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798|回复: 0

林健-凌云健笔意纵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3 19: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http://www.hxsysb.com/newsimg/04-1.gif]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img]
□ 袁敏婕/文 黄少敏/图
  有这样一个人,当他走在大街上、人群中,蓝布衫灰布鞋,像每一个邻家伯伯一样简单平凡;可当他埋首于案台,融于书法篆刻创作时,周身却像带着光芒。当他坐在你的身边,和你聊着天,侃天侃地,亲切就如同自己的爷爷;可当他说起他的艺术观感,以及人生信念,其间的庄严神采,让你回过神来———他就是那位可敬又可爱的篆刻大师林健。
   也许你会说,用“可爱”来形容一位大艺术家,不太好吧?可是,为什么不呢?!艺术家只是一个身份,而现实中的他们,和所有大众一样来自生活,感受生活,都是堂堂七尺血肉躯,有着凡人的爱与恨,情与思。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生活,纪录生活,表达生活,而他们的生活,为我们感受,我们纪录,我们表达。
   而“可爱”,既可敬又可爱,对于一个热爱着生活,沉醉于艺术,年过花甲却保持赤子之心的老伯伯来说,是那么恰如其分。
   66岁、出生于中医世家、享誉篆刻界、含饴弄孙锦瑟合拍、眉目飞扬喜笑健谈……每一个侧面的林健都自有风采,自有快乐。而这一切,都与他淡定随和的为人紧密相连。
淡极始知花更艳
   平平淡淡方是真
  接连几日阴雨,阳光隐隐露脸。在另一位青年篆刻家周野的引见下,记者见到了福建省篆刻第一人———林健。住所隐于闹市,法海寺旁,于山脚下,闹中取静,又是一番天地。
  在这里,进门可见红木屏风立于偏堂,悬挂厅中梁柱上的中国结红得酽然。屋里茶几,靛青小盆养着淡淡几丛小荷,虽不芬芳,却很雅致。红木家具,字画环着既是工作室又是厅堂的三十坪空间,不抢眼,却自然。一时间,还真有点想哼哼周董的中国风小谣。
  林健坐在对面,翻领T恤,大短裤,笑容满面。教记者怎么才能主动把他和为名扬神州文化界的大家联系到一块呢?也许大家在想象中很容易先入为主地给“大师”画出飘飞的白须,瘦削的身形,平淡的神情,不多的话语……
  转念一想又很是明白,林健这般爽朗,丝毫没有摆出“大师”的架子,当然也就不会落到一般的“大师套路”里去。回顾自己的艺术人生,他觉得一切也只是顺其自然,兴之所至:从小喜欢书法,十岁开始师从书法名家沈觐寿先生学习颜体,算是入门;十八岁跟着书画篆刻家陈子奋研修篆书和篆刻,这一修便修进了伴随终生的篆刻生涯。
  回忆过往,他寒暑假都到沈府写颜楷碑帖,虽每天都要写两三百个大字,但因为喜欢,林健也不觉得苦。沈觐寿系名门之后,其毕生钻研书法,实为名震中外的一代书法大家。因为和林健的父亲林标阳是多年好友,又看着林健是个好苗子,沈觐寿对其倾注了很大心血,不但为林健指出了中正、大气的书法路向,更为其指出书法和文字的渊源关系,而且还以自己家传的书画真迹为林健开阔眼界。
“现在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再也找不见当时初学颜体的那些笔迹了,写了整整四个寒暑假的字都找不见了,好想看一看当时自己的字形字体啊,可是怎么都回想不起来了!就好像找不见小时候的照片一样,很失落……”说这话时,林健眉间颇有些孩子找不着糖的懊恼,引得坐在对面的我们莞尔,真真可爱。
  “当时同门习字的还有四五个学生,坚持到最后的只有我一个了。”但也许正是林健性格中那一点简单和真纯,才使他能够摒开其它诱惑,选择和并不热闹的篆刻相伴,也正因为这一点坚持,他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形成了今日林派篆书独步江湖的武林绝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
   形成于思毁于随
  谈到这个“武林绝学”,那可是福建艺术界一大骄傲,林健书法篆刻取法秦汉,独树一帜,在神州大地那也是拥有很多“粉丝”的。他的书法承沿部分齐白石篆法,兼融汉简和伊秉绶笔意,用笔华滋圆润,劲健有力,加之行草书纵横开阔,任笔为体,简洁高古;篆刻集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陈子奋诸家篆法和三代两汉篆隶文字风格于大成,风格浑厚豪放,跌宕多姿,雄劲奇肆,令人耳目一新。
而《篆刻字汇》《补砚斋书法篆刻》《力帆林健印存》《临·汉·祀三公碑示范(CD片)》则是这些年来林健实践探索的浓缩之作,在中国的书画界举足轻重。仅其《篆刻字汇》,就共集临勾摹了数以万计的时代不同、结体各异的篆字,今古、龟甲、鼎盘、泉币、诏权、砖瓦、简帛、碑额、玉符……形之丰富,无所不包,令人赞叹。
  无怪于,多年来许多大型专业艺术典籍刊载其作品———1976年发表二方印作于日本的《现代中国书道展作品集》;上世纪80年代许多篆刻作品入选像《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等重大展事;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作品载入诸如《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篆刻卷》《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篆刻卷》《全国名家篆刻展/北京八家篆刻展作品集》《中国玺印———当代卷》《当代十家篆刻字典》等书中。他本人更多次被邀请至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去进行书法篆刻艺术交流。
  “书画艺术就像一场马拉松,天分固然重要,但是需要时间和积累。”林健略有沉思,“古人把一些经验都做了很好的总结,就像是书画,少年得志成器的人相对很少,经过岁月积淀,不断演练,心灵越来越丰富,素材也见得越来越多,特别是过了六十岁以后,对很多事情看得更加通透,心也就更加沉稳了。马拉松跑到最后,就是爆发。”
  而这份积淀并不是轻轻松松唾手可得,正如韩愈名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形成于思而毁于随”,它是林健的座佑铭,时时提醒着他需要更静心,更专心,更细心。
  林健调侃道,“我一般都不养难伺侯的花,虽好看但需要花很多心思。而术业有专攻,精力用在这里,就不能用在其他方面,无论是做事做人,都要专心一点好。”
“创作是一件很辛苦,耗心力的事情”,林健举出吴昌硕大师的事情做例子,“他有时候是睡到半夜就突然爬起来伏上案头的,而且绝对不让家人来打扰,直到他把那灵光一闪的东西捕捉下来。灵感稍纵即逝,对于艺术家来说,是需要全情投入,才可能走到最后的那个境界的。”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即使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在这个世间上能真正悟到、做到的人仍是少数,太多的人在世俗纷扰里抛开了最初的梦想,而梦想,只在那些一心一意的净土里扎根并且开花。
  
名无翼而长飞
   道无根而永固
  花开成荫,盛名接踵而至,中国篆刻界前十把交椅中,林健已稳稳当当是在座一员。而盛名之下,是否会有负累呢?
  林老向记者讲起一个小故事,传说中有一个皇帝看着滚滚的江水,江上船只往来如织。他便问随行的人,江里面共有几艘船?随从不得。他便道,江中只有两艘船,一艘为民,一艘为名。大家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其实世上的事情本来简单,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就是一体两面。“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文化人和钱》,文化并不应该是开放在真空的花朵,它需要土壤和肥料。从事文化事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要吃饭,要睡觉,要生活。既不能太追功名,也不能偏颇地认为功名就是粪土。关键在平衡好自己的心态,注意把握度的问题”。
  其实对于心内纯净的人来说,是不是出名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出名以后是否还能保有之前的赤子之心。名气可以帮助自己的艺术思想和所学所得更好地为世人所知,为时间记载,不至于湮灭于时间长河之中。
  林健说这些话时,眼神看上去很纯净,没有做作的痕迹,于是让人真心信服。为名所养,却不为名所缚,这本身也是一种应该称许的心态。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对于积累一生、诚心向学的老一辈艺术家们,社会以及大众大方地给予赞许,又有什么不可呢?
  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长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为人所褒赏,必有其过人之处。大方接受,而后继续低调从容,恰似这一隅主人居室,处繁华之段,却自有宁静。闹中取静,也许是更好的境界。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见字如晤人,一斑见全豹。望着悬于林健案头的那一幅座佑铭,字体雄浑厚实,大巧若拙。不禁好奇起主人对于生活,对于做人,是否也如字面所示,是个胸怀宽厚、以德载物之人。
  一旁的周野听到记者问起此言,不迭地“抢答”起来:“林老为人没得说,好!”闻言大家都笑了起来,话题越聊越生活,越聊越放松。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没有宗教信仰,对我来说,最大的信仰就是善念”,林健笑着说,“信仰的形式不同,但本质都一样,教人从善,而人生最难的就是问心无愧,无愧的人生才能睡得好,吃得香,这也是养身的根本呐”。难怪他看起来慈祥得不得了,看来相由心生这句话是真理,记者在心里暗自想到。
  “交朋结友,我最看重善恶之分,有善心之人,即使再过分地对待你,都不会坏到哪里去”,所谓从善如流,大抵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而对于艺术成就和个人品行的关系,林健自有看法,“艺术的风格、取向,最重要的还在于审美观。德艺双馨是最完美的境界,但是世人很难完美。”在他眼里,见贤思齐极为重要,正因为完美难求,才要不断约束自己,净化自己,让艺术和处世相融相生,达到真正和谐,完整诠释何为“大家”。
  “但凡名家名派,作品都带有浓烈的个人风格和魅力,也正是这一点,后人很难仿效。能仿得了体,却得不了神。”林健笑说,“刚才不是说到‘粉丝’嘛,其实粉丝就是一种共呜,一种赞同,文化作品更多是世界观、人生观的交流。”
  “其实,‘通俗’才是最高的境界。这里的‘通俗’不是俗不可耐,而是大有深意,”林健解释,“曲高和寡、孤芳自赏都要不得,那是通病,好的艺术需要大众而不是小众认可。艺术来源于生活,更要为生活添美,不能糊弄观赏者们。”
  
但求宁静致远
   这般岁月静好
  话语间,时间过得飞快,不觉已到饷午时分。林家主母,也是林健相守40年风雨岁月的张征女士出来招呼他吃饭了,他可爱的小孙儿也背着书包回家来了。终于明白沙发上散落的毛绒大虫玩具和奥特曼的主子是谁了。
  可爱的小男孩在外公背后探头探脑,看他和我们聊天说地。此情此景,不禁让记者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在和林健相仿的年岁里,爷爷也是这般任由我在他身后跳来跳去,眼睛里面带着柔和与疼爱。
  说到底,再杰出的人物终究还是生活中的人啊,他们除了艺术家的头衔外,更有让他们一生都喜笑颜开的“职业”———丈夫、父亲、祖父。这份职业倾注了他们最多的心血,也给了他们最多的快乐,最平淡但却最真实的幸福。
  林老是个幸福的人。也是个知福的人。所以他那么达观,乐天。对于生活,他自有更多开心———“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看外国电影,那个时候都早早去,抢第一排的位子,里面的对白太美了!电影浓缩的文化和信息太多了!唯一郁闷的是,苏联电影里的人名太长了!”;“以前喜欢和朋友一起喝喝小酒聊聊天,那时候我酒量还不赖可以喝半斤。哎呀,我们几个很聪明的,在外面喝酒都会建立‘战略同盟’,共同抗击那些想放倒我们的人,所以都没有人敢来找我们的‘麻烦’,哈哈”;“福州以前很小的,主要以鼓楼一带为中心,常常和朋友一起骑脚踏车四处走,穿小巷,很快乐”……
  不用更多了,偶有小得意,偶有小牢骚,偶有小快乐……这样立体,这样自然,这样生活,这样,和谐。
  从从容容,宁静致远,快快乐乐,感受岁月。林健,就是这样,篆刻着文字,篆刻着时光,篆刻着属于他的静美人生。
2007.6.26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3:46 , Processed in 0.034977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