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385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姓迁徙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20 22:0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林姓迁徙史 <->
概述
林坚因赐姓地是在今河南省,故林姓最早的起源地应在今河南省境内。自林坚食邑博陵(今河北安平县)后,子孙世袭其爵,多为大夫。春秋时,林氏由于官职调迁或避乱隐居,散居周、鲁、齐、卫等地。战国时期,赵国宰相林皋,居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北),生有九子,时称“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因赵王嫉才欲害,林皋父子携带族人,迁徙于西河避难。秦灭赵后,这一支林姓又迁徙到齐、邹二郡(今山东淄博)。西汉初,林皋四世孙林挚,被封为千产侯,食邑千产。汉景帝时分邹郡之地置济南郡,遂为济南林氏。至晋代南迁发展,有林坚八十一世孙林颖,生有二子:懋、禄。长子林懋,任下邳太守,分出下邳林氏;次子林禄任晋安(今属福建)太守,后被晋明帝封为晋安郡主,居住在侯官县都西里。林禄的子孙颇多,后都散居于福建各地,以莆田为盛,成为林氏又一支著名的望族。其后子孙遍及福建、广东、海南、江西、浙江、台湾等地。同时,早在汉代就有林坚的五十一世孙迁居四川。周平王之子的一支林姓最早繁衍于河南及山西省境的黄河一带。后与林坚一支林姓,在秦、汉之际经陕西迁入甘肃陇西一带,并逐渐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总之,秦、汉之际,林氏家族的子孙主要散居于北方的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以山东的林氏繁衍最为旺盛。至晋室南渡之时,中原士族也因‘永嘉之乱’大举南迁,林氏也随之南迁至江苏的下邳一带,后再南迁至福建。至唐宋之际,林姓族人已遍及我国的南方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四川等地。明、清以后,便广播于全国各地。
周朝时期的迁徙
自公元前1046年,姬发(周武王)灭商立周,至公元前 256年赢稷(秦昭王)灭周立秦,前后历经790年。林姓在这个时期传衍了30多代。因周代大小诸侯国多次发生动乱,宗室贵族以及黎民百姓四处外窜逃生。林姓族裔也是如此,不囿于最初发祥地博陵,而在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等地都有他们迁徙的足迹,在动乱中繁衍发展。
据史书记载,西周末年林苌和林材等人在周王朝宫廷中担任官职,随着国都东移,由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之东南)迁至洛阳(今属河南省)落户。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纷封国自立,彼此征战时时发生。林姓族人当时在赵国、鲁国和齐国等诸侯国都有显山露水的不俗表现。林坚的35世孙林皋在赵国任国相,德高望重,权倾一时。他定居于赵国境内的九门(今河北藁城之西北),娶妻胡氏,生有九子,即:林文、林成、林宣、林化、林德、林修、林明、林勉和林韶。九子皆有大夫官职,赵国人称之为“九龙”。林皋也被誉为“九龙之父”,其门第被赞颂为“个德之门”。因赵国君王器量狭小,对此十分嫉妒,叫人“择其木皋繁者伐之”。林皋知道面临杀身之祸,赶紧率全家老少逃往白云山避难。赵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感叹,他说:“贤哉林皋父子也!”
林皋和他的九个儿子所传后裔,成为林姓的一个名门望族,堂号称“九龙堂”。据史书所载,林皋的裔孙林宪在秦始皇焚书之时,将林氏家谱秘藏于自家祖墓之内,逃过了火烧之劫。但后来不知何故,《九龙堂西河林氏族谱》却丢失了。到明清两代,有一些林皋派下的裔人进行此谱的“辑佚”。当然辑佚后的族谱史料价值与原作差之甚远。
在齐、鲁之地(今山东淄博、曲阜等地)则有林既、林雍、林楚、林放和林回等名门望族。在卫国(今河北淇县及卫辉一带)迫有大批林姓族人居住,其中以林类最为著名。林类生活在春秋时代。他披着裘衣在田园里拾着遗穗,边走边唱。有一次,孔子到卫国,远远就看到这位“拾穗行歌”的老人。孔子叫他的学生子贡前去与林类攀谈。子贡问林类为什么会如此乐观呢?林类回答:“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再请教是何缘故。林类则以生与死的辩证观向子贡做了精辟的诠释。林类说,生与死是一返一往的关系,有人死了,又有人生了,这世界才能够持续不息地存在。子贡回到孔子身边,把向林类问答的情况告诉孔子。孔子十分感叹,对众学生说,果不出我预料,这位老人是富有学识的智者。你们尽管可以向他请教。
自林坚起至林芳(林坚的38世孙)的世系传承依次是:林坚、林载、林磋、林虎、林光、林相、林玄、林凤、林翊、林苌、林材、林考、林回、林贞、林英、林乾、林保、林隽、林宏、林类、林繇、林既、林雍、林敏、林楚、林放、林通、林不狃、林欣、林仪、林抚、林鸾、林世元、林伯、林皋、林宣、林微、林芳。其中明确注明居博陵邑者有林坚至林相;明确注明居齐国者有林材、林回、林贞、林英、林宏和林类;明确注明居鲁国者有林雍至林皋。林皋又由鲁国移居赵国。其子林宣等人、其孙林微等人也在赵国建寓。
林坚的20世孙林类据说活了一百多岁(据《列子》一书,孔子适卫“望林类于野”,当时林类已“年百岁”),晚年不是住在齐国,而是住在卫国(今河南濮阳一带)的。
林坚的31世孙林抚在卫国任司马之职,也居住于卫国。而迁至秦国都城咸阳(即今陕西省咸阳市)居住者有林微、林芳、林玮、林韶和林稚等人。
林微是林坚的37世孙,在秦国任大夫左卿,受封为关内侯。
林芳是林坚的38世孙,在秦国任屯军仆射。
林玮是林坚的39世孙,在秦国任给事黄门散骑常侍、左将军。
林韶是林坚40世孙,在秦国任郁林郡太守、右将军。
林稚也是林坚40世孙,在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 222年)任会稽郡太守。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林姓族人逐渐扩散,在各个诸侯国都有林姓裔孙繁衍生息,但仍然以北方为主要栖居地。
秦汉时期的迁徙
周代末年连年发生大规模战争,兵民大量死伤和失散。据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记载:自秦公子印与魏国发生战争那年 (公元前331年)起至周朝初亡的76年间,秦国屠杀或掳去的六国(魏、韩、楚、赵、燕、齐)民众竟达139.8万人。公元前306年,赢稷在秦国即国君之位,不久即平定了内乱并强化王权专制,继续执行穷兵黩武、扩张势力范围的政策。公元前256年,秦国派兵攻西周。西周君王顿首伏罪,尽献其邑36城。七年后,秦国又攻灭东周,周王朝自此全亡。此后秦国连续击破赵、楚、齐、魏、韩、燕的六国“合纵”势力,夺取大片战略要地。秦昭王嬴稷还开辟了黔中(今湖南沅陵之西)、巫郡(今四川巫山一带)、南阳(今河南南阳附近)、上党(今山西长治周围)等郡,与六国相比,秦国军政实际控制力量已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为后来秦国打败其他所有诸侯国、实现全中国统一局面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秦昭王死后,依次由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和赢政继承王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式完成中国的统一。赵国灭亡之后,原居于赵国九门的“九龙堂”林姓望族就迁徙到齐郡邹县(址在今山东省境内)。至西汉之初,分邹县之地置济南郡,故后来统称“济南林氏”,其居住中心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平陵城。因此,“济南”成为继“西河”之后林姓的第二个重要的发祥地。这一名门望族以“济南堂”为堂号,以“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为堂联。林坚的50世孙林尊,在汉宣帝时代官至太子太傅,成为“济南林姓望族”的开基始祖。后来衍分的支派,如广陵林姓、郯城林姓、平原林姓、下邳林姓、晋安林姓、寿州林姓、光州林姓、三原林姓和陇西林姓等都以林尊为先祖。
林坚的42世孙林纂(在汉惠帝时代任职中山郡太守)就已经由齐郡邹县迁居于济南,史书就记他为“济南人”。其长兄林辟疆(受封为平棘侯)也是“济南人”。此外,明确记载为“济南人”的还有林坚的43世孙林别、45世林述和林常观、46世林良、47世林元昌、48世林车、49世林凭。以上是在“济南林姓始祖”林尊之先的济南籍历史名人。至于林尊之后的济南籍历史名人则有林坚的51世孙林高(在汉元帝时代任镇远将军、江州刺史)以及52世林苗(在汉成帝时代任平原太守)和林闾(在汉光武帝时代任徐州刺史,生于济南,曾经迁居临邛,汉光武帝中兴时出任徐州刺史)。也有史书称林坚的 55世孙林邈(在汉安帝时代任徐州刺史)也是“济南人”。
燕冀地区在秦、汉两代也是林姓裔孙主要的居住地。林坚的41世孙林挚在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被任命为燕相,封为平棘侯,食邑千户。当时燕都在蓟(今北京市之西南)。林坚的53世孙林鉴在汉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任职燕太守,封为永安伯。当时燕郡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林坚的42世孙林纂在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任职中山郡太守,居住于中山郡卢奴(今河北省定州市)。林坚的60世孙林丞在汉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任职散骑常侍,尔后调任冀州刺吏,居于冀州常山高邑(今河北省高邑之东)。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林类、林抚等林姓族人徙居于卫国(今河南省濮阳一带)。他们的后代在秦代继续留住在此地。居于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的有林熹、林谟、林恂、林就、林横等林姓裔孙。林熹是林坚的61世孙,在汉明帝永平二年 (公元59年)任职少府卿。林坚的62世孙林谟在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职玄菟太守,此后又迁职并州刺史。林恂是林坚的63世孙,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任职镇南将军,又先后任太中大夫和镇远大将军,受封为万年侯。林坚的64世孙林就在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任职谏议大夫。林横是林坚的65世孙,在汉安帝永宁二年(公元121年)任职谏议大夫。东汉末年,林坚的72世孙林胡任职陈留郡太守,徙居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之东南)。
东汉时代,西河郡址在今山西省离石地区。林坚的68世孙林肇在汉桓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任西河郡太守,乃率族进驻西河。
秦、汉两代寓居长安地区(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的林姓族人有林治、林亮、林别、林良、林公、林宁、林金、林重、林秉等家族。林治是林坚的40世孙,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在秦国任治粟内史,掌管谷货的管理事务,为秦国九卿之一,权势显赫。林亮是林治之弟,在秦始皇三十七年任职侍中、安东将军,与其兄林治一武一文,成为长安林姓望族。林坚的 43世孙林别在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任职御史大夫。林良是林坚46世孙,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任职少府中郎将。林坚的47世孙林公(字元昌)在汉武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任职御史中丞。林宁是林坚54世孙,在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任职征南将军。林坚的55世孙林金在王莽摄政的天凤二年(公元15年)任职建武将军。林重是林坚56世孙,在天凤三年任职河南、京兆两郡太守,也常住长安。林坚的57世孙林秉在王莽摄政的地皇二年(公元21年)任职司隶校尉,后来转任司徒、天下军戎大司马等职。以上林姓家族在文与武两条战线上均有出色表现,秦、汉两代在长安地区可谓声名彰著,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据历史记载,西汉时代四川地区已有林姓族人居住。林坚的51世孙林高在汉元帝刘爽(shi,市)当政时,受命为镇远将军,又迁任江州刺史。江州即今四川省重庆市江北地区。林高之子林阊,隐居于成都。他是汉代一位精通经史文学的学者,在蜀郡成都培养一批生徒,其中最有名的是成都人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扬雄作有《甘泉》四赋,极受汉成帝刘骜赏识,此外还著《太玄经》《法言》《广骚》《方言》等,在哲学、方言学和诗赋方面造诣殊深,人们认为与其师林闾的教导有关。
在汉代已有林姓裔孙迁徙至江浙一带。林坚的44世孙林吉在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任职广陵太守,受封为高亭侯,食邑三百户。广陵郡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当时林吉率族在此居住。林车是林坚的48世孙,曾任广陵郡太守,在西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晋升为镇国将军。他年老辞去官职,归隐于会稽山(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附近),专心致志注释《尚书》。在东汉时代又有林道、林永、林肇、林封、林农、林衮等人寓居于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林道是林坚的66世孙,在汉顺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任职司隶校尉,后来升任泰州刺史。林道乃该林姓支脉世居广陵之先祖,其子孙遂为广陵人。如林道之子林永,林道之孙林肇等。林封是林坚69世孙,林肇之子,在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任职谏议大夫,后遭受时任并州牧的董卓以谗言陷害,罢了秦州刺史之职回归广陵。林坚的70世孙林农也是广陵人,自幼聪明而勤奋,在汉灵帝刘宏执政时任经史博士,在汉献帝刘协执政时任司隶校尉、尚书仆射等职。当时任监察御史的林衮也是广陵人。
秦、汉两代多次爆发大规模战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病死于出巡途中的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广宗之西北)。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秦始皇遗诏,逼迫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册立少子胡亥为秦二世皇帝。胡亥在位期间,实权控制在赵高手里,继续大修阿房宫和驰道,徭役和赋税比秦始皇时代还要酷重。农民不堪重负,在陈胜和吴广的领导下,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了。除了陈胜、吴广之外,还涌现不少“平民领袖”,与遭受秦王朝压迫的旧有六国贵族后裔一起,成为秦末强劲的“倒秦运动”力量。其中有两位突出人物:项羽与刘邦。在陈胜与吴广死后,项羽与刘邦领导的起义军一起抗击秦军主力。他们于公元前206年,率兵攻入秦都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嗣后项、刘又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在公元前202年,刘邦最后击败项羽,登上皇位,建立了西汉王朝。
经170年之后,至公元前32年汉成帝登基时,西汉王朝已走上没落之路。此后几十年间,在河南、四川、陕西和山东等地区接连不断燃起了人民群众反抗与斗争的烈火。况且,天灾与人祸并行。史载汉成帝时代,因饥馑而饿死在道路上的就有几百万人之多。后继的哀帝和平帝在政治上更为腐败,灾害更趋频繁。灾民四出逃亡,社会秩序大乱。
王莽篡夺朝政之后,由于实行的法令更加苛酷,强派的徭役更加繁重,社会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终于导致天凤四年(公元17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史称绿林军大起义和赤眉军大起义)。
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也加入了绿林军,他在昆阳战役中建立了奇功,使昆阳一战大获全胜。他的势力不断壮大,遂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称帝,定都于洛阳,自此建立了东汉政权。他还继续了11年的征战,削平了各地的割据势力,于公元36年再次在中国历史上实现了全国一统的新局面,谥号称光武皇帝。
东汉传至汉和帝刘肇之后政局又出现大动荡,地主豪强势力与广大农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局部地区的农民起义彼伏此起,竟有百余次之多。加之皇帝宗室、宫中宦官与外戚世家大族的争权斗势接连不断,几代皇帝都沦为权力角逐中的傀儡,社会没有宁日,自然灾害又肆虐惨烈。例如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全国有将近1/3的郡国遭遇蝗灾,许多江河洪水泛滥,流民多达数十万户,饿殍遍野。
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社会矛盾积重难返,终于爆发了以张角为首的波澜壮阔的黄巾军大起义和以张惰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巴郡农民大起义。张角巧妙地利用“太平道”宣传与组织群众,信徒多达数十万人,遍布于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个州。黄巾军的斗争一直坚持到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竟达20多年,最后由于州郡官军和地主豪强武装的镇压而遭失败。但是,此后的东汉王朝也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了。
秦、汉两代在陈胜一吴广农民大起义、项羽一刘邦楚汉相争、绿林军大起义、赤眉军大起义、黄巾军大起义、巴郡农民大起义等大规模战争中人口多次迁徙流动,加之多次发生饥馑灾荒,四处逃难者难以计数。随着人口流动的狂潮迭起,林姓诸宗支也多次发生举族迁徙之事。离中原地区较远的山东地区相对集中地居住着较多的林姓子孙。史载有一大批齐鲁西河林氏后裔居住在临淄郡、济北郡和薛郡,这些郡域即今山东省曲阜、淄博、临清、茌平、泰安一带。齐郡邹县(今山东省邹城市)有林宪、林挚等名门望族寓居。林宪是林坚的37世孙,在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任职司隶校尉。 当初秦始皇焚书时,他秘藏林姓宗谱于祖墓,使先世林姓传承次序在很长一段时期不致失传。林挚是林坚41世孙,在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拜为燕相,封赐平棘侯,食邑千户,承传四代,十分显耀。在济水之东则居住着林封、林农、林祗、林胡和林谭等林姓世家。林封与林农父子在汉灵帝时代曾经遭遇董卓的陷害。董卓对汉灵帝说:“林姓豪强势力过大对汉室大有不利。”灵帝听信谗言,林姓宗族受害者甚多,林封、林农父子遂去官归隐于济水之东(今山东省淄博市附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迁徙
东汉末年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曹操占据了兖州,刘备占据了豫州,孙策及其弟孙权占据了扬州所属的江东,吕布占据了徐州,袁绍占据了冀州,刘焉占据了益州,刘表占据了荆州……经过长期而剧烈的混战,逐渐形成了曹魏、刘蜀和孙吴三大军事集团鼎足而立的局面,并分别建立起魏、蜀、吴三国分治政权。又经过几十年惊心动魄的征战,以上三国先后都破灭了,却由司马炎揽得了大权。他于公元265年建立了晋王朝,改元为泰始元年,是为晋武帝。
西晋王朝共历50多年,多次发生内乱,后期甚至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北部及西部(指今内蒙古、蒙古、青海、西藏及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氐、羌、匈奴、鲜卑、羯等族群)乘机向中原心腹进逼。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建立的前赵政权攻入晋都洛阳。晋怀帝被虏,包括太子、朝官和兵民在内共计三万余人被杀。不久,怀、愍二帝相继被杀死。晋在淮河以北的土地,几乎全处于北方各少数民族控制之下。晋室不得已而南迁,重新立国于江南,史称“东晋”。司马懿之曾孙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成为晋室中兴之主,是为晋元帝。
江南乃富庶丰饶之地,颇具吸引力。原居住于北方的许多林姓裔孙也纷纷向我国南方转移,主要扩散地点在今江苏、浙江、江西和福建。如《晋书》所载:“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唐人林谓在《闽中记》写道:“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郭四姓先人闽。”
移居江苏及福建的林姓支脉素以林礼祖孙(林礼,子林颖,孙林懋及林禄)最为彰显。林礼是林坚的80世孙,在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任职中郎主簿,后升为太子太傅,由世居地博陵郡迁入徐州,遂成为徐州林姓望族之始祖。林颖是林礼之子,在晋愍帝建兴三年(公元315年),由徐州别驾升任黄门侍郎,随司马睿渡江南巡,先寓居徐州,后定居下邳。林颖的长子林懋是林坚的82世孙,在晋愍帝执政时期曾任通宜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和侍卫将军等职,后出任下邳郡(址在今江苏省睢宁县及邳州市)太守。林懋太守任满之后,鉴于时局动荡,便慎选下邳郡的梓桐乡定居下来。现今所见的林姓家谱,一般称林懋为“下邳林”的始祖。林懋有六个儿子,都当了大官,地位显贵,时人称之“六龙”。
林禄是林颖的次子,在西晋王朝中历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给事中、黄门侍郎等职,曾随司马睿南渡。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之后,他颇受晋元帝司马睿重用,历任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合浦太守和晋安太守等职。林禄于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举家人闽,定居于晋安(郡治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成为“晋安林”的开基始祖。林禄的子孙除寓居晋安郡侯官县之外,后因人丁繁衍兴旺,广泛分布于闽省各地,据称闽林裔孙今已发展到一千万人以上。
林披(林禄的十六世孙)林披家于莆田,在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经及第,被授于太子詹事一职。他先后娶妻3人,即郑氏、陈氏和朱氏。后来生子9人,分别为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蔇。九人后来也都明经及第,并且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牧或牧守,兄弟9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在“八闽”之地独领风骚,因此被称为“八闽世泽,九牧家声”,或者称为“莆田九牧”、“九牧林家”等,以纪念这段颇为荣耀的历史。“九牧”后代,自唐宋由莆田分衍到福建仙游、漳浦、福州、侯官、长乐、连江、泉州、漳州、永春、龙岩等地,以及广东潮州、梅州、韶州、广西横州等地,明清及近代更迁居世界许多地方,在林姓各支派拥有较大的影响。
林姓族裔人口迁徙继东晋之后在南北朝时期又有发展。自晋室南渡以来政局不稳,社会依然动荡不安。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东晋八州都督桓玄谋反,企图颠覆东晋政权,自立为帝。东晋将领刘裕起兵讨伐桓玄,立下了战功。刘裕不断蓄积兵力,于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感到羽翼丰满,便取代晋朝政权,建立了宋朝,史称南朝宋武皇帝,开启了南朝170年的历史。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国都均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偏安于南方半壁河山。而在北方则先后出现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政权,史家统称之为北朝,自北魏世祖太武皇帝统一北方之年(公元439年)算起至北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为止,共计142年。上述南朝与北朝在中华大地对峙达百余年,兵戎相见,征战不已,民无宁日,林姓族人和其他姓氏人群的迁徙也不断发生。
自三国时期经两晋至南北朝时期,林姓宗族中名门望族的分布大致如下: 在三国曹魏明帝时,林川家族居于徐州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林泰家族和林池家族居于济水之东(今山东省淄博一带),林豫家族居于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西北)。他们是当地的林姓望族。林川是林坚的72世孙,在明帝景初元年 (公元237年)任职徐州刺史。林泰和林池都是林坚的73世孙。林泰在明帝青龙元年(公元233年)任职广威将军兼中书令。林池在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任职秦州刺史。林豫是林坚73世孙,在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任职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太守兼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太守。
明帝死后齐王曹芳继位。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任命林奢为司隶校尉,尔后升职金城太守,居住在金城(今甘肃省永清县西北),成为当地林姓名门望族。林奢是林坚的74世孙,他的儿子林冠在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任职秦州刺史,后升尚书令,同样显贵于金城。林坚的74世孙林道固在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任谏议大夫,兼任吏部尚书,居于洛阳,世代相承为洛阳林姓望族。
在三国时代,广陵林姓的世族一部分子孙留居于广陵郡(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也有流徙于魏国各地,即今陕西、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份。原汉代“长安林姓望族”在三国时期寓居雍州(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为多,而“西河林姓望族”则以寓居鲁郡、青州、兖州、齐郡等地为多,这些居住点分布在今山东省曲阜、淄博、临清、茌平、泰安和郯城。
至于两晋和南北朝时代,由于战乱和灾荒所逼,中原林姓士族有不少人渡过长江天堑,到南方避难逃生,落地生根之后重新发展成名门望族了。例如林礼、林颖等人迁入徐州,成为“徐州林”的开拓者,林懋成为“下邳林”的始祖,林禄人闽,成为“晋安林”开山鼻祖。原“晋安林”后裔林靖之是林坚的86世孙,在晋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年)擢升雄战将军,后改调为建阳郡(今福建省建阳市)太守,卸任后遂定居建阳,成为建阳林姓开基祖。林坚的87世孙林宝也是“晋安林”的后裔,在南朝刘宋时代任建州刺史,乃定居于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县),成为当地林姓望族。继续留居在早期祖居地(今山东、河北和河南等地)的有林道明、林胜、林遂之、林遁民、林逢勋、林显、林忠勋、林玉、林惠勋、林奇勋、林殊勋和林业等家族。
林道明是林坚的63世孙,在北魏时代任清河(今山东省临清市)太守。林道明之子林胜,任北齐散骑侍郎,也居山东临清。林遂之是林坚87世孙,在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任职南海县令,世居山东郯城。林遁民是林遂之的第八子,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任职给事中,后裔在郯城繁衍成望族。林逢勋与林显世居河北,承继博陵林姓大宗的地位。林逢勋是林坚的77世孙,在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任职博陵郡太守,他的长子林显在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 290年)身兼博陵、安定、山阳三郡太守。他俩在博陵是晋初林姓声名荣耀的名门巨族。世居河南的林姓大户人家有林玉、林忠勋、林惠勋、林奇勋、林殊勋和林业。林玉是林坚的76世孙,在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任职侍中,兼任司隶校尉。林忠勋、林惠勋、林奇勋和林殊勋都是林玉的儿子。林忠勋在晋惠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任职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太守。林惠勋在晋武帝咸宁元年(公元275年)任太尉兼太傅。林奇勋在晋武帝咸宁四年任职河南尹。林殊勋在晋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任职“太子洗马”,掌经籍,为太子侍从。林业是林坚79世孙,在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任司马之职。他们在河南的南阳、洛阳一带都是林姓的名门望族。
此外,在湖南和江苏地区也有林姓的显贵门第。林景是林坚的83世孙,在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任通直郎。他跟随征南将军朱宝在乎南作战中立下战功,升任镇南将军、散骑常侍,并受封为桂阳郡(今湖南省郴州市)南平侯,后裔在桂阳寓居发展。例如:林景的长子林绥也受封为桂阳郡南平开国侯。林绥在晋成帝咸康八年(公元342年)任职车骑府参军,后在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升任远略将军,两年后因立有战功擢升为散骑常侍,赐予侯爵。在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则有林遁民家族世居于斯。林遁民是林坚的88世孙,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任郡功曹转给事中,其子林玉珍则在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补功曹之职。在冀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有林廷坚家族,是当地林姓名门望族。林廷坚是林坚的90世孙,在南朝梁时(公元502年至557年之间)任南冀州刺史,成为当地的权要,名闻遐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22:09:24 | 只看该作者
此外,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福建莆田梁山人林凤章任职广东平州教谕,故迁入广东,子孙遂分布于广东惠州和雷州等地,也有些后裔迁往江西袁州和广西钦州等地。宋代福建福清人林文德也因被授予宁化县知事的官职,所以迁入福建宁化县城西关石壁村居住,今子孙分布在宁化县各乡镇,还有的迁居于邻近各县,如迁往长汀、永定、龙岩、上杭和漳平县。
元朝的建立并没有减少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相反地,这一斗争越演越烈,政局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全国各地人民在元朝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下也多次举行大规模的起义。例如早在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就爆发了舍利威领导的云南东部各族人民联合的大起义,参加的人众达十万余人。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林雄在浙江温州发动了农民大起义,起义军也达四万多人。同年,钟明亮在闽、赣、粤率众暴动,规模也相当大,影响也比较久远。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明玉珍在南京领导了红巾军暴动,对元朝廷的打击也十分沉重。此外还有河北滦城韩山童领导的“北方白莲会”和江西袁州彭莹玉领导的“南方白莲会”斗争等。
元代惠宗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考中状元的林济孙,在京城任官十余年,历任翰林院修撰、侍讲等职。他深感时局动乱,不忍违心行事,遂辞官引退,在福建仙游县宝幢山下建舍授徒讲学。林坚的重21世孙林千一也是生活在元代,他在江西当了好几年的官,对官场乱象痛心疾首,弃官后由原籍福建永定县西坡村迁入湖北麻城居住。他的后裔子孙许多人徙居于湖北黄冈县九龙山(今称林家山)、河南光山和安徽金寨县等地,今衍传人口有三万多人。林闾原是济南林姓宗族的后裔,在元朝末年由海上人闽(福建),寓居于泉州。林闾经常航运货物到南洋各国进行贸易活动。
元代末年,福建长汀县河田乡居住着许多林姓族人,他们尊奉林七郎为开基祖。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林七郎众多裔孙激于义愤,打死了长汀知县郑从吉,惹下了大祸。元朝廷官兵到长汀县河田乡镇压,逼使林姓民众连夜逃离祖居地,奔往邻近各县(上杭、永定、连城、宁化、清流和归化等县)。
明清时期的迁徙
元末,朝廷统治力量十分衰微,天下大乱,起义军蜂拥而起,且互相攻杀。至正十二年(公元重352年),出身贫苦、从小出家当和尚的朱元璋在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市)老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他在一系列作战中骁勇善谋,多次赢得重大胜利,因此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军事势力,提高自己在起义军中的地位。在“羽毛丰满”之后,朱元璋于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自称吴王。四年后他就在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建国,国号大明,改元为洪武。他进而攻克元朝大都,至此元朝宣告灭亡。不久,朱元璋又削平四川、云南和辽东等地的军事割据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明代,林姓族裔的迁徙更为频繁。林廷显世居福建莆田,因到广东南海县觉得这里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就在当地娶妻生子,此后子孙兴旺发达。他的孙子林天毓娶雷州张氏为妻,生有六个儿子。幺子林球就迁到母亲的娘家雷州溪头村落户,成为雷州林姓的开基祖,子孙繁衍众多,扩展到厚福村、白村等地,后裔多至数万人。林法珊祖居地在福建武平县中堡村,他于明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迁入江西瑞金沙洲坝,现今沙洲填镇林姓裔孙有千余人,还有许多人迁往江西省各地谋生。明代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林远观由福建海澄县六都四图河村迁入同安县溪浦下林家村,从事农业和商业活动,尔后子孙繁衍众多,散居同安县各地。
明朝的政权并不稳固。因土地私有制畸形发展,农村失业人口急剧增加,随时酝酿着爆发大规模暴动的可能性。自永乐 (公元1403年)之后竟没有一个时期不发生暴动。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发生。李白成、张献忠、马守应、贺锦等人都分别领导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林凤在海上举行的起义也是明代农民起义一个相当典型的事件。林凤是广东潮州人,为反抗明朝重重压迫,他在广东屯聚了水军和陆军各数千人,拥有船只近百艘。明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他率领自己的武装船队,在台湾海峡与明达福建总兵胡守仁的水师作战。在这次激战中,林凤吃了败仗,遂率领船队和数千士兵到菲律宾。
明代由于社会多次出现动荡,许多林姓裔孙迁徙到僻静之处定居。例如,林士敏原籍福建莆田县,他在明太祖洪武年间(公元1390年左右)官至刑部郎中,后贬职为江苏常州宜兴县教谕。林士敏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是仕途多艰,遂避居于宜兴专心治学,有《芹边集》和《匡庐小稿》等传世。
明孝宗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朝廷举行选拔画师的考试。林郊因画技高超,遂毅然赴京应试,竟考中第一名。朝廷授予锦衣卫镇抚之职。他对官场乌烟瘴气深感失望,十年后辞去官职,到广东南海过澹泊清静的日子。林怀远原籍山东青州府鹞鸭圹村,在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得贡生后擢升广西宾州知州。林怀远为官廉正,深孚民意,为黎民百姓所拥戴。他看到当时北方时局混乱,遂选择广西宾州居住下来,在这里传宗接代,子孙众多,成为当地一个名门望族。
明代,林秀一之父林茂为朝廷立了战功,封为绥远将军,赐田一千亩,为屯田垦荒而定居在湖北沔阳的杨庄院林家脑。林秀一因子承父业,继续在此屯田。有一年奉明朝廷之命运粮往南京,不料阴雨连绵,粮食被雨淋湿发生霉变。按明朝律法,有杀头之祸。林秀一惧罪只得逃避,迁至湖北汉川县南湖陡步头的白果树村,换姓改名躲过劫难,直至他的七世孙(名叫大本)才开始恢复林姓。
明崇祯年间灾荒频频发生,农民起义的烽火也愈烧愈烈。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白成率领的起义军终于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不得不自缢于煤山(亦称万岁山)。整个明廷的统治势力自此完全瓦解。大明统治者在作垂死挣扎时曾经引满洲清兵人关,这使当时的社会冲突迅速转化为以种族矛盾为主的斗争中去。中国骤然出现一大批“反清复明”的武装军事集团,例如潘茂、王俊、张名振、钱应魁、张煌言、李定国、刘文秀、马进忠、李来亨和郑成功等人曾经是“反清复明”的武装力量首领。
张天如等人组织的“复社”规模尤其浩大,它的成员遍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湖南、贵州、山东、山西等地,计有 2025人。在台湾,沈光文组织的“福台新咏社”也有不少人参加,影响力也很大。更有以宗教迷信为结集同志的手段者,他们组织起各种“会党”来对抗满清政府,例如三合会和白莲教等。林爽文在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7年)在台湾就以天地会(又称三合会)来组织暴动,但后来被清军镇压。此次暴动虽然失败,但是会党的力量却潜存于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和广西的民众之中,甚至扩展到暹逻、印度、南洋、檀香山和美洲的华人群体中。后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都曾经充分地利用这些反清的会党势力。清代社会的多次动荡迫使林姓裔孙四处逃奔,再次形成人口的大迁徙。
此外,明初有林九郎,原居于福建龙岩县,因游学到了安溪县湖头乡,遂定居于此,子孙繁衍甚众,成为安溪儒林的林姓支脉,是当地的一大旺族。明代中期林宗亮,原居于福建莆田县,因任职龙岩教谕,择龙岩县白土乡圣坑口村定居,在前妻陈氏死后继娶龙岩李氏女为妻,在教谕任满时,李氏眷恋白土乡,岳父与岳母也一再挽留,最后决定定居于当地,不再迂回祖居地莆田了。林宗亮的七世孙林国柱于清世祖顺治十年(公元 1653年)迁入江西的萍乡,成为萍乡林姓开基祖。现萍乡林姓后裔人口众多,已近四千人。
林姓支脉传至第十世林凤山,被派往台湾做官,此后子孙就在台湾居住,至今已三百余年,又传了十多代。林凤山的兄弟林公达、林公鹑、林公起也在清初迁入台湾淡水地区,此后儒林林姓还陆续有人赴台定居。林起龙祖籍福清(今福建省福清县),在康熙初年任职户部侍郎和漕运总督等,举家迁入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
清代因胶东多次发生灾荒,林姓子孙又分批迁入辽东、海参崴、朝鲜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
迁徙台湾
台湾现有人口2300万左右,绝大部分是祖先或本人由祖国大陆渡海迁入的。其中,福建籍的人约占80。台湾各姓氏之中,林姓列为第二大姓,有人口200多万,多数系由福建渡海入台的。
距今两万年之前,中国大陆中原地区就有移民人台。尔后在距今2000年至6500年前中国大陆古越族一部分人也迁人台湾,他们分布在台湾广大的山区,成为今天所称“原住民”高山族同胞。而大批汉族人民(包括“河洛人”和“客家人”等)人台,始自东晋时代直到上世纪中叶。
相传东晋时代有一批林姓渔民航海到达澎湖、台湾等地,他们以打渔为生。史载唐代中国商人林灵仙经常来往于大陆与台湾之间,他是当时有名的富商,可称早期人台经商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至17世纪更有大批大陆人民有组织地进入台湾,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垦荒和开发。明代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闽南商人林福、林翼、颜思齐、郑芝龙等28人因不满当时政治腐败横征暴敛,故结盟共谋生路。众人推举海澄(今属福建省龙海市)人颜思齐为盟主。是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公历 10月5日),颜思齐率领的船队(共13艘帆船)航至 台湾笨港 (北港),众人在此登陆人台。林福、林翼等人在颜思齐的领导下以台湾诸罗山为根据地,安寮建寨,开始大规模的垦荒活动。他们还招纳亲族渡海人台湾,一时迅速扩展到几千家,聚居于几十个村落,从事农耕渔航和经营商业。他们在笨港东南部的一片平野之地,按照中国古代“井田”区划的先例划成九个区域。中央之区筑垒高台建成“开台王府”。东区建成“读书堂”,供子弟诵经学文。南区设立“军营”,供人演兵习武,经常操练队伍,以防外敌人侵。西区盖了“天妃祠”,奉祀宋代福建湄洲人林默娘为“海上女神”。北区辟为仓储之地,收藏粮食与货物。因笨港又名海湾,这里又筑起高台,演化为有“台”有“湾”之地,故居民就称之为“台湾”。此名越传越广,后来将全岛也称作“台湾”了。在明代先民抵达笨港人台之处建有“颜思齐先生开拓台湾登陆纪念碑”,后人以此作为永久纪念。此外,台湾岛上还有“思齐阁”、“怀笨楼”和奉祀林默娘的“妈祖庙”等一系列建筑,表达人们对先民历尽艰辛开疆拓土的缅怀之情。
1623年至1661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以武力强行侵占台湾。在此期间,还有许许多多福建籍和广东籍的沿海居民人台垦荒务农与经商。1661年至1662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率领将士两万多人横渡海峡“驱荷复台”。嗣后又有两万多名眷属随军赴台屯田开荒。在20多年中还有大约20多万大陆沿海居民迁入台湾岛各地。北自基隆和淡水,南至恒春和台南,都有他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拓荒创业的足迹。1683年,满清政府委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领2万多名水师将士,分乘 200多艘战船,与郑成功之孙郑克块的军事势力激战于澎湖。施琅率领的满清朝廷官兵由于占据了有利的天然条件,又因大批将士勇猛鏖战,终于在台湾海峡大获全胜,一举攻克澎湖诸岛。郑克块在施琅强大的军事与政治攻势下,不得不宣布台湾全体郑军向清廷投降,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自此时至1895年台湾不幸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其间212年台湾人口激增15倍,并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大陆沿海地区也获得疆土安宁和经济繁荣发展,台海两岸的优势互补而相得益彰。此期间更有大量大陆移民率族人台。林姓族亲在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人台者也非少数,现择要列举数例于下。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公元重658年),郑成功以思明(今福建厦门市)为军事据点,在这里招慕勇悍的将士,组建“亲军虎卫镇”御林军。福建龙溪人林凤武艺高强,人选为“虎卫镇协将”。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林凤随郑成功队伍人台,并奉命在台南曾文溪北屯兵垦荒。后人为纪念林凤将此地称为“林凤营”。福建同安人林圯也在郑成,功麾下任“参军”之职,随郑军人台,奉命在云林的浊水溪畔屯兵垦荒。后裔子孙居于台北县竹山镇,为缅怀林圯开基之功,后人称此地为林圯埔。当年林圯开垦台湾斗六门,林姓聚族而居,经300多年繁衍发展,今斗六门林姓居民达数万人之众。清圣祖康熙年间(公元 1662年—1722年),福建漳州人林天生、林万福和林浮意等亲率林姓族人到台湾嘉义等地定居。在此期间,漳州人林永跃等林姓宗亲则赴台北拓荒。当时尚是人烟稀少荒野之地,到处荆棘丛生。林永跃等人沿着淡水河主流和支流摸索前进,开始对台北地区的拓荒工作,历尽千辛万苦。
漳浦盘龙(今属福建省漳浦县西区)人林成祖在清世宗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率领族人迁入台湾大甲、彰化等地,他们先后垦田数万亩,开凿了大甲圳、大安圳、永半圳和暗坑圳,引水灌田,农作物获得丰收,从而发了大财,成为名甲一方的巨富。后裔分布在彰化一带甚众。陈埭海尾(今属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人林文进在清高宗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率族入台,择淡水厅八里坌保大坪而居,在此地拓荒开垦,繁衍发展。今台湾桃园县芦竹乡坑仔村顶社有1400多林姓居民,尊林文进为他们的开基祖。福建平和人林石在清高宗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迁入台湾台中县雾峰乡,成为雾峰林姓始祖。林石的后裔子孙出了不少历史名人,如清代福建陆路提督、太子少保林文察,清代台湾抚垦局局长林朝栋,民国初年著名企业家林祖密等人。林文察曾经因为“平叛”有功,受奖大片山地。他雇人种植大量樟脑树并经营樟脑工商实业,产品销往日本等地,赢得巨额利润,成了台中首富,并有“台湾樟脑王”之称。
白石堡莆山(今属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埔美村)人林应寅在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迁入台湾淡水厅兴直堡新庄(今属台北县新庄市)。林应寅之子林平侯善于经营商业和农业,是19世纪初享有盛誉的台湾巨富。林应寅之孙林国华等人是台湾“日据时期”的商业巨子。他们的后裔有一支迁居于台北县板桥镇,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三明市区林姓分布彼广,但大都出自于九牧林氏。
梅列区列西龙岗林姓属九牧中第八房林迈一支。宋嘉定至宝庆年间(1208~1227年),林伯一由江阴渔溪迁居沙邑梅列龙谷.据《剑沙龙岗林氏家谱》载:“颖公入闽至宋之伯一公,从江阴之渔溪迁居沙梅列之龙岗。九传至伯福公,丁口日繁,集族而处。”《沙县城东林氏家族》也说:“吾祖出自迈公,至29世有兴权、放公等居麻阳渔溪,放公生积公居延平,宋庆历丙戍进士。积公生4子:伯一居列西等处,伯二……”。《列西龙岗林氏家谱》载:“伯一全公长子也,性醇朴,善于治.年十八勃然兴念曰:‘男子处世而欲光前欲后’。不笃志诗书,则留心贸易.遂自渔溪赀往游沙邑.时福建三山之地,人民未服,粮差不输.谯国曹公原系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人,随宋帝南渡入闽,为福建安抚;有男曹政,住址沙阳.见公气宇不凡,日后必能建业宏家,因此女赘公为婿,生子曰丙七.从此家门日盛,产业日隆.乃编览邑内之山川,而构屋于历西之龙谷,以作长久居之计焉.迄今十有余世,孙枝蕃衍,恢林氏之族者,皆吾祖伯一公一脉之所遗也.”在其“世纪”篇中,又载“伯一生于宋开禧丙寅(1206年),卒于元至元甲申(1284年),享年78岁,墓葬龙岗观音寺后。迄今蕃衍已29代,约近千人。”
梅列区陈大镇长岭茂村林姓属九牧中第二房林藻一支。据长岭茂村林开绚的手抄谱载:《剑沙长岭林氏家谱》烧毁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但据乾隆甲申年恩贡林赡伦撰写的“谱序”说:“吾祖自九牧二房,藻公支裔。……吾祖祖石三兄弟,自宁洋石留乡(今漳平石寮)迁来,……长祖德公居碧溪,次祖石公仍居长岭茂,三祖仁公迁棕楠榈坑。……祖石公三兄弟迁来沙邑二十都(又称善峡团)长岭茂(亦称长老墓),自宋至清数百年矣。”林藻一支林氏至迁入陈大至今已传数十代,蕃衍至400多人。
三元区城关、莘口、黄砂、蓬坑、南坑林姓属九牧中第六房林蕴一支,但他们传入的经途又各不同。九牧第六房林蕴一支传至第入闽林氏第22世林元穹生有2子:岳、坤。据林氏《渊源谱》载:林岳居莆田,其子林成移居尤溪。传至林迪,也称(十万公),官总戎,宋时移居尤溪45都大泽(今大田县广平)。林迪生7子:眺、标、庐、邦、晖、苗、润;其后裔蕃衍至大田、沙县及三元各地:
广平林(广平村境内):广平林和三元林.莘口林,奇韬龙溪均是林迪公的第七子苗公的后裔,!!茂五公为今广平林的开基始祖,也是林迪公的第13代孙,也是目前唯一遗留在那里的一支林姓子孙,从林迪公到今蕃衍已有35代,今已约有2300--2500多人,
三元林氏:据赐进士探花及第御前侍卫罗英笏为修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剑沙三元林氏家谱》所写的“谱序”中说:“余友林君三亭,溯其谱系分自九牧蕴公,原其乔居吾沙西三元,则昉自之华一公。”邑庠生林茂(1690~1748年)雍正壬子遗撰“家谱弁言”也说:“禄公从晋元帝渡江仕温陵遂家焉……;唐,披公生九子公牧诸州号称九牧,其六,我祖蕴公数传至华一公,乃迁剑沙三元。”据《剑沙三元林氏家谱》“渊源谱”排序,林华一为闽林第40世,约在明洪武初年移居三元,为三元林氏的开基始祖,蕃衍至今已约有1200多人口。
白砂林氏:白砂林氏与三元林氏同源。林华一生有3子:通八(俗称三元林)、金四、金七(俗称白砂林)。白砂林氏尊金七为开基始祖。据《白砂林氏家谱》载:金七为华一的第三子,死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葬在长安堡(今三明火车站一片)。白砂林氏蕃衍至今约有700人口。
莘口镇林氏:据三元《莘口林姓家谱》载:莘口镇林氏为林蕴后裔,原居永安洪田常顺,转迁贡川北门后,约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前迁居莘口。莘口林姓蕃衍至今已有200余人。
三元南坑林氏:据三元《南坑林氏家谱》载:“苗公生光武(后裔是现在广平镇元沙村东坑,现人口1000多人、胜兴、生朝。吾祖胜兴公生绎,绎生宣八,宣八生太十四、太十九,吾太十四公生四子。公与第4子千十七,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迁居凤池,嘉定三年(1210年)居下村,嘉定七年定居南坑。至今已蕃衍400多人口。
三元蓬坑林氏:据《蓬岩林氏家谱》载:“吾祖出自苗公之长子光武。……至其孙伯一公迁枣树坑,伯二公迁居蓬岩。至今已蕃衍近300人口。伯二的后裔迁居溪口,也已蕃衍约有100余人。
三元黄砂口林氏:据《黄砂口林氏家谱》载:“于宋末元初,十万(即林迪)之子庐、孙少二郎,至曾孙宗禹迁居楼峰(现楼源村一自然村)分衍黄砂。”至今已蕃衍近1000人口。
三、迁移
三元林姓传至“有”字辈有人外迁至福州一带。白砂林氏有后裔分迁三元区莘口、绵竹边、及中村乡的视峡村等地。

剑沙三元林氏家谱》首刊纂修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但在首刊纂修的《剑沙三元林氏家谱》中载有邑庠生林茂在雍正十年(1732年)遗撰的一篇“家谱弁言”,可见那时已有家谱,只是非正式刊印本而已。首刊纂修的《剑沙三元林氏家谱》制定了林日增后,按“忠厚开基,科名蔚起;衣德绍闻,明伦正纪;仁敬孝慈,礼义廉耻;规柜高曾,诒燕孙子”四言诗为字派。从清乾隆四十二年至民国,《剑沙三元林氏家谱》共有过4次编修。
《剑沙龙岗林氏家谱》具体始修于何年不详。但,清光绪二年(1876年)木刻的《剑沙龙岗林氏家谱》中已收有乾隆十年(1745年)由林氏后裔林棣撰写的“龙岗林氏手抄续修谱本原序”,其中说:“依伯父秉经所抄旧世系续成图本……。望后之同吾志者,斟酌其间,锓诸梓以永厥传。”
民国20年(1931年)三元区莘口《林氏家谱》进行过一次续修,莘口《林氏家谱》续永安洪田常顺林氏,尊九牧林氏第六房林蕴的后裔林渊为近宗始祖。前清例授修职郎即用训导增贡生邓村猷在为其家谱作序中写道:莘口林氏“自清康熙间由永安常顺移居贡川北门,复由贡川迁居莘口,乞今二百余载,历十数传,尚未纂修家谱。”所以,应林氏之邀,“将先年所采录远祖世系,并各房生卒配葬为之搜寻以集成帙。”[编者注:此处有误。莘口林氏尊林佛士为莘口开开基始祖,而按其谱“近宗世录”载:林佛士卒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永安林氏迁居莘口应在明万历年间]。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985年,《剑沙三元林氏家谱》有过一次续修。
1990年,三元《南坑林氏家谱》有过一次重修。
1992年,《白砂林氏家谱》有过一次续修。
1998年,莘口《林氏家谱》进行过一次续修,由贡川退休老教师严增淦撰写序。他在序中说:“其家谱自民国20年续侯后,已越60余载失修,派别支分恐其久而无可稽也,乃谋诸族众起而修之。……今书以古装编排,有条不紊,世系世录,亦有所新增,且有文可徵,有献可考俾。”
林姓在三明的繁衍
?林姓迁入三明境域较晚,据现有的资料表明,最早迁入三明境域的时间应是在宋初,而多数是在明、清之间迁入的。但,林姓在三明繁衍很快,是三明的大姓之一,粗略地估算全市林姓人口约有八万多人。在许多县(市)林姓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如永安市林姓人口占总人口的5。11%(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第五次人口普查没有这项内容)。在大田县,尤溪县、清流县林姓居全县五大姓之一。
在三明的林姓,分布最广最多的又当数“九牧林家”。如:九牧第六房林蕴一支传至第入闽林氏第22世林元穹生有2子:岳、坤。据林氏《渊源谱》载:林岳居莆田,其子林成移居尤溪。传至林迪,官总戎,宋时移居尤溪45都大泽(今大田县广平)。林迪生7子:眺、标、庐、邦、晖、苗、润;其后裔蕃衍至大田、沙县及三元各地。
?《沙县城东林氏家族》载:“吾祖出自迈公,至29世有兴权、放公等居麻阳渔溪,放公生积公居延平,宋庆历丙戍进士。迈公既是九牧中的八房林迈一支。宋嘉定至宝庆年间(1208~1227年), 林积的长子林伯一江阴渔溪迁居沙邑梅列龙(现梅列区列西龙岗)。
?宁化蕉岭《林氏族谱》载:林姓是于南宋宝庆至景定年间(约1225~1264年)迁入宁化石壁;其后裔播迁广东省大埔等地。
?《建宁林氏族谱》载:宋景炎至祥兴年间,莆田林氏迁入建宁县金溪、长吉,后播迁建宁城关等地。
?明溪城关《西河林氏族谱》载:宋景炎至祥兴年间,福州闽侯林姓迁入明溪县城关;其后裔播迁莆田、建宁和江西省宁都等地。
?泰宁《大田乡志稿》载:宋末,莆田林姓迁居泰宁县大田王胜。
?《清流县志》载:宋末元初,南平林姓迁居清流县螺村。
?《三省总谱》载:元代,长汀河田林姓分别迁居明溪、宁化、清流。
?三明市区的林姓多为“九牧林家”中的二、六、八房的苗裔,迁入时间分别于宋至清时期。梅列区除了九牧八房林迈一支的列西龙岗林姓外,还有陈大镇长岭茂村林姓属九牧中第二房林藻一支。据《剑沙长岭林氏家谱》载:“吾祖自九牧二房,藻公支裔。……吾祖祖石三兄弟,自宁洋石留乡(今漳平石寮)迁来(宋代),……长祖德公居碧溪,次祖石公仍居长岭茂,三祖仁公迁棕楠榈坑。”
广平林(广平村境内):广平林和三元林.莘口林,奇韬龙溪均是林迪公的第七子苗公的后裔,!!茂五公为今广平林的开基始祖,也是林迪公的第13代孙,也是目前唯一遗留在那里的一支林姓子孙,从林迪公到今蕃衍已有35代,今已约有2300--2500多人, 三元区城关、莘口、黄砂、蓬坑、南坑林姓均属“九牧林家”中的第六房林蕴一支,但他们传入的经途又各不同。《剑沙三元林氏家谱》载: “唐,披公生九子公牧诸州号称九牧,其六,我祖蕴公数传至华一公,乃迁剑沙三元。”林华一既为闽林第40世,约在明洪武初年移居三元。白砂林氏与三元林氏同源。林华一生有3子:通八(俗称三元林)、金四、金七(俗称白砂林)。白砂林氏尊金七为开基始祖。据三元《莘口林姓家谱》载:莘口镇林氏为林蕴后裔,原居永安洪田常顺,转迁贡川北门后,约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前迁居莘口。
三元南坑林姓迁入时间较早,据《南坑林氏家谱》载:林蕴一支林苗的后裔“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迁居凤池,嘉定三年(1210年)居下村,嘉定七年定居南坑。” 三元蓬坑林姓与南坑林姓同源。三元黄砂口林氏,据其家谱载:“于宋末元初,十万(即林迪)之子庐、孙少二郎,至曾孙宗禹迁居楼峰(现楼源村一自然村)分衍黄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22: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4-1-27 11:40 编辑

<< 福建永安林氏源流 >>



林姓入闽始自晋代,西晋永嘉之乱,入闽八姓中第一便是林姓。在南迁的林姓中有林坚八十一世林颖。林颖长子林懋(mào)任下邳(今属江苏)太守。次子林禄(入闽始祖)任晋安(今福州)太守,其后裔散居侯官(今福州)、长乐、连江、南安、德化和漳浦等地,被称作“闽林晋安世系”,成为闽林氏最庞大、著名的一支。晋安林姓后来又派生出许多支派,其中最兴旺的有两支,一支是侯官支系,开基祖是林禄的儿子林景、林暹(xiān);另一支为莆田支系,此支从林禄之孙林绥开始就世居莆田,世代簪缨,到林绥十二世林披任唐朝太子詹事,生九子,皆官至刺史,故被称作“九牧传家”。永安林氏皆出自林披之后。

  入永林姓支系甚多,仅贡川就有两支。据其族谱载,南宋末年,林披第十八代菊所,由沙邑移居贡川;宋末元初,林披第二十二代奇达,由南剑州(今南平)迁徙贡川定居。又据罗坊《林氏族谱》载,林禄第十四代腾远生有五子东应、升应、福应、连应、安应。其孙龙元、昌元于清光绪年间卜居梦溪(今罗坊)桥头,至今传8代。

  三、迁移

  贡川林姓

  林腾蛟,贡川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后在河南任御史,其后裔定居在河南洛阳、汝州等地。四世林告有于清康熙年间迁三明楼前,后裔迁福州。四世林智远和八世林广生均移居三明忠山。

  罗坊林姓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东应子孙举家外迁,升应的子孙及福应的独孙长仁,均迁居明溪。


  第二节 分 布

  永安林姓现有总人口16932人,为永安第四大姓。主要分布在贡川镇观成、延爽、攀龙、集凤村,罗坊乡桥头村,上坪乡大进、合群村,燕西街道大炼、青松村,青水畲族乡槐甫、三房、东井村,洪田镇磉溪、小磉村,西洋镇下洋村,曹远镇下墩、埔头、前坪村,安砂镇苔茹村。

  第三节 谱 牒

  贡川《林氏族谱》

  至今共4次修谱。首修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由四世大俊、叔缙、廷璋、运江以笔记形式修成。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九世孙谨齐、正先、镇州、拔亭4人主持。用木刻印本制成,内有新旧谱序、诰敕、家规、凡例、服制、源流、纪年、世系、世录、世传、祠联、祠记、碑记、寿文、墓誌、坟图、役用、谱跋、祭文等内容,共24卷。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圣文主持续修。1998年秋,由十八世运和、运求、运辉主持重修。

  第四节 文物

  一、祠庙

  贡川林氏家祠“光裕堂” 座落在贡堡南郊岩仔角,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修,1973年拆毁,1996年重建。

  二、进士碑楼

  座落在贡堡南郊巫峡头官道。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造了1座纪念明进士林腾蛟的碑楼,1958年被拆毁。

  三、墓葬

  贡川林氏开基祖菊所、二世宣义及三世權公之墓俱座落在堡西郊铁炉坑山头,寅山甲向。八世祖进士林腾蛟墓座落在堡南郊蒙坑金山窝,《永安县志》有载,墓已被盗毁。

  罗坊林氏开基祖腾远墓座落在左拔村东坑,戍山辰向;妣黄氏葬罗螺坑。

  第五节 人物

  一、古代

  林雍,四十一都人,明正德二年(1507年)举人。
  林孜,在城人,明正德二年(1507年)举人,仕至揭阳知县。
  林祥,字时和,贡川人,以选贡生授长沙经历。重礼义,居乡平易厚人,有四子即腾骥、腾鲤、腾蛟、腾鲲,俱有声当世。
  林腾蛟(1517~1560年),字士才,号三泉,贡川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选入太学,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出任广东新会县知县,后调任安徽休宁县知县,因政绩卓著,奉诏升任山道监察御史。因曾劾奏吏部中有人贪赃枉法,故得罪吏部尚书等权贵,“升授”他为河南按察司佥事。因查出河南伊王朱典模罪行上奏朝庭遭伊王恶毒攻击而突然急病爆发,含恨去世。洛阳、开封、汝州、伊阳、陕县等地百姓都曾为他立祠纪念。遗著有《三泉集》。《永安市志》有传。
  林腾鲤,贡川人,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举人,历任衡州通判,兴国州知州,郑府左长史,江西布政司理等职。
  林腾鳝,贡川人,明嘉靖五十六年(1577年)拔贡,曾任浙江衢州府教谕。
  林腾鲲,贡川人,明嘉靖岁贡,曾任西安训导、汾水县教谕、广东高州学正等职。
  林腾鹄,贡川人,明万历年间贡生,曾任福安县训导、晋江县教谕。
  林良,明贡生,曾任南雄训导。
  林祥,贡川人,明贡生,曾任长沙府经历。
  林亮,贡川人,明例贡,曾任江西理问。
  林植魁,西洋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举人。
  林猷,西洋人,清嘉庆三年(1798年)武举人,历任中军守备、江南大河卫千总。

民国时期永安知事(县长)
姓  名            籍  贯      就职时间       卸职时间           离任原因
林翊(家木)     福建永安      1933.2.25     1934.5.12            免职          被红军活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22:11:31 | 只看该作者
<< 福建南靖县林氏祖源 >>



郡望:西河。

主要聚居地祖源:

和溪麟野(今林中、林坂)  始祖长清,龙岩县象山九郎四代孙,元代至正年间由龙岩县龙门里象山社迁入。派下:部分移居坂场白土垅、东西僚、下格仔,月星员沙、半岭;外迁省内外40多人,四川100多人,台湾80多人;侨居南洋10多人。其上祖禄,东晋泰宁二年(324年)入闽任晋安郡守,定居惠安县涂岭。传三十八代文德(九牧派林蕴之后),宋末任宁化县令,由福清县定居石壁溪。元延佑二年(1315年)赣州蔡九五农民起义,第九子九郎,逃居漳平县永福梨仔坪,后转迁象山。

和溪坂场新营  始祖大成,为象山九郎之孙,明代迁入。

靖城黄田下山  始祖墙,民国4年(1915年)由平和县迁入。

山城汤坑巷仔顶  始祖卜数,明代由龙溪县蔡坑迁入。另一派文渊,清代由平和县三平迁汤坑。

山城汤坑月桂山  始祖文峰、溪楼,清代分别由平和县文峰、溪山迁入。

金山仑野  始祖茂戒,象山九郎次子四十二郎之孙。明成化年间由龙岩县适中迁入金山鳖坑鸥坑仑仔尾。派下:一支移居和溪南侨长埔;外迁四川、台湾各 10多人。

金山新村  始祖广明,象山九郎次子四十二郎七代孙。明成化年间由龙岩县适中松乾迁入新村半径咬鸡坪。派下:长房志敏外迁四川10多人,台湾40多人;次房志举迁广东湖料开基。

金山下半径师公厝  始祖荣厚,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由龙岩县适中黄邦头迁入洋畲溪岭头大鞍,后定居师公厝。派下:外迁四川、台湾、浙江平阳、广东海南共10多人。其上祖文德,第五子五郎,避乱由宁化迁上杭县白沙,后代仲桂,转迁龙岩县适中。

金山河炯(河乾)始祖常远,象山九郎次子四十二郎之孙,明代由龙岩县适中迁入。

船场万安  始祖希逊,讳用,明宣德四年(1429年)由长泰县迁入。派下:弘仕房渡台 150多人,弘兴房渡台 20多人。上祖勤劳(九牧派),明初由同安盐场迁长泰。

?船场梧宅庙后  始祖法通,明成化年间由永定县坎市孔夫迁入。派下:长房居田头社,后代分居梧宅墟底;次房君朴,明嘉靖间移居游坑甲万安,传六代生郎,迁四川,九代宗彩、宗影渡台,宗形居梧宅后溪下楼。另法通孙昱良,移居龙山黄坑开基。其上祖文德第四子四郎,元仁宗二年(1315年)携子马烈,由宁化石壁迁永定孔夫。马烈传三子;长石孙居孔夫,传至法通迁入梧宅;次清孙,迁龙岩;三文孙,迁平和小溪。

梅林科岭  始祖季甫,象山九郎之孙,传五代至万昌、万斌,明成化年间由龙岩县适中庵过分迁都宁头、坑下。万昌后代裕宗,移居上科岭。侨居仰光及南洋各埠:万昌房80多人,万斌房10多人。

丰田阁老楼  始祖纡,字实甫,明万历四十四(1616年)年进士,殿试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天启年间因得罪魏忠贤弃官,由漳州洞口避居习贤里中埔总(今丰田)。崇祯年间复职,累官至东阁大学士。派下:荣茂,清代任台湾副将居台;记,鹤翔,渡台。上祖敦朴(九牧派),随母由同安县鸥垅迁洞口。

奎洋霞峰  始祖钦华,明成化年间迁入。传三子:崇正、崇旺、崇富,均于正德年间渡台。其后崇旺子祥清、祥帧,回霞峰定居。

祖源未明分居点  龙山涌进、南坪、西山、棠溪、蓬莱、上苑、山根兜;南坑村中、南坑墟、大岭交冬叶坪;船场后溪、上扬(由永定奥杳迁入);山城六安、鸿坪、坑尾;靖城东坂、阡桥、田边、下魏、草坂、大房、天口、古湖、草前、径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22:11:52 | 只看该作者
<< 连江县林氏简介 >>

据林、孙等姓氏族谱记载,连江县内林氏始祖原籍河南光洲固始,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官至御史。审知殁,延羲失政,林御史与御史中丞孙敏、太子宾客刘赞等数谏,不听,林御史、孙敏弃官,遁至连江保安里(即马鼻)隐居。经五代、宋、元诸代,发祥子孙,迁居各地。元代,道沃林有大次子林添兴(约生1328年)迁居邑治,为连江上林街林氏之祖。林添兴第三子林保生(约生1350年),于1375年赘入大埕,成为大埕林氏之房主,至今有二十世传人。

《林氏族谱》谱序

  祖开伟儒,河南光洲固始人也,唐景福间,官御吏时,秦宗权,黄巢乱关中,天下骚动。独王潮守闽,境内晏然。公挈家从王潮弟审知,审?等来闽。潮殁,审知历后称王,仍以公为御史,至审知殁,延曦失政,公与御史中丞孙敏、太子宾客刘赞,数谏不听。赞饮毒自杀。公与敏弃官,俱遁至连江保安里,敏鼎建东山禅寺,置田宅为常住之资,日以诗酒往来,韬晦至老,而尘事不屑焉,此乃孙氏家乘所誌也!

  辛未之春,修整大宗祠、拓基二丈余、设中门、砌石桥、展后庭、旁通走马楼,规制一新,计费五百金。昺父肩厥任,因据旧谱得官岭后,林乃迁邑。

  始祖復生公,次北信生公,裔孙概然曰:古人迁徙无常,间隔百代,遥属千里,后人有志,未有不以通谱相亲矧?,在数十里之间,忍听疏远乎?视诣官岭,劝诸族众捐资三十金奉房祖信生公主入祠,考其谱怢,惨遭夙?,渺无所有,不胜嗟叹。欲议举修谱祠又乏资。壬申岁在陈姓课读之余,留心细究,绍流溯源,得八世祖载康公死葬最为确凿。自是以为远而?,姑留其系,未敢矫以于诬。遍观猫坑郑后墓下,并蛤沙岩头诸山,皆吾族列祖之墓。但代远年湮,碑字模糊,实未能识为何代何祖必修,志其山场界址,以杜影占之弊,详陈巅末,以为篆之津梁。嘉庆岁次壬申秋,邑房十五世裔孙昺谨识之,始祖复生公行一,房祖信生公行二,元至正时人,善梁采伯氏,复生公迁居邑治,季北保生公赘子大埕。邑房建有宗祠在文山之左,嘉庆十六年修整祠宇。(邑房昺公所志,辛未之春修整大宗祠,年间同距今一百七十九年,明年亦是辛未年,三甲子之久。)邑属有敦本之谊,秋七月得奉公主以合祠考,二至七世,惨遭风焚,谱牒遗亡,名讳昭穆,此系并坟山从详载其确凿,是自八世祖以衍传,至于凤鸣林氏宗族,与道沃林氏宗族,溯源于元代有大公之次子添舆公以衍传,总之,系属同族之分支矣!

  查考墓碑记载,接大埕祖墓载“凤鸣上林聿章公、凤亭邱孺人佳城、本山坐庚向甲、大清光绪丙子冬造(光绪丙子即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又接儒洋宫前山,俗称大沃墓。根据以上谱帙祖墓载材料,由官岭族人林启仁、启宫等至邑城关查询情况,迭经数次查实,于庚午年二月(1990年),官岭、大埕、上林、道沃族亲座谈研究,得出以下宗亲硕果:凤鸣林氏宗祠分上林、道沃、官岭等支是同宗族亲,同气连枝,一脉相承:考究以往谱帙,证实无疑,列入谱序作为族谱木本一源之依据。

  庚午年二月,邀集上林、道沃、官岭宗枝族亲聚首,摄影留念,以作吾族今后子孙承先启后,长发其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0-4 02:08:04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可有福建安溪林氏祖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27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SEDN 于 2014-3-21 13:20 编辑
林善俊 发表于 2007-8-20 22:09
此外,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福建莆田梁山人林凤章任职广东平州教谕,故迁入广东,子孙遂分布于广东惠 ...


据三元《莘口林姓家谱》载:莘口镇林氏为林蕴后裔,原居永安洪田常顺,转迁贡川北门后,约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前迁居莘口。(时间明万历二十六年有误,应该是清康熙年间)
请注意《永安县志》的“小陶营起义”(1646年)的林土(林大绶  见延平府志),洪田镇马洪村常顺的族人。

第一节 小陶营农民起义
  清顺治二年(1645年),永安仍在南明王朝的统治之下。小陶梁钦、梁颢兄弟联络三十都农民林土等人,以小陶营为根据地,聚众起义,先到林田,杀“乡勇”3人。清顺治三年十月二十八日,梁钦率起义军到吉山屯扎。永安城守军焦茂荣率数百兵丁前去攻打。梁钦施计,空出营盘,丢下财物。清军赶到吉山,见是空营,便峰拥而进,被四面埋伏的起义军团团包围,清军被歼70余人。吉山之战后,县衙恐慌,又派中军许定国率兵清剿。清兵追至小陶,被起义军劫营,许定国及200余官兵全部丧生。
  清顺治四年七月,梁钦、林土又率起义军围攻永安城。在围城战斗中,梁钦牺牲。梁颢、林上起义军指挥继续攻打,加入起义军、参与围城的农民越来越多。至十月十三日,县城被起义军攻破,知县高咸临自杀。起义军声势浩大,震撼朝廷。清政府即派延协副总兵马士秀提重兵前来镇压。梁颢、林土率众退至小陶营,终因力量悬殊,起义队伍被血腥镇压下去。

顺治二年(1645年)
  永安小陶梁钦、梁颢起义。翌年十一月,知县派中军许定国率兵清剿,被起义军歼灭。顺治四年七月,梁钦等率起义军围攻永安城,梁钦牺牲。至同年十月,起义军攻克县城。知县高咸临自杀身亡。清廷派延协副总兵马士秀提重兵镇压。


顺治二年
  农历四月,小陶梁钦、梁颢为尉所激变,与其党洪田林土在林田起义,杀死乡勇3人。
  七月,小陶梁钦起义军围攻永安城,梁钦牺牲,义军越聚越多,十月十三日攻克县城。知县高咸临自杀身亡。
  十月二十八日,梁钦起义军到吉山驻扎。永安城百户焦茂荣统领兵丁数百人前往镇压,义军设空营计诱敌,杀死官兵70余人。
  十一月,知县派中军许定国率官兵到小陶镇压梁钦起义军。义军杀死许定国、千户陶国政、百户焦茂荣及官兵200余名。


徐起霖 南通州人,由贡生来宰吾永。时事政孔棘也,即筹所为御寇者。修城垣,备矢石,立震社。义勇黄六德、张贞吉,乡勇欧永福等为之长,联络各寨,抚安八保。无何,汀、漳流寇由南路扬旗至矣,纵火焚城外屋,延城楼,反风卷火,西、北两楼及民居罄毁,几不可守。侯昼夜防御,缉知内讧,急擒而歼之。群贼宵遁,地方以宁。有修其隙于当事,侯不免至再三。无何,而清兵已叩关入闽矣。侯美丰仪,解满语,贝勒见之作慰快状。随军有敕授本府司理,而侯之苦海脱矣。署建篆,活饥妇者数百命,皆待赎者无赎,而枕籍日以数十计,必请后释,几无余生,侯先释之,后卒获请。署福篆,其所判兴、泉数逆案,宥以胁从,其不获解纲者,词严义正,皆其铁笔也。分闱得士,七八皆有声。而三部堂、陈部院、霍按台章且交上,旦夕需新命,旋以内艰报,即洒血徒步扶柩归。今读礼之余,不次超擢,以展尽底蕴。此伊人一方之瞻云望日者也。
高咸临 钱塘人。顺治三年,以贡随军入闽,治吾永。时物情汹汹,未知有鼎革事,而四郊多垒,尤难于措置者。侯下车,恤饥馑,缓追征,储器械,练义勇,凡所以悉心为国为民者,罔不周至。易岁而狡寇数万蜂拥,且窥城矣。侯以死自誓,率参府及尉、青衿、练总、居民共御之,出奇杀贼梁钦授者。不期四阅月,粮尽援绝,城陷遭屠。独侯怒目骂贼,含笔就刃,而一时共事者胥骈戮矣。事久论定,绅士佥呈各上台叩阍请恤,以表孤忠,以慰众魄。至九年十月,恤典所颁,侯获赠福建按察司佥事,荫一子入监读书,敕祭葬。侯之死慰藉于九京矣。尉钱祚乾,青衿萧汉桢、张子适、刘廷宣、庄宜民皆知名士,未有以上闻,幽魂妥乎。至练总陈京瑀、赖骏声之死,犹狼瞫之死先轸,雷万春之死张巡,亦未可忽也。故附录之,以备他日之阐扬者。

       徐起霖 南直通州人,恩贡。崇祯十七年(1644)任。顺治三年擢本府(延平)推官。   徐宗幹的隶属如下图
隸屬徐文里 (海陵遠祖); 徐邦直 (七世祖); 徐大紳 (六世祖); 徐起霖 (太高祖); 徐京 (高祖父); 徐仁滋 (曾祖父); 徐寬 (祖父); 徐蔚 (父,啟蒙師,虹玉樓主人) ; 崔榮森 (表兄,師) ; 李少山 (表兄,師) ; 丁芸芳 (師) ; 唐仲勉 (師) ; 文幹 (師) ; 徐宗陵 (早夭二弟); 徐宗勉 (三弟); 徐宗祥 (四弟); 徐宗鍇 (五弟); 劉仙培 (岳父); 劉貞保 (妻) ; 徐毓庚 (早夭長子) ; 徐聯 (早夭長女) ; 徐毓泰 (早夭次子) ; 徐福 (早夭次女) ; 徐壽 (早夭三女) ; 徐大妮 (四女) ; 徐毓清 (早夭三子) ; 徐二妮 (早夭五女) ; 徐姍 (早夭六女) ; 徐媛 (七女) ; 徐娟 (八女) ; 徐保 (早夭九女) ; 徐榮 (十女) ; 徐毓海 (四子) ; 徐同 (孫女) ; 丁勳(大妮婿) ; 丁鹿壽 (大妮翁); 孫伯醇 (姍婿) ; 孫五雲 (伯醇父); 孫銘鍾 (媛婿) ; 湯容&#63139;&#62694; (娟婿) ; 湯俊 (娟翁); 王來臨 (榮婿) ; 王愛棠 (榮翁); 沈繼卿 (姻親); 沈歧 (繼卿父); 張詩舲 (同年,姻親); 徐毓岱 (堂姪); 徐毓恆 (堂姪); 徐毓寰 ; (姪); 徐毓河 (姪)
 高咸临 浙江钱塘人,贡生。顺治三年(1646)任。
   张毓秀 山西大同人,贡生。顺治六年(1649)任
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繁。顺治四年(1647年)十月十三日,永安小陶农民军攻占县城,知县高威临自尽;顺治四年九月,将乐农民军吴长文、谢七宝部占县城,杀知县钱楞;大田农民军林良部、曾唯部、曾省部分别于顺治四年十月、顺治五年十一月、顺治六年三月十五日至八月3次攻占大田县城,知县胡天湛自尽;顺治四年十一月十一日,以“剿除衙役”为口号的沙县罗南生部农民军攻占县城,杀知县董璘;尤溪樟湖坂农民军陈勋庸、陈子宇部于顺治四年攻占尤溪县城。

122 二二、福建巡按霍达残揭帖
123 上缺领兵中缺十三字寨,斩贼二百馀名。复与贼战于洪田。贼入常顺寨,我兵攻围,林大绶、伪石城王俱被困在内。急攻之际,三月二十七日,又据分防大田千总郑允志下书记施仁报称:三月二十五日,逆贼陈光、曾唯等率贼数千至周田扎营。千总郑志、百总董良廷出战阵亡,贼未近城。众兵思无主将,贼多兵少,难以固守,并县内百姓慌张惊溃,而署县经历萧良材亦由西门逃往上原地方。贼遂入城。又据防守尤溪参将赵天佑报:四月二十四日,有贼逆数万,欲来攻城。卑职连打数仗,兵伤百馀人,自揣势弱莫敌,今已退兵至岭头铺扎营等情。又据署县教官张尧政报称:二十五日,贼未近城。兵见彼众我寡,即已退转等情。各报到职。职即檄该道发兵分头恢复,并查两县失守缘由明白,以便题参去后。
128 其嗣后驻防大田游击王国斌、署县教官葛定襄,见贼即退,贪生苟活,以致失城。如各县尤而效之,则封疆何赖乎?此数官者,所当重加处分,以为将来玩寇弃城之戒者也。目今大田县政在恢复。其三十都寨贼首伪开平伯林大绶负嵎山崖,为害已久。据总镇王进功报称,亦于七月二十八日四面狠攻,将寨打开,杀贼数百,已将林大绶并其妻妾二口、使女二口、银一百三十七两、银牌二十面上凿石城王字、并银印一颗、镀金印一颗、伪札旗帜俱获讫,尚容督臣查明另报外,谨会同督臣陈锦、抚臣张学圣合疏上闻,伏乞敕部,将萧良材、张尧政、葛定襄、赵天佑、王国斌重加议处施行。缘系特参逃城文武各官以肃法纪事理,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右具揭帖。顺治六年九月日,监察御史霍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7-17 15:33:31 | 只看该作者
108  今于本月十一日,据延平府推官徐起霖详称:遵依吊取潘映娄并鲁浩各到官。据潘映娄揭为直述苦衷、仰祈天监事内称:罪职自去年七月初三日到任,即值山海贼兴。罪职日同镇将与贼首刘中藻、冯生舜、王公哲、陈化龙、卢守谱、林奇等打仗。屡战屡捷。只无奈州城四门之外,俱是高山。贼众数万,盘踞山巅,□□饷道。罪职十数次遣人赴浦城、福州告急,□□被杀。捱至今春,已八个月,粮尽草尽。协将章云飞素与涂总镇不合,遂带兵叛投海贼郑彩。涂镇仅有兵三百人,皆饥馁不堪。四月初五日,云飞及伙贼攻城。罪职死守东城,贼执罪职挟降,宁死不从。贼将罪职家口、跟役、标官、标丁尽杀,仅一表弟姚全纪怀印,跳城得生。贼仍逼职做官不屈。此共见共闻者。贼将罪职锁禁,欲寻自尽,恐印无下落。五月中,密割衣袂具禀封印,遣姚全纪间道赉报,发短难行。八月二十五日,逃出龙泉,蒙处州府镇道验印贮库,转详督台。十月初六日,闻大兵进剿寿宁,贼众张皇。罪□□得脱械,星逃万山之巅,三日不火食,逃至□□山小庵,山下多贼,罪职十月十九日密雇浙江客人鲁浩,先赉禀三院。罪职昼伏夜行。十一月初二日,奔投庆元到松溪。十一月二十六日,赴福州叩宪台请死。伏念罪职失守,一死何辞。但事有未易一、二言者。自水师裁而海贼恣其出没矣。道标裁而弹压失其爪牙矣。重以协将叛主将,兵去城空,官民食尽。罪职能空拳杀贼乎?今从万死一生中,得见宪台等情。又据鲁浩口供:浙江会稽人,于九台山庵中遇潘道,托以投书伊弟潘益,今被拿解是实,各情在案。随该卑职审看得:原任分巡福宁道潘映娄,失陷□□既符严律,而潜踪密探,情复可疑。今蒙发□,□罪之可以直定者一,罪之可以理断者四,而罪之必俟确据而结案者二。映娄职任分巡,不思多方备御以保朝廷疆土,致城池失陷,贼盗纵横,荼毒生灵,弁髦王法此罪之可以依律直定者也。今据供协将章云飞叛去,而涂镇何在,独不一言及之。且称家口尽杀而姚全纪独可以怀印跳城,则映娄恋恋不出者何心平?可罪者一。既不能死难矣,靦颜偷生,非剃发可久留贼巢,定蓄发而甘为寇首。可罪者二。夫为贼胁逼者,印为贼夺,权犹在贼也。若身既陷贼而印得以自主,出入自如,权更□□贼矣。且印在而□□。可罪者三。既知贼败,束身来归,自当张胆明目,投见上台,乃托弟以窥意旨,遣差以卜进退,道府之报历历,其叵测之心不大著乎?可罪者四。此罪之可以理断者也。及职等再四研鞫,隐情未吐,则以全印为护身之符。而孙五未见解到,原印尚在处州,所必俟确据结案者一也。又以福宁正在用兵之际,无本地之实报,乏质证之士民。夫么魔小丑,指日荡平,鬼蜮真形,一一现出,映娄虽百喙何以自解?所以俟确据以结案者二也。总之:现前可疑之踪,必合之本境的确之情,始可定封疆一铁案等因,具详到司。
159  蒙司转行署福州府事延平府理刑官研审详覆。随经延平府推官徐起霖吊取映娄与鲁浩等各到官细鞫。映娄供诉情词,鲁浩受托寄书来历在案,具由详蒙本司覆审,具由转报陈部院,具疏为犯道从逆逃归、谨将发审口词先录题报、仰请圣裁事等因。顺治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奉旨:潘映娄著革了职,该督、抚、按详审确拟具奏,该部知道,钦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06:59 , Processed in 0.050333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