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497|回复: 0

汀州八县林氏源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6 02: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济南林氏派系:林玉象传闽林十二世林士弘,字世荣,为隋末南方农民起义首领,江西鄱阳人,祖籍福建莆田。出生在鄱阳县太阳埠。他豪迈爽直,好武功,通谋略,对隋王朝的反动统治极端不满。仁寿四年(604年),太子广炀帝即位,大兴徭役,苛捐增税,人民生活无望,时有山东王薄首先树起义旗,反对隋朝的压迫。接着,全国各地农民起义迅速展开,此伏彼起。大业十二年夏秋间,林士弘在鄱阳亦揭竿而起,起义军队伍一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地主封建阶级势力,隋政权处於风雨飘摇之中。不久,林士弘在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称帝,建国楚,建元太平。由于林士弘用人不当,于唐武德五年(622年)被唐军战败,退保安城(今江西安福东南)山洞,不久病故,后裔为避祸改林为柴,隐居各地。柴氏一脉北上邢州。
    林士弘之十世孙,柴荣,是五代时期后周世宗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冲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柴荣体貌英奇,善于骑射,略通书史和黄老著作(“黄”,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道家奉为始祖。‘黄老著作”,亦称黄老学说,古代一种思想流派。),生性沉重寡言。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为政清肃,盗不犯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
    显德五年,柴荣在北伐契丹的征途中患病,回京逝世,其子柴宗训七岁即位,半年后“陈桥兵变”禅位于赵匡胤,赵建立北宋,诏封恭帝为郑王,安置于房州(今湖北房县)。当时柴荣之弟柴穆率子柴惿等起兵反宋,集兵郑州,宋太祖遣大军镇压。当时柴太后健在,忧恐不安,开宝六年(973年),默然从房州携家眷南逃福州避难,居福州济南山,改柴复回林氏,并以山名称“济南林氏”。
  
    汉代宣帝时林尊称盛山东济南,族人已有“济南林氏”的称谓,故宋代始于林宗训的林氏族人,称“新济南林氏”。 从柴士弘战败(公元622年)至柴荣即位恭帝(公元954年)止,改柴为林隐姓埋名,历时332年,传代十一世。
林宗训家族易柴复林后,开宝八年(975年),南唐国为宋所灭,其家族又开始逃亡历程,从福州辗转到士弘祖居地莆田,后经延平迁徙到偏远荒凉的宁化落籍,大约居住了一百至一百五十年。这是汀州最早入住的客家林氏族人,因他们是二次入闽,故称“回闽林氏”,林宗训称为回闽始祖。柴士弘称为柴林始祖。回闽始祖林宗训四世孙千六郎讳融,宋神宗时为员外郎,仕南昌太守,宋元祐初(1086年),因兵乱,林千六郎夫人巫氏携六子(五一郎、五二郎、六三郎、七郎、八郎、九郎),从宁化石壁迁长汀河田开基。此后,五一郎 、五二郎、六三郎继迁武平、上杭。八郎居濯田巷头,九郎迁武平中堡。汀州濯田镇巷头水口处现存有“宗训公祠”,祠内悬挂黑底金子匾额一块,上书圣祖偈诗: “圣祖原系郭威名,无嗣让国与柴荣。梁王即位方七岁,传宋陈桥日复明。五世公卿登甲第,宋封敕表谕门庭。只因遇寇遭兵难,逃脱柴家改姓林”。
宗训公祠:

                                 宗训公祠

                                   宗训陵墓
林宗训后裔在闽粤赣客家地区繁衍生息,子嗣传至海内外,为客家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维护社会安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柴林世系回闽直系祖线图

开闽世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九世    十世  十一世
禄    景        缓        格        靖          遂        遁民        玉象            延坚      英      礼
开闽始祖                                                                                             迁洪州

十二世  十三世  十四世  十五世  十六世  十七世   十八世   十九世   廿世   廿一世
士弘  --- 大栋  --- 文光  --- 有伦 ----万一 --- 永泰 ---- 有桂 ---- 冲炁 --- 守礼-----荣周世宗                                                                                                                        柴林始祖       
(以下参照汀武杭林氏族谱)
   回闽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宗训 -----朝
        后周恭帝      宝                              五一郎
         易柴复林      厚                              五二郎                     
        回闽始祖     严---   信                 六三郎(钊公,字积)上杭临江、临城、湖洋,武平悦洋
                                                        等地房祖,生子,万一郎、万二郎、万三郎
                        正 ---- 千六郎---七  郎  原住河田,后裔散居汀州周边各地,生子,
                                              融                  仕权、仕瓒  
                                           字遇春      八 郎  长汀濯田始祖,部分后裔迁武平大禾生子广、海
                                                         九 郎   武平中堡、武东,上杭才溪等地始,生子二十郎、
                                                         三十郎、四十郎
有族谱记载林万一郎是林宗训之孙,朝公之子,这并不合情理。据《上杭济南林氏族谱》(宋• 万一郎公世系家谱)载,林宗训生于五代后周显德癸丑年(公元953年,第220页),万一郎讳尚卿钊公(即六三郎)之子,生于宋哲宗元祐丙寅元年(公元1086年)正月十九日子时。从林宗训至万一郎延续五代, 约26年为一代,符合情理,所以,这种世系应该较为合理。若是把万一郎接入林宗训之孙上,就是约66年为一代,这种世系是不符合情理的。再说,朝公之子万一、万二、万三,在各地的谱系里找不到其后裔,应该摒弃。
人物要点说明:
    柴林九世祖(五代十国)守礼公,周光禄寺卿,其妹配郭威为妻,周太祖时为国舅,世宗帝即位尊为太上皇,据水埔、彭背、上杭机城等地旧谱称,公生五子,俱封爵为:龙车公、正将公、司仓公、臣武公、孔目公。(见濯田林氏旧谱中载龙车公、正将公、司仓公、臣武公、孔目公等河田祖墓。)
柴林十世祖显德二年(955年)二月,太祖郭威崩于慈德殿,时年51岁,在位四年。荣公接周朝大统即位,帝号周世宗皇帝,年号继用“显德”。荣公一生精明能干,志气宏大,接嗣帝位后,改革政治,整顿军事,发展生产。先后收复后蜀阶、成、秦、凤西州、和南唐江淮十四州,北攻契丹,收复莫、瀛、易三州。正当挥兵直取幽州时,却患了大病,停止前进,率大军回京,于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十八日于汴京驾崩。时年三十九岁,在位六年。国葬于庆陵(今河南郑州管成县)。配夫人,生七子:宜哥、诚、咸、宗训、宗让、宗谨、宗诲。(石田、彭背、水埔、杭城族谱中仅曰,公生一子)
  柴林十一世祖宜哥周太祖赐名宗谊,荣公长子。于后汉乾佑庚戌三年(950年)十一月十三日被汉诛,太祖赠左铙卫大将军。周显德丁巳四年(957年)世宗追封为越王。
  诚公 荣公次子,于后汉乾佑庚戌三年(957年)十一月十三被汉诛,太祖赠左卫大将军。周显德丁巳四年(957年)世宗追封为吴王。
  咸公 荣公三子,汉乾佑三年(950年)十一月十三被汉诛。太祖赠左屯卫大将军。周显德丁巳四年(957年)世宗追封为韩王。
  宗训公 荣公四子,生于周广顺癸丑三年(953年)八月初四,出生于澶州府第。澶州,唐置,治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因澶渊(今濮阳西,古有湖名澶渊)得名。五代后晋移濮阳(今濮阳南)。宋熙宁移今濮阳(见“德胜城”)。后升开德府。仍为澶州,旋改开州。宋有黄河浮桥,以通濮阳南北二城。寇准、高琼催宋真宗过桥入北城,即此地。周显德已未六年(959年)制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同年帝驾崩。宗训在帝柩前即帝。帝号周恭帝。仍续用显德年号。在显德庚申七年(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兵于陈桥驿发动兵变,威逼恭帝禅位赵宋,降为郑王,于宋建隆壬戌三年(962年)迁徙房州(房州即湖北房县)。宋太祖开宝癸酉六年(973年),郑王柴宗训受地方官所害死于房州。宋太祖穿素服发丧,谥称恭帝,命迁葬京都庆陵之侧。公得21岁。在房州志收录了宋朝翰林学士李淑的一首名《周恭帝》诗:“弄盾牵车把鼓催,不知门外倒戈回。荒坟断垄逾三尺,犹以房陵半伏来”。
  配夫人生四子:朝、宝、厚、严。
(上杭济南郡万一郎系有旧谱载宗训公至钊公的世系传略为:宗训----咏---御---仕---温---光----藻----孟昂----永----隐-----融-----钊-----万一,传13代。有待考证。)
宗让公 更名熙让,荣公五子,周显德已未六年(959年)拜为左铙卫上将军。世宗封燕国公,恭帝封曹王。据《后周曹王柴熙让隐居嵩山》载,其长大成人就隐居大周山脚下娶妻生子形成曹家湾(曹王庄),大周山洞林寺后周皇家寺院,大周皇后(小符皇后)在此修行。曹王柴熙让(夫人李氏,李三娘娘侄女)生五男二女,以王号为姓改柴姓曹,宋真宗朝以后多数改回柴姓,为避嫌有的移居沧州(横海郡柴家庄,义国公小旋风柴进),孟州(南将庄镇),洪洞(柴家庄和柴家垣),武陟柴家庄和柴尚庄,北京平谷柴家村,山东阳谷(柴周村,改姓周),云南曲靖(云南梁王府,梁王柴贵),陕西省俞林(柴家庄),山西省(垣曲和闻喜)等地形成大族。
  宗谨公 更名谨让,荣公六子,周显德已未六年(959年)封为右武卫大将军,周恭帝封纪王。于宋乾德甲子二年(964年)十月殁。赵太祖将其送于部下文官潘美为子,更名为潘惟吉,子嗣融入潘氏家族。  
宗诲公 更名熙海,荣公七子,周恭帝拜为左领卫大将军,加封靳王,赵太祖将其送于部下工部尚书卢琰为子,隐柴为卢。 
柴林十四世祖千六郎,字遇春,名睦,讳融。正公之子。宋哲宗时文员外郎,南昌太守,任卒。宋理宗宝佑初(1253年)由举贤良,封官主客员外郎。妣巫氏一娘,元延佑中贼首蔡五九作乱。巫氏从宁化石壁林家村出发,偕子孙携家逃难出门,仰天祝曰:“林氏善良,不幸遇难,天地保佑,吾家所到之处,悉皆蕃衍子孙,愿好人相逢,恶人回避。吾姓林,木遇水则生,凡遇水之地名,则当居焉”。行汀州府河田水口,六郎、七郎、八郎、九郎和巫婆婆遂居安下身来。巫氏殁葬于河田青草湖大座人形,猷和墓侧傍。五一郎、五二郎兄弟行至武平羊角水沙岗头及石田塘尾等地才安身下来。公葬未详,生六子:五一郎、五二郎、五三郎(又称六三郎,字积,讳剑)、七郎、八郎、九郎。
   柴林十五世祖
  五一郎公 融公长子,随母巫氏逃难出门,行至武平水沙岗头住下。妣口氏葬于武平目郡东布角,生子未详,据闻其孙迁至高梧堡石田塘尾一带。
  五二郎公 融公次子,妣蓝氏九娘。公葬于石田尾村凤形,座西向东。余诸子孙移居山田、羊陂坑。生子未详。
  五三郎公 融公三子,又名六三郎,字积,讳剑。任江西南昌县尹(不称县令、县宰)元成宗朝(1295—1307年),官拜银精光禄大夫,直驾居京兆十三年,元延佑中贼首蔡五九作乱,随母巫氏一娘及兄弟偕子万一郎、万二郎、万三郎举家逃难出门,行至汀州河田水口才遂安居下来。妣蓝氏、赖氏、郭氏,生子三:万一郎、万二郎、万三郎。公葬于河田青草湖大座人形巫氏侧傍。  
七郎公 融公四子,妣刘氏。公被刁民熊四孜妄捏富豪大户事,上司抄带去迄,不知下落。遗婆刘氏,葬于草水角大屋场,辰兼巽向,生子未详。
  八郎公 融公五子,妣赖氏一娘。公从河田移居濯田居住,因到武平丰田乡(又曰安平乡)看弟(九郎),就在彼住岙故,葬于武平目郡堡东布角,座西向东。妣赖氏,葬于汀州濯田东岩,穴名飞天凤形。生子二:广、海。
  九郎公 融公六子,公从长汀濯田移徙武平丰田乡开基,因送嫂赖氏一娘回濯田住处,在濯田站病身故。葬于濯田迁排上,座西向东,侧面虎形,又称秋雨过排形。又曰蜘蛛结网形。生子三:二十郎、三十郎、四十郎。
柴林一脉从始祖林士弘于唐武德五年(622年)被唐军战败开始,至宋理宗宝佑年间(1253年)蔡五九作乱,巫氏一娘携家带口逃离宁化林家村,落户于武平、河田为止,经历630年的历史之变迁,几经家族之兴衰,国途之坎坷,家族之游离,终于发展成为闽粤赣柴林一脉的巨大家族。回闽始祖林宗训的子嗣遍及汀州周边省市县各地区,川、桂、黔及至海外,其人口称为百万之众。

二、西河林氏派系:进入汀州的另一支林氏为西河九牧林。自宋至清,九牧一房、二房、四房、五房、六房、八房、九房先后有多支迁入汀州。其中九牧一房、五房、六房为汀州林氏主流。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06:56 , Processed in 0.031282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