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685|回复: 3

林汤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3 08: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隆昌龙市镇政府  林昌宏

    林汤圆真名叫林名合,是我曾祖父的堂弟,电视剧《凌汤圆》原型。
    林名合,1896年出生于隆昌县倒座庙乡不竹湾(今迎祥镇水竹湾村),林汤圆的父亲叫林功德。根据林氏族谱记载:比干遭殷纣王迫害,其子逃入森林,改“子”姓为“林”,后生九子,分为九支。其中一支的辈份排序是20个字,即“中臣天汉,功名万世昌,代有人贵举,永为国家梁。” 林汤圆就是“名”字辈。


            离家出走

    林名合幼年时家中有几亩地,还养有水牛。他从6岁就开始割草喂牛。8岁那年,他赶倒座庙(今高星场),看见有人烧一种牛粪煤,就是很好的燃料。回家后,就捣弄牛粪,他发现一扒牛粪(牛的一次大便)可以加工8个煤饼。他想:象牛粪这种人人讨厌的东西,经过合理开发,精心加工,居然有那么大的价值。但他父亲不理解,第一次见小孩玩牛粪,就大声呵斥。第二次见了,用柴把一阵暴打。林名合受了委屈,居然逃出家门。

            落脚双凤驿

    林名合逃出家门,步行半天,来到双凤驿街上,困了,就在一家汤圆店的街沿上睡。卖汤圆的李少清夫妇见这孩子可怜,就将他收留。林名合应在这里干扫地、洗碗、跑堂等杂活。后来林名合将煮汤圆的燃料由块煤改为牛粪煤,不但可以节约三分之二的燃料成本,煮出来的汤圆省了烟味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加上他机灵乖巧,汤圆店的生意逐渐火爆,小林汤圆在双凤驿街上开始出名。所以后来《隆昌县志》及重庆文史资料就把林汤圆写成双凤驿人了。

           重庆发迹

    双凤驿是成都至重庆的要塞,所以常有成都重庆客商惠顾小林汤圆。一天,一个重庆客商对林汤圆说:“凭你这手艺,到重庆肯定赚大钱。”于是,他辞别双凤驿李氏,给倒座庙的父母捎了口信,然后去重庆谋生。那年林名合才12岁。
    由于没有本钱租铺面、制锅灶,他就帮人卖白糕借以落脚和维持生活。半年后,他就在街头卖担担汤圆,因为他的汤圆味美,价格便宜,在重庆也开始出名。14岁那年,林汤圆真正在重庆操起了老板,开了个大面铺,还请了几个帮工。
    16岁那年,林汤圆开始干杂货铺,经营百货。几年后开办重庆“钰合祥”商号,主要经营棉花、布匹、煤油等。林汤圆20岁后,先后在成都、昆明、上海、广州、南宁等地设钰合祥商号分号,林汤圆开始拥有巨额资产,并在重庆买下一条十里长街,逐渐发展成为左右重庆商界的豪商巨贾。


            捐物蒙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股抗日热潮席卷全国。林汤圆第一次就向国民政府捐了5000块大洋资助抗战。1938年,时逢武汉保卫战,林汤圆向抗日前线捐献两卡车的棉花和布匹,派长子林万山到武汉交货,林万山不肯,林汤圆怒骂:“祖训‘忠臣兴天汉’,就是要做忠臣,做兴天下的男子汉。”当时,重庆警备司令孙元良派士兵护送林万山及卡车,不料孙元良的手下在途中做手脚,派人偷换大量棉花和布匹,然后装上破棉絮和石头。林万山将护送的4名士兵秘密处决,实则杀人灭口。林万山则被捕入狱,后被打成残废释放。

             受害破产

    林汤圆拥有巨额资产,在重庆商界首屈一指,早已引起一些官僚及商家的嫉恨。1947年,林汤圆在重庆修康东电影院。电影院竣工,重庆警备司令孙元良、重庆警察局局长唐毅派人破坏,在一个雨夜电影院突然倒塌,死1人,伤10余人。孙、唐就勾结重庆地方法院、律师团伙、部份市民对林汤圆进行敲诈勒索,钰合祥商号及林汤圆的财产全部被查封没收。林汤圆一气之下将电线缠在身上,触电自杀。家人及时发现得以抢救。

              结局

    林汤圆晚年仅在重庆有一处住所,解放初,其次子林万清在隆昌禹王宫(今隆昌二中)开织布厂,我父林世江还在织布厂当了两年童工。当年,有一山西和尚到隆昌回龙观大操坝设擂台比武。数日,隆昌无人能胜,和尚狂妄。林万清精于国术,前往从禹王宫隆昌北街子休息时,和尚躲在大北街牌坊附近,用沙锅装满人粪煮沸做暗器,照着林万清打去,正中脑门,林万清救治无效亡故。次年,林汤圆在重庆病故,享年60岁。



小说:《百万富翁林汤元》插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08-3-23 08: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汤圆与山城小汤圆
渝乡辣婆婆 发表于 2005-12-1 11:36:00

       汤圆的知名度颇高,不但放嘴里吃,还编支歌来唱:“卖汤圆卖汤圆,这里的汤圆圆又圆,一碗汤圆两个钱,汤圆汤圆卖汤圆”四句歌词,竟出现七八个“汤圆”,汤圆实在是“圆又圆”啊!这个把小娃娃的脑壳唱圆了,凡是脑袋圆圆的男孩和小伙子,都得到一个亲昵的绰号:“汤圆”;王汤圆、陈汤圆、凌汤圆……噫!这凌汤圆莫不是电视连续剧《凌汤圆》里胖乎乎矮墩墩傻戮戮的那个憨厚却又狡诈的男人?是的,但也不全是。说是,是因为“凌汤圆”太有名了,把本来很萧条的汤圆生意,搞的热闹起来。“凌汤圆”是重庆土特产,是一个以巴渝方言演绎出来的土色土香的荧屏形象,同时也是老重庆城繁华的商圈中,一个真真实实的“林汤圆”。
       凌汤圆的原型人物姓林,叫林铭合,四川隆昌人。抗战前就到重庆城投靠其叔伯,卖黄糕粑。“黄糕,白糖黄糕!油钱糕粑块!”林铭合给叔伯当“丘二”。他勤于吆喝、勤于奔走。很快,手里拎着的黄糕筐子换成了肩上的汤圆担担,一头挑火炉,一头挑煮汤圆的水锅,小本生意,现卖现搓。他不再是“丘二”了,当小老板了,他的汤圆甜、旺实、价廉;很快,像风一样,“林汤圆”的名声,从朝天门吹到两路口,吹遍整个重庆水码头。林汤圆名声愈来愈响。而且从汤圆生意很快扩展到绸缎和房产生意,成了跺跺脚几条街都会抖动的大老板。林老板的绰号大过他的招牌,不管生意有多大,老重庆人始终叫他“林汤圆”---这是三四十年代。
      “凌汤圆”取代“林汤圆”,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成了电视剧人物的“凌汤圆”家喻户晓。这一来山城卖汤圆的店铺门庭若市。究其实,凌汤圆之闻名在于这个人物的传奇经历,而不再与他那副汤圆担担所煮的汤圆。“凌汤圆”的汤圆心子里究竟有多少芝麻和核桃米,重庆人并不关心;就汤圆本身的配料和执法而言,了解得透彻的,不是“凌汤圆”,而是“山城小汤圆”
       山城百姓喜食汤圆,家户人都会做,恰如那句俚语:“包打汤圆不散”。重庆的汤圆花样多,有大汤圆、小汤圆、醪糟汤圆、掐掐汤圆、开水鸡蛋小汤圆。依照巴渝民俗,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吃汤圆,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更是汤圆节了,汤圆本身就叫元宵。而作为食店常年经营的,名声最响的保安路(今八一路)口的“山城小汤圆”。
山城小汤圆原名杭州小汤圆。创办人余国华,杭州人。一九四九在保安路开店,根据江浙一带包汤圆的习惯,把汤圆改成龙眼大小,采用猪边油、香芝麻、桃仁、花生、白糖做馅心;皮薄馅多,甜香爽口,独树一帜。到六十年代,杭州小汤圆易名围山城小汤圆,成为山城著名风味小吃,常作为席点以饷佳宾。
       啊!“卖汤圆卖汤圆,山城的汤圆圆又圆”噫!朋友,张老侃为何篡改歌词呢?这是因为:山城的汤圆太有名了,“凌汤圆”把名声闹得响响的,“杭州小汤圆”把心子搓得甜甜的,吃多了汤圆的重庆人,开口是“把稀饭吹冷,莫管汤圆烫人。”闭口是“混想汤圆吃”。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那支歌《卖汤圆》,这歌是十足的重庆味,因歌手吴国松,是重庆崽儿呢!

徐小凤:卖汤圆

[ 本帖最后由 mumu 于 2008-3-23 08:1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3 08: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凌汤圆还是咱老林家的,呵呵
我有《百万富翁林汤元》电子书,想看就PM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18: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的林汤圆

真实的林汤圆

  林汤圆真名林名合,是我曾祖父堂弟,电视剧《凌汤圆》原型。1896年出生于隆昌县倒座庙乡水竹湾(今迎祥镇水竹湾村),林汤圆的父亲叫林功德。根据林氏族谱记载:比干遭殷纣王迫害,其子逃入森林,改“子”姓为“林”,后生九子,分为九支。其中一支的辈分排序是20个字,即“忠诚兴天汉,功名万世昌,代有人贵举,永为国家梁。”林汤圆就是“名”字辈。
                     
          离家出走
      
   林名合幼年时家中有几亩地,还养有水牛。他从6岁就开始割草喂牛。8岁那年,他赶倒座庙(今高星场),看见有人烧一种牛粪煤,就是用牛屎和细煤面做成饼状,再用太阳晒干,然后就是很好的燃料。回家后,就捣弄牛粪,他发现一扒牛粪(牛的一次大便)可以加工10多个煤饼。他想:象牛粪这种人人讨厌的东西,经过合理开发,精心加工,居然有那么大的价值。但他父亲不理解,第一次见小孩玩牛粪,就大声呵斥。第二次见了,就用柴耙一阵暴打。林名合受了委屈,居然逃出家门。
                       
                                    落脚双凤驿
     
   林名合逃出家门,步行半天,来到双凤驿街上,困了,就在一家汤圆店的街沿上睡。卖汤圆的李少清夫妇见这孩子可怜,就将他收留。林名合就在这里干扫地、洗碗、跑堂等杂活。后来林名合将煮汤圆的燃料由块煤改为牛粪煤,不但可以节约三分之二的燃料成本,煮出来的汤圆还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加上他机灵乖巧,汤圆店的生意逐渐火暴,小林汤圆在双凤驿街上开始出名。所以后来《隆昌县志》及重庆文史资料就把林汤圆写着双凤驿人了。
                        
                                         重庆发迹                       
     
  双凤驿是成都至重庆的要塞,所以常有成都重庆客商惠顾小林汤圆。一天,一个重庆客商对林汤圆说:“凭你这手艺,到重庆肯定赚大钱。”于是,他辞别双凤驿李氏、给倒座庙的父母捎了口信,然后去重庆谋生。那年林名合才12岁。
  由于没有本钱租铺面、制锅灶,他就帮人卖白糕借以落脚和维持生活。半年后,他就在街头卖担担汤圆,因为他的汤圆味美,价格便宜,在重庆也开始出名。14岁那年,林汤圆真正在重庆操起了老板,开了个大面铺,还请了几个帮工。
   1926年,他25岁,开办重庆“钰合祥”商号,
   从销售毛巾、肥皂等小百货入手,逐步扩大到热水瓶、面盆、铝锅、电筒等品种的批发。  当时,各店只售中国土布,“钰和祥”里却是从上海贩来色彩明快的花洋布;到处还在点菜油灯,“钰和祥”里却挂出了亮晶晶的汽灯;市民用瓦罐子炖鸡炖鸭,“钰和祥”里隆重推出铝锅。后来有开展经营棉花、煤油等,生意越做越大。
      抗战爆发,经营上海百货的批发商纷纷歇业,林铭合乘机取而代之。“五三”、“五四”大轰炸,同业多下乡躲避,纷纷将存货廉价转让给他,仅1939年内,“钰和祥”便获得暴利百万。
林汤圆先后在成都、昆明、上海、广州、南宁等地设钰合祥商号分号,林汤圆开始拥有巨额资产, 大量收买地皮和房屋,并在隆昌老家和重庆买了上千石租谷的土地,在重庆买下一条十里长街,逐渐发展成为左右重庆商界的豪商巨贾。
                  
                                                    捐物蒙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股抗日热潮卷席全国。林汤圆第一次就向国民政府捐了5000块大洋资助抗战。1938年,时逢武汉保卫战,林汤圆向抗日前线捐献两卡车的棉花和布匹,派长子林万山到武汉交货,林万山不肯,林汤圆怒骂:“祖训忠诚兴天汉,就是要做忠臣,做兴天下的男子汉。”当时重庆警备司令孙元良派士兵护送林万山及卡车,不料孙元良在途中做手脚,派人偷换大量棉花和布匹,然后装上破棉絮和石头。货至武汉,接收官大怒,孙元良急忙派卫官赶到武汉将护送的4名士兵秘密处决,实则杀人灭口。林万山则被抓捕入狱,后被打成残废释放。
                     
                                      受害破产
      
   林汤圆拥有巨额资产,在重庆商界首屈一指,早已引起一些官僚及商家的嫉恨。于是重庆警备司令孙元良、重庆警察局局长唐毅等人蓄谋设置陷阱迫害。1947年,林汤圆与重庆军警要人合作修康乐电影院。1948年7月6日晚上,即将完工的电影院在雨夜突然垮塌,当场死伤工人40余名,舆论大哗。官方调查事故原因是设计欠周,包工头又偷工减料。官方先叫林铭合躲起来,继而又下令缉拿“逃犯”。孙、唐就勾结重庆地方法院、律师团伙、部分市民对林汤圆进行敲诈勒索,钰合祥商号及林汤圆的财产全部被查封没收。林汤圆一气之下将电线缠在身上,触电自杀,家人及时发现得以抢救。解放前夕被迫宣告破产,逃往香港不敢回来。
                               晚年
      1950年春,经过多方调查取证,重庆市人民法院宣判林名合无罪,使他得以返回重庆,与家人共度晚年。解放初,其次子林万清在隆昌宇王宫(今隆昌二中)开织布厂,当年,有一山西和尚到隆昌回龙观大操坝设擂台比武。数日,隆昌无人能胜,和尚狂妄。林万清精于国术,前往应战,只几个回合,就左右开弓打了和尚两耳光。和尚又羞又气,败退。一天晚上,趁林万清从宇王宫回隆昌北街子休息时,和尚躲在大北街牌坊附近,用沙锅装满人粪煮沸做暗器,照着林万清打去,正中脑门,林万清救治无效亡故。
    1956年,林名合在重庆病故,享年60岁。


[ 本帖最后由 林昌宏 于 2008-7-22 18:0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3-29 22:23 , Processed in 0.050252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