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734|回复: 0

宫巷之中亲情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8 22: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宫巷之中亲情浓
■游友基
  
  宫巷是人文荟萃之地。仅林则徐一家,便有三子林聪彝、长女婿刘齐衔、次女婿沈葆桢的故居坐落其间。他们之间,酿造了一份浓浓的亲情,为宫巷平添了几分魅力。
  两封信披露,林则徐与刘齐衔翁婿共商国事家事
  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则徐贵为湖广总督,却看上了孤儿、书生刘齐衔,将长女林尘谭嫁给他,十二月十八日完婚。刘齐衔(1815-1877),字本锐,号冰怀,又号冰如,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与其兄齐衢同时考中进士,“一胎同榜两进士”在福州传为佳话。刘齐衔累官至浙江按察使、河南布政使,有政声。他用20余年为官积蓄的钱,在宫巷购下大房子。房子由四单元独立院落组成,俗称刘家大院。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三月,林则徐回到阔别20年的家乡。五月间,英人强租福州城内神光、积翠二寺,林则徐与士绅极力反对,但闽浙总督刘韵珂、福建巡抚徐继畲主张对之妥协,并准备弹劾林则徐破坏和局。八月初十,林则徐写信给长女婿刘齐衔(时刘在京任职),信中说:“犬羊在神光寺者不肯去,而又添占西禅寺,其南台民居被伊强典强租者,更不知凡几?乡间公同拦阻,官府惟助夷压民,不知是何世界?”指出“夷船”护送商船“皆进内港,日连舟宗泊大桥边”,每船若带二三十炮或十余炮,将对安全造成威胁,“设或临时有变,措手不及,为之奈何”?充满强烈的危机感。在林则徐等人的抗争下,英人被迫退居郊外。
  先前,去世前一年,在云贵总督任上,林则徐写信给刘齐衔,谈到自己养老的想法,认为若到北京团聚,购屋需万两银子,买不起,日常花费、应酬也多,不宜。旧屋在福州文藻山,不够住,年年涨洪水,修缮亦需花一大笔钱,颇感为难。
  这些书信,反映出林则徐、刘齐衔翁婿之间无论国事家事,均可推心置腹倾谈。二人志同道合,相互信任。
  一副联折射,林则徐与沈葆桢两家共铸丰功伟业
  林则徐是沈葆桢的舅父与岳父。1824至1830年间,林则徐因父母前后去世,在家守制,对年幼的沈葆桢印象颇佳。沈13岁时,林夫妇俩便打算把次女林普晴许配给他。道光十九年(1939年),林则徐在钦差大臣任上正忙于禁烟等政务。正月,林妻郑夫人率子女归里,为次子、次女完婚。沈葆桢与林普晴结为夫妇。是年,沈葆桢考中举人。沈葆桢从小受到林则徐的深刻影响。据说,从1832年开始,任江苏巡抚五年间,林曾把沈带到苏州官署,施行教育。沈17岁(1837年),拜林昌彝为师。林昌彝(1805-1876),是林则徐、魏源的知己,学问博而精,有《三礼通释》280卷,乃爱国诗人,有诗文集及《射鹰楼诗话》等著作。沈支持林禁烟抗英,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林被贬谪伊犁,沈深感不平。后常对子女说起林的事迹。光绪二年(1876),他与林的长子汝舟合编《林文忠公政书》出版。从咸丰十年(1860年)起,沈任福建船政大臣近十年,按照林则徐、魏源“师夷长以制夷”的主张,聘用日意格为船政局洋监督,雇用52名外国教师、工程师、技工任职,1873年建议清廷派遣船政学生赴英法留学。光绪元年(1875)离任赴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亦继承林则徐江苏巡抚任上的遗志,兴利除弊,整顿吏治,关心民生疾苦。两次驻台,与日本侵略军作坚决斗争,维护了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发扬了林则徐热爱祖国反对侵略的优良传统。
  林普晴(1821-1873),与沈葆桢结婚后,自甘贫穷,侍奉公婆至孝,后随夫君旅居京城、江西等地,相夫教子,十分贤慧。遇事变,临危不惧,有乃父之风采。为沈育有五子五女。病逝时,沈撰挽联云:“念此生何以酬君,幸死而有知,奉泉下翁姑,依然称意;论全福自应先我,顾事犹未了,看床前儿女,怎不伤心。”此联“痛语悱悱”(吴恭亨《对联话》)、“亦极婉挚”(林在铨《楹联述录》)。林普晴把林、沈二家联为一家,一家亲情无限,共同铸就了爱国为民的伟业。
  沈葆桢同治年间(1862-1874年),于宫巷购屋,并加以修葺。此为明代民居建筑,有三进正屋,第四进为藏书楼。沈葆桢在榕期间,常住于此。
 
來源:福州晚報電子版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3-28 23:17 , Processed in 0.053530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