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426|回复: 2

民国海军宿将林元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7 20: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元铨,字长铨,号山佐。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于闽县(今闽侯县)尚干乡凤港村,後举家迁往马尾镇居住。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毕业于福建船政後学堂第十八届驾驶班。翌年,任“通济”舰帮带。辛亥武昌首义,受族兄林森影响,参加革命。民国9年(1920年),升“楚有”舰中校舰长。民国16年3月,加入国民革命军。紧密配合北伐,“楚有”舰独获“悬灯申祝”的殊荣。随後,进驻南京下关,拱卫京畿。8月,取得龙潭战役胜利,国民政府授元铨“干城”奖章。10月,讨伐唐生智,“楚有”舰为旗舰,率队西征,获灰河、土桥两役胜利。民国18年3月,“楚有”舰再次率队西征,攻打桂系部队,元铨以军功擢升“应瑞”巡洋舰上校舰长。民国21年1月,淞泸战争爆发,元铨率“应瑞”舰防守南通江面,日舰不敢溯江而上。民国23年2月,元铨为首与22位舰长联名上书反对海军大学聘请日本教官。翌年2月,调任海军军械处处长。民国26年2月,受军事委员会传令嘉奖。“七·七”事变後,受命阻塞日舰西入江阴航道,加强上海防空措施,并受命将废船凿沉在黄浦江南码头渡口要道,阻敌深入。此时,海军军械处改为修械所,元铨任所长;其後,各炮队及“永绩”、“中山”等舰员兵均撤退木洞镇,集组特务队,元铨兼任总队长。民国30年9月,调任民国政府参军处参军。民国32年5月,林森中风,元铨任主席保健委员会委员兼办事处主任,朝夕随侍。林森逝世後,在参军处供职。抗日战争胜利,随还南京。民国35年11月16日,授海军少将衔。民国37年5月,升海军中将,任总统府参军处参军。民国38年1月,代总统李宗仁请元铨出主海军事,元铨以高血压婉辞,旋返泸闭门不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参军处屡电促元铨公去台,元铨以病坚辞。上海解放,元铨参加人民海军工作,拟授海军部顾问,正欲赴北京,突然昏迷逝世,葬於上海虹口。列入《福州市志·人物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20: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海军宿将林元铨

林元铨(1888—1950)字长铨,号山佐。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于闽县尚干乡凤港村,系林森的宗侄。元铨自幼家贫,生活困苦。其父经乡人介绍到马尾造船厂当篷缆工人,元铨随家迁往马尾,即在邻居的私塾读书。
   马尾是洋务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开风气之先。创办于同治五年(1866)的马尾船政,使马尾成为海关、邮政、电报、电话等近代文明设施俱全、科技文化发达的港口重镇。童年的元铨就常听大人讲述1884年甲申中法马江海战,清海军遭全军复没惨败的悲壮故事。其战场遗迹,犹历历在目,辛酸痛史,耳熟能详。不久又传来中日甲午(1894)海战重蹈十年前全军覆没,更惨烈的失败。两次海战殉难均以福州人居多。旧恨新仇在元铨幼小心灵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产生巨大的震撼。由此萌发了他憎恨外国侵略者和崇敬为国捐躯先烈的爱国思想。在马尾他又耳闻目睹外国人的盛气凌人、狗仗人势的种种霸道行径和中国老百姓低人一等的屈辱遭遇。因而,深感非自奋无以强国,非科技无以富民。凡此愤愤不平,都化为励志奋进图强的动力。于是他学习倍勤,识见倍明。小学毕业后,父母无力送他到省城福州升入正式学堂,但他并不气馁,以求教于邻居自学英语,数学,焚膏继晷,日夜攻读。他还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励志时,黑发不思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的《劝学诗》为座右铭以自勉。
   光绪三十一年(1904),元铨17岁时考入马尾船政后学堂第十八届驾驶班,立志从军报国。他在校刻苦学习,积极锻炼体魄。还利用晨晚课余时间,帮家里劳动,光绪三十三年(1907),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第二年派到“通济号”练习舰实习。经船政学堂和海上军旅的磨练,元铨已成长为坚毅不拔,忠诚爱国的海军青年军官。此后担任从海副、大副直至帮带(副舰去)的职务,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清廷派海军镇压,革命形势危急,统制萨镇冰乘“楚有”舰率舰队抵汉口,后因同情革命离职他走,临行前命“海筹”舰管带黄钟瑛为队长率舰艇东下,并告之曰:“尔后军事,尔等各舰艇好自为之”。驶至九江易帜起义,江西新军标统马毓宝已在革命党人林森、吴铁城的策动下起义,宣布独立。九江军政府派林森、吴铁城登舰欢迎。元铨所在的“通济”舰也在起义舰队之列,元铨受族兄林森的影响,参加革命行动。全国各省海军纷纷响应,为辛亥革命取得全国性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12年1月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任命黄钟瑛为中华民国首任海军总长。袁世凯窃据北京,南北和议谈判开始在上海举行。黄钟瑛已预料到袁氏诡计多端,和议前途不可乐观,就一面组织北伐舰队,一面发出通告海军全体书,申明军纪,策励全军。北伐舰队由“海容”、“海琛”、海筹“、”“通济”,“南琛”组成。1月16日从上海出发。
   1915年12月窃国大盗袁世凯称帝复辟,全国掀起讨袁护国运动,组织护国军。各省海军纷纷响应,宣布独立,组成护国舰队,加入护国军。元铨“通济舰”加入护国舰队后,驻泊吴淞口。
   民国九年(1920)林元铨升调为“楚有”号中校舰长。1926年2月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政治骨干的国民革命军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军阀势力。同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发表《北伐宣言》,号召把革命推向全国。7月9日宣誓出发。10月北伐军经激战攻克了武昌,但海军还受制于北洋政府,第二舰司令李鼎新称病不出。驻防武昌江面的“楚有”舰长林元铨不受吴佩孚许以高官厚禄的利诱,毅然撤离武昌江面,为北伐军入城创造有利条件,随后,“楚有”舰东下进驻南京下关,拱卫京畿,因此独获“悬灯申祝”殊荣。
   不久,陈绍宽奉海军司令杨树庄命令接替李鼎新任第二舰队司令。陈深知元铨工作踏实,著有成绩,每次检阅均首届一指。因此指定“楚有”舰为旗舰,并让元铨传达杨树庄的命令,与北伐军联系,率部易帜起义,事妥。“楚有”舰挂起青天白白满地红中华民国国旗,游弋于长江上。
   元铨受北伐军指令,率舰西征,击溃北洋军于沙市。舰驶达宜昌时,四川的军阀势力还比较强,白天其军队隐藏于深山悬崖,舰上炮火射程不可及;入夜则四出威胁军舰,舰队司令陈绍宽欲就地抛锚过夜。元铨力劝不可,因其江西狭隘,处于敌人炮火的射程之内,夜间易遭袭击,处境不利。陈同意元铨建议,将军舰撤出敌射程之外。入夜,敌军果然来偷袭,炮声隆隆,火光阵阵。而“楚有”舰幸无一损。翌日拂晓,旗舰升火前行,甫近敌人阵地,就被一弹打穿甲板,弹片纷飞。元铨沉着应战,终于击退顽敌。旋奉命返航,上岸过沙市时,民众夹道欢呼。上级嘉奖元铨英勇善战,奖给银盾一座,上镌“威镇南疆”四字。
   继西征之后,窃据苏、浙、皖、赣、闽五省的军阀孙传芳,号称三十万之众,企图阻挠北伐军前进。元铨奉命率舰东进,与孙军激战于扬子江上,战斗在栖霞山至龙潭一带尤为猛烈。孙部伤亡惨重,无法渡江北窜,最终向北伐军投降。此役,“楚有”舰亦为受伤甚重。庆功时,元铨获“干城”奖章。10月讨伐唐生智,“楚有”再为旗舰。获灰河、土桥两役胜利。民国十八年(1929)“楚有”再次西征攻打桂系军阀部队,凯旋而归。元铨以军功卓著,升任“应瑞”巡洋舰上校舰长。“应瑞”舰系英国威克斯厂制造,2400吨,长101米,宽12米,是当时较先进的大舰。民国初年下水服役,可兼作练习舰,担负着培训航海人才的重任。元铨以身作则、严己律人,学员经他考核成绩优异者,其中不少人获保送赴英国皇家学院深造,如林遵、高如峰、周宪章、张鹏箫等海军名将皆在其列。1930年1月福建发生了震惊朝野的“一·六”事件,其时,参与反蒋秘密活动的卢兴邦部代表,福建兵工厂政训处立任杨立,暗中策动杜锡珪加入冯阎反蒋行列,当时参与这一秘密行动的还有“应瑞”舰长林元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得寸进尺,于1933年1月28日在上海发动军事进攻,十九路军奋起反击,淞沪抗战爆发,日寇死伤惨重。30艘日舰艇集结淞沪地区水域,企图配合陆军攻占上海,并上溯长江而进,形成水陆并进,合攻国都南京的态势。妄图一举摧毁中国的政治中心,达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元铨率“应瑞”舰防守于南通江面,阻击抵挡日舰艇溯江而上。民国二十三年(1934)二月,元铨为首发起23位舰长联名上书,反对海军大学聘请日本人担任教授。认为:“把海军最高教育权委诸敌人,丧权危国”。翌年2月,元铨调任海军部军械处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2月受军事委员会传令嘉奖。“七·七事变”,上海形势紧张,日舰云集黄浦江,元铨受上级电令:①阻塞日舰西入江阴;②对南码头、高昌庙、江南造船所及海军所属机关加强防空措施;③确保军火弹药库安全,并提供制造水雷。不久军械处改名军械所,元铨仍任所长。1937年秋,各炮队及“永绩”、“中山”等舰先撤退到木洞镇,组建特务队,元铨任总队长。他奉命把军械所撤入四川。沿途舟车不便,弹药又十分危险,他不辞劳苦,经湖口、马当、武汉、宜昌、三峡,把所有的轻重军械弹药,安全运抵重庆木洞镇,并派员沿江检查沿川各要塞炮台,加强防守。 
   民国三十年(1941)元铨调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少将参军,奉命护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乘舰武汉,因此他辞去其他的许多职务。1939年日机频繁轰炸重庆,他克尽全力,保护国府人员安全。1943年林森病重,元铨任国府主席保健委员会委员,并兼办事处主任,朝夕随侍林森。同年8月1日林森逝世,他参加丧殓事务,尽职尽责。此后仍在参军处任职。抗日战争胜利,他随国府回南京。民国三十七年(1948)1月授海军中将衔,任总统府参军处参军。民国三十八年(1949)1月李宗仁代总统请他出立海军事务,他以高血压病加重婉辞。不久便返沪闭门不出,南京解放后,国府参军处派专轮运总统府人员去台,船泊黄浦江码头,屡次电催元铨登轮去台,但他坚辞。
   上海解放后,元铨于1950年11月在家会见了海军起义将领林遵、方莹等,表示虽年愈花甲,仍想去北京,参加人民海军工作。中央拟授他海军部顾问。已欲启程,忽呼头痛,随即昏迷不醒,海军医官姚瑟若赶来,经抢救无效,晚11时逝世,享年63岁。
   林元铨一生保持勤劳俭朴的生活作风,却慷慨为公益教育解囊,曾与林森多次组织筹措修缮尚干的“陶南书院”(今为闽侯二中)。捐资培养人才,穷人子女一律免费入学。陶南书院成为闻名遐尔的学堂。
  
  
□齐上志 (作者单位:福州市方志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20: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海军中将参军林元铨传略

林元铨,字长铨,号山佐,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于闽县尚干乡凤港。父亲林道崧年轻时靠开荒种山薯维持家计,后入马尾船政局当帆缆匠,举家移居马尾。元铨九岁受塾邻居,为进船政学堂,父母替他延请戚友补授英语、数学等课目。他每日早起挑足四担水及帮父亲做事后,即入塾读四书五经,晚在油灯下念英语、学数学。夜深入宿,鸡鸣即起,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励志时,黑发不忍勤学早,白发方知读书迟。”自勉。船政学堂出身的爱国将领,在中法甲申海战、中日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的事迹,在马尾传播很广,元铨耳闻目濡,立志效法。在有些对投身水师畏怠不前时,他却在十四岁就考入船政学堂十八届驾驶班,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旋与马尾张家女结成伉俪。翌年,派到通济舰出海见习。未几即擢升三副、枪炮副、二副、帮带。亲属在舰犯规,他秉公而断,开革出舰,全舰官兵赞其“有大义灭亲精神”,军纪肃然,得到上级器重。辛亥革命前后,他受族兄林森影响,支持革命。一九二零年,他出任楚有舰长,陈绍宽同期被委为通济舰长。
    舰长军饷甚丰,元铨自奉俭朴,将大部分收入供养弟侄子女辈学习,送长子修灏、侄修潘分赴法国、比利时学医药、建筑工程。亲友请助学费者,无不资助。对家乡办学热心以赴,他同林森一起多次捐助凤港小学费用,使穷人子女全部免费入学,是举乡亲赞誉不绝。
    一九二六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十月北伐军进攻武昌。海军受制于北洋军阀政府,林元铨兼任舰队队长驻防于武汉江面,他爱憎分明,不为吴佩孚的高官厚禄所动,一弹未发,率舰队撤出武昌江面,使北伐军顺利攻入武昌。
    未几,陈绍宽担任第二舰队司令,他以元铨治军严谨,每次军事检阅均属上乘,定楚有为旗舰。
    翌年,杨树庄说服杜锡珪归附国民革命军,陈绍宽以:“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反对。(1)林元铨接杨树庄之令自与北伐军接触,且亲赴北伐司令部商谈易帜有关事项。于三月十四日,海军正式宣告加入国民革命军,各舰易帜。翌日,蒋介石在九江接见楚有、楚谦、楚同三舰长林元铨、杨庆员、李世甲及全部官兵,欢迎海军全军参加国民革命,且命令元铨等三舰长作好进攻南京的准备。二十三日起碇,蒋及随从乘舰同行。翌日,革命军占领南京,二十五日三舰抛锚八卦洲,蒋在舰队召开了北伐军军事会议。(2)
    为了加强戒备,预防北洋军偷袭,元铨率舰队担任镇江至通洲的巡防任务。未几,他率楚有舰由江阴上驶巡逻,被焦山北岸敌军都天届炮台九英寸口径大炮击中,舰舱进水几至沉没,元铨一面指挥猛烈还击,一面堵水抢救,始驶抵镇江。随后,继楚有舰进驻南京下关,担任芜湖至江阴一带防务。
    八月十三日,蒋介石通电下野。南京政局一片混乱,孙传芳乘机偷渡反攻南京。二十六日,林元铨率楚有舰下驶巡防至栖霞山下游,发现孙传芳部偷渡至南岸,逐猛烈开炮轰击,敌炮还击。翌日拂晓,楚有、楚同二舰驶至大河口与孙部终日激战,敌军死伤惨重,船只亦毁不少,因兵力悬殊,敌占领龙潭车站及附近高低,南京势危。二十八日,楚有、楚同、楚谦之舰往返江面配合陆军,向占领大河口、龙潭之敌猛烈轰击。翌日再战,楚有舰猛冲向前,两发空炸弹歼灭很多敌军,孙部丧胆,举旗投降。龙潭战役胜利结束,海军拱卫京畿有功,国民政府授林元铨“干城”奖章。在激战五昼夜中,楚有旗舰被敌军击中,炮弹从驾驶台下船舷穿铁甲进入前舱,伤及机舱,船舷破口逾一米,江水滔滔涌入,舰有沉没之危。元铨在驾驶台态度沉着,临危不惧,立令转舵,舰首向北,机舱减速,加强尾炮轰击敌军,缓驶向浅滩以防万一。布置好后,他方急下舷梯查看裂口,身先士卒,指挥若定,组织水兵用棉被堵塞,稳定了军心。
    十月,唐生智进逼南京。国民政府命令以楚有舰为旗舰,组织舰队西征。在土桥附近发现敌江防炮艇与驳船,元铨即率楚有舰猛冲至射程以内开炮轰击,使唐部江防司令王赓座舰成为战利品。继而,进抵武汉,唐慌忙乘日舰逃遁。楚有舰率队西取岳州。翌年一月,收复岳州,稳定湖南局面后,楚有舰凯旋南京。
    一九二九年三月,国民政府再命楚有旗舰率队西征,攻打桂系军阀。经汉口首抵沙市,军阀残部溃不成军,沙市各业恢复如恒,行旅称便。麾头直指宜昌,闯过马家寨对方炮兵阵地时,边炮发生故障,副舰长周国晟处理完返回驾驶台未及关好铁门,岸上开花弹即穿入,元铨沉着应战,指挥全舰官兵投入激战,打败顽敌。旋奉令返航,过沙市,民众夹道欢呼,赠一“威镇南疆”银盾。元铨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功勋卓著。当各舰长在下关旅社私自论功请赏时,他默然不语。众人征求意见时,他说:“我别无他求,只希望今后官兵不受欠饷之苦。”
    林元铨旋以军功擢升上校应瑞巡洋舰舰长。一如既往,严格培训航海人才,许多学员在他指导下进步很快,后海军将领林遵、高如峰、周宪章均经他保送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原马尾海军学校第二届航海班毕业生(1929年)李寿镛从美国来信写道:
    “一九三零年,我在应瑞巡洋舰做见习生(航海科),山佐先生适长该舰,时常得睹其威仪。先生治军严肃,全舰官兵对他无不敬畏。先生外肃内慈,每次召见辄垂询学习所得,并多慰勉。后我从英国学习归来为驾驶副,因胃穿孔,夜半被送医院动手术,次日从麻醉剂中清醒时,见先生坐在病榻旁,轻声细语,询问护士。当他知我清醒过来,温语对我说:‘现在动了手术,已化险为夷,可安心休养,不用着急。’临走时留下若干零用钱。先生对部属爱重情深,令我铭刻毕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3)
    林元铨所率应瑞舰多停泊南京下关江面,有次陈绍宽上舰检阅,林提说:“明早上午八点全舰官兵和见习生进行救火舰上演习。”陈说:“到时我也参加。”翌晨八点正,林元铨按时下令吊起舷梯开始救火演习,此时陈乘艇差一点方至,绕舰之周,林不顾而去。元铨办事一丝不苟,不事逢迎。治军严正,细察过人,在江海执行职务二十多年无大小事故,当时海军英国顾问古乐门说:“他是中国海军舰长的好榜样!”
    一九三一年秋,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翌年淞沪抗战爆发。林元铨奉命率应瑞舰在南江面防守,他令机舱升火随时待命出击。未获军命只好守卫江面,使日舰不敢贸然溯江而上。此时,他长子修灏在法国学医药,患胃溃疡动手术后回国休养,居住上海,他函电促子参加抗日救亡,修灏重病未愈即加入红十字会到战地救死扶伤。
    不久,十九路军退出上海,中日签订乐淞沪停战协议,爱国军民义愤填膺。林元铨痛不欲生。十九路军在福州发动“闽变”,他在曾以鼎外甥潘其武(海军二舰队司令部书记长官)的策动下,准备参加福建人民政府,事泄未果。(4)
    一九三四年,正当全国抗日怒火高涨之际。陈绍宽等竟向当局提出向日本购买舰艇、办海军大学、聘请日本海军大佐寺冈讲军事学、海军法律顾问法学博士信夫讲国际公法的建议,引起以林元铨为首集合在南京海军联欢社开会的二十五位中校军阶以上舰长的愤慨。林元铨、高宪申、方莹被举位代表向陈陈述:“这是与老虎谋皮,在轰轰烈烈的爱国声浪中,此举必受人之唾骂,愧对全国人民。”陈置之不理。全军各舰长更为激愤。林元铨晋竭冯玉祥将军,冯很支持他的意见。于是二十三名舰长联名向国民政府呈递书面意见书,请罢聘请日本顾问、教官之议。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将呈文转汪精卫处理,汪交陈自处,陈以己不负众望辞职。
    继任陈季良将林元铨调任海军军械处处长。他到任后即着手调整所辖修理枪炮部门和火药库等工作,很有成绩,得到嘉奖。
    “七·七”事变后,上海形势紧张。元铨受令阻塞日舰西入江阴航道,对南码头、高昌庙江南造船所、海军所属各机关加强防空措施,确保军火弹药安全,并提供制造鱼雷。“八·一三”事变前夕,海军有战斗力的舰艇均奉命驶入江阴水域,仅有永健舰尚在江南造船所船坞修理。八月十日,日机就由造船所上空掠过,元铨知战事不可免,即与永健舰长邓绩勋商议,将舰上高射炮立即还击,使敌机逃遁,保护了与会人员。旋他奉命阻塞长江口,日本楚云号巡洋舰来势凶猛,护卫日方其他舰艇。他于薄暮乔扮商人乘民船靠近侦察,看出不可能把废船及征建的招商局货船越过敌舰驶出吴淞口,于是电请“自愿率废船商船撞击敌舰,与敌舰具亡无憾!”上不同意,只准他把船只凿沉在黄浦江南码头以上渡口要道,阻敌深入。八月十七日,他驱车到阵地检查,日机向座车投弹,他仍镇定自若。
    一九三七年秋,元铨奉命把军械处撤退入川。经过艰苦的历程,他终把笨重的所有重炮弹安置在重庆木洞镇。与此同时,他还派员检查沿江各要塞炮台,加强防守。后又奉命整理沿江战斗撤退下来的老弱残兵,他很同情他们,又无力为其摆脱困境,于是愤而辞去海军所兼各职。未久,国民政府参军处提名,林森主席同意,调他入参军处任海军少将参军。一九四二年晋升海军中将。时年五十四岁。
    一九四三年,林森中风,他朝夕随侍并任主席保健委员会委员兼办事处主任。八月一日林森逝世,他奔忙与治丧事宜。抗战胜利返都,他随还南京。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再度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特在总统府邀见林元铨,请他出主海军事,他鄙弃政府腐败,耻以为伍,遂以高血压婉辞,旋返泸闭门不出。南京解放,民国国府参军处备专轮载运总统府人员去台,船泊黄浦江码头,屡电促他上船,他仍以病坚辞不往。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海军起义将领林遵、方莹专程来寓所探望海军前辈、老师林元铨,他心情非常激动,尚想前往北京担任海军部顾问工作,突呼头痛昏迷过去,海军医官姚瑟若来舍抢救无效,于晚十一时停止呼吸。上海有关部门为他举办丧事,中央军委海军部计划局负责人郭寿生寄来挽词:“我很盼望您来参加人民海军工作,您也很愿来参加人民海军工作,想不到未尽您的志愿与世长辞,这是人民海军的损失……”

注:(1)《福建文史资料》第八辑173页。
    (2)《福建文史资料》第八辑51页。
    (3)李寿镛原信(李系美籍华裔学者李齐崑、李齐湘之父)
    (4)《福建文史资料》第八辑197页。
林元铨,字长铨,号山佐,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于闽县尚干乡凤港。父亲林道崧年轻时靠开荒种山薯维持家计,后入马尾船政局当帆缆匠,举家移居马尾。元铨九岁受塾邻居,为进船政学堂,父母替他延请戚友补授英语、数学等课目。他每日早起挑足四担水及帮父亲做事后,即入塾读四书五经,晚在油灯下念英语、学数学。夜深入宿,鸡鸣即起,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励志时,黑发不忍勤学早,白发方知读书迟。”自勉。船政学堂出身的爱国将领,在中法甲申海战、中日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的事迹,在马尾传播很广,元铨耳闻目濡,立志效法。在有些对投身水师畏怠不前时,他却在十四岁就考入船政学堂十八届驾驶班,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旋与马尾张家女结成伉俪。翌年,派到通济舰出海见习。未几即擢升三副、枪炮副、二副、帮带。亲属在舰犯规,他秉公而断,开革出舰,全舰官兵赞其“有大义灭亲精神”,军纪肃然,得到上级器重。辛亥革命前后,他受族兄林森影响,支持革命。一九二零年,他出任楚有舰长,陈绍宽同期被委为通济舰长。
    舰长军饷甚丰,元铨自奉俭朴,将大部分收入供养弟侄子女辈学习,送长子修灏、侄修潘分赴法国、比利时学医药、建筑工程。亲友请助学费者,无不资助。对家乡办学热心以赴,他同林森一起多次捐助凤港小学费用,使穷人子女全部免费入学,是举乡亲赞誉不绝。
    一九二六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十月北伐军进攻武昌。海军受制于北洋军阀政府,林元铨兼任舰队队长驻防于武汉江面,他爱憎分明,不为吴佩孚的高官厚禄所动,一弹未发,率舰队撤出武昌江面,使北伐军顺利攻入武昌。
    未几,陈绍宽担任第二舰队司令,他以元铨治军严谨,每次军事检阅均属上乘,定楚有为旗舰。
    翌年,杨树庄说服杜锡珪归附国民革命军,陈绍宽以:“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反对。(1)林元铨接杨树庄之令自与北伐军接触,且亲赴北伐司令部商谈易帜有关事项。于三月十四日,海军正式宣告加入国民革命军,各舰易帜。翌日,蒋介石在九江接见楚有、楚谦、楚同三舰长林元铨、杨庆员、李世甲及全部官兵,欢迎海军全军参加国民革命,且命令元铨等三舰长作好进攻南京的准备。二十三日起碇,蒋及随从乘舰同行。翌日,革命军占领南京,二十五日三舰抛锚八卦洲,蒋在舰队召开了北伐军军事会议。(2)
    为了加强戒备,预防北洋军偷袭,元铨率舰队担任镇江至通洲的巡防任务。未几,他率楚有舰由江阴上驶巡逻,被焦山北岸敌军都天届炮台九英寸口径大炮击中,舰舱进水几至沉没,元铨一面指挥猛烈还击,一面堵水抢救,始驶抵镇江。随后,继楚有舰进驻南京下关,担任芜湖至江阴一带防务。
    八月十三日,蒋介石通电下野。南京政局一片混乱,孙传芳乘机偷渡反攻南京。二十六日,林元铨率楚有舰下驶巡防至栖霞山下游,发现孙传芳部偷渡至南岸,逐猛烈开炮轰击,敌炮还击。翌日拂晓,楚有、楚同二舰驶至大河口与孙部终日激战,敌军死伤惨重,船只亦毁不少,因兵力悬殊,敌占领龙潭车站及附近高低,南京势危。二十八日,楚有、楚同、楚谦之舰往返江面配合陆军,向占领大河口、龙潭之敌猛烈轰击。翌日再战,楚有舰猛冲向前,两发空炸弹歼灭很多敌军,孙部丧胆,举旗投降。龙潭战役胜利结束,海军拱卫京畿有功,国民政府授林元铨“干城”奖章。在激战五昼夜中,楚有旗舰被敌军击中,炮弹从驾驶台下船舷穿铁甲进入前舱,伤及机舱,船舷破口逾一米,江水滔滔涌入,舰有沉没之危。元铨在驾驶台态度沉着,临危不惧,立令转舵,舰首向北,机舱减速,加强尾炮轰击敌军,缓驶向浅滩以防万一。布置好后,他方急下舷梯查看裂口,身先士卒,指挥若定,组织水兵用棉被堵塞,稳定了军心。
    十月,唐生智进逼南京。国民政府命令以楚有舰为旗舰,组织舰队西征。在土桥附近发现敌江防炮艇与驳船,元铨即率楚有舰猛冲至射程以内开炮轰击,使唐部江防司令王赓座舰成为战利品。继而,进抵武汉,唐慌忙乘日舰逃遁。楚有舰率队西取岳州。翌年一月,收复岳州,稳定湖南局面后,楚有舰凯旋南京。
    一九二九年三月,国民政府再命楚有旗舰率队西征,攻打桂系军阀。经汉口首抵沙市,军阀残部溃不成军,沙市各业恢复如恒,行旅称便。麾头直指宜昌,闯过马家寨对方炮兵阵地时,边炮发生故障,副舰长周国晟处理完返回驾驶台未及关好铁门,岸上开花弹即穿入,元铨沉着应战,指挥全舰官兵投入激战,打败顽敌。旋奉令返航,过沙市,民众夹道欢呼,赠一“威镇南疆”银盾。元铨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功勋卓著。当各舰长在下关旅社私自论功请赏时,他默然不语。众人征求意见时,他说:“我别无他求,只希望今后官兵不受欠饷之苦。”
    林元铨旋以军功擢升上校应瑞巡洋舰舰长。一如既往,严格培训航海人才,许多学员在他指导下进步很快,后海军将领林遵、高如峰、周宪章均经他保送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原马尾海军学校第二届航海班毕业生(1929年)李寿镛从美国来信写道:
    “一九三零年,我在应瑞巡洋舰做见习生(航海科),山佐先生适长该舰,时常得睹其威仪。先生治军严肃,全舰官兵对他无不敬畏。先生外肃内慈,每次召见辄垂询学习所得,并多慰勉。后我从英国学习归来为驾驶副,因胃穿孔,夜半被送医院动手术,次日从麻醉剂中清醒时,见先生坐在病榻旁,轻声细语,询问护士。当他知我清醒过来,温语对我说:‘现在动了手术,已化险为夷,可安心休养,不用着急。’临走时留下若干零用钱。先生对部属爱重情深,令我铭刻毕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3)
    林元铨所率应瑞舰多停泊南京下关江面,有次陈绍宽上舰检阅,林提说:“明早上午八点全舰官兵和见习生进行救火舰上演习。”陈说:“到时我也参加。”翌晨八点正,林元铨按时下令吊起舷梯开始救火演习,此时陈乘艇差一点方至,绕舰之周,林不顾而去。元铨办事一丝不苟,不事逢迎。治军严正,细察过人,在江海执行职务二十多年无大小事故,当时海军英国顾问古乐门说:“他是中国海军舰长的好榜样!”
    一九三一年秋,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翌年淞沪抗战爆发。林元铨奉命率应瑞舰在南江面防守,他令机舱升火随时待命出击。未获军命只好守卫江面,使日舰不敢贸然溯江而上。此时,他长子修灏在法国学医药,患胃溃疡动手术后回国休养,居住上海,他函电促子参加抗日救亡,修灏重病未愈即加入红十字会到战地救死扶伤。
    不久,十九路军退出上海,中日签订乐淞沪停战协议,爱国军民义愤填膺。林元铨痛不欲生。十九路军在福州发动“闽变”,他在曾以鼎外甥潘其武(海军二舰队司令部书记长官)的策动下,准备参加福建人民政府,事泄未果。(4)
    一九三四年,正当全国抗日怒火高涨之际。陈绍宽等竟向当局提出向日本购买舰艇、办海军大学、聘请日本海军大佐寺冈讲军事学、海军法律顾问法学博士信夫讲国际公法的建议,引起以林元铨为首集合在南京海军联欢社开会的二十五位中校军阶以上舰长的愤慨。林元铨、高宪申、方莹被举位代表向陈陈述:“这是与老虎谋皮,在轰轰烈烈的爱国声浪中,此举必受人之唾骂,愧对全国人民。”陈置之不理。全军各舰长更为激愤。林元铨晋竭冯玉祥将军,冯很支持他的意见。于是二十三名舰长联名向国民政府呈递书面意见书,请罢聘请日本顾问、教官之议。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将呈文转汪精卫处理,汪交陈自处,陈以己不负众望辞职。
    继任陈季良将林元铨调任海军军械处处长。他到任后即着手调整所辖修理枪炮部门和火药库等工作,很有成绩,得到嘉奖。
    “七·七”事变后,上海形势紧张。元铨受令阻塞日舰西入江阴航道,对南码头、高昌庙江南造船所、海军所属各机关加强防空措施,确保军火弹药安全,并提供制造鱼雷。“八·一三”事变前夕,海军有战斗力的舰艇均奉命驶入江阴水域,仅有永健舰尚在江南造船所船坞修理。八月十日,日机就由造船所上空掠过,元铨知战事不可免,即与永健舰长邓绩勋商议,将舰上高射炮立即还击,使敌机逃遁,保护了与会人员。旋他奉命阻塞长江口,日本楚云号巡洋舰来势凶猛,护卫日方其他舰艇。他于薄暮乔扮商人乘民船靠近侦察,看出不可能把废船及征建的招商局货船越过敌舰驶出吴淞口,于是电请“自愿率废船商船撞击敌舰,与敌舰具亡无憾!”上不同意,只准他把船只凿沉在黄浦江南码头以上渡口要道,阻敌深入。八月十七日,他驱车到阵地检查,日机向座车投弹,他仍镇定自若。
    一九三七年秋,元铨奉命把军械处撤退入川。经过艰苦的历程,他终把笨重的所有重炮弹安置在重庆木洞镇。与此同时,他还派员检查沿江各要塞炮台,加强防守。后又奉命整理沿江战斗撤退下来的老弱残兵,他很同情他们,又无力为其摆脱困境,于是愤而辞去海军所兼各职。未久,国民政府参军处提名,林森主席同意,调他入参军处任海军少将参军。一九四二年晋升海军中将。时年五十四岁。
    一九四三年,林森中风,他朝夕随侍并任主席保健委员会委员兼办事处主任。八月一日林森逝世,他奔忙与治丧事宜。抗战胜利返都,他随还南京。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再度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特在总统府邀见林元铨,请他出主海军事,他鄙弃政府腐败,耻以为伍,遂以高血压婉辞,旋返泸闭门不出。南京解放,民国国府参军处备专轮载运总统府人员去台,船泊黄浦江码头,屡电促他上船,他仍以病坚辞不往。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海军起义将领林遵、方莹专程来寓所探望海军前辈、老师林元铨,他心情非常激动,尚想前往北京担任海军部顾问工作,突呼头痛昏迷过去,海军医官姚瑟若来舍抢救无效,于晚十一时停止呼吸。上海有关部门为他举办丧事,中央军委海军部计划局负责人郭寿生寄来挽词:“我很盼望您来参加人民海军工作,您也很愿来参加人民海军工作,想不到未尽您的志愿与世长辞,这是人民海军的损失……”

注:(1)《福建文史资料》第八辑173页。
    (2)《福建文史资料》第八辑51页。
    (3)李寿镛原信(李系美籍华裔学者李齐崑、李齐湘之父)
    (4)《福建文史资料》第八辑197页。
林元铨,字长铨,号山佐,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于闽县尚干乡凤港。父亲林道崧年轻时靠开荒种山薯维持家计,后入马尾船政局当帆缆匠,举家移居马尾。元铨九岁受塾邻居,为进船政学堂,父母替他延请戚友补授英语、数学等课目。他每日早起挑足四担水及帮父亲做事后,即入塾读四书五经,晚在油灯下念英语、学数学。夜深入宿,鸡鸣即起,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励志时,黑发不忍勤学早,白发方知读书迟。”自勉。船政学堂出身的爱国将领,在中法甲申海战、中日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的事迹,在马尾传播很广,元铨耳闻目濡,立志效法。在有些对投身水师畏怠不前时,他却在十四岁就考入船政学堂十八届驾驶班,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旋与马尾张家女结成伉俪。翌年,派到通济舰出海见习。未几即擢升三副、枪炮副、二副、帮带。亲属在舰犯规,他秉公而断,开革出舰,全舰官兵赞其“有大义灭亲精神”,军纪肃然,得到上级器重。辛亥革命前后,他受族兄林森影响,支持革命。一九二零年,他出任楚有舰长,陈绍宽同期被委为通济舰长。
    舰长军饷甚丰,元铨自奉俭朴,将大部分收入供养弟侄子女辈学习,送长子修灏、侄修潘分赴法国、比利时学医药、建筑工程。亲友请助学费者,无不资助。对家乡办学热心以赴,他同林森一起多次捐助凤港小学费用,使穷人子女全部免费入学,是举乡亲赞誉不绝。
    一九二六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十月北伐军进攻武昌。海军受制于北洋军阀政府,林元铨兼任舰队队长驻防于武汉江面,他爱憎分明,不为吴佩孚的高官厚禄所动,一弹未发,率舰队撤出武昌江面,使北伐军顺利攻入武昌。
    未几,陈绍宽担任第二舰队司令,他以元铨治军严谨,每次军事检阅均属上乘,定楚有为旗舰。
    翌年,杨树庄说服杜锡珪归附国民革命军,陈绍宽以:“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反对。(1)林元铨接杨树庄之令自与北伐军接触,且亲赴北伐司令部商谈易帜有关事项。于三月十四日,海军正式宣告加入国民革命军,各舰易帜。翌日,蒋介石在九江接见楚有、楚谦、楚同三舰长林元铨、杨庆员、李世甲及全部官兵,欢迎海军全军参加国民革命,且命令元铨等三舰长作好进攻南京的准备。二十三日起碇,蒋及随从乘舰同行。翌日,革命军占领南京,二十五日三舰抛锚八卦洲,蒋在舰队召开了北伐军军事会议。(2)
    为了加强戒备,预防北洋军偷袭,元铨率舰队担任镇江至通洲的巡防任务。未几,他率楚有舰由江阴上驶巡逻,被焦山北岸敌军都天届炮台九英寸口径大炮击中,舰舱进水几至沉没,元铨一面指挥猛烈还击,一面堵水抢救,始驶抵镇江。随后,继楚有舰进驻南京下关,担任芜湖至江阴一带防务。
    八月十三日,蒋介石通电下野。南京政局一片混乱,孙传芳乘机偷渡反攻南京。二十六日,林元铨率楚有舰下驶巡防至栖霞山下游,发现孙传芳部偷渡至南岸,逐猛烈开炮轰击,敌炮还击。翌日拂晓,楚有、楚同二舰驶至大河口与孙部终日激战,敌军死伤惨重,船只亦毁不少,因兵力悬殊,敌占领龙潭车站及附近高低,南京势危。二十八日,楚有、楚同、楚谦之舰往返江面配合陆军,向占领大河口、龙潭之敌猛烈轰击。翌日再战,楚有舰猛冲向前,两发空炸弹歼灭很多敌军,孙部丧胆,举旗投降。龙潭战役胜利结束,海军拱卫京畿有功,国民政府授林元铨“干城”奖章。在激战五昼夜中,楚有旗舰被敌军击中,炮弹从驾驶台下船舷穿铁甲进入前舱,伤及机舱,船舷破口逾一米,江水滔滔涌入,舰有沉没之危。元铨在驾驶台态度沉着,临危不惧,立令转舵,舰首向北,机舱减速,加强尾炮轰击敌军,缓驶向浅滩以防万一。布置好后,他方急下舷梯查看裂口,身先士卒,指挥若定,组织水兵用棉被堵塞,稳定了军心。
    十月,唐生智进逼南京。国民政府命令以楚有舰为旗舰,组织舰队西征。在土桥附近发现敌江防炮艇与驳船,元铨即率楚有舰猛冲至射程以内开炮轰击,使唐部江防司令王赓座舰成为战利品。继而,进抵武汉,唐慌忙乘日舰逃遁。楚有舰率队西取岳州。翌年一月,收复岳州,稳定湖南局面后,楚有舰凯旋南京。
    一九二九年三月,国民政府再命楚有旗舰率队西征,攻打桂系军阀。经汉口首抵沙市,军阀残部溃不成军,沙市各业恢复如恒,行旅称便。麾头直指宜昌,闯过马家寨对方炮兵阵地时,边炮发生故障,副舰长周国晟处理完返回驾驶台未及关好铁门,岸上开花弹即穿入,元铨沉着应战,指挥全舰官兵投入激战,打败顽敌。旋奉令返航,过沙市,民众夹道欢呼,赠一“威镇南疆”银盾。元铨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功勋卓著。当各舰长在下关旅社私自论功请赏时,他默然不语。众人征求意见时,他说:“我别无他求,只希望今后官兵不受欠饷之苦。”
    林元铨旋以军功擢升上校应瑞巡洋舰舰长。一如既往,严格培训航海人才,许多学员在他指导下进步很快,后海军将领林遵、高如峰、周宪章均经他保送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原马尾海军学校第二届航海班毕业生(1929年)李寿镛从美国来信写道:
    “一九三零年,我在应瑞巡洋舰做见习生(航海科),山佐先生适长该舰,时常得睹其威仪。先生治军严肃,全舰官兵对他无不敬畏。先生外肃内慈,每次召见辄垂询学习所得,并多慰勉。后我从英国学习归来为驾驶副,因胃穿孔,夜半被送医院动手术,次日从麻醉剂中清醒时,见先生坐在病榻旁,轻声细语,询问护士。当他知我清醒过来,温语对我说:‘现在动了手术,已化险为夷,可安心休养,不用着急。’临走时留下若干零用钱。先生对部属爱重情深,令我铭刻毕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3)
    林元铨所率应瑞舰多停泊南京下关江面,有次陈绍宽上舰检阅,林提说:“明早上午八点全舰官兵和见习生进行救火舰上演习。”陈说:“到时我也参加。”翌晨八点正,林元铨按时下令吊起舷梯开始救火演习,此时陈乘艇差一点方至,绕舰之周,林不顾而去。元铨办事一丝不苟,不事逢迎。治军严正,细察过人,在江海执行职务二十多年无大小事故,当时海军英国顾问古乐门说:“他是中国海军舰长的好榜样!”
    一九三一年秋,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翌年淞沪抗战爆发。林元铨奉命率应瑞舰在南江面防守,他令机舱升火随时待命出击。未获军命只好守卫江面,使日舰不敢贸然溯江而上。此时,他长子修灏在法国学医药,患胃溃疡动手术后回国休养,居住上海,他函电促子参加抗日救亡,修灏重病未愈即加入红十字会到战地救死扶伤。
    不久,十九路军退出上海,中日签订乐淞沪停战协议,爱国军民义愤填膺。林元铨痛不欲生。十九路军在福州发动“闽变”,他在曾以鼎外甥潘其武(海军二舰队司令部书记长官)的策动下,准备参加福建人民政府,事泄未果。(4)
    一九三四年,正当全国抗日怒火高涨之际。陈绍宽等竟向当局提出向日本购买舰艇、办海军大学、聘请日本海军大佐寺冈讲军事学、海军法律顾问法学博士信夫讲国际公法的建议,引起以林元铨为首集合在南京海军联欢社开会的二十五位中校军阶以上舰长的愤慨。林元铨、高宪申、方莹被举位代表向陈陈述:“这是与老虎谋皮,在轰轰烈烈的爱国声浪中,此举必受人之唾骂,愧对全国人民。”陈置之不理。全军各舰长更为激愤。林元铨晋竭冯玉祥将军,冯很支持他的意见。于是二十三名舰长联名向国民政府呈递书面意见书,请罢聘请日本顾问、教官之议。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将呈文转汪精卫处理,汪交陈自处,陈以己不负众望辞职。
    继任陈季良将林元铨调任海军军械处处长。他到任后即着手调整所辖修理枪炮部门和火药库等工作,很有成绩,得到嘉奖。
    “七·七”事变后,上海形势紧张。元铨受令阻塞日舰西入江阴航道,对南码头、高昌庙江南造船所、海军所属各机关加强防空措施,确保军火弹药安全,并提供制造鱼雷。“八·一三”事变前夕,海军有战斗力的舰艇均奉命驶入江阴水域,仅有永健舰尚在江南造船所船坞修理。八月十日,日机就由造船所上空掠过,元铨知战事不可免,即与永健舰长邓绩勋商议,将舰上高射炮立即还击,使敌机逃遁,保护了与会人员。旋他奉命阻塞长江口,日本楚云号巡洋舰来势凶猛,护卫日方其他舰艇。他于薄暮乔扮商人乘民船靠近侦察,看出不可能把废船及征建的招商局货船越过敌舰驶出吴淞口,于是电请“自愿率废船商船撞击敌舰,与敌舰具亡无憾!”上不同意,只准他把船只凿沉在黄浦江南码头以上渡口要道,阻敌深入。八月十七日,他驱车到阵地检查,日机向座车投弹,他仍镇定自若。
    一九三七年秋,元铨奉命把军械处撤退入川。经过艰苦的历程,他终把笨重的所有重炮弹安置在重庆木洞镇。与此同时,他还派员检查沿江各要塞炮台,加强防守。后又奉命整理沿江战斗撤退下来的老弱残兵,他很同情他们,又无力为其摆脱困境,于是愤而辞去海军所兼各职。未久,国民政府参军处提名,林森主席同意,调他入参军处任海军少将参军。一九四二年晋升海军中将。时年五十四岁。
    一九四三年,林森中风,他朝夕随侍并任主席保健委员会委员兼办事处主任。八月一日林森逝世,他奔忙与治丧事宜。抗战胜利返都,他随还南京。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再度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特在总统府邀见林元铨,请他出主海军事,他鄙弃政府腐败,耻以为伍,遂以高血压婉辞,旋返泸闭门不出。南京解放,民国国府参军处备专轮载运总统府人员去台,船泊黄浦江码头,屡电促他上船,他仍以病坚辞不往。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海军起义将领林遵、方莹专程来寓所探望海军前辈、老师林元铨,他心情非常激动,尚想前往北京担任海军部顾问工作,突呼头痛昏迷过去,海军医官姚瑟若来舍抢救无效,于晚十一时停止呼吸。上海有关部门为他举办丧事,中央军委海军部计划局负责人郭寿生寄来挽词:“我很盼望您来参加人民海军工作,您也很愿来参加人民海军工作,想不到未尽您的志愿与世长辞,这是人民海军的损失……”

注:(1)《福建文史资料》第八辑173页。
    (2)《福建文史资料》第八辑51页。
    (3)李寿镛原信(李系美籍华裔学者李齐崑、李齐湘之父)
    (4)《福建文史资料》第八辑197页。
作者:林伟功     1986年纪念船政创办120周年论文    点校:皓月康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d4299701000d0y.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3-29 00:45 , Processed in 0.059729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