,我在三岙村发现一本民国初年的手抄本,才完满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手抄本是世代传抄的,祖本抄于何时不得而知。抄本无名称,农村叫作“家礼”,其内容很象交际大全之类书。其中有订婚时用的龙凤帖、称谓、各种祭文等等,都十分古老。其中有《元宵祝文》,使我眼睛一亮。原来三岙村有个雅山殿,祭祀“林泗大帝”离三岙村约1.5公里的繁枝地方,有个福兴殿,也祀“林泗大帝”。每年元宵,繁枝人必抬林泗大帝“出巡”,当抬到三岙村时,即迎入雅山殿。村民请褫公(道教正一派俗家道士,以替人打醮、收妖、驱鬼等为职业)主持法事,上香、上供叩拜,然后诵读祝文。《元宵祝文》:
  火树灿银花,同乐恩光之被;星桥开铁锁,咸蒙慧照之施。
时际元宵,欣逢佳景。
今据中华国浙江省温州府平阳县二十六都林坳里岙里堡居住沐
恩弟子囗囗囗暨合社众等,为元宵佳景,恭迎林泗大帝忠烈候王......

  褫公为人做法事,“通词”时用的都是古地名,好像神都是“厚古薄今”。这篇专场专用祝文用的就是古地名,三岙村古名林坳里岙里堡。宋时的“里”是颇大的,岙里堡是林坳里一部分。至此可证,请平阳县学训导,吴承志考坳中即林坳,不错。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一》说“唯林坳无考”,现在已有着落。林景熙说先祖迁徙坳中,又说居住奥里,并不矛盾。那么。可以肯定林景熙是居住在平阳县亲仁乡林坳里奥里地方,即今苍南县繁枝乡三岙村。
  [附记]
  1981年,从平阳县析置苍南县。八十年代,平阳、苍南两县都开始纂修县志。在历来比较闭塞的原平阳县,林景熙是顶尖的人物,县志自应为他立传。今平阳县还顶着老平阳县的名,算是“正宗嫡亲”,即使人物志收入苍南人,也还有理可说,而林景熙在宋亡后也确是隐于州郭——平阳县城白石巷和城西雅山赵奥麓别业。但《苍南县志》就必须以今苍南辖境上溯历史,严格收列出生于今苍南境内的人物。在两县修志之前,对林景熙的里居就有争论。前几年,承纂修《平阳县志》的朋友的好意,命我写篇林景熙籍贯的考证,而我作为《苍南县志》的一个编写人员,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必要。不然古往今来,考证名人的籍贯文章不少,一般考出哪一县人也就够了,谁还耐烦这么烦琐地考出某县某乡某里某村人呢?
  写考证文章,必须事事有据,不比文艺作品,可以凭供想象。严格是它的本分,克己是它的美德。我想了一想,可利用的资料,无非如下四种:(一)传主人著作。(二)当时有关金石文字。(三)同时代人记载。如果作者与传主有很深关系,是有相当价值的。(四)传主的家谱。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情况不一,有的很不可靠。家谱印本少,系私家收藏,最易受兵、火、水、虫四厄。造谱先生少有博学的人,断残处任意修补,弄得“假作真时真亦假”。还易患两大毛病:一是攀附名人。李唐王朝以天子之尊,还硬拉太上老君为自己的祖先。苏洵是通人,他在《(苏氏)族谱后录上篇中说,“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即传说中古帝颛顼,你看扯到哪儿去了。二是连宗。君不见《红楼梦》第六回,王夫人通过周瑞家的告诉凤姐,刘姥姥女婿的祖上与王夫人的祖上因在一处做官,连了宗的。凤辣子说:“怪道既是一家子,我怎么连个影儿也不知道!”
  因此,我这篇文章只利用第一种第三种资料。或许有人认为我居然使用文字通假和方言,岂非荒唐可笑?但利用文字学语言学正是历来考据家的重要手段,人家利用的是书本上语言,我据调查所得利用一些方言口语罢了。地名的雅化,是很普遍的问题。鲁迅就说过,北京的丞相胡同原为绳匠胡同,高义伯胡同原为狗尾巴胡同。距三岙村不远有个集镇,清代还叫“燥溪”,约在民国初年,雅化为“藻溪”,然而口语依然叫“燥溪”,害得有些人把杜甫诗“江山故宅空文藻”念成“空文燥”了。

来源:中华林氏 http://lin.hxtongen.com/Show/49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22: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景熙与汪无量唱和考辨

民国初年, 周喟为清代乾嘉时平阳诗人张綦毋《船屯渔唱》作笺释。《船屯渔唱》有一O三首绝句,内容都是描写平阳的历史、山川、人物、民俗的。其中一首:“石田处士宋遗民,二十三年作客身。不是水去留和句,谁知笔砚老斯人。”周喟查到第一、二句出于《东瓯诗集》中平阳人林石田《客中端午》诗:“海国归遥楚日斜,白头兄弟各天涯。可怜一盏菖蒲酒,二十三年不在家。”第三、四句出于汪元量《杭州诗和林石田》(其一):“石田林处士,吟境静无 尘 。乱后长如醉,愁来不为贫。饭蔬留好客,笔砚老斯人。近法秦州体,篇篇妙如神。”又冒广生在民国三年(1914)为《永嘉诗人词堂丛刻•霁山集》作跋:“惟《归田诗话》有霁山一诗。则此集所无,亟录于后,《诗话》云‘石田林景熙赋诗云......’”于是周喟推断:《东瓯诗集》中的林石田即林景熙,理由是明人瞿佑《归田诗话》就提到“石田林景熙”。《东瓯诗集》编选者把林石田、林景熙作为两人是错的。二、汪元量集中有《杭州杂诗和林石田》,林石田既是林景熙,元量曾与石田唱和,也就是与林景熙唱合。
  这个结论一出,很快得到几位学者同意。符璋说:“不仅辨明《东瓯诗集》误以林霁山、林石田为两人之有功于乡先哲已也......”刘绍宽说:“至援据《归田诗话》与《水云集》证明石田林氏即为霁山,以订正《东瓯诗集》析为两人之失......凡比皆有功于乡先哲,非仅善注先生之诗而已也。”(以上均见《船屯渔笺释》跋语)
  稍后,刘绍宽修《平阳县志》应用周喟这一结论,在“文徵内编八”录林石田诗五首,在林石田名下有一按语:
  按此皆霁山逸诗,瞿佑《归田诗话》有“石田林景熙”,知石田
  为霁山别号。《霁山集》所谓“石田苔满未妨耕。”又云 “刚风忽吹断,
  小寄白石间。岂不自怡悦,良田变茅菅。”即其取义命名之意也。
  
  这里不但同意石田即林景熙,并且引景熙的诗说明取名石田的由来。他还在《平阳县志》卷三十五《人物志四•林景熙传》中说:
  至元中,曾还家教授,复于州郭西马鞍山下,辟赵奥别业,
  以居生徙。开池种竹,放歌自遣。亦名所居曰石田,别自为号。
  (汪元量《水云集》《东瓯诗集》《归田诗话》参修)既避寇,
  复出游。与钱塘汪元量当以诗相唱和,前后往来吴越间,凡二十年。
  这样,林景熙不但号石田,他的居处也名为石田。与汪元量相唱和也肯定下来了。
  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汪元量小传》里,对汪元量生平和诗歌有扼要的叙述与确切的评价:“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人,有《水云集》《湖山类稿》。他是供奉内延的琴师,元兵灭宋,把三宫俘掳到北方去,他也跟去。他对于‘亡国之苦,去国之戚’,有极痛切的感受,用极朴素的语言抒写出来。在宋代遗民叙述亡国的诗歌里,以他的《湖州歌》九十八首和俞德邻的《京品遣怀》一百韵算规模最大,但是他写得具体生动,远在俞德邻之上。”汪元量在大都时,曾到狱中访文天祥。他的诗集同时人除文天祥外,还有刘辰翁、马延鸾、赵文等人为他写序跋。马、赵两人跋语,尤其感人。马延鸾跋:“无量出《湖山稿》求余为序。展卷读甲子初作,微有汗出。读至丙子作,潸然泪下。又读至《醉歌》十首,抚席恸哭,不知所云。家人引无量出,予病复作,不能为元量吐一语,因题其集曰‘诗史’。”赵文跋先引雍门周为孟当君鼓琴故事,接下说:“况余亡国贱俘,未听君之琴,而先读君之诗,其泫然承脸己不可禁矣。君谓余:‘吾取琴为先生鼓之,何如?’余拭泪而谢之曰:‘止,止!’”汪元量是爱国诗人,词人,音乐演奏艺术家、画家。他的诗名在林景熙上。如果林景熙确曾与汪元量相唱和,这时研究林景熙的生平、思想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湖山类稿》中现存有关林石田诗还有二十五首。
  前面周喟论证是疏漏的,一、《归田诗话》有“石田林景熙”,不等于《东瓯诗集》里那个林石田便是林景熙;二、汪元量确曾与林石田唱和,但那个林石田是否就是“石田林景熙”呢?关于第一个问题,这里不论,本文只解决第二个问题,就是林景熙是否曾与汪元量唱和。
  《湖山类稿》今存有关林石田诗二十五首,《客感和林石田》已残,《答林石田》也不重要,只有确定二十三首《杭州杂诗和林石田》的写作时间,以及当时森石田的处境,再与林景熙的行踪,年龄对照,才能解决问题。
  孔凡礼《增订湖山类稿》把《杭州杂诗和林石田》编在德佑二年(1276年)二三月间。根据是:“此组诗二十三首中有‘皋亭山顶上’之句”。很对。有“皋言山顶上”句的诗是第十七首,是确定组诗写作时间关键的一首。全诗:“如此只如此,无聊酒一尊。江山犹昨日,笳鼓又新元。黑潦米行路,黄埃入禁门。皋亭山顶上,百万汉军屯。”《宋吏•瀛国公纪》:德佑二年正月甲申,元兵至皋亭山,宋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所谓“汉军”是元军,不久,宋遣左丞相吴坚等五人奉表北庭。二月,元命宋君臣入朝。三月,宋恭帝与全太后(度宗皇后)、福王(度宗之弟)、隆国夫人离杭赴大都(见《元吏•世祖纪》)。宋亡。第九首:“军降欣解甲,民喜罢抽丁。”这是说南宋临安政权投降,被解除武装。第十一首:“此夕知何夕,游船杂战船。”元兵进入西湖,即汪元量《醉歌》(其八):“涌金门外雨晴初,多少红船上下趋。龙管凤笙舞韵调,过挝战鼓下西湖。”所描写的情景。第五首:“人行官巷口,军簇御街心。”御街拥挤着元军。第十首:“天也今如此,人乎可奈何。台边西子去,宫中北人过。”第二十三首:“休休休休休,干戈白尽头。诸公云北去,万事水东流。”所谓“诸公”,实际指南宋恭帝、全太后以及宫人,当然包括官员。正象《湖州歌》(其四):“谢了天恩出内门,驾前唱道上将军。白旄黄 分行立,一点猩红似幼君。”不说“是幼君”而说“似幼君。”是婉曲说法。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不仅写了德佑二年一至三月临安陷落,南宋投降情况,还描述了林石田的为人、处境以及彼此交往。第一首:“石田林处土,吟境静无尘......饭蔬留好客,笔砚老斯人。”第二首:“先生忘富贵,久客幸平安。”处士是指未出仕或不出仕的人,林石田好象未曾作过官,只是一位诗人。第二首:“发已千茎白,心犹一寸丹。”这时林石田年龄至少在四十岁以上,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白发。第三首:“逃难藏深隐,重逢出近诗。乾坤一反掌,今古两愁眉。我作新亭泣,君生旧国悲。”大概在临安吃紧靠的时候,林石田曾到隐蔽的地方躲起来,这其间也写了一些诗,后来看到没有什么危险,也就来找汪元量,让他看一些近作。这时国已亡了,荆棘铜驼,不免相对唏嘘。这年三月或闰三月,汪元量便随谢后(理宗皇后)赴大都。到至元二十年(1288),才得到元世祖批准南归,已是十二年后的事了。
  再看林景熙的出身。咸淳七年(1271年),太学释褐。“授泉州教官,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见章祖程《题白石樵唱》)虽然泉州教官、礼部架阁都是小官,但总不能说是“处士”,谈不到“忘富贵”,也不好说是“久客”。德佑二年,林景熙三十五岁,诗中说“发忆千茎白”似嫌过早。民国《平阳县志•林景熙传》:“旋以国事寝非,弃官归里,隐州后白石巷。”明陈璋序《霁山集》:“仕宋季年,适元兵孔棘,先生度时不利贞,欲奋忠愤而无所用于死,乃遂遁迹红湖。”据以上文意,林景熙在德佑二年国亡之前便已归里。《霁山先生集》卷五有《州(应为县)内河记》,后署写作时是“乙亥十二年”。乙亥是德佑元年。果然林景熙归迟在德佑元年十二月已在家乡平阳了。平阳距临安千里,又当国亡之际,不可能邮筒往返。何况林景熙与汪元量诗中所写的林石田境况完全不符合唱和的林石田究竟是谁呢?孔凡礼说是林 。林  ,字景初,号石田。粤人,常往西湖。《诗渊》有顾逢《寄陈石窗石田老友》诗:“典型惟二老,利禄等鸿毛。士行贫中见,诗名犯后高。苦心亲笔砚,冷眼看儿曹。肥马轻裘辈,多应笑弊袍。“汪元量诗中所谓”先生忘富贵,”“愁来不为贫”,“笔砚老斯人”全有着落了。
  结论:与汪元量唱和的林石田,不是林景熙。张綦毋的《船屯渔唱》周喟的《笺释》,刘绍宽的《跋》以及民国《平阳县志•林景熙传》都错了

来源:中华林氏http://lin.hxtongen.com/Show/5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22: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渡耀孤忠 千古大义士


今年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南宋朝乡贤林景熙逝世700周年。林景熙不仅是雄踞我国宋元之际诗坛、载入《中国文学史》的一代领军人物,而且是温州建置2300余年以来著作甚丰、文学成就很高的诗人,同时还是一位在民族危难之际有高义卓行的“千古大义士”。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又作德旸),号霁山。世居平阳县坳中(今属苍南县藻溪镇三坳村),晚年定居平阳县城白石巷。后迁城西雅山(马鞍山)赵奥别业。歿后墓安今腾蛟镇青芝山(一作卧牛山)南麓。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林景熙由太学上舍释褐进士,官 历泉州 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治理国家政务官)。宋恭帝五年,林景熙面对宋室朝廷,权奸当道、政治腐败、国力衰退、世道日非的时势而深感失望,面对元军大举入侵,当局采取不抵抗的投降政策而感到十分愤慨。他不忍目睹祖国河山沦落敌人之手、人民生命遭受涂炭的悲惨局面,弃官不仕,隐居归里,探研经史,教授生徒,漫游江浙,从事著述,名倾朝野,学者称之为霁山先生。

一、家学渊源  源远流长

  林景熙的出生地当是今日苍南县的藻溪镇繁枝一带,古代称林坳的地方。
  林姓为平阳(苍南)县第二大姓。林景熙的先人最早于唐大顺元年(890年)从福建长溪赤岸(今霞浦县)迁来此地。一个叫林护的衙推,因避朱温之乱,举家迁至横阳县亲仁乡荪湖里(今苍南县望鲤镇、藻溪镇繁枝乡一带)林坳隐居,传至林景熙,已历十二世。林景熙兄弟三人,兄景怡、弟景英,皆有诗名。当地清乾隆辛亥年(1791年)修纂的《济南郡林氏宗谱》中还保留有景熙兄弟的遗失的诗多篇。林氏世祖迁居林坳距今已有1100多年,后裔除在境内繁衍外,还迁至平阳,泰顺、乐清乃至更远的地方。
  林坳里群山环抱,碧流映带。林氏家族因重教兴学,利用宗祠或建书院、办私塾、延名师课读子弟,传播儒家学说、研习理学时政,重视子女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的教育,学以致用,鼓励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不少林氏宗谱对此都有精辟的记载。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代,人才辈出。据民国《平阳县志》载:荪湖一带,在历史上正式科举中,计有进士114名,其中文进士64名,武进士50名。在进士中,有武状元林管、林梦新、林时中三名,武榜眼林景衡、林景新,武探花林武子,文武进士3人:林拱辰、林之千、林雍。而且一年中二名进士以上的有24个年头。一年中8名进士的有2个年头:宋嘉定七年(1214)中文进士2名(林湘、林士恕),武进士6名(林景衡、林訚、林自宪、林倜、林济舟、林梦祥);宋景定三年(1262)中文进士3名(林则祖、林任、林镗夫),武进士5名(林雍、林师放、林方大、林师愈、林新)。一年中7名进士的嘉定元年(1208),一年中5名进士的有2个年头;宋咸淳四年,宋咸淳七年。还出现了林待聘祖子孙五代登科16人,2对父子同科,4对兄弟同榜。故有谱赞宋正奉大夫林永年(林待聘之父):正奉兴学恩泽远,中兴林氏佳话传,百登进士三状元,二第榜眼一探花。
  宋代名人宗泽、陈亮、何梦桂、朱熠、周坦、章梦飞、薛据等,与林氏族人过从甚密,均去过林坳并为林坳景物吟诗赋词,至今成为难得文献。
  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家族文化教育背景,使林景熙从小耳闻目睹,为他的成长扎下厚实的根基。

二、冬青之役  高义卓行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赵氏江山大部沦陷,宋王朝基本覆灭。临安(杭州)陷落后,忽必烈任命西僧札木杨喇勒智(杨琏真伽)总统江南释教。元世祖二十二年(1285),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勾结奸臣宰相桑哥,为了盗取宋皇陵中的金玉宝玩,率众挖掘会稽(今绍兴)宋故六陵,将徽钦二宗以下的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六代帝王与后妃的陵墓全部发掘,将骸骨抛弃于草莽之中,其惨状目不忍睹,并要在七日后运回杭州,在钱塘江畔筑造“镇南塔”,将六代帝后之骸骨埋于塔底。
  元军的野蛮行径受到了江南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抵制,林景熙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时,林景熙与同乡同窗郑朴翁(今平阳昆阳石塘人)正在绍兴诗友王英孙家由作客唱和,林景熙闻讯义愤填膺,遂与唐珏、郑朴翁等化装成杭城乞丐和采药老人,肩背竹篓,手持竹夹、勾锄,连夜冒险潜入宝山皇陵区,将装入竹篓中的枯骨换出六帝后之骸,偷偷背到兰亭山天童寺北坡深处,装成六函,裹以黄绫,托言佛经,按顺序依次埋葬于兰亭山中。唯恐年深月久无人知道,林景熙又置生死于度外,渡过波涛汹涌的钱塘江,去临安故宫常朝殿前挖掘冬青树6株,分植六帝墓前以作标识,并作《冬青花》词一首和《梦中作》诗四首,暗中记述这一旷古未有的事件始末。诗中有“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句,以凄怆的声调记录了埋骨的过程,抒发了自己的悲愤,以隐约告示人们六帝后葬身之处,并希望将来能读到他诗的人,知道民族正气依然存在,并没有随国家的沦亡而完全消失。
  林景熙与唐珏等义收宋故六陵的奋身仗义事件,历史上称为“冬青之役”,他们的行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与民族利益和人民强烈愿望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霁山先生集》录入清乾隆《四库全书》时,提要称:“霁 山 先生采药拾骸,忠义气慨,耀震百世”。

三、诗艺高古 千秋绝唱

  南宋后期的中国诗歌,大都是以脱离现实为主要特征的,当蒙古铁骑无情地踏碎了宋末学子的酣梦,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国破家亡的痛苦和悲哀时,在宋元易代之际出现一批遗民诗人,如林景熙、谢翱、王英孙、陈则翁、谢枋得、汪元量、郑思肖、真山民等。他们以悲壮激越的调子,抒发离乱之情和亡国之痛,谱写了一曲曲抗争之歌,表达了誓不仕蒙元的民族气节,给整个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宋诗重放光彩,有了一个圆满的终结。在南宋遗民诗人中,林景熙与谢翱齐名,并称翘楚,从创作的实际艺术成就来看,业内人士有“林景熙婉约过之(谢翱)”之誉。林景熙的地位和成就超过了谢翱。孙诒让在《温州经籍志》别集类中说:“霁山风节冠世,其诗格律高秀,尤足洗宋末江湖诗派之浅俗。”李笠在《霁山先生诗集注跋》一文中说:“笠谓霁山先生诗雄浑古茂,高出四灵之上。”
  有宋一朝.外患频仍,南渡之后,更是国事日非,风雨飘摇。祥兴二年(1279年),在元兵追击下,崖山一战,南宋全军覆没,陆秀夫抱八岁幼帝赵昺投海,南宋遂亡。南宋诗坛经受着时代凄风苦雨的洗礼。爱国诗人面对亡国的奇耻大辱,痛心疾首,扼腕捶胸,谱写了一曲曲或慷慨激昂,沉郁哀切的诗篇。爱国主义成了南宋诗歌最深刻、最动人、最光辉的主题。它不仅在陆游、文天祥等诗坛巨擘创作中有着强烈的表现.而且在宋亡以后诸诗多遗民诗人的篇什中也有着鲜明的反映。林景熙《书陆放翁诗卷后》就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唱: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玉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书陆放翁诗卷后》当作于“冬青之役”以后。从诗题可知,诗人写作的直接契机是读陆放翁诗,情动于中而命笔。陆游(1125-1210),号放翁,山阴(今绍兴)人,他生活的时代,适值金人南侵、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危机四伏、残局难支;中原百姓不堪离乱之苦。诗人蒿目时艰,力主抗战,收复中原,却屡遭打击,请缨无路,壮志难酬。陆游临终时,不提身后的家事儿女事,只嘱咐待到官军一旦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的在天之灵。
  林景熙诗承《示儿》诗的境界,又从中化出,再铸入亡国遗民的深切感受,寥寥数语,从另一角度创造了一个可以说比《示儿》更加感天动地,更加悲切沉痛的意境,表达了报国愿望与亡国现实的深切矛盾。结句“家祭如何告乃公”是全诗的“诗眼”。
  鲁迅说过:“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这些论述道出了唐宋诗歌的一般的发展轨迹,但决不能以此否认宋诗的成就。且不说苏轼本人及陆游等名家的成就,单就林景熙《书陆放翁诗卷后》来看,也可以说明,主理的诗未必寡情,情理交融的诗亦有它的审美价值。有宋一朝,理学兴起,诗人感受着多灾多难的时代脉搏,关心国运,留意世道,把理性的思考与感情的抒发结合在一起,是必然的。
  林景熙的《书陆放翁诗卷后》比较明显地具有宋诗情理结合的品格,有血有泪,不无有别于唐诗的另一种审美情趣,数百年来,不知拨动了多少爱国仁人志士的心弦,甚至令人不能“不为滴泪”,其世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由此可知。在陆放翁逝世迄今的七百多年间,能以诗歌如此深情而痛楚地颂扬、追怀他,并以此寄托自己炽热的爱国情怀的,当首推林景熙。
  林景熙的诗多以怀旧思宋为内容,如《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等,比比皆是。山水诗数量不少,也表达出深沉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其中有以象征意象来表现的,更多的山水诗不用喻象而用兴象。诗人把亡国之恨,倾注到山水景物之中,借景抒情,意余象外。

四、祭祀不绝   历代膜拜

   1368年,元朝覆灭。  明洪武五年(1372),朝廷从林景熙诗词中寻找到宋六帝遗骸埋葬处,在重新迎接六帝回宝山敕葬时,特地在皇陵旁建造“双义祠”,塑林、唐身像于祠中供人拜竭。祠里有翰林院待诏、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书《双义祠记》,称林景熙、唐珏乃“千古大义士。”祠前有联语:“一树冬青怀义士,千秋香火近思陵”。“未许髡胡惊帝魂,几经杜宇守天章。”
  人们为彪炳林、唐二义士的高义卓行,历史上绍兴与平阳家乡人民曾先后为他们建造了七座祠堂;明、清两代剧作家为他们编写了四个剧本。其中明代卜世臣编撰的《冬青记》,在苏州虎丘千人石上公演时,“观者上万、无不泣下者也!”,对他们的爱国主义义举感动不已,崇敬有加。明朝曾在平阳县城西门外白石街为他树“南渡孤忠”牌坊;清朝又在县城南门吊桥头为他树“文谢齐芳”牌坊。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9),平阳县知县徐恕尊崇乡贤,为他修建在腾蛟青芝山的墓园,题写“南宋忠义霁山先生墓”。 清代画家曾衍东(1751-1830)号七道士,出于林景熙的景仰,为其作画造像并以诗记之《夜宿大雅山房,梦宋遗老林霁山,因图其像缀以诗》。(惜此画已佚。)1987年平阳、苍南两县林氏后裔集资重修林景熙墓,平阳县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建成“仰霁亭”和“林景熙爱国诗词碑林”,刘海粟、沙孟海、苏渊雷、林剑丹等二十位著名书法家在碑林上乐留墨宝,悼念和敬仰这位爱国诗人和民族骄子。
  1992年温州市人民政府将林景熙墓园、仰霁亭、碑林等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霁山诗文   永续弥新

  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冬季,林景熙卒于平阳家中,时年六十九岁。二十四年后,即元统二年(1334年),白沙章良(今属苍南县龙港镇海城办事处)人章祖程《白石樵唱》注释本便问世,这《霁山集》第一个注释本。
  章祖程在《题白石樵唱》文中称:“(景熙)晚年所著,杂文十卷外,有诗六卷,题曰《白石樵唱》,行于世。”可见林景熙著作在他晚年就结集,并以刻本或抄本流传。到明代天顺间,《霁山集》已“颇多散亡”,吕洪从叶衡处看到始末俱全的《白石樵唱》,辑补《读文山集》诗一篇,文“仅得先生白石稿中记、序、赋、铭而下若干篇”合并诗文为一集,分五卷刻印。霁山文集原名“白石稿”,诗集名“白石樵唱”,吕洪把诗文集合并,改题《霁山先生文集》,并作序言。序写于天顺七年(1463年)。明嘉靖间,毛秀得《霁山集》旧刻本,“间有手批注”。清辽藩光泽王重行刻印。辽藩光泽王序写于嘉靖七年(1528年)。这个本子删除了章祖程注。卷一、二、三题“白石樵唱”,卷四、五题“白石稿”。
  明嘉靖间,平阳知县冯彬得民间善本,又参校张寰得到的本子,重刊《霁山集》。并于嘉靖十年(1531年)为之作序。今藏上海图书馆明抄本,就是从冯彬刻的霁山先生《白石樵唱》过录,诗分六卷。据张寰序言“诗若干首,文若干首,总之分为十卷”,可知冯彬本文集部分分四卷。
  清康熙年间有汪士鋐刻本。汪士鋐序言写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又有丁瓒跋、吴嵩、吴瞻泰序。注本系据辽藩本重刻。
  《四库全书》本《霁山集》五卷,系据汪士鋐本缮录。清嘉庆间,鲍渌饮以多种《霁山集》藏本命鲍正言参校重刻,列入《知不足斋丛书》。据苏璠跋,乾隆时平阳已无《霁山集》,鲍本未刻成,张綦毋曾抄录一部带回平阳,綦毋死,所抄录《霁山集》也散失了。据鲍正言序(作于嘉庆十五年),鲍渌饮之所以刻《霁山集》,“庶几昆阳(章祖程)之注,或由此不致泯没尔”。民国三年(1914年)冒广生据知不足斋本重刻《霁山集》,这就是《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分五卷。
  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霁山集》,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用冒广生《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明抄霁山先生《白石樵唱》进行校勘,保留章祖程注,从冒广生跋中辑补《题陆秀夫帝蹈海图》一首,分五卷,一、二、三卷为诗,四、五卷为文。后附本传、旧刻序跋、明抄本目次。这是一本比较完备的本子。
  1995年,温州师范学院教授陈增杰将《霁山集》进行点校注释,整理成《林景熙诗集校注》,由浙江古籍出版社作为“两浙作家文丛”之一出版发行。
  今年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了应读者要求,综合各家版本之长,普及林景熙诗文,对历代已出版的林景熙诗文进行重新点校,辑补了近年发现的多篇佚文,如林景熙的讽喻小品《春声君传》,这是一篇有价值的托物言志小品,又是一篇精悍犀利的佳作;《王氏园亭记》情景交融,意在言外,境由象生,技法娴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多篇佚文,成为新版《林景熙诗文集》的一大亮点。此书即将出版面世。

  爱国主义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历史长河淌流过700余载,时至今日,林景熙的高风亮节和文学作品,仍然似璀灿的明珠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熠熠发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努力。

来源:中华林氏 http://lin.hxtongen.com/Show/5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29 01:12 , Processed in 0.132506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