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4809|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氏的俩个超大的误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7 18:4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希望看过的人不要再犯这俩错误了。</P>
<P>&nbsp;</P>
<P>1 就是所谓的孔子写的《殷比干墓》四个字,众所周知楷书产生于汉末三国时代,孔子那时候只有大篆(即汉代人所谓的蝌蚪文)怎么可能写那个字呢?</P>
<P>&nbsp;</P>
<P>2就是比干盘铭《左林右泉。。。》,那个是西汉时代何比干的墓志铭,跟比干相差千年。结果某些人一直误会,一直写进族谱,徒增旁人笑尔。更有甚者因此说林坚本名泉</P>
<P>&nbsp;</P>
<P>&nbsp;</P>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21:14:52 | 只看该作者
信不信是读者的事(当然这的确是事实。)还有欢迎大家多交流交流,千万不要憋在心里哦。没有交流,哪有进步?一定要成为世纪伟人 才敢说话的话,大概也看不清屏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1-19 11:54:52 | 只看该作者
<P>学习可嘉,但属抄冷饭。此二公案历代已有结论,散布于历代文中:</P>
<P>宋仁宗时禄方峻记铭之来历,唐开元间武之奇发,为参政张给事所得,再次为咸平进士张君孙所得,最后为禄方峻所得。</P>
<P>元代卫辉路总管推官张淑书记。</P>
<P>明万历周思宸的铜盘铭辩。</P>
<P>民国年间,即一九三四年四月一日国府主席派林修,林越,林一觉到比干墓祭祖,林修《殷太始祖比干公墓记》有“铜盘铭新旧各一-------”</P>
<P>&nbsp;。。。。</P>
<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1-19 12:55:06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孔子剑刻碑”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沈乃文
<b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enpcontent-->

  <font size="4"> 2002年4月14日《北京青年报》第17版“孔子剑刻碑真的假的?”一文,报道“日前从河南卫辉传出消息,称发现迄今唯一孔子真迹 ”。在“比干墓冢前,一块高约两米的石碑分上下两部分,‘殷比干墓’四字位于下端,清晰可见”,上端是“清乾隆皇帝亲书的‘宣圣亲书’四字,意为下面四个
字是孔子亲笔书写”。往来的游客“听说有孔子的真迹,纷纷抢着合影留念”。孔子距今,已有 2400多年。在春秋末期列国纷争的时代,他既非王侯,也非显贵,处于主流社会之外,依靠教授门徒为生。但是他的思想却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或者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基础的重要部分。从这一点来说,孔子是不该,也不会被忘记的。介绍比干墓碑,引起现代人对于孔子,对于历史和传统的兴趣,从而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当地的旅游事业,都是好事。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说是现在发现了比干墓碑,稍欠准确。这块碑由于涉及商纣王的忠臣比干和孔子,在历史上还有点儿名气。自北魏之后,历代都曾予以关注。就是在今天,这块碑也没有被遗忘。在谈碑帖的书中多有叙及;如杨震方先生的《碑帖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就有“殷比干墓四字”一条,注明是在汲县。在议论孔子的时候,也不时地会被提到;如黎东方先生在“孔子传略”(《我对历史的看法》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中,曾讲到孔子的书法造诣更高,有一块石碑,碑上的铭文是按照他所写的字而刻。就是孔子拔剑刻碑的传说,在现代的出版物中,也能读到。

 <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这块年代久远的石碑颇有些故事。3000多年前周武王灭商,封比干墓,《尚书》、《礼记》等书都有记载。1500年前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最早记载了比干墓的墓碑,当时碑上刻的是“殷大夫比干之墓”七个字,碑身中间已经断折。可知这块碑应当刻成于北魏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北魏之后,这块七个字的原碑不知下落。大约是损毁日甚,碑文逐渐辨认不清,以至不被郦道元以后的文人学者所注意。到了900年前的北宋大观年间,有位御史中丞名叫石公弼,他一面弹劾蔡京,一面为比干碑写了跋文,记录当时碑上刻的是“殷比干墓”四个字,与今存墓碑的文字相同。600年之间,七字碑变成了四字碑,如何过程?不见记载。聊揣六朝之后,大唐肇兴,太宗尊崇比干,贞观年间建了比干祠,可能在如此环境之下,地方官绅将残损的七字碑中的残缺字去掉,以完好的四个字摹刻了新碑。是否如此?尚待证明。到了宋代,新碑成为旧碑,好金石者又有了兴趣,墓碑也得以再度被载入文献。那时碑上第四个字的下半部已经残缺,在南宋当过3个月宰相的洪适,在乾道年间作《隶续》,描摹此碑的第四个字,只有草字头和中间的“曰”字。再到明代正统弘治年间,曹安谒比干墓,在《太师比干录》中记载此碑年深石断,字画不全;并予摹镌,以暴于世。入清以后,乾隆嘉庆年间王昶作《金石萃编》,记载此碑高二尺四寸,广二尺二寸,二行,行二字,在汲县。其后赵绍祖也看了此碑,在《金石文钞》中记载墓石尚存,虽小有残缺,可确然断其为古物无疑。今天卫辉所存的墓碑,从照片上看,第四个字中间的“曰”字左上至右下以下全部缺损,与前人记载的墓碑缺损特征相同,应该与石公弼所记载的是同一块碑。碑上的第四字较南宋时残缺更甚,则是其后岁月中的损伤所致。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依上所述,今存墓碑上仿刻的文字,可以相信与原刻相同。那么,这些字有没有可能是孔子的手笔呢?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郦道元距孔子将近1000年,《水经注》说碑字不知谁所?也,可见北魏时没有孔子铭碑之说。唐太宗赠比干太师,封墓、葺祠、守冢、遣大臣持节?祭,但是唐代的有关文字中,也没有提到过孔子题比干墓的墓碑。第一个记载世传孔子书比干碑的是石公弼,晚于郦道元又将近600年。值得说道的是,他据碑文的隶书字断言,隶书始于秦,则非孔子书必矣;又据碑文字画古劲,推测是汉人所书;率先否定了自己记录的传闻。后代研究金石者,约略有五种看法。<br><br>&nbsp; &nbsp; 第一种肯定不是孔子所书。如清初叶奕苞《金石录补》、刘青藜《金石续录》、清后期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都认为宣尼题碑是后人的附会。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版)则将比干碑列入了伪碑之中。

  <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种认为是汉人所书。石公弼之外,还有南宋庆元间娄机《汉隶字源》、明万历间赵《石墨镌华》、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顾蔼吉《隶辨》,都同意是汉人书。

  <br>&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三种认为是东汉人所书。以洪适“乃东都威灵时人所书”的看法为代表。杨震方先生也认为以东汉为可靠。

  <br>&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 第四种认为是秦至西汉间人所书。清乾隆时《金石存》中提出,碑文字法虽非篆体,然亦不类隶字批法,疑是先秦及西汉人书。另外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认为碑字实在篆隶之间,因而归入篆书。曹安指出,观碑文体势与周穆王时“吉日癸巳”石刻相类,为古笔无疑。似乎也都认为碑字早于东汉。赵—的看法并非无稽,但当时就受到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的批评,说他是强作解事者,仍以洪氏所云,当是东汉人书者为正。而曹安引为依据的坛山刻石,本身也有时代和真伪的疑问,说服力不能不打折扣。

  <br>&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五种认为就是孔子所书。明万历间卫辉的知府周思宸跋比干碑,说比干受历代追崇,而夫子亦尝识“殷比干墓”,石刻尚存。但是未提依据,所写的大概是明代的传说。

  <br>&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今天看来,虽然孔子善书,也曾经到过卫国,但是他有一句名言传世——“无徵不信”。已经掌握的材料说明,孔子书比干墓碑,是宋代以后的传说。孔子周游列国,到了比干墓前,抽出削石如泥的铁剑,在石头上刻字为碑,更是民间的演义。最重要的证据是碑文的隶书字,1000年间的多数研究者,据此认为是汉代人所书。或谓隶书并非始于汉代,湖北出土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的简书中,就有隶体意味的文字,不能排除汉以前人所书的可能。然而比干碑碑文全用方笔,还是与汉隶的相同之处为多。所以,采纳大多数前人认为是汉人手笔的意见,不过于绝对地去分东汉、西汉,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判断。

  <br>&nbsp;<br>&nbsp;&nbsp;  顺便说,历史上传说的孔子写碑还有一种,比比干墓碑更有名气。在江苏丹阳延陵镇吴季子庙,有一块刻着“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古篆书字的石碑,在历代被认为是孔子手迹的呼声更高。早在南朝宋时,国子祭酒范泰为春秋吴国的公子季札作赞,就曾记载季札的儿子死在齐国的赢、博,“夫子戾止,爰诏作名”,可见此说流传之早。唐大历十四年润州刺史萧定为此庙镌刻了新碑。张从申为之题记,说此墓的旧碑在唐开元中湮灭,玄宗因命殷仲容模,萧定的新碑就是按照这个模本打造。后来,到了北宋的太宗时,此碑被收入了《淳化阁帖》。按理说,碑本与帖本应该是一样的,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帖本有12个字,内容、字体、顺序都与碑本有所差异,其中的异同是非煞费了后人的脑筋。历代对于此碑是否孔子所书的看法,更是众说纷纭。集中起来说,大概有四种意见。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一种认为不是孔子写的。北宋欧阳修《集古录》指出孔子从未到过吴国,而且碑上的字比较大,当年在简牍能写得下。第二种认为是孔子写的。北宋周敦颐《濂溪先生居庐山》、清乾隆时武亿《金石一跋》都认为是孔子勒碑。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认为其字屡翻榻,不无小异,固不必以古法帖字形大小,及夫子未尝至吴而疑之。赵《石墨镌华》有疑问。南北宋之间的董?《广川书跋》则态度不明。第三种认为十个字中,“於?有吴君子”六个字篆法敦古,似乎可信是孔子所书。元代吾邱衍《学古编》认为“延陵墓”三个字,是汉人方篆,是后来篡入的。第四种认为孔子题的是季札儿子之葬。清嘉庆间孙星衍《平津馆文稿》考证,春秋时孔子未尝至吴,而至齐,观赢、博之葬。“墓”字亦当为“葬”字。恐是孔子题季札之子墓文,后来摹而刻诸吴地。有趣的是,此书的嘉庆11年刻本上有“其为先圣手迹,非妄传也”一句,但是在北京大学藏本上,孙星衍亲笔把这句话改为“其为题季子墓志,非妄传也”。可见斩钉截铁的断言背后,没有确实的依据,心里还是不踏实的。稍后,严可均《铁桥金石跋》阐述得更详细,他批评欧阳修等人皆以字之大小,及孔子未至吴,纷纷置辨。而於流传原委,未能考究。认为唐内府必藏有真迹残字,故殷仲容得以摹传,宋得以摹入《淳化官帖》及《绛帖》。帖本除“有吴君子之”五篆外,皆与碑异,字数、次第亦异。而王澍《法帖考正》读“有吴”为“博邑”,因此悟出此篆必为孔子所书,而与季子墓实不相涉。季子聘上国,丧子于赢、博之间,此盖孔子观葬时题字。岁久剥蚀,越次摹传者稍以意改,后复放为大字,刻于延陵庙。故碑本、帖本违异如此。碑末的“墓”篆,必非“墓”字。其友人毕以田孝廉谓“墓”从古文“死”,从“草”,当是“葬”字。所以读此当以“於?”句,“有吴延陵君”句,“之子葬”句,与《檀弓》观葬事正合,而千古疑团顿释矣。严氏话中似乎引出了“墓”字当为“葬” 字的著作权,究竟是属于孙星衍,还是属于毕以田的问题;这个话题就扯得有点儿远了,姑且置而不论吧。<br><br>&nbsp;  严可均说千古疑团顿释,他过世已经150年了,今天疑团依然存在。关键是碑本和帖本各自是从哪儿来的?需要新的材料证明。否则无论证真证伪,肯定或否定张从申,都是不可能到位的。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彻底揭开有关孔子的这两块石碑的全部谜底,使人遗憾。引人入胜的历史长河中涌动着许许多多有趣谜团的浪花,古往今来,人们总在期待文献和考古的新发现,正是这种盼望和期待,促进了历史文化研究和探索的发展,最终迎来了一个个谜团揭晓的那一天。</font></div>

[ 本帖最后由 林忠辉 于 2008-11-19 13:0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3:44:56 | 只看该作者
<P>其实在族谱界,很多事情只需凭常识,不需要什么证据就可以断定是假的。没证据的说,西周初年的东西,能保存到现在的,除了历代、百年来出土的东西,哪会有流传下来的。。。。。那不成神仙了。考古界都称之为奇迹了吧。</P>
<P>&nbsp;</P>
<P>虽然,为了不让大家觉得我的想法很嚣张,(其实是事实)今天早上我还是找了找证据。。。金石萃编,嘉庆刻本,中国金石学的集大成。重点看看引用的《潜研堂金石跋尾》《金石史》《河南通志》,顾炎武的分析那个很傻,真有愧他的名号了。</P>
<P>&nbsp;</P>
<P>图片文字持真假的都有,看起来很麻烦,这里简要总结一下这十六字的历史:</P>
<P><STRONG>殷比干墓,尚书就讲武王封比干墓,自不待言,但这个封,只是祭祀的意思。更没说写什么字了。</STRONG></P>
<P><STRONG>唐代开元中,有个农民在偃师县挖到了这个铜盘铭(何比干墓)十六字。</STRONG></P>
<P><STRONG>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可能是徽宗的一面想法,和多方的误解,认定这十六字是比干的,于是编入《汝刻》</STRONG>(文中的专有名词)。汝州太守王寀刻于汝州(今河南临汝县)。杂取《淳化阁帖》、《绛帖》诸帖以及自藏法书,自皇颉、夏禹以至郭忠恕书,汇集而成。其中多有集古碑中字托名某人书者,驳杂混淆。其帖目:一,三代金石文8种;二,秦汉三国刻石5种;三,晋宋、齐、梁、陈五朝帝王书30行;四,魏晋九人书48行;五,十七帖;六,“二王”帖;七,南朝十臣书;八,北朝十二人书;九,唐三朝帝后四人书;十,唐欧、虞、褚、薛四家书;十一,唐,李、颜、韩、贺、柳、李六臣书;十二,唐讫五代诸国人书206字。此帖自宋代即多为人訾议,目为宋帖下品,以故椎拓者少,其石得以保存至今。 <BR><STRONG>元代延祐年间,本地官僚王悦 临摹汝刻,将这十六字刻于比干墓上,这是十六字在比干墓的开始。“推官张淑记之”</STRONG></P>
<P><STRONG>明代万历十五年,元刻已经破败不堪。周思宸 重新翻刻。并写了跋文,写在十六字之后。</STRONG></P>
<P><STRONG>以后有无重刻就不知道了,所以现在最早也只是万历的石头刻文。</STRONG></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P>
<P>证据之二,个人感觉没必要,信者信,不信者不信,一百个证据也没意思。先入为主的主观偏见是改不了的。</P>
<P>这里上传张西周初年的铜器金文。大家可以随便再找找。原来西周初年也是使用甲骨文的,大篆还没出现。我记错了。怎么会有十六字那种字体和花哨呢、?这一点古人已经很清楚,都觉得是汉代的东西,如类似淮安王的了。见图片文字《金石史》。</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3:52:16 | 只看该作者
<P>利艮,西周初年,出土物</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1-19 13:52:31 | 只看该作者
七修类稿   明·郎瑛
●卷二十三 辩证类


    ○比干墓字
    比干墓在卫辉府汲县西北十五里,旧府志云,墓前有“殷比干墓”四字,石断字缺,世以为孔子书,谅今亡矣。见旧拓本,体势与周穆王“吉日癸巳”类,虽非先圣所书,谅为古笔无疑。秦观以为唐人书。《丹铅续论》以陶潜有赞曰:“夫子戾止,爰诏作铭。”似又不是而实夫子者也。但陶集未见其赞,谅升庵不谬。其先圣所篆比干墓铜盘铭,开元中固已为耕者所得,不传矣;此外再不闻墓前有何古刻。《续博物志》又云:“墓前有隶刻商大夫比干之墓七字”,意此汉以下之刻欤?故宋李石言之也。昨得本朝所缉《比干录》读之,又缺此隶字,不识隶之者之未全,抑李石之谬记也?且铜盘铭、《啸堂集古录》并汝帖所摹刻者迥有不同,证以三代款识,秦汉碑刻,则啸堂尚似,而旧体亦未可必也。若今所传,差识左右字本,尤为可笑,因摹三篆于左,以献博古君子。
    啸堂集古录铜盘铭    (图略)    汝帖铜盘铭    释同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1-19 14:02: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百度比干吧)

宋仁宗景佑二年,翰林世子禄方峻所书之“字据”。
“ 商王纣,肆行淫虐,下罔敢谏,而比干死之,孔子称其仁。余烈遗芳。然如在。峻天圣八年冬,奉命佐邑事于建安 。越明年季春,按籍赴於邑之东渠里,有秀民张孟熊,持节见问,指其居曰:“松榆祖植,数世家此。先君孙,咸平擢进士第,多识古书。故游参政张给事之门,得比干墓铭一十六字。秘箱笥间,积有年而人尚无传者,敢持以为贽。峻熟视斯文,其古朴奇怪,非近世所传篆籀之体。及窥前叙,乃唐开元游子武之奇耕地而获铜盘铭文。因摹之,而斯文始传焉。岂好古尚奇者,所得而拟之耶?呜呼!怀忠抱义死节之士,生于千载之上,殁于九泉之下,谁氏知之!先铭得之,后人传之,然而几希矣。后之人思久其传,因笔其所从来者而刻之,足令直道事人者,睹于斯而不移。枉道事人者,观于斯而滋愧。庶知非好古尚奇之为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4:09:32 | 只看该作者
真有心啊,赞一个楼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4:22:07 | 只看该作者
<P>
原帖由 <I>linkuen</I> 于 2008-11-19 11:54 发表 <A href="http://lin.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7551&amp;ptid=2442"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lin.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学习可嘉,但属抄冷饭。<STRONG>此二公案历代已有结论</STRONG>,散布于历代文中:宋仁宗时禄方峻记铭之来历,唐开元间武之奇发,为参政张给事所得,再次为咸平进士张君孙所得,最后为禄方峻所得。元代卫辉路总管推官张淑书记。 ...
</P>
<P>回复这些。</P>
<P>楼上不明说,不知道这个历代的结论是说真的还是假的?公论应该是假的吧。这句话的“公论”是指真的意思吧。不知道这个“公论”是那些人的?</P>
<P>&nbsp;</P>
<P>言语只针对这个问题本身,敬请理解和见谅。</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11-20 00:13:06 | 只看该作者
<P>&nbsp;</P>
<P>非常欣赏楼上几位大兄的精神,所谓真假明辨者,我们还有多少的确定而过硬的物证和字证呢,明代家藏书籍大家,《七修类稿》作者郎瑛也不是用一个可能也许么,我就在其文中见不到作者用一个肯定之意。就此我认为对二公案后人不可太武断。</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11-27 19:57:05 | 只看该作者
即使不是孔子书写的,也是古物,所以还是很值钱的东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11-28 19:06:10 | 只看该作者
宋人笔记本来就有很多矛盾,对盘铭发现的时间和地点表述都不一致,为何就能断定盘铭就一定是何比干的墓志铭?
西晋诗人刘梦熊有《提比干庙》诗,其中有“试看铜盘石尚在,踟蹰空自吊遗文”之句,说明比干墓确有此盘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22:24:28 | 只看该作者
<P>首先,那个不是西周的东西,这是肯定的。有些事情本是很明显的,没必要说出来的。<STRONG>如果那只是普通的东西,单凭文字不同,就可以断定是假的。但是因为关系到某些人的感情,老是要加一句说“也有可能,万一。。。。”。</STRONG>既然这样也可以“也有可能,万一。。。。”的话,那世界上啥事情都不要确定了。“也有可能那根本就不是比干墓啊,也有可能我们都是蚂蚁的后代啊”,那大家都去研究哲学算了,在文字思想里过一辈子算了。</P>
<P>那个虽然不是比干的,但是不是是何比干墓的,还有可说之处。至于那个刘梦熊的,也有可说之处。但我现在和以后也不想在说了。该说的几句话<STRONG>前面</STRONG>都说了。“<STRONG>信者。。。一百个证据也。。”</STRONG> 很多事情凭<STRONG>常识</STRONG>就够了,却非要自欺欺人,越弄越“深奥”</P>
<P>以上。</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11-29 09:10:28 | 只看该作者
<P>&nbsp;&nbsp;&nbsp; 摆事实,讲道理,这不是什么信不信的问题,也不是个人情感因素的问题,是楼主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BR>&nbsp;&nbsp;&nbsp;&nbsp; 明清书籍往往在引用前人著作时会遗漏很多重要信息,我们先来看一下《金石萃编》所引《墨庄漫录》,原文如下:<BR><FONT color=darkred>&nbsp;&nbsp;&nbsp; “政和间,朝廷求询三代鼎彝器。程唐为陕西提点茶马,李朝孺为陕西转运,遣人于<STRONG>凤翔府</STRONG>破商比干墓,得铜盘,径二尺余,中有款识一十六字。又得玉片四十三枚,其长三寸许,上圆而锐,下阔而方,厚半指,玉色明莹。以盘献之于朝,玉乃留秦州军资库。道君皇帝曰:“前代忠贤之墓,安得发掘?”乃罢朝孺,退出其盘。圣德高明有如此者。不然,丘冢之厄,不止此矣!其玉久在秦帑,近年王庶知秦州日,取之而去。祁宽居之尝见之,为予言之。然予又见刘袤延仲言比干墓在卫州西山,去城数十里,有汉唐以来碑刻甚多。墓周回数里,生异木,樛结不可入。而居之言墓在关中,未知何也。真州六合县界有山,四面平直,曰方山。山之左右多古冢墓,予从甥魏惇绍兴十二三年间任天长县尉日,有一监司属官过邑,馆于尉司,出一襆物,云昨过方山得之,出以示惇,皆美玉也。其长三二寸,阔一指许,厚三四分,光润方正。上有小窍,约百馀枚,不知为何物也。惇欲乞其一二枚,属官靳而不与,且云:“方<STRONG>山民</STRONG>因耕穿一墓获此。”疑其为玉策。以予考之,此乃<STRONG>两汉以前</STRONG>贵近之墓,所谓“<STRONG>珠襦玉匣</STRONG>”者,古以敛尸,惟王公则有之耳,盖与比干墓所获正同尔。”</FONT></P>
<P>&nbsp;&nbsp;&nbsp;&nbsp; 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珠襦玉匣”的丧葬规格,何比干能否受用呢?明明说的是凤翔府,怎么又变成偃师了呢?我们看看是如何演变的。</P>
<P><FONT color=darkred>&nbsp;&nbsp;&nbsp; 《东皋杂录》云:“唐开元四年,<STRONG>偃师人</STRONG>井地,得古铜盘篆文,云:‘右林左泉,后冈前道。万世之宁,兹焉是宝。’考《图经》,比干墓也。”</FONT></P>
<P>&nbsp;&nbsp;&nbsp; “山民”为何又变成“偃师人”了呢?是“偃师人在井地”,还是“在偃师井地”呢?</P>
<P><FONT color=darkred>&nbsp;&nbsp; 《困学纪闻》云:“周益公谓铭墓<STRONG>三代有之</STRONG>,唐开元四年,偃师耕者得比干墓铜槃”。<BR>&nbsp;&nbsp; 《四朝闻见录》云:“薛尚功《钟鼎款识》第十六卷,载唐开元四年偃师耕者得比干墓铜槃,篆文云:“右林左泉,后冈前道。万世之宁,兹焉是宝。”盖古者范铜精巧,镂以为器,生死皆用。自汉钱币益重,铜禁日严,工不宿业,于是陶土坚致与铁石等”。</FONT></P>
<P>&nbsp;&nbsp; 宋人都没有点明盘铭的发现者是谁,元明两代的著作却开始加油添醋了。<BR><FONT color=darkred>&nbsp;&nbsp; 郑枃《衍极》云:“比干墓在卫州汲县,开元中游<STRONG>武之奇</STRONG>耕地,得铜盘,有文</FONT></P>
<P><FONT color=darkred>曰:左林右泉,后冈前道,万世之宁,兹马是宝。乃比干墓铭也”。</FONT></P>
<P>小弟不才,只提出疑问,望高人解惑!</P>

[ 本帖最后由 mumu 于 2008-11-29 10:5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12-3 14:24:13 | 只看该作者
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12-11 11:35:39 | 只看该作者
比干也是有好几个的啊
就像穆公本族已知的就3个
西河堂第一代的林坚
禁烟的林则徐
尚干陶江林的始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12-13 08:17:06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了解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0-7 18:13:21 | 只看该作者
铜盘铭,宋汝州法帖与薛氏款识的铜盘铭几乎完全相同。
但从“兹”来字看,与某唐代(如果没记错的话)林氏族谱中显示的铭文摹本比较,上述“宋汝”与“薛识”,在“兹”字的上半部,都出现断笔,即笔画不连贯,就连lwzflw网友6楼的金石萃也是不连笔的,此三部书在摹写时一定出现误摹写,原因不外乎原本已不清晰!或根本就是按更早一些的摹本摹、抄,在摹写或抄写时保留原错,或摹抄时书错。
某林氏族谱的铭文摹本,比本文提及的三部书要早。因为,假如某林氏族谱摹后者(本文提及的三部书),断不会将清晰的断笔摹成连笔,恰恰相反,本文提及的三部书,在所摹抄之连笔字“兹”不清晰时,才会判断、摹抄成断笔。
铭文“是”字中的“横目”,即类似于“四”字的文字部件,三部书写成:三竖或两竖多一点,而族谱为两竖,即为清晰的“横目”,类似“四”字。宋汝、薛识于“横目”分别写成三竖加一点、两竖一短竖加一点。薛识的一短竖加一点,可见薛识中的铜盘铭的原摹者对古文字的不熟识,该摹本以短竖和一点进行处理,也足见摹写时的犹豫和谨慎,哈哈哈。

楼主一楼提到的疑问,有一定道理。
铜盘铭为籀文,春秋战国时有使用,传周宣王时史籀使用过。铜盘,晋某诗人在诗中就提及过铜盘。我揣测,铜盘或依据铜盘做成石碑,并刻有文字,在墓外,否则晋诗人刘先生怎能见到铜盘。武王封比干墓,比干墓已成,武王所做估计只能是填些土,修缮一下,或将传说的有铭“铜盘”置放在墓附近或墓上,应不可能再掘墓而放置铜盘。
孔子题墓碑为传说,或后人附会。书体殷商比干莫为四字隶书。隶书,至今可确定的时间上限是战国。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0-7 18:17:18 | 只看该作者
有朋友提到的周穆王,它与铜盘铭又是怎么回事?为何提及周穆王,有关文字记载的出处在哪里?不知是否有网友知道。
武王的那块丢了,穆王又御制了一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1:13 , Processed in 0.06048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