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570|回复: 3

《先贤后裔迁南复北序》全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9 21: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贤后裔迁南复北序》全文
始祖讳放字子邱及二十代祖衍,系十九代祖()(繁体字,字迹不很清楚,象“尭”)之次子也。吾衍祖自汉世而播迁福建省,居住兴化府莆田县()其意之所欲哉(意)。汉皇以孝治天下,迁次而不迁长也,谅亦无如之何耳,是以登堂拜别()流血泪于父兄奉诏长往屡寄梦魂于放城眷恋宗邦之苦情谁知而传之者经数朝而世及前朝明五十四代祖出马谥十老系五十三代祖仲春之次子也,系洪武戊辰科第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壬申钦授陕西上安府协镇之职幸永皇赴北随驾而之,北路经兖郡,永皇谒鲁王,为情话弥长而停留数月,是以吾祖因歇兵于汶上,爱鲁地为故土,犹存至圣之遗风。察河脉结运西,堪作室家之庇处,于是建宅而居。焉不意建文元年山东兵变,王师数败于贼。永皇诏勅吾祖靖寇。吾祖虽年迈力衰而忠心英锐,遂提师兖郡,布阵汶上,战于双庙之野,将猖贼尽行剿除,自北而南之道通矣即于是年因得劳疾而()天奠于后洛庄之野。永皇深爱吾祖忠劳而死,节义过人,开定北都一代元勋,于是钦加统镇衔,赐谥十老。有墓碑可考,并恩准我五十六代祖汝贤六中大夫及镇阳社准兖州府汶上县东平州凡镇阳社田诸差款免,有正统四年墓碑可考。是为序 者(好像是这个字,前同) 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孟夏之月 先贤七十代孙奉祀生员兴岱敬序
发表于 2009-3-10 09: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代福建乃赵佗南越族时代,汉武帝更是以"闽越地险阻,多反复,易为患,故徒其民于江淮间,福建之地遂虚。" 看到族谱迁徙福建的居多是永嘉之乱的时候;例外一部分就是唐末随王审知入闽的,连随陈元光入漳的记录都很少,不知何故?
鲁王朱檀(1370年-1389年),又称鲁荒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母亲是惠妃郭氏。洪武三年二月十八日生,同年受封为鲁王。十八年就藩兖州。二十二年薨,年二十。墓在山东邹城九龙山麓,1970年被发掘。
  那些墓碑是最宝贵的资料,不知现在能否找得到?
  现在河南河北在随明成祖燕王朱棣迁北的林氏后裔也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0 11: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标点

<font size="5"><br>《先贤后裔迁南复北序》全文<br><br>始祖讳放,字子邱,及二十代祖衍,系十九代祖(尭)之次子也。吾衍祖自汉世而播迁福建省,居住兴化府莆田县()其意之所欲哉(意)。汉皇以孝治天下,迁次而不迁长也,谅亦无如之何耳,是以登堂拜别(),流血泪于父兄,奉诏长往,屡寄梦魂于放城,眷恋宗邦之苦情谁知,而传之者经数朝而世。及前朝,明五十四代祖出焉,谥十老,系五十三代祖仲春之次子也,系洪武戊辰科第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壬申钦授陕西上安府协镇之职,幸永皇赴北随驾而之,北路经兖郡,永皇谒鲁王,为情话弥长而停留数月,是以吾祖因歇兵于汶上。爱鲁地为故土,犹存至圣之遗风,察河脉结运西,堪作室家之庇处,于是建宅而居焉。不意建文元年山东兵变,王师数败于贼,永皇诏勅吾祖靖寇。吾祖虽年迈力衰而忠心英锐,遂提师兖郡,布阵汶上,战于双庙之野,将猖贼尽行剿除,自北而南之道通矣。即于是年因得劳疾而()天,奠于后洛庄之野,永皇深爱吾祖忠劳而死,节义过人,开定北都,一代元勋,于是钦加统镇衔,赐谥十老,有墓碑可考。并恩准我五十六代祖汝贤六中大夫及镇阳社,准兖州府汶上县东平州凡镇阳社田诸差款免,有正统四年墓碑可考。<br><br>是为序 <br></font><h1 class="firstHeading"><font size="5">峕</font>&nbsp; <font size="5">光绪二十年  岁次甲午孟夏之月 先贤七十代孙  奉祀生员  兴岱 敬序</font>



<br></h1>

[ 本帖最后由 林忠辉 于 2009-4-22 09:5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6 17: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版主山东林大约分几支?这些资料在那可以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5-4-19 19:09 , Processed in 0.048623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