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861|回复: 9

永强林氏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0 22: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甲林氏重修宗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法宜严,不宜宽;文贵简,不贵繁。亲疏有别,褒贬各当。此修谱之要道也。予始祖椒庵公,宋乾道二年温州大遭水患,既平后,淳祐间由闽之赤岸莆田徙居永场四甲,聚于罗东,嗣而世系繁衍。
前明万历戊午,十世署闽县世治公修葺《家乘》,世裔了如绩(续)后,迁遣故址邱墟,子姓散处,殊致遗忘归里。后闻谱失昆阳,适有以旧谱来索重赀者。十二世郡庠生宗蔚公,厚意款待,宗图始得。乾隆壬申,十四世业儒士铭公,增修厥后。十六世邑庠生友定公,至嘉庆癸亥复踵而修之,厥功未竟,业儒懋松公董其成焉。道光己亥及同治戊辰,又绩(续)修二次。兹光绪己亥,已隔三十余年,族长乡宾树铭,暨族昆弟侄孙等,议属予修,义不容辞。所修之谱,文词简洁,体制诚真,世代字讳,排列次序。远代鞠子无传者,录在外编;乱伦者亦如之。或鞠而有传,姑登于谱,发绩枯枝,亦注明来脉,以免误娶。今后再行抚育,不准登谱。凡有承绍,遵律无私,溯源绘像,采摭史册,弁诸筒端。至墓穴尤为延宗要务,起凶入吉,几费心力。族内始获三五坐向详明,翼(冀)免遗失,汇成恭请梅冈郡增生涂濂,付梓印订,字清行明,昭昭可考,不数月告竣。后之继子增修者,倘文洁体真,大胜于前,亦吾宗之幸实,予之厚望也夫。
时光绪二十六年岁次庚子重阳前三日谷旦。十八世孙中定谨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22: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甲林氏宗规
一宗谱备谱派谱一时付梓成帙者,合苻节毫无差异,厥后派谱不苻定有私增,须以宗谱为真,派谱为诡。
    一春秋祭祀,如有祭酒不到及朔望不奉香灯者,宗议重罚。
    一凡祀产轮流,必依房次,不许恃强欺弱,以致争占,如前有成议,须照前例。
    一凡祀产不许盗卖,倘有修理祠墓等基费用不足,无所处置,须酌议停贮出息,以应公用。如出息有余,须择丰裕殷实者管理积贮,以为未来之费。倘有不肖子孙假公度和,侵噬众款,不惟宗族指责,而且先灵摈斥,理所必然审之戒之。
    一亲支或出继异姓或携随母携出异姓者,须令其谒祖登[谱],轮流祀产。
    一异姓鞠子与随母带来,不许谒祖登谱,轮流祀产。如无嗣者,须另择亲支承绍,或以应继侄为嗣,或以远房侄爱(受)继为嗣,俱可不许以异姓鞠子继子为嗣,以免乱宗之弊。
一居别地而同姓者来谒祖宗,必先核其世代讳字,一毫无差,方可登谱。毋认非支,自取乱宗之罪。
一承绍必自亲而疏亲者,乏人始择疏者以绍之。然其亲侄辈素不和睦,性好游惰,及有残疾在身,不足倚以养老,听其遵爱继例于房内,自择一人为后,并具禀宗祠,公同立居,毋许亲者恃强霸占。   
一兼祧之礼律无明文,如同父兄弟只有一子,所有财产听其自便,而远服之新,不得挟业而起争端继之釁惟宗支则归重一人之下,仍不准其彼此并祧。《礼经》所载“不娶者不继”。然或有独子与房下衰微者,其人年已及冠,不幸未娶而卒,必须冥配成主,方可承绍。若其人非居嫡长,又属幼殇,无关切要,不必妄为立继,致起争端。
一孝为人道之大至圣,《孝经》一书垂训真切,况忤逆条例,邻里亲族,株连治罪,王法如何森严,凡我子姓各宜遵祖训守国法,凛凛于为子者之道。苟有忤逆不孝者,准其父母禀告宗祠,即行斥革。若家非嫡母为父者,易惑后妻之言,芦花之苦,握蜂之变,古人往往有之。及承绍父母,不免忽起异心,诈以逆禀宗,吾宗尤当衰察其志,不可偏听其说,以伤仁人孝子之心也。
一同姓不婚,非独为女言也,即族内无夫之埽,必有名分之存,如渎伦苟合娶其为妻者,即行斥革。
一奸淫为万恶之首,大干法纪,于宗族为尤甚。倘有犯者,果真渎伦苟行,即斥革。
一族内有自入匪类与勾引匪类,胆为贼窝,伤风败俗,玷及祖宗,宜行斥革,然必确有实迹,丑声四播,被人拿获送官者,方始行出革。如未经败露者,不在此例。
一妇人改志情与庙绝,如前已登谱,注娶某氏,而后经改适者,仍注改志二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22: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阜村、烟台村、钟桥村林姓
永阜村、烟台村林姓,272户,974人。始祖俶庵,宋淳祐年间,自福建赤岸莆田徙居。族中闻人林世治(1559-1629),明福州府闽县典仪并署县事。宗祠在永阜村,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6);清、民国、共和国大修三次。占地约1500平方米;1962年至1985年为四甲片小学教室;1966年至1967年,为原天河农中校址。




钟桥村林姓,165户,760人。始祖仰松(《金岙宗谱》作“文荣”),明洪武初年,自瑶溪镇金岙村迁居。宗祠在钟桥,正门对联:“九龙世系分枝远,双桂家风流泽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修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22: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钟桥林氏重修谱叙
凡得之传闻,介于疑似之事,信之太过其弊也,将不免以赝为真;即之太甚其弊也,又不免以果为否。要莫若存之候考之为得,尤莫若核之得实之为贵。而究惟谱系为甚,钟桥谱系为尤甚。
钟桥林氏始于仰松公,迁居此地系金奥文荣公,旧系三世。道光初,缘金奥祖所自出,改称四,为钟桥之鼻祖。相传国初时,谱虽残断,源流尚清。至乾隆甲戌创修一谱,乃谓仰松公系金奥存海公后支下,但注候查且旧非三世。当时务者,未解何据。幸董事乐盛、景静二公,仍将蠹余附载谱末,真迹之不泯其一线欤。
逾五十载甲子,一谱系鲁山与孚中暨椿亭、洛川四公修,虽踵前失,仍附真迹,文献无徵,原无足怪。至丁丑建祠,木本水源,拔塞乃尽。时惟孚中公拾而珍之,且于仰松公下笔之曰:“此四世,真自始祖文荣公,姑存疑焉。存海公直不信也。”岁甲申,泽雅泉公来修宗谱,或疑或信,讫无定局。丙戌春,鲁山、椿亭二公,偶于金奥得一废谱,系前明旧物,已汇入三世祖文荣公,暨其仰松公字讳,即钟桥祖也。惟仰松公配陈氏,与钟桥谱配梁氏不符,姑俟再考。乃易海公追尊文荣公为始祖,而疑始释,而谱乃定。盖金奥宗谱久废尘阁,明季乱离之后,想但绘血支便于祀事,钟桥故未之及焉。
乾隆间操觚率尔,不求之前,但求之后。求之弗得,遂相传会而后。乃今始知迁自金奥,传闻无讹也。源自海公疑似难信也,存疑事以待考慎之道也,核真迹而得实祖之灵也。续因藤(金)奥未入谱,且附近亦间有遗佚。乙<秋>未秋再修,玉成完璧,原司事鲁山公之子禹浚、椿亭外其弟华峰、房侄可人暨景静公子璜溪、孚中公子西园、洛川公侄义园等公,远绍旁搜,共成先志。工竣以龙稔知其事,嘱叙一二弁诸首,[龙]忝居葭末,敢以谫陋辞?谨盥手而志其巅末云。
时圣德道光丙申(1836)冬十月吉日。十五世孙女婿见田刘起龙顿首拜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22: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郎桥村林姓
三郎桥村林姓,100户,351人。始祖林正,号潄芳。明末自闽蒲田迁居。传今已21世。宗祠在三郎桥新桥头。民国三十二年(1943)修谱,藏林德兴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22: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郎桥林氏家训
正名分  居家莫先于谨礼节,正名分。彼家庭之坐立拜跪,虽礼之细,而实家教所由关也。尊卑相接,各有定仪。子妇见父母、舅姑,北面行四拜礼,父母、舅姑南面坐受,族父母、舅姑则起受之。其疏属幼少者揖答。夫弟谒兄嫂,亦北面行四拜礼,兄嫂西面答以再拜。若女婿、外甥、表侄有客道焉,随俗接待可也。
别内外  治家之道,莫要于别内外,分男女。夫内外不别,则家政坠;男女不分,则家伦渎。吾家垂范至严,世守勿失。妇人不许接外亲,亦不许出外游。兄弟十五岁时,即令外宿,不得内寝。
训童蒙  父兄之教,莫先于养蒙。世每有谓句读之师,不求好矣。窃怪近世诸大姓人家,他费虽糜不少,独延师之礼,锱铢必较,此子弟所以误也。吾族人有见于此而戒之,亦保家之道也。
戒后娶  人至中年,不幸失偶,而其子已婚,能承家者,断不可再续。后妻之害,后妻无子者则漠视其家;后妻前夫有子随后妻来者,则自私其子;后妻或年少,彼之气血方刚,我之精力已竭,势必致丑声流播,将何所禁止乎。
明继续  人世莫重于嗣续。人至四十而无子,有力者不妨娶妾,无力者当择子侄贤能者立为嗣,不可含糊了事。或应继之子不肖,或侄之父母素相仇怨,皆不得强从。
睦姻亲  睦姻之道,莫先于恤贫。然生者犹或可缓,若死而无依者,族内亟宜备衣衾棺椁以殡殓之。又或孤贫子女,亲房不能抚育,族内有力者当收养之。若使之流离失所,习为倡优、隶卒,辱及祖宗,此固举族之责,亦有力者之罪为多。
谋生产  人当及时谋生,不可有衰迈不及时之患。谚曰:“家有千金,不如薄技随身。”然择术亦不可不慎,许鲁斋曰:“治生之道,农为上,工商次之。”农夫赋性朴素,食天然之利,虽工商勿逮焉。后世慎毋曰农拙,务迁之以趋厚利。夫天下无十全之利,利厚矣,一蹶而祸且随之。贪黩者,当知所戒云。
敦习尚  世俗大半迷信,求神拜佛,耗费金钱,非第无益于事,且有误于事。吾观乡里之中,失于迷信者什且八九。族内稍有识见者,能申明而告戒之,更为成人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22: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石村、金岙村、黄山村林姓
林姓有黄石村、金岙村、黄山村数聚居点。黄石村山北林姓,198户,752人。始祖林仕,号百二,宋末自福建赤岸迁居。据《山北林氏房谱&#8226;序》载:明嘉靖间,宗谱澌灭于兵燹。谱订修于光绪丁酉(1897),故始祖恐有不确。大宗在山北山下,2006年修建。2007年修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22: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岙村林姓
金岙村林姓,425户,1700人。始祖林城一,宋末元初由福建赤岸蒲田徙居。族中闻人林禄,字学之,号金川。明正德岁贡。梧州通判,有贤声。升上石州知州。大宗在金岙大路上,小宗七。1979年、1996年均修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22: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村上岙林姓
黄山村上岙林姓,104户,398人。始祖仔秀(1578-1649),字闻华,号思乔。由永嘉二都前街分派迁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22: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资料来自永强论坛http://307201.com/viewthread.php?tid=37138&extra=&page=1王剑华回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5-4-11 06:49 , Processed in 0.071078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