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5569|回复: 0

福建林氏历代登科状元进士名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6 18: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资料来自天下林氏论坛:lin.sfbbs.net/?w-view-tid-34062.html
福建林氏历代科名表(部分)

唐代福建进士科名表

姓 名        籍 贯        及第年份   
林藻        莆田        贞元七年(791年)   
林简言        福唐        大和四年(830年)
林鶠        晋江        开成三年(838年)  
林滋        闽县        会昌三年(843年)  
林勖        闽县        大中五年(851年)  
林慎思        长乐        咸通十年(869年)
林征        长乐        乾符二年(875年)
林嵩        长溪        乾符二年(875年)
林衮        闽县        大顺元年(890年)

        
元代福建进士科名表  

姓  名        籍  贯        及第年份
林冈孙        兴化路莆田        延祐五年(1318年)
林兴祖        福州路罗源        至治元年(1321年)
林以顺        兴化路莆田        至治元年(1321年)
林仲节        福州路宁德        泰定元年(1324年)
林隽        福州路福清        至正二年(1342年)
林韶        福州路福清        至正十四年(1354年)
林文寿        福州路闽县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
林海        福州路闽县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


明代福建乡试解元

年   份        解元姓名        籍贯      
洪武四年(1371年)    林谷显        长乐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林赐        长乐
永乐九年(1411年)        林志        闽县
宣德元年(1426年)        林时望        莆田   
宣德七年(1432年)        林同        莆田
正统三年(1438年)        林侨        长乐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        林□        同安
弘治五年(1492年)        林文迪        宁德
弘治十一年(1498年)        林士元        侯官  
正德二年(1507年)        林文俊        莆田
嘉靖四年(1525年)        林东海        莆田
隆庆四年(1570年)        林奇石        同安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林欲楫  

明代福建状元名表

姓 名        籍  贯        及 第 年 份
林环        兴化府莆田        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
林震        漳州府长泰        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

明代福建榜眼名表

林志        福州府闽县          永乐十年(1412年)

明代福建探花名表

林文        兴化府莆田          宣德五年(1430年)
林士章        漳州府漳浦        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林釬        漳州府龙溪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清代福建乡试解元名表

年 份        解元姓名        籍贯   
康熙十一年(1672年)    林鉎       龙溪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林昂       侯官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林廷选       同安   
嘉庆九年(1804年)      林凤翘       长乐
道光元年(1821年)      林文斗       安溪   
光五年(1825年)        林扬祖       莆田
道光十四年(1834年)        林廷祺        侯官  
光绪十九年(1893年)        林旭        侯官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林传甲        侯官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林志烜        闽县  


乾隆元年(1736年)诏试博学宏词科 福建三鼎甲人名表

科 名        姓 名        籍  贯        及 第 年 代
状 元        林鸿年        福州府侯官        宣宗道光十六年(1836年)
榜 眼        林枝春        福州府闽县        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


============================================以上为福建方志委员会撰


宋代福建龙溪进士科名表  
姓 名        籍 贯        及第年份   
林曼          龙溪         庆元二年壬午
林脩          龙溪         庆元六年丙戌
林磐          漳州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
林訏        龙溪          元佑六年辛未
林彦质               北宋徽宗崇宁五年
林观国        龙溪         绍兴十二年壬戌
林翰          龙溪         绍兴十八年戊辰
林麟          龙溪         绍兴二十一年辛未
林德彦        龙溪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
林文蔚        龙溪         绍兴三十年庚辰
林宗臣        龙溪         乾道三年丙戌
林孔昭        龙溪         淳熙五年戊戌
林士蒙        龙溪         淳熙五年戊戌
林士熙(蒙弟) 龙溪         绍熙元年庚戌
林复亨        漳州         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
林士颐     漳州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
林孟肃        龙溪         庆元二年丙辰
林嶸          龙溪         嘉定四年辛未
林幼安(宗臣子)龙溪        嘉定十六年癸未

------------------
林载周        龙溪         皇祐五年癸巳
林元          龙溪         元祐三年戊辰
林几          龙溪         政和二年壬辰
林 馬辛        龙溪         绍兴八年戊午
林行中        龙溪         绍兴十二年壬戌
林樟(璋)    龙溪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
林 木聖       龙溪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
林黄中        龙溪         绍兴三十年庚辰
林梦翼        龙溪         隆兴元年癸未
林雲          龙溪         淳熙二年乙未
林谕          龙溪         淳熙八年辛丑
林雷          龙溪         淳熙十四年丁未
林师德        龙溪         绍熙元年庚戌
林 木巳       龙溪         开禧元年乙丑
林 林         龙溪         嘉定元年戊辰
   土
林蒙亨        龙溪         嘉定七年甲戌   
林能千        龙溪         嘉定十年丁丑
林揆          龙溪         嘉定十六年癸未
林庆忌        龙溪         绍定二年巳丑


元代进士表(龙溪)
林弼                      至正七年丁亥

明代进士表(龙溪)
林(瑶)                  洪武二十七年甲戌   
林兆                     正统元年丙辰
林雍                     景泰五年甲戌   
林同                     天顺四年庚辰
林魁                     弘治十五年壬戌
林應奎                   嘉靖五年丙戌
林釬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
林曾                     万历四十七年巳未
林名香                   崇祯四年辛未
林梦官                   崇祯七年甲戌   

林时望    解元     宣德元年丙午

清代进士表(龙溪)
林雙鲤                   乾隆元年丙辰


=====================================================龙溪县志记载

补充:漳州府进士
林琼宗     南宋度宗咸淳四年
林乾     南宋度宗咸淳四年
林保     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
林匡     明英宗正统三年
林泰     明代宗景泰元年
林济     明宪宗成化元年
林表     明宪宗成化五年
林魁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
林浩     明武宗正德二年
林梅     明世宗嘉靖八年
林功懋     明世宗嘉靖十一年
林圭     明英宗天顺四年
林文焕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
林策     明世宗嘉靖十七年
林应奎     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
林一新     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
林敬     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
林绍     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
===============

宋明清福州市郊区籍历代进士表
林执善 城门 城门 宋开禧元年(1205年)

林 桶 盖山 吴山 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

林 存 琅岐 龙台 宋端平二年(1235年)
  
林 硕 亭江 长安 明 永乐九年(1411年)

林文秩 建新 洪塘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
  
林文秸 建新 洪塘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
  
林元美 城门 林浦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
  
林孔兹 盖山 吴山 明景泰二年(1451年)
  
林 璟 盖山 吴山 明景泰二年(1451年)
  
林 玭 建新 洪塘 明天顺八年(1464年)

林 瀚 城门 林浦 明成化二年(1466年)
  
林 于 亭江 长安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
  
林 瑭 建新 洪塘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
  
林庭 城门 林浦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
  
林文缵 建新 洪塘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
  
林 炫 城门 林浦 明正德九年(1514年)
  
林 坣 建新 洪塘 明嘉靖五年(1526年)
  
林 璧 建新 洪塘 明嘉靖八年(1529年)
   
林庭机 城门 林浦 明 嘉靖十四年(1535年)
  
林庭坣 城门 林浦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
  
林 燫 城门 林浦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林 烃 城门 林浦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林文熊 城门 城门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林云铭 城门 林浦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
  
林闻誉 城门 林浦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
  
林枝春 城门 林浦 清乾隆二年(1737年)
  
林瑞春 螺洲 洲尾 清嘉庆六年(1801年)
  
林 铨 城门 林浦 清嘉庆六年(1801年)
  
林家和 琅岐 吴庄 清嘉庆十年(1805年)
  
林 筠 螺洲 店前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林元赓 城门 林浦 清光绪二年(1876年)
  
林清照 城门 林浦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林振先 亭江 长安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林庭 木昂
  
  林庭 木昂,字利瞻,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林瀚次子。明成化八年(1472年)五月二日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迁职方员外郎。时刘大夏为兵部尚书,锐意改革。以林庭年壮精明,故升其为武库郎中。林庭依据旧例,严究积弊,又运用适宜,豪门世族不敢营私舞弊。刘大夏大喜,调林庭为职方郎中。遇边境警报至,林庭即草缮公文,皆中机宜,而于推荐将领,尤为慎重。此时,刘瑾党羽吏部尚书张綵知林庭才干,欲荐为御史,以为己用。林庭识其阴谋,谢绝不就。乃外任苏州知府。上任后,即察访民情,节省各项经费。时连年大水,民生困苦,而刘瑾仍派太监往苏、杭征税采物,林庭乃上疏奏曰:“苏州为东南财赋之区,今大水成灾,城市乘舟,野无寸草,如再征税,民必逃走,或因此生变。今请尽免粮租,停止派遣太监,罢额外税收。并请将浒墅关税银以救灾民!”户部初不肯办理,经林庭再疏力争,始定灾伤十分之七,百姓欢悦。3年后,林庭以政绩升云南布政司左参政。离苏州之日,民众沿途洒泪送别。至云南,时景东边部百姓欠税久不能还,武官工资亦不能发,林庭乃破例许与境外进行牛马、布帛买卖,税收乃有盈余。正德九年(1514年),林庭以父老,请归侍养。
  嘉靖元年(1522年),林庭父忧服满,起任江西左参政。上任即派人编纂十三府志,自任总编。曾自表:“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则何事不可为?”江西人因称其为“三不要”。后历湖广左、右布政使,以政绩升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转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南京锦衣武弁充滥,林庭大力精简,节费甚多。入为工部右侍郎,上疏言四事:省营建以节财用;核织造以供赏赐;计工料以省冒滥;专官守以司出纳。又言:“内府岁用钢铁千万斤,请立法五年一修,十年一造。”乃节省公帑数十万;进左侍郎。嘉靖十四年(1535年)五月,辽阳、广宁军士叛乱,经朝臣荐,世宗乃命林庭兼都御史领敕往抚。林庭移书巡按御史曾铣,密授方略及首恶姓名,乱首立即被擒,乱事乃定。以功升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时灾害连年,即上疏请撤还采木、烧造诸使。由林庭负责修建的慈宁宫及奉先、崇先诸殿,都既堂皇而又省费,计划设施多称上意。后请退休,朝廷赐道路费用,乘传车归里。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三日病卒于家,赠少保,谥康懿。
  林庭著有《小泉录稿》6卷、《福州府志》40卷、《文集》10卷及《鳞鸿集》等。
林 瀚
  
  林瀚,字亨大,福建闽县(今福州市)林浦人,明宣德九年(1434年)生。父林镠,历任知县、知府。成化二年(1466年),林瀚登进士,授庶吉士。次年冬,因母逝世,回籍守制;成化五年(1469年),为父丧守制。服满,授编修。成化十一年(1475年),参加修《通鉴纲目》;两年后书成,升修撰。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左春坊左谕德。
  弘治元年(1488年),孝宗嗣位,林瀚受召修《宪宗实录》,任经筵讲官。三次任会试同考官,一次主持顺天乡试。弘治三年(1490年),升国子监祭酒。弘治九年(1496年),升礼部右侍郎,仍兼祭酒事。在国子监任职近10年,待诸生严而有恩,凡评选和差拨,都按规定办理,虽世家子弟,也不通融照顾。国子监膳银每岁节余数百金,林瀚分文不取,全部入库,用于修建官署学舍。后任吏部左、右侍郎,任内杜绝请托,门无私谒。
  弘治十三年(1500年),林瀚升任吏部尚书,上疏陈请12事:“明黜陟,去冗官,清吏弊,定庄田,折盐钞,处监生,严军政,省供应,收才望,禁贪污,停不急,宽民力。”巡按御史王献臣被诬下狱,儒士孙伯坚等走太监门路,为中书舍人。林瀚认为不可,上疏力争,孝宗不听,便请求退休,不许。当时,太监李广等人用事,奸臣当道,贤人去职。林瀚又上疏,条陈4事:保固南京,以重祖宗之根本;佑启皇储,以重天下之根本;抚安万姓,以重邦家之根本;增进贤才,以重政治之根本。因遇事敢言,直声远播。
  弘治十四年(1501年)孝宗死,年仅15岁的太子嗣位为武宗。武宗糊涂无知,且宠信宦官刘瑾等人;沉湎于玩乐,致使内府支出大增。正德元年(1506年),林瀚调任为南京兵部尚书,因知是刘瑾夺其吏部大权的阴谋,使称病不就,并上“养正心、崇正道、务正学、亲正人”四事。乞归未许,林瀚进退两难。时灾异数见,林瀚及南京诸臣趁机条陈时政,劝武宗效法先帝,亲贤远佞,整顿边备,节约费用,并且指斥太监当权。刘瑾因此怀恨在心,设计陷害林瀚。
  正德二年(1507年),林瀚被贬为浙江布政司左参政,罢归。此后,家居十余年,先后撰写《南平新县记》、《福州欧阳公河记》、《重修怀安县学记》等,记录福州一带水利、城建、文教情况。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以罪获诛,朝廷复林瀚原官,仍准致仕。正德十四年(1519年),林瀚卒。其著述有《经筵讲章》、《泉山奏议》、《泉山集》等。
林 润
  
  林润,字若雨,号念堂,福建莆田人,明嘉靖九年(1530年)生。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林润登进士第,授临川知县。不久,升任南京山东道御史。临行,工部侍郎严世蕃嘱道:“无刺论当世事。”但林润到任后,先劾祭酒沈坤擅自杀人,又劾副御史鄢懋卿在外地“骚扰”,再劾伊王典瑛广拓府第。嘉靖四十年(1561年),疏请变通宗室岁禄,以减轻各地负担;又继邹应龙之后疏劾严世蕃、罗龙文朋比为奸,行多不轨,使严世蕃、罗龙文终被遣戍。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兴化(今莆田)遭受倭寇侵扰,林润奏请蠲免租税3年,又请发库银抚恤贫困,重建学宫,修筑海堤,受到郡民称道。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冬,林润巡视江防,查知严世蕃留居江西家里,不到雷州戍所,罗龙文也从浔州戍所逃回徽州老家,并多次到江西与严世蕃密谋,暗通倭寇,招集亡命之徒。于是,林润上疏朝廷,世宗闻之大怒,命斩严世蕃、罗龙文,没收严世蕃家财,彻底究治严、罗党羽,民心称快。不久,林润升任南京通政司参议,后又任太常寺少卿。
  隆庆元年(1567年),林润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苏(州)、松(江)诸府,因持政宽平,巡视中常延见父老,问民疾苦,颇得百姓欢迎。后又疏奏建议10余条。隆庆三年(1569年),林润病逝于官邸。
  林润著有《原治疏稿》6卷,《林中丞集》3册。
林道楠
  
  林道楠,字廷任,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详。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知进贤县。时遇荒年,林道楠开仓赈济饥民,并乘小船,遍历穷乡,按人口发赈粮,夜则宿船上,不入民舍。先后多次上奏,请求借耕牛、谷种给农民。主持修筑官圩,提供灌溉之便。任上亲自参加丈量田亩,按实确定赋税,对有权势的豪绅,也绝不徇情。
  后被召任御史,历按应天、陕西、广西等地,不受私人嘱托,不徇私办事。按察陕西时,见供自己饮食的器皿都是银制,向随从查问原因。随从回答,这是陕西惯例,且为防止鸩毒。林道楠不以为然,命人撤去银制器皿,说:“吾以恩信待人,何防之有!”一郡守乃某侍郎亲信,有贪污行为,亦予弹劾,直至将其罢免。林道楠在御史台18年,“劾太监张鲸,救御史曹学程,论尚书石星,主封事、著丰采”,升为太仆少卿。死时,家中十分贫困,两儿子徒步奔走四方谋生。林道楠清廉高洁的品格,深受民众敬重。
林扬祖
  
  林扬祖,字孙诒,号岵瞻,福建莆田人,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7岁丧父,由母翁氏教养成人。
  道光五年(1825年),林扬祖以拔贡举乡试第一。道光九年(1829年),登进士第,授官刑部主事,升员外郎,记名御史,充方略馆纂修。道光二十年(1840年),任广西主考。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乞归,终养祖母。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回京补湖广道监察御史,升工科掌印给事中。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入直军机处。稽查京师粮仓时,所陈利弊受到皇帝的嘉许采纳。不久,奉命巡视南、北城。
  咸丰元年(1851年),任河南道台。革除积弊,节省河工费用银5万余两,受河督慧秋谷称赞,赏戴花翎,升河南按察使。咸丰三年(1853年),加盐运使衔,署河南布政使。不久,授陕西按察使,升陕西布政使,调甘肃布政使。任职期间,政声颇著。
  咸丰九年(1859年),林扬祖署陕甘总督,适逢阅兵大典,奉命出巡。新任总督乐斌对林扬祖出巡不满,考绩时称林扬祖:“年老力疲,难膺方面”。林扬祖因此以原品休致归里。启程时,因盘缠无措,向山西汇局贷款,抵家后卖衣物偿还。
  林扬祖居家20余年,历任莆田擢英书院、郡兴安书院和仙游、永春、厦门等书院山长。课余,习柳帖,读史鉴,作《归食日记》。光绪九年(1883年),林扬祖卒于家中。
林寿图
  
  林寿图,初名英奇,字恭三,又字颖叔,别署黄鹄山人,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生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祖林元炳,乾隆举人,官江宁督粮同知。林寿图早岁丧父,赖母张氏苦节扶养,督导读书。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成进士,官工部主事。时大臣倭仁、曾国藩等在京提倡经世之学,林寿图被邀参加讨论。咸丰二年(1852年),考取军机章京,以工楷书,得任帮办总章京,负责起草机要文字。
  林寿图明敏机警,议论皆中肯切要。尚书陈孚恩为权臣肃顺死党,声势煊赫,与林寿图有姻谊,而林寿图不与往来,及陈孚恩被祸,亲友尽散,独林寿图尽力救济其家。大学士彭蕴章爱林寿图才华,欲林寿图出其门下,托人示意,而林寿图不往。
  太平军起事广西,进取武汉,军报紧急。林寿图早夜轮值,不辞劳瘁,有暇则与学者林衣言、邵懿辰等研究学术。历任实录馆纂修、协修兼提调。咸丰五年(1855年),升员外郎。咸丰六年(1856年),充工部两窑厂总监督。咸丰九年十二月,任山东道监察御史。时福建吏治极坏,闽浙总督庆端与布政使裕锋共同贪污害民,林寿图上疏,揭发其罪恶,请予罢免,并请以降调浙江布政使徐宗干巡抚福建,经朝廷批准施行,林寿图由是直声远播。
  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林寿图奉旨抽查漕粮,出屯天津大通桥。其时海运正供才过桥而未入仓的粮食尚有9万余石,因英法联军进逼大沽,车户逃散,无人装载,监运官员亦坐视不管。林寿图上疏弹劾监督不力的官员钟霖、景祥2人,自负督运之责。招募运工装载,江浙、山东、河南漕粮得以畅通,全部入仓有24万余石。先是,满人御史阿克敦布受花户(非常运车户)邢三财贿,故意延缓粮运,侵吞仓储,林寿图奏饬仓场侍郎拿办,邢三却逃匿御史家中,逍遥法外。林寿图查访详确,即会同有关衙门,搜查御史家,捕获邢三,立置于法,官民称快。
  同年六月,英法联军北犯,逼近大沽北塘,朝廷派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督办海防,负抵御之责。僧格林沁拟尽撤北塘守兵,退驻营城,纵洋兵上岸,然后用骑兵合围歼灭。林寿图以为不可,上书谏阻,僧格林沁不用其言。英法军遂不战而占领北塘,击溃骑兵,攻陷通州,直逼京师。咸丰帝携宫眷及亲臣仓皇出走热河,留其弟恭王奕訢在京,与联军议和。林寿图曾预疏谏阻,不被采纳。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病死热河,遗诏令年方6岁的独子载淳(同治帝)嗣位,并以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辅政。载淳嗣位后,其生母叶赫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有政治野心,秘密联合恭王奕訢夺取权力。时《北京条约》已签订,英法联军退出北京。九月,慈禧太后挟幼主回京,发动政变,垂帘听政。次年,改元同治,授意留京诸大臣共同上疏,罗列载垣、端华、肃顺等罪状,林寿图与御史李鹤年、何璟、卞宝第等皆预其谋。载垣等人皆被处死。林寿图因功渐为慈禧太后所器重。
  慈禧太后对中枢人事作重大更动,林寿图因上求才务实疏,疏中所列人员和事实大触时忌,虽蒙“嘉许”但不采用。十一月,林寿图升任礼部给事中,巡视中城,兼署兵部给事中、浙江道监察御史。
  同治元年(1862年)九月,林寿图改任顺天府尹,专管京畿督捕事。十一月,巡视四旗觉罗官学时,有一亲王亲戚的墓佃与平民发生争执。墓佃掳平民妇女却反诬平民。林寿图不顾亲王说情,严惩墓佃。因此不安其位。
  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林寿图出为陕西布政使。其时西北回民响应太平军起义,纷起反清,故人多不敢往陕西做官。林寿图独单骑上任。至西安时,省会已宣布戒严,林寿图缒城而入,官民皆惊佩。上任后,即严惩奸吏,抑制悍将,并集流亡,招商贾,兴屯田,数年间地方元气渐复。
  同治四年(1865年)夏,伊犁参赞联捷统兵过陕,大索夫马,数额增加几倍,民以为苦。林寿图与之力争,裁减半数。联捷大怒,疏奏地方官供应不足,贻误军务。林寿图受“降调”处分。后陕甘总督杨岳斌据实上奏,林寿图得复原职。
  同治七年(1868年)十月,钦差大臣左宗棠奉命督办陕甘军务,西击回军。左宗棠驻军西安,令藩司筹饷百万,大举出关。林寿图历陈困难,筹饷之议乃暂息,左宗棠大不悦。有士兵犯法,罪不至死,而左宗棠欲杀以立威,交林寿图执办,林寿图仅杖责而释放。西北既平,左宗棠恃功自比诸葛亮,林寿图以微言讽刺,左宗棠极为愤怒。后林寿图丁母忧回福州,服满入京补官。
  光绪二年(1876年)七月,林寿图出任山西布政使。山西旱荒连年,百姓逃亡,藩署文书堆积如山,多为各县因灾请赈、请缓征或为上级催解协饷。林寿图甚感棘手,有人劝其自请劾罢,未从。光绪三年(1877年)六月,左宗棠积前后嫌恨上疏劾林寿图“怀存私见,不解协饷,不视急需”,林寿图因而被免职。
  解职后,林寿图由山西至湖北,逗留武汉。两江总督沈葆桢以同乡之谊,聘主南京钟山书院。及沈葆桢死,乃回福州。林寿图曾在鳌峰、致用书院执教,待诸生如子弟;早岁也曾在水部教读,与琉球馆为邻,中山子弟多受业为弟子。
  光绪八年(1882年)秋,闽浙总督何璟奏荐林寿图为团练大臣,授四品顶戴。光绪九年(1883年),奉旨送部引见,因病不赴,光绪十一年(1885年)卒。
  林寿图生平著作甚多,已刊著有《黄鹄山人诗钞》、《榕荫谈屑》、《启东录》与《华山游草》等。亦工诗,清末学者谢章铤曾评述:“颖叔诗之工,一时魁人杰士,无不怵服。”

林 启
  
  林启,字迪臣,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家住城内。父林庆墀,廪生,以教书为业。林启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及第,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督陕西学政。在任上,注重学风,教导生员“勿染烟癖(鸦片)”、“勿包揽词讼”。光绪十五年(1889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曾应诏建言4点:(一)简文法以核实政;(二)汰冗员以清仕途;(三)崇风尚以挽士风;(四)开利源以培民命。但未被朝廷采纳。
  中日战争,中国惨败,慈禧太后仍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林启愤然上疏:“请罢颐和园之役,以苏民困。”不久,外放任浙江衢州知府,任职不到两年,劝民种桑养蚕,整顿谷仓,以备荒年;惩办劣绅,为民昭雪冤案;整顿充实正谊书院,创办义塾。这些措施,受到民众欢迎。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林启任杭州知府,整顿旧习陋规,勒石禁止送红包、收水门私税,鼓励民众告发不法官吏和衙役,惩办包揽讼事的文人,对侨居杭州外国人的不正当要求予以抵制。经过整顿,风气大为改观。
  林启在杭州任上创办“求是书院”、“养正书院”和“蚕学馆”3所新式学校,传播新知识,发展农桑事业。求是书院成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正月,校址在蒲场巷。此地原为普慈寺,因寺僧不守清规,影响极坏。林启驱逐僧众,将寺宇改为书院。这一举动得到巡抚廖寿丰的支持,并委其为总办(校长)。林启拟订章程,延聘师资,第一期从举贡生监中选取30名入学,聘请美国人王令赓(华名)任总教习(教务长),讲授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林启亲自授课、阅卷。学校初办时,经费十分困难,林启裁撤其他旧式书院的“膏火费”予以补助。第二年,又选拔何燮侯等4名高材生赴日本留学。由于求是书院办学有成绩,光绪二十八年(1901年),改名浙江大学堂。
  杭州古有“丝绸之府”之称,可是到光绪(1875~1908年)初年,出现“蚕窳而丝劣”的状况。林启刚到杭州任上就呈报抚署,请求拨银36000两开办蚕学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在西湖金沙巷正式开办蚕学院,自己兼任总办,聘请留法学生江生金为总教习(后改聘日本人任此职),课程设有理化、动植物、蚕体生理、病理、解剖、气候、土壤、饲养、植桑、缫丝、采种等,学制两年,入学资格要秀才出身;学馆除供给膳食外,每月发零用钱3元,虽向省内外招生,生员还不满额。蚕学馆精选的蚕桑良种和先进饲养技术,很快广为传播,全国各地争购蚕种桑苗,并仿效创办蚕桑学校,如福建的蚕桑局,广东的蚕桑学堂,还有四川、南京也先后办起蚕桑专业学堂,其师资都聘自浙江蚕学馆的毕业生。著名的杭州蚕桑学校就是由蚕学馆发展起来的。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林启又办养正书院,院址在大方伯(今新民路),那里原为圆通寺,亦因僧众不守清规,被林启改为学院。“戊戌变法”后,清政府为抑制革命思潮,明令各省停止办学。林启改用“书塾”名义继续办。书院设有国文、经学、修身、算术、历史、地理、物理、英文、音乐、体操等学科。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名杭州府中学堂。在林启兴学精神影响下,安定学堂、宗文中学先后成立。
  清廷借口防范革命党人潜伏,禁止国内新办学堂,浙江巡抚张曾也表赞同。林启为保住亲自创办的3所学校,愿以全家生命来担保校中无革命党人。张曾为林启精神所感动,据此奏闻,3校不但未停办,且有所发展。
  林启主杭3年,兴办学校,提倡农桑,政绩显著。当时到杭州作客的林纾称赞道:“先生治杭得其政,养士得其教,匹夫匹妇得其利,……守杭三年,政平人和。”当地百姓对林启造福家乡之举深为感激。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1900年5月22日),林启病卒于任内,其家属拟运柩回福州安葬。杭州人认为林启是当地父母官,要求留葬杭州。双方协商经年而未解决,是为历史上罕见的“争柩事件”。后旅杭闽人取得家属谅解,林启灵柩安葬于西湖孤山放鹤亭附近,并建一座“林社”。社中塑有林启遗像,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日定为社祭日,杭州各学校师生均前往祭奠。

林绍年
  
  (1849~1916年) 原名资举,字赞虞(一作赞如),号健斋(一作建斋)。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同治六年(1867年)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任御史。见移用军备费修筑颐和园,疏请下诏停输,被外放边省。在云南、贵州历任知府、道台、布政使、按察使。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间(1903~1906年),任云南、贵州、广西巡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后,任军机大臣、邮传部尚书、度支部右侍郎、河南巡抚、仓场侍郎、民政部右侍郎。宣统三年(1911年),为学部右侍郎。袁世凯统治时期,在阁内任弼德院顾问。工诗善书,著有《林文直公奏稿》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4:45 , Processed in 0.034933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