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8690|回复: 2

柴林世系济南堂林氏族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 21: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上文:林氏柴林谱系简录 - 柴林世系家谱

第三章、广东省平远县东石镇洋背村石灰坑
  柴林济南堂林氏族谱
简介
广东省平远县林氏,现有人口约2.1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5%,是本县第一大姓,有西河堂和济南堂两大系。为汉族客家民系,讲客家方言(即客家话)。
  平远西河堂林氏主要有两系,一是始祖为旺绪,由电白县迁来平远大柘,已传至二十八世,人口达三千余,分居于天褒楼、径门口、梅东、车上、黄沙、仁居塔下、坝头河陂水等地。另一系始祖为祖厚,由焦岭县迁来,居住于平里村,已传至二十七世,有六百余人口。
  近代,八尺樟田林运钊(十九世),字雄振,是1966年从普宁大坝社前村移民上来的,已传至三世,人口10人。为西河堂南山公派下,其班辈诗曰:“维宗佰崇尚,子淑齐世登。兰玉盈皆秀,贤良应运生。养恬安廼素,忠厚凭先声。端穆聒芳远,义庸肇业宏。奋扬昭伟烈,继武振鸿鸣。松茂千秋盖,鹏飞万里云”。
  另据焦岭林氏族谱记,元末至正间,林积福世居莆田,其第三子林懋之子均政,后迁平远大柘。……又有由江西迁入镇平(即焦岭)再迁入松口一脉,其后又有平远迁居梅县一派,……。但均政此派县志未见记载,现后裔情况不明。
  平远济南堂林氏始祖为彦斌、彦瑛、彦常兄弟三人,是福建上杭县湖洋乡彭背村(老谱称石田)济南林氏始祖万一郎公之九世孙,景生公之子。于明洪武年间(老谱曰洪武四年),由福建上杭湖洋乡彭背村(有曰仙水塘,有曰石田村),迁来平远东石。《林姓史话》载曰:“在宋徽宗宣和四年(1119—1125),世居福建长汀县河田乡的一支林姓宗脉,为开拓农耕基地,迁入上杭县郭坊乡。两佰多年后,即元代末,开基主林万一的九世孙林彦英,又由郭坊迁到广东平远县,从事农商,……”,彦瑛公迁东石汶水开基,后裔现聚居于东石镇中心地带和茅坪乡扁坑、中心坑、锅笃、白水磜和泗水乡。传至二十四至二十九世不等,总人口约一万二千余人,十四至十六世有部分后裔迁居台湾、四川、湖南、广西。其中宁公房十四世成峰、成嵩兄弟奉母命于1771年入蜀,分别创业于四川省中江县广福乡铜山及通山乡玉龙沟两地。“铜山林氏”现已达三千多人的规模,并已建立“成开捷有建基昌,光大宗功继世长,树德培元祥永锡,贤才广育济时康”的新字辈班排。因该处人才辈出,现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彦常公迁河头双溪开基,后转东石大营里,后裔分居在东石圩后的钩镰形和石岩前的龙头石、河头乡的双溪、河清、青山寨等村,已传至二十四世。
  平远林氏,在清末民初年间于仁居镇(老县城)谷圩街建有林氏宗祠一座,为三堂两列建筑,解放后分给穷人居住,现本族林云就住在此祠堂中。此外,在仁居西门街14姓公祠亦有林姓一份,现有林姓人家居住。东石彦英公因其后裔昌盛,人才辈出,其后裔子孙在东石镇建有祠堂一座,有名士林雪友题联:彦圣怀先哲,英华启后昆。
  我族始祖彦斌公,为三彦之老大,迁东石洋背石灰(辉)坑开基。传至四世时,有祯宝公外迁至高洲府茂名县桐油乡(现是阳西县塘口镇桐油乡),但因联系未果,后裔情况现未祥。传至六世时,有农、浩、河、海、渊兄弟五人,除海公无后裔外,分为四大支脉(系)。
  农公支脉:农公外迁至江西瑞全开基。后裔昌盛,据老谱记载,大致可分为应华、应广、应发、应贵四大系(另有应良、应财、应福、应禄及应雷、应标外迁不知去向)。应发公后裔,除留居瑞金外,部分迁至兴国。应贵公最为发达,又可分为启超、启富、启荣三大派,多居住在宁都六十一都及宜黄二十二都(启超派仲穆及其后裔居住在宜黄县),老谱记载至十六世止。近经几次联系未果,故十六世后之后裔情况不详。
  浩公支脉:浩公迁仁居磜头开基。可分启星、启旦两系。其后裔分布在磜头、欧畬等地,部分已迁到仁居镇定居。启星系有尚振、现郎两大派,已传至二十一世;启旦系传至二十世。总人口约110多人。
  河公支脉:为本族最大一支,后裔仍留居东石洋背石灰坑。现有部分已迁至东石镇、大柘镇居住。大至可分应選公系和应达公系。应選公系可分为啟亨、啟利两大派。应达公系分啟昌、啟隆两大派。其中以啟隆派最盛。各系派已传至二十二、二十三世。现总人口约 人。
  传至十一世时,有啟盛外迁至湖南刘阳县,后又转至江西万载县,后裔不详。十三世有百洪、百辉外迁至台湾台彭府,现经多次联系未果,后裔情况不详。十三世、十四世、十五世三世有百涧、上登、山华等多人迁至广西罗城、融县六甲、都瑯( 现今融水县香粉乡、都瑯乡 )等地开基。此外尚有上田、上义、上志、上万、上雍迁至四川潼川府三台县破石岗,琅华、达华外迁至四川平武县平溪村。现经多次联系,仍未找到其后裔。为方便后裔子孙续谱起见,现将迁往广西部分独立编成一节,称“河公支脉广西支系”。
  河公支脉广西支系:共有19支系
  1、广西罗城黄金佰涧、梓华两支系:以十三世祖佰涧、十五世祖梓华为开基祖。但现今联系未果,后裔情况不详。
  2、广西融县(现今融水、融安)六甲(今融水县香粉乡)、上达、上仁、上琏、上登、上顺、上来、山华、璋华、敏华等共9支系。以十四世上达、、上仁、上琏、上登、上顺、上来、十五世山华、璋华、敏华为开基祖。现今香粉上登公后裔人丁较旺,并曾有一人出任过融水县副县长,一人曾任香粉乡党委书记之职。现已传至二十四世。该处人口约300余人。
  3、广西融县都瑯(现今融水现都瑯乡)上禄、上彩、上庭、上锦、上瓊、上瑞、际华共7支系,以十四世上禄、上彩、上庭、上锦、上瓊、上瑞。十五世际华为开基祖。现今仅存两户人家。
  4、广西融县长安(今融安县长安镇河东)上礼支系,以十四世上礼为开基祖,因联系未果,后裔情况不明。
  上述资料已于2004年冬编入《广西林氏大族谱》内。
  渊公支脉:渊公,估计是出继给二世祖念一公之后裔法强公(五世)为嗣。其后裔九世祖维庄、维业兄弟两人迁至河头乡彰文村开基。至十七世祖增喜公、十八世祖绍兴公、发兴公又因建黄田水库于1968年迁至八尺樟田开基。分维庄、维业两系,而维业系又可分啟昌、啟现两派。已传至二十二世。现有中学教师3人,工程师3人,科级干部3人,处级1人,获硕士学位1人、退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退休政工师1人,在校大学生二人,梅州市重点中学在校生二人。总人口约百余人。
  堂号:我族堂号为济南堂。
  门联:横屏:双桂第
  对联:九龙新世第
  十德旧名家
2、谱系录
  一世
  彦斌公:景生长子,生殁失考。明洪武年间(有曰洪武四年),从福建上杭迁广东省平远县东石镇洋背村石灰(辉)坑开基。当时林木茂密,为烧炭铸造有利。故留下许多炭窑地迹。妣陈孺人,生殁葬失考。(有曰公葬于平远石正瓜形,地址石正墟猪仔行)。
  子;念一、念二(有曰显)、念三。
  二世
  念一公:彦斌长子,生殁葬失考,配谢氏,生殁失考。
  子:佰三郎。
  念二公:又称二公(有曰显二)。彦斌次子,生殁葬妣失考。公为父子谋求生计到江西瑞金县池林村重操其业,并携父母妻小往江西同居劳务。老故于瑞金,留下长子永昌持营田园家世。
  子:永昌。
  念三公:彦斌三子,失考(止)
  三世:
  佰三郎公:念一之子,生殁失考,葬于大柘走马岗对面。妣黄孺人,生殁失考,葬于大柘群猪落槽。
  子:福润。
  永昌公:念二公之子,生殁失考,与江西祖父母父母弟妹亲情关系,于经商来往密切,建制田园产业。又于兴宁黄槐曾氏结拜同庚,最后一次经牛商时投宿曾家病故,葬于曾家屋侧,蚁子含泥淤葬,坟号为花子搞蛇,又称鲜虾戏水形。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祭奠日,有例并请同庚共祭。妣余氏,生殁葬失考。
  子二:祯财、祯宝。
  四世
  福润公:佰三郎之子。生殁葬失考。妣韩氏,生殁葬失考。
  子:法强。
  祯财公:永昌长子,生殁娶失考,坟葬石灰坑燕尾山脚下坪顶窝里,坐西向东,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岁吉立重修。
  子:福崇。
  祯宝公:永昌次子,钺公,字祯宝,生殁葬失考。携母余氏自兴宁黄泥坪(今黄愧)移居高州府茂名县桐油乡(今阳西县圹口镇桐油乡)。妣张氏,生殁葬失考。
  子三,:贤崇、洪崇、饶崇。
  五世
  法强公:福润之子,生殁失考,葬于黄畬蜈公吐珠形。先后于康熙拾玖年及雍正拾式年分别由浩公(或农公)后裔及渊公后裔共进行过两次重修。並由浩公(或农公)后裔及渊公后裔轮流(按年)祭扫。现因开稀钍矿被毁,但仍留下有康熙拾玖年重修碑文。妣涂氏,生殁葬失考。
  生子:旺(殇)。承继福崇公五子林渊为嗣。
  嗣孙:崇(统)四。
  福崇公:祯财之子,生殁失考。坟葬洋背黄泥岗曾繁春屋角背,坐东北向西南。民国八年已未重修,老谱附有图记 。妣吴氏,生殁失考。坟葬石灰坑燕尾山脚下育章屋角背,坐西向东,雍正十三年甲寅吉旦重修。
  子五:农、浩、河、海、渊。
  六世
  农公:福崇长子,迁居江西瑞金,后裔迁宁都、兴国、于都等地。详见后。
  浩公:福崇次子,迁居仁居磜头。详见后。
  河公:福崇三子,留居东石石辉坑。详见后。
  海公:福崇四子,居东石石辉坑。生殁失考,无嗣,葬东石洋背(止)
  渊公:福崇五子,出继法强为嗣,居东石石灰坑,后裔迁河头彰文村,后因建黄田水库而迁居八尺樟田村。详见后。
2.农公支脉六世至十世谱系录
六世
  农公:福崇长子,生殁葬妣失考。迁江西瑞金居住。
  子:统秀。
  七世
  统秀公:农公之子,生殁葬妣失考。
  子:全公、嵩公。
  八世
  全公:统秀长子,字万兴,生殁妣失考,葬广东平运东石乡。
  子:春景、翠景。
  嵩公:统秀三子,字选峰 ,生殁葬妣失考。
  子一 :洪景。
  九世
  春景公:全公长子,字维清,生殁葬妣失考。
  子:应华。
  翠景公:全公次子,号参云,生殁失考。妣何氏。葬广东平远东石石灰坑矮山子岌嘴下田面上,坐西向东。
  子七 :应广、应发、应良、应财、应福、应禄、应贵。
  洪景公:嵩公之子,生殁妣失考。
  子二 :应雷、应标。
  十世
  应华公:春景之子,生殁葬妣失考。
  子三:啟龙、啟凤、啟鹏。往外不知去向。
  应广公:(见应广公系)
  应发公:(见应发公系)
  应良公、应财公、应福公、应禄公:翠景三、四、五、六子,外出不知去向。
  应贵公:翠景七子,生殁失考,葬瑞色西坑甲地,小地名石磜下龙形。未山丑向。妣邱氏,崇祯庚午七月十二午时生,康熙辛卯三月廿二未时殁。葬宁都鸭子岭甲密坑,小土名:油槽坑人形未山丑向。
  子四:啟超、啟富、啟荣、啟运。
  应雷公、应标公:洪景长、次子,外往不知去向,失考。
4、农公支脉应华、应广、应发公系谱系录
应华公系:
  十世
  应华公:春景之子,生殁葬妣失考。
  子三:啟龙、啟凤、啟鹏。往外不知去向
  十一世
  啟龙公:应华次子,外出不知去向,失考。
  啟凤公:应华次子,外出不知去向,失考。
  啟鹏公:应华三子,外出不竹去向,失考。
  十二世
  以下失考。
应广公系:
  十世
  应广公:翠景长子,讳光德,明万历庚子十一月十九日丑时生,康熙戊午* 月初一卯时殁。妣黄氏,明万历丙寅十一月十九日丑时生,殁失考。葬于江西宁都六十一都鸭子岭下甲。地名,牛婆崠茶停坳狮形丙山壬向,夫妻同穴。
  子三:啟贵、啟蘭、啟芳。
  十一世
  啟贵公:应广长子,外出不知去向,失考。
  啟蘭公:应广次子,讳金华,明崇祯庚午年六月十二酉时生,殁失考,葬本处牛婆崠狮形,丙山壬向。妣金氏,生殁葬失考。
  子:仲仪。
  啟芳公:应广三子,外出不知去向,失考。
  十二世
  仲仪公:啟蘭嗣子,啟泰之子,讳叔宜,康熙十六年丁巳八月初四日申时生,乾隆四年已未三月初五未时殁,葬于减西宁都六十一都鸭子岭下甲,地名琵琶形田岗嘴下飞天龙形丙山壬向。妣刘氏,康熙戊辰正月初二,乾隆丙寅五月十二卯时殁,葬于上珠甲,地名,排子上子橋子坑埂虎形,坤山艮兼寅分金。
  子四:威烈、威光、威儒(止)、威照(止)。女二:未详。
  威烈公:仲仪长子,讳德宏,康熙乙未生,殁失考,葬本处牛角窝凤形,申山庚向。妣壬氏,雍正丙午生,殁失考,葬于本处牛角尾人形壬山丙向。继妣郭氏,生殁未详。
  子二:尚枫、尚兴。女一:配黄会周,居江西宁都。
  威光公:仲仪次子,讳福达,康熙元年壬寅五月廿三酉时生,乾隆六十一年壬寅十月廿八日酉时殁,葬本处牛角窝人形壬山丙向。妣刘氏,乾隆甲子九月十三子时生,殁葬失考。
  子二:尚进、尚逸。女一:未详。
  十四世
  尚枫公:威烈长子,失考。
  尚兴公:威烈次子,失考。
  尚进公:威光长子,乾隆丁酉十月廿九日申时生,殁葬失考。妣刘氏,嘉庆丁巳六月初七戌时生,殁葬失考。
  子二:观华、望华。
  尚逸公:威光次子,讳国清,乾隆壬寅三月初三辰时生,殁葬失考。妣钟氏,乾隆已酉生,嘉庆乙亥若月初五辰时殁,葬于本处牛婆崠茶停坳牛形丙山壬向。
  子三:长(殇)、展华、时华。女一:配左运湘。
  十五世
  观华公:尚进长子,嘉庆丙子十一月廿二日巳时生,余失考。
  望华公:尚进次子,嘉庆戊寅十一月廿日辰时生,余失考。
  展华公:尚逸次子,嘉庆丙寅七月初五丑时生,余失考。
  时华公:尚逸三子,嘉庆壬申二月初七申时生,余失考。
  十六世
  以下未详。
应发公系:
  十世
  应发公:翠景次子,讳汉山,明万历壬寅五月十六未时生,清康熙丁巳三月廿三日午时殁。葬江西瑞金县承三沿坝鸣山崠下,螺形。乾山巽向亥巳分金。妣张氏,明万历甲辰七月廿七日子时生,清康熙十七年十二月十九酉时殁。葬三沿坝夫妻同穴。
  子三:啟德(居兴国)、啟胜(居高龙山)、啟泰。
  十一世
  啟德公:应发长子,讳开荣,明崇祯乙亥六月初二巳时生,清康熙丙戌十月初四申时殁,葬于瑞金承三沿坝上坳坤山艮向。妣曾氏,生殁失考,葬于狗脚湾甲山庚向。
  子:仲理。
  啟胜公:应发次子,讳开明,崇祯戊寅三月初四寅时生,康熙丁酉八月初五酉时殁。妣张氏,崇祯庚辰正月廿五巳时生,康熙辛巳正月初二卯时殁。葬于本处牛牯坑中心埂龟形。坤山艮向,夫妻同穴。
  子:仲标。
  啟泰公:应发三子,讳开华,明崇祯辛巳十一月十六日子时生,康熙戊子二月十四日午时殁。葬于吉岗山下,趙骑虎形庚山甲向,寅分金。妣邱氏,崇祯壬午正月初四酉时生,康熙戊子二月廿五午时殁。葬于瑞金县承乡三沿坝,邦坑口嘴坳象形甲山庚向。
  子二:仲仁、仲仪(出继金华为嗣)。
  十二世
  仲理公:啟德之子,生殁失考。葬于上坳榜坑口埂上。
  生子:威昂(居兴国)。
  仲标公:啟胜之子,康熙丁巳六月初三未时生,乾隆庚午二月初一殁。葬于本处石磜下丙山壬向。妣杜氏,康熙甲子三月廿九午时生,乾隆丙寅三月初二卯时殁。
  子三:威作、威俊、威仪(止)。女一。
  仲仁公:啟泰之子, 康熙辛亥十一月初十生,殁失考。葬于上坳排甲山庚向。妣詹氏,康熙辛亥九月初十寅时生。乾隆癸未七日十九日丑时殁,葬吉岗山庚山甲向。
  子三:威芹、威珍、威相。女一。
  十三世
  威昂公:仲理之子,居兴国,余失考。
  威作公:仲标长子,失考。
  威俊公:仲标次子,失考。
  威芹公:仲仁长子,康熙已卯四月廿六日辰时生,乾隆辛巳十一月初一申时殁,葬上坳湾背。妣宋氏,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廿八子时生。乾隆壬寅十月廿日午时殁,葬于上坳湾,乾山巽向。
  子三:尚千、尚季、尚秀。女一,配杨。
  威珍公:仲仁次子,康熙癸未八月初二辰时生,乾隆乙酉十二月三十日殁,葬本处吉岗山庚山甲向。妣赖氏,康熙甲午正月廿日巳时生,殁葬失考。
  子一:尚佐。女一,配钟泰宝。
  威相公:仲仁三子,康熙乙酉二月初一生,乾隆戊辰四月十六殁,葬于上坳埂嘴,娶尹氏再醮。
  子一:尚桂。
  十四世
  尚千公:威芹长子。乾隆壬子六月廿三巳时生,乾隆癸酉六月殁,葬于狗脚湾。妣詹氏再醮。余失考。
  尚季公:威芹次子,乾隆戊午四月廿八午时生,移居兴国,余失考。
  尚秀公:威芹三子,乾隆庚申十月廿三卯时生,余失考。
  尚佐公:威珍之子,乾隆戊午十月初四午时生,殁葬失考。妣袁氏,乾隆正月初四寅时生,乾隆辛丑七月十八寅时殁。葬于狗脚湾甲山庚向。
  子三:尹华、寓华、禹华。女二。
  尚桂公:威相之子,乾隆丙寅九月十六戌时生,余失考。
  十五世
  尹华公:尚佐长子,乾隆已卯年五月廿九日辰时生,嘉庆二年三月廿殁,葬于鸣仙崠下乾山巽向。余失考。
  寓华公:尚佐次子,乾隆丁亥十月初九寅时生,嘉庆癸亥七月初十殁。葬于吉岗山庚山甲向,妣朱氏再醮。
  子:增珠。
  禹华公:尚佐三子,乾隆丁酉七月十七辰时生,殁葬失考。娶胡氏,乾隆癸卯八月廿日巳时生,殁葬失考。
  子:增福。
  十六世
  增珠公:寓华之子,失考。
  增福公:禹华之子,嘉庆乙亥十月十四子时生。余失考。
  十七世
  以下未详。
文字资料来自比干庙官方网站关于柴林世系的家谱资料,任何关于版权及隐私问题请PM管理员.
发表于 2007-11-11 00: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根
我是福建宁德霞浦县溪南镇青山村的,我们全村都姓林。听老人说,我们的祖先原来是莆田迁居过来的,但是我们的家谱以及墓碑都是写着“济南堂”,哪位大哥大姐帮忙,告诉我,我们那是哪里的支系,谢谢啊,小弟是第一次来这论坛的,谢谢!
林良,字思贤,青山人,明朝永乐十六年戊戌科登李骐榜进士,以书经中三甲第一名,后官至陕西巡察御史,工画鹰,名重一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17: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世
  农公:福崇长子,迁居江西瑞金,后裔迁宁都、兴国、于都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5-4-19 18:35 , Processed in 0.037720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