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856|回复: 0

林居广创建十四门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4 23: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四门桥,位于闽侯县上街镇榕桥村。十四门桥名闻遐迩,乃福州地区古代十八座桥梁中最长、最宏伟的宋代一座石板桥之一。由于全桥共有十四桥墩,故名十四门桥。桥长100米,宽1.74米,桥墩用石块砌成呈船形,以利排水。每个桥面都用两块长约四米,宽约一米多,厚约三十厘米,重达20吨的巨石架于桥墩间组成。现其存在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供人跨溪涉水的最初目的。我作为业余研究文献考古和艺术观赏价值的历史文物而名闻遐迩,该桥被闽侯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倾巨资献建十四门桥的创造者林居广却鲜为人知。    林安世,字居广,为唐末五代开闽都统使,上街六桥林氏入闽始祖林硕德之六世孙。长兄林安宅,字居仁,登状元李易榜,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科进士,官授右谏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宰辅)。官至端明殿大学士兼太子太保,封开国伯。二兄林安国,字邦翰,登状元陈诚之榜,宋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科进士,历任承议郎,监察南康府储榷军务。居广以兄安宅绩兼助边赈荒擢承议郎。后辞职归隐家园不仕。其世积厚资,富甲一方。居广没有籍此有钱有势、盛气凌人、称霸里闾,且乐于公助,仗义于乡。乡间贫穷无以告贷者,常常得到他的赈济。因此,他深受乡人的敬模与称道。
    当时溪源为上街乡民劳动生产频繁往来之地,作为必经之道的可溪,不但直接受着闽江潮起潮落支配,而且也受着源自永泰、闽清群山汇集而来溪流的影响。一旦山洪暴发,便有船翻人落被洪水吞噬生命的危险。为解除乡民烦优,方便生产耕作,方便人员往来,林居广慷慨解曩,独资创建十四门桥。现从上街六桥林氏外甥、清大臣郑孝胥游溪源宫日记中抄录的十四门桥宋代石刻“兴禾里林居广与室中陈二十一娘同发心舍造石桥一十四门,上报四恩口口,下及一切含生,同沾福利”的铭文中可以得到资证。
    据《六桥林氏族谱》记载,林居广除建造十四门桥外,还捐资始建于宋绍兴十三年(1143)超山禅寺、重修于元奉定初年(1324)距今已八百六十五年、坐椅桥、濡沁桥。上街兴琳寺,系古代旗山九庵十八寺之一,由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前锋将、开闽都统使、六桥入闽始祖硕德第六世孙林安世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兴琳寺;还捐资创造上街六座石桥:元丰庚申年公元1079年、公元1080年、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先后重新建造六座石桥:上方桥、温阳桥、玉浦桥、花屿桥、玉丘桥、会潮桥;还捐资重修古侯官县县治标志塔,于大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龙台山上“龙台石塔”由兴禾里信士林居广重修等,福荫乡闾,功德无量。林居广卒后葬于溪源超山梅林窟地方,墓坐南朝北,墓碑为清道光乙酉(1825)重修时立的。上刻:“六桥宋承议郎居广林公配陈氏二十一娘佳域”等字样。这座被当地人称为“鸭姆墓”的风水宝地。此墓临江而建,甚为罕见。
“修桥铺路”是造福于大众的慈善行为。她体现了中华民族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林居广不吝舍巨资“修桥铺路”,造福一方民众,其奉献精神值得褒扬。林居广当与十四门桥流芳千古。


                                                        闽侯县发展改革局林丰年
                                                              2008年4月11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1:29 , Processed in 0.033510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