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1014|回复: 14

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 19: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4>林氏名人---林森(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 </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现代中国的第一位平民主席  林森(1868~1943年),原名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自号青芝老人,闽县(今闽侯县)尚干乡人,幼迁福州仓山,入英华书院就读。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赴台湾电报学堂学习。翌年,任职于台北电报局。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清廷割台于日本,林森愤起抗日,后任台南法院嘉义支部通译。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考入上海江海关,广交旅外闽籍人士,开展反清活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春,组成“旅沪福建学生会”,被选为会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同盟会成立,林森率全体成员加盟。翌年,在榕组成同盟会福建支会。宣统元年(1909年),调任九江关协办,组织同盟会九江分会。宣统三年(1911年),广州起义前夕,转运枪械往广州。起义失败,由沪返榕,处理善后,并策动新军、海军舰队准备举事。八月十九日,武昌首揭义旗。九月初三日晚,林森领导九江和平举义。清军反扑,汉口失守,林森亲率敢死队增援武昌。接着,返九江,策动海军主力舰队举义成功,组成海陆军联合委员会。不久,武汉形势转危,林森主持军事会议,派舰队援鄂、陆军援皖,并派员赴镇江支援林述庆举义,使海军大批舰艇归附,在稳定辛亥革命大局中,功勋卓著。 民国肇建(1912年),林森被举为临时参议院议长。袁世凯弄权,林森愤而辞职,返闽组织国民党福建支部。民国2年,当选为国会全院委员长。6月,宋教仁被暗杀,林森通过国会严令追查凶手。后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加入中华革命党。旋赴美任美洲党务负责人,当选为总支部长,继兼筹饷委员长、民国维持总会会长。林森在南北美洲各地组建50多个国民党分部,该总支部被孙中山明令为“领袖支部”,负责领导海外除日本、台湾之外所有海外党务。民国5年,林森回国,在国会组织“宪政商榷会”。翌年8月,与两院议员南下广州追随孙中山,任议会非常会议副议长;力持选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遂为外交部长,赴新加坡等地募集经费。 民国7年5月,回国。8月,当选为参议院议长。以议长名义筹款修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编纂《黄花碧血集》,翻印林觉民《绝命书》。11月,孙中山返粤重组军政府。翌年1月,林森重整国会,支持孙中山出任非常大总统。民国11年11月,被孙中山推荐为福建省长兼管在闽中央政府各行政机关。翌年2月8日离职,赴广州任建设部长兼治河督办。10月,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林森等9人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民国13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林森与李大钊等5人被孙中山指定为主席团主席,林森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海外部部长。民国14年3月,孙中山病逝,林森赴京主持祭葬事,负责踏勘南京陵地,任总监修。7月1日,国民党中执委议决改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林森为五常务委员之一。8月20日,廖仲恺被刺,林森通电要求缉拿凶手,任特别法庭首席检委,并主持廖的葬事。11月,林森参与谢持、邹鲁等在北京西山召开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史称“西山会议”)。次年初,国民党“二大”通过《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林森受警告处分,失去党籍。民国16年,宁汉沪合流,林森恢复党籍,被推为特别委员会委员、海外部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翌年,当选为国民政府常委、立法院副院长、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职。 民国20年,任立法院院长、代理国民政府主席。年底,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翌年元旦,宣誓就职。“一·二八”事变后,林森强烈抗议日本承认“满洲国”。民国23年,获连任。民国25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林森力持和平解决,保护张学良,用主席特权于翌年1月4日、2月18日连下赦免、复权令。民国26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林森率国府西迁重庆。不久,北平、南京相继成立伪政权,林森声明伪政权无效,明令通缉汉奸头目。翌年12月,汪兆铭(精卫)叛逃投敌,林森以中监委常委负责人身份力主开除其党籍,并明令通缉。林森亲至电台痛斥汪伪等汉奸盗窃名器、叛国投敌的卑鄙行径。自<A href="http://www.bigan.cn/celeb/lam_13.html">林森</A>代表国家宣布与日、德、意三国宣战后,林森虽至高龄,公务仍不少怠。 民国32年5月,林森在接见加拿大大使前遇车祸中风。8月,逝于林园官邸。弥留时仍嘱收复台湾。中共中央致唁电说:“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新华日报》发表社论《为元首逝世致哀》。1979年,中共中央认为林森“是著名的老一辈民主革命家”。</FONT></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发表于 2006-12-26 02: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 森(1868~1943年)
  


  林森,原名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虎洞老樵、啸余庐主人。清同治七年正月十八日(1868年2月11日)出生于今闽侯县祥谦镇凤港村。光绪三年(1877年)入教会办的培元学校读书,光绪七年进鹤岭英华书院,光绪九年考取台湾中西学堂电科,光绪十二年毕业后到台北电报局工作。光绪十七年,与邻村郑氏女结婚,婚后3天即赴台湾。光绪十九年郑氏病故,林森誓不再娶,无子嗣。
  光绪二十一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林森参加义军抗日,失败后返回福州,入母校英华书院任教。光绪二十四年,他再度赴台湾,正式加入兴中会,并考取台南地方法院嘉义支部通译。他联络岛上爱国志士,进行反清抗日活动,因日本当局侦捕,于翌年返回福州。
  光绪二十八年,他考入上海海关工作。次年春,与林述庆等发起组织旅沪福建学生会,林森任会长。光绪三十一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林森率全体会员加入,并在福州设立分会,创办福州阅报社。
  宣统元年(1909年),林森由上海调往江西九江海关工作,他设立浔阳阅书报社宣传革命,还着手创办商团,举办军事训练班,进行联络新军的工作,为武装反清作准备。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为响应武昌起义,林森与驻九江的新军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举行秘密谈判,劝其参加革命军,马氏见清廷大势已去,遂决定于九月初二(10月23日)夜10时鸣炮起义。九江兵不血刃,宣告光复,公推马毓宝为九江都督,林森为民政部长,通电全国。这时,清军反扑,汉口失守。林森亲率敢死队及粮、钱、枪枝弹药增援武昌,又回九江与吴铁城、李烈钧等革命党人策动长江海军舰队举义,继而主持军事会议,分兵增援武汉、安庆,派员驰赴镇江,支援新军第九镇第十八协营官林述庆起义。九月十七日(11月7日)镇江光复,进而攻取南京。在稳定辛亥革命大局中,林森功勋卓著,孙中山赞扬说:“武昌首义,九江最早响应,鼎力支援,使革命得以顺利发展,如此之功,吾人佩甚!”同年年底,他代表江西参加沪宁会议,制定《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民国元年(1912年)1月28日,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林森被选为议长,他亲自主持制订《临时约法》,极力拥护孙中山的各项主张。4月28、29日,林森以议长身份删除袁世凯有损国格的致词,并制止袁氏佩剑至参议院。不久,临时参议院迁往北京,林森辞去议长职务,回福建组织国民党福建支部。
  民国2年4月,林森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国会,被选为参议院全院委员长。7月,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爆发,林森在北京召开两院部分同志秘密会议,决定一部分国民党议员离京南下,其余在林森领导下继续留在国会进行反袁斗争。6月间,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被袁暗杀。林森主持追悼会,并通过国会严令追查凶手。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东渡日本,袁被选为正式总统。11月,袁下令解散国民党,国会随之停止活动,林森于12月赴日。
  民国3年初,林森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随即离开日本前往美洲,开展筹饷及党务活动。后赴旧金山任国民党美洲总支部副支部长。不久,奉命设立筹饷局,任委员长。7月,美洲讨袁筹饷局改称民国维持会,推林森为会长。同年冬,林森当选为国民党美洲总支部正支部长。民国4年7月,总支部在旧金山召开全美各埠国民党恳亲会,在他主持下,这次大会成为海外华侨联络感情、扩大革命影响的盛会。时值国内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武装斗争蜂起之时,林森在美洲组织华侨敢死队,派遣他们回国参加反袁斗争。林森担任国民党旧金山总支部长三年,成绩显著,特别是先后募集一百多万日元交给孙中山,被孙中山誉为“领袖支部。”
  民国5年6月,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总统,恢复国会。7月,林森离美返国,赴北京参加复开的国会。9月,林森与张继等组织宪政商榷会,任议事科正主任。年底,商榷会中激进派组成的丙辰俱乐部与韬园俱乐部合组为民友社。
  民国6年6月,黎元洪解散国会。7月,孙中山南下广州护法,林森和一部分议员响应孙中山号召,聚集广州。8月,在广州举行非常国会,选孙中山为护法军政府大元帅,林森任大元帅府外交部长,并赴新加坡等地募集经费。民国7年5月,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孙被迫离粤赴沪,林森是拥护孙中山的少数议员之一。10月,非常国会选举他为参议院院长,并兼宪法会议议长。民国8年,林森主持重修黄花岗烈士墓,编纂《黄花碧血集》。
  民国9年春,桂系军阀停发国会维持费,广州非常国会无法开会,林森等议员离粤赴沪。11月,援闽粤军回粤,驱走桂系军阀,孙中山及国会议员相继回到广州。民国10年1月,非常国会复会,推林森为议长。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林森代表国会向孙中山授印并致词。10月,孙中山启程前往桂林筹备北伐,林森留守广州,代行大总统职权。
  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护法斗争遭到失败,林森回到福州。民国11年11月,林森经孙中山推荐,出任福建省长。此时,北京政府则委萨镇冰为福建省长,福建总司令王永泉等策动“倒林拥萨”,林森于民国12年2月辞职,退隐青芝寺。
  同年2月,孙中山重回广州,被推为海陆军大元帅,林森被召回大本营任建设部长兼治河督办。
  孙中山几经挫折,在困境中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决定实行国共合作。10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组成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筹备改组国民党事宜。林森是该委员会九人成员之一。民国13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林森是大会主席团五人成员之一,在这次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后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海外部部长。
  民国14年3月,孙中山病逝,林森赴北京主持祭葬事,负责踏勘南京陵地及总监修工作。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林森被选为常委。8月20日,廖仲恺被刺,林森通电要求缉拿凶手,组织特别法庭审理,他被指定为特庭首席检委。9月18日,他代表国民政府率国民外交代表团赴北京与段祺瑞政府继续谈判召开国民会议事宜。11月,在邹鲁、谢持的纠集下,林森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史称西山会议),林森是这次会议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多次担任会议主席,并被推举为西山会议派的中央常委兼海外部长。次年元旦,国民党“二中全会”召开,通过《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邹、谢被开除党籍,林森等受警告处分。不久,林森赴南京主持中山陵建设。
  民国16年4~7月,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9月,宁、汉、沪三方合流,在南京成立特别委员会,林森是委员之一。次年1月,林森被推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9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0月,就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民国18年1月,国民政府特任林森为侨务委员会委员长,3月,在国民党三中全会上被选为监察委员。
  民国20年2月,林森赴菲、澳、美、英、德、法诸国慰问侨胞并视察党务。3月,他还在国外,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选他为立法院院长。4月,国民党中央4名监委通电弹劾蒋介石,林森虽在国外,也列名其中。
  民国20年12月,蒋介石下野,林森被推为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国民党召开四届一中全会,选举林森为国民政府主席,并确定主席为国家元首,不负实际政治责任。林森于次年元旦就职。此后,国民政府虽多次改组,林森一直担任国府主席至其病逝。
  “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林森主持召开国难会议,强烈抗议日本承认伪“满洲国”。在民国24年1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林森被推选为常务监察委员。西安事变发生时,林森代理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明确表示“讨伐令不可下”,力主和平解决,且认为“张学良部队是爱国的”。事变和平解决后,他于翌年1月4日、2月18日,以主席名义连下赦免令、复权令,但蒋介石拒不执行,仍长期幽禁张学良。
  民国26年7月,日本侵略者制造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林森号召“全民奋起,全力抵抗”。10月,国民党政府西迁重庆,林森只身入蜀。不久,北平、南京相继成立伪政权,林森发表严正声明,并明令通缉汉奸头目。次年3月,林森赴武汉主持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救国纲领》。7月,国民参政会召开,林森致词,并手书“抗战必胜”来激励全国军民。民国27年12月,汪精卫叛逃投敌,林森以中监委常委身份力主开除其党籍,并明令通缉。
  民国30年12月9日,林森以国家主席名义,向德、日、意三国宣战。此后,他致力于废除美、英不平等条约。民国32年1月,中美、中英新约签字,林森不胜欣喜,特邀宋庆龄、于右任等元老合影留念。
  民国32年5月,林森在接见加拿大大使前,因车祸头部受伤,造成脑溢血症,8月1日逝世。国民政府为林森举行隆重国葬,并改闽侯县为林森县。中共中央发来唁电:“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重庆《新华日报》也发表题为《为元首逝世致哀》的社论。
  林森关心家乡建设,特别重视教育,先后4次为家乡尚干、禄家、凤港捐资兴学。晚年,曾预立遗嘱,将俸银50万元存款作为考取留学欧美研习自然科学的学生奖学基金,并手订办法24条;另将所余遗产捐作“尚干职业学校”基金。
  对于林森一生功过,1979年中共中央作了新的评价,认为他是“著名的老一辈民主革命家”,“为中国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中国共产党是不会忘记的,人民要纪念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2 22: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上一张前辈的照片

贴上一张前辈的照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2 22: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重庆歌乐山上的林园林森墓

位于重庆歌乐山上的林园林森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2 22: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重庆歌乐山上的林园林森墓

位于重庆歌乐山上的林园林森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2 22: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些照片,以后贴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18: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是玄爷爷级别的 问下这位前辈是陶江林氏那一房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11: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闽侯五木子联话

林森,福建闽侯尚干乡人。曾任国民政府主席,一生诗联作品甚丰,联墨颇受后人称道。其代表作之一是为尚干林氏宗祠撰写的楹联:“受民始周家,历秦汉晋唐,以迄明清,看累代称帝称王,庙祀几如林县远。发祥由陶水,从鲁齐河洛,迨迁闽越,溯上世自南自北,族居传至干官兴。”更是广为流传,享有盛誉。在楹联界至今还流传着关于林森微服私访楹联界高手,吟诗作对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湖南省祁东白鹤镇赤塘庵有一前清举人李子敬,他学识渊博,才高八斗,在庵中设馆教学。1924年4月,有位远方游客来此吟诗作对,大显身手,传为美谈。当年曾在赤塘庵当杂役、年93岁的李峰先生回忆那如烟往事,至今记忆犹新。

那年春夏之交,夜静人深,忽听有人敲门,说是来此访友借宿。其人50开外,南方口音。老举人不假思索,要他以“赤塘”二字作嵌名联一副,以“游池塘庵”四字为题作鹤顶格绝句一首。那人欣然答应,要了纸笔,手书一联:赤脚踏清风月亮,塘头观泗水尼山。又随即口占一绝,双手递上。诗曰:游上名山谒大贤,赤心洁洁欲求眠。塘边春草将寻梦,庵外敲门月落天。

老举人看了频频点头,认为字体遒劲有力,诗联俱佳,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字字冠首,自然、潇洒,毫无拼凑之感,油然产生敬意。但转念一想,自己是否出题太浅,他路上可能已作了准备。于是再出一联,写毕大声朗读:四月少闲人,馆中偏到闲游客!那人接过一看,提笔写出对句:一天能盖我,地认谁知盖世雄?老举人看完大吃一惊,肃然起敬。心想,这位远方来客决非等闲之辈,便拿出好酒好菜热忱款待。两人开怀畅饮,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闲游客”边举杯答谢款待,边笑吟:“主有青莲秋,客无太白诗,不才难倚马,最喜用乎之。”当晚主客两人尽欢尽醉,度过不眠之夜。

第二天临别时,老举人指着庵前水塘里的圆木桩———塘湾塞子,笑着说:“请以此物为题留下墨宝如何?”“闲游客”点头允诺,当即赋五律诗一首:深山是我家,不幸落泥沙。夏至虫能蚀,冬来雪作花。有心栖凤鸟,无意伴鱼虾。本是栋梁木,原为用者差。落款署名“闽侯五木子”。问其真实名字,他笑而不答,双手抱拳依依作别。

“闲游客”是谁?“闽侯五木子”何许人也?老举人思索许久才恍然大悟,惊呼:国府主席林森,五木子!后来林森在日记中也记载了那难忘的一夜:1924年4月14日赴桂,路过祁东,慕名私访白鹤镇赤塘庵楹联界泰斗李子敬先生……与史实吻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9 14: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森:被淡忘的国民政府主席

《今参考》2007年第6期摘录:林森:被淡忘的国民政府主席
  台湾的每个地方几乎都有中山路与中正路,分别是以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孙中山和主政中华民国最长时间的蒋中正(字介石)命名,细心的人还可以发现有不少路叫做“林森路”,甚至还有林森小学。林森,这位曾经的中华民国政府主席,已经被历史淡忘了,大陆人对他更加陌生。上海市1945年11月至1950年5月间也有一条路叫林森路,现在已经叫做淮海路了。福建省闽侯县在1944年后一度改名为林森县,1950年4月复名闽侯县。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1868年(清同治七年正月十八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祥谦镇。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临时参议院议长。1913年4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国会,被选为参议院议长。
  蒋介石于1931年软禁了国民党元老、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并在南京召开国民会议,引起其它实力派的不满。林森虽然在3月份被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选为立法院院长,但是4月国民党中央四名监委通电弹劾蒋介石,林森也参与其中。
  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于1931年12月宣布下野,林森被推为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国民党召开四届一中全会,选举林森为国民政府主席,并确定主席为国家元首,不负实际政治责任。林森于次年元旦就职。
  林森的职权很明确,就是礼仪式的,并无实权。当时南京有家报纸公开出联征对,上联为:“林子超,主席国府,连任国府主席,林子超然。” 子超是林森的字。数天后有人续出下联:“易君左,闲话扬州,引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易君左,湖南汉寿人,民国作家,与郭沫若、郁达夫齐名。他写有《扬州闲话》一书,此文行文尖刻,佻薄扬州人,招来骂名。
  张学良与杨虎城1936年12月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时,林森明确表示“讨伐令不可下”,力主和平解决,且认为张学良部队是爱国的。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获释,张学良被软禁。林森曾于1937年1月4日、2月18日,以主席的名义连下赦免令和复权令,要求赦免张学良,并且让他复职。但是大权是在蒋介石手中,林森的主席令并不能“政令通行”。
  林森在政治上没有大作为,也不容他有大作为,但在小事却寄托着自己的一些看法。林森一度住在南京浮桥如意里二号一幢中式双层小楼。有一天,林森收到一封寄给“下浮桥二号”的信,收信人也叫林森。因为“下”字写得比较小,邮递员没注意,便投递到了林森这里。林森约请同名者见面,商量其中一个人改掉名字,以免邮递员再次误投。结果是“下浮桥二号”的林森改名,政府主席林森给他重新起了名字,因为当时东北三省沦陷于东洋人(日本人)手中,国难当头,应反对东洋人的侵略,于是给他取名叫做林禁东。
  对日战争逐渐升级后,林森于1941年12月9日以国家主席的名义向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宣战。
  林森1943年5月因车祸头部受伤,造成脑溢血症,8月1日逝世。国民政府为林森举行隆重国葬,并改闽侯县为林森县。中共中央也发来唁电称:“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
  林森曾游览福建连江的青芝山,并对当地景色很着迷,自号青芝老人,生前就在青芝山建有骨塔,期望死后葬在青芝山旁。该骨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直到1979年才得以修复。
  林森对政治很“超然”,喜欢古玩,但却舍不得花许多钱去买,他一般出的价位都很低,所谓的藏品中有不少还是赝品。他死后,这些不值钱的上千件藏品被拿到一家古玩店拍卖,不到三天,所有藏品即被抢购一空,而所得之款捐献给了福建闽侯中学作奖学金之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8 20: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森的邮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5 19: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主席真是高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20: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4# jmzhlin 为什么在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青之山有林森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23: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陶江林 林森和林祥谦都是我族亲 应该是我爷爷父亲一个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7 01: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4# jmzhlin  为什么在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青之山有林森墓?
林战友 发表于 2009-5-23 20:45


你说的是林森的藏骨塔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7 01: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陶江林 林森和林祥谦都是我族亲 应该是我爷爷父亲一个辈的
linrui8810 发表于 2009-5-26 23:07


不对哦,你是哪一辈的?长发其祥,善继仁志,林森公是“长”字辈,估计和你太爷爷是一辈。我是祥字辈的(林祥谦是我堂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1:30 , Processed in 0.06011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