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604|回复: 0

走近林嗣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9 19: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言文名篇《口技》入选教科书,有据可考的始于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由中华书局出版、沈星一编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古文读本》第一册收入了这篇原题为《秋声诗自序》的文章。林嗣环的名字,也就伴随着琅琅书声走进了千家万户。于我而言,除了课堂,更多的是从林嗣环留在故里的点点滴滴中,读懂和丰富了心目中的林嗣环。
  到赤岭追寻林嗣环的踪迹,难免如此感慨:林嗣环在中举和中进士后竟均未返乡祭祖,仅派人竖旗、挂匾于宗祠,后因乡中父老联袂到京城恳请,才返乡拜祖。此后一直把异乡当故乡,客逝杭州。如今,其故宅已成平地,奉旨征番获赐的铜钟失窃,族裔曾珍藏他的一幅画像至今下落未明。然而,这一切,丝毫不影响他在乡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修建纪念亭、收集失传著述、出版纪念专辑……,乡人以极大的热情、用各种方式表达着他们对“起老八爷”(“起八”为林嗣环的字)不尽的仰慕。
  关于林嗣环的种种奇闻逸事,最富传奇色彩的莫过于《黄井祝天》。相传林嗣环早年家境贫寒,幸亏村中塾师颇有爱才之心方得学习机会。第一次乡试名落孙山,受尽乡邻白眼,以至于第二次赶考的那天早上,邻居们故意把“吊水桶”藏起,不借给因家贫置不起水桶的林嗣环。林嗣环大清早起来,无法汲水煮饭,蒙受奇耻之下,便在井旁祷祝求天开眼。没想到井水真的漫到井缘,他一伸手便可舀饮。传说终究是传说,但透过传说,我们还是隐约地看到,饮罢“黄井”水的林嗣环,以怎样决绝的心态,昂起倔强的头颅,在世态炎凉的深切体验中,通过科举从社会底层走出,大笔如橼写人生,直把乡人的那一份愧疚、那一份惋惜、那一份自省,永远地留在了水清如初的“黄井”。
  面对封建强权的重压和诱惑,古代文人弹性处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因为“无行”抱撼终身、甚至遗臭万年的为数亦不在少。而林嗣环在“达”与“穷”、义与利,甚至生与死之间作出的种种“宁骇俗、毋犹人”抉择,犹令世人扼腕长叹。于古今民众,啧啧称颂的是“性耿介、有风裁”、“禁锢婢、禁投充、禁株连”的“林青天”;于林嗣环同辈文人,折节相交更多的是源于林嗣环旷世少有的“奇倔”之气。《安溪县志》载,琼州兵民杂处,有一次兵打居民,嗣环笞打兵而将居民藏起。将领带队入署争闹,嗣环端坐不避,伸长脖子说,把我杀掉吧,还吵什么!我要怕死,就不敢笞打你的兵了。将领无奈,只得引队退出。嗣环被诬降职,特制“钦降四级”金匾,差人高举上街,知照友人。其平生疏放不羁,诡异莫测,可见一斑。嗣环亦自谓,除非乡先辈李贽,此外无人可类比了。终因得罪藩镇而下狱、落职的林嗣环,客居杭州,在行歌纵酒、寄情山水、著书立说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奇正之间看嗣环,我们更愿意相信,其疏放不羁、诡异莫测的奇性奇情,几分是天性使然,几分是愤世嫉俗,几分是恃才放旷,几分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情势下为民请命的一种生存智慧,追求和坚守正是难能可贵的文人的独立人格。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16 18:53 , Processed in 0.118503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