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釬,字实甫,号鹤胎(在平和灵通岩内有供他的神位,纪念他在这里读书过),龙溪西坑洞口社人。明神宗万历丙辰科(1616年)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官国子监习业,后升祭酒,(相当现代的大学教授)迨明熹宗天启年间(1621~1627年)权阉魏忠贤勾结熹宗乳母客氏擅权乱政,势焰熏天,欲提取置在国子监的铜鼎、铜缸铸钱,以中饱私囊,林釬坚决不允,又阉党当时在全国各地为魏忠贤立生祠,有阉党的孝子贤孙监生陆齿龄等人求见林釬,胡说魏公“功德巍巍,宜立象于太学,与孔子并尊。”林釬严辞拒绝道:“孔子圣人,依礼享受帝王朝拜。魏忠贤若与孔圣人并列供奉,他日皇上入学拜圣,君拜于下,臣坐于上,可以吗?”陆万龄辈哑口无言。
后林釬称病辞官赋闲,他一生清贫两袖清风,回到洞口社,老屋依旧,他钓鱼。夫人织布,清贫度日。到明毅宗继位,改元崇祯,铲除了阉党,客、魏均处以极刑后,佳许林釬议论端正,风骨铮铮,擢为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因此故老尊称为“阁老”。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林釬虽精明练达,日理万机,难免有所疏忽。那年郑芝龙等十八猛,横行于泉厦海上,有意受招安。他两次大胜洪都司而不追,俘虏游击而不杀,打败俞都督师于海上,中左弃城逃窜,郑芝龙约束他的部下不许登岸,不掠岸上一草一木。当地缙绅们认为:郑芝龙这样不追、不杀、不掠的表现,实欲投降有受招抚之心,应派人去招降,允许他立功赎罪。于是就附会“义士郑芝龙收郑一官有功”为题,报请朝廷论功授职。林釬不明内理,信以为真,便批准招降郑芝龙等并授以官职。他不知道郑芝龙就是郑一官。
郑芝龙受招安后,重谢当道缙绅,更感激林阁老的栽培。当林阁老寿诞吉辰时,奉千金为寿。林阁老婉言谢绝,在礼单后面批一行字:“成人之美,君子也;因之以利,非君子也。”
一天, 林釬为毅宗皇帝侍讲,皇上偶然问一句:“芝龙、一官,是一个人呢?还是两个人?”林釬一听,知道事出有因,只好说:“臣侍罪京师,乡里的事情,臣不能详知,容查实回奏。”
他回府一查问,果然错了,自己一时失察,犯了欺君大罪,便吞金自杀了。
崇祯皇帝没想到林釬老臣的自尊心和自责心会如之强,嗟叹不已。顾及他一生廉洁奉公,不立门户,深为器重,便御书“澹泊宁静,中正和平”八个大字赐之,在他的家乡官道,立三间五层的石牌坊,以表彰他,谥号曰“文穆”,并为他的墓碑额题“慈孝承恩”篆书四字赐之。林釬的墓茔初葬在仓门,后迁洞口,墓坐北向南,面宽三米,系将林釬和他的母亲陈太夫人及其元配杨夫人三人合葬一处。现其墓龟基碑及石狮,石狗仍完好无损。 (林赐方)
《漳州掌故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