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3583|回复: 1

沈葆桢与林、潘、吴三位夫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5 22: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沈骏文/图   一般人都知道沈葆桢的妻子林普晴,但对他的婚姻状况并不了解,有人曾问我,说沈葆桢曾纳妾,此事可确实?沈葆桢夫妇感情很深,是否是在林夫人过世之后娶的?等等。笔者根据资料及家人说的情况,将沈葆桢的婚姻状况综述如下:林夫人——贤妻、诤友、“女诸葛”   沈葆桢的妻子林普晴(1821-1873)字馂兰,又字敬纫,是林则徐的次女。她生于福建建州(今建瓯)大蒙州舟中。这是因为林则徐在浙江杭嘉湖道上,突然接到父亲林宾日患病的消息,赶忙请假,携妻儿乘船回福州探望。这时郑夫人已怀孕,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船抵建宁府属建瓯县境的大蒙州,将近午夜,林普晴诞生了。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按她出生时的情境“夜月明如昼”,取名普晴。她自幼爱读书,遍读诸子百家和诗词歌赋。她学识渊博,能文善书,喜欢下棋,也爱刺绣和女红。   她与沈葆桢的婚姻虽说是包办婚姻,但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他们是儿时的玩伴,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而且林普睛从儿时就倾心于这位表兄。1832年,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上,他的长子林汝舟从江苏回福州应试,住在沈家。林则徐借此机会,命他代表女方家长主持林普晴与沈葆桢订婚仪式。1839年初,郑夫人与林汝舟送林普晴回福州与沈葆桢完婚。   林普晴嫁到沈家,从优裕的生活转为贫穷。但她毫无富贵家小姐习气,不仅要做家务,还尝到了靠典当衣物维持生计的极端困苦。   林普晴从未到过厨房,来到沈家才开始尝试。婆婆林蕙芳称赞她饭菜做好,从此她天天下厨。有一天她在婆婆的奁盒中看到一张纸,不知道何用。婆婆笑着说,这是当票,昨天没有米,拿棉衣去当铺当钱买米。林普晴才知道沈家贫穷到如此困难的程度。她没有忧形于色,更加孝敬公婆。据沈葆桢的曾孙沈觐宪说,当年林夫人嫁到沈家时曾带陪嫁丫环,发现当票的当天,她就将两个丫环退还娘家。   1839年,沈葆桢婚后赴北京参加会试,林普晴卖掉陪嫁的金银首饰资助他,连金手镯也卖掉,从此戴藤镯终身未脱。以后,虽贵为一品夫人,也没有改戴金银珠宝首饰。   沈葆桢1844年第二次参加会试,未及第,留在北京苦读。接着翌年第三次参加会试,但仍未及第,继续留北京准备再次参加会试。加上他已育有三个儿女,家中人口增多,开支更大,欠债达千两银,林普晴更难持家。但她精打细算,将公婆侍奉得很好。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沈葆桢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接林普晴与子女来京团聚。   沈葆桢入翰林院后,因薪俸少,子女多,生活困难。林普晴白天操持家务,还要做针线活到深夜,连生孩子也未能很好休息。沈葆桢看到妻子这么累,十分内疚,劝她要保重身体。林普晴安慰他说,当年婆婆受的苦比我多好几倍,我的苦算不了什么!   若干年后,沈葆桢成为封疆大吏,薪俸较高,林普晴主持家务仍为节俭,沈葆桢才有可能将薪俸拿去救灾、救济人民和帮助亲友。   沈葆桢有七子七女,其中林普晴生五子(沈玮庆、沈莹庆、沈瑜庆、沈璿庆、沈瑶庆)五女。林普晴对其他庶出的二子二女也视如己出。她是儿子们的启蒙老师。她治家严格,在她的管教下,子侄们努力读书、上进。   林普晴不仅是贤妻良母,还是沈葆桢的“高级幕僚”、诤友和“女诸葛”。她才思敏捷,胆大心细,处事冷静而周全。沈葆桢的重要和绝密文件由她保管,重要的奏折由她缮写。她还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书法家与诗人。不少人向她求字,沈葆桢的老师林昌彝就很看重她的书法。林昌彝进呈皇帝的《三礼通释》是请她缮写的。她写的诗曾收入郑士龙主编的《全闽诗话补编》与陈香主编的《清代女诗人选集》。林普晴在历史上负盛名的事迹是在太平天国军队攻打江西广信时,她“独守空城”,“血书求援”,视死如归以及亲为士兵煮饭鼓舞士气,由此得到清廷的表彰和士绅的传颂,她的传记编入《清史·列女传》。她确实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沈葆桢坚守广信就显得格外突出,由此遂受咸丰皇帝“特达之知”,得到提拔和重用。   林普晴在四十多岁时患重病,一直不能复元。沈葆桢自任船政大臣后,为避免她操心使病情加重。就不再和她谈公事,“有疑难者,闷不使闻”,自己考虑,自己解决。   1873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即林普晴生日,亲友向她祝寿,但到亥时,安然而逝,年仅53岁。   林普晴生死同日,人称奇事。张鲁生根据她的生平,写了挽联:为名臣女,为名臣妻,江右佐元戎,锦伞夫人分伟绩;于中秋生,于中秋死,天边圆皓魄,霓裳仙子证前身。   从沈葆桢的一些信中,我们着到他深爱他的妻子林普晴:古人认为东汉初扶风平陵人梁鸿与妻孟光是相敬如宾的模范夫妻,沈葆桢自比胜过梁鸿对孟光的感情,是“生生世世许同心”。他曾对她说:“我两人前身冤孽,生死难分。”但结婚后,还是分离过几次。如:1855沈葆桢一家离北京南下,他就任江西九江府知府,林普晴携儿带女回福州。刚分别,沈葆桢忍不住就写信给林普晴,并在渔乐旅舍写怀五截句给她:其中有“满地干戈此送君,间关万里一朝分。祗因肠断天南路,不敢回头望白云。旅馆孤灯梦不长,鸡声无赖月凄凉。定知南浦销魂夜,百倍梁鸿忆孟光。两地关心行路难,雁书何日报平安。万重山色钭阳裹,数到溪桥第几滩。……”由此可见,他有多么爱她,真是难舍难分。潘夫人——共过患难的亲人   沈葆桢娶有如夫人潘氏和吴氏。   沈葆桢既然深爱妻子,为什么还纳妾?有人解释说,在封建时代,官绅富人纳妾很平常。但沈葆桢纳妾是有缘故的:潘氏出生年份不详,她原是林普晴的小婢女(福州人称“义女”)。她聪明伶俐、勤快,深得主人的欢心。   1856年,林普晴抛下子女,赴广信与丈夫团聚。同年八月,太平军连克数城,广信危急,守城的军队四百人,闻风而溃。广信府衙里的官员和衙役纷纷逃走,仆从仅剩下三人。林夫人准备投井自尽。地方绅士劝沈葆桢夫妇赴乡下躲避,夫妇两人拒绝其好意。她将身边的小婢女托付给三个仆人说:“今日望绝矣!尔等必不能留,顾此茕茕者何辜,尔等挈之行,毋令失所。”三仆一婢去乡间躲避。署内只有他们夫妇两人,形影相对。   广信解围后,林夫人为小婢女取名为“广安”,即坚守广信府平安无恙之意,以纪念她们共患难的时光,林夫人不舍得她外嫁,让沈葆桢纳她为妾。家人改称她为“广姑娘”。这就是后来的潘夫人。   此后,林夫人对潘广安更加疼爱,精心教育培养她,但好景不常,潘广安在1863年患病,久治不愈,转为肺结核病。一年后病故。1864年,沈葆桢派人送她的灵柩回福州安葬。   潘广安生有一子沈璘庆,一女沈宝。林夫人把这双子女视为己出,对璘庆比对自己的儿子更关心,总将他带在身边。她还教璘庆读书。沈葆桢在《室人林夫人事略》中专门写了林夫人对璘庆的母爱:“璘庆,亡妾潘氏出,室人爱之如所生,课毛诗,四子书皆手录而口授焉,教之临唐碑,有所悟则喜动颜色。”   潘广安虽然去世,后来也被诰赠为一品夫人。吴夫人——晚年的伴侣   沈葆桢另一位如夫人吴氏,也是诰封一品夫人。她生于道光丁未年(1847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卒于宣统辛亥年(1911年)八月二十六日。她生有一子沈琬庆,一女沈蘩。其他详细情况,无从查阅。据推算,她大约在林普晴四十七八岁患病时被纳为妾的。   1875年沈葆桢被任命两江总督,他带着吴氏和几个儿女赴南京就任。吴氏小沈葆桢27岁,她的情趣和修养比不上潘广安,共同语言很少。但只有她能细心照料沈葆桢的饮食、起居和疾病而成为他身边不可缺少的人。沈葆桢很清楚自己离不开她,在他设计的晚年生活里,就有吴氏和小儿女。   1878年,沈葆桢在生日那天写信给他的妹夫吴仲翔:“向未从甲年筹乙年如何过法,饥食渴饮,于今年五十九岁矣!以庸书论,别项生理皆相倾相轧独此事相得益彰”。他打算有一天“携一妾数雏买棹向西湖寄居……俟儿辈能养再归。”这“一妾”即吴氏,数雏大约是是瑶庆、沈琬庆、沈繁等小儿女。对于晚年的沈葆桢来讲,吴氏是一位不可缺少的伴侣。

来源:福州晚报20080517期 链接网址:喜阅网 http://epaper.xplus.com/papers/fzwb/20080517/n127.shtml
发表于 2011-11-25 04: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刚注册的新手 请各位大哥多关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16 12:10 , Processed in 0.049361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