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864|回复: 1

先贤林宝和他的《元和姓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5 00: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贤林宝,中唐人。《唐书》无传记,生卒年月已不可考。他的事绩,散见于《新书·艺文志》,《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三“裴遵庆传”等。他的太高祖林登,曾做过清苑,博野二令。官后退居三源,后代人又从三源迁入济南。所以,史书称他“三源林宝”或“济南林宝”。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宝由万年县丞(有说同州县尉,七品),升任朝仪郎,太常博士(七品上)。十三年(公元818年),升任国子博土(正五品上)。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晋升沔王府长史(从四品)。最后官至何位,查不到记载。

林宝一生著述很多,对史学、志书、谱牒,研究精深。李肇著《国史补》一书卷下六称:“大历以后,专学者历算则董和,天文则徐泽,姓氏则林宝。”史籍中可查到的林宝著作有: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和樊绅、韦处厚共同修撰《德宗实录》;元和七年三月到十月,二十旬撰修成、《元和姓纂》:元和十三年八月(公元818年)和左司郎中崔郾合撰《格后敕》”三十卷:开成二年(837年)和李衢合撰《皇唐玉牒》一百一十卷。其中犹以《元和姓纂》一书,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岑仲勉在“元和姓纂四校记”一文中称:“林宝,李唐大家也。”
唐元和七年成书的《元和姓纂》,历代多数考证家公认为林宝编修。但在有些论著中,也有认为是王涯或李林宝编著。经考证认定,王涯当时因为给《元和姓纂》一书写了一篇序文,因此有人误认为王涯编撰。宋郑樵说《元和姓纂》是李林宝编撰。这是因为在宪宗皇帝诏示下,当时的宰相李吉甫授命林宝撰编《元和姓纂》,因而将李吉甫和林宝两名连写在一起。时间一久,转抄人漏掉“吉甫”二字,误写成了“李林宝”,看似—个人名。
《元和姓纂》共十卷。正文前有两篇序文,一篇“《元和姓纂》序”为林宝撰写,另一篇是当时的中大夫、行兵部员外郎王涯撰述。宝序主要说明《元和姓纂》授命编撰的原因,编撰的态度和方法。王涯在序中说:“……以授博闻强识之士济南林宝。宝该览六艺,通知百家。东观有稠书之能,太常当典礼之职。其为述作也去华摭实,亡粗得精,条贯禀大贤之规,罔罗尽天下之族……”这次再版时,宝序和涯序均加以“原”字,以资和以后历代校补再版时另写的序文之区别。如清代嘉庆年间孙星衍撰“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序”,洪莹撰“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后序”,近人岑仲勉撰“元和姓纂四校记自序”和他的“再序”等。林宝和洪莹撰写的两篇序文,主要说明:

一、姓纂是奉皇帝和宰相李吉甫之命而作,不是个人行为:

二、姓纂是为皇帝封赐官员爵位时,供考查官员家族史而作,所以只限于宪宗元和七年前的中国士族姓氏:

三、姓纂是“案据经籍,穷究旧史,诸家图牒,无不参详”的极其认真编撰的:

四、姓纂是在“凡二十旬,纂成十卷”的很短时间内,即从元和七年三月到十月的七个月时间内,编撰如此浩繁巨著,因此,差错和不足之处,再所难免。

《元和姓纂》书的主要贡献是:
一、记载了唐宪宗元和七年以前中国存在的姓氏的来龙去脉。虽然对个别姓氏存在一些差错和不足之处,但绝大多数姓氏的记述是正确的,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姓氏学财富。

二、书中引述了唐元和七年前存在的姓氏学典籍专著。如《世本》、《风俗通义》、《三补决录》、《英贤传》、《姓源韵谱》、《百家谱》、《姓苑》等。这些典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颇多失传。但后人可以从《元和姓纂》的引文中,约略考知上述典籍的概貌。

三、对后代姓氏学者,影响深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郑樵作《氏族略》,全祖其文,盖亦服其该博也。”《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后序》称:“樵讥宝不知其林氏所自出,然樵作《氏族略》实祖之。”又称:“他如邓名世之《姓氏辨正》,王应麟《姓氏急就章》亦多引其文。”这次新版前言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祖其文而损益之。”由此可见此书对后世姓氏学影响之巨大。直至今日,凡有关姓氏学之研究论述,仍多引证《元和姓纂》之论述。

《元和姓纂》一书虽后世有“文澜阁”本、“文渊阁”本、“嘉庆刊”本和“金陵书局”本刊印,但因印数有限,难于普及,一般人仍难见其书。因此,一九八二年三月,中华书局总编傅璇琮先生,函约南京师大教授郁贤皓先生,建议对《元和姓纂》一书进行整理。同年秋天,《元和姓纂》(附岑仲勉四校记)课题,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为严肃其见,郁教授请他的业师孙望先生负责审订把关,又请陶敏教授通力合作。经过限辛的长期努力,终于历时六年,于一九八八年五月完稿,交付中华书局。一九九零年六月,又在北京对原稿进行了局部修订。直到一九九四年五月,新再版《元和姓纂》,又以全新的面貌和读者见面。
在此之前,岑仲勉著《元和姓纂四校记》单独成书,使用不方便。这次整理,将“四校记”分段注于《元和姓纂》原文各段之下,合成一书,共十卷两册一千七百五十六页。为进一步方便读者查阅,又按人名和姓氏,编订出“索引”七百八十七页,独立成为第三册。这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全三册版,共印制精装本一千五百套,定价120元。
对于有十二亿人口的中国,一千五百套却实太少,一般群众仍难见到。为满足林姓族人希望了解林氏族史的愿望,特将林宝撰“《元和姓纂》序”和书中林姓一节(第一册五卷741-763页)摘抄于后。
在林氏家谱中,常见有“元和姓纂序”和“元和姓纂录”两篇文章,落款为“唐太常博士林宝撰”。由于过去难于见到“元和姓纂”一书的真面目,所以对族谱中出现的上述两篇文章,难辨真伪。为使族人了解实际情况,将这两篇文章也择要摘抄于后,以兹比较,。也有一些林氏家谱,却属一字不差的摘录了 《元和姓纂》一书中林姓一节原文。如《莲峰阙下林氏族谱》。但谱中往往写为“元和姓纂录”,落款写为“唐太常博士林宝撰”。这样也是不妥的,应写为某人何时摘录于唐林宝著《元和姓纂》。
林宝撰写的《元和姓纂》,中,“林姓”一节,有两个重要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一是始祖林坚公是诞生在比干公殉难之前,或是诞生在比干公殉难之后;二是先贤林放公是不是孔子弟子。
在《元和姓纂》成书之前,已有很多姓氏典籍和各姓族谱。唐初到元和七年,不仅有林姓家谱,并且有众多林姓名人。闽林“唐九牧”已享有盛名。早在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中书令西何公并州温彦博为林氏家谱写了“林氏源流总序”。序中称比干被纣王杀害之后,又要诛杀比干家人。“……时正妃夫人陈氏甫孕三月,恐祸及,即将侍俾四人,奔于牧野,避纣之难,于长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坚字长恩(思)……”尚书礼部员外郎邵州刺史林蕴,于贞元六年(公元790年),为林氏家谱写了“林氏宗谱原序”。序中称:“……夫人陈氏,娠方三月,逃于长林山石室之中生男泉……其后有林放问礼之本,在七十二贤之列……。”林蕴不仅重述了温彦博之说,并首先提出林放是孔子高徒七十二人之一。由于温彦博和林蕴的两序载入林氏家谱,所以,在族谱和族人中广为传抄,影响迄今。

林宝既然是在“案据经籍,穷究旧史,诸家图牒,无不参详”的认真态度下撰写《姓纂》一书,在写书中林姓一节时,按常理更应倍加认真。原有姓氏典籍中关于林姓的记述和《林氏宗谱》,更应“穷究”和“参详”。但林宝却否定了温彦博所述始祖林坚诞生于比于公殉难之后的说法。提出了:“比干为纣所灭(戮),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比干被纣王杀害时,其子坚已能逃难到长林之山,当然林坚应诞生在比干被杀害之前了。但因《元和姓纂》一书刊印甚少,存世更少,长期以来,虽对专门研究姓氏学的人影响很大,而对一般林姓族人来说,却知之甚少。其实,林宝之说要比温彦博所说合乎事理,是比较可信的。

林宝不说林放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之一,仅说林放是“仲尼弟子。”这一变化不仅不承认林放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高徒之一,就连“仲尼弟子”一语也难以成立了。“济南林宝”是太常博士,距孔子家乡曲阜很近,他应当知道孔子《家语》一书和司马迁《史记》一书中的“仲尼弟子列传”中,孔子的高徒七十七人,有名有姓,但并没有林放之名。在七十七人之中,有姓名、有宫位,事绩记载于史书的,《家语》记载为三十九人,《史记》记载三十五人。其余的即没有做过官,也没有史书记载其事绩,仅只有姓名而已。林放长期居住鲁国,并且曾和孔子研讨“礼之根本”,并记载于《论语》中,又是孔子的同乡。若诚如林宝所说“鲁有林放,仲尼弟子”,林放肯定应在七十七人中的前三十五人之中。可惜孔子七十七位弟子中无林放之名。
若有人说:“为什么林放位列孔庙中西庑首位呢?”这是因为,林放有“问礼之本”的史实,受到唐玄宗和宋高宗两朝二帝的封赐,才得以位列“西庑首位。”在宋代,王安石和孟子二人,曾入主孔庙正殷,和孔子并列平坐。孟子虽不是孔子弟子,但他是孔教(儒教)的忠实追随者和发扬光大者;而王安石却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不仅不是孔子弟子,也与儒教无缘。因此,位列孔庙西庑首位,不能说明林放是仲尼弟子。
《元和姓纂》一书中的“《元和姓纂》序”和林姓一节(附岑仲勉四校记)摘录于下:
    《元和姓纂》()
    元和壬辰岁,诏加边将之封,酬屯戍之绩,朔方之别帅天水阎者,有司建苴茅之邑於太原列郡焉。:十者既行其制,阎子上言曰:“特蒙涣汗,恩沾爵士,乃九族之荣也;而封乖本郡,恐非旧典。”翌日,上渭相国赵公:“有司之误,不可再也。宜召通儒硕士辩卿大夫之族姓者,综修姓纂,署之省阁,始使条其原系,考其郡望,子孙职位,并宜总缉,每加爵邑,则令阅视,庶无遗谬者矣。”宝末学浅识,首膺相府之命,因案据经外,穷究旧史,诸家图牒,无不参详,凡二十旬,纂成十卷。自皇族之外,各依四声韵类集,每韵之内,则以大姓为首焉。
    朝仪郎,行太常博士    林宝撰
《元和姓纂》林姓—节抄录
(
五卷736——74l)

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案《通志》,林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与此不同。)鲁有林放,仲尼弟子。《左传》,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左传》云,林楚之先, 皆林氏之良也。齐有林阮,见《说苑》。林类见《列子》。林回,见《壮子》。

[
岑校]A,比干为纣所灭,《类稿》三三、《新书》七引()(),是也。《类稿》林姓引文,比今本讹夺更多,不赘及,他仿此。

B
,又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校云:“案《通志》,林氏出自姬姓,周平王次子林开之后。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与此不同。”库本无“与此不同”四字,但云:“世系甚明,因长林山得氏,说自林宝始。夹祭称其偏,殉有以也。”余按古代得氏,恒有数说,究其来源,亦往往姓同系异。必谓林姓尽出比干,固为不可,而谓林姓只祖姬氏,要属难稽。宝籍济南,殆据本宗传述。樵生闽地,偏听晋安之言(闽多林姓)
    说可并存,难为轩轾。库校专主夹祭后著之《通志》,正坐偏徇。洪氏改为“与此不同”,持论尚不著边际也。
C,又皆林氏之良也。“林”,《通志》作“季”,《类稿》、《新书》及《备要》一九同。
[济南邹县]
《风俗通》云:林放之后。至林玉为相,有九子,号“十德之门”,又居九门,(据《秘笈新书》增)见《戚苑》。子孙秦末居齐郡邹县。汉分齐郡置济南,遂为郡人。
[岑校]A,至林玉为相,《新书》及《备要》“相”上有“赵”字。
B,又“又居九门”四字洪氏据《秘笈新书》增,《类稿》引文亦有之。
C,又见《戚苑》,当即唐刘扬名所撰之《戚苑纂要》,引见前刘姓临淮望下,库本“苑”误“菀”。
玉元孙挚,仕汉,封平棘候,传封四代,见《功臣表》。曾孙林遵,字长宾,受《尚书》于同郡欧阳高,官至少府,太子太傅,见《汉书儒林传》。遵六代孙邈,后汉徐州刺史,清泉候;五代孙乔,字拍升,与释道安为友,见《高僧传》。伯升元孙道明,后魏清河太守;生胜,北齐散骑侍郎,魏分清泉为临清,今兖州临清人也。
[岑校]A,曾孙林遵,按《汉书》八八作“林尊”,“尊”、“遵”古读通。
B,五代孙乔字伯升,“升”库本作“升”,下同
胜生昙。昙生通。通生登,唐清苑、博野二令,以二子官居高陆,入关居三源县,生游楚、游艺、游道、游真。
[岑校]入关居三源县。“源”当作“原”,唐属京兆,亦见劳《御考》二。
游楚自万泉令应燮理阴阳科第二等,擢夏官郎中,出凤、陈、富三州刺史,生希邱、希望、希礼。希邱,定平丞,生肃、琨。肃,延安主簿,生少良、伯成、季随、贾。伯成,偃师尉。琨,司驾员外、知制诰、生礼、膳部、右司郎中、谏议大夫、中都男、赠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生贲、贽、贵、宝。贵,左神武胄曹。贽,崇文校书,并举进士。贵,定平丞,三代进士。宝,太常博士。希礼生番、功。番,京兆法曹,生伸、偃。伸,白水令。偃,司议郎。
[岑校]A生少良,伯成,季随,贾。《丛编》一三引“复斋碑录”有“卢君女墓表”,元和六年立,林贾撰文,此贾为宝再从父,殆即其人。
B,琨,司驾员外,知制诰《全文》四五八云:琨,代宗朝官左司、司封郎中,知制诰,按今“郎官柱”封中有琨名。《全诗》十一函八册收琨诗一首。
C,生礼,劳考一云:“二字疑衍”。按琨之从父名希礼,其子似不应名“礼”劳说是也。
D,番,京兆法曹。《全诗》十一函八册收林番诗一首。
游道,高平令,生希业、涛、洋。业,河南法曹,生弼、赏。弼,王屋令。赏,监察御史。涛,渭南尉;孙清赵,邺令。洋,密、衢、常、润、苏九州刺史,生晔、益、实、毕。晔,万年尉。益,河阴丞。
[岑校]A,涛 渭南尉《全文》六二一收涛“对惰农判”一首。
B,孙清赵,库本作“清越”。
C,洋,密、衢、常、润九州刺史。洋见《精舍碑》监察御史并内供奉。《元黾》五四,天宝九载有吴郡太守“林祥”,应即此人,“祥乃“洋”之讹。《旧书》一四六,薛播伯父元暖之妻,为济南林氏,丹阳太守洋之妹。《全文》三六有玄宗《赐丹阳太守林洋敕》。《嘉定镇江志》一四;“时练师李含光将赴金坛,故有是敕,石刻犹存,含光上表年月系天宝七载,则林洋守丹阳正其时也。”
D,益河阳丞,《全文》六二一收益“五声同色赋”一首。游真孙明,大理司直,榆次县令。
[平凉]
后魏平凉太守林遁,称遵后。晋永嘉后平凉,女为魏孝文帝后,生废太子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岑校]A,平凉后魏平凉太守林遁称遵后,晋永嘉后平凉女为魏孝文帝后。按《北史》一三云:“孝文贞皇后林氏,平原人也。父胜,位平凉太守。”《魏书》一三略同。是平原人,非平凉人;名胜,不名遁。“永嘉后”之下有夺文,或为“徙居”等字。

[广陵] 监察御史林兖,状称遵后。后汉末,恂仕吴,因居焉。恂盖兖之先也。

[岑校]监察御史林衮,《全诗》五函六册,刘商有“送林衮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此与《登科记考》二四大顺元年下引《淳熙三山志》之林衮,时代不同。

[魏郡] 林放之后,状称本居广平任县,隋末徙魏州。唐率更令林庭珉女,为元宗昭仪,生万春、宜春二公主。其子实,为湖城令。

[晋安] 林放之后,晋永嘉渡江,居泉州。东晋通直郎林景,十代孙宝昱,泉州刺史。今领判宫、监察林藻,江州判官兼监察林蕴,皆其后也。

[岑校]A,今领判官监察林藻,《黄御史集》, 明人曹学全序引“灵岩寺碑”云:“贞元中,侍御史林公藻、水部员外郎蕴谷兹业文。”余按《御史集》五《灵岩守碑》实云:“初,侍御史济南林公藻与其季水部员外郎蕴,贞元中谷兹而业文。”非谓两林氏己官侍御、员外也。《解题》一六,藻贞元七年进士,官至岭南节度副使。《登科记考》一二,藻,披次子。《纪事》四二,贞元七年杜黄裳知举,访名士於尹枢,枢言孤进有林藻,是年藻第十一(亦见《广记》一八零引《闽川名士传》)。《宣和书谱》十收林藻“深慰帖”一,当即其人。

    B,江州判官兼监察林蕴,考《欧阳行周集》二有“蜀门与林蕴分路诗”,同卷三有“与林蕴同之蜀诗”,同集九又有“送巴东林明府序”,应即其人。明林俊《见素文集》,蕴,披第六子,贞元四年明经及第。(《新书》二零零有传)。《全诗》六涵一册欧阳詹《玩月诗序》:“贞元十二年,……予与乡人安阳邹楚长、济南林蕴、颖川陈羽亦旅长安。”闽人语:“欧阳独步,藻蕴横行。”

    [成都] 汉有林闾,善古学,扬雄师之,见《雄集》。

    [河南] 《官氏志》,邱林氏改为林氏。                                                                                                     


    出现在林氏族谱中,互相传抄至今的“元和姓纂序”,主要是族人在编撰家谱时,没有看到《元和姓纂》一书中的序和林姓一节原文。很明显,首先拼奏这篇文章的人,是将温彦博“林氏源流总序”中“甫孕三月”的说法,和《元和姓纂》中林姓一节的一些句子或段落,生硬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篇文不对题的伪作,与林宝的序文毫无共同之处。其目的是抹杀林宝的“林坚诞生于比干殉难之前”的论述,进而借林宝的声誉,宣传温彦博“甫孕三月”之说。兹抄录于下,和林宝的序文作一比较。

元和姓纂序

商王子比干,直谏死于纣。时正妃陈氏甫孕三月,逃难于长林产男坚,周武王赐姓林。鲁有林雍、林楚、林不妞,其先皆季氏之良。林放为孔门弟子。济南邹县,放之后也。至林皋为赵相,生九子,时号十德之门。秦末子孙居齐郡邹县。汉分齐郡置济南,遂为郡人。林皋玄孙林挚事汉,封平棘候。传至裔曾孙林尊,字长宾,官少府监,太子太傅。事见汉书《儒林传》。林尊六代孙邈,汉徐州刺史,清泉候,居平阳清泉县。传五代孙乔,字伯升,与释道安为友。伯升曾孙道明,魏清河太守,生胜,为北齐散骑常侍。魏分清泉县为今兖州临清是也。魏平凉、广陵林氏,皆尊之后。平凉之后乃汉平原太守林遁。广陵则后汉林恂,事吴因居扬州。魏郡林氏之后也,本居广平任县,隋末徙魏州。唐率更令林庭岷女,为明皇昭仪,生万春、宜春二公主。其子实,为湖城令。晋安林氏为林放之后,晋永嘉渡江居晋安。其居西川,成都者,汉杨雄师林阊是也。河南林氏也是也。

    唐太常博士林宝撰

老谱《睢阳林氏家谱》“简叙”称:“光绪年间,有福建闽县与我同族的人,来睢经商,曾祖父讳澄公与此人结识,经常相互来往,感情融洽,甚为好交,时知此人藏有《林氏谱源》一书,上下两本,通过与此人商议,才有机会得以转抄……”抄本第一册有“元和姓纂录”一文,择要抄录于下,供族人参考。


    元和姓纂录

殷王子比干者,商王太丁仲子也。时纣昏于色酒,宠用奸谗,废乱先王之政,恣意残戮忠良。非型横施,国怨民愁。徽子去、箕子囚,比干谏而死。人民号野,诸候皆叛。武王克商,诛纣救民,赏功伐罪,天下归心。摄天子之位,追封先代贤烈。箕子封于高丽,微子封宋。封比干之墓,召其子於长林之石室,封爵博陵、锡姓林氏,而林之姓从兹而得也……。

在很长一段文章之后,附上了{元和姓纂》中林姓一节的部分片段。结尾落款“太常博士林宝撰”。

新书《比干与林氏》七十页,也有一篇类拟文章。抄录错乱颠倒,文不成句。抄录几句供族人参考。

    元和姓纂录

王子比干商之后,直谏死于纣,其子坚以逵难,产长林之山。赐姓林氏,鲁有雍林、楚有不狃林,放其先皆季氏,放为孔门弟子,济南邹是放之后也……则后汉林恂,魏郡林氏晋安林氏皆放之后也……。太常博士林宝谢摸。

在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资助下,从着手整理到出版,历经十二年艰辛,使新版《元和姓纂》(附岑仲勉四校记)得与读者见面。仅就对研究林氏族史,澄清林氏家谱中“以林宝之名”著文,其实并非林宝之著,实有重大意义。

《元和姓纂》是唐代元和年间全国各大姓氏源流专著,因此不可能对林氏一节有深入全面的论述。在林姓一节中,林宝对他熟悉的本支族人,叙述较多。而对平凉、广陵、魏郡、晋安、成都、河南林氏,只是约略提及,甚至一笔带过。尤其对河南林氏,只讲了一句:“邱林氏改为林氏”,实为舍本求末,过于片面。

河南是林姓发源地,唐代以前林姓人口较多。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将少数民族姓氏改为汉姓时,主要是改成当时中原地区人口较多,影响较大的姓氏,以便达到改姓的政治目的。所以“邱林氏改为林氏”一事说明,当时林姓在河南是有影响的大姓。

              鹤壁市朝歌林氏宗亲会暨林坚学会

                                                                                      会长林凯山敬撰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五日

注:1、《元和姓纂》中林姓一节,正文之外有两类注释,在岑仲勉校正之前的注释用小括号括住,不另加说明。岑仲勉的校注以[岑校]表示。

2、本文用微机打印,由于有些字微机上没有,只好有“通用”字、“同义”字或“同音”字代替。若族人欲印制,最好以原著正文为准。



以上资料来自:http://hi.baidu.com/%C1%D6%BF%AD ... 978ab0d0a2d34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19 05:22 , Processed in 0.16538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