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743|回复: 2

明朝民间抗倭义军:长泰高安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0 23: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雄的抗倭义军
――明朝民间抗倭义军:长泰高安军
杨伟群吴勇胜文/图
   明朝嘉靖年间,日本倭寇在我国沿海地区烧杀掳掠,造成空前浩劫。中华儿女纷纷拔剑而起,抗击外族入侵。   其中,在长泰县,有一支由群众自发组建起来的抗倭义军,他们持刀操铳,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东南沿海倭患达数十年之久,而在义军活动的地区,倭患仅七年就结束了———这支义军就是高安军。   点灯追远堂,钩沉高安军   这支已消失了400多年的部队重回视野并为人所孜孜探寻,是始于1999年的元宵节。当日,在岩溪镇硅后村祖厝“追远堂”内,时从厦门到长泰县交流任县长助理的张力来此观光“点灯”,偶遇了80多岁的叶松根老人。   老人侃侃而谈,聊及了明代时候日本倭寇曾经入侵到长泰县,“我藏有一部《谢氏族谱》手抄本,里面一篇文章《叙戎虏兵荒记》就记载了这段历史;追远堂里存着的一个石碑文,也刻了这段史实。”在老人的带领下,张力见到了砌于硅后祠堂墙壁内的《新建赠公叶先生祠堂记》碑文,上载“明成化年间,倭寇入硅塘社”———古之硅塘社即今之硅前村、硅后村。叶松根睹物思祖:“我们先辈叶以遂是一名抗倭将领,他是高安军的百长,当时的据点就在盘鸿楼。”闻说“高安军”,张力心头怦然一动。   让高安军“重见天日”。在张力的穿针引线下,这段本土上发生的爱国史迹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同年7月,国家文化部也指示:挖掘高安军史迹。于是,自当年5月起,县博物馆工作人员30多次下林墩,取证硅后、山重等地;7月,林墩片区的林氏子孙也成立了“高安军调查小组”。   历经两年多,至2001年初,高安军终于揭下了其神秘的面纱。   平时务农,战时出征   据史载,1558年———1564年间,倭寇数犯长泰。为保卫家园,1559年,高安社人民自发组建了一支民军,以所在地林氏子弟为主体,吸收各方丁壮,并联络吴明立、连子奎等各乡豪杰,因地为名,又名古元军;平时为农,战时出征;白天种地,晚上就在“九三埔”练武。“九三埔”在林墩后壁林的林氏祖厝旁,因每年农历九月初三至初五,乡民们聚此贸易而得名,面积在6亩以上。   高安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很快就在抗倭斗争中崭露锋芒,成了当时长泰县邑抗倭的主力军,热血男儿纷纷投军从戎。队伍极盛时发展到1300多人,约占当时全县男丁壮的三分之一;组建为一个团,高安人氏林承休为团长,其弟弟林承达、林承盖为副团长。下设团防,又名团练,一名百长辖一百个丁壮;子林梧、林柏为团练,叶以遂、吴明立、杨汝冲等勇士为百长。分设了林墩寨、温山寨、大帽寨、鸡庵寨等寨堡,在全县形成了个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   1993年高安军团练林梧墓被盗。从公安机关的立案材料及目击者所见得知,林梧下葬时头戴冠,冠前有一颗直径6厘米长的球形木珠;身穿红色战袍,袍前后刺绣着白色龙纹图案;外套红色短战裙,腰系白色腰带,脚穿黑色战靴。据分析,林梧这身装束当是高安军的战服。而至于高安军的旌旗,从县志中载:“遥望高安赤帜,不战而遁”一句,推测应是红旗。   六年抗倭歼敌两千   哪有倭寇,赤帜就举到哪,不食皇粮的高安军为保卫长泰乃至漳泉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长泰县志》民国版记载:嘉靖三十八年三月,寇三千余人自海澄县月港登陆,经石码福浒、东州、水头,夺盘渡九龙江,窜犯善化里高安地,为高安军所重创。   嘉靖三十八年四月初七,倭寇万余人进攻县城,城池危在旦夕。高安军团长林承休率领八百壮士驰援,与县令萧廷宣共施守城12策,并亲自登城督战3天,歼敌数百,寇败而遁,城赖以安。   嘉靖四十年八月十四日,倭寇千余人屯于安溪刘仓社。高安军长途跋涉急援,杀贼帅张总管等4人,破其营,斩获颇多。   九月初九,贼许新老带2000余肆虐龙溪县浦西、林炳,高安军去县十余里,直逼贼垒,生捉贼首蔡真、丁老5人,斩首40级,余相蹂,溺河死。   九月二十四日,寇千余复残暴于安溪刘仓社,奔援数次连败敌寇,追至例岭,尽歼其后队。   ……   高安军打出了民族的威风和不屈的尊严。明代进士卢歧嶷挥毫赞道:“自倭奴得志于内地也,当事者召集客兵蚁聚蚕食,见贼望风奔溃,且剽掠为患。独高安军团结自守,不烦馈饷,所至辄破贼。屹然为全漳保障。假令出于客兵功赏已不资矣,而未有一言及之者,故特表之,以见招募官健之,不如训练土著也。”   史载:“山海之贼,闻我克敌之勇,则曰:‘势不可侵犯,皆死于高安军之手’。”据不完全统计,在六年的抗倭斗争中,高安军歼寇达2000多人。   团长林承休,满门尽忠烈   《长泰县林墩(下林)林氏族谱》内载:“闽林四十二世(下林第7世)林承休,名滋,号温泉,行二,生正德辛未(1511年)十二月廿一日丑时,卒隆庆戊辰(1568年)六月初五辰时,寿五十八。与次子柏合葬。”林承休逝世后,原葬于漳州浦南,后移葬枋洋镇美宫村9组林仔山。   人去了,雄风仍在。民间传说,林承休有万夫不挡之勇,手持一把长柄大刀,刀长约2.6米,刀柄有小杉树般粗细,但此刀惜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熔毁成一团铁渣,用作修建水库之用,只剩下个长约两米的刀柄。石横村村民林忠勇回忆,刀柄是他从水库建设工地上抢救回来的,但1976年因要建设林墩财政办公楼时缺少钢筋,他一介平民,无力保全这把祖宗留下来的“宝物”,只好又拿了出来,并亲手安放在水泥框梁中,至今这刀柄仍掩埋在水泥梁里。   乔美村80多岁的林光华老人介绍,三十年代,林氏祖厝还悬挂有林承休、林承达、林承盖三兄弟的画像,但惜于文化大革命中焚于一炬,灰飞烟灭;还有表彰高安军团长林承休父子高风亮节以及高安军丰功伟绩的“父子乡贤”、“孝友传芳”两块牌匾,也于1976年在“砸四旧”中惨遭劫难而被毁于一旦,只留照片。下林祖厝、“九三埔”练兵场也于1955年被征用,1976年被拆毁建设粮库,荡然无存了。   斯事已去,精神长存   岁月流逝,但高安军抗击外来侵略、无私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浩然长存,它在后人心中立下了一座无字的丰碑。   林承休后裔今分布于枋洋镇乔美、溪吉、林口、内洋等村,人口约有1000多人,他们皆以祖先高安军立功为民为荣。乔美村70多岁林合同老人说:“我们为我们的前辈抗倭保家卫国而感到自豪,我们要教育子孙学习先辈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让高安军的精神代代相传。”   张力认为,高安军虽是一支民间抗倭义军,但名可并驾戚继光、俞大猷等率领的官方抗倭部队。他在其《寻找中国人的骄傲》一文中写道:“在中国明朝中叶的抗倭史上惟一有过一支这样有组织、有纪律、民间自发、长期存在的抗倭义军。它的胜利在当时倭患深重的中国起过重大的鼓舞作用,其教育意义更是深远。我们不应该让高安军这样默默地躺在史册里,随着岁月的蠹蚀逶迤逝去!”

来源:闽南日报 2005-07 -25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mnrb/gb/content/2005-07/25/content_120855.htm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23: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泰林墩 隐蔽的历史(高安军)

2005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位于长泰县枋洋镇林溪村一座山头上的林墩寨,一改往日的寂静,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参观。除了因为这是一个拥有400多年历史、可供游客寻幽的古寨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古寨是明朝时扬武漳泉两地的一支不食皇粮的民间抗倭义军———高安军的大本营遗址。  


  解密"高安军"  

  张力在他的《寻找中国人的骄傲》一文中明确地说明:“在中国明朝中叶的抗倭史上惟一有过一支这样有组织、有纪律、民间自发、长期存在的抗倭义军。它的胜利在当时倭患深重的中国起过重大的鼓舞作用,其教育意义更是深远。我们不应该让高安军这样默默地躺在史册里,随着岁月的蠹蚀逶迤逝去!”  
  
  
   
   
  追寻"高安军"缘起一本族谱  

  事情还得从1999年说起。那年的元宵节,长泰县岩溪镇硅后叶氏祖厝“追远堂”内,大红灯笼高高挂,叶氏子孙济济一堂,来此“点灯”缅怀先贤。从厦门到长泰交流任县长助理的张力也来此观光。  

  席间,80多岁的叶松根老人提到明代日本倭寇曾经入侵到长泰县。“是吗?”从未听说过此事的张力一下子来了兴趣。叶松根肯定地说:“我藏有一部《谢氏族谱》手抄本,里面一篇文章《叙戎虏兵荒记》就记载了这段历史。”  

  老人惟恐张力不信,还说:“还有个石碑文也记载了这段史实。”在老人的带领下,张力见到了砌于硅后祠堂墙壁内的《新建赠公叶先生祠堂记》碑文,上载“明成化年间,倭寇入硅塘社”———古之硅塘社即今之硅前村、硅后村。叶松根睹物思祖:“我们先辈叶以遂是一名抗倭将领,他是高安军的百长,当时的据点就在磐鸿楼。”  

  首闻“高安军”,张力忙追问具体史迹,但老人也说不出个究竟来。张力于是复印了10份《长隆谢氏族谱》来到长泰县博物馆“点题”。杨明元县长也亲自布置了高安军的寻访任务。  

  1999年7月,国家文化部指示调查高安军。当月,林氏子孙成立了“高安军调查小组”。  

  尽管时间过了400多年,这支曾经震慑寇胆、立下赫赫战功的民间抗倭义军,已经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今天,人们又开始在努力追寻他们那模糊的身影。  

  经过有关方面多次取证林墩、硅后、山重等地,人们终于撩开了这支沉寂了400多年的部队的神秘面纱……   
  
   
  
 白天种地夜间习武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倭患频仍,千里海防处处告急,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与同安、安溪接壤的闽南三市“边界”古县长泰,尽管境内山峰险峻、森林茂密,却也未能幸免于倭患。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10月16日,一千多名倭寇翻山越岭,首次从同安县把魔爪伸向长泰县恭顺里山重社(今陈巷镇山重村),烧杀淫掠了15天。山重村距离高安不过10公里,须臾便至,高安百姓不寒而栗。  

  1559年,高安社自发组建了一支民军,以所在地林氏子弟为主体,吸收各方丁壮(男人中的青壮年)参与,因地取名高安军,又名古元军。  

  他们白天种地,夜间就在一个名为“九三埔”的地方习武。“九三埔”面积在6亩以上,在林墩林溪村后壁林的上林林氏祖厝旁,因以前每年农历九月初三至初五,乡民们在此进行商品贸易而得名。  

  高安军队伍发展到1300多人,约占当时全县男丁壮的三分之一,组建成一个团,下设团防(亦称团练),一个团防丁壮,设百长一名,作战时任前锋。  

  关于高安军的崛起情况和抗倭事迹,《长泰县志》尽管也有一些文字记载,但都偏于零散,比较完整的记载则在《长隆谢氏族谱》里。  

  长泰县岩溪镇硅后村80多岁的叶松根老人至今藏有一部长隆《谢氏族谱》手抄本。根据这部族谱中一篇文章《叙戎虏兵荒记》的记载,倭寇横行长泰时,“士废于学,农废于耕,儿女废织,商贾罢市,兼以春田旱殃,平洋枯槁,饮竭溪涧之泉,粒米无望,十室九空,食尽山林之藿,啼饥号寒,愁苦之声震于原野”。这大概就是高安军崛起的历史背景。



抗倭六年歼寇两千

清乾隆版《长泰县志》中载:“善化里高安,地方团练丁壮千余人自守。时倭寇充斥,所在残毁,各寨堡崩溃,村落化为瓦砾。独高安军且守且战不为动。”据长泰县方志办主任王海侨介绍,高安军不吃皇粮,皆是自带武器粮饷上前线,打了多场恶仗。  

  为了便于了解高安军抗倭事迹,王海侨主任还根据县志和族谱的有关记载,按时间顺序将高安军参与的几场抗倭战役整理在卡片上。从这些卡片上的整理文字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高安军在4次保家4次援外的大战中皆大获全胜。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三月及次年三月,倭寇三千余人两度突然入侵善化里高安(今枋洋镇林墩)地方焚劫,均被高安军击退。同年四月初七,万余倭寇进攻长泰县城,城池危在旦夕。当时的县令萧廷宣动员全县人民同心抗倭,高安军800个壮士驰援参战。经过三天的昼夜奋战,高安军歼灭贼寇数百人,终于击败倭寇,保卫了县城。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九月十二日,倭寇剽掠小鸬鹚社(今岩溪镇湖珠村),社练长林时新、林承达率兵援守,出斩贼首3人,贼寇因此惧散。明嘉靖四十年八月十四日,千余倭寇屯于安溪刘仓社,高安军长途跋涉前往救援,与当地民众合战杀掉贼寇首帅张总管等4人,捣毁贼寇大本营。同年九月初九,贼寇二千余人到龙溪县浦西社、林柄社一带肆虐,高安军步行十余里,直逼贼垒,生捉贼首蔡真、丁老5人,斩首40级,其余的贼寇因为忙着逃散,不是互相踩死就是掉到河里溺死。同年九月二十四日,又有千余倭寇入侵安溪刘仓社进行掠夺,高安军多次奔往援救,连败敌寇,最后追至例岭把贼寇后援全部歼灭。当年十一月二十日,倭寇千余突袭安溪石埔。巡海道檄召高安军剿贼。倭寇遥望高安军红色的旗帜,就吓得不战而逃。高安军乘势追击,刺死贼首4人,余下的人全部投降。  

  1564年1月,戚继光率兵抗倭,在朝天岭外歼灭倭寇上千人,从此长泰“倭患”平息,百姓的生活才得以安宁。据不完全统计,从1559年至1564年1月的六年抗倭斗争中,高安军共歼灭倭寇2000多人。   
  
   
    林墩寨:古石寨悠悠无人识高安  

  在高安军的这些抗倭遗址中,林墩寨是高安军的发祥地和大本营。林墩寨位于林溪村的一座小山头,由一圈石块垒就而成。寨内浓荫蔽日,古道幽幽,青石已被风雨磨得光滑。乱石砌成的古墙,趴墙草已经把大部分墙面给遮住了,只见几株龙眼古树从石缝中钻了出来,弯曲的裸根挂在墙上,形成一幅天然的根雕图。  

  林业专家考证,这些龙眼树树龄都在300年以上,是一处罕见的龙眼古树群景观。一棵古榕把根贴在古寨的墙面上,让人已经分不出哪是树根哪是石头了。  

  如果不是偶尔可闻几声鸡叫声和犬吠声,古寨寂静得真有些叫人感到害怕。王海侨告诉我们,林墩寨海拔130多米,面积近20亩,四周的城墙均用条石垒砌而成,高3-5米,厚达1.5米以上,东、西、南布有三个石拱形寨门,南为正门。其中,东门和西门在“文革”中被毁,条石用于建设村部,如今惟南门保存完好,当年雄伟壮观的风采犹存。  

  从南石寨门遗址登上去,在其门旁不远处可见一座用条石交叉垒就的高安军抗击倭寇的火铳枪眼,蹲身从碗口般大的枪眼望去,对面绵绵的群山清晰可见。  

  古石寨里有一座古厝,曾出了一个十三省巡案,名叫林秉汉,据说高安军首领林承休曾在那里居住过。古厝虽经几代人的翻修,仍显老态龙钟,仿佛在向后人诉说一段腥风血雨的历史。  

  古厝的前面耸立着两根石头旗杆,据说高安军也曾将其用来树军旗。古厝后面的园子里保留有一个八角形的石臼,传说是林承休赴宴归来时遇雨顶在头上带回来的。王主任说,这种八角形石臼在八闽一带已经极为少见了。  

  居住在古厝里的阿婆已经年近70岁了,“从小在石寨里长大”,高安军对她来说就跟外星人一样陌生。阿婆说,寨里的人这两年来都搬走了,只剩下几户老人家,但他们也从没有听说过高安军的故事。   


盂宁堡:完整古石堡见证抗倭史  

  与其他遗址相比,位于陈巷镇山重村上洋社的盂宁堡可算是高安军抗倭遗址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了。盂宁堡又名上洋楼,始建于明中期,明天启三年(1623年)重修,呈方形搂,面积1600平方米。盂宁堡原为三层,现存二层,每层有房26间,东西对向各8间,南北对向各5间,整个房子共有78间房。拱形门厚1.05米,墙基厚1.64米,呈梯形逐渐往上收缩,顶墙厚0.8米,现墙高6米。墙为两面条石,中夹卵石结构,至今保存较为完好。楼四面墙留有枪眼、窥视窗楼四角各自延伸一间岗哨?望点,整体造型形如风扇。楼内仍住有5户人家,一副大门板基本完整。楼内有走廊、防御通道、抗侵堵板、木制楼梯,楼内天井下的一口水井,依然是楼内住户的饮水源。石堡的那400多年的老城门,一下子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苦涩,也让人感觉到山重人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坚强。石堡内仍保留有当年用于染布料的染缸和扬谷的风车,仿佛一下子把人带到了遥远的农耕时代。   
  
   
    磐鸿楼:楼墙多已毁古井今犹在  

  磐鸿楼是高安军抗倭的一个重要据点,位于岩溪镇硅后村,原名上楼。据王海侨主任介绍,磐鸿楼始建于明初,后来毁于兵火,康熙年间又在原址重建,面积大约755平方米。原来,磐鸿楼为三层,有房近百间,楼的四角各延伸一间岗哨?望点,使整体造型为风扇形。  

  如今,磐鸿楼的大部分楼墙已被毁坏,楼门的石块上依然可见一些被大火烧过的痕迹,但石块的敦实还是能让人隐约感受到磐鸿楼当年的壮观。楼门上的“磐鸿楼”三个字今虽犹在,但却已显得十分模糊难辨。楼门边两个侧墙厚1米多,由条石交错砌成;墙面上至今仍留有枪眼。  

  楼中的房子大多已经残败不堪,有村民在里面建了蘑菇房。走进楼门,一眼就可以看到楼中尚存的一口古井和一个洗衣槽。古井中的水依然清澈,据说附近村民至今仍有人到那里取水饮用和洗衣服。  

  磐鸿楼旁边仍居住着不少村民,问起磐鸿楼的历史来,人们大多朝我们笑了笑,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至于高安军,一个中年男子反问记者那是不是一个人的名字。   
  
   
   
  林承休:传奇的高安军头领  

  关于高安军团长,目前长泰县多数材料认定的是林承休,主要是因为这在《长泰县志》民国版中有明确的记载。  

  但王海侨对此持有怀疑,因为在明清版本的《长泰县志》中均没有关于林承休的记载,在民国版的《长泰县志》突然冒出这么一个人来,有些不合常理。  

  不过,对高安军也有研究的原厦门市博物馆馆长龚洁则认为,古代县志的记载一般都比较关注官方的东西,对民间的人和物都少有关注,所以县志中关于高安军的记载就特别少,对高安军团长是谁的记载也就更无所谓了;至于民国版突然出现了团长林承休的记载,说明后人开始意识到高安军的存在意义不容被忽视。  

  关于林承休个人的相关情况,族谱有记载,民间也有关于他的传说。《长泰县林墩(下林)林氏族谱》载:“闽林四十二世(下林第7世)林承休,名滋,号温泉,行二,生正德辛未(1511年)十二月廿一日丑时,卒隆庆戊辰(1568年)六月初五辰时,寿五十八。与次子柏合葬。乔美二房谱载:公生平为怀,尝为本县长时值倭寇侵疆,公率义士七百余人,与弟承盖、承达及子梧、柏以御贼,贼遁而寇安溪,城将破,公又率以追之,贼见公率众追及,曰:高安军至矣。惧而遁。城赖以安,邑人大喜之事,详县志、郡志。”林承休逝世后,原葬于漳州浦南,后移枋洋镇美宫村9组林仔山,与次子林柏合葬。墓为“风”字形,掩映于一片翠绿的茶园之中。  

  民间至今仍津津乐道着林承休的传奇故事。传说中林承休手持一把长柄大刀,长约2.6米,重200斤,可惜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熔毁用于建水库。只有一把大约两米长的刀柄幸存了下来,有小杉树般粗。刀柄是林墩石横村的林忠勇先生从水库的工地上抢救回来的。不过,1976年因要建林墩财政办公楼缺少钢筋,这把刀柄又被拿出来,至今依然埋在水泥柱中



据说林承休武艺高强,力大无比,一顿饭吃得三斗米。传说有一次,高安军得到情报,知倭寇欲进犯高安,林承休布下阵营后,随手拔下一棵碗大之树,又故意脱下一只鞋子放在路旁。倭寇见到鞋子后大吃一惊,知道此地有高手,不可冒犯,便逃之夭夭。  

  后来,朝廷得知此事,命大臣请林承休进京,欲赐为镇殿大将军。皇帝备好一桌酒席,席上摆了一个猪头,一把利刀,要试一下林承休的食量和吃法,看看他的功力如何。林承休虽然有那个胃口,却不敢全部吃掉,只吃了三分之一的席菜,“腰系三条带,只解开一条”。他不敢用手掰开猪头,而用刀切肉。臣子将情况向皇帝汇报,皇帝认为“食大力大,饭量尚欠,猪头无法掰开,镇殿哪能持久”。林承休因此落选,知道原因后只能痛惜。  

  关于林承休力大无比,民间还有另一个传说。有一次林承休到5公里外的村庄赴宴,但当地人有眼不识泰山招待冷淡,林承休于是起身辞别。此时天正下着大雨,林承休就说要借把伞。村民奚落道:“路边石臼这么多,搞个当伞吧。”林承休随手就举起一个石臼顶在头上,走了回来。如今这一八角形的石臼存放在乔美村的祖厝旁,重约200公斤。  

  据乔美村一些老人介绍,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下林林氏祖厝还悬挂有林承休、林承达、林承盖三兄弟的画像,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焚于一炬。另外还有表彰高安军团长林承休和长子林梧、次子林柏高风亮节以及高安军的丰功伟绩的“父子乡贤”、“孝友传芳”两块牌匾,也在“砸四旧”中惨遭劫难,只留下照片。下林林氏祖厝、“九三埔”也于1955年被政府征用,1976年拆毁后建了粮库,瓦砾无存。直到去年,下林林氏子孙又拆掉粮库,在原址上重建了下林林氏祖厝。  

  林承休后裔今分布于长泰县枋洋镇乔美、溪口、林口、内洋等村,人口约1000多人。   
  
   
    专家访谈:高安军与戚家军并肩抗倭  

  原厦门市博物馆馆长龚洁对高安军的历史也有过研究。他认为,高安军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支抗倭队伍,却是戚继光率领的抗倭军队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彼此谁也离不开谁”。因此,高安军在中国抗防倭寇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如何也不应被遗忘。  

  龚洁说,明代嘉靖年间,日本倭寇骚扰我国沿海,深入长泰县境,烧杀抢掠,荼毒乡里,长泰人民自发组织“高安军”,与戚继光、俞大猷的军队并肩抗击倭寇的入侵,长达六七年,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至深的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骨气和必胜的精神。高安军抗倭时自带粮饷和武器,带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高安军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在高安军的故里“善化里高安地(今枋洋镇林墩)”乃至整个长泰县境内,仍然留有许多当年高安军用花岗岩修筑的抗倭石堡。这些石堡有的经过激战而被毁坏,只剩下残垣断壁,有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甚至里面还居住着人。龚洁说,这些古堡,堡中有厝,厝中有井,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易守难攻,功能与闽西的土楼大致相同,颇具特点和个性,完全可以与闽西南的土楼齐名,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可以“石堡古民居”的形式和抗倭遗址的主题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  

  可喜的是,目前长泰县也开始着手挖掘高安军的有关资料,并已将高安军的大本营林墩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的旅游景点。不过,龚洁认为,应该将所有的高安军抗倭遗址整合起来,开辟成一条旅游路线,让人对高安军有个全面的了解,以进一步发扬高安军精神

来源:無名氏 发表于 2008-2-27 18:33 http://www.zzctx.cn/viewthread.p ... =1&authorid=5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3 22: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民族英雄!林氏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26 00:45 , Processed in 0.07068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