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427|回复: 2

林立柽的读谱札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1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州古城林氏族谱
  古城在福州郊区新店镇,乡中有闽越王古城遗址.族谱由林永康先生主持修纂,永康笔名欧阳剑华是台湾著名的作家和书画家,1989年返乡探亲访祖,乃发愿编纂族谱,会同族中父老经数年艰辛的调查与编写,1993年完成付梓。该谱编排合理,文字流畅,书法隽秀,印刷精良,读后令人十分欣慰。
  古城肇基始祖本弘公,明末自长乐迁来在古城墙废地开荒立业,现传至十二世,三百年来未曾修谱,本弘公来自长乐何地,属何支派均失传,本谱依照长乐林氏是九牧七房蒙公之后的传闻,认定是蒙公之后,故族谱全名为《古城林氏(旧林)九牧本宗族谱》。
  今年五月召开的省林氏源流研讨会上,长乐林发照、林玉琰编写的《长乐林氏源流暨分布概述》是一篇很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文章,长乐林氏现状和历史都详加介绍,在该县十六万林氏人口中派系很多:有晋安世系,禄公后裔有忠义林,遍布上下长乐南北乡七十八个村、坊、里,人数最多,有九牧林中的长,二、六、七、八房,有柴林世系等;固始世系,主要是随王审知入闽的首祉、唐屿,鹤岭下等林氏;还有是宦居或唐、宋避乱迁来的。本弘公系何世系支派,目前尚无法断定,此事可拜托长乐宗亲多方留意,代为寻查。
永泰埔埕梅山林氏族谱
  1996年出版的《梅山林氏族谱》是一部近千页的宏篇巨著。梅山林氏自始祖源公至今四十七世,把全族自古至今的人丁皆列入谱,工程之大令人赞叹,切文字洗炼,校刊精细,印刷装桢也很考究,实乃我林氏现代修谱的精品之一。
  谱中唯一应该探讨的是世系来源问题。自洪武甲寅(公元1374年)至1996年新修谱共修七次,收序言10篇,其中提到世系来源的有五篇,节录如下:1、洪武甲寅(公元1374年)二十二世孙尚友公序:‘吾家谱牒自渡江之后以源公为始祖世系纪述未尝少紊。”2、成化癸已(公元1473年)林瀚序:“及阅克公谱载:自固始始迁之祖曰源者至今历世二十有六矣。”3、乾隆丙申(公元1776年)郑际唐序:“捧阅贵谱,始祖曰源者,唐九侯之后裔也。”4、嘉庆乙亥(公元1815年)三十七世孙绅公序:“林之开闽也,自晋安郡王禄公始,当其入莆邑茂公始居北螺村,越及移福城源公始居登俊里。”5、1996年新谱序:“考我梅山谱牒,以源公为一世。盖禄公以后,我谱失传,而源公之后世系详略。”
  以上有固始林和九牧林两种说法。笔者以为,固始林的说法,比较合理,明代两序观点相同。洪武尚友公序:“吾家谱牒自渡江后,以源公为始祖,世系记述未尝少紊。”明确渡江后始祖是源公,成化林瀚序:“及阅克公谱载:自固始始迁之祖曰源者,至今历世二十有六矣。”把三个要点何处,何时迁来,始迁之祖是谁说的很清楚,何时迁来可从源公至成化癸巳年已传二十六代推算:一世三十年计算是780年,成化癸巳(公元1473年)后退780年是公元653年左右,当在唐高宗年代,以一世二十年计算是520年,公元1473年后退520年是公元953年正当唐末五代十国时代。
  林瀚(1434 - 1519)字享大,号泉山,闽县林浦人,是“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第一代尚书,第二代进土。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修撰官至南吏、兵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文安。著有《泉山集》,后世称文安公。
  梅山二十六世孙封川县知县克公进京觐见,文安公当时在翰林院任国史编修承事郎,克公捧谱求他作序。做为当朝史官写出梅山世系来源,应当是有权威性的。
  唐末自固始入闽的几支林氏,现皆历世四十馀代,因当时中原动乱,避难仓卒南下,族谱散失,又无法及时修谱,故自始祖以上世系皆失传。这些情况,与梅山林氏很相似。
  清代两序说梅山是九牧之后,只是泛泛而言,无法解释源公以上谱牒失传之原因。附言中举《长乐首祉林氏族谱》中有之奇公者,其简历与梅山七世之奇公一样,可证梅山属九牧八房,此说亦十分勉强,旧社会修谱者为了光耀门楣,把别世系名人写入己谱的大有人在,梅山之奇公可能是被别人“借”走了。
  以上只是个人一孔之见,还望梅山宗亲指教。
古田利洋《济南支谱》
  《济南支谱》是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利洋十八代孙桂元公编撰,谱中有五世得富公,八世廷岱公二篇序言,还收进非本世系的南宋淇孙公所修的谱序。利洋林氏自明初良议公以上世系失传,世系采源是利洋林氏自古至今求索不断的问题。
  南宋淳佑庚戌(公元1250年)淇孙公序:“自唐而下支分派衍,究其由莆入田实蕴公之子国子祭酒曰余心者……”明天顺庚辰(公元1460年)五世得富公序:“缘唐皇正统天下从风,厥裔曰余心者由莆人田……”明万历戊戌(公元1598年)八世廷岱公序:“缘及唐末,王仙芝之乱,有祖讳余心者,任光禄大夫,同刘侯开疆拓土,至古田而家於衡阳高土皆之地。”以上三序都认为余心是始祖,问题是:1、蕴公只生一子名愿而非余心;2、所言蕴公子国子祭洒余心,当在唐贞元间(公元810年左右),唐末光禄大夫余心应在唐广明、中和间(公元880年左右)时间相差七十余年。
  今年九月底,利洋林寿炎先生送来新出土的墓志铭相片,是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刻的少山公墓志铭,中有利洋世系来源的记载:“林翁讳文仪字世威号少山系出光州固始,赵朱南渡避乱入闽遂世为闽人,既而族演支分散处外县,占藉古田复世为古田人,远祖宋光禄大夫县令者数十传而翁……”铭文记载与谱中有所不同,但此墓志铭是确认利洋世系来源的重要依据。据寿炎先生称,还有一穴明代古墓,因盗墓有洞可入内,发现也有墓志铭,待发掘出土后,对利洋源流研究定有重要价值。
竹田林氏十四世祖孝任公支谱
  竹田村地处长乐市南,距吴航镇十七公里,属古槐镇,有825户。
  竹田原名“沙堤”又改“筑堤”,明林廷选为防水患,造福村民,建造了星溪两岸堤坝。廷选公字舜举号竹田,明成化十七年进土,南工部尚书,卒赐太子少保。为纪念他修水利保丰收的善举,就以他的号,改名为竹田。
  支谱《竹田村林姓来由》一文称:“据族谱记载,竹田林氏始祖万原公,字惟忠,莆田九牧迈公后裔,迈公官雷州刺史,居福唐。父母早逝,于延佑四年(公元1317年)来长乐寻叔父于阜山僧舍(今竹田上官村一个庙宇中),遂娶陈氏女因居焉。”据此,竹田林氏乃九牧雷州之后
  笔者阅支谱中《谱图序》、《长乐筑堤林氏族谱序》二文之后,觉得竹田林氏源流,有进一步推敲之必要。
  《谱图序》是廷选公父宗礼公号梅隐居土於明成化庚寅(公元1470年)所撰,文中称:“招远将军讳禄,从晋渡江,改合浦太守,左迁温陵令,遂为晋安温陵人,今泉州地也。唐定天下,氏族以林为甲姓,至九牧大显,曰迈者,为雷州牧,子孙因仕徙从居长乐,先后以科第显。”文中虽没有直接指出竹田林氏为迈公之后,但其意甚明。
  《长乐筑堤林氏族谱序》是林俊於明正德戊寅(公元1518年)所撰。俊字待用号见素,明成化十四年进士,工、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谥贞肃。序文称:“长林,林所由出,林祖也。晋安郡公,莆之林所由出,莆之林祖也。其后散徙闽粤间。长乐则智清、智海、智溢,给谏遁民公裔。慎思九牧霄州裔,莆谱称水部郎中者也。今大司空竹田公,筑堤之林出雷州,而谱源历化,迹序罔稽,七世茂祗仅名讳,万原而下始有徵信,书水部不系,万原始系,毋敢有苟焉尔。”见素公这一段话,是研究竹田源流的重要依据,现分析如下:
  一,据忠义林谱载,给谏遁民公为禄公七世孙,生七子:玉钟、玉器、玉像、玉珍、玉琦、玉质、玉童。玉器公为忠义林祖,玉珍公为九牧林祖。文中提及智清、智溢为玉质公后裔,“智清,泉州刺史。“智溢,建安县尉,居长乐,仁晃、仁爱其后也”,智海未详。
  二、慎思公为忠义林祖。见素公所据之莆谱,误将水部列为雷州裔,族谱中之谬误不少不足为奇。慎思公为禄公十七世孙,同九牧一个辈份。
  三、序中书慎思公之意,见素公很明白把竹田林氏列为慎思公之后,但又慎重地说:“谱源历化,迹序罔稽”故“水部不系”因“万原而下始有徽信”故“万原始系,毋敢有苟焉尔。”见素公下笔前,是认真研究过竹田历史的。
  以上乃笔者根据支谱引发的愚见,还望竹田宗亲赐教。
源流研究要耐心慎重
  福建林氏是从中原陆续迁徙而来的。除正常的仕宦、经商、投亲等原因外,多是在天灾、人祸、战乱中被迫背井离乡,家谱多被兵燹所毁,南迁者中虽有不少衣冠贵胄,但仓慌间也顾不上带谱牒了。到闽后,在栖居地又得为立身持家而奔命,故又不能及时续家谱。晋五胡乱华、唐宋王朝交替、宋元政权更迭,此间南迁之林氏世系多数失传,只有开闽始祖,往上则茫然不知。还有是外地迁闽或本省甲地迁徙乙地的林氏,始祖是劳动人民,文化水平低,财力有限,所以也无力修谱,不少只留下口信,某时从某地某村迁来,因年代久远,世系也难续得上。前者如随王审知入闽的几支林氏,宋代随宋王朝逃离中原的林氏都只有始祖名讳,以上皆空白。后者如福州古城林氏,始祖本弘公只留下从长乐迁采的口信,十二世皆无修谱,故令今人为寻根而颇费周折。
  世系失传之后,往往很难接续得上。如固始迁闽的林氏要到固始寻根也是难上难,因为固始本地林氏已很少,而且多数是以后从南方回迁的,原始的资料,墓茔也很难找得到。浙南有百万林氏,早者在唐,少数在宋,多数在明清两代从福建迁去,祖上往往只留下口信,儿孙只知是从某县迁来,好一些的知道某村,但始祖属那一支派,那一房则茫然不知。寻根觅祖的道路尽管任重而道远,但随着林氏源流研究工作的深入和宗亲们的联手合作,相信许多难题是可以解开的,
  在源流没查清,证据不可靠时,要耐心等待,宁可维持现状,也不可主观武断地随便续上某支某派,更不可附望联宗,往旺枝上靠,以免发生牵强附会,叫世人贻笑大方。古田利洋林氏宗亲对旧谱中既有源於九牧,又有源於固始的不同记载,不轻於肯定那一种说法,而是认真查找线索,林寿炎、林耀炳等宗亲省内外四处奔走,决心查个水落石出,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林立柽
《林氏研究》第二期(1998.1.28)
来源:中华林氏http://lin.hxtongen.com/Show/616
发表于 2011-6-4 10: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兴睦 于 2011-6-4 11:07 编辑

据宁德西乡定洋村(九牧八房)2007年发现一册明朝万历年间手抄残本记载:“林仲深公(定洋第二十四世),大约在元朝至明朝年间,居蟮溪(据老人说福州有地方名叫蟮溪)街下杨家改名宋第十有囗囗囗…注:黑体字系原文。
QQ邮箱:1871287590@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4 12: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州确实有鳝溪,在鼓山脚下,而且一直没有变化,应该从无诸开始就这么叫 2# 林兴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18 10:31 , Processed in 0.060648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