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784|回复: 0

清末广东学者林朴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5 16: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末广东学者林朴山更新时间:2009-12-09 15:20:39 来源: 评论0条 点击查看
     广东吴川梅录林朴山(1857—1924),在清末民初,是省内颇负盛名的学者,被誉为一代经师。
     先生出自书香之家。祖父廷槐,考端礼增贡生,著有《问梅诗集》,曾祖父是县学廩生贡太学,先生幼年从师名儒,喜读诗词古文,每次考试,名列前茅。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广雅书院,选两广高才生肄业其中,先生首应其选。当时主院席梁鼎芬等硕学大师,对他甚为器重。业成归里,先后担任梅坡书院院长和两广优级学堂(中大前身),不虑千人。在教学中,先生秉承和实践先贤的“经为人师,行为世法”的意旨,治学认真,教学严谨,既以言设教,亦以行设教。尤其服膺于程子“存心爱物于人必有所济”一语,强调学以致用,使其门徒及儿子,在学业上均有相当成就。经他教过的学生,不少成为民国时期的军政要人,例如曾在国民党中央政府审计部长的林云陔和湖北省政府主席的杨永泰,均出自他的门下。
     先生险滩致力于教学,培养出一批一才之外,还积极从事乡邦文献工作,曾担任《广东文征》搜索和《广东通志》编纂。同时与粤中同仁损资辑录先哲文集,为发展地方文献而孜孜不倦。他的著述甚为丰富。河间纪文达著的《四库全书总目》,总挈《四库全书》纲领,是一代巨著,含意深刻,不易研读学人苦之。为了便于阅读,清末顺德李若农侍郎曾为之笺注,但斯事工程浩大,未能成书。先生博学多闻,花了十余年的精力,对它进行笺释。一字一句皆证其出处。日夕搜讨勘证,几经伤目。为了解决其中种种疑窦,不羿千里迢迢,赴京找秘籍,访通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著成《四库全书表文笺释》四卷,为研究国学提供了可贵的参考资料。因此,该书出版之后,曾经风行国内。此外,他还著有《居思草堂钞》两卷,以及《读礼要义》、《居思课集录》、《毛郑异诂》和《东北游日记》等。《居思草堂诗钞》,是先生逝世后,由其子温伯、友仲兄弟集其生前作的古体诗,请上海章太史梫选辑出版的。章梫为诗集作了序言,对先生的诗篇作了很高的评价。章梫认为:“朴山之诗,原本风雅,历建安正始而归于陶谢,宗风纯正,蕴籍渊深。”喻志韶、王舟瑶等更盛赞其诗“为岭南派而有浙声,其气格渊穆相茂,自成一调”。
     先生秉性刚直,廉洁奉公,明辨义利,不苟予取。而且淡仕宦,未尝依附权贵,轻入公门。唯独对于敬教劝学,救灾恤难,则不辞劳苦,挺身肩负。光绪二十七年,县属各地大旱,信宜、化州相继禁止粮食出口,梅录一带,米贩日少,奸商垄断,贫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先生目睹人民的困境,遂挺身而出,前往高雷道府,衣求饬令信宜、化州解禁粮食出口;同时向茂名义仓平价籴谷数百石,以济民食。先生为民排难解忧的荦荦大端,现在梅录的老人,还记忆犹新,每与他们谈及此事,无不对先生表露感激敬佩之情。
     先生在待人方面,事亲以敬,待人以诚,尊老爱幼。其母杨太夫人体弱善病,患咳嗽,每归省,侍奉汤药不稍懈。旋丁内艰,闻讣书院中,匍匐奔丧,盛暑时勺水不入口者三日,哀毁骨立,几至失性。封翁述周先生晚年患气湿,朝夕侍奉,不离左右,旋病痢卧泻者逾月,调药进膳,悉躬任之。见有有过,直言规谏,而未讦人阴事;见人善,如已出;遇后俊,恒奖劝,勖其成。同气十人,两兄早丧,督教弟侄辈,严而有恩,故人惮其严,而未尝不服其量也。
     丙辰春,先生年逾花甲,家已具车,目睹乡中敬老之风日下,老老长长之义阙然无闻,于是与儿子温伯、友仲宴请了乡中87岁梅翁龙宜安等19人,重申尊老之义,并赋诗以纪之。其诗曰:
乾坤留正气,终古未曾消;
辟卉争先艳,孤芳爱后凋。
狂风无薄植,严霜有长条;
拟访香山老,招邀松与乔。
人生能七十,自古已稀之;
世变忧何极,身闲会有时。
桑梓乡味重,松柏岁寒知;
及此须行乐,交酬洒一卮。

     先生一生,笃学有文,饬厉名行,于家孝友,于交友多雅流名德,于居乡敦尚风义,筹荒赈,禁遏籴,救灾难,为人民多做多事,受到人民的尊敬。先生戌午花甲重逢,人们颂其德,奉献寿联诗文,盈千垒百,尼笺锦轴,骈罗璀璨。尔后,先生将友人赠送的诗文,辑录付梓,名曰《友声集》。
     1924年旧历8月25日,先生病逝于澳门,享年67年。先生卒之日,致吊者千数百人,极尽哀思。尔后其嗣温伯、友仲、郭叔昆仲三人,举家扶枢回梅录,卜吉安厝于梅录登高坡,修筑墓园墓道。下葬之日,高雷军政要人,亲临主祭。其亲友同僚学生及梅录各界人士前往致吊者逾千人。为了彰其德,乡人曾捐资建朴山祠于梅录坡心岭村,以资纪念。
     由于先生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极备钦敬,所以当先生去世这后,受过他熏陶的人,常常把他与新会著名学者陈白沙相提并论,说梅录有个林朴山,新会有个陈白沙,两者都是博学多才颇有建树的人,勉励后者以林、陈的遗风及其门徒辫子的成就为榜样,发奋学习,为国家民族的强盛而多作贡献。由此可见,林朴山先生的品德和事业,如何为执后学者所敬仰。正是“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韦燕徽)http://www.gdwc.gov.cn/file/news/2009/12/09/1284.shtml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20 19:44 , Processed in 0.049461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