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796|回复: 1

林滋秀:立志于著书立说的教育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6 11: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face=楷体_GB2312><STRONG>人物档案:</STRONG>林滋秀,字兰友,号迟园。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生于福鼎桐山流美村,9岁便能吟诗作对,10岁参加童试,18岁中举。后在科场屡战屡败的他被当朝重臣梁蕉林看中,聘请至府内执教,从此走上教书育人之路,先后主讲于浙江罗阳书院、福鼎桐山书院。育人期间,他还乐意为弘扬闽浙文化而孜孜不倦,与众博学之士创立的“兰社”,广纳贤士,成为闽浙文学的有力传播者。林滋秀是一位教育家、诗人、古文学家、剧作家,他是近代福鼎市唯一能在福建文学史上占得一席之地,且有专著遗留下来的文学名人,一生著作无数,如《双桂堂文集》、《兰社诗略》等。世人不仅可通过细细研读他的作品中知悉当时社会的一个大背景,他的作品还可作为现今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BR></FONT>  2008年腊月廿五凌晨3时许,福鼎市十字巷一林氏老房子着火,熊熊大火持续燃烧了2个小时后才被扑灭。整座房子被大火吞噬了,雨水冲刷后一片泥泞,焚烧过的痕迹凌乱可怕得令人怵目惊心,只有那些黝黑的断壁颓垣,在述说着故居的苍凉与无奈。<BR>  旁观者慨叹,好好的一座房子就这么给烧了真可惜,当事人则为不小心将立身之所烧的灰飞烟灭而懊悔,而鲜少有人因这座房子背后的历史而扼腕。福鼎地方史专家周瑞光先生得知这一情况后,竟然一改平日的温和,“愤怒!愤怒!愤怒!除了愤怒还是愤怒。”为何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会有这么大的情绪起伏。“那里曾是福鼎市教育家、文学家林滋秀成长的地方,其在桐山书院讲学时也一直居住在这里,大厅里还悬挂着林滋秀中举时省里颁发的牌匾,这里有着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就因一场大火将一切都化为灰烬,真的很不应该。”周老先生愤愤地说道。<BR>  这方过去撒满林滋秀身影与踪迹的净土,就这样被毁于一旦了,是不小心,更或许是无意间,但历史的遗迹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A href="http://www.ndnews.cn/whpd/UploadFiles_8836/200903/20090312104028754.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375 src="http://www.ndnews.cn/whpd/UploadFiles_8836/200903/20090312104028754.jpg" width=500 onload=resizepic(this) border=0></A></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林氏后人欲重建这斑驳的宗祠</FONT></P>
<P align=center><STRONG>八岁对奇联 世人传诵&nbsp; 九岁退官兵 有勇有谋</STRONG></P>
<P>  据林氏家谱中林滋秀伯弟记录,林滋秀生下后8个月便会开口说话,这在当时当地可是件挺稀罕的事,可似乎在他身上这些奇事总显得十分寻常,而且还接连不断地发生。5岁那年,父亲平岚先生教林滋秀念书,聪明伶俐的他每每总是一学就会,一点即通,这还不算什么,最令邻里啧啧称奇的是,小小年纪的滋秀可一目数行,一篇冗长难懂的文章,常人需研读多次并细细研究方可了解,而他却花费最少功夫,轻易读懂那些艰涩的字句,这一切让滋秀赢得了“神童”的美誉。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能力与基础,自那之后,林滋秀与文字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BR>  清乾隆五十一年,林滋秀被父亲送到了私塾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在私塾受教的这段期间,林滋秀借“雨打竹林林滋秀,风吹荷叶叶向高”这一趣联又声名大噪了一回。记者从《典嵌叶向高典故、姓名联》一文中了解到,当时,私塾里的老师组织学生们一起到石湖桥游玩作诗。那时候雨后天刚刚放晴,石湖亭畔竹叶青翠无比,清新自然,大家不禁为那情那景所深深吸引。恰在此时,老师吟出上句:雨打竹林林滋秀。林滋秀那时正凭栏俯观石湖荷塘,见层层荷叶在春风中摇摆,仿佛如浪向高处奔涌,遂敏捷地吟出下句:风吹荷叶叶向高。<BR>  “雨打”对应“风吹”,“竹林”对应“荷叶”,“林滋秀”对应“叶向高”(当时当朝重臣的名字),工整标准,意境也十分吻合。虽仅有简单的七字,却足以显露出8岁林滋秀的文学才华,至今,这一趣联仍为世人所吟诵。<BR>  聪明好学的林滋秀也是勇敢的,据《福鼎县志》记载,就在他9岁那年,台湾林爽文领导的天地会反清复明起义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福鼎桐山营、烽火营等军队士兵奉命劝阻起义军。当两军在流美村正面交锋时,可吓坏了村里的百姓们。“这么多士兵聚集在村里所为何事?”“万一两军劝和不成,我们是不是会被祸及。”“现在我们是不是该逃跑?”许许多多的问题,越想村里的百姓们越是惊慌失措。<BR>  就在众人打算走为上计之时,年仅9岁的滋秀却从容不迫地走向那些军队,“这孩子想做什么,难道不知道那样很危险吗?”见已无法将滋秀拉回,大伙不禁在心里为他捏了几把汗,都在默默地向上苍祈祷,希望他能化险为夷。令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滋秀与气势凌人的两军军官侃侃而谈,对答如流,不久后,两军军队迅速撤离了流美村,村里的百姓终于松了一口气。此时,大伙十分好奇:两地方言截然不同,滋秀是怎么和军官交流的?滋秀听罢便将具体情况一一道来。原来,前面滋秀在用“官话”向军队介绍流美村的情况,军官们知道这些百姓的无辜后就不再为难,离开了。<BR>  那时的官话,大概类似于如今各地都倡导的“普通话”,由于不同地域都各有自己的方言,受此限制,两地若要沟通,则需有一种共同的话语,即“官话”。因从小生活在方言的环境中,官话对百姓而言显得有些难学。当年林滋秀劝离军队时,都说了些什么,如今已无从可考了,但他小小年纪便能操着一口流利的官话,足见其博学多才热衷国学,也为日后闽浙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A href="http://www.ndnews.cn/whpd/UploadFiles_8836/200903/20090312104028748.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375 src="http://www.ndnews.cn/whpd/UploadFiles_8836/200903/20090312104028748.jpg" width=500 onload=resizepic(this) border=0></A></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虽有纪念堂牌匾,但堂内却空空如也。</FONT></P>
<P align=center><STRONG>走入豪门府 饱读诗书&nbsp; 只身执教鞭&nbsp; 桃李芬芳</STRONG></P>
<P>  造物弄人,亦或许是上天对林滋秀的格外眷顾渐渐到了尽头。自打他在18岁时在福州中了举人之后,志向高远的他即使十分的努力,勤学苦读,废寝忘食,在会试中仍屡屡落第,挫败连连。<BR>  屡战屡败的林滋秀,在北京失意的这段时间眼界大开,也结识了不少大人物,“其诗名重京华,曾与当朝太师徐廉峰、黄树斋诸名流拈韵赋诗,侍声填词,结社盘桓于燕山北海间。”在《福鼎县志》这样的一段表述,暗示了其在科场落败之时才华便堪比当朝太守。林滋秀的博学与虔诚也深得当朝饱学之士的青睐,文学泰斗、国子监祭酒法式善还亲自为其文集写序,并称其为“古人不可见,作者厚相期”。<BR>  嘉庆已未年(1799年),又一次的会试,等来的是又一次的失望。但这时的林滋秀似乎又有了一点点幸运,老天给他关了一扇门后又给他开了一道小小的窗户。他的才华与学识,让当朝重臣梁蕉林这位伯乐见识了,并邀请他到府内教书。一到梁府,梁蕉林家中珍藏的大量历史丛书立马吸引了滋秀,他一面教书育人,一面不分昼夜的攻读,渐渐地,他习惯了尽情徜徉在书海的宁静,科场失意的阴霾被他抛在了脑后,整个人豁然开朗了。六年过去,直到后来父亲催其归家,他这才收拾行囊离开,踏上南下回家的路途。<BR>  书本看多了,见识自然也扩展了,慢慢的,林滋秀不再执着于科场会试,也不再认为男儿只有走上读书当官这条路才能报效祖国,只要有心,无论做什么都是有意义的。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林滋秀开始了漫漫的传道授业解惑之路,他将自己满腔热忱传递给他的学生们,40多年来,先后执教于福鼎桐山书院(今实验小学)、浙江泰顺罗阳书院,教鞭下培养了许许多多学子。他遍布各地的桃李们也有不少出人头地,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A href="http://www.ndnews.cn/whpd/UploadFiles_8836/200903/20090312104028361.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375 src="http://www.ndnews.cn/whpd/UploadFiles_8836/200903/20090312104028361.jpg" width=500 onload=resizepic(this) border=0></A></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杂草丛生的坟墓显得冷清</FONT></P>
<P align=center><STRONG>两集千字文&nbsp; 震惊朝野&nbsp; 百卷诗文集&nbsp; 彰显才华</STRONG></P>
<P>  据《福鼎县志》记载,嘉庆十四年(1809年),皇帝五十寿诞,命天下文武官员除了文史典籍不准进献奇珍异宝。于是乎,林滋秀开始忙活了。他利用课余仅有的一点时间,搜集千本书籍,选其中佳句撰写了《集古》、《集姓》两篇千字文,文中字字句句摘抄来历一一标明巨细。此书进献给皇帝,皇帝看了之后,赞叹道:“不意闽海之滨,竟有此博学之佳士!”自此,这千字文被世人广为流传,不少人都在惊叹其伟大。<BR>  除了教书育人,自我学习,林滋秀还不忘与其他学士深入研究,尤其也十分注重闽浙边界文化的传播。他在文学如潮般汹涌的时期创立了首个闽浙边界文学团体———“兰社”。说起这个兰社,在当时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兰社内广纳才人,有朝野之士,也有平民百姓。一时之间,兰社成了当时福鼎人气最高,最拥堵的地方,它不仅吸引了福鼎当地的百姓在此驻足流连,也使一批又一批的浙江文人墨客“闻香而来”,对当时闽浙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BR>  人总是在不停的学习,不停的再学习。40多年间,林滋秀陆续出版发表了《双桂堂文集》、《竹林合咏》、《兰社诗略》等113卷作品,他的诗词有赞颂秀丽河山,有追慕爱国志士,有反映百姓疾苦。语句并不华丽,字词也不艰涩,读来颇为轻松易懂。其诗句并非附庸风雅,一字一句都在真切地反映社会历史现象。一些后人可从其对某些人物的记载了解到更多,一些研究历史的学者可从中知晓当时的民生民情及朝野政治,不少描绘山河冰川的诗作还可作为一种旅游借鉴。对于现在的世人,那些诗集就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一杯值得仔细品茗的好茶。</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A href="http://www.ndnews.cn/whpd/UploadFiles_8836/200903/20090312104028549.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375 src="http://www.ndnews.cn/whpd/UploadFiles_8836/200903/20090312104028549.jpg" width=500 onload=resizepic(this) border=0></A></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周瑞光先生感叹:林滋秀已被众人所遗忘</FONT></P>
<P align=center><STRONG>仕途多坎坷&nbsp; 不幸早逝&nbsp; 立著传万世&nbsp; 后人缅怀</STRONG></P>
<P>  道光十年(1830年)三月,林滋秀因难违圣命北上,当朝尚书潘芝轩举荐其为湖北荆门知县。十三年十月初二(1833年11月13日),赴任前滞留北京的林滋秀病逝。同治九年,由二儿子出面将其埋葬在福鼎溪西凤山的祖坟(今中医院后岗)。由此,林滋秀停止了其一生与文字的难解之缘。<BR>  岁月变迁,时代更迭,林滋秀留下的113卷书籍中,因年代久远,福鼎市图书馆内已无珍藏。记者了解到,眼下较为完整的著作仅剩40万字的《双桂堂文集》,这本文集在2008年已列入海峡文艺出版社的重点出版计划,但因种种原因,迟迟未出版,现由周瑞光老先生收藏。<BR>  林滋秀的一生并不显赫,他只是一直默默地写诗立著,只是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是一直期盼能将闽浙的边界文化发扬广大。因为他的默默,因为他的安贫乐道,在当时也许众人皆知,但在如今风云变幻的社会已被世人淡忘。林氏宗祠内虽挂着“林滋秀”纪念堂的牌匾,但屋内却空空如也。流美村的故居如今已残破不堪,过去村里百姓为祝贺林滋秀中举的两根大旗杆也早已不见踪影。十字巷的故居更是只剩残垣断壁,就连西凤山上的坟墓也是杂草丛生。<BR>  虽然一切看来已如此荒凉,但值得高兴的是,林氏后人正酝酿林氏宗祠重修的计划,一旦计划形成,届时他们将在各地收集林滋秀的文集、文物等,并一一陈列在宗祠内,让所有后人都能通过这些痕迹见证先人的过去。“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先人,过去大家都总是以忙碌为借口,现在是时候该好好地尽点绵薄之力了,我们要从自己的族人做起,然后再发动福鼎市民来一起追溯先人历史。”族人林德云信心满满地说道。</P>
<P>&nbsp;</P>
<P>来源:文章来源:<A href="http://www.ndnews.cn/ShowCopyFrom.asp?ChannelID=1039&amp;SourceName=宁德晚报"><FONT color=#0000ff>宁德晚报</FONT></A>&nbsp;&nbsp; <A href="http://www.ndnews.cn/whpd/ShowArticle.asp?ArticleID=90018">http://www.ndnews.cn/whpd/ShowArticle.asp?ArticleID=90018</A></P>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4-27 23: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27 03:52 , Processed in 0.054488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