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137|回复: 0

清代台湾总兵-----林宜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0 23: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蓝美村 清代台湾总兵林宜华故里
日期:2007-08-24 08:56:23 来源:海口晚报网



  在古老的琼州大地上,涌现过众多的文官武将,他们的功勋和伟绩已载入史册,名扬千古。
   位于海口市东北方向有个与众不同的古村,这座古村先后诞生了数十名文武官员,其中以清代台湾总兵林宜华的名望最为显赫,成为海南林姓后裔的骄傲。
   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曾征战琼州、台湾、澎湖诸岛及内陆,战绩辉煌,深受百姓的赞誉和皇上的嘉奖。
   时光如流,历史的风尘淹没了远去的岁月,今天我们重返这位清代海南杰出将领的故里寻访,去追忆一代振威将军不同寻常的前尘往事。
   将军的故居还在,皇上封赐的牌匾还在,生命的传奇故事还在留传。
   让我们记住:琼州大地上曾孕育过这样一个令我们引以为荣的虎将,记住将军的故居,先贤的故里,琼州人文史上这颗闪烁过璀璨光芒的将星。  
  
  名声显赫的清振威将军林宜华
   从海口市区过琼州大桥向东偏北方向行驶3公里左右,有个绿阴环抱、风光秀美的古村,名叫蓝美村。
   蓝美村属海口美兰区灵山镇东营管区管辖,古时名叫博茂村,现有1000多人口,是个保持着良好原生态的古村落,该村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蓝美村姓林,是林姓迁琼始祖林裕公的后裔。村里的肇基始祖为林朝量,是林氏入琼之第十世祖,约公元1100年自琼州府城西关移居于蓝美村,为蓝美村林氏之始祖。继后子孙繁衍昌盛,人文并茂,人才辈出。该村因此被当地乡里人誉为“老爷”村。
   在清道光年间,该村出了一个显赫人物林宜华。林宜华本名林辉,字德甫,号桃溪,琼州府琼山县博茂村人。
   林宜华出生在清道光初年。他的家乡博茂村地处南渡江出海口之东侧海岸,也是琼州海峡的南海岸。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为防倭寇、海盗侵犯,官府在府城北海边筑海口所城,又在明正德年间在海南岛东北沿海的东营、铺前、七星岭、抱虎、清澜、博鳌等处设烽火台点,并派兵驻守,昼夜瞭望,遇警方放烟,严防倭寇和海盗的侵袭。
   至清代,外强伺机侵扰,内有土匪作乱,驻琼清军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对内设讯地、关卡,对外筑炮台、设水师营。严防内外之乱。
   当时,海口所城的海口水师营参将衙统领下的东部海岸设立了一个营垒据点,因此该地方取名“东营”。林宜华的家就位于“东营”旁的博茂村。
   林宜华由于生长在琼州海峡海岸、南渡江的江边,在江海岸之大风大浪中成长。受风涛海浪锤炼,从小有强壮的体质,坚强的性格,素有胆略,臂力过人又谙习水性。自幼常在江河溪流中游水、泅水、潜水、打水仗。稍长又跟大人们出海撒网捕鱼,当弄潮儿,或在村中与伙伴玩起两军对垒作战布阵游戏,用土块碎石当弹丸,互相投掷,用竹竿作刀枪,互相砍劈刺杀,有时玩摔跤、拗手臂,稍长又跟大人练武功,观看东营水兵列队操练。
   道光十七年(1837),林宜华十三岁,已是一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小伙子。当时农村社会很不安宁,饱受盗匪之患的村庄,纷纷办起武队、武团甚至武馆。组织训练以保卫乡村。据说当时大林圩是“东边溪”江东地区最大的集市墟,大林圩就有一间相当规模的武馆,林宜华一有空便赶往大林圩武馆观看练功比武。缠着大人让他参练,自己私下也积极练习。
   道光二十年(1840),林宜华十六岁。时大林圩武馆、江东地区出了一位武艺高超、任海口水师守备的吴元猷,是大林道郡村人,其母林氏与林宜华家算是乡亲与亲戚。林宜华上大林圩武馆也时常到大林旁的道郡吴元猷这亲戚家。林宜华对吴元猷很敬佩,因林宜华聪明机敏,又彬彬有礼,深得吴元猷母子喜爱,林宜华也非常喜欢与吴元猷幼小的孩子吴世恩逗玩,吴世恩总要宜华留在身旁伴玩。
   道光二十四年(1844),林宜华二十岁。时吴元猷因单刀只船追逐活擒海盗石十六,进京觐帝,受道光皇帝当面夸奖,名声大振。母古稀老人林氏辞世。吴元猷慧眼识英雄,把宜华带到海口西门街吴府。海口水师参将衙也在西门街(现保健院)。林宜华一方面与小世恩作伴,一方面当吴元猷的差事帮手。吴元猷着意栽培林宜华,林宜华也勤奋好学,习文练武进步很快。吴元猷认为他将来必是一个将才,林宜华决心以吴元猷为榜样做一个出色的水师将领,报国为民。
   道光二十七年(1847),林宜华二十三岁。林宜华正式参加海口水营当兵,时琼州总兵经常组织各路水师营(海口、儋州、崖州、万州等)在海口市大英山(现海口人民公园)山顶的海口水师营演兵进行武艺比赛,在山下的湖潭进行水中游水、潜水等各种比赛。林宜华常取得好的成绩名次,受嘉奖。
   道光二十九年(1849),林宜华二十五岁。海盗张十五突犯海口,崖州副将吴元猷筹备粮饷,招集兵勇会同海口水师将领黄开广(顺德人,住西门街)及广东碣石镇将领王鹏年(海口西门街马房人)打退张十五的进犯,夺取海口外沙战得胜,后外沙因此命名“得胜沙”。林宜华首次参加大战,奋勇当先,作战立功,吴元猷委任为海口水师外委。时海口水师营分四讯(军事据点),每讯派把总一员,外委二员,其中把总为“讯”负责人,一外委为专防,另一外委为协从。林宜华为外委开始其军涯仕途。
   道光三十年(1850),林宜华二十六岁。时年二月十五日夜,浓雾弥漫,星月无光,吴元猷顺风乘浪,率水师船出海西征,林宜华首次随军远海作战,吴元猷夜袭洋匪黄白豆营栅,采取火攻,歼俘贼徒三百余人,俘获全部贼船,降者安置万人,解救被掳商民妇女不下百人。林宜华异常勇敢,首次出远海远征,旗开得胜。
   咸丰三年(1853),林宜华二十九岁,已升任海口水师千总。随后林宜华在张国梁麾下屡立战功。
   咸丰五年(1855),林宜华三十一岁。时太平军天京(南京)失守,清军获胜。各战将兵勇受朝廷嘉奖晋升。据说林宜华此后并任江南大营黄严州喜鸾总兵。后因台湾形势需要又调动任台湾总兵,负责守卫台湾澎湖等地,成为当时清水师出色将领。为保卫祖国宝岛台湾领土及台湾海峡交通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约光绪十年(1882)告老还乡回琼州约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葬于海口市云龙镇桃下村外坟地。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后作了简单重修。
   一代武将身后的坟莹地遭毁损后显得冷清而简陋,令人感慨和惋叹!
  
  林宜华官职仅次于吴元猷
   林宜华从一品振威将军,官至台湾总兵,在海南历史上,他是官职仅次于吴元猷的武将。
   林宜华战功卓著,受到咸丰皇帝赐封,连夫人和子孙均受到朝庭诰封恩赐,尽享荣华富贵。
   在故里博茂村,林宜华发达后,在家乡盖起了四列十三进的大宅院,四列房屋建筑风格相同,造型结构相似。横成排,竖成行,豪华气派,显赫威严。
   解放后,林宜华的豪宅被分配给贫下中农居住,文革期间,屋内的家具和物品大部分被损毁。
   林宜华将军故居坐西向东,土木结构,砖墙瓷瓦,造型壮观,古色古香,属典型的海南清代民宅建筑风格。沧海横流,风云变幻。至上世纪中后期,林宜华故居因年久失修,有的已倒塌成断墙残壁,有的破漏不堪,摇摇欲坠。
   文革期间,林家后裔冒着危险,将清光绪皇帝于光绪元年(1875年)钦赐嘉勉给林宜华的“协勇巴图鲁”金字牌匾珍藏起来,并将门匾上的“振威第”“将军第”石匾用水泥盖住,免遭破坏。
   蓝美村林氏三十五世孙林小平将家人珍藏的清光绪皇帝钦赐给林宜华的金字牌匾,牌匾上盖有光绪皇帝的印章,并用满汉两种文字对林宜华及其夫人进行嘉奖封赐。132年过去了,这块不同寻常的金匾还保存完好,弥足珍贵。
   为保护历史古迹,挖掘文化遗产,2006年,蓝美村林氏旅港三十五世孙林小平发起重建林宜华故居,捐巨资主持重建,按历史原址原貌修复,于去年竣工。重建的林宜华故居宅宇辉煌,气派雄伟,旧貌变新颜。
   重修的林宜华故居门匾上,高悬“振威第”三个金色大字,门口有一副对联:“振兴琼闽千秋泰,威镇台澎万户安”。古宅新颜,威严尤在。
  
  博茂古村人杰地灵古韵悠悠
   博茂古村四周茂林翠竹环绕。村里的池塘内白鹅游弋,古村恬淡而安详,充满悠悠古韵。
   村里有古老的林氏宗祠、关帝庙、古井和古民宅。
   在关帝庙旁的一棵大榕树下,放置着很多练功石,重的有500多斤,轻的也有二三百斤。这些练功石,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古时候,村门口有一条路通往府城,为了保家护村,村里在村门口建起了防御性的石门,用长条石垒成,条石上开凿着枪眼洞,由村丁持枪护卫,如今这些枪眼石弃置在村里的大榕树下,成为村民纳凉的坐石。
   博茂村自古至今,如它的名字一样博盛昌茂,久负盛名。
   据《琼山县志》记载,历代进士名录中有两位为博茂人。其一为林震,明朝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科唐文献榜三甲239名,任南京户部主事(五品),四川副使(六品)。林震与“一里出三贤”之一贤许子伟(户部给事中)同科同甲(三甲)。其二为石祐,明朝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曾棨榜王甲247名(任职未详)。石祐与唐舟(东厢人)、陆普任(调塘人)三人同县人同科同甲。
   又据史科及“海南林氏琼山蓝美村支族谱牒”记载,博茂村曾出有赠广儒学士的升阳公;有赠承德郎(正六品)、岁贡进士加内阁中书衔、任海康县教谕的林蕃公;在科举中有贡生、禀生、庠生、国学生共十九人,有钦赐花翎和“协勇巴图鲁”金牌,历任台湾总兵,江南黄严总兵、统领水师捷字全军的林宜华(林辉)公;有任水师雷州营把总(正七品),以孙林宜华台湾总兵,赠武显将军(正二品)的林启明公;有以子林宜华台湾总兵,赠武显将军的林魁伦公;有任水师海口营把总(正七品),以胞弟林宜华台湾总兵,赠武显将军的林发公(字育南、号犹生,官名宜春);有禀生、福建候补同知、候县丞(相当候补副知县)的之珩公(官名桂芬、宜华长子),之梯公(禀生,宜华次子);有附贡生任海安营把总、候补守备,赠武略骑尉(正六品)的林成公(宜华孙);有赠蓝翎五品军功的林斐公;有七品军功的林荣公及林蒲公。历代诸公所取得的业绩,饮誉乡里,故博茂(蓝美村)被乡里人誉为“老爷村”、“官爷村”,祖祠中高悬着进士、文魁等四块大红匾。就在近代亦是人才辈出,有著名法学士、历任广西、甘肃、四川、陕西等省高等法院法官、检察官、首席检察官的林成英公,有历任广西参议的林成亻冉公;有留苏的著名生态学家、教授,历任江西大学副校长(江西农学院副院长)筹建海南大学并任第一任校长、名誉校长、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林英公(林书容);有留美硕士、历任铁道部总工程师、粤汉铁路局副局长的诗伯公(民国时期),有任琼南中学校长的林成燮公。以上人才都是博茂村的佼佼者,他们是博茂村村民的骄傲。
   人文历史资源丰厚的博茂古村是块神奇的土地,这里还有很多的传奇故事有待去搜寻,去挖掘,去传承……
  
  民间传说
   林宜华智擒海盗头目刘文楷
   清咸丰年间,儋州地方有个恶霸姓刘名文楷,年纪五十开外,身材高大,武艺超群,心毒手狠,实为当地一枭雄。刘文楷居心叵测,唯恐天下不乱,他见到当时社会动荡,便乘机煽风点火,攻城掠地,劫府戕官,烧杀奸淫,反动气焰极其嚣张。
   诡计多端的刘文楷,早已晓得“狡兔三窟”的道理。他知道占山为王,攻打官府,本是倒行逆施的勾当,迟早会被官府进剿。为了安全起见,他便在海中的一个沙洲小岛上营造巢穴,囤积粮食武器,网罗流氓、地痞等一班亡命之徒,组织起一支海盗队伍,来往于白马井、洋浦港至临高新盈港一带海面,频频作案,横行一时。因贼声势浩大,连雷琼兵备道江国霖、海口协参将黄开广多次进剿都无功而归。
   海口营有个武官姓林名宜华,字德甫,号桃溪,是吴元猷的同乡(琼山博茂村人),素有胆略,体格魁梧;武艺很好。一天,林宜华向吴元猷献计,请求让他只身深入黎洞,伺机擒捉刘文楷。吴元猷同意他的请求。
   林宜华改姓更名,化装成一个普通汉人客商,只身来到黎区。开始他广散钱财,结交黎洞一头目,经过一段时间来往后,取得这头目的信任,逐渐成为至交挚友,不久这位头目又介绍他与刘文楷结识。刘贼见林宜华为人机敏,办事干练,身强体壮,武艺高强,于是他便把林宜华当作心腹对待。
   八月初九日(9月4日),这天正好是山下农村神诞的日子,村人举行盛大庙会,晚上还请戏班来村演戏。林宜华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借口邀请刘文楷下山看戏。
   他们早早吃过晚饭,待天黑后,踏着昏黄的上弦月光,踉踉跄跄地走下山来。当他们走到一条又大又深的牛车路旁,林宜华看见四周无人,就突然纵身一扑,猛力把刘贼扑倒在地,迅速用带来的麻绳将他的手脚捆绑,用破布堵塞他的口,然后抬起刘贼一口气奔走了十多里才停下,用手指往口里打了个唿哨,这时早已潜伏在牛车沟里的兵勇一齐跳出,接应林宜华,将刘贼解押回军营。这次活擒儋州刘文楷,兵不血刃,手到擒来,干净利落,顺利解决问题。
   林宜华归营后,因他孤身深入贼巢,独自活擒刘文楷,便擢升海口营把总。不久又调到江南大营和春、张国梁麾下,以后屡立战功,又升迁到海台黄州镇总兵。(廖自如/文 李志良/图)

   (本文在采写过程中得到陈鸿礼、林小平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来源:http://www.hkwb.net/html/2007/08/24/35176.html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5:15 , Processed in 0.034006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