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061|回复: 2

伋公与宋九牧在海内外的繁衍播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6 23: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阙下林家一晚辈 于 2012-10-7 00:08 编辑

“树有根,水有源”,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我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具有相当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珍重“木本水源”,尤为重视自己的祖根。寻根问祖、究本溯源,是我们炎黄子孙固有之优良传统,更是海外华侨华人梦寐以求的夙愿。

“林”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比干,再往上可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这是我们海内外各地《林氏族谱》记载得请清楚楚的。林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历经风云变幻,繁衍迁徙,不仅遍布全国,而且还有飘洋过海大量播迁世界各个角落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林姓总人数达7000多万人。在闽台,更是向来有“陈林半天下”之说,列居第二位。因此,以姓氏研究为纽带,开展林氏历史文化寻根研究,不仅对海内外林氏子孙寻根问祖有着特别的意义,而且对于发掘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大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大业,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与“唐九牧”相辉映的“宋九牧”
  提起“九牧传芳”,福建的林氏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唐九牧”更为众所周知但提到“宋九牧”,却就鲜为人知了。其实,“宋九牧”也是闽林发展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与“唐九牧”相互辉映,共谱“九牧传芳”的壮丽篇章。
   追溯“九牧传芳”的史迹,唐代有泉州莆田林氏兄弟九人(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蔇),先后都当上独当一面的刺史,集荣耀与富贵于一家,一门九刺史,千古传为佳话,世称“唐九牧”;其实,福建林氏,后来还有“后九牧”的佳话,与“前九牧”前后互辉。创造这段佳话的就是北宋泉州霞洲林氏兄弟九人(景渊、景佑、景默、景辉、景大、景瑞、景元公、景贞、景亨),也都先后惧任知州,一门九州牧,再创辉煌,使得闽林更增光辉,世称“宋九牧”。时至今日,闽台以及海外东南亚各地林氏宗祠常见“唐代兄弟九刺史,宋朝父子十知州”的对联,就是对闽林“九牧传芳”渊源的生动概括和真实写照。





二、泉州霞洲是“宋九牧”的发祥地
出泉州市新门外(临漳门)里许,有一小丘名叫“龟山”,兀然耸立一根四米之高、形貌奇特的石头,此石极似竹笋,因名“石笋”,这是福建省省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石笋虽小,但对泉州历史的影响很大。晋江之水,从西流来,在此荥回缓流,经石笋这段,即称“笋江”,北宋年间在此建造“通济桥”(俗称浮桥),又名“石笋桥”或“笋江桥”。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曾咏“刺桐为城石为笋,万壑西来流不尽”的诗句。此处的“笋江月色”(“石笋凝烟”),即是泉州胜景之一,自古有“笋江月色胜唐诗”之称。
在笋江岸边,有名扬四海的泉州浮桥霞洲,这里林姓因傍笋江而居,遂称笋江霞洲林氏。时至今日,笋江岸边林氏仍然聚族而居,虽然人口并不特别众多,社区范围并不特广阔,但在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的,因为它曾经拥有过一段辉煌的过去,这里曾经就是“宋九牧”的发祥地,如今成了海内外“宋九牧”华裔寻根谒祖的圣地。
关于笋江霞洲林氏的渊源,据《莆田阙下家谱》等族谱的记载,系北宋人泉州晋江县尉的兴化进士林伋(闽林二十四世),“因官邃家居霞洲”伋公邃成为霞洲林氏始祖,也就是“宋九牧”的开基祖。
《晋南西边宗谱》记载:“先世自笋江霞洲来住陈埭桂林”(今西滨)。原西边林氏宗祠柱联题刻:“冠紫衣罗簪笏雍容传桂里,环溪枕海源流绵远溯霞洲”。西滨潭头林罗民家古大厝大门对联“家连桂里传芳水,派出霞洲流泽长。”
晋江洋埭林氏旧谱中亦记载二幅对联。联曰“九龙衍派家声旧,双桂遗风世泽新。”“史臣昭气节,州牧擅名宦。”
晋江马坪“唐九牧”二房旧族谱中亦记载:“伋公为晋江尉,伋生子三。杞公,宋光禄寺卿,生子九皆进士,俱为知州。此为宋后九牧,比唐九牧仕宦更显。
林伋公墓至今仍完好保存于霞洲附近的江南镇乌石山山麓,被定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晋江县志》(道光版)记载:宋“进士县尉林伋墓,在新门外乌石,系兴化进士,任晋江县尉,后家于本县笋江.”若再往上溯源,“宋九牧则属于闽林十六世韬公“阙下林家”支派,其世系如下:
十六世:阙下林家始祖韬公,万宠公长子,居莆田,唐天宝三年授谏议大夫,迁礼部侍郎。生子一,名尊。
十七世:尊公,韬公之子,居乌石山(莆田义门),唐大历十年明经及第,官京兆兵曹,迁礼部侍郎。生三子:松、栩、欑。
十八世:欑公,尊公之三子,官福唐尉,闻亲疾即奔还侍汤药,亲终瘠毁逾制自埏砖壁营葬庐墓侧,白乌再集,甘露三降,州以状闻写诏褒异,唐德宗赐立双阙於墓表旌门。生子三:延鲁、延吉、延宾(有些谱无载)。
十九世:延鲁公,欑公长子,唐元和三年授开元县令,生子彝谏。
二十世:彝谏公,延鲁公子,唐大和三年授荆州录事参军。
二十一世:惟正公,彝谏公次子,官少府,生一子知吉。
二十二世:知吉公,惟正公子。生一子渥。
二十三世:渥公,知吉公子,授大理寺丞,生子八,仿、僖、侗、佋、侁、俛、伋、俑。
二十四世:伋公,字进之,渥公七子。仕至晋江县尉,因居於泉郡之霞洲传派,是为泉州之始祖。妣吴氏封安人,公妣合葬晋江县三十三都乌石山。子三:杞、植、朴。
二十五世:杞公,字卿材,进之公长子,登北宋天圣王尧臣榜进士第,历知康、雅、泰、淄四州,以光禄卿致仕,卒年九十。妣胡氏夫人,子九:景渊、景佑、景默、、景辉、景大、景瑞、景元、景贞、景亨。
二十六世:景渊公,字深父,杞公长子,登宋崇宁二年状元霍端友榜进士第,知惠州,及卒寿八十三坐化,妣王氏夫人合葬晋江三十四都常泰里青濛山。子一,曰安。
景佑公,字深顺,杞公次子,官至泗州知州,夫人王氏。
景默公,字深穆,杞公三子,官至寿州知州,夫人吴氏。
景辉公,字深灿,杞公四子,官至瓜州知州,夫人吴氏,合葬青濛山。
景大公,字深德,杞公五子,官至徐州知州,夫人王氏。子一,曰庆。
景瑞公,字深祥,杞公六子,官至常州知州,夫人蔡氏。子一,曰宁。
景元公,字深仁,杞公七子,官至邳州知州,夫人陈氏,子二。曰庠,曰序。
景贞公,字深智,杞公八子,官至宿州知州,夫人侯氏。
景亨公,字深义,杞公九子,官至华州知州,夫人郑氏。
上述族谱史料清楚地说明,“宋九牧”是继“唐九牧”之后吾闽林历史上又一殊荣,而追根溯源,泉州霞洲确系“宋九牧”的发祥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23: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九牧”后裔在海内外的蕃衍播迁
泉州霞洲“宋九牧”后裔蕃衍播迁海内外,自宋代至今,历经千年沧桑,目前资料显示,派衍的地区主要有港澳台、菲律宾、泰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加拿大、日本等地。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仅以南安《九牧林坂柯内林氏族谱》和《泰国西河林氏族谱》所记载的史实为例,管中窥豹,以见一斑。
(一)
派衍南安林坂、台湾、菲律宾
在泉州南安著名侨乡梅山林坂一带,包括码头内、外柯等地,目前仍有大批“宋九牧”后裔聚族而居,这里还保存着一部清光绪十九年(1893)修纂的《林氏族谱》,记载林坂开基始祖谦达公系霞洲始祖林伋公的第八世孙,即景渊公的第六世孙。谱载世系如下:
二十七世:安公,字元定,景渊公子,元符三年状元李釜祥榜进士第,子一,曰崧。
二十八世:崧公,字君实,安公子,妣叶氏郑氏胡氏赵氏,俱葬晋江县一都里北坑中山,子二:良肱、良辅。
二十九世:良辅公,字匡时,崧公次子,妣吴氏安人,葬南安县三十三都溪园张保湾下洲山中,子三:克盘、克修、克信。
三十世:克修公,字叔谨,良辅公次子,妣王氏葬惠安县一都,子三:逸、逢、□。
三十一世;逸公,字汝安,克修公长子,咸淳庚午登乙榜进士,拜深州文学宣教,卒年六十有一。妣侯氏赠安人,子一,谦达。
三十二世:林坂开基始祖谦达公,字子通,逸公子,深州文学元初由上舍授朝奉郎,监漳州税院,由泉徙居十五都武荣祖林,由祖林徙居林坂.
林坂族谱中,还记载了许多移居海内外的史料,其中有明嘉靖年间迁往广东等地,还特别注明渡海迁台的史实。以迁台“竹园派”为例,该派在台湾已发展成一大族,早在八十年代就派人来林坂寻根谒祖。此外,谱载还有迁居印尼、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而以菲律宾人众最多。菲律宾林坂“宋九牧”后裔,多年来一直关心桑梓,捐巨资兴建学校教学楼、幼儿园教室,设立教育基金会,并且建乡村水泥大道,树立牌楼取名“长林古道”,寓意纪念林氏祖源,还修复祠堂,为家乡公益事业作出贡献。

(二)




派衍广东揭阳、泰国
泰国林氏,是当地一大名门望族,在华侨社会当中声望很高,他们为发展中泰友谊作出巨大贡献。在泰国林氏当中,有很多是来自广东揭阳一带的,但追根溯源,则可追溯到泉州霞洲的“宋九牧”。
根据《泰国西河林氏族谱》的记载,泰国“宋九牧”林氏世系是从泉州霞洲林伋公开始的:
二十五世:杞公。二十六世:景渊公,知惠州,三十四世:振翁公,生子二,则祖、荣祖。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则祖公字继先,号华生,生于宋理宗嘉熙元年,后登进士,宝祐四年六月,丁大全逐右相董槐,公与太学生状元陈宜中、黄镛、曾唯、刘黻、陈宗,六人上书,极言大全之奸。大全怒,因取旨削六人籍,编管远州,公即在潮被贬,时国子祭酒司业率二十斋生冠带送出园桥,由是士论翕然,称之为“六君子”。公之在潮也,因国是日非,无志仕宦,遂占籍於海阳之仙庭。元仁宗延祐三年卒,寿八十。配黄氏,生一子名三峰。黄氏寿七十五,合葬仙庭涂沟,地名水流金狮。今之海阳之仙庭,揭阳之东林、山下秦厝头、蛟龙、桐坑、溪尾、东浦、北坑、三洲、霖田等乡,皆公之苗裔也。
三十六世:三峰公,随父到潮,生子三;三十八世玉田公,生子三:长子迪惠早卒,配陈氏,嗣子质正,后裔分布于桐坑乡,称揭阳桐坑派。次子迪猷,守祖居地。三子迪毅,居东林,称揭阳东林派。五十三:开极公,生子三:传诒(作谋)、传守(作信)、拱钟(作仁)。五十四世:传诒公,名作谋,号伯鸿,开极公之长子,生于清宣统三年辛亥(1911),少时家境不裕,仅修完初小便往汕头依舅父学商,十八岁娶陈氏暖楼,笠年来暹寻父,初庸于伯父礼耀公之工厂中,由散工而会计而副司理,家赖以定,迨一九三六年陈氏来暹,乃自创鸿昌号,惨淡经营,历数十寒暑,终能奋翅。生子五:汉克、汉波、汉涛、汉光、汉彪,女三:燕卿、秀卿、淑芳。子女皆学业有成。
从上述《泰国西河林氏族谱》记载泰国侨领林作谋世系,可以清楚地看到源于泉州霞洲的“宋九牧”后裔在海内外蕃衍迁徙的历史,类似的华侨名人族谱个案材料,在海内外其他林氏族谱中比比皆是,恕不能一一列举。但总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海外移民史之一斑。
19971011日,泰国林氏宗亲总会会长林景海一行,在惠安涂岭九龙岗参加晋安郡王祠落成剪彩庆典之后,特地赴泉州霞洲并拜谒“宋九牧”祖陵。

(三)




派衍福建、浙南等地
据辈分高的宗老叙说:49年前,每年清明节泉郡各地宗长穿长袍、戴礼帽、遮御伞、或骑马、或乘轿,率族人肩挑祭品,一路浩浩荡荡,热闹非凡。从古至今前往江南乌石山祭扫“宋九牧”林伋公祖墓的有泉州市区:东门(散居市区及甘蔗头),西门(散居城口、西街、段湖等),庄任(一说从漳州徙来),南门(明朝从漳州回迁遭洪灾又析居石狮蚶江等;顺济桥南两村落从霞洲析居遭洪水毁乡,逃难于晋江、大洲、水田霞美等,其中祠堂边房由塔顶析居;其他散徙海外各埠难稽。),北门(散居市区),新门街(霞洲、高山析居),五堡街(石坑析居,林中仁出资与林梦飞倡修乌石伋公墓,49年徙台湾),金山(笋江东岸与浯江接壤,从霞洲析居,遭洪水及倭乱,分别徙居南安、永春、德化、大田等地,为纪念祖居地,俗称“金山派”。),奎霞巷(派分南安奎霞、另支派分石狮莲埭,南安东京由丰州埔锦析居)。承天巷的林氏宗祠仍在(散居中山街、市区),镇抚巷(派徙漳州、明朝支派返泉后分居晋江洋埭;朋山岭等地)。相公巷(洋埭返居)元妙观、涂门街关帝庙等市区散居。
市郊:霞洲、古圳;高山(林志寿古大厝对联:家风远绍九州牧,化日长辉双桂堂。并且大灯“宣明殿大学士”与霞洲同。建在城西原宣明坊龙头山的“宣明殿”是赦赐闽林25世林杞公的,其中房份有从西滨、古圳、蚶江析居。)石崎林(霞洲析居)浮桥塔顶(避洪水建在塔顶“霞洲林氏宗祠”文革毁没)。前墩(庄任析居),亭店林厝(看守清濛山历代墓群,为避毒蜂袭击,返居村里),暗林(西滨析居);沉州、御淮、霞淮、京塘、霞埔林、石坑;潘山演内(霞洲大路街析居及漳州雨伞巷回居)。
晋江市:青阳、西滨、洋埭、赤塘、洋茂、横坂、里厝、奄兜等地。
石狮市:石壁(西滨拆居)、莲埭;蚶江(石壁二、三房析居)等。
南安市:丰州城镇、埔锦(霞洲拆居;派分市区奎霞巷);南安八尺岭东山、黄霜林、玉湖(一说角美析居)、福水(古圳分居)、素雅、松柏岭。
莆田城厢(西滨徙居)、涵江(莆田城厢析居)德化邑之乌杵、“朱紫林”(元成宗大德六年,因避乱拆居,后裔拆居厦门及广东潮州。)
据宗老回忆:每年清明祭祖,同安、厦门、漳州、平和、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大田、莆田、福州、仙游、宁德九都、宁化、福鼎、浙江泰顺、广东潮汕等地亦派代表参加并由上述各地播迁海外东南亚各国。
近几年来,每逢清明节,海内外“宋九牧”后裔云集泉州乌石山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林伋墓已经成为海内外“宋九牧”林氏后裔寻根谒祖的胜地,随着泉州旅游事业的发展,今后必将吸引更多的海外炎黄子孙来寻根之旅。


林少川:泉州老子研究会会员,泉州晚报海外版副主任
林天送:鲤城区浮桥镇霞洲“林伋墓文物保护小组”组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0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把图片转成文字,易于转帖和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1:48 , Processed in 0.036681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