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3201|回复: 2

林鸿明:站在台北101之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 10: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重帮”林氏家族是以林(土育)琪、林(土育)lin、林荣三三兄弟组成的“三重帮”林氏家族是以房地产业与建筑业为主体事业的大家族,拥有宏国建设、宏泰建设与联邦建设三大财团;拥有《大成报》、《自由时报》与《自立晚报》三大媒体。谢罕见(林(土育)琪之妻)、林(土育)lin、林荣三三人,均为台湾超级大富豪,谢罕见更是台湾最神秘的首位女富豪。三重地区的林氏家族与有姻亲关系或世交的陈两传家族、陈万富家族及蔡胜邦家族组成地方势力,在台湾颇具影响,政商关系十分广泛。林(土育)lin的小舅子谢隆盛从政多年,是台湾政坛红人,目前是新任的“国民代表大会副议长”;林荣三曾是台湾前“监察院副院长”,现为“国策顾问”;林荣三外甥陈政忠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台北市“市议员”与宏福建设集团的负责人;另一外甥陈宏昌是责任“立法委员”;林家世交蔡诗祥是前台北市“议员”,有三重市的杜月笙之称,其子蔡胜邦曾为“立法委员”。
  在台湾提起“三重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三重帮”,起源于中南部外地人北上台北地区打天下的首站落脚地――台北县三重市。因而“三重帮”是一个以地域为基础、通过政商联姻形成的一个政商结盟集团。其中,“三重帮”的林氏家族势力最为庞大,拥有三大企业集团,三个超级富翁,更有复杂、广泛的政商关系,在为台湾最有影响的政商大家族之一。


财富时报记者 许可新
  4年前,台北101大厦落成,成为世界第一高楼,这也是华人创造的首座世界第一高楼。
  4年后,台北101将“世界屋顶高度最高”的殊荣让给了开放不足一月的上海环球金融大厦。不过,在中东的迪拜塔明年启用之前,它仍然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楼。
  这些称号都和一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就是台湾建筑世家宏国集团的第二代领军人物林鸿明。用7年时间修建了台北101大厦,林鸿明成功地完成了建楼之际既定的“将台湾推向世界”的目标,也将自己和家族逐渐地推到历史的前台。
  不过此时此刻,他已经将“世界第一”看得很淡然,提起新一轮遍布全球的摩天大楼兴建热潮,他身子往后一仰,乐呵呵地说:“世界高楼协会跟我们讲,‘9·11事件’之后,是台北101的完成建设,才重新带动起了全世界各地的兴建风潮。”也许这才是他最自豪的成就。
  台湾房地产富豪家族
  在台北101大楼建成之前,林鸿明的名字几乎可用“养在深闺人未识”来形容。1999年台北101大厦建成后,台湾最为畅销的商业杂志《商业周刊》在报道林鸿明时, 开场白这样写道:“翻遍台湾企业集团名册,从未出现宏国两个字。”
  刻意低调的林氏家族在台湾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不过,林家背后的“三重帮”在台湾却是无人不晓。三重是台北的一个卫星城市,多年来一直是台湾中南部外地人到台北打天下的首个落脚地。而在这里衍生出来的多个互相结有姻亲的家族,因在政商两界都拥有广泛关系,而被人称为“三重帮”。
  林家便是其中最具影响的家族之一。长期专注于地产开发,林家积累了庞大的财富,早在十几年前,林鸿明之母谢罕见就已被台湾媒体称为“台湾最神秘的女首富”。
  在房地产家族长大的林鸿明青少年时期就有了要盖一座流传给后代的建筑的梦想。事实证明,这一儿时的梦想在他涉入家族事业20年后终于有了机会实现。
  1977年,林鸿明父亲病逝,作为长子,20出头的他不得不承担起家族的重担。最初,他并没有直接担任领导岗位。在母亲和家族企业内老干部的帮助下,他先从管理宏国集团的一个小项目做起。在小工地上,从建材的选择到工程图纸的绘制再到工程的跟进以及最后的验收,林鸿明回忆说,“一步一步地把每个环节都看到了。”
  这个“小工头”的工作给林鸿明带来了很大的收获,也让他明白必须时刻有自己的主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回忆起那段时光,林鸿明给自己的总结是:“现在我们都说要工作经验,但如果你每天都在柜台数钞票,那么7年这样的工作经验,和两个月也没什么两样,因为两个月就能把数钞票熟练了;相反,如果你是在做决策,哪怕你只工作了一年,但是你已经做过一百个决策,那么这个一年,肯定抵得过别人10年。因为每天你都必须要非常小心去决策,一旦做错决定,就要付出代价,这就逼着你去学习,逼着你成长。”
  扔进垃圾桶的台湾101
  1997年的夏天,林鸿明终于迎来了和自己梦想接轨的机会。这个过程,林鸿明用“失而复得”来形容。
  当时,台北市政府希望通过民间投资的方式兴建“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寄出了很多投标单给当地的地产开发商。作为台北地界最具实力的地产开发商之一,林鸿明先后收到了两次投标单,但林鸿明心想,“我哪有能力做这么大的开发案!”林鸿明把这些标书都扔到了垃圾桶。
  过后不久,林鸿明接二连三地碰到了“说客”。第一位是台湾证交所的董事长李仲英,李仲英对他说,“鸿明啊,这个项目(指台北国际金融中心)不错,你来做做。”第二位是台北另一家地产巨头中华开发的总经理胡定吾,胡定吾试探着和他说: “要不要一起来研究研究做这件事情?”
  笃信佛教的林鸿明突然觉得,自己冥冥之中似乎与这座还未破土的大建筑有着某种缘分。和朋友一起商讨后,两天之内台北国际金融中心的股份就已分配完毕,接下来林鸿明势在必得地顺利拿下了投标。
  从故事的发生看来,林鸿明的角色就成为了台北国际金融中心的发起人和召集人。这只是故事的开始,因为此时,它还并不是台北101。
  很少人会知道,台北101大厦开始并非计划要建101层。在台北市政府酝酿的方案中,这座承担台北建设亚太金融中心的大楼最初仅将楼层定在66层。但林鸿明召集的雄心壮志的台湾企业家们决定建一座世界第一高楼。
  关于到底要建多少层,股东们有过很长时间的谈论。设计师李祖原的建议是99层楼,寓意长长久久。
  此时,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林鸿明的母亲谢罕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果人家问说世界上有哪几栋楼是100栋楼以上的,那你99楼刚好被落下了。”
  团队里有人提出,“那既然考试都要争取拿100分,就建个100层吧,既代表圆满,也代表顶峰!”
  但谢罕见又意味深长地对着身边的“年轻人”说,“我们中国人讲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天在这样一个竞争的社会里面,你们不能这样自满。”
  一翻讨论和智者的启示下,101层得到了共识。发誓要将这座建筑建成国际性地标的林鸿明和股东们决定给“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取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全世界哪里没有‘国际金融中心’?用哪个名字大家认不出你来!”林鸿明说。
  想了30多个名字,贴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讨论,逐个淘汰。最后,设计师李祖原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台北101”由此诞生。
外界冲击
  1997年当台北101埋下奠基石时,一场汹涌的金融风暴正席卷整个东南亚。其后漫长的7年101的建设,林鸿明面临了一个个接踵而来的难题。
  1999年,台湾“9·21”地震,这场台湾20世纪末最严重的天灾不仅夺走了2415条人命,也让人们对台北101这座擎天柱的信心动摇了。
  林鸿明花了半年时间请各路专家证实了台北101大楼并没有地处地震带上,建筑本身也配备了良好的抗震性能。
  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又一次让大众都对高层建筑望而生畏,人们质疑台北101盖好了以后能租得出去吗?
  “如果大楼盖了一半停下来,投资肯定收不回来。”艰难时刻,林鸿明说服自己,“先把楼盖好了,并不一定会发生袭击。台湾毕竟和美国不一样!”
  当最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飞航事件
  1999年林鸿明到“民航局”申请准建证时,但却没有得到批准。
  台北地处狭窄的盆地,飞行腾挪的空间有限,因此台湾“民航局”对台北市规划有“飞航限建、禁建区”。也因为此,台北的高楼并不多见,稍高点的建筑也都依例要向“民航局”申请准建证。
  台北市政府运作“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时,最开始的方案只是66层,因此只向“民航局”说明“楼层不低于60层”,“民航局”也就依法行事,批复准建。
  当林鸿明想建世界第一高楼被媒体炒得火热的时候,“民航局”的工作人员却竟然对此毫不知情,第二次给了准建的批复。待到林鸿明们真刀真枪地开始建设时,“民航局”才发现,飞机航道下竟然多了这么一座508米高的庞然巨物。
  面对“民航局”不能批准的一句话,情急之下,林鸿明想了一个办法,跟“民航局”要“国家赔偿”。“既然土地是政府招标让我们来做的,现在钱投进去了,建筑任务也发包出去了,政府又不让建了,真这样的话,我们不建,给国家赔偿好了!”林鸿明振振有辞。
  幸运的是“民航局”早有将民航线路迁出台北中心市区的安排,这种情况下,也就顺水推舟修改了航道。台北101得以顺利兴建,与“民航局”拉锯的三个月,或许是林鸿明一生中最漫长的三个月。
  2004年年底,台北101终于完全打开大门。这座高耸云端的建筑一举打破了三项世界纪录,建筑物顶端高度最高,屋顶高度最高,楼层地板高度最高。(后两项已经被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打破)
  现在的台北101大厦,楼顶的观光台每年可以带来4亿新台币(约8000万人民币)收入,写字楼部分已经租出去将近9成。
  最让林鸿明欣慰的则要数底层商铺,由于让商户参与到设计中,这些日后的商场使用者们把这座商场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在这里,所有的店面都非常易于寻找,再加上台北101这种特殊的地标优势,商铺因此特别抢手。林鸿明说,除了已经入驻商场的,现在在他那里登记排队的名牌,已经有将近100家了。
  而面对已经放开的大陆游客赴台旅游,林鸿明也做好了准备,其中,就包括为大陆游客量身打造的简体字纪念品。
发表于 2008-10-2 22: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07: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5-4-19 20:46 , Processed in 0.034708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