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685|回复: 0

古雷半岛“东都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 10: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漳浦古雷镇港口村的,不知道我们这边是哪一支林氏的分支?      
     漳浦县古雷岛港口村,有一个名叫“东都客”的村落。村落里居住着六十多户、三百余名林姓人家,远近村民称之“东都客”。因此,“东都客”既是地名,又指代人名。
  “东都”,本是台湾的一个别称。明末清初,郑成功、郑经父子治理台湾二十多年,将台湾称作“东都”。闽南沿海人民受其影响,也习惯称台湾为“东都”。“东都客”,顾名思义,就是台湾来客。那么,“东都客”是怎么来的,又如何在古雷半岛传下这支十分独特的林氏裔孙的呢?
  相传,清嘉庆初年,港口村有个青年姓林名少杰,父母双亡,孤苦零丁,一贫如洗。林少杰人穷志坚,聪明勤劳,看到古雷半岛不少人渡海去“东都”谋生,决心出去闯一闯,通过艰苦奋斗改变命运。一天,林少杰探听到次日将有船东渡,当夜找到好友林阿成告别。两人抱成一团,难分难舍。第二天,林少杰带着林阿成赠送的五两银子和十块年糕,从古雷岛乘船,踏上了东渡的旅程。
  几经辗转,林少杰落脚鸡笼(今基隆),发奋耕作,又兼经商。几年后,有了积蓄,盖了房屋,娶当地姑娘吴氏惠娘为妻。婚后,夫妻和睦,生活美满。夫妇俩养育了六子二女,长大成人后继承父业。林家父子聪明、勤劳,善于经营,很快就富甲一方了。
  转眼三十几年过去了,林少杰已成为当地的名流,人们尊称他为“林员外”。林少杰年老思乡,他对儿女说:“为父从海峡对岸漳浦县古雷半岛港口来这里成家立业,这里是你们的出生之地,但我们的根在古雷。为父老了想叶落归根,回乡拜祖探亲。”儿女们理解父亲的心情,—致赞同。林少杰的妻子吴惠娘,深明大义,更理解丈夫的心情,说:“三十多年了,也该回去认认祖了。俗话说,嫁鸡随鸡飞,嫁狗随狗走。如今我是林家人,我也该去唐山认祖了。”夫妻俩情投意合,翌年,带着儿子林天祈、林德性启程回乡。到了古雷港口,拜过祖宗,一一会见族亲。当林少杰与昔时莫逆之交林阿成重新聚首时,禁不住老泪纵横,感慨万千。
  林少杰离乡时孑然一身,空无分文,归来时妻儿相伴,腰缠万贯,可谓衣锦荣归,光宗耀祖了。乡亲们出于敬重,把他从台湾带来的妻、儿尊称为“东都客”(闽南习俗中,从南洋等国家回乡省亲者,尊称“番客”。“东都客”与“番客”,显然是有内外之别)。林少杰本是个故土观念很强的人,为使海峡两岸后裔子孙世代联亲,心系祖地,他征得天祈、德性同意,将他俩留在港口定居繁衍。林天祈、林德性兄弟俩各娶妻生子,传衍下长房孙曰林光明、次房孙曰林长生,其所传子孙都以“东都客”相称。久之,他们的聚居地也就约定俗成,称为“东都客”了。
  林少杰回乡祭祖时,在港口村建了四座宅院。每座宅院都精雕青石门框、窗棂、屏风,并配置了青石桌椅、青石眠床。他把四座宅院分给两个儿子各一座,第三座作为台湾的裔孙回来探亲时住宿之用,第四座赠送给当年的患难之交林阿成。他说:“阿成兄当初五两银子、十块年糕,使我顺利到达台湾,走上立业成家之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座住宅实在是菲薄,难报厚情之万一啊!”
  如今,四座宅院中有两座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青石桌椅、青石眠床更作为祖传家宝珍藏着。林少杰晚年病故于台湾,其妻吴惠娘,贤惠善良,知书识礼,曾多次回港口探视儿孙,终老于港口,墓葬于村西头的周厝墩,墓地至今完好无损。吴惠娘被尊为“东都客”祖妈。每年清明节,“东都客”裔孙都前往扫墓。其在台湾的裔孙,也常派人来港口祭祖探亲。这血脉相连的姻亲关系,使闽台两地永远是一家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5-4-19 22:19 , Processed in 0.03769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