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4051|回复: 1

闽侯县上街六桥林氏名人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4 23: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朝时期

林硕德(860--926) 唐未寿州农民起义军前锋将五代初开闽都统使六桥林氏入闽始祖
始祖硕德公,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于唐咸通元年(860)一庚辰年三月初三日诞生于固始县一个农民家庭字邦定号天复军中尊呼十八翁中和元年(881),率从参加王绪领导的寿州农民起义军为民除害光启元年(885)正月,随王入闽沿途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被封为前锋将军光启二年(886)八月攻下泉州城景福二年(893)
五月二十一日攻克福州城。次年四月,又率军独趋邵武八月中秋定泰宁远近山区沿海游散武警力量20余部相继归降,使王氏据有七闽之地乾宁四年(897)十二月,向闽王王审知提出"礼贤任能,修葺城池,训练士卒,轻徭薄赋"的治闽良策,王审知大喜,以翁为威武军都统使后梁开平三年(909)刚被封为闽王的王审知,也封翁为开闽都统使成为闽王在军事上最得力的部将。在王审知领导下,节镇七闽,经10多年努力奋斗,福建由乱而治,经济文化获得较大发展,成为福建历史上罕见的一个繁荣时期。乾化三年(913),始祖硕德公致仕,食邑古侯官县治,定居闽王王审知赐建的大屿头山三进封第(今称上街六桥林祖厝)见玉浦江环绕,始建六座木桥使之四通八达遂称六桥林氏同光四年(926)十一月十八日始祖硕德公逝世享年67他在几十年马生涯中英勇善战出生入死为王氏开闽事业为福建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立下了不朽功勋
林硕德860926年),字邦定,号天复,河南光州固始人。一向素以智谋勇略,为乡里所推崇。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林硕德率众投奔王绪领导的寿州(今安徽寿县)农民起义军。当王绪起义军进入光州后,节度使秦宗权封王绪为光州刺史,王潮为军正,审知为都监,硕德为监丞。光启元年(885年),为避开已降服于黄巢的秦宗权勒索债赋,王绪统率5000多名义军和一部分光州、寿州的吏民,渡江南下,经江西九江、南昌,进入闽地。攻克了汀(长汀)、漳(漳州),队伍不断扩大。队伍至南安时,因军粮不继,军心涣散。加之王绪生性猜忌,在滥杀刘成全、李逢益、陈浩等数名干将后,又想杀害王审知三兄弟及其老母董氏。危急时刻,林硕德接受王潮兄弟的恳请,策划竹林兵变,带壮士数十人,活捉了王绪,并将其关在牢中,不久王绪自尽。于是王潮被推举为主将,统率全军。竹林兵变后,林硕德成为王潮的得力部将,与王审知一起率精兵夺取泉州、攻下福州。乾宁元年(894年)四月,林硕德奉命率兵独趋邵武,八月中秋定泰宁,军声大振,传檄四方,远近州、县纷纷响应,相继归顺,从此闽疆统一。林硕德也因军功卓著被王审知封为威武军军判。乾宁四年(894年)十二月,王审知继任威武军节度使,封琅琊王。林硕德则又被封为威武军都统使。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封闽王,林硕德封为开闽都统使。乾化三年(913年),闽王封第于屿头山令十八翁居住。


五代时期
林延皋(888~?) 六桥林氏第二世祖,
五代闽国拱宸卫都指挥使。
延皋公系入闽始祖硕德公长子,字景和,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奉闽王王审知令,与湛温一起引军取将乐,屡战屡性,闽王器之,封为五代闽拱宸卫都指挥使,为王氏的治闽事业英勇奋斗终生,承爵、食邑、节镇如故。
林延晖(902~923)
六桥林氏第二世祖,五代闽奥自卫反击战后应。
延晖公,系入闽始祖硕德公三子,字景曦,眼见与奥交界的闽南田地被奥侵占,严重影响百姓生存,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奉闽王王审知令,发兵攻奥,与奥主杨阜交战,身为自卫反击战后应,见山上前沿闽兵败阵,战旗倒下,直冲上去,扶立闽旗,身中数箭,壮烈牺牲,但仍扶旗屹立在山颠,战旗仍然高高飘扬,奥兵见状惊荒失措,以为闽阵援军已至,纷纷败退,使闽攻奥自卫反击战转败为胜。延晖公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浩然正气,永远载入史册,铭刻在后人心中,为壮其勇,旌其勋,当时闽奥之民立庙祀之。
林仁绍(?~?) 上街六桥林氏第三世祖,延皋公长子,字宗继,为闽国殿使,承爵、食邑、节镇如故。
林仁翰(?~?) 上街六桥林氏第三世祖,延皋公次子,字宗学,为闽南廊承旨,忠于闽王宗室,后晋开运元年(944年)12月,联合旧臣,诛在皇城(福州城内)判乱、谋杀王继鹏的朱文进、连重遇,遥奉建州(今建瓯县)刺史王延政为闽王,改国号殷,改福州为南都。(《通鉴》卷284胡三省注曰:“南廊承旨,闽所置官,盖以亦侍卫武臣之职也。”)
林仁果(?~?)上街六桥林氏第三世祖,延皋公三子,字宗茂,为建州(今建瓯县)从事,支分建阳。
林仁琚(?~?)上街六桥林氏第三世祖,延皋公四子,为长乐丞,支分长乐。
  (?~?)上街六桥林氏第三世祖,延晁公四子,又名善长,字宗驹,为威武军判官。
  (?~?)上街六桥林氏第三世祖,字道明,旧谱世系未考,承爵、食邑如故。
  (?~?)上街六桥林氏第四世祖,仁果公长子,官兵部尚书。
  (?~?)上街六桥林氏第四世祖,仁果公次子,官都总管,进镐取建州时,公以身殉国。
宋朝时期
  (?~?)上街六桥林氏第五世祖,庸公子,敷公堂弟,字惠宣,登状元叶祖洽榜,宋熙宁三年(1070年)庚戌科进士,授知无为军等官职。
  (?~?)上街六桥林氏第五世祖,庠公次子,字锡远,登状元徐铎榜,宋熙宁九年(1076年)丙辰科进士,历任奉议郎,知同安县知县事。(已载《三山志》卷之二十六,人物类一;《闽书》点校本,第2207页;《八闽通志》卷之三十二秩官。)
林安宅1097~1179)上街六桥林氏第六世祖,效公长子,字居仁,号寓庵,登状元李易榜,宋建炎二年(1128年)戊申科进士,除授河南府推官;绍兴五年(1135年)擢左议郎,充户部措置经略所干办,奉敕差通判、漳州府(尹)事,主管学事兼外劝农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除广东东路转运判;绍兴三十年(1160年)四月,奉敕特授江西南路转运判官;绍兴三十一年初,敕授左朝议大夫,十一月兼劝农使;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迁授户部左司郎中,权同知枢密院事,检详诸房文字事,加朝散大夫;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二月,诰依前职,兼管两浙安抚使、司马步都总管,六月又兼知太平州;乾道元年(1165年)敕特授中书门下检省诸房公事,七月除户部侍郎给事中;二年(1166年),除右谏议大夫,赐紫金鱼袋;五月特授左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丞相);谆熙元年(1174年)二月,敕特授左中大夫、龙图阁学士;二年(1175年)四月,诰特封侯官县开国伯,食邑三百户;四年(1177年)五月,进封侯官县开国伯,子加食邑三百户。六年(1179年)二月,除端明殿大学士,兼太子太保、侯官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赐绣座、珍宴、车服,追赠三世,恩任二世;宋淳熙六年(1179年)端明殿致仕诰称:“肃括而立身,刚大而养气,刑部奋澄清之志,殿邦有弹压之威,任安危以天下之重,争可否于人主之前”。 致仕后,还与其胞弟安世,居广公共建十四门桥和超山寺等,造福桑梓。淳熙二年(1179年)十一月十一日逝世时,孝宗皇帝赐葬旗山东南麓三都石松寺旁。(可见《三山志》卷之二十六,人物类一;《闽都记》卷之十九,151页记载;《闽侯县志》记载。)
林安国1100~?)上街六桥林氏第六世祖,效公次子,字邦翰,登状元陈诚之榜,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壬戌科进士,历任承议郎,监建康府摧货务。
林安世1103~?)上街六桥林氏第六世祖,效公三子,字居广,号以行,以长兄安宅绩,兼助赈荒,擢承议郎,辞职;捐资创建十四门桥,又独建超山禅寺及坐椅桥、濡心桥、上方桥和重修故侯官县治龙台山石塔,广化普施,深受后人颂扬。(已载《闽江金山志,乡贤》中册,第15页)
林宋显(?~?)上街六桥林氏第六世祖,敷公长子,字孝扬,登状元王十朋榜,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丁丑科进士,为该科取进士426人之一,终宣议郎,江西安抚司机宜等职。(已载《三山志》卷之二十九,人物类四;《闽侯县志》校点本,第157页)
  1132~1200)上街六桥林氏第七世祖,安宅公子,字德清,任泉州府安溪县知县事,以父绩,任朝散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见《八闽通志》卷之三十二秩官,记载)。
林文显(?~?)上街六桥林氏第六世祖,
敷公次子, 字孝武, 以子行可贵, 赐赠中奉大夫。
  (左边上加厂旁)(?~?)上街六桥林氏第七世祖,安国公子,字伯威,登状元木待问榜,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癸未科进士,该科进士541人(一作538人)之一,初授知保昌县,后升吏部主事,终宣教郎。(已载《三山志》卷之二十九,人物类四;《闽侯县志》,校点本,第157页)
林行可(?~?)上街六桥林氏第七世祖,文显公子,字可叔,登状元黄定榜,宋乾道八年(1172年)壬辰进士,博学敦行,为缙神重,绍熙(1190~1194)中知尤溪县修政事,办财计,禁苛扰,挽士风,大振昔时,蠹坏之习,政治术然名一时,廉明并著;尤溪县知县事;再知同安,
诸司嘉其通敏;奏摄建宁府事。时汀寇猖獗,缮兵守御,自是寇不犯境;继授龙溪令,盐荚凋坏,为之整葺;知安仁县,先以舟车备水患,百姓赖以全活;升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兼史院右谏议大夫,累官至吏部侍郎。(已载《三山志》卷之三十,人物类五,有其名;《八闽通志》卷之三十四,秩官,见《名宦志》)
林力行1169~1231)上街六桥林氏第八世祖,字勉之,嘉定间(1208~1224)任泉州府,通判军州事。以祖荫,奏任朝请大夫,知南恩军,赐紫金鱼袋,二品服俸。
林志行1175~~?)上街六桥林氏第八世祖,澈公次子,字宏之,以祖荫,奏补承务郎。
林中行1175~?)上街六桥林氏第八世祖,澈公三子,字立之,以祖荫,奏补承务郎。
  (?~?)上街六桥林氏第八世祖,六世祖居广公孙,字天游,登状元黄朴榜,宋绍定二年(1229年)已丑科进士,历任迪功郎、知建安县,摺监察广南御史。(已载《三山志》卷三十二,人物类七)。
林伯熙(?~?)上街六桥林氏第八世祖,行可公长子,字昌明,以父行可绩贵,奏知顺昌县。
  (?~~?)上街六桥林氏第九世祖,力行公子,治《易经》,授浙江嘉兴通判。
元朝时期
  (?~?)上街六桥林氏第十世祖,焯公长子,字伯玉,安宅公玄孙,元世祖至元间(1335~1340)拜平西都统制,参与攻“反寇” 陈吊眼之乱,平之,底定江西,赐蟒玉。详皇元大统志。(据《闽江金山志》中册,乡贤,第十六页)。
林一枝(?~?)上街六桥林氏第十一世祖,珏公长子,字彦远,登宋宝祜四年(1256)丙辰科文天祥榜武进士弟,以父荫为司牧,又知漳州牧,后以平辽蛮功,赐蟒玉。详《六桥林氏族谱》。(据《闽江金山志》中册,乡贤,第16页)。
林应参(?~?)上街六桥林氏第十二世祖,一枝公子,袭荫,任武德郎。
明朝时期
   (~?)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三世祖,森公孙,德公长子,字仕铭,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岁次癸亥以经学名嘉,诏徵诣,厥侍筵,授国子监学绿。
  广((?~?)上街六桥林氏浦上房第十三世祖,字则洪,应洪武九年(1376年)丙辰乡荐岁贡,任湖南安仁县学教谕。
林文节(?~?)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四世祖,兴公长子,名林节,字时亨,治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以儒士应明永乐六年(1408年)戊子科应天官舍乡试,中式第二名,登乙丑(1409)科会试乙榜,授湖广黄州府学教授。
林文秩1397~1468)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十四世祖,统公次子,字礼亨,号谦斋,治《礼记》,年十八以儒士,应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甲午科江西官舍乡试,中式第二名,永乐十三年(1415年)与胞弟文秸一起,又应乙未科会试,同登状元陈循榜,中式第三甲第20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任四川道监察御史;宣德元年(1426年)岁次丙午,汉王高煦反叛,废为庶人,扈驾宣宗亲征有功,获赐白金彩币;宣德三年(1428)岁次戊申八月,又扈驾宣宗,率兵巡边塞外,出喜峰口(在今河北迁西),破兀良哈兵,给以内厩良马,获赐绢帛;宣德四年(1429)
岁次己酉, 奉旨巡按直隶、苏、松、常镇四大郡;宣宗八年(1433)岁次癸丑,改贵州道监察御史;宣德十年(1435)岁次乙卯,晋升山西按察司副使;正统五年(1435)岁次庚申,奉敕简军士,以备边虞,复奉敕豫备食粮,以防饥馑;正统六年(1441)岁次辛酉,敕清理滞狱重囚;正统七年(1442)岁次壬戌,敕修整军器,城池;正统十一年(1446)岁次丙寅,升山西按察使。有告平阳王文简妖言惑众者,连及三百余家,文秩力为辨释,活几二千人。(转引自《闽侯县志》,点校本,第373页);景泰三年(1452),自度年力衰迈获准致仕。
林文秸1401~1450)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四世祖,字嘉亨,号澹斋,治《春秋》,年十三以儒士应明永乐九年(1411)辛卯乡试第三名举人,永乐十三年(1415)乙未科会试,与兄文秩同登状元陈循榜,中式第二甲第二名进士,并改翰林庶吉士,俱钦赐归娶,应赵府疏请,准授正审理,改岳州通判,分试应天、浙江,典试江西、云南“考试官,有腰黄金数千两求登荐书,文秸却之。”(见《闽侯县志》,点校本,第373页),后擢湖广提学佥宪。
林文秸:字嘉亨,文秩之弟。亦有异质,与文秩同举进士,为庶吉士,拜王府审理,改岳州通判。为政简约,务以抚宁为心。所著有〈梅湖稿〉,(〈比干后裔:林氏家族三千年统谱〉,第227页,林乐志主篇,光明日报社199810月第1版)
  (?~?)上街六桥氏棠池房第十五世祖,文节公三子,字廷晖,治〈礼记〉,应明景泰七年(1456)丙子岁贡,授四川松藩卫学教授。
  (?~?)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五世祖,印公长子,字廷修,治〈春秋〉、〈礼记〉,应明天顺六年(1462)壬午岁贡,授山东观城县学习训。
  (?~?)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五世祖,即公长子,字廷修,治〈春秋〉、〈礼记〉,应明景泰四年(1453)癸酉科乡试岁贡,准授儒学司训。
  (?~?)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五世祖,文穆公次子,文秸公嗣子,字廷玉,治〈易经〉应成化  科岁贡。侯选儒学训导。
  (?~?)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五世祖,文穆公四子,字廷美,治〈易经〉,应明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岁贡生,授位于广东中部偏西的四会县学司训。
  (?~?)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五世祖,文穆公五子,字廷璧,治《易经》,以儒士应明弘治二年(1489)己酉年科乡试,中式举人,登弘治六年(1493)癸丑科会试乙榜,授广东省琼州府学教授,升琼山县(位于海南岛东北部,南渡江下游)知县。
  (?~?)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六世祖,节公之孙萱公四子,字宗鲁,治《易经》,应明弘治五年(1492)壬子科岁贡生,授四川黔江县学教谕。
  (?~?)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六世祖,文穆公孙,琚公三子,字宗恒(火旁)治《易经》,应明正德四年(1509)己巳科岁贡,准授儒学司训。
  (?~?)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六世祖,琼公次子,字宗旦,治《易经》,应明正德十五年(1520)庚辰科岁贡生,授太仓州学司教授。
林继茂(?~?)上街六桥林氏二房十七世祖,克明公次子,名于丛,治《春秋》,应明嘉靖三年(1524)癸未科岁贡,授楚府学教授。
林文坡1485~1547)上街六桥林氏五房第一房第十七世祖,克仁公长子,字继东,号从桥,治《易经》,应明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科乡试岁贡,授浙江嘉兴府嘉善县学司训。
林世和(?~?)上街六桥林氏棠池房第十八世祖,名民顺,治《易经》,应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科乡试,中式举人,又登隆庆二年(1568)戊辰科会试乙榜进士,拣选知县,当领县令,弗受。
林廷琛1510~1549)上街六桥林氏五房第一房第一支第十八世祖,字世献,号平沙,治《易经》,年十八以儒士应明嘉靖七年(1528)戊子科乡试,中式举人第四十九名,应明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科会试,登韩应龙榜,中式第二甲第四十三名进士,授北京户部主事,升户部郎中,奉议大夫,崇武门监税时,严嵩用事,辞官归。(已载《闽侯县志》,点校本,第177页)。
林廷匡(1523~1593)
上街六桥林氏五房第一房第十八世祖,
继东公四子,
字世辅,
号平江,
侯官邑禀生,
以子贵,
赠文林郎。
林应标1524~1578)上街六桥林氏浦上房第十九世祖,惟茁公子,字有锦,治《礼记》,以庠生应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己酉科乡试,中式第五十名举人,初知广东澄迈县,后升江西赣州同知。
林德广1560~1562)上街六桥林氏五房第一房第四支第十九世祖,名尧运,号念平,治《易经》,应明万历十三年(1585)乙酉科乡试,中式第一名举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除授直隶淮安邳州宿迁县儒学教谕;二十年(1592)二月丁父服阕赴部;二十三年(1595)十二月授除山东莱州府平度州潍县儒学教谕;二十五年(1597)三月升授瑞金县知县;三十年(1602)四月升授浙江严州府同知。特恩准赐归养,服阕叙用。---进士
  (?~?)上街六桥林氏二房第二十一世祖,字衍明,治《易经》,应明天启四年(1642)甲子科乡试,中式第三名举人,署理福宁府、龙岩州学正。
林德谋1592~1656)上街六桥林氏七房第四房第十九世祖,名四岳,别号采公,治《易经》,应明崇祯十四年(1641)辛巳岁贡,博极群书,著有《五经议论》、《五经评眼》等书行於世。
  1599~1648)上街六桥林氏五房第四房第一支(大宅天房)第二十世祖,字石书,又字而文,郡庠生,治《易经》,隆武元年(1645)乙酉授鸿胪寺司仪序班,隆武二年(1646)岁次丙戌初,以其才酞笃升户部司务;六月清兵入闽,为保民族气节,弃官而归,著有《早朝并上当事诗》十泳,已载入族谱。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23: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  扬(?~?)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第五世祖庸公子,敷公堂弟,字惠宜,登状元叶祖洽榜,宋熙宁三年(1070)庚戍科进士,授知无为军等官职。

林  敷(?~?)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第五世祖庠公次子,字锡远,登状元徐铎榜,宋熙宁九年(1076)丙辰科进士,历任奉议郎,知同安县。(已载《三山志》卷二十六  人物类一;《闽书》第三册,卷之七十五,第2207页记载。

林安宅(1097--1179)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第六世祖,效公长子,  字居仁号寓庵。登状元李易榜,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科进士,绍兴中知新昌县,百废兴举,新昌人称:“县令自宋中兴以后,安宅为最。”除授河南推官;绍兴五年(1135)擢左议郎、充户部措置经略所干办,奉敕差通判、漳州府(尹)事,主管学事兼外劝农事;绍绍兴二十八年(1158)除广东路转运判;绍兴三士年(1160)四月,奉敕特授江西南路转运判官;绍兴三十一年初,敕授左朝议大夫,十一月兼劝农使;绍兴三十二年(1162)迁授户部左司郎中,权同知枢密院事,检详诸房文字事,加朝散大夫,孝宗隆兴元年(1163)二月,诰依前职,兼管两浙安抚使、司马步都总管,六月又兼知太平州;乾道元年(1165)敕特授中书门下检省诸房公事,七月除户部侍郎给事中;二年(1166),除右谏议大夫,赐紫金鱼袋;五月特授左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淳熙元年(1174)二月,敕特授左中夫、龙图阁学士;二年(1175)四月,诰特封侯官开国伯,食邑三百户;四年(1177)五月,进封开国伯,子加食邑三百户。六年(1179)二月,除端明殿大学士,兼太子太保、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赐绣座、珍宴、车服,追赠三世,恩任二世;宋淳熙六年(1179)端明殿致仕诰称:“肃括而立身,刚大而养气,刑部奋澄清之志,殿邦有弹在压之威,任安危以天下之重,争可否于人主之前”。致仕后,还与其胞弟安世,字居广公共建十四门桥和超山禅寺等,造福桑梓。宋淳熙六年(1179)十一月十一日逝世时,孝宗皇帝赐葬旗山东南麓三都石松寺旁。(可见《三山志》卷二十六,人物类一)、《闽都记》卷之十九,湖西侯官胜迹,151页记载。《浙江通志》分类索引 十四 名宦记载。卷153,名宦八绍兴府(4338)记载。

林安宅,字居仁。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科进士,绍兴中知新昌县,百废兴举,新昌人称“县令自宋中兴以后,安宅为最。”迁户部郎中兼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孝宗即位,擢左司郎中,试右谏议大夫,迁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端明殿学士。诰词称其《刚毅直谅,凛然立朝,有古诤臣之节,敏於从政,为时良吏之师》。弟安国,官承议郎监察建康府榷军务。《闽书》第三册,卷之七十五,英旧志,2221页有传。

林安国(1100~?)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第六世祖,效公次子,字邦翰,登状元陈诚之榜,宋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科进士,历任承议郎,监建康府榷货务。

林宋显(?~?)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第六世祖,敷公长子,字孝扬,登状元王十朋榜,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科进士,为该科取进士426人之一,终宣议郎,江西西抚司机宜等职。(已载《三山志》卷二十九,人物类四;《闽书》第三册,卷之七十五,2209页记载;《闽侯县志》第157页记载。)

林  虎(虎上加厂旁)(?~?)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第七世祖,安国公子,字伯威,登状元木待问榜,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癸未科进士,该科进士541人之一,初授知保昌,后升吏部主事,终宣教郎。(已载《三山志》卷二十九,人物类四;《闽书》第三册,卷之七十五,2209页记载;《闽侯县志》第157页记载。)

林行可(?~?)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第七世祖,文显公子,字可叔,登状元黄定榜,宋乾道八年(1172)壬辰科进士,博学敦行,为缙神童。绍熙(1190~1194)中知尤溪县,修政事,办财计,禁苛扰,挽士风,大振昔时,蠢坏之习,政治术然名一时。廉明并箸;再知同安,诸司嘉其通敏;奏摄建宁府事。时汀寇猖獗,结兵守御,自是寇不犯境;继授尤溪令,盐芙凋坏,为之整茸;知安仁县,先以舟车备水患,百姓赖以全活;升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兼史院右谏议大夫,累官至吏部侍郎。(已载《三山志》卷三十,人物类五,有其名。

林行可  博学敦行,为缙绅重。绍熙中,知尤溪县。修政事,办财计,禁苛优,挽士风,大振昔时蠹坏之习,政治术业名一时。《闽书》第三册,卷之七十五,2222页记载有传。

林  鲂(?~?)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第八世祖,六世祖居广公孙,字天游,登状元黄朴榜,宋绍定二年(1229)已丑科进士,历任迪功郎,知建安县,擢监察广南御史(已载《三山志》卷三十二,人物类七)。

林  垌  嘉泰三年(1203)癸亥两优释褐。林立叔(垌侄),淳祜元年(1241)辛丑。

林颖秀,字实之。淳熙间为永康令。强敏有干略,邑事不劳而办,父老以为三十年所罕有。《闽书》第三册卷之七十五,有传。隆兴元年(1163)癸未进士。乾道二年(1166)丙戌进士,林叔秀(疑秀弟)。嘉泰二年(1202)壬戌进士,林 楫(颖秀侄)。

林文秩(1397~1468)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棠池房第十四世祖,统公次子,字礼亨,号谦斋,治《礼记》,年十八以儒士,应明永乐十二年(1414)甲午科江西官舍乡试,中式第二名;永乐十三年(1415)与胞弟文秸一起又应乙未科会试,同登状元陈循榜,中式第三甲第206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任四川道监察御史;宣德元年(1426)岁次丙午,汉王高煦反判,废为庶人,扈驾宣宗亲征有功,获赐白金彩币;宣德三年(1428)岁次戊申八月,又扈驾宣宗,率兵巡边寨外,出喜峰口(在今河北迁西)破兀良哈兵,给以内厩良马,获赐绢帛;宣德四年(1429)岁次酉,奏旨巡按直隶,苏、松、常镇四大郡;宣宗八年(1433)岁次癸丑,改贵州道监督御史;宣德十年(1435)岁次乙卯,晋升山西按察司副使;正德五年(1440)岁次庚申,奉敕简军士,以备边虞,复奉敕豫备粮食,以防饥谨;正统六年(1441)岁次辛酉,敕清理滞狱重囚;正统七年(1442)岁次壬戌,敕修整军器,城池;正统十一年(1446)岁次丙寅,升山西按察史。有告平阳王文简妖言感众者,连及三百余家,文秩力为辨释,活几千人”。( 转引自《闽侯县志》点校本,第373页);景泰三年(1452),自度年力衰迈获准致仕。

林文秩, 字礼亨. 举永乐进士, 改庶吉士, 授监察御史, 有直声. 巡按南畿, 风裁凛然, 民奏留一年. 宣德末, 擢山西副使, 进按察使. 有告平阳王文简妖言惑众者, 连及三百余家, 力为辩释, 存活几千人. 后致仕卒. 弟文秸.< 闽书>第三册, 卷之七十六, 有传.

林文秸(1401~1450)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棠池房第十四世祖,字嘉亨,号澹斋,治《春秋》,年十三以儒士应永乐九年(1411)辛卯乡试第三名举人,永乐十三年(1415)乙未科会试,与兄文秩同登状元陈循榜,中式第二甲第二名进士,并改翰林庶吉士,俱钦赐归娶,应赵府疏请,准授正审理,改岳州通判,分试应天、浙江,典试江西、云南“考试官,有腰黄金数千两求登荐书,文秸却之。”(见《闽侯县志》点校本,第373页),后擢湖广提学佥宪。

“林文秸:字嘉亨,文秩之弟。亦有异质,与文秩同举进士,为庶吉士,拜王府审理,改岳州通判。为政简约,务以抚字为心。所著有《梅湖稿》(比干后裔林氏家族三千年统谱第227页  林乐志主编, 光明日报社1988年10月第1版. )

林文秸, 字嘉亨. 与文秩同举进士. 本举首也, 主考者嫌其名, 遂易以洪英. 既选翰林庶吉士, 授王府蕃理, 改岳州府通判. 为政简约, 诚於抚字.

林廷琛(1510~1549) 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五房第一房第一支第十八世祖, 字世献, 号平沙, 治<易经>,年十八以儒士, 应明嘉靖七年(1528) 戊子科乡试, 侯官学, 中式举人第四十九名, 应明嘉靖十四年(1535) 乙未科会试, 登韩应龙榜, 中式第二甲第四十三名进士, 授北京户部主事, 升户部郎中, 奉议大夫, 崇武门监税时, 严嵩用事, 辞官归.( 已载<闽侯县志>点校本, 第177页).

林廷琛  字世献。授户部主事,四奉命督税,大著廉名。朝中为之语曰:(林主事,何棱棱(禾)! 官理所至一片冰)迁员外郎中监崇文税缺人, 部尚书梁材(彳复) 使绾之曰必君乃可.) 有倚势触禁者, 廷深置法不顾. 会朝正後, 诸後至者率向阍人为语,廷琛不能也。坐谪判镇江。两院交焉,有南宁之命。会权奸别有所挤,持旨未下。有欲为廷琛私营赂者,廷琛知而峻止之曰:(此  林世献平生?)遂弃官归,原宪县鹑,子桑  突,晏如也。司徒马森曰:(余海内知交称廉介者,汶上吴狱、南雄谭太初,吾闽则郑世威、林廷琛,其最矣。)据《闽书》第三册,卷之七十六,2272页,有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3-29 07:43 , Processed in 0.054481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