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6809|回复: 13

广东梅州市梅县林氏祖宗的迁徙轨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0 01: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县林氏祖宗的迁徙轨迹
据《林氏世糸总记》和《姓纂》载:“林氏出自子姓,黄帝后裔,历夏、商32代而生比干,为商纣王少师。商纣王是历史上的暴君,平日不理朝政,沉浸于洒色,朝廷中以比干为首的文武大臣为着国家利益,直谏纣王。纣王执迷不误,反而怒杀比干,刳视其心,焚其面。还剖比干次妃胎,正妃陈氏有孕三月恐祸及,为避纣王之难,避居于牧野长林石室中,而生男,取名泉。周武王伐纣得胜后,下旨修建毕干墓,寻访比干后人,拜见其子泉。泉以其居长林石室而生,周武赐泉为林姓,改名为坚。林姓因而得名。封林坚为大夫,食邑博陵。牧野古为冀州之地又称西河。长林现在河南省卫辉市附近,该市建有比干墓。
林姓始祖比干。二世为林坚,生子林载。三世林载生三子,长子为林磋。四世林磋为冀州牧,官司马大夫,生四子,三子取名林虎。五世林虎,周武王时为大将军。比干22世孙林才,周平王时为大将军。林放(林氏23世),周景王时是孔子的学生,后仕为大夫,列七十二贤。
西晋末年(公元317年起)晋愍帝时,林碌(林氏70世)任甫河大守。那时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入击中原,历史上称“五胡乱华”,中原汉民为避战乱南迁至江淮地区,有一部分过长江向南迁徙。这次北方汉人的大迁徙。林禄举族护驾愍帝渡江定都建业(今南京)。林禄后任晋安(今福建地)刺史,后病逝官邸,追封为晋安王,葬于九龙岗,两个儿子定居晋安。林禄为林氏入闽始祖, 林禄的子孙分迁各地。如林茂(林氏79世),西晋陈宣帝大建4年为朝廷丞相,年老辞官后定居福建莆田县北螺村,为福建莆田开居祖;林万春(林氏84世)由莆田移居上杭县林家厢。因林氏支系众多,本文所述的是现今居住在梅县和梅江区林氏祖宗的迁徙路线。
林万春的后裔林岩(林氏87世),官为杭州府御史,定居广东程乡县(今梅县)西角,置许、蓝两姓房屋,田地59亩,粮80余石。林岩生一子林王。林玉生一子居西洋。林岩为唐代林姓入梅县最早的一支。
林秀峰(林氏111世)原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元朝至治3年(1323年),31岁的林秀峰到梅县先住在城城廊水南,后避乱迁至五华陈沙甫,娶张义山之女为妻,生三子。秀峰后裔有迁兴宁,梅县东郊、下市、中高峰、梅塘、扶大、畲江等地。
梅县的林氏多为福建甫田、泉州、晋江迁来。有的是由福建莆田迁拮阳,再由拮阳分迁梅县。
梅县石扇镇吧庄蔼慈坑林姓是福建甫田分支。明朝初年,该系林姓是由广东拮阳县移居至嘉应州程乡县(梅县)松源葵坑开基,再由松源分迁至石扇镇吧庄蔼慈坑。
林氏由闽入粤来梅县开居,历唐、宋、元、明、清、民国,人口不断蕃衍。外迁人口不计,现居住梅城及梅县、梅江区的东郊、西郊、城东、城北、程江、扶大、石扇、石坑、大坪、南口、瑶上、城东、径义、畲江、水车、梅南、长沙、西洋、白宫、丙村、松口、松源、隆文、白渡等27个乡镇111个管理区。据1992年统计梅县和梅江区共有林姓21870人,居县区人口排列第12位。
梅县林氏迁居国外人的众多,人口数难于统计。迁居国外华侨始于何时无可查考。有据可查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约1750年前后),石扇镇吧庄蔼慈坑有一部分人迁台湾。
祟拜祖宗寻根问祖
祭祖祠、祖墓是纪念祖宗,激励后人的传统的宗族文化活动。而今梅州各地林氏都建有祠堂,规模有大有小,有总祠有分祠。祭祖祠、祖墓是林氏传统的宗族活动之一,世代相传沿袭至今。梅州老一辈的林氏人家都知道自已的祖宗是从福建迁来,祖屋的堂号,历代祖墓在何处,上代的得过什么功名、官职等。如《比干墓的传说》、《林家诗》、《天上圣母“妈祖”》等故事传说。旧时林县林姓人家有很多人信奉“圣母神”,经常到“圣母庙”(妈祖庙)去膜拜圣母娘(即林默娘)。
旧时梅州有祭祖祠(年三十日)、祭家墓(农历八月)的习俗。
祭祖祠的时间是农历12月年30日(年三十日)上午,规模不一,有单家独戶举行,有整屋整族合祭。祭品以“三牲”为主,有钱人家则全猪全羊。
祭祖墓时,全族或整屋的男女老幼力求参加,人多能显示此系宗族人丁兴旺。祭祖那天上午,男人擎着彩旗敲锣打鼓,女人挑着祭品,抬着全猪全羊,列队而行,浩浩荡荡前往祖墓所在地。祭祖墓时,由族中长老在祖墓前念祭文,子孙们列队站在墓前聆听,祭文内容是讲述先祖的创业精神和丰功伟绩,本族人的迁徙历史。
1979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海内外交往频繁,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异地他乡的梅州林氏裔孙乡梓情浓勃发,返乡观光探亲、寻根问祖、借此联络亲情乡谊。很多侨居在异国它乡的梅州林氏后裔,他们不远万里回到祖居地瞻仰祭拜祖墓、祖祠,抒发思乡之情。
近年来,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海外林氏家族和其他客家乡亲一样,总是不忘祖宗的发脉之地,这些致富了的林氏后裔们慷慨解囊,修建祠堂,建学校,捐资公益事业,办实业。回报父老乡亲,回报林氏的祖宗赤足走过的山山水水。
石扇吧庄林姓迁居台湾己有250多年,上世纪80年代祖国改革开放后,两岸交往频繁,激发了海外林氏宗亲的桑样情怀,他们回大陆寻根问祖,回祖居地瞻仰祖墓、祖祠。他们不忘祖宗发脉之地,慷慨解囊,修祖屋、祖墓,捐资家乡公益事业。
旅居印尼的林清荣、林荣章先生,香港的林国英先生、林凌运女士,台湾的林飞虎、林和平等人。他们事业有成,为家乡的公益事业捐钱、捐物。
林飞虎先生的出生在城北桃源村(桃畲村),早年毕业于中央警官学校,曾服务于政界,1945年到台湾,现是新竹市长青会会长,著名书法家,作品多次获奖,出有个人画册、自传。他热爱家乡,他多次组团回祖国观光访问,为海峡两岸的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可喜成绩。他为梅州、台湾的文化团体牵针引线,促成了“1992年梅州城区海峡两岸书画联展”和“1994年梅州城区书画艺术在台湾的联展”活动,1997年广东汉剧团到台湾访问演出,2000年他率领台湾新竹客家业余三脚采茶剧团梅州市、蕉岭、大埔、五华的等地访问演出。他还出资在梅州市办了一间中专学校。他先后被台湾政府授“模范父亲”“文化先锋”等荣誉奖证、奖章。
2004年农历十月初三,在海内外林氏乡亲的倡议下“蔼慈坑林氏宗亲会” 召集在梅州城区和附近村庄宗亲开会,筹备祭祖活动 ,中午设席60台宴请参会人员。
宗族活动目的是:加深宗亲情谊,宣传宗族文化;启发族人要承先启后,继承先祖的创业精神;团结友爱,同心同德共建家园。

林氏宗族文化族谱、家谱

族谱和家谱是国家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它蕴藏着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物传记、家族制度等及地方史料。它是本宗族人了解祖宗的生活轨迹,是迁居国内各地和旅外侨胞、旅台同胞寻根问祖最有价值的根据。利用谱牒资料来论证客家文化历史,是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教授研究客家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林氏族谱的世系是一脉相承的(附有《世系表》),从林氏族谱和宗族文化的渊源资料可作客家人根在中原的充实证据。林氏宗族文化源远流长,它有数千年的历史,每个朝代各地的林氏宗族都有热心文人编修族谱,有的族谱的主编人是学历较高的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的地方的族谱和家谱被列为“四旧”而被焚烧,但还有人暗中保存下来,有幸的是海外的林氏宗亲还保存有完好的族谱。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大陆形势大好,举国上下振兴文化,城乡各地兴起修史志、族谱热。各地的林氏宗族都有人编写族谱或家谱。现收藏在梅州市创英图书馆客家资料室中有新旧林氏族谱、家谱约有几十本,这些族谱有的是台湾、新加波、印尼等地林氏编写的,有的是国内各地的林氏族谱。现今,几乎梅州的林氏村庄或家戶都保存有族谱、家谱。各地林氏编写的族谱大同小异,但格式不同。相同的是支系清楚脉络分明可追溯祖宗的迁徙轨迹。不同的是有的族谱只注重本宗族的支系记载,尤其是旧族谱只记男丁不记女的。新族谱女儿也可上谱,有的新族谱还有村史、人物传记、村中民俗等记载。
据《梅县客家姓氏源流》林姓编目载:莆田林氏后裔林悦(林氏94世),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丙戌进士,官侍御史、大学士,有1061年编的《林氏族谱》传世。
《梅县客家姓氏源流》梅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林氏篇章中,林姓的人口分布,人口数字统计很详细。
《西河林氏族谱》清朝乾隆年间出版是梅县林氏开基祖林岩后裔编的,这本族谱世系表排列非常详细,可一直追溯到祖居地北方西河堂的列祖列宗的姓名生瘁年月,功名、官位、政绩及祖祠、祖墓的风水记载等,是目前林氏族谱中比较有研究价值的一本书。
民国年间出版《林氏世糸总记》把国内各地的林氏分布记录得很清楚,学术性很强,是研究林氏宗族文化的权威著作。
1923年出版的《台湾桃园县林氏族谱》及各个村庄的林氏族谱、家谱都很有研究价值。
民国年间编的《梅县石扇镇吧庄蔼慈坑族谱》记述了本族人迁台湾的时间。
2003年,旅居台湾83岁的林飞虎先生撰写了自传《农民的儿子》。这本书可说是一本林氏家谱。书中有好些篇幅反映林氏宗族文化。

林氏宗族人才辈出
旧时梅县的林氏宗族,普遍用“公尝奖”的资金鼓励本族学子读书。各地的林氏宗族把本宗族祖宗留下的公田、公山和其它宗族内的收入作为本宗族的集体资金,这种资金称“公尝”(即本宗族的公用资金,由宗族领导人管埋),这些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兴办本族的公益事业,一部分用于支持鼓励本族子弟上学。旧时有些学校是本宗族办的,有的地方则把祠堂作学堂,用公尝的钱请私塾教师,支持本宗族的学子完成小学教育。本宗族子弟习成绩名列前矛者,给予奖励,贫穷家庭的学生免费读书,俗称“尝缴上学”。有些地方的林氏公尝可资助本族的学子渎大学。每年学期考试或春节前夕,按学生的学业成绩给予奖励。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有些地方的海外侨胞和己致富的企业家们,都愿为当地学校或本宗族的学子捐赠奖学金、奖教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教学出色者,赞助本宗族作家出书。
梅州各地的林氏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因而林氏后裔人才辈出,文人多当官的多。下面列举事例。
林氏来梅后裔中较著名的有:丙村镇田头林奕孟,封武德将军。清乾隆年间,他仿效台湾筑陂的方法,在家乡丙村银场溪筑了36陂,引水灌溉农田。西郊乡林绍龙,清嘉庆七年进士,任云南按察史。南口锦鸡林绍斐(竹君),民国初年任广西都督府参谋长、广西民政长等职。丙村银竹林百举,同盟会员,南社诗人,曾任国史馆编纂。白宫林风眠,著名画家,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南口绵鸡林伦彦,教授,曾任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程江长滩林登云,曾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林氏家族根在中原,历经一千多年发脉播衍,在闽粤地区得以发展壮大,而且远播至台湾和东南亚诸国。林氏家族可谓根深叶茂,花繁五洲,成为客家姓氏中的一支辉煌的群族。林氏家族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为祖国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发表于 2008-1-13 16: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吗?

我爷爷从兴宁迁来江西赣州的,那我也是属于这一支系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0 15: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定

兴宁的大多数都是入粤始祖文懋公的子孙,文懋公是元未至正年间由福建莆田北螺村入谱潮州,其二子均祥公迁居江西安远落居,后其三子均政公迁居平远大柘落居,其五世孙彦清公由平远移居兴宁龙归洞黄陂,现在兴宁的林姓,有三分之二都是这支的,还有一部分是文懋公的另一个五世孙彦溪公的子孙.我想你应该是彦清公的子孙,他这里的是文懋 公十四世起字辈的:一 膺昌孟良贻,光啓振聞長,佳徵樹偉慶,崇熙益永芳,賢士開英才,有志定聯邦. 其二:尹洲翊京佑,淑啓如雲升,玉立友伯甫,卿史韻生新,明德昭悠久,寬洪煥鬥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1 18: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老爷也是从兴宁迁来惠州(府)的,(详请看我的贴)但我考究了很多资料都无从探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16: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福建安溪西坪雾山林氏,我们(下枫林)有一房人迁到梅州,出了一个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曾回到老家挂灯笼(金殿传胪,户部主政)现老家要修族谱,望有知情人士给线索,不胜感激,可联系13503006444或邮箱133168513@qq.com林先生,万分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7 16: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牧八房的; 广东长乐[五华]黄龙汤里[今转水镇维龙村]林氏,始祖弘福公,其后裔称长乐世派。长乐世派11世祖雯成公雍正八年[1730年]迁四川泸州衣锦乡立业,字辈为:弘桂崇廷,华大雍奇;端应雯乾,善政洪朝。咸丰六年续字辈为:世德光昌,崇文启瑞;开泰呈祥,希贤学凤。定国兴邦,天锡永保;志美含章,承宗绍祖,广毓忠良;祚荣继述,兰桂胜芳。联系QQ:11200356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6 16: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牧八房的; 广东长乐[五华]黄龙汤里[今转水镇维龙村]林氏,始祖弘福公,其后裔称长乐世派。长乐世派11世祖雯成公雍正八年[1730年]迁四川泸州衣锦乡立业,字辈为:弘桂崇廷,华大雍奇;端应雯乾,善政洪朝。咸丰六年 ...
九牧闲人 发表于 2010-2-17 16:49
寻根问祖;<高祖迺始祖君锦公之二子也昆季五人原籍广东嘉應州長乐县湯里村人氏>   可能是清民国时期迁至现在的<广西省百色市靖西县安德镇>由于家谱丟失无法寻祖....   希望各位林氏家族同胞帮忙寻找,谢谢! 请联系qq;3073989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 11: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兴宁宁中镇古塘村钉称林的,祖屋上写着《隐德围》,因为族谱的流失,我们的祖上从哪里迁来无从考证。只是年长的长辈口中,貌似说我们的祖宗是从梅县松口那边迁过来的。跟兴宁其他林氏的支干不同。

希望各位林氏家族同胞帮忙寻找。我们属于什么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7 21: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家是梅县丙村镇竹筒坝银竹一队,父亲是绍字辈,我是华字辈,不知我们是属于哪个支系的?现在要给后代取名字,想按照辈字来去,却无从考证,希望有知情的同族提供线索,不胜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2: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7# 林叶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2: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哈的地方地方都非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7: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永飞宗亲:你“兴宁的大多数都是入粤始祖文懋公的子孙,文懋公是元未至正年间由福建莆田北螺村入谱潮州,其二子均祥公迁居江西安远落居,后其三子均政公迁居平远大柘落居,其五世孙彦清公由平远移居兴宁龙归洞黄陂,现在兴宁的林姓,有三分之二都是这支的,还有一部分是文懋公的另一个五世孙彦溪公的子孙.我想你应该是彦清公的子孙,他这里的是文懋 公十四世起字辈的:一 膺昌孟良贻,光啓振聞長,佳徵樹偉慶,崇熙益永芳,賢士開英才,有志定聯邦. 其二:尹洲翊京佑,淑啓如雲升,玉立友伯甫,卿史韻生新,明德昭悠久,寬洪煥鬥星”。文懋公又叫“秀谷”公吧?生三子;长子均成,次均祥,三均政........是这样吧?你‘永 ’字辈?你32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8 12: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节快到了,是我们拜祭先人的好日子。
我听长辈说过,我们房人的先人是由梅县迁到来的,
现在网络那么发达,是否有人能告诉我,我们是由梅县那一房先人迁来广东龙门西族塘角埔的?
以表对先人的怀念。
添附我们先人的官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8 16: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石扇镇吧庄蔼慈坑那一支的,现在在广西宜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4-19 05:08 , Processed in 0.061271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