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3232|回复: 5

林绍年墓神道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8 1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州三坊七巷新添一古碑 乃清朝一品大官员(图)
2011-01-28 06:12   来源:东南新闻网   作者:李熙慧
已经安放在刘家大院内的神道碑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月28日讯(本网记者 薛辉)一块位于省工贸学校门口的神道碑,引出了一名清朝一品官员的故事。近日因甘洪公路拓宽改建,这块神道碑刚好位于拆迁改造范围内,为保护这块碑,昨日,它正式落户三坊七巷光禄坊34号刘家大院内。
  据介绍,
福州三坊七巷新添一古碑 乃清朝一品大官员(图)
2011-01-28 06:12   来源:东南新闻网   作者:李熙慧
已经安放在刘家大院内的神道碑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月28日讯(本网记者 薛辉)一块位于省工贸学校门口的神道碑,引出了一名清朝一品官员的故事。近日因甘洪公路拓宽改建,这块神道碑刚好位于拆迁改造范围内,为保护这块碑,昨日,它正式落户三坊七巷光禄坊34号刘家大院内。
  据介绍,神道碑的主人叫林绍年,福州人,是当时清末非常正直敢言的名臣,曾经冒死上书反对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慈禧死后,当上了正一品军机大臣。
  昨日,记者在刘家大院内看到这块神道碑。石碑上刻着“清诰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 经筵讲官弼德院顾问大臣 予谥文直闽县林公神道碑铭”。
  三坊七巷管委会工作人员说,林绍年的故居原在福州三坊七巷衣锦坊酒库弄。不过,早在20年前就拆迁改造,现在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了,所以暂时只能把神道碑安放在刘家大院内供人参观,他们也将整理一些资料,让更多的人知道福州这位名臣。
  记者咨询了福州市考古队高建斌副研究员,他说,碑文里主要是记载林绍年的生平。在《清史稿》中可以查到关于他的一些内容,林绍年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进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军机大臣,但只做了一年就因为正直而得罪权臣退出军机处。目前,林绍年的墓还没找到,应该就在神道碑出现的附近。
  此外,《清史稿》中还记载了,1904年2月,日本与沙俄开始了争夺朝鲜及中国东北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而且战场就设在东北。对于这场战争,清政府选择了沉默,这引起国内不满,立宪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林绍年就是其中的一员。1904年3月,他任贵州巡抚,和时任云南总督的丁振铎联名电奏朝廷,呼吁立宪。这次电奏并未引起朝廷重视,第二年8月,他又接连两次上奏。
  据鼓楼区文体局蒋书介绍,按照清朝规定,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员死后才能配建神道碑。这块碑上记录了林绍年的生平事迹,是清朝名人陈三立在林绍年死后三年为他撰写的。碑体字迹清晰,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福州人,是当时清末非常正直敢言的名臣,曾经冒死上书反对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慈禧死后,当上了正一品军机大臣。


  昨日,记者在刘家大院内看到这块神道碑。石碑上刻着“清诰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 经筵讲官弼德院顾问大臣 予谥文直闽县林公神道碑铭”。
  三坊七巷管委会工作人员说,林绍年的故居原在福州三坊七巷衣锦坊酒库弄。不过,早在20年前就拆迁改造,现在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了,所以暂时只能把神道碑安放在刘家大院内供人参观,他们也将整理一些资料,让更多的人知道福州这位名臣。
  记者咨询了福州市考古队高建斌副研究员,他说,碑文里主要是记载林绍年的生平。在《清史稿》中可以查到关于他的一些内容,林绍年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进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军机大臣,但只做了一年就因为正直而得罪权臣退出军机处。目前,林绍年的墓还没找到,应该就在神道碑出现的附近。
  此外,《清史稿》中还记载了,1904年2月,日本与沙俄开始了争夺朝鲜及中国东北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而且战场就设在东北。对于这场战争,清政府选择了沉默,这引起国内不满,立宪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林绍年就是其中的一员。1904年3月,他任贵州巡抚,和时任云南总督的丁振铎联名电奏朝廷,呼吁立宪。这次电奏并未引起朝廷重视,第二年8月,他又接连两次上奏。
  据鼓楼区文体局蒋书介绍,按照清朝规定,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员死后才能配建神道碑。这块碑上记录了林绍年的生平事迹,是清朝名人陈三立在林绍年死后三年为他撰写的。碑体字迹清晰,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林绍年18451916),字赞虞福建闽县人。
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四年(1888)任浙江道監察御史,以极谏慈禧动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名噪四海。二十六年(1900)迁云南布政使,就擢巡抚,兼署云贵总督。三十年(1904年)上奏朝廷,呼吁实行立宪改革。三十一年(1905)移广西。三十二年(1906年)内召,以侍郎充军机大臣,兼署邮传部尚书,授度支部侍郎。支持改革。三十三年(1907年)因御史赵启霖段芝贵案,林绍年替言官赵启霖报不平,跟庆亲王奕劻闹翻,称病退出军机,外出任河南巡抚。1910调回中央任学部侍郎,后改任弼德院顾问大臣,随即告病回乡,1916病逝于福州故里。


发表于 2011-1-28 18: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喜,可惜能看到全文更佳,敬请帖主有机会让碑文给兄弟文字化出来,其功大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08: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介绍,石碑刚好在福建工贸学校大门旁。在该校当书记的林老师说,石碑是2008年发现的,当时那里还是一片杂草,翻修时才发现杂草丛中居然有一只大石龟,背上驮着块碑,有近三米高。  学校里的一位老师说,这叫神道碑。可关于碑的来龙去脉,谁也没搞清。2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由于学校保护得当,石碑没有丝毫破损,一直立在原地也没有移动过。
  几个月前,一纸通知让林老师很揪心:由于甘洪路要拓宽,石碑所在的地方要进行爆破拆除。“碑怎么办?要搬哪去?”为此林老师多处奔波,昨日她找到鼓楼区文体局。
  鼓楼区文体局请来福州市考古队专家高健斌,经其鉴定,这是一块为清代福州名臣林绍年所写的神道碑。驮碑的不是乌龟,叫做赑屃,是龙的第九子。按照清朝规定,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员死后才能配建神道碑。这块碑上记录了林绍年的生平事迹,对研究林绍年生平、福州清末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他为官正直、敢言,还是一位支持立宪的文人
  高健斌说,碑的全称叫做《清诰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 经筵讲官弼德院顾问大臣 予谥文直闽县林公神道碑铭》。意思是,这块碑是为闽县林公写的,他是清朝一品官,还曾给皇帝当过老师。
  他说,据《清史稿》记载,林绍年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进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军机大臣,但只做了一年就因为正直而得罪权臣退出军机处。
  高健斌说,根据碑文记载,林绍年为官正直、敢言。他曾上书反对慈禧太后修颐和园。当时林绍年刚上任御史,结果得罪慈禧太后。碑文里写着“得旨严饬”,就是被通报批评、警告。此后,他家刚好有人故去,他便回家丁忧了。虽然他御史没做多久,却得到世人的交口称赞,名噪四海。
  除了为官正直外,林绍年还是一位忧心国事、支持立宪的文人。据《清史稿》记载,1904年2月,日本与沙俄开始了争夺朝鲜及中国东北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而且战场就设在东北。对于这场战争,清政府选择了沉默,这引起国内不满,立宪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林绍年就是其中的一员。1904年3月,他任贵州巡抚,和时任云南总督的丁振铎联名电奏朝廷,呼吁立宪。这次电奏并未引起朝廷重视,第二年8月,他又接连两次上奏。
  其福州故居早被拆没,葬在哪也没有人知道
  据《清史稿》记载,1916年林绍年在天津病逝,后灵柩运回福州故里安葬。
  他的故居在福州三坊七巷的衣锦坊酒库弄。一位老福州人介绍,酒库弄在如今的双抛桥南,雅道巷附近百米处,叫做“福雅堂”。可惜的是,由于20年前整体拆迁,酒库弄已不存在,他的故居如今变成一个商业住宅区,当年的片瓦都不复存。
  根据碑文后面的刻字提示,林绍年当时葬在“西关外文山里捷报山”。文山里就在闽侯,这个地名现在还有。而神道碑一般放置的位置,离墓地最多一两公里。至于“捷报山”在哪,尚未有答案。他建议,文物部门可以展开调查,让这块碑能有“安”家之所。
  给他写碑文的都是牛人,抗战时期宁死不屈
  高健斌说,此碑是由清朝名人陈三立在林绍年死后三年为他撰写的、李经畲篆额。他说,这两位都是清朝出了名的有气节的人物,他们都在抗战时期守节而亡。
  其中,陈三立是江西学子,他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他的父亲是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的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他的儿子是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这位85岁的老人居住在北平,愤然表示:“绝不逃难!”听有人议论中国必败时,他立即反驳:“中国人难道猪狗不如?任人宰割?”但随着日军进城,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忧愤成疾并拒绝服药,最后绝食五日而死。
  李经畲是李鸿章的侄子,父亲李瀚章也曾官至总督。身为清朝遗少,他的晚年生活非常拮据。1931年,汉奸殷汝耕之流在华北诱骗一些有名望的满清遗臣出山,也曾多次找上李经畲,并开出丰厚筹码。但他却深明大义,严正拒绝诱惑到死保持晚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09: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好意思,其实我不应用这个题名:"林绍年墓神道碑"因为我目前还没有碑文内容,2楼建议很对,若我得到碑文资料,一定及时附上,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10: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10: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绍年葬地:福州捷报山,不知在何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5-4-11 06:55 , Processed in 0.038469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