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2-8-16 16:26 编辑
林從正墓。在介福洋東格山。
林從周墓。在碧卿大丘頭山。
桃源(永春)遐龄(埔头)本宗林氏世系开基祖
林披(九牧开基祖)—林蕴(披公六子、字梦復、小名已奴、号赤松、行十九、一世、九牧流源)——林愿(蕴公之子、行二十九、二世)——林邕(愿公长子、行二十六、三世)、林同(愿公次子、三世)——林文范(邕公长子、四世)、林仲回(邕公次子、四世)——评事(文范公之子、评事、五世)——宣义(评事公之子、行六、六世)——奉议(宣议之子、行十四、七世)——评事(奉议公长子、行十七、八世)、泽(奉议公次子、八世)——从正(评事公长子、九世)、从周(评事公次子、行六、号六居士、九世)、从彝(评事公三子、九世)——奉议(从周公之子、行十一、十世)——迪功郎(奉议公长子、行念二、十一世)、承事(奉议次子、行念三、十一世)——卅三(承事长子、行卅三、十二世)、卅四(承事次子、十二世)——八(卅三公长子、十三世、殇)、监镇(卅三公次子、行九、十三世)——浦公(监镇公之子、行百十二、官朝奉郎、十四世)——提干(浦公之子、行十二、十五世)——巡检(提干公之子、行万十二、十六世)——元六(巡检长子、行元六、十七世)、元七(巡检次子、十七世)——言公(元六长子、字国器、行福十一、十八世)、鼎公(元六公次子、十八世)、次公(元六公三子、十八世、殇)、惟公(元六公四子、十八世、殇)――洛(言公之子、字学士、行实禄七、补史、十九世)——、观保(洛公长子、字用宾、行寿二、二十世、生子一:荣〈生子:玑,郡庠生、早卒〉)、宗保(洛公次子、字用选、行寿三、二十世、遐龄(埔头)本宗林氏世系开基祖)
披--蕴--愿-|-邕-|-文范--评事--宣义--奉议-|-评事-|-从正 |-同 |-仲回 |-泽 |-从周--奉议-|-迪功郎 |-从彝 |-承事-|-卅三-|-八 |-卅四 |-监镇--浦--提干--巡检-|-元六-|-言--洛-|-观保--荣--玑 |-元七 |-鼎 |-宗保--宝-|-元 |-次 |-生 |-惟
嘉定十三年 庚辰1220 刘渭榜 林磻
宝庆二年 丙辰1226 王会龙榜 林从周 磻之从子
绍定二年 已丑1229 黄朴榜 林志之 磻弟,从周叔
绍定二年 已丑1229 黄朴榜 特奏名 林立轸 磻之从兄
绍定五年 壬辰1232 徐元杰榜 林灏 从周之弟
埔头林氏族人说,十世林昇璘,康熙二年(1663年)高中武解元,督江南扬州漕务,诰封宣武将军;十一世林茗颂,邑武生,“智勇绝人”,被建义侯林兴珠(蓬壶人,抗击沙俄的名将)保举为随征守备,因亲老辞不就职;十四世林超英,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武举人第十七名,授浙江严协千总、署事守备;十五世林为邦,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中武举人第五名,授武略骑尉,署连江守备,后为福建督标;十七世林安邦,以军功补用千总,历任驻防将乐、尤溪、沙县等汛;十八世林鸿元,任顺昌营守备,赏戴蓝翎。这六名武将其实只是其家族武风兴盛的一个集中体现。清代埔头林氏是永春的一支望族,在“武功”方面尤为突出,计出过武进士2名、武举人19名,与文举人8名相比,确实是“武”远胜于“文”。据《永春县志》的记载,清代整个永春共出过武举人146名,埔头林氏一个家族就占到19名,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比例。 永春县五里街镇埔头村,仅林氏一族,在清朝就出现20个武举人,其中有2名考中武进士
据《永春县志》记载,永春在清代共出过武举人146名,翻开永春五里街镇埔头林氏家谱,“武生”、“武举”、“武进士”……这样的字眼不时地跳出来。在清代武举制度下,埔头林氏出过武举人20名,其中2人考中武进士。平均11.2年出一个武举,可见这个家族“武功”卓著。
埔头林氏族谱记载,清代埔头林氏第一位武举人是清康熙癸卯科(1663年)武解元林升璘。林升璘是埔头林氏第十世,据其族谱记载,“公(林升璘)读书聪颖,过目成诵,甫闻则解。旁及天文地理,太乙六壬战阵诸书靡不谙晓。数奇弗遇遂弃举子业,习孙吴家言……遂冠八闽榜首…… ”其意为林升璘原本是个文化人,天文地理多有探究,遗憾的是应试科举都没考中,于是弃文从武,在武考乡试中考了第一名,成为武解元。
与林升璘同科考中武举的族人还有林茗雅,此科林茗雅考中举人第三十五名。
从此以后,埔头林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些武举人。到光绪戊子年(1888年),林氏家族十九世林培元考中武举,成为埔头林氏最后一名武举。
“一代五举人,四武一个文。”永春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它指的就是埔头林氏第十五世五位堂兄弟先后中举一事。林为邦的弟弟林为高,嘉庆甲子科中武举第二名。此后为邦的堂弟佩经、春光也先后考中武举。堂兄弟五人,先后考中文举人和武举人,作为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与兄弟同科中举一样,“叔侄两进士”,同样为当地人津津乐道。这对叔侄就是埔头林氏第十八世林克彰和其侄儿第十九世林国瑞,叔侄两人相差6年,先后考中武进士。
林克彰,字诒贤,同治九年(1870年)乡试中武举人第廿七名,同治十三年(1874年)会试中武进士第一百一十五名,殿试中三甲第一百零二名,钦点守备,以军功赏蓝翎,诰封武德骑尉;国瑞是武监生,光绪五年(1879年)乡试中武举人第三名,光绪六年(1880年)会试中武进士第六十六名,殿试钦点营用守备,署理陆路提标、前营守备,授汀州左营守备。
林春庆于咸丰年间“上游从戎有功,蒙庆制军请叙,准以军功守备用”,后来得授武德骑尉,诰封武功将军。其妻室薛氏、陈氏,均得诰赠二品太夫人。
林春庆有四个儿子,克彰是老三。长子名叫克英,是永春州武生,在宗族纷斗中被殴伤而死,诰赠武德骑尉;次子克明,是州庠生,遵例报捐中书科中书,赐封通奉大夫;四子克中,从小习武,是童子试的冠军,青年时随父从军,立下军功,以都司的级别补用,赏戴花翎,游击衔加二级,恩封二品。克英之子国瑞光绪六年(1880年)会试中武进士第六十六名,克明长子培元,光绪十四年(1888年)乡试中武举人第四十名。
林春庆祖孙三代,或军旅,或科考,荣获许多功名,且大多是“武”功,名望显赫一时。
永春埔头林氏并不是所有的武生都积极报考科举,效力清廷。十七世林俊(1827-1857年)就是这个家族中的“另类”。他不但没有效忠朝廷,还参与掀起了福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坚持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并曾被洪秀全封为“烈王”、“三千岁”。 林俊的父亲林捷云是道光年间的武举人。
唐代莆田著名的“九牧林家”的六牧林蕴,与泉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欧阳詹相友善,历任寿州、邵州刺史,卓有声誉,事载《唐书》。其后裔由莆田迁居南安县宏厚,后来又分派入永春县万代(今蓬壶镇联星村)。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林陈保从万代迁居枣岭,成为枣岭林氏开基始祖。 据族谱记载,林陈保“奇杰豪迈,德才超群”,其族兄林旺知兴宁县,林陈保为他饯行,赠言“积金积玉不如积德”;其侄林鸾任抚州府事,林陈保亦告诫他要清慎廉明。他善于营生,而又广散家财,仁播乡里,“有德者必有厚福”,故子孙昌盛,传于今已有20代。
枣岭林氏宗祠为林陈保之子林静轩始建,迄今已近500年。五世林振竹曾再为重盖。清光绪年间,武进士林请高鸠工集资重修祠宇,兼筹宗祠祀租,新订祭礼。近年又加以重新修葺。走进祠堂内,见厅柱联曰:“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这是北宋年间仁宗皇帝披阅闽林族谱后赋赠御诗中的一句,也是中国林姓最喜爱引用的一副名联。大堂两侧上方悬挂着“副魁”和“进士”牌匾,熠熠生辉,显示着枣岭林姓曾经的显赫。“进士”匾,正中上方有“特恩”二小字,上下款分别是“钦命福建巡抚部院丁日昌为”“光绪丙子科会试中式第十三名林请高立”。“副魁”匾,正中上方也有“特恩”二字,上下款分别是“兵部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加十级纪功一次徐宗干为”“同治壬戌恩科乡试中式副贡生第一名林华春立”。
据枣岭林姓老人介绍,“副魁”匾为该族十一世林华春中清同治元年(1862年)乡试副举人第一名而立,“进士”匾为十四世林请高中清光绪二年(1876年)武进士第十三名而立。原来祠中还有“文魁”、“武魁”、“诰命”等匾,可惜在“破四旧”年代散失。林华春出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文章秀雅,字楷端方”,但科举道路并不顺利,到中副举人时已是77岁的高龄了,“虽白发,不坠青云之志,果也有志竟成”。武进士林请高是清末永春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据说他本来可以考中第一名(武状元),因在考试时没有听清考官喊停,超出时间,所以被压了名次。他考取武进士后,钦点卫守备,但不久因母亲逝世即回家乡,没有出仕。林请高为人刚勇敢任,崇正嫉邪,时值清朝晚期,政局腐败,贪官污吏横行,他三次赴省城福州控告永春州官吏贪索苛税之弊,使其禁革,“功存一州,泽及后世”。
有意思的是,据说林请高中武进士后,谓子孙昌盛,必出文进士以光宗耀祖,武当让文,故自谦而将“进士”匾悬于侧旁而不挂于大堂正中。只是当时已经是清朝晚期了,中国封建社会即将闭幕,在林请高之后,枣岭林氏只有数人中举人、秀才,而无进士,结果留下科举时代一段残破的梦,使后人瞻此,似恍惚听到一声叹息。
万代林衍派
万代林姓传系九牧之后,大约宋末元初(1250-1280年),林六携三子,自大田梓溪迁居永春,初居万代。长子林陈昧留万代开基(今蓬壶镇联星村万代),次子林陈明往新和开基(今玉斗镇新犁),后世子孙转迁江西,居故土者今已乏人;三子林陈保迁往枣岭开基(今鳌峰镇枣岭村)。
约元后期(1320-1368年),林启元肇建万代堂是为万代祖宇,因旧谱已遭兵焚,前祖世系茫然,故不知为九牧之第几房系,万代谱尊林启元为一世祖,历传至今已至二十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