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8401|回复: 22

浙天台寻福建莆田八角井 根,明末清初讳辈:克明尚元亨(2010,6,3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8 16: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方亮 于 2010-6-4 14:31 编辑

2010,6,3新资料:
   明朝末年约1610年前后,我的祖宗林猷风、林猷雨兄弟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八角井边双桂树下迁浙江省天台县,世系如下,请知情者告诉向上世系的连接:
  锡详(弟锡谅)--兆盛(弟兆盟--世杰、世停)--世俊--德藏(弟德苞)--世俊--猷风、猷雨
   
   世俊:字永秀,号东山,生明朝嘉靖丁亥(1527年),嘉靖丁巳举人,次年进士,授秀水知县。
    德藏:字耀先,号翠轩,生嘉靖甲子(1564年)。
    猷风:德藏长子,字廷勲,号南台。
    猷雨:字万春,号滕蛟,生万历巳丑(1589年)正月十一日。

  另外,明末清初的讳行为“猷克明尚元亨(鼎)”;相应字行为“X大公XXX”,因为在末按天台的辈以前名字是这样起的。 知情的,或者同支的宗亲请联系。



  猷风、猷雨同时迁到浙江天台,现急求:
1、莆田八角井边双桂树下现在的地名是什么,详细地址怎么称;
2、谁有这村家谱,请告诉我他的电话或邮箱。可发到我的邮箱liang2626@yahoo.com.cn我的QQ805503232
3、如果可以从我提供的信息告诉我当地谱上他们的世系源流,不胜感谢。
 
发表于 2009-9-28 20: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莆田北螺村不知道是不是八角井,出自以下一篇文字. 例外你应该提供迁徙年代及字辈等尽可能详尽的资料.


高墩林氏源流

  我林氏出自子姓,肇始西河。太始祖比干公生于殷商,为纣之从父,因纣荒淫无道,以直谏被剖心焚面。正妃陈氏方孕,恐祸及,逃避于长林石室之中,生男名泉。周武王克商,封比干墓,访其孤,以其生于长林,遂赐姓林,赐更名曰坚,为林氏受姓之始祖也。其子孙自周至晋仕宦无旷。传四十七世至禄公,晋明帝泰宁三年(公元三二五年)奉敕守晋安郡,迁家于晋安(今福州),是为闽林始祖。复传十世至茂公为隋右丞,居莆田,是乃莆田基祖。

  闽林十四世玄泰公居莆田北螺村(八角井),其孙披公生九子,俱为九州牧守,人称九牧,吾乃第八房迈公所出。迈生愈愈生大郞大郞生行谦,行谦公徙屏南,现屏南县长桥镇高溪村上坪牛山,公之祠墓犹存。行谦公生四子篆符休与彦彤,彦彤公(闽林二十一世)居古田温洋,夫人李氏生三子:长曰勤为澳里祖、次曰俭乃本支祖、三曰勉为沙坂盾后祖(又曰寿福康三公)。俭公居古田传至得诚公(闽林三十四世)于宋嘉定五年(公元一二一二年)自古田吉洋迁来罗源县崇德乡梅溪里高墩后坑(俗称高墩湾),开山辟园,为高墩开基始祖,妣李氏合葬洋头山。因高墩系湾地过于狭窄,子孙即在对面开阔地(一箭之遥)建村落即今之丹厝坪村。传五世:舆公守祖、振公徙杬厦。

  高墩林氏舆公之后,世系失详,仅知宏、长、昌、思、仁、义、礼、智、信、世、代、子计十二代。二十世宏公生三子:长子长大公、次子长燦公、三子长耀公无后。长大公生三子:如训、如诗、如高;长燦公生五子:如金、如鉴、如樑、如章、如爵。衍发至今有一百四十多户、五百余人。现将本支世系列后。廿二世如樑公、廿三世思康公、廿四世仁宗公、廿五世义铭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20: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莆田北螺村不知道是不是八角井,出自以下一篇文字. 例外你应该提供迁徙年代及字辈等尽可能详尽的资料.


高墩林氏源流

  我林氏出自子姓,肇始西河。太始祖比干公生于殷商,为纣之从父,因纣荒淫无道,以直谏被剖心焚面。正妃陈氏方孕,恐祸及,逃避于长林石室之中,生男名泉。周武王克商,封比干墓,访其孤,以其生于长林,遂赐姓林,赐更名曰坚,为林氏受姓之始祖也。其子孙自周至晋仕宦无旷。传四十七世至禄公,晋明帝泰宁三年(公元三二五年)奉敕守晋安郡,迁家于晋安(今福州),是为闽林始祖。复传十世至茂公为隋右丞,居莆田,是乃莆田基祖。

  闽林十四世玄泰公居莆田北螺村(八角井),其孙披公生九子,俱为九州牧守,人称九牧,吾乃第八房迈公所出。迈生愈愈生大郞大郞生行谦,行谦公徙屏南,现屏南县长桥镇高溪村上坪牛山,公之祠墓犹存。行谦公生四子篆符休与彦彤,彦彤公(闽林二十一世)居古田温洋,夫人李氏生三子:长曰勤为澳里祖、次曰俭乃本支祖、三曰勉为沙坂盾后祖(又曰寿福康三公)。俭公居古田传至得诚公(闽林三十四世)于宋嘉定五年(公元一二一二年)自古田吉洋迁来罗源县崇德乡梅溪里高墩后坑(俗称高墩湾),开山辟园,为高墩开基始祖,妣李氏合葬洋头山。因高墩系湾地过于狭窄,子孙即在对面开阔地(一箭之遥)建村落即今之丹厝坪村。传五世:舆公守祖、振公徙杬厦。

  高墩林氏舆公之后,世系失详,仅知宏、长、昌、思、仁、义、礼、智、信、世、代、子计十二代。二十世宏公生三子:长子长大公、次子长燦公、三子长耀公无后。长大公生三子:如训、如诗、如高;长燦公生五子:如金、如鉴、如樑、如章、如爵。衍发至今有一百四十多户、五百余人。现将本支世系列后。廿二世如樑公、廿三世思康公、廿四世仁宗公、廿五世义铭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8: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知情者请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8: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帮忙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08: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知情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1 16: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黄岩院桥的林氏若有同宗发现请联系QQ:
号547365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09: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我们是否同地迁出。欢迎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13: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莆田县八角井边双桂树下”
这种名字一看就是道听途说,虚构出来的,不用查··········

真正的莆田地名用字是什么?自己搜索吧,

至于提供的上系,貌似很详细,居然还有进士,那随便翻翻莆田县志就可以了,虽然看过好几遍了,林世俊,这种名字还是挺俗气的,或许会有惊喜吧,如果去查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既然能提供这么详细的上系资料,却不知道这个上系的情况?
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那么这种上系资料就无法作为证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14: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俊:字永秀,号东山,生明朝嘉靖丁亥(1527年),嘉靖丁巳举人,次年进士,授秀水知县。”
查手头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
嘉靖丁巳年为嘉靖36年(1557年),次年刚好无科,要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才有。这一科出了莆田九牧的林澄源(二甲10名)。姓林的还有 林士章(1甲3名)、林奇材(2甲46名)、林燦章(2甲84名)、
三甲名单:
林茂勋,林应节、林舜道、林朝聘。
因此,得中进士,看来是假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5: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方亮 于 2010-4-7 15:50 编辑

谢谢FLW和忠辉。
原谱上是有世系的,但我推测是假的,所以,想通过这里把猷风、猷雨公及上二代的情况写下来,以便寻找向上的真正的世系。
如果碰巧有人知道,请告诉我,不胜感谢。

特别是迁自八角井的宗亲,请告诉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5: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可寻的线索还有,在明末清初的行辈为“克明尚元亨(鼎)”。如果有同支的请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0: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吗,有知情或同宗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4: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方亮 于 2010-6-4 15:11 编辑

据莆田林金发介绍,进士有多种,不一定是考出来的,考了一定次数的,也会被定为进士。具体我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00: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FLW和忠辉。
原谱上是有世系的,但我推测是假的,所以,想通过这里把猷风、猷雨公及上二代的情况写下来,以便寻找向上的真正的世系。
如果碰巧有人知道,请告诉我,不胜感谢。

特别是迁自八角井的宗亲,请告 ...
林方亮 发表于 2010-4-7 15:49


原谱的世系,不妨发来看看,即便是错误,也可以有所收获的。
当从你提供的前面几代来看,的确是明末人的命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00: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族谱中记载的进士,在史书中找不到,一般是假的。若族谱中记载的某人是真进士,在史书中找不到,有一种可能是族谱中以“字”或“号”记载某人物,史书中以“名”记载某人物,本人在见过这样的记载,但这样记载的例子极少。
方亮先生所说的,“林金发介绍,进士有多种,不一定是考出来的,考了一定次数的,也会被定为进士”;宋代有这种情况,在宋代应试进士多科不举者,特奏皇帝给予进士“学位”,称为“特奏名”进士。“特奏名”进士名额很多,其“含金量”远不如一般的进士,“特奏名”进士史书都有记载,要查宋代福建的“特奏名”进士,请见明代何乔远编著的《闽书》。
宋代也有赐进士,即皇帝恩赐的进士,赐进士的地位比一般的进士高。宋代莆田林光世就是赐进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谱的世系,不妨发来看看,即便是错误,也可以有所收获的。
当从你提供的前面几代来看,的确是明末人的命名
lwzflw 发表于 2010-6-21 00:33



谢谢,等有时间时,我全发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族谱中记载的进士,在史书中找不到,一般是假的。若族谱中记载的某人是真进士,在史书中找不到,有一种可能是族谱中以“字”或“号”记载某人物,史书中以“名”记载某人物,本人在见过这样的记载,但这样记载的例子极 ...
莆田金紫林 发表于 2010-6-24 00:15


莆田的专家已经联系上,他们时间精力有限,初步判断为九牧长房之后,但未正式确定,因为确切的资料没有看到,是按墓地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15: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仍未能最后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5-4-8 11:59 , Processed in 0.05746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