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559|回复: 0

林群 计算数学拓疆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3 19: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http://www.hxsysb.com/newsimg/厦门大学漳州校区.JPG]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img]
林群 计算数学拓疆者
□ 时报记者 向娜/文 宗禾/图

  林群,1935年生于福建,195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研究计算数学,特别是微分方程的高效率,高性能算法,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章。2004年获何梁何利奖。

  “科学、严谨、健谈”,是林群院士给人的第一感觉。满头银发的林群院士虽已70多岁,但是说起话来仍旧铿锵有力,整个人看起来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按照常理来说,一般到了林群院士这个年纪,就该退休在家休养了,偶尔养养花草、喂喂猫狗调剂一下生活。可林群却没闲下来,70多岁的年纪照样每天都到中科学数学所里去办公。早上9点到12点,下午3点到6点,这成了林群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的工作时间。

林群的学生时代
  林群在福建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在林群小学和初中时,国家正处于8年抗战时期,全民都拿着锅碗瓢盆加入革命的队伍,学生的学习就完全被忽略了,林群那个时候头脑里也是混混噩噩的,加之年纪小,虽然也在努力学习,却什么也没学到。一直到高中,林群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点中学福州一中,在福州一中读书时林群遇到几个好老师,这才受到了较为正规的教育。
  对于高中的数学老师,林群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少了现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压力,当时的数学老师讲课很有特点,他喜欢用半节课的时间把课讲完,然后用剩下的时间来给学生讲道理、讲感受、讲不少有启迪意义包括很多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在很轻松的氛围下就学到了很多知识,受到很多启发,培养很多兴趣,这对当时正如饥似渴求知的林群来讲,使他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浓,为今天在数学研究的道路上打下了基础,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现在林群的数学老师已经去世了,但他留给林群的人生财富是不可估量的。
  1956年,在党中央提出“全国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林群从厦门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科院,这成了林群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当时在中科院里,有华罗庚、吴文俊、冯康等世界上最好的一些数学家,在这些数学家的帮助下,在这种知识氛围的熏陶下,林群在思想上、认知上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从1957年开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风暴席卷全国,以致于当时的业务工作完全停下来,并且遭到很大的破坏。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又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林群也迎来了他事业的春天,在学术界小有成就,并且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数学家之一。
  
和陈景润那些事儿
  “一个时期的工作会影响你形成某一种观念或者是信念”,这是林群奉行的一句人生格言,多年来从事数学领域的研究,让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198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章”,2004年获“何梁何利奖”。这些荣誉让无数人惊羡不已。然而,对于林群而言,这一切并不代表什么,他心中一直都有一个大的遗憾,这个遗憾就是没有像和自己一起战斗过的同辈人陈景润一样,给数学界留下能为后人所用的优秀成果。
  林群和陈景润同是福州人,又同在厦门大学读书,毕业后又先后来到中科院数学所工作,他们两彼此是最互相了解的。林群回忆说,当时他们同住一个单身宿舍,一起生活,一起学习,陈景润是自己最佩服的人。当年,陈景润被关在专政队里头,白天得劳动,晚上他就把被子捂起来,拿一个手电筒在被子里做他的研究。有一次专政队的人员找不到陈景润,马上动员大家到处去找,怎么找都找不到,最后有一个队员看到床上有一床拱起的被子,打开一看,只见陈景润趴在里面认真研究,虽然外面闹轰轰地找他,可他却浑然不知。林群虽然当时没被关在专政队里,但是也必须去劳动,劳动的时候,林群和陈景润住一块,当时林群的床位靠近墙边,陈景润便要和林群调床位,这样陈景润晚上就可以躲在被子里用手电筒照着接着工作了。林群说:“我在求学时所处的环境正是解放初期,也是国家在教育体制方面全面学习苏联的时期,我学到了苏联先进的知识。陈景润,他所处的环境却是左倾思想泛滥时期,当时,他的学术受到了严厉的批判,那个时候的陈景润,就靠装病来赢得做学问的时间和空间,每天除了白天必须的劳动之外,他就躲在被子里,拿着手电筒继续计算。他最成功的研究就是在这样一种恶劣的封闭的环境下做出来的。我们现在的环境显然要比当时强几百倍几千倍,可是,能够取得陈景润那样成就的人却越来越少,可见主观方面的进取和努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在林群的心里,他认为如果要取得成功,不仅要看智力,更重要的是要看对学术的热爱,对学术的忠诚度,以及坚决的态度和毅力。他认为,其实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天才的大脑是例外,是绝对少数的。华罗庚、陈景润的智力当然是好的,但是跟性格相比,最后还是性格取胜。智力好的人有的是,后天的努力也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智力,但是性格上的欠缺,可能就是一生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弥补和改变的。
观念的创新与知识的简化
  林群的研究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把繁杂的数学理论简化再简化,直到大众基本都能读懂为止。他认为,这种简化是对数学科学的推广,让社会大众都能享受到数学的乐趣与所能创造出的财富,而不是让人看不懂、听不懂数学,甚至惧怕数学。
  在中国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期间,林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新的观念在科学研究中很重要,对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更加重要。”林群还举例,“过去,我们一直在引进国外技术甚至成套生产线,设备用坏了之后再去国外买,却没有吸收和消化这些先进的技术。现在,强调引进之后要吸收和消化,然后进一步创新。这就是观念的创新。没有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很多事情不会自觉建立起来。”林群说:“在很多领域,如果我们一味地模仿、跟踪,永远赶不上外国人。只要转变观念,我们就会做出很多优秀的工作。”中国过去的很多科研成果,不过是在外国人的成果基础上再增加一点内容。他用了非常形象的一句话来形容,“过去,中国最好的研究成果不过是外国花盆里的一朵花”。林群说,“最关键的是要实现观念的改变和创新,不能跟着外国人屁股后面走,当今不仅经济要全球化,发展科学技术也要有全球眼光,尤其基础研究这一块至关重要。在国际上,应用技术研究因为大都有专利保护,各国保密性很强,但基础研究对各国基本上是开放的。因此,我国的科技特别是基础研究要大发展,也要象经济那样走全球化战略。网络正是这样的一个基础设施,必须建设好。”
  为此,林群从不主张自己的学生整天呆在屋里“死抠”书本,他经常鼓励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多出去与外界接触,与各种各样的人多多交流。他强调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他则经常教育他们不要总想天上可以掉馅饼,一定要脚踏实地,一心一意搞科研,国家不会亏待做出成绩的科学家的。
  林群提倡“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要“傻瓜化”、要“机械化”,要能被生活中的人们所使用,数学是大众的,不只是属于“聪明人”的,数学是真理,要被大众所掌握,而非被少数人藏在包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才会深刻地理解。林群说,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地捆绑在那些在学生看来是枯燥的概念和公式中。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斗士
  林群把自己的心血与精力都奉献给了数学科学的发展与传播,当他看到现在数学专业的研究生使用的大多是四、五十年代苏联编写的教材时,他心里一直有一个结,他认为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教材过时。从我国的高校创建这门学科开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不管从哪方面来讲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显然,这个时候再用以前的教材就显得不适合当今数学发展的现状了,如果不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数学教育的未来势必滞后不前,同样,其它学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教材为研究生进入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要取得研究生教育的进展,不改进这个平台肯定不行。”但是林群也并不否认,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得到了一些改善,这不管对个人而言还是对整个大局而言,都是有利的。
  除了搞科研和带研究生,林群院士更是专注于科普工作,经常为青少年编纂一些有用的科普书籍。早在几年前,林群就出版了《画中漫游微积分——著名科学家谈微积分》等书,这些书籍一经面市便得到了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喜爱。林群还通过研究,把前人发明过概念和方法用更简单易懂的形式写出来,让更多青少年感到数学易学且有趣。
  此外,林群还经常去各地讲学,并把自己的演讲稿提前发给北京四中、五中等学校的中学生,让他们阅读并从中获益。有一位中学生给他写信说:“您写的我们看不懂。我来帮你修改。”这件事对林群的触动很大,“一定要把中学生能读懂、听懂作为写书、演讲的标准。”后来林群院士给这位中学生回信,并把他“拉拢”到自己的阵营里,再出去演讲的时候,经常林群自己不讲,让给这个中学生去讲,有时候取得的效果更让人满意。
在科普创新探索中,林群也在尝试让中学生把他写的书改得通俗浅显,比如他撰写的《微积分漫画》《三角测量与微分方程》等。
  林群搞科普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兴趣,他说自己无意创造什么新的理论和定理,致力于此项工作,只是想将前人创造出来的真理变成简单、易懂、大众化的东西。
  这就是中科院院士林群,一位数学的巨人,科研的斗士。


2008.3.19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5-2 23:11 , Processed in 0.043143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