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睿 厦门网 www.xmnn.cn 日期:2011-12-08
林天麟平时喜欢读报,关心时事。
【核心提示】
21岁那年,他兴冲冲地跑去省里领奖,一排别着大红花的劳模里属他最小。78岁这年,他跑去各个部门“告状”,一群喜欢“管闲事”的人里属他最老。他叫林天麟,是集美区粮食局的一名退休干部。40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创造出斐然的业绩,告别工作岗位后的岁月,他又奔走在为百姓大声疾呼的最前线。
文/图 本报记者 郭睿
心疼农民烈日下排队
想出“叫号服务”
“工作中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能发现问题,更可怕的是对问题熟视无睹。我们知道了问题的所在,积极、认真想办法去解决了问题,工作也就前进了一步。”——林天麟
1955年夏天,林天麟刚到单位时,正逢收花生的时节。做出纳的他,起早贪黑和农民兄弟一起核对数目、计算金额,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能出现差错。此外,他还和同事们担负起粮库的保卫任务。每天深夜,林天麟扛着把一米多长的步枪,在粮仓旁巡逻,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达12小时以上。
林天麟还特别留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他看着农民挑花生来粮站,需要在验级、过磅、进仓、结算的环节中分别排四次队,大夏天在太阳下晒很久,很不忍心,就想找个解决办法,一张“磅码单”帮了他的忙。“磅码单是花生验级时,收购点开给农民的单子,除了写明花生等级和重量,还标有001至100的号数。”他就想到后边几道程序都可依着这个号码来。从此,来排队的农民就不用呆在烈日下,只需坐在树荫下等候叫号。
凭借做事的韧劲和细心,林天麟很快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56年4月,21岁的林天麟站上“福建省劳动模范”的领奖台时,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在他看来,省劳模的奖牌更像一块警示牌,时刻提醒他,在长达40年的工作生涯里认真努力,为民服务。
设立指路报刊亭
为市民贴心服务
“为报效祖国拼搏奋斗,为服务人民尽心竭力,虽说只是添砖加瓦,微薄奉献,但能自感问心无愧,没有虚度年华。”——林天麟
1995年,林天麟退休了,可他却比工作时更忙了。“我经常在四处走,总会遇到人问我路。”林老说,“可我慢慢发现,光是给别人指路还不够,我们还应去问别人需不需要帮助。”所以,在公车站看到有人在站牌前找来找去,或者路遇翻地图的人,林天麟都会主动询问对方要到哪里去。
后来,林天麟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小,“恰好集大音乐学院门口有个报刊亭,该路段人流量很大,附近有6个公交站点,每天到报刊亭问路的人不少。我就琢磨把报刊亭员工动员起来。”于是,2004年,林天麟搬来集美地图,给刚来集美不久的报刊亭员工小苏,用不同色彩的笔画出“四纵八横”的路,方便她记忆,培养她成为“问不倒的活地图”。他特意跑到公交公司要来公交路线图、公交乘车指南等资料,送给小苏,这几年,他还密切关注交通的发展变化,随时更新这些资料。这些年来,指路报刊亭服务过的人多达两万余人。有人说,林天麟做的是简单的事,可是再简单的事也得有人做,更何况,他做的都是利于百姓的事。
感谢爱人支持
闲事一直管下去
“不畏权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不怕艰难,勇于创新攀登高峰。努力做到样样争上游,年年有创新。”
——林天麟
现在的林天麟,78岁了,他自己也说身体不太好了,到处有毛病,可除了唯一的爱好看报外,他还是会经常走出自己位于7楼的屋子,来到大街上,四处看看,关注自己居住了这么多年的地方,还有什么不足。一旦发现问题,他会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年他寄出的提建议的信函下至街道办,上至中央,涉及各个行业。
他也总对人谈起爱人李秀华对自己的支持,“要不是她把家务做好,操心孩子的教育,我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奉献在工作上。很多时候,她比我还辛苦。”林天麟笑着说,“有老伴的支持,这‘闲事’我会更乐呵的继续管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