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286|回复: 1

【转帖】德艺留取千秋赞--记林介如先生的绘画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5 21: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山安堂乡先贤林介如先生(1905-1988),乃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及美术教育家。其艺术造诣,早已蜚声中外。林介如早年从师岭南派宗师高奇峰,师生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力主国画的革新,同有共识,并毕生为之努力奋斗。林介如后以“师法自然”、“行万里路”之精神自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即遍游祖国各地,并以生花之笔,描绘翎毛走兽与社会生活。每当展示其画卷,无论风景人物、花鸟均丰富多彩,生动翔实之形象引人注目。1936年于上海举办个人画展时,大画家徐悲鸿观后十分推崇,誉其画为“造化传神,气韵生动”,评价之高,林介如应当之无愧。建国以来,林介如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促其画风不断更新,个性色彩日益鲜明。林介如善于博采古今中外众家之长,为己所用,既得助于传统之深厚功力,又能融合新机,别开生面。观其晚年所作,皆以取材新颖、构图别致、墨色丰满、笔力刚健、虚实有节、浓淡有序、感情充溢、富有气韵而为同行所称道。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林介如即以其大量精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美展。尤以在上海参加力社展览时,其作品给画坛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他生前艺术成就极高,因此早就得到几位艺术大师的赞赏。1923年,他携画在上海拜会了吴昌硕,吴先生对林介如推崇备致,叹道:深得传统精华,自成家数,他日前途未可限量。1936年,徐悲鸿先生看到他的作品爱不释手,连看数遍,说他功力深厚,得造化之功,胸意高旷,笔墨意境都很好,没有一点俗气。并推荐他的《鹫》、《鹭》参加了力社于1936年8月8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的全国书画展览,并获得高度的评价。1937年,张善子先生观林介如的作品后,十分敬佩地说:“当今艺坛,有此造诣者,寥若晨星也。”
     过去,由于他的画格超妙,虽然能够欣赏的人也很多,但由于他后半生蛰伏乡间,淡泊人生,所以沉寂了。近年来,国内外刊物不断给以介绍,欣赏他画的人才逐渐多了起来。他的画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呢?昔人云“画如其人”,我认为首先是好在体现了他的人品,从画中可以看出他胸意高旷的精神境界。其次,好在能“熟后用生”。一般画家作画,总是从不熟到熟,从熟到精熟,熟到一定程度,就找不到路走了,甚至还有走到反面的,变为甜熟,油滑,染上俗气。“熟后用生”是艺术上的返老还童,在艺术道路上走第二个里程碑。他晚年的画,不仅具有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趣味,而且非常朴拙、深邃,这是他在艺术上第二次生命在体现。
林介如先生对传统绘画的研究极深,无论山水、花鸟、人物,从工笔到写意,各种传统技法,尽能掌握,功力十分深厚。他的学问渊博,修养全面,对诗词、书法、金石都有研究,并精于鉴赏。尤致力于文学诗词的研究,从古典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来开拓自己的创作思路。此外,他对西洋绘画也作过极其深入的研究,常见其遗作中有“我师造化”的印章。正因为林介如先生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广阔的生活基础和全面的艺术修养,所以他的画才能够格调非凡,饶有奇趣,耐人寻味。他的画,似以奇取胜,而又不专于用奇,亦常能以平取胜,奇中求平,平中寓奇。因此,极平常的农村小景,茅屋鸡舍,在他的笔下却奇趣横生,引人入胜;而奇峰怪石,嵯峨古树,他画出来却平易亲切,毫无奇险生畏之感。他的简笔画也很有特色,能够做到笔精墨简,简而不陋,简而不空,神韵俱全,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林介如先生作画的最大特点是:不但画得多,画得快,动脑筋更多。我和他在安堂乡茶铺酒馆喝茶饮酒时,常见他用手醮茶水酒汁在桌面上演习画稿,反复推敲,待酝酿成熟时,即乘兴回家作画。作画不多动脑筋是画不好画的。潘天寿先生自称“懒秃”,“懒寿”。作画虽少,但动脑却特多,所以依然画得很好。这就是说,作画之前要多作心画,从意境、布局、笔墨、设色等方面作反复思考。做到胸有成竹时才动笔作画。在多动脑筋这一点上,他与潘天寿先生是极为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潘天寿先生的画给人一种构思精密,笔无妄下,每每达到不能增一笔,不能减一笔的极为严肃认真的艺术效果;而林介如先生的画,虽经反复酝酿,但在落笔常常能根椐画面上出现的意外效果,因势成趣地去进行创作,因而给人一种若不经意,信手拈来,纯任自然,恰到好处的艺术效果。所以他的画以花鸟走兽最为传神。郑板桥题画有“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是一,是二?解人会之。”林介如先生这种似经意又不经意,似无法而有法,把“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结合起来的创作方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林介如先生称得上是艺坛豪杰,因为他的画比文人画还要文人画,高雅超妙之至,这在中国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说他是艺坛豪杰毫不过分。
    林介如先生的品德是十分高尚的。解放前,他的家境虽然不怎么富有,但常常在经济上资助朋友和同事。解放后,在龙山中学长期作画从事教学工作,将毕生精力贡献于艺术事业,培养了如卢乔根、林作梅、林再圆等杰出书画家。林介如先生的人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在艺术上的攀登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崇敬的。(本文作者肖祖乐:中山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山市泰山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http://www.zsnews.cn/zt/zsarts/showcontent.asp?id=75270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21: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纪念岭南画派书画名家林介如先生

本帖最后由 565093758 于 2009-8-25 21:19 编辑

独上高楼


——纪念岭南画派书画名家林介如先生

  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名家林介如先生(1905.1──1988.3)以其毕生的勤劳和苦行僧般的精神在艺术园地里登上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峰,终于达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境。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名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独上高楼的林介如先生给世人感慨至深的名言是:“艺术是由境界定高下的,而境界是由人品和学识蒙养的,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这是如今解读其作品的一把钥匙。
  林介如先生的花鸟画作品就题材而言,他选择山花野卉、虎、狮、鹰、鹭等,一而再,再而三地来表现,自有一种格趣在其中,他崇尚自然界的野性荒寒、雄强而和谐之美。“我师造化”、“心静兴长”不仅是他的常用印章,亦是他的艺术主张。
 就画法、风格而言,他的作品多为工写结合,对笔下之花鸟走兽、山石均不作毛发谨微的描摹。他不以简单的形似为满足,而用高度提炼概括的艺术手法强化形象,构成画面,以洗练的笔墨,真实而鲜明地表现那种生动的神情气韵,其境界高妙,气势雄强,和谐浑厚,体现出一种极不寻常的阳刚之美。林介如的笔墨语言既来自于传统文人画的深厚积淀,一种表现神完意足的中国画写形程式;又出于“师造化”“得心源”的独特创造。他以慧眼慧心捕捉诗情画意,又融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气质,故其创造的艺术形象,独步高格,总是在耐人寻味、百看不厌,总是给人以很高的精神享受。
林介如不同于“逸笔草草”游戏人间的旧式文人,又与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当代炒家”迥异。他一贯奉行:做一个画家首先做到对物象的表现必须具备得心应手的才情,并妙悟“以形写神”及“以神写形”的辨证关系,才能达至形神兼备之境。他的每幅作品都一丝不苟、章法谨严而经得起推敲。即使是应酬之需,凡不成熟不满意的作品亦肯轻易出手。他以殉道者之精神从事绘画和美术教学,他志在振兴民族艺术,振兴民族精神。他的作品以及所蕴涵的崇高人格力量和艺术精神将永远激励后学。
  林介如先生,粤之香山县安堂乡人也。早岁入高奇峰之门,既赋天资,复加勤奋,遂将高氏的韶光尽收腕底,再吸收纳传统及中西的精华,乃成一代大家风范,并与一代名士高剑父、陈树人、何香凝、徐悲鸿、吴昌硕、黄宾虹、马公愚、胡藻斌、张善子相往还,以其人品学识称颂于艺林;其不惟只是高氏门下最得意者,且是足以光大门楣的一代大家,其精湛的造诣,比之天风六子,何只胜一筹啊!今藉吾邑大力弘扬
香山文化之际,宣扬林介如大师的艺术乃吾曹的天职啊!仅以此文,与爱好书画艺术的同道共勉。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16日 作者:肖祖乐http://www.zsnews.cn/zt/zsarts/showcontent.asp?id=75270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1:53 , Processed in 0.037577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