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氏001 于 2009-8-10 01:08 编辑
闽粤赣 客家林姓迁徙史(部分)
武 平 林东祥
一、历史背景
闽粤赣客家地区是客家人的大本营,通常指赣南、闽西和粤东地区,其中纯粹客家人居住县江西有寻邬、安远、定南、龙南、虔南、信丰、南康、大庾、崇义、上犹;福建有宁化、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将乐、沙县、南平;广东有梅县、兴宁、五华、平远、蕉岭、大埔、连平、和平、龙川、紫金、仁化、赤溪、始兴、英德、翁源等共有33个县,而非纯客家县江西有17个,福建有7个,广东有50个,合起共74个县,闽粤赣客家林姓主要居住和迁徙于这些地区(当然也有迁徙至其他省和非客家地区)。而客家民系的形成,也大体经历了自中原迁南方的五次大迁移,其他零星迁入或各自各地以服官或经商而迁至的,那就不能悉计。西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臣民南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从汉末至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族民众又继续向南迁移。罗香林教授《客家源流考》称:“迄晋武帝统一中国,又以只见及三国割据的由来,而尽罢州郡兵权,边州因而空虚。会八王相继作乱,国力因而削弱,边区内徙的部族,使得相继乘乱而起,于中国内地的一部分,建立他们的割据政权。晋代的中央政府,不得已也迁至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内地的人民有迁移力量的,或有迁移机会的,都相率南迁,当时称为‘流人’。”“当时,福建地处东南海滨,局面较为稳定,因此南迁的中原民众一批一批涌来,沿武夷山南下或由赣南到汀州、宁化的石壁寨(现名石壁村)一带,然后继续迁移汀州郡各属地,一部分人则由赣北散居各邑。入汀的中原民众与当地闽越族、畲族逐渐融合,成为汀州早期客家人”。前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魏应麟教授曾说过:“汀州的客家人来自中原的氏族与闽越族的结合。”《客家源流考》指出:“这些南渡的人们,在政治方面,支撑了东晋以来朝代的局面;在经济方面,开发了南方的产业,增进了南方的生计;在民族方面,增加了内地人民和南方部族如百越族(包含闽越族)、一部分苗裔(包含畲族)的融合……”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唐代“开元时有29690户近两年10万人入闽。”大批的移民入汀始于此时。由于中原汉人的陆续流入,人口不断增加,遂于唐开元二十四年设置汀州。汀州位于闽西中部,与粤东、赣南接壤,最早有长汀、黄莲(宁化)、新罗等邑,范围广阔,纵横近400公里。据《通典》,唐贞元前已有5330户,人口1.6万人。户口统计所显示的数字主要是汉人。
黄巢的部下朱温投降唐朝,被授予宣武节度使之职。天佑元年,朱温弑唐昭宗,越两年谮位为帝,终于篡夺了唐朝政权,改国号梁,开始了五代纷争的割据局面。
据志载:后梁时(897年),王审知被朱温封为闽王。王审知为了审时应人,确实做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他“折节下士,开门兴学,以育才为急。凡唐末士大夫避地南来者,皆厚礼延纳,筑‘招贤馆’以馆之。”于是中原士大夫纷纷携带家眷,不避艰辛,爬山越岭,分路入闽为王审知效力。从东晋到五代,汉人又由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二次大迁徙。当时中原氏族入汀者数以千计。故汀城有白马庙,奉祀王审知。
宋高宗南渡,金人南下,元人入主,客家人之一部分,又由闽赣迁至粤东、粤北。这是第三次大迁徙。在此期间,中原士族流亡入汀者日众。据说陈朝皇室陈元光裔孙陈叔明共有九子,成为巨族,奉谕凡巨族分居,乃散处九州。“九子分九州,满子封汀州”的陈魁(其实为第六子),字参琬,敕封大夫,携带家室97口迁汀州,为汀州陈姓始祖。陈氏就是宋代入汀的,当时的汀州,地广田多,人口日殷,竟达成10万之众,可谓盛矣。据史志记载,自东晋以来,直到宋代末期,是中原人民大量涌入闽、粤、赣三省边区的时期,因为闽西、粤东、赣南山水相连,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有江河之利,而人口相对稀少,迁来的中原流徙民众到这里有田可耕,有安身之地,环境较为稳定。汀州宁化石壁寨是当时江西入闽和闽北南来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原人入闽的中转站和客家许多姓氏先祖的居留地。”
关于宋末的客家先民迁徙,温仲和在《嘉应州志》卷七方言篇按语里也说“……南宋王象之所著《舆地纪胜》一书,其所引图经,今已无传,其於梅州引图经有云:‘郡,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订赣侨寓者耕焉;故人不患无田,而田每以工力不给废。由今言之,嘉应之为州,山多田少,人不易得田,故多贾于四方,与图经之言正相反,安有不患无田之事哉;然由其说可以知南宋以来,土著之少,由汀赣客民侨寓之多。其实所谓多,是对着无说的,由《太平寰宇记》观之,实现尚比主户类得很远,故《太平寰宇记》载梅州户,主一千二百一,客三百六十七,而《元丰九城志》载梅州主五千八百二十四,客六千五百四十八,则是宋初至元丰,不及百年而客户增数倍,而较之于主,且浮出十之一二矣……。其后,屡屡丧乱,主愈弱,客愈强,至元初大抵无虑皆客,《元史》所载,亦不分主客,疑其时客家之名,已成无主之非客矣。”由此可见,广东省的客家移民,虽然在五代以前已有陆续迁来,但大量的迁移以至在当地居民中占绝对优势,则是宋元之间的事。
从《客家源流考》、《客家源流研究》所引的“族谱”和客家姓氏渊源的研考,大致可以梳理出曾居汀州宁化石壁的客家早期姓氏。据《百家姓辞典》几各姓族谱的初步统计:
晋代永嘉之乱后,由中原南迁入汀州宁化石壁寨的有:卓、罗、郭、詹、邱、何等姓。
唐代安史之乱先后八年(755——763年)及至唐末迁至汀州宁化石壁寨和长汀县的有:廖、郑、温、陈、王、蔡、杨、古、吴、沈、薛、钟、周、刘、卢、李、苏、张、阙、曹、罗、邓、伍、江、梁、谢等姓。
北宋、南宋抗御辽金,以及宋末抗元,烽火江南,几无宁日,在这期间先后迁徙汀州宁化石壁寨和长汀等地的有:曾、谢、邹、欧阳、胡、孙、赖、游、兰、魏、邓、巫、吴、宋、罗、林、江、黄、彭、梁、简、汪、范、赵、官、徐、傅、潘、翁等姓。
据《上杭县志氏族志》载:自汀州宁化石壁经长汀迁上杭县境的计有:丘、江、朱、伍、严、李、官、罗、陈、袁、范、张、龚、黄、曾、詹、谢十七姓,所迁年代多在宋朝,宋代以前的很少。据永定县调查:唐末五代徙入永定的现代存阙氏一姓,南宋迁入的有:卢、廖、郑、胡、江、巫、林七姓。
据武平县地方志、姓氏谱牒等资料,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宁化县尹何大郎作为中原汉人第一户从宁化徙居武平岩前开基。宋代迁来这先后有方、熊、冯、石、丘、吴、林、陈、罗、钟、曾、郭、饶、潘、赵、廖、巫等17姓;始迁于元代者有邓、王、马、刘、朱、李、杨、张、练、胡、修、聂、萧、黄、龚、周、谢、蓝、戴、魏、雷、赖等22姓。
明朝永乐年间,从浙江、江西、安徽迁汀大量客户,一是避差 役,二是顶军、奉例屯田的新客户。
汀州的客家人,经过明朝一代休养生息,人口剧增。据考至明末清初,南迁来汀的姓氏已超过了百家姓。单武平县明朝迁入姓氏就有车、文、上官、卜、包、艾、汤、池、许、吕、危、邬、严、邹、余、郑、范、洪、高、涂、曹、凌、莫、贾、翁、徐、梁、陶、温、董、彭、连、程、傅、薛、欧、侯、舒、毛、童等40多姓(其中不少属于奉调驻屯武所的等军籍)。
明末政治腐败,又值连年灾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加之文官贪敛、武官屠戮无辜,致使官逼民反,农民起义,遍地峰起,清军入关,进逼京师,国祚已衰,天崩地坼。南明福王昏庸,马、阮等群小掌权,依然结党营私、诬陷忠良。及清兵南下,玉石俱焚,大臣史可法殉难,南都失陷,福王出将,腥风血雨,遍于神州。宏光元年乙酉,唐王聿键监国于福州,旋即皇帝位,改元隆武,隆武二年,郑芝龙受清统帅贿赂,并许以“闽粤王”,竟尽撤仙霞关的驻军,清兵长驱入闽,客家群众奋起抵抗,然而敌强我弱,隆武帝汀州蒙难,随臣殉国,汀州、赣州文臣武将,自刎、自缢、跳水或引火自焚者众,黎民百姓仓皇逃难,分迁至粤中及滨海地区,乃至川、桂、湘及台湾,亦有部分远迁至贵州南边及西康之会理。此为客家人第四次大迁徙。明末清初张献忠农民起义失败后,四川一代迭遭兵匪之灾,田园荒芜,赤地千里,地广人稀,一片萧条,清康熙年间清廷颁布优惠政策诏命各地农民迁往开辟垦殖,这是清代有名的一次人口大迁移,所谓“移湖广,填四川。”
清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路与海南岛、台湾、香港、澳门、南洋群岛,其而运至欧、美各洲,这是第五次大迁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距离最长的属于世界范围的客家人大迁徙。
二、从林坚到林宗训
中华民族自古多灾多难,林姓也不例外,林姓之得姓就充满了艰辛和苦难,以及屈辱和抗争,商朝王室是林姓的远祖,至商末纣王无道,纣王叔父,帝乙庶帝比干有贤德,见纣无道,微子去而箕子囚,一片忠心,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而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但昏庸残暴的纣王不听比干忠谏之言,比干被剖心焚面而死,其遗腹子泉生于长林石室,周武王赐姓林,改名坚,林坚即为林姓受姓始祖。武王授林坚为大夫,食采清河(河北清河),后移封博陵(今河北蠡县),食采三千户。衍及35世战国时林皋为赵相,生九子皆贤,时皋称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今林姓堂联有“九龙”、“十德”嵌入,皆出此故。因赵国君王器量狭小,对此十分嫉妒,叫人“择其木皋繁者伐之”。林皋知道面临杀身之祸,赶紧率全家逃往白云山避难,赵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感叹,他说:“贤哉林皋父子也!”林皋和他的九个儿子所传后裔,成为林姓的一个名门望族,堂号称“九龙堂”。50世林尊居济南,汉宣帝时官至太子太傅。其后裔由总堂号“西河”派分出堂号“济南”,林尊为林氏济南堂始祖。这一名门望族以“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为堂联。林坚的42世孙林篡(汉惠帝时任中山郡太守)就已经从齐郡邹县迁居济南,史书就经他为“济南人”。其长兄林辟疆(受封为平棘侯)也是“济南人”,此外,明确记载为“济南人”的还有林坚的43世孙林别,45世孙林述和林常规、46世孙林良、47世孙林元昌、48世林车、49世林凭。以上是在“济南林姓始祖”林尊之先的济南籍历史名人,至于林尊之后则有林坚的51世孙林高(汉元帝时任镇远将军、江州刺史)以及52世林苗(汉成帝时任平原太守)和林闾(汉光武帝石任徐州刺史),燕冀地区在秦汉两代也是林姓裔孙的主要居住地。林坚的41世孙林挚在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被任命为燕相,封平棘侯,食邑千户。当时燕都在蓟(今北京市西南)。林坚的53世孙林鉴在汉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任职燕太守,封永安伯。当时燕郡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林坚的42世孙林纂在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任职中山郡太守,居于中山郡卢奴(今河北省定州市)。林坚的60世林亟在汉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任散骑常侍,尔后调任冀州刺史,居于冀州常山高邑(今河北省高邑之东)。
据历史记载,西汉时代四川地区已有林姓族人居住。林坚的51世孙林高在汉元帝刘爽当政时,受命为镇远将军,又迁往江州刺史。江州即今四川省重庆市江北地区。林高之子林闾,隐居于成都。他是汉代一位精通经史文学的学者,在蜀郡成都培养一批生徒,其中最有名的是成都人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前18年)。杨雄为汉赋大家,作有《甘泉》四赋,极受汉武帝刘彘赏识,此外还著有《太玄经》、《法言》、《广骚》、《方言》等,在哲学、方言学和诗赋文学方面造诣殊深,人们认为与其师林闾的教导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