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关爱家乡二三事
我受朋友邀请,前往闽侯县祥谦镇凤港村。这里是前国府主席林森的故乡。
现已耄耋之年的林家让先生是林森的同乡。1943年他曾在重庆“国民政府”部门任职。林森先生逝世时,他曾代表“陶江林氏”族人参加林森先生遗体守灵暨出席他的葬礼。
林老愉快地回忆起林森先生早年造福桑梓的往事,尤其是林森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热心捐资办学,关爱家乡公益事业,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1912年,林森时任民国临时议会的议长,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他任职仅67天就愤然弃职,追随孙中山先生流亡日本,继续投身革命生涯。翌年,林森先生回故乡凤港村省亲,目睹农村文化落后,群众因生活困苦,许多少年儿童无法上学,四处游荡,为此他忧心忡忡,亲自倡导兴学,带头捐资办教育,把原凤港村法主庙因陋就简建成学校,为孩子们开辟上学读书的地方。此后,他不断为校舍建设添砖加瓦,在家乡四次倡导开展办学活动。1917年,他亲自复办了因政局影响停办的学校。1919年,他重建凤港小学,扩建了三层楼校舍一幢。1923年,林森时任福建省省长。他在凤港村选择空旷中心地点,捐资盖起砖木结构五间排的教室一座,还附建厨房等校园生活设施。1934年林森担任国府主席期间,他又一次发动村民添建凤港小学校舍,带头捐资建起六间排平房大教室,建筑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在学堂正中还增建礼堂一座。建成后,凤港村民亲切称之为“林森第四教学楼”。这些建筑物见证了凤港村经历的教育历史,经过70年的岁月变迁,现凤港小学仍保留部分林森当年办学的遗迹。
林森先生主张办学育人,他不但思路清晰,而且富有远见卓识。他坚信抓“教育大厦牢固先取决于基础”的理念,因此,他当年常对乡人解说“小学是基础,基础打不好,上进就困难”。凤港学校创办不久,他特意约请辛亥革命领导人黄兴将军为学校题词,手书“国民始基”,交托乡人以字模制成匾,悬挂在凤港小学礼堂,以唤起学子牢记学业的成就始于足下,迈好起步就要扎实努力。后来林森先生也在校门口题楹联:“树立农村基础,养育民族健儿”。这两处历史遗迹至今犹存。
为了进一步激发家乡民众兴学发展的活力,林森还积极献策富有建设性、鼓励性教学管理智见。如提出:“要物色诚聘胜任的校长人选”;“学校务须设民主董事会”;“要求学生穿戴(发型一律去辫)及仪容统一规定”;“对学生全免勉赠文化课本,对家庭困难的子女,放宽可免穿履入学”等等。这在当时坚持办学教育的进步举措,具有其现实意义,起到促进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凤港小学这所始建于1913年,经历91个春秋的乡村小学,成为当地开展基础发展教育的摇篮,为国家和民族培育出不少的社会英才。林森的贡献功不可没。
林森先生自幼深受家贫无法上学之苦,六岁时便离乡投靠养父林道举供职学业,历经仕途长识,深深感悟国民教育对复兴民族尤显重要的地位,同时又受孙中山先生“教育救国”的遗教影响,但他对自己生活却诺守“三不”主义,即“不再娶、不私人、不积蓄”,可是对兴办教育事业,却舍得慷慨解囊,热衷于献资培养人才。林森提倡办学对家乡每一次教育建设捐资,习惯只默许承担一半资金,此举乡人困惑不解,产生质疑,有人还背后议论他“吝啬”。他总是耐心对乡人说:“余非无力独资办学,盖如此,有二弊:其一,独资建设此校为私产,余之后人会居功,不利于乡人办学。其二,建校之资,乡人不付皆求于诸我,必所索无边际,不利于适可办学。”经他情理融会的一席话,乡人便迎解谜团,从此倍加钦慕他精诚处事的远见。
当年林森在家乡还捐资建造了凤港“渡头亭”,既给当地村民群众提供一个休闲纳凉的好地方,又为七里区南来北往(水)路过行人开辟一处遮阳避雨歇脚休息的好场所。并赠送一台大型的古董式摆点挂钟,特装挂在亭壁正门檐上。钟旁边镌刻“中华民国”,钟面框架中心刻写“敬授人时”,下方落款“里人林森立”。这台挂钟已经持续报时91年,至今仍继续为方便群众生活服务。
1988年2月21日,是林森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家乡凤港村群众特地在渡头亭奠基安放“林森故乡”碑石。同时筹建“子超”纪念堂。这些民间活动象征性地追忆褒扬林森先生一生为家乡所做出的业绩。○林依光 (福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