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3883|回复: 11

五个是州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0 16: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6: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6: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6: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6: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牧”是不是说九个兄弟都当“州牧”?许多人认为不是。他们认为,“九”是“多”的意思,是指九兄弟中有多人当“州牧”,并不是个个都当“州牧”。据兴化府志载,在九兄弟中,只有苇、藻、著、蕴、蔇五人当州牧,其他四人都不是。其实,在这五人中,也未必都是州牧,以林蔇为例。
   在唐朝中叶以前,福清只是长乐县下辖的乡的建制。唐圣历二年(699年),析长乐县南部八乡置万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称福唐县,即后来的福清县。据福清林氏宗谱载,德宗贞元中(大概在795年前后),林蔇明经擢第,当时福清由乡升县才几十年。历史上,福清唯一设州的朝代是在元朝。元元贞二年(1296年),因户满4万户,福清县晋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总而言之,福清在唐代从乡刚升格为县,哪有条件再晋升为州?没有州政府,哪来的林蔇的福唐州刺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22: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林里予先生所言九牧只有四个人当州牧啦?“九牧”在林氏响当当,不管是九个兄弟四个五个当州牧也好,还是两个三个也罢!我认为不会影响“九牧”在林氏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09: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影响在林氏的地位,林氏都以九牧为自豪。但我是考证当刺史的确切人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09: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6#,我根据兴化志,说了“九牧”当刺史的确切人数,就撼动了“九牧”在林氏中的地位?这么容易撼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21: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九牧”当刺史的确切人数,有待考证,虽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九兄弟都当刺史,但也不能说地方设州才有刺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09: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我不是在考证吗?我并没有反对你把考证的确凿的证据拿出来啊!你是说,福清不是省,也可以设省长;不是国家,也可以有总统吗?谱牒研究要重证据,而不是高唱赞歌。谁都喜欢听赞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0: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据挖掘出来才能考证,我并没有说不是省也可以设省长,当然一个省长也有正副之分,副省长同样也可以称呼为省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09: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台湾网 -家谱   唐代“九牧林”揭秘    2008-07-14 10:48     来源:林氏家谱网     编辑:贺晨曦  
             唐代“九牧林”揭秘
  莆田西天尾镇乌石村有林氏祠,祠的门上嵌有一块古石刻“九牧祖祠”四个字。一般认为:九牧林是唐代林披所生的九个儿子都是官州刺史故名。

  有一种版本的《林氏族谱》里,收有一篇林披第六子即邵州刺史林蕴为父亲撰的《府君神道碑铭》其中记:“长子端州刺史苇、次子殿中侍御史藻、次子横州刺史著、次子韶州司马荐、次子通州刺史晔、次子邵州刺史蕴、季子金吾卫长史蒙、季子同州刺史迈、季子福唐刺史 ,……自端州至福唐皆有令子,世习文学。”

  第九子“福唐(今福清市唐代设县称为福唐县)刺史 ”,意即:林 的官职是福唐刺史。现在要讨论的首要问题是,唐代年间福唐(福清)有没有设州?无设州能否有刺史。

  查有关地名资料:《旧唐书 地理志》、《新唐书 地理志》、《三山志》、《辞源》、《辞海》、《辞海增补本》、《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福州地方志》、《福清县志》、新编《福清县志》、《中国历史大辞典 历史地理卷》以及目前最大型的地名工具书,收历史地名多达90000余条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等,均查无唐代福唐(福清)设州的蛛丝马迹。

  那么,福唐(福清)什么朝代开始设州呢?据福建第一部省志,莆田人黄仲昭的《八间通志 地理 福清县》记载:“(福清县)本长乐县,嗣圣十六年(按:“嗣圣”年号仅存在一年既元年,十六年显系错误,应是圣历二年669年)析其南入乡,置万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福唐。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改为永昌。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为福唐。长兴四年(933年)伪闽始改为福清,……元升为州。”又据福建省志《闽书 方域志 福清县》记载:“(福清县)本长乐地。唐圣历二年(699年),析置万安县。天宝元年改为福唐,五代梁改永昌县,后唐改福唐,……元以户四万升为州。”又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福清县”条记:“唐初为长乐县地,寻析置万安县,改曰福唐,五代梁王氏改曰永昌,后唐复曰福唐,……元升为福清州。”再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福唐县”条记:“唐天宝元年以万安县改名,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五代梁开平二年改为永昌县。后唐同光元年复名福唐县,长兴四年改为福清县。”;“福清县”条记:“五代唐长兴四年以福唐县改名,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福清州。”;“福清州”条记:“元元贞元年升福清县置,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福清县。”从以上众多资料可以说,唐代的福唐(福清县)并无设州,元代始设州名为福清州,这是福清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设州。为了证实唐代福唐(福清)只设县无设州,引导有关资料如下:(1)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孝友之门”条记载:“林攒唐真(贞)元间为福唐尉……。”(2)《八闽通志 词翰 兴化府》的记载:“(唐)欧阳詹《甘露述》:述甘露,昭孝德也。贞元壬申岁(为贞元八年即792年),福州福唐县尉清源莆邑人济南林公攒太夫人终。公每一痛哭,至水浆不入口……。”(3)《莆田县志 孝友传》记载:“唐林攒,字会道,披从孙,举进士不第,贞元初为福唐县尉。……。”其中的“福唐县尉”就是说唐代福唐(福清)是一个县,不是一个州。

  接下来探讨什么叫做“牧”?什么叫做“刺史”?官职工具书《中国历代官制词典》“牧”条记:“州官为牧。”;“刺史”条记:“州长官。”由此可见牧、刺史都是州官。“唐福唐刺史林 ”。唐代福唐(福清)无设州,林 是“州官”即“福唐刺史”之说就不能成立,那么,唐代福唐无设州,林 怎么会是“福唐刺史”(州官)呢?俗语说得好:“树有根,水有源”。林 变成“福唐刺史”也有其根源。《林氏族谱》里有一篇朱熹的《林氏世系总纪》其中记有:“(林)披生九子……兄弟九人俱拜官州牧,此九牧之所由名也。”

  族(家)谱作假、假托历史名人为该族(家)谱作序文等古已有之,如:明朝建文二年庚辰科状元,永乐皇帝制文册典多出其手的胡广,他看了许多族(家)谱后,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家谱内容并不可信。”这是胡广观阅许多家谱后发出内心的实言。又福建史泰斗,活了一百岁的老专家,邑人朱维干所著的《福建史稿》第五章第二节中指出:“《莆田九牧林氏谱》说,其入闽始祖禄,为永嘉时晋安太守。《文峰陈氏族谱》亦说,入闽始祖润为永嘉时晋安太守。按路振《九国志》说,陈、林诸姓,均以永嘉二年避乱入闽。永嘉二年的晋安,怎么会同时有两个太守?……诸如此类,都是虚构事实。”又2001年10月17日《中国文物报》标题为《族谱序也作伪》文中说:“……并不是所有族(家)谱都有幸能请到名人为他们作谱序,于是就假冒,朱熹就成了理想的伪造对象,他(朱熹)的《文集》中极少见到谱序,可是不少族谱中都能见到他(朱熹)的序。据统计,仅福建现存的族谱中,就有20多部有朱熹的序,而且文字极其相似,只有极少数应景字句略有不同而已,这本来就是很可笑的。”至此,可以说《林氏世系总纪》有假造伪托朱熹之序文之嫌了。朱熹是一位名闻天下的大学问家、大学者,他治学严谨,唐代福唐(福清)无设州,朱熹是宋代人,他不可能不知道,同时他也不可能写出:“披生九子……兄弟九人俱拜官州牧,此九牧之所由名也”之序文。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林蕴为他父亲林披所撰的《府君神道碑铭》的原文在另一版本(正版)的《林氏族谱》里被发现,它为揭开九牧林是“父子九牧”还是“兄弟九牧”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府君神道碑铭》的原文其中记载:“长端州刺史苇、次殿中侍御史藻、次横州刺史著、次韶州司马荐、次通州刺史晔,先母郑氏出也;次即不肖孤蕴,忝任邵州刺史、次金吾卫长史蒙、次同州刺史迈,皆母陈氏出也;次四明处士 ,庶母朱氏出也,……自端州至同州皆有令子,世习文学。”从中可知林 是“四明处士”。

  宋代著名地方史专家李俊甫《莆阳比事》之“林家九牧”条记载:“唐林披,……子九人曰苇、曰藻、曰著、曰荐、曰煜(晔)、曰蕴、曰蒙、曰迈、曰 俱为刺史,号九牧林家,或云: 为处士(没有当过官的读书人称为“处士”),并其父号‘九牧’云。”

  福建省第一部省志《八闽通志 唐 人物》记载:“林披,字茂则。莆田人……子(林)苇等八人又皆仕为刺史、司马、长史,号‘九牧林氏’”。有人会说: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载可能有误。原因是前记“子苇等八人又皆仕为刺史”。后却记“号‘九牧林氏’”。子头八人都当州官应是八牧,何为九牧呢?父林披有没有当州官呢?著名学者林伟功编著的《中华林氏》记:“林披,字茂则,福建莆田人,唐天宝十一年(752年)明经擢第,任将乐令,迁潭州(湖南长沙)刺史、沣州司马、康州(广东德庆)刺史……因此林披曾当过州刺史,林披是“一牧”加头八个儿子均任刺史显然是“八牧”。一牧加八牧就是九牧。假如第九子林 是刺史的话,那就是“十牧林”不是九牧林。然而从来无人称“林氏十牧”。

  为什么会产生“兄弟九牧”的错误呢?《府君神道碑铭》其中是记:“……四明处士 。……自端州至同州皆有令子,世习文学。”被改后变成:“……福唐刺史 。……自端州至福唐皆有令子,世习文学。”把原文“四明处士 ”改成:“福唐刺史 ”;把“自端州至同州”改成“自端州至福唐”。改者不是明、清人,而是宋代人,理由是宋代李俊甫《莆阳比事》之“林家九牧”条既记载:“……子九人……俱为刺史,号九牧林家。”又记载:“或云: 为处士并其父(林披)号九牧。”可见林 是“福唐刺史”还是“四明处士”李俊甫不去作考证,李氏只将二种不同意见都记入《莆阳比事》。据此改《府君神道碑铭》的是宋代人。迄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因而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案”。

  综上所述,不管是林氏九牧、林家九牧、九牧林氏、九牧刺史或九牧林家,他们并非“兄弟九牧”,而是“父子九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5:51 , Processed in 0.040464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