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街《六桥》
五代,后梁乾化三年(癸酉,公元913年),闽王王审知赐翁(林硕德)分食邑古侯官县治,封第于古侯官大屿头山,令十八翁居之。翁留子随王,而自居于三进封第,见周围玉浦水绕,造桥以渡,有合潮、玉浦、郑屿、温阳之名,贞明元年(乙亥,公元915年)春,十八翁于玉浦之阳别营一第,布石莳花,名曰花屿,又造左右二桥,曰山后,曰玉丘,合以上四桥,称六桥,遂称六桥林氏。当春光潮入,落花随水,荡漾周流,舟楫往来,渔歌夜起,月白风清,翁往还自得其乐焉。 上街《六桥》,在古代称花屿、上溪、上街。即今上街、新峰两个行政村境内,它包括花屿桥、温阳桥、玉浦桥、玉丘桥、合潮桥、上方桥六座石桥。这六座桥,有二个特点:一是桥短时间长。每坐桥都只有十多米长,而始建时间都有千余年历史;二是桥小名声大。每座桥高不过数米,宽也不过数米,而名声却很大。[明] 何乔远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撰的福建现存最早和卷帙最多的福建省志《闽书》、福建首邑第一部邑志《闽侯县志》(欧阳英修陈衍纂,民国22年(1933)刊本)都有记载这六桥的桥名、方位及周围环境:“六桥,在后尾(今称厚美)花屿山下。南屿之外有花屿,周围者六桥,曰合潮、玉浦、郑屿、温阳、后山、玉丘,皆擅花木之胜,宋林安宅居址。”更早的宋《八闽通志》也有类似记载。
现据《六桥林氏族谱》、林其蓉先生于1974年甲寅六月在其爱梅精舍撰写的《六桥考》全文,录入族谱,以资纪念。
《六桥考》
节录旧谱涉及六桥者原文:后梁乾化三年(按:公元913年岁次癸酉),闽王王审知赐硕德公第宅于古侯官之屿头山,即今花屿。公见周围水绕,造木桥以渡。有郑屿、温阳、玉浦、合潮之名。乙亥贞明元年(按:公元915年)春,十八翁又造左右二木桥, 曰山后, 曰玉丘。及第六世孙居广公运石造上方桥,即山后桥,又就玉丘桥,俱易以石梁。并刻其德配陈二十一娘云。
六桥表
花屿桥,俗呼双合桥。温阳桥,俗讹温头桥。玉浦桥,俗呼杏杨桥。玉丘桥,俗呼林前桥。合潮桥,俗呼石塘桥。上方桥,今称新丰桥。
花屿桥
在旧祠东北里许。谱称郑屿。因其前达郑屿,俗呼祖厝双合桥,谓北达赤塘,南通玉浦也。按:明 曹能始《名胜志》谓花屿,为林公硕德赐第宅之地。有亭台花木之胜。又按:旧谱载:花屿桥,镌有兴和里,元丰庚申年(按:公元1080年),弟子林怀资重修等字,今石多折损,字亦不全。
乡晚林退翁翁花屿桥诗云:
过桥便入鼓山阿,双合溪流漾绿波。统使园亭虽易代,奇花还是此间多。
温阳桥
下图为1978年前温阳桥:
在祖厝六桥林氏旧祠前去三百二十步,计有两门,俗讹呼为温头桥。桥面左梁石刻陈二十三娘,为亡夫林十八郎,张与室叶二十二娘,萧仁宝与室张二十二娘,各舍梁乙条;右染石刻:元丰三年庚申(按:公元1080年),弟子林怀资重修,为四恩三有。舍梁 条。又已未至于祥符九年(按:公元1079~)丙辰基止木石。按:旧谱载,怀资,系居广公子,任侠好义,有父风,曾修花屿、温阳各桥。
上图目前温阳桥现状图形
林退翁温阳桥诗云:
路距宗祠里许长,桥名原是署温阳。元丰三载重修日,石刻今犹列两旁。
玉浦桥
在杏山东里许,桥有两门。后缩为一大门。是桥下达埔口南屿各处,为乡中出口孔道。俗又称杏杨桥,因近属杏山,南接梧杨也。按:1963年,邱明萧宗波子在南泽,汇款为70寿。波以是款,命子守元,取里人修是桥云。按:桥旁石刻有:林居广同室二十一娘,舍梁重造等字。今已不见矣。
林退翁玉浦桥诗云:
玉浦滢洄数里长,石桥建在杏山旁。春来更觉风光好,半是桃花半绿杨。
下图为1978年的玉浦桥:
上图目前玉浦桥现状图形
玉丘桥
在上街大宅埕前一百三十步。初为十八翁叶构木桥,後六世孙居广易以石梁,计有三门,俗称林前桥,桥旁右刻:林居广同室二十一娘陈氏发心舍梁六条重造等字。明季桥坏,僧惠信住兴琳寺,募缘重修。清初梁折其二,俱沉池底。此桥遂废,至1972年,里人起出石梁,每梁剖开两片,以为玉浦水闸云。
林退翁玉丘桥诗云:
总因桥断旧途荒,池底优存旧石梁。从古城池有兴废,休论村落小沧桑。
合潮桥
上图目前合潮桥现状图形
在上街石鼓埕西,俗称石塘桥,或称新宅桥。旁通旗麓各村落。按:桥梁左右刻云:闽县陈彦远为亡考三十二郎、妣林六娘,舍身造桥二所。右梁石刻云:政和七年十月 日。考政和为北宋徽宗年号,政和七年即公元1117年。
林退翁合潮桥诗云:
石鼓埕西右石塘,石梁横跨水中央。政和七载桥重造,石刻题为卅二郎。
上方桥
在杏山西西南里许。初右山后桥,为十八翁构一木桥。至六世孙居广易以石梁。计三门。今缩短为一大门。俗讹称上峰桥。近年新宅、上峰,两处合为大队,简称新峰桥,今上街新镇渐由大宅弄移至桥西,建有供销社、医荮公司、邮电分局、油厂、建筑社、粮店等,为上街最热闹之地,拽:父老云:上方桥旧有石刻载:兴和里林居广同室中陈二十一郎,舍桥梁六条云云。今以通弄所系,拓宽改以水泥建设,旧桥梁垫于桥底,字亦不见。按父老相传:居广公富而无子, 祈梦某寺, 梦仙翁示要有子, 必尔妇受千人跨。公悟,乃广修各处桥梁,并刻有室中陈氏二十一娘造等字。后果得子,即怀资公,长亦好侠好义,有父风焉。孙名虎,宋代进士,入宦后子孙他迁。
上图目前上方桥现状图形
林退翁上方桥诗云:
桥在唐时号上方,宋初始用石为梁。当年故事流传久,镌刻曾题廿一娘。
下图为1978年前的上方桥:
六房其锐先生亦有六桥诗:
吾乡胜迹有六桥,千载行人誉未凋。信是祖先留伟业,从教子姓认名祧。
好劳病涉功何钜,大利交通德广昭。石刻铭勋须谨记,光宗各自展高招。
上街《九井》
九井考,吾乡上街,古称为花屿、上溪,至光绪季年始改称为上街。乡中古有九井,皆唐宋时建筑物,其井栏石刻尚存一二可考。今特远稽里乘,近询乡老,乃定九井之所在地,并载古今名称之各异,以供后人考证,亦饮水思源,不忘祖泽云:
按:九井皆在六桥以内,余若丹屿井在丹屿大街旁,赤塘井在赤塘池上,兴琳寺内两井,因寺毁今已填塞。又寺后二百步有一井,对面凤尾里,井在彭塔尾,建筑年代亦久,均不在九井之数。
九井表
长房花屿井 即祖厝井
长房府园井 即园栏井
二房弄后井 即二房井
三房帅府井 即石鼓井
四房门前井 即四房井
五房花门井 即大街井
六房杏亭井 即弄里井
七房荔墩井, 即祠后井
通用上方井 即桥头井
以上九井俱在六桥之内。
长房花屿井
在旧祠后右边,俗称祖厝井,井栏石刻景祜二年(按:公元1035年)岁次乙亥造。与荔墩井并称蟹眼。1969年重修,其旧井栏已毁。
长房府园井
在府园之南,以井栏系石凿为园形故名,并无石刻,此井在新建上街中心小学前十余步。
二房弄后井
在新峰大宅弄右边之后,今俗呼为二房井。
三房帅府井
在新宅元朝元帅府前左边,俗呼石鼓埕井。
四房门前井
在上街四房祖厝前左边,俗呼为四房井。
五房花门井
在杏亭大街旁,井栏石刻仅存乾口丁卯三字,按:宋太祖有乾德(按:公元963~967年)年号。北宋真宗之乾兴年号去景德十二年。据其营又查:“乾口丁卯” 应为宋乾德五年岁次丁卯,即公元967年。
六房杏亭井
在杏山前横弄(俗称后门弄)内,去六房祖厝七柱厅仅百步。
七房荔墩井
在旧祠后左边。俗呼祠后井,其井栏石刻景祜元年(按:公元1034年)造,与花屿井并称蟹眼。今没人民居地枰下,其井栏已毁,仅见井口。
通用上方井
在上方桥头数十步,或称桥头井。
以上九井俱在六桥内。林退翁九井诗云:
曾传九井上溪村,古篆栏旁石刻繁。
一姓居乡从衍派,千年饮水要思源。
纵横地脉钟为瑞,洁白家风汲不浑。
到底泉甘由土厚,至今祖泽尚长存。
又诗云:
九井泉甘旱不浑,千家晓汲语声渲。
云祁近更多蕃衍,饮水须知念本源。
府园山古井考
府园山,古称屿头山,又称花屿,谱载后梁乾化三年(按:公元913年),闽王王审知赐我始祖硕德公甲第于此。据父老相传,赐第已经回禄,成为废墟矣。今1974年农历五月上街大队,建中心小学教学楼其上,掘地2米许,现一古井,建筑坚固,上盖石板,纵横1米,井腹大亦1米,水犹澄澈不腐,深约7米有奇云。
按:是井掩盖不用,必有原因。或人没井中,予防后患,宁废弗用;或第宅既毁,井亦无用;或残唐兵乱,居人避寇他迁,掩之而去。大约不出这三者之故。或谓是井未必唐季,余谓不然,夫厝屋既毁,山上凿井有何所用?且井旁残砖、犹是古制,鄙意定为残唐建筑物,但年代久远,莫从稽考,请考古专家一决之。
林退翁府园山古井诗云:
古井年深发现迟,残唐两宋亦难知。
吾乡古迹留佳话,要得方家一析疑。
又按:吾乡九井,多宋代所造,并在人居稠密之处,府园山古井则在山上,是九井前建筑无疑。
丹屿街古井
位于上街村丹屿街横路泰成、泰洛厝边,属九井之后之古井,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爱国侨胞林新楠捐资整修后,加上环境美化,显得十分壮观,虽然目下家家都有自来水了,但此井水仍然有用。
凉伞桥
上图目前凉伞桥现状图形
在上街新峰村境内,上方桥以南横跨玉浦,为六桥之后之拱形石桥,从桥下向上看,酷似梁伞,因而得名。此桥始建于明。
林退翁凉伞桥诗云:
跨港长虹廿丈赊,六桥以外又增加。桥名凉伞知何意,殆欲高撑荫万家。
超山桥
超山桥位于旗山东北麓超山寺前,桥墩四门,石切基座。初名坐椅桥,又名四门桥,宋上街六桥林氏六世祖居广捐资以建。(恭录《八闽旗山志》编纂委员会编的《八闽旗山志》1993年3月出版,第43页)此桥至今尚在使用之中。
濡沁桥
濡沁桥亦位于超山寺附近,亦由上街六桥林氏六世祖安世,字居广,公继完成建造十四门桥、超山禅寺工程之后,与坐椅桥同时建造的,初桥墩三门,全石构造,又名三门桥。
十四门桥
十四门桥坐落在上街镇榕桥村,以桥孔有十四个故称。《闽都别记》载:“十四门桥在招贤里,叠石为桥,水流孔道十四,故名之。”《闽侯县志》亦记载:“十四门桥,在招贤里,叠石为桥,酾水凡十四道。”(摘自民国《闽侯县志》[校点整理本]),1995年,第47页),桥下流的是溪源汇流而下的溪流经此流经青洲港、岐头港、马保港、出九孔水闸汇流到闽江。此桥为上街六桥林氏第六世祖林安世,字居仁,公所创建的,长100余米,宽1。74米。由六桥林氏六世祖林居广始建於宋孝宗淳熙丁酉年,经5载,至辛丑年(1177~1181)始成功。安世公字居广,富甲一方,田粮每岁输官者建6万,因感两岸往来不便,自捐资贷石造桥。此桥扼山乡交通要冲,是上街诸村民去旗山种田、讨柴、垦山所必经,又为山民销售山货之要道。明 郑元韶(过十四门桥)诗云:
西望旗山数里遥,寻常春游阻耕樵。而今游客过多少,忆渡溪源十四桥。
至清末民初,十四门桥自然损坏严重,于民国十八年(1930)岁次庚午,我上街六桥林氏第二十八世孙林文瑛予以重修。始造及重修,均在桥面上有题刻,始造时在石板桥面上阴刻:“兴禾里林居广与室中陈二十一娘同发心舍造石桥一十四门,上报四恩口口,下及一切含生,同沾福利”。 这是林居广创建十四门桥的根据。十年“文革” 时始毁,今犹存字模。十四门桥一九八九年三月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