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646|回复: 4

凤池林溯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1 22: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sans-serif">
<DIV>明嘉靖七年(1528),举人林继禄在《凤池林氏族譜》中所写的《林氏始末》中说:“继禄承上世家乘,传为汝 南浮光人,郡以西河,则亦晧之后也。”可知凤池林是源自控鹤林他们都是林延皓的后代。《林氏始末》还说,由于“世远族繁”加以宋元兵燹之后,谱碟鲜存”,所以“世次多遗”。也就是说凤池林具体如何和控鹤林衔接已无法弄清楚。</DIV>
<DIV>按《林氏始末》所言,凤池林始祖是林 。林 自幼随父宦游於外。父卒,回到福州,“卜居省治东路凤池坊”。这就是这一林氏衍派得名“凤池林”的由来,时在明朝初年。</DIV>
<DIV>&nbsp;</DIV>
<DIV>林长民的长女林林徽因,黄花岗七十二列士之一林尹民林觉民都是凤池林的后裔</DIV>
<DIV>&nbsp;</DIV>
<DIV>&nbsp;</DIV>
<DIV>&nbsp;</DIV>
<DIV>“控鹤林”“信”字辈林伟杰摘自曾意丹,徐鹤苹著《福州世家》</DIV></DIV>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21: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觉民

檄文《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小说《莫那国之犯人》、译作《六国宪法论》都是林觉民在日本留学期间完成的,那时他的偶像是孙中山。

福州男人中温良平和、锋芒缺乏或深藏者居多,林觉民一定算个特例,别人为国弱被欺痛哭,他不哭,体内发出的是另一种声响:“中国危在旦夕,大丈夫当以死报国,哭泣有什么用?我们既然以革命者自许,就应当仗剑而起,同心协力解决问题,这样,危如累卵的局面或许还可以挽救。凡是有血气的人,谁能忍受亡国的惨痛!”每一句都掷地有声,那是从顶天立地的伟男人肺腑中流淌出来的血性豪情。

从1907至1911年,他在日本4年,攻读哲学,还学日语、英语、德语。这个削瘦的福州男人匆匆穿行在樱花树下,看进他眼中的不是樱花的璀璨,也不是东洋美人的如花笑脸,而是彼岸、他的祖国的凄风苦雨,留学东京的学生所组成的同盟会第十四支部 (亦称福建支部)于是多出一个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具有极佳演讲口才的青年。那年春天,黄兴等人从香港来信:广州起义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林觉民就是在这个时候回来了,回到福州,他的任务是发动当地革命组织响应起义,另一个任务则是选拔福建志士前去壮大队伍。

危险至此仍然没有真正来临。家中大门被吱呀一声推开时,妻子的惊喜与父亲的惊诧扑面而来。每年他都仅在暑假归来,这次是个意外,太意外了,连通报的信也没有预先来过一封。需要解释吗?肯定是需要的。他以学校正放樱花假搪塞过去。妻子的疑虑也许很快就被这个不期而至的喜悦淹没了,但他的父亲,见过人生多少起落的林孝颖怎么会信?13岁就敢公然蔑视万户侯的儿子,如今究竟在忙乎些什么?不知道呀,林孝颖只能抚着自己渐渐花白的胡子,无奈地盯着窗外出神。风中的翠竹摇曳生姿,有妇孺欢声笑语相伴而起,脆亮地、婉转地萦绕在屋檐窗棂上。这一切都留不住林觉民,他很快又要走了。1911年农历三月十九日,他带着第一批志士20余人从马尾登船,驰往香港。春光笼罩下的故乡在他身后渐渐远去,他挥挥手,涌起一丝诀别的不舍。心里真的跟明镜似的,知道山有多高水有多险,“此举如果失败,死人必然很多,定能感动同胞……嗟呼,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而犹生也,有何遗憾!”他这么跟人说。抵港后,赴广州前,他又展开一条手帕给一直牵肠挂肚的妻子写信。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这封信的原件据说存放在福建省博物馆,故居中陈列的是复制品。我站在它的前面,长时间没有离去。字是绢秀的,灵动的,没有丝毫潦草浮躁,甚至少有涂改。那么意气奋发的青年,人生的画卷才徐徐打开,突然之间站到了生与死的边缘,需要多少定力,才能让自己心静如水。

然后,他倒下了,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并不是倒在战场上,先是腰部中弹,力竭被捕,后在刑堂上面无惧色地慷慨陈辞,痛斥腐败,吁请救国救民;这是林觉民人生的最后一个舞台,他的表演太精彩了,连曾对他咬牙切齿的清军总督张鸣岐和水师提督都李淮都,惊为天人。“真奇男子也!”这是张鸣岐的慨叹。但张鸣岐又执意杀他,理由很简单:“好人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那还了得!”

林觉民年轻的生命划上了句号,一同死去的还有他的堂弟、林长民的三弟、林徽因的三叔林尹民。在一桩中国历史必须重重写一笔的事件中,林家献出了两位血气方刚的男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21: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将”林尹民

林尹民(1887-1911),字靖庵,号无我,闽县人,家住杨桥巷。林觉民的族弟。父亲林孝杨,号乐天,为仁厚长者,娶妻梁氏,生二子,次子即林尹民。林尹民刚出生,母亲便逝世了。长大后,林尹民对父亲极为孝顺,对哥也很尊敬。性格豪爽又有远大志向,但花钱很大,见别人吝啬,就说“伧气逼人,俗不可耐。”拒绝交往。平时喜欢喝酒,饮“数斗不乱”。每年夏天和冬天时,酒后往往捶胸顿足,思念母亲,非常哀痛。宣统元年(1909年)冬,患大病,几乎掉了性命,病愈经亲友规劝,戒酒了。

林尹民很有力气,能举起三百斤大石,曾聘请拳师学习少林武术,五年毕业。他沉着勇猛,寡言少语。爱好打猎,曾入山与猛兽搏斗,险死几次,斗志更加昂然,引以为乐。他性情刚烈,发怒时喊声震天,令人胆寒,人们称其为“飞将”。一次他黑夜提刀,埋伏在栅栏上。三更时,打更人从他面前经过,林尹民突然跳下,拔出钢刀,打更人见刀光如雪,疑为绿林中人,跪地求饶,大叫“大王饶命”!时年十六七岁,其放荡不羁于此可见,“然其神威,亦可想见矣”。

林尹民伯父在浙江做官,叫他前往与林文同校读书,两人是好朋友。林文性格宁静谨慎,林尹民性格完全相反,但交情极深,人们感到很奇怪。林尹民虽然终日嬉戏,但天性聪明,成绩最好,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伯父十分器重他。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林文到日本留学,林尹民没有了知心朋友,郁郁寡欢。伯父安慰他说:“你写文章说出志向,文章好,我可以对你父亲说,也让你去日本。”林尹民十分高兴,当即写了文章,得到了伯父的赏识。

翌年林尹民东渡日本,入成城学校学习,武艺为全校第一。这年他20岁,收敛了许多,不像少年时那样狂态,大家既怕他又爱他。该校是日本陆军士官生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林尹民毕业。不久,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用官费,这不是他的志向,曾感叹地说:“大丈夫生于此时,当将铁骑五千,横行天下,效檀、王、徐、常辈(明初四个开国将领),长驱逐北,收复河山耳。何能终身伏案作博士耶?”林尹民课外努力学习中外兵书,有所心得,往往拍案叫好,于是精通军事谋略。林尹民与林觉民、林文在日本留学时,同租一室,号为“三林”。人称林文为大林,林觉民为中林,林尹民为小林,以出生月日先后说的,三人同年生。

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同盟会会员、广州起义总司令倪映典率新军在广州起义,遭清军镇压,中弹牺牲,林文极为悲痛。六月,林文从香港到广州,对林尹民讲述倪映典牺牲经过,流泪不止。林尹民常说:“中国之病,已入膏肓,舍革命以正本清源,无可救者。”向林文请求坚决加入同盟会,家乡的同盟会会员得知此事,拍掌祝贺。林尹民的书法高古劲秀,人称可与岳飞、戚继光相媲美。林尹民笑着说:“小小的事何足道,功业能像岳、戚二公那样,才不惭愧呢!”在学校学习既久,他性情也变得温厚了。刻一印曰“剑胆琴心”。每介绍人入同盟会,见人有顾念家庭,犹豫不决,往往痛哭劝告:“我不是不知家庭可顾恋的。但想到中国亡,还有什么家庭!”

宣统二年(1910年)冬,林尹民遵父命回福州过年。他早年订婚,父亲要他马上结婚,他婉言谢绝,私下对亲近的人说:“现在不是结婚的时候,即使有天姿国色的人,也应忍泪不顾。何况未娶,而自寻苦恼呢!如有不幸,怎么对得起她?”宣统三年春,林尹民离开福州又到日本,当时福建革命党人大多到广州,郑烈因病没有动身。林尹民知道起义时间即在旦夕,喜形于色,但恐怕来不及参加,对郑烈说:“你们为什么不用电报通知我,只作‘速来’二字,家中人一定不会怀疑。现在万一来不及,不但无法表明我不是胆小,而且辜负了平生所学。如果起义失败,战友牺牲,我活着有何意义。”革命意志非常坚定。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三月十七日,郑烈病刚愈,林尹民与郑烈携带六箱军火回国。在船中,他读《岳飞集》,笑对郑烈说:“岳飞在天有灵,我们的义举和他的抗金精神一样,他一定支持。如果不幸失败而死,必为厉鬼杀贼,中国前途真不可量啊!”二十七日早晨到广州,同志们见他来到,十分欢喜,互相握手祝贺。二十九日下午爆发了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林尹民与先锋队队员在黄兴的率领下进攻广东总督署衙门。他怒发冲冠,大呼杀敌,所向披靡,杀死十多人。看见同志中枪而死,更加愤怒,喊哑了声音,两眼出血,扔手榴弹,开枪向前,杀得官军如摧枯拉朽,虽身中数十枪,全身流血,而战斗更为猛烈,“吼声如雷”。官军见之,节节败退。终因“飞弹中脑,血涌如注”,他壮烈牺牲,年仅25岁。来源:福州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21: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住在文儒坊的林觉民胞妹林秀慧

发布日期:2007-12-29  来源:福州新闻网   网友评论(0条)责任编辑:煜



三坊七巷故事多,从这里走出的贤达能人曾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作出杰出的贡献。我很幸福,也很自豪,我曾经在三坊七巷居住38年。笔者小学在福州仑角小学就读,这是我先祖葛蔚菴创办的。小学的老师几十年后我仍记得他们的名字。尤其是林秀慧老师。她是我小学五、六年级的班主任,教语文。我对她的印象特别深刻,她是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胞妹。我的思想品质、作风锤炼及对文学兴趣,是和她的教诲分不开的。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就注意收集林觉民烈士的相关资料。可惜,这些资料在“文革”中丢失了。

林觉民 (1887-1911),字意洞,福建闽县(今福州)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秀慧老师上课时讲授林觉民的爱国表现,讲叙她的胞兄林觉民为推翻腐朽的清朝,英勇献身。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与妻书》。读《与妻书》时,林秀慧老师声情并茂。特别读到“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身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时,全班同学都哭了。林秀慧老师上课时的动人情景,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终身受用。林觉民烈士视死如归的精神,教育了几代人。据查,《与妻书》被列为20世纪中国最有名的文学经典著作之一。在林觉民爱国精神鼓舞下,笔者在1962年6月参了军。

林秀慧老师的家住在文儒坊19号(林则徐的母家)后厅左前后房。大家亲切地称她为“革命老人”。1968年3月我复员回家,常到林家玩,有时帮林秀慧老师做家务,如买米、挑水、擦地板等,她十分感激。上世纪70林秀慧老师到台湾三个月后不幸逝世。

林觉民胞妹林秀慧家居文儒坊,鲜为人知,此文也算为填补三坊七巷历史的空白出点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2: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尹民不是林长民的三弟,也是堂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5-20 22:01 , Processed in 0.06012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