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4 11: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慎思的为政之道――《伸蒙子》的文本解读(黄清敏)
摘要:林慎思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在他的著作《伸蒙子》中,林慎思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他的为政之道,即君、臣、民是社会有机整体中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各行其道,才能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国家。
关键词:林慎思 《伸蒙子》
林慎思(公元844—880 年),字虔中, 唐朝长乐人(今福建长乐县)。他是唐中晚期比较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中进士,官自校书郎至水部郎中。广明元年(公元880 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 强迫他归附义军, 他不从, 骂巢而死,终年36岁。林慎思居官期间,执法严明,但政治上并不得志, 屡遭奸臣宦官排挤。当时唐统治者“奉释氏,宠乐工, 耽游宴, 怠政事, 侈费无度”,生活极端腐朽,造成了“兵祸未已”的严重危机,[1] 林慎思对此忧心如焚,屡次上疏进谏皇帝,以求力挽狂澜。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大唐帝国的倾亡已成定局。林慎思的思想主要博采儒、道、法等诸家,传世之作主要有《续孟子》、《伸蒙子》等。《伸蒙子》一书约万余字,分为三卷:上卷《槐里辩》三篇,叙天地人之事;中卷《泽国纪》三篇,叙君臣民之事;下卷《时喻》二篇,叙文武之事。全书论辩兴亡,议古陈今,气魄雄豪,指喻明切,自成一家之言,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他的为政之道。
一、林慎思为政之道的主要内容
(一)君道
林慎思认为,为君者要有成圣人之志,用尧舜之治的方式来治理天下,才能使民心归服。因此,君王要遵守君道:第一,君王的所作所为应符合天道和人道。华夏文化的传统,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天地人道,其实都由天道一以贯之。只有符合了天道,才能符合人道。他认为秦朝焚书坑儒,本欲成就万世帝业,结果却事与愿违,亡不旋踵。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的原因即在于违背了天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生羲、农、黄帝、尧、舜为道之宗,又生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为道之主。其言式万代,其政训百王,譬日月不可揜,山川不可迁也。秦人姗笑先王,绝弃礼法,悉举而燔之。使天下之人横目蚩蚩,无知识无防节。是日月晦蚀、山川崩裂、天怒人怨,有灭亡之形而人不知也。一夫呼,七庙堕。秦焚书是自焚矣,秦坑儒是自坑矣!世未有合天而亡,逆天而存者也。故曰秦之亡,天也![2]天道是天地的主宰,它博大无边无际;精微小而又小,不生不灭;所以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均为它掌握,并为它所生所灭。天道从来就不受人的喜怒哀乐所左右,我们永远跳不出它的圈子。但林慎思并非主张一味的听天由命,他认为天道有变数,王道的兴衰并非单纯取决于天的历数,人道在其中也可左右局势,“化妖祥者由乎天,变兴衰者由乎人”。[3]人事的道理,是保持逆顺的平衡,顺应天道就生存,符合天道就成功,违背天道就灭亡,他认为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六国、鞭笞天下,就是因为顺应了天下大势,而当秦始皇推行暴政,不尚仁政、民不聊生时,他又违背了天道,所以秦朝亡于汉之手。[4]只有努力追求人道与天道相符,才能达到天与人的和谐、协调、一致。第二,君王治理百姓,固然应该推行仁政,但不能忽视刑罚的作用。应该把刑罚看做是推行仁政的辅助手段。“恩施于民,民既民矣。刑施于民,民不民矣。且民既民,恩不加民自化也,民不民,刑不加民谁御哉?譬处家而治群下焉,下之良者虽恩赏不至,且未失于良矣,下之恶者苟刑责不及,孰可制其恶哉?是知治民用刑为最。”[5]对越轨的人,要有相应的惩罚。教化能取得刑杀手段难以取得的政治效果,使得人心规矩,风俗淳厚,秩序井然。如果教化成功,人民普遍向善,残暴者也不再作恶,这样就可以废除刑罚了。但应该看到,社会上总是有邪恶势力存在,对此,就绝不能心慈手软,放纵姑息。此时,就应当发挥刑罚的威慑作用,把邪恶势力绳之以法。所以礼乐刑政是相辅相成的,并行不悖的。总的目的是使人民和君主同心同德,创造一种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他还进一步指出:有道明君的刑罚甚至比无道昏君的刑罚更为严厉。他把明君的刑罚比喻为水火,把昏君的刑罚比喻成虎狼,“水火之为峻也,必能滔涌天地焚燎山川而人不蹈也。狼虎之为峻也,止于呀风吼雾噬兽啖人矣。岂及水火之大欤?”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忽略了明君的严刑峻法,是因为“水火仁于人而人赖之,不见其峻也。狼虎害于人而人畏之,故见其峻也。”[6]第三,君王治国,必须做到赏罚分明、功过清楚。赏罚要公正,赏罚不明是治国的大忌。他认为国君在行赏罚、论功过时,不应该有外臣、内臣之别,他把外臣和内臣分别比做“佣治粟者”和“佣治膳者”,他说:“佣治粟者,虽役力求精曾不得其尝焉。佣治膳者,虽不劳力自精亦先得其尝焉。矧治粟功至,仅免于诛也。治膳功至,又加其赏焉。何则?治粟犹四方外臣也,治膳犹左右内臣也,外不及内而然也。”外臣和内臣所处境地的迥然不同,就要求君王“眀目达聪,鉴难易于内外”,[7]这样才能是非分明,“不使罚及忠信,赏归苛酷”,[8]否则国家管理就会陷入混乱。第四,林慎思要求君王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他说:“君子不惑, 小人多惑”, 为什么呢?“人无不惑, 盖君子知其所惑而不惑, 小人不知其所惑矣。人无不惑,在知与不知中”。 [9]欲知所惑, 须不断地学习和加强自身修养, 只有这样, 才能释惑而无惑,不被杂乱的现象迷住视野。他举这样的例子:一个人如果从暗处往明处看,即使有帘幕阻隔,美丑善恶都能分辨得一清二楚;一个人如果从明处往暗处看, 即便中无遮障, 也难分暗处之美丑善恶, 如何辨别这一切呢? 在于修养。换句话说, 只身处于美丑善恶难辨的环境下, 要保证自己的言行正确, 关键在于平时自我修养。“君子居其显进退不违规矩也”、“ 古之圣贤立道光显为后代所瞻瞩”[10]却毫无过失就是因为他们时刻警戒自己,保持自己言行不偏邪。只有常修养, 言行才能始终不偏离方向。
(二)臣道
林慎思认为,为人臣者要有成贤臣之志,要“忠”。首先,这里的“忠”含有一定的忠君成分。但是, 他没有停留在“愚忠愚孝”的陈腐观念上, 进而提出了臣子要“忠于后代”的思想。也就是说, 臣子不但应忠于君王, 更重要的是为天下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因此, 他要求臣子以大局为重, 以对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 当国家处于危机关头时, 他应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一心一意引导君王走向正确的轨道。伊尹放太甲于桐宫并非不忠于君王,是因为太甲犹如“良马”,需要“良御维絷以驯伏其性”,去除他身上的种种不足之处,成为一个优秀的君王。[11]商山四皓在汉初拒不出仕,后又出面维护太子刘盈,目的是为了“正天下”,“ 大厦之欹也,必欹其木以扶之,然后正矣。方髙祖欲废嫡立庶,太子势摇,群臣心动。是时天下政柄将失所持,四皓心是危急可以正之,恶能忍其危哉?所以徇吕后谋,从孝恵出,是谓用邪扶正。不甚至欤?苟为不然,则从其废嫡立庶,戚氏得以惑乱一人,侮蔑万枢。欲汉室不危,难矣!又安得传其后嗣哉?”,“四皓始而处者非傲君也,辞夫爵也;终而出者非私贿也,正天下也。”[12]伯夷和叔齐在周武王伐纣时,跑到军队前面去阻拦,人多以为他们是愚忠,林慎思指出他们“不独吐一时之忠,抑垂千古之戒也”,“谏不贵纳于一时之周武,而贵纳于后代之诸侯。不贵存于一时之商纣,而贵存于后代之王室。知后代王室必有肖商纣之暴,后代诸侯必有习周武之志,故损身讽谏,用讥后代伐君者,恐中损身之讥,无生易国之志。此非夷齐之意深乎?”[13]必要时宁可牺牲自己, 也不苟且偷生。他说, 比干有忠臣死谏之名, “比干非不知辛(即商纣)祸胎已长,势不可止,盖不忍不止,则竭忠谏之。”欲垂明镜于后代,“是以比干之忠, 不独忠于一时, 而亦忠于后代矣”![14]林慎思的“忠于后代”思想, 也是其自身思想、行为的写照, 更是自我勉励。他面对当时唐王朝腐化堕落、民不聊生、危机四伏的严重现实, 敢于进谏, 力陈兴利除弊, 虽遭贬谪, 冒死进谏、忠于后代的志向始终未灭。当然, 他的“忠于后代”思想仍然脱离不了忠君的阶级局限性, 忠于后代以忠君为体现。当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时,他不顺应时势,不从义军,大骂义军,忠君而死。第二,大臣对君王的忠诚还体现在为国家选拔大批人才并忠实地执行各项政策。“日月之照,孰曰偏邪? 而瞽者不被日月矣;雷霆之震, 孰曰隐邪?而聵者不戴雷霆矣”。他说, 圣人明君,有如日月雷霆, 即使以恩信布施于民, 无偏无隐, 也难保天下黔首都能感受得到;即使法律再严明, 也不尽昭然天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认为主要是缺乏明圣贤之道、忠君王之义的大臣, 即忠实的执行者。而当时君王左右上下得宠者又多为奸佞叛吏, 他们无视王道国法, 肆意篡改。“习叛者瞽于恩信, ”“习盗者聵于刑法”, “恩信非不博, 刑法非不大, 而叛者盗吏瞽聵于天下, 岂恩信刑法能化乎”? [15] 因此, 他认为要使恩信、刑法化民安国,就必须要有大批“布恩信”、“执刑法”的人才,要以举贤为急务, 求贤若渴。“设礼以待士, 闻有士之名, 则必欣然而迎之。”他说, 周公最急贤, 他以急贤之心, 网四方之心。周公最能以礼招贤, 尽管所急之士“不及周公, (周公)亦下礼而接焉。所以, 不阻四方之士, 不阻四方之士, 则四方之心焉”。[16]他把“急贤”作为收天下之心的手段, 可见招贤纳士的重要意义了。有大批积极主动、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正确政策的大臣,天下大治也就顺理成章了。第三,林慎思强调为臣者应在德不在位。林慎思认为为臣者最须关心的应是自己以何德何能来立足本位,而不应该是利禄封地等。他以孔子为例,孔子“不得封楚”,但孔子“不患无土”,是因为“儒有不祈土地,立礼义以为土地”,所以“仲尼无土于一时,有土于万代也”。[17]臣以道事君,要保持人格的尊严,不能为了仕途而出卖自己的良心和道德。
(三)教民之道
林慎思认为,为人民者要有成尧舜之民的德性。在他看来,人如果不能自我克制生活上的侈糜,要实现国家安定富强是不可能的。“韶夏之声,人非不知可敬而不能嗜也。郑卫之声,人非不知可去而不能舍也。何哉?可敬者礼节也,礼则难行,故人不能嗜矣。可去者非礼也,非礼易惑,故人不能舍矣。是以演先王之教不得人之乐者,教难行也。吐倡优之辞皆得人之喜者,辞易惑也。恶有圣徒能乘其心者,后易惑而难行哉?”[18]“一树之花,人争盼焉。一株之棘,人争忌焉。且人皆爱花之鲜妍,不知鲜妍能诱人为骄奢之患矣。人皆忌棘之伤害,不知伤害能诫人行正直之路矣。呜呼!骄奢事极,则花为祸人之根者也。正直路存,则棘为利人之本者也。而人不知忌于花而忌于棘。噫,其惑人也久矣。”[19]只有严于律已,克制、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才能达到完美的人格。一般人都认为,远古的百姓淳朴忠厚,象天真无邪的婴儿,容易教化;而当今的百姓则狡诈多变,象长大的孩子,不易受教。但林慎思认为,现在的百姓比远古的百姓更容易教化,因为“朴,止也。诈,流也。止犹土也,流犹水也。水可决使东西乎?土可决使东西乎?且婴儿未有知也,性无朴乎?丱儿已有知也,性无诈乎?圣人养天下之民,犹养儿也。则古民婴然未有知也,今民丱然已有知也,化已有知孰与化未有知之难乎?”[20]“古民难化性犹土也,土不移移则硗埆生矣。今民易化性犹水也,水可导导则其源清矣。是以古之民虽唐尧在上,终不能化顽嚚使有知,今之民有尧之化,孰有顽嚚之难化乎?”[21]。因此,只要统治者正确地加以引导,就能达到天下大治。
总之,在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中,上有发号施令的君王,中有执行命令的大臣,下有接受统治的黎民百姓,君、臣、民是社会有机整体中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各行其道,所谓君要遵守君道,臣要遵守臣道,民要遵守民道,这样才能上行下效,各安其所,各尽其职,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国家。在君、臣、民三者中,无论何者偏离其道,都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以,林慎思的为政之道是在对社会整体结构做了一定考察之后而提出的治国方略,无论是对君王,还是对臣民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得君、臣、民三者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对后世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林慎思为政之道的特点
第一、提倡法治。林慎思认为,除教化以外,必须有一种更具威慑力、更具强制力的规范,来惩治那些教而不化的违背礼义之人,所以刑罚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强调人治。林慎思认为治理国家既不能寄希望于虚幻的神,也不能单靠纸上的制度,而应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因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管理制度由人确立,由人维护、由人执行。在治理国家过程中人起最终的统治作用。首先,林慎思认为治国最为关键的是统治者的人格,有圣君良臣在位,以身作则,政令贯彻通达,政治方可清明。其次,林慎思把人才的得失看作天下兴亡、国家治乱的关键所在。他对当时朝廷奸臣当道,忠良受屈的状况非常不满,多次上谏,言明只有举人才、任贤能,才能使江山长久。第三、重视修身。林慎思强调管理国家大臣,特别是最高领导者君王必须时时注意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然后才能管理他人。只有知道怎样修养自己,才能知道怎样治理别人,从而懂得怎样治理国家。修身向外扩充表现为齐家、治国、平天下,治人、治物、治国、治天下是治己的外化与扩大,所以,林慎思把统治者的道德自觉和修身看作是实行仁政的前提。
林慎思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提出了不少治国方略。尽管他的理想在当时无法实现,但他的主张还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后世的执政者,足见其思想的深厚底蕴。
参考文献;
[1]《百子全书》第二卷《伸蒙子·跋》,浙江人民出版社。(书名、卷数、出版单位下同,以下只标明篇名)
[2]《伸蒙子·合天》
[3]《伸蒙子·彰变》
[4]《伸蒙子·去乱》
[5]《伸蒙子·利用》
[6]《伸蒙子·辩刑》
[7]《伸蒙子·辩功》
[8]《伸蒙子·彰变》
[9]《伸蒙子·辩惑》
[10]《伸蒙子·显防》
[11]《伸蒙子·迁善》
[12]《伸蒙子·扶危》
[13]《伸蒙子·明谏》
[14]《伸蒙子·演忠》
[15]《伸蒙子·远化》
[16]《伸蒙子·广贤》
[17]《伸蒙子·演圣》
[18]《伸蒙子·明性》
[19]《伸蒙子·去奢》
[20]《伸蒙子·喻民》
[21]《伸蒙子·演喻》
作者简介:黄清敏(1972――),女,闽江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c542f401000at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