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676|回复: 8

永安大炼林氏宗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8 21: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祠内景
         大炼林氏宗祠座落在燕西街道办事处大炼村。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年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林家木(又名林翊)筹资改建。宗祠占地面积1186平方米,建筑面积467平方米,原主体建筑为木质结构,由正堂、廊庑、厢房、天井、宗祠大门、围墙等组成。解放后宗祠被作为学校的办公室、教室、厨房、教工宿舍使用。宗祠内设遭严重破坏,祠前石旌表已损毁。公元1980年学校迁出由林氏后裔德伟等人组织了修缮,初步恢复了宗祠作为祭祖的活动场所。     随着悠悠岁月的流逝,栉风沐雨,宗祠日趋破旧。公元2008年4月由大炼村林氏后裔德厚、洪通等宗亲捐款集资10万余元(其中洪通个人捐资6万元),并指定专人负责进行修缮,于同年8月完工。修缮后宗祠焕然一新,祠貌壮观。
   
    前迎巽山
    该宗祠正堂坐乾山巽向兼戌辰三分,丙戌丙辰分金,坐奎宿六度(吉),向轸宿十五度(吉),为阳金禄局,四维兼友月宫,乾金俱属阳,为阳金正禄局,名为天门地户,系四天柱,坐禄迎禄马朝元贵格地。宗祠正堂面朝巽山(下班坑山麓),书云:"巽山高尖对面照,金花斜插宴琼瑶。"背倚八仙岩,碧水青山。风光旖旎。祠前文川溪水绕村东去。祠后右侧有庚龙入首似万倾波涛滚滚而来,好一处钟灵毓秀之地。宗祠地理位置好,为眠牛形,双臂土星天财,为边单结穴,穴居寿星。天井左右两侧沟水缓缓绕围墙流去甲方,更喜面前水去,山来更吉昌。现在天井前培植一大片草地,使卧牛既有水饮,又能吃上肥草。祠前又得巳丙方来水先天水上堂,收右边离卦水,转左流归甲方,为天劫水,喜出不喜入,主丁财两旺。外水口右水倒左出乙辰方为借库消水自生向合杨公救贫进神水法,不作冲破养位论,主富贵、寿高、人丁大旺。内水放丁方吉。宗祠四周砂水是呈祥之地,主子孙繁衍,世代荣昌,又有砂体丰隆秀丽,合杨公拨砂得生,旺财砂者,以双山五行从甲字起长生顺行,长生乾亥,辛戌峰高大,大旺人丁。主子孙显贵,财源绵长,加之有丙(东权甲)、巽(下班坑)、辛(仙牛岭)、兑(仙牛岭)、丁(麻公寮),五峰为六秀砂,山峰优美,如同锦上添花,主定出文士。据统计,清朝出贡生1人、庠生1人、民国时期县长1人、解放后正处2人(含小磉1人)、正科2人、副科3人。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尊师重教,人才蔚起,出博士2人、硕士4人、高工2人、本科14人、大专21人。
   
    宗祠大门
       
    宗祠脊貌          宗祠大门上方由省林氏委员会主任伟功书写的"林氏宗祠"四个鎏金大字苍劲有力,金光闪闪,给宗祠增添了光彩。步入宗祠大门,只见宗祠正堂与两侧厢房呈"凹"字形,中间露天天井(明堂)为长方形,长度13.6米,宽度13.3米,面积为180.88平方米。为木星多主贵(堂合木星,执笏朝延)。明堂显得宽敞而平坦,是祭祀、摆席聚餐的场所。祠前台阶三级为阳,单数为吉,院门围墙高度1.71米,合在本字兴旺上为吉。宗祠内的整体布局基本符合中国传统古建筑中轴对称的格式要求,即祠门内、天井、大香炉、厢房、台阶、廊庑、正堂排列在中轴线上,且左右厢房规整对称,布局合理、平衡。主正堂为悬山顶,穿斗式抬梁构架,单层两面坡顶。屋脊中部塑有"双龙对吻"和花蓝式造型,满堂屋顶全部用金黄色琉璃瓦盖,色彩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远看闪闪烁烁,近看光彩耀眼,使宗祠更显得壮丽、厚重、庄严、肃穆。     廊庑与正堂紧相连,为双面坡顶。由天井步上三级石条台阶或打开廊庑两侧边门即可进入正堂。正堂门宽度1.535米(在官字、进益上为吉),高度2.18米(在财字、六合上吉)。古时祠堂为祖宗灵位所处之地,事关整个族人的吉凶祸福,子孙后代的贤慧贵贱,故对建筑、修缮祠堂非常重视,特别是对门的阔度和高度则更为考究,按门光尺的尺寸,中间阔度合。"义、官"两字上,耳门阔度合在"本、财"两字上,以示子孙有发达荣耀之意。
   
     
    正堂内设
         正堂内壁和大柱油漆一新,巍然耸立的正堂木柱上有中华林氏书画院院长、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林伟功书写:"九龙衍派家声远、十德传芳世泽长";正梁柱上国良书写"西河郡晋安派支分九牧下广大炼里、始祖坚闽宗禄蕃衍蕴公廷三林金一"等楹联。中间"四柱"出厅(据说只有帝王世家谪系祖祠才能用六柱出厅)一般只能用四柱出厅。正堂进深一间,面阔五间,正堂明间中央为神龛,后壁上画有始祖坚公和金一公画像,仪态逼真,祖宗牌位安放在神龛中。神龛上方悬一块金字"永安堂"匾,神龛左右上角各镂刻一头牛形,凸显有力,形象栩栩如生。神龛下砌筑一张大理石面供桌,桌上摆放香炉烛台等祭品,桌下正中供奉后土塑像。     大炼村林氏族谱在"文革"动乱中被毁,片纸无存,其间几经续修,均未成功,现林氏宗亲为了落实永安市编纂林氏宗谱工作实施意见,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认真抓好,做好修谱和宗祠修缮工作。现宗祠修缮后已有专人看护管理。     饮水思源,尊宗敬祖。大炼林氏宗亲继中华历代先贤之教风,树本族好学上进之正气,弘扬客家精神,丰富客家文化内涵,他们坚持每年秋祭八月初一为祭祖"会期",正是同祖、同根、同血脉相聚秋高气爽时,届时,林氏宗亲聚集祠内举行祭祖典礼一并给先人扫墓,进一步激发林氏后裔敬祖睦宗爱国爱乡的热情。

来源:永安市委宣传部 http://www.fj.xinhuanet.com/yazx/2009-02/04/content_15604717.htm
发表于 2009-8-11 15: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3-8-29 10:30 编辑

九牧六房(林蕴)后裔, 可惜在永安林氏中名气不大。出了一个县长林家木
安砂苔茹村也是九牧六房的,
现可确认为安砂大宅坂(香菇墩)的分支

1# ssss0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7 13: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正梁柱上国良书写"西河郡晋安派支分九牧下广大炼里、始祖坚闽宗禄蕃衍蕴公廷三林金一"等楹联来看,为九牧六房的后代。此派为上游林氏,(始祖林载六,宋仁宗时期从惠安迁福州,后从剑西迁到曹远溪尾),民国时期县长(林家木)有到过祖地安砂苔茹村大宅坂. 从大炼分派出的有青松,洪田忠洛,洪田小磉,洪田磉溪.
    同为上游林氏的有洪田镇马洪(常顺)、曹远镇下墩、埔头、前坪村,安砂镇苔茹村,小淘的大淘口。 还有迁移到贡川,三元莘口、三明列东,沙县高砂以及尤溪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0 14: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做一份世系表供参考.
       可联系洪田退休老师林兴茂参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17: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茹墩林氏宗祠

宗祠供奉五世祖三三公。

上游林家五世祖三三公于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营建大宅祠堂一座,两厢高架巍楼以祠西河堂昭穆宗亲。工程浩大,屋宇巍峨,为后人所称颂。其地随名
大厝坂。形取七星拱月,随之创置庐墓,山场产业,聚族而居。公见祠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趣得仙源,再而鼎建庙宇,安奉马氏真仙,张公兰公二圣,祝圣保苗,人安物阜,庙号金裹殿。正统蔻乱,祠堂掠焚,祖牌附奉于金裹殿梵堂。清康熙50年(1711年)复建,规模略小。民国29年(1930年)大炼家木在任永安县长其间,邀集族众在富户林如山支持下,再次拆旧新建为三层堡式土木构房。中门上方横匾《林氏宗祠》,列祖灵堂安放在三楼的正厅上。当年褒扬林家赠匾挂满堂前两壁,柱中赫然楹联,反映林家悠久显赫的文明历史。而今因文化大革命的洗劫,已荡然无存。作凭当代长者记忆,仍如:

正栋:三祝叶三多三三祖德传家国
九龙继九牧九九孙支佐宋唐

厅头:十德遗风乔梓竹林喜砌冢
三公衍系棠花棣萼庆交辉

上大中:秉信义却权谋一门称十德
笃忠贞敦孝友奕世羡三公

下小中:地辟燕江南国推称第一
郡由唐世西河誉望无双

下大中:考典穷经品重文轩扶宋世
尘冕涂笏诏褒高隐杜横门

厅尾: 墩号香茹开国族
名垂竹帛荫儿孙

由于年久失修,顶层瓦片破漏,格条腐朽,墙体塌落。2001年克松出资1万七仟元由其春、开松、有文、发文、胜水等主持,每丁派100元,耗资4万余元,拆毁重建为一层五直砖瓦房。

据老人述说,祠堂前原立4支旗杆,林家木建祖厝时放倒。现仍可见几段旗杆部件静卧在祠堂前的池塘边上,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光辉历史。
    前两图为2009年祭祖时拍的相片。后两图为2001年拍的老宗祠,该宗祠为民国29年(1930年)大炼家木公主持兴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 09: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宅坂的地理位置在永安安砂的苔茹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 12: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林伟功----又怎么样,我们有难联系过他,回一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6 16: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链接至永安林氏集中报道贴 http://lin.bigan.cn/thread-6761-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1: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大宅坂迁出的。我爷爷是大宅坂,后因病故,奶奶携家带口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1:24 , Processed in 0.044530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