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795|回复: 0

《长城族谱》《澜祖房谱》两太五同为一人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7 00: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金发宗贤在《长城族谱》上查到龙南林氏始祖太五公的信息,为龙南林氏寻根,开启了希望之门。家琪宗贤以激动的心情写出此文,论证严谨,他认为始祖太五公与莆田谱上的太五公为同一人,这当然是一个大好的消息。望两地宗亲在家琪此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详查推敲,取得令人信服的结论。  《关于泰五世系误承槐应的考证》(讨论稿)在《林氏研究》第十期发表后,莆田市埭头镇英田村金发宗长来电来信,告知莆田《长城族谱》、《梨岭族谱》所载太五,正是龙南宗亲要寻找的上祖太五,金发宗长还多次寄来宝贵的史料。对照两地史料进行论证,发现莆田《长城族谱》与龙南《澜祖房谱》上的太五至少有六个方面相合,进而认定两谱所载太五同为一人。
一、两谱太五承传互缺
  明万历庚子(1600)首修《澜祖房谱》,太五为一世始祖。泰五世系上承无载。清道光巳酉(1849)龙南第一次联修《林氏族谱》,修出了—个槐应——泰五世系,使原本没有上承的太五世系向上延伸到了受姓始祖坚公。今年考证认定泰五世系误承槐应之后,重新出现了太五世的上承问题。世系在太五一代为顶,上承出现断口。
  与《澜祖房谱》相反,莆田《长城族谱>和《梨岭族谱》是太五下传无载。世系在太五—代停顿,下传出现断口。
  同一名字的两个断口,是两个互相独立的断口还是本同一体的断口?这就需要通过探讨,找到其产生断口的原因和连接断口的必要条件。
二、两谱太五承传无载的原因
  1、《澜祖房谱》大五上承为何无载?
  读张麒为首修《澜祖房谱》撰写的《西河林氏族谱记》可以知道,该谱一世始祖太五至五世祖志通的谱文是根据一幅祖传“遗记纸”编写的。那幅“遗记纸”是一张记录上祖人和事的“备忘录”。二世祖、三世祖、四世祖各代祖宗均谱上有名,排次有序。他们名下还有“因天下大乱”、“九子不知存没”、“徙不知去向”、“乏嗣”一类注记。太五世系上承为何无载,我们可以从注脚揭示的时代面貌中看到端倪。
  太五生于宋末元初,碰到一个改朝换代的乱世。由于“天下大乱”,太五十个儿子九子离散“不知存没”。只有第十满(末)子留在身边。三世祖茂聪兄弟五人,四位兄长“徙不知去向”。四世祖景崇兄弟五人,二弟景安“乏嗣”,其余三位弟弟也是“徙不知去向”。太五——千十——茂聪——景崇每代只有一人留居莆田。到了五世祖志通一代则全迁离了莆田。处身动乱中的太五没有离开莆田,该是父老子小无力出走的缘故。千十是太五的第十子(排序末含姐妹),父子龄差最大,按古代人的寿年推论,千十在尚未记住祖辈名讳的孩童时代太五就辞世了。等到千十做了人父人祖,下传给他子辈孙辈的最高祖辈也不过是太五。后来相继留居莆田的茂聪、景崇和明天顺年间(1457-1464)最后迁走的志通,只能依样画葫芦地将太五及其世系,以口碑或文字的形式代代下传。后人对上祖的了解只能到太五为止。这该是龙南《澜祖房谱》上线无载的原因。
  2、《长城族谱》太五下传无载,基本原因是成年太五身不逢修。
  《长城族谱》载有太五兄弟五人,太五排行第二。太五能入《长城族谱》,或是太五兄弟五人已经出世,但未成年未婚生育就遇上了修谱,兄弟五人得以入载(查对《长城族谱》历修谱序,其间无谱修);或是后人续修《长城族谱》时依据载有太五一代名讳的资料编写入谱。可是,成年之后的太五却是身不逢修。如若逢修,即使其子辈尚未出全,太五名下也会出现其已经出世的子辈一代。待等英田有修时,太五的子孙已经全部离开莆田,太五一系因无谱稿参修而在《长城族谱》上脱载。这种由于社会动乱造成长期断修的状况,符合莆田林氏抗元离乱的历史。
  由此可见,两谱太五传承断线是长期离乱造成的。但是,两个线头是不是断在一个人身上?让我们找一找两谱太五的共同之点。
三、两谱太五有六个相合
  对照两谱,我们找出六个共同点。
  1、籍贯相合
  《澜祖房谱》太五名下记载:“原籍福建福州兴化莆田县”。与《长城族谱》太五所在的莆田县相合。
  2、出生时间相合
  《澜祖房谱》太五的出生时间,龙南考证推定为公元1259年,大数是公元1260年,从正负10年为误差则是公元1250-1270年。
  《长城族谱》载24世伯显公宋崇宁五年(1106)进士,以其30岁中进士倒算,伯显公生于公元1076年。每代相隔30年,其第六代孙太五的生年则为公元1256年。以莆田、龙南两地各自的史料算得两谱太五的出生时间是惊人的相合。
  3、所在世次相合
  在槐应世系中,太五列闽林33世,槐应列32世。若太五与槐应岁数相同,太五也列到32世。考证太五的生年比槐应早60年,比槐应高出两世,该为闽林30世。正与《长城族谱》中的太五列闽相30世相合。
  4、名讳用字相合
  龙南《澜祖房谱》的《西河林氏族谱记》,记述了首修该谱的经过,披露了“遗记纸”上所记的祖源、世系等重要史料,看得出来“上书始祖林太五郎……”—句起的一大段文字是“遗记纸”所录内容的重现。句中“太五”之“太”用字一致,是自然的相同①。因“太”也作“泰”,龙南诸谱后来用了“泰”字。
  5、断线位置相合
  两谱太五各有一个承接断口,两个世系都断在太五那个位置上。
  6、离乱背景相合
   “遗记纸”上记载,洪武主出之前,“(莆田)天下大乱”,“(百姓)东逐西奔”。一世始祖林泰五郎下记“元未明初因天下大乱祖生十子其九子不知存没”。这些动乱历史的记载与莆田金发宗长介绍的《莆田县志》所载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莆田大乱的情况遥相吻合。
  从六个相合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谱太五的总体特征十分相似。为了对比,试用代码编码的方法,用籍贯、世次、父名、己名、生年、子名和附加码,给两谱太五编排两条身份码(相合的单元用同一代码),分辨两谱太五的异同。
  设莆田县的单元码为3511,闽林30世为30,英田谱太五生父伯二十为820,太五的名字为05,生年码共用1260(两地堆算均接近1260)太五之子千十为10,并以其同世同名同断口为附加码46(“失录”的谐音)得出两谱的身份码为:
  《长城族谱》中的太五 3511 30 820  05 1260 (子码) 46 
  《澜祖房谱》中的太五 3511 30 (父码) 05 1260 10  46 
  两码显示,两谱太五的身份码总体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各有—个断口。还不能立即断言两谱太五是同一人。但是断口恰恰断在同一县城、同一世次、同一生年、同一名字的人身上。同时具备这些相同条件的太五有几个?我们通过数量分析从中寻求答案②。
  1、从《莆田县志》(  版)查得莆田县宋末全县人口总数为10万人(暂用数,《龙南县志》载宋时龙南人口约5万人)。
  2、按“陈林半天下”的说法取林姓人口为莆田县总人口的40%。算得当时林姓人口为4万人,男女各占一半,男丁为2万人。
  3、当时人均寿年以50岁计,得出每一档同龄的人口为20000人:50= 400人。
  4、同龄人中以五世共处为依据则每一世的人数为400人÷5=80人。
  5、同名率以1%估计(即每100个人中有1人同名)同年出生、同列一世的同名人数为:80人×10 =0.8人。
  6、同世同名同在谱中断载的概率以1%估计,与太五同名同世同断载的人数为:0.8人xl00= 0.008人。
  这个数字表明,在莆田县的范围内,除太五本人之外。没有第二人与太五在六个方面都能相同相合。《长城族谱》上的太五与《澜祖房谱》的太五在六个方面相合是自己同自己的相同相合,这就是说两谱太五是同—个人。
四、结 语
  本文试以谱载史料为基础,通过寻找史料中的特点和内在联系,论证两谱太五同为一人。如果没有思路、史料和逻辑错误,我认为这个论证是可靠的。但是,本文所言毕竟是个人的一孔之见。事关认祖大事,恳请诸位宗贤斧正。有关数据和史料待回莆调研后再作补充和订正。
  2000年11月10日注释:
  ①张麟撰《西河林氏族谱记》节录
  “郁(朝郁公——太五世系十世孙)受父命将(拿出)原藏遗记纸一幅,模糊莫甚,郁告始末,未知其详,诸父职阅之。麒细观其由,上书始祖林太五郎,流经五世祖志通,因天下大乱,东逐西奔,天降我大明洪武主由,扫平中华一统。天顺间,通祖自闽省莆田分徙虔州桃川象塘堡罗盘古立居。”
  ②各项参算数据本着放宽的原则选用,以增大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江西龙南 林家琪
《林氏研究》第十一期(2000.12.28)

来源:中华林氏http://lin.hxtongen.com/Show/585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28 18:16 , Processed in 0.137000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