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223|回复: 0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华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1 17: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间返回技术专家。1931年5月29日生于上海,祖籍福建莆田。1956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返回式系列卫星首席专家。自1958年以来,一直工作在我国空间技术领域的第一线,是我国卫星回收技术领域和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之一。负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卫星回收系统,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做出重要贡献。1988年任新型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连续发射和回收成功了3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发表著(译)作、各种技术论文 50余篇(册)。附件 20046169240734.jpg (37.29 KB) 2007-12-22 17:14
[img=http://www.mazucity.net/bbs/attachments/month_0712/20071222_97355be57ff3f52d8e3dFjiPfJ8EQBJ9.jpg]20046169240734.jpg[/img]

林华宝(1931—2003)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返回式系列卫星总设计师、首席专家。他是我国卫星回收领域的开拓者和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之一。1996年被推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华宝的曾祖父是莆田南日岛上的渔民。父亲曾任莆田哲理中学教师,母亲是莆田黄石“善育堂”的孤儿。特殊的家庭背景,铸就了林华宝的奋进精神。6、7岁时,他随父母离开莆田去了上海。抗战开始后,他又随父亲去了重庆、武汉。林华宝在武汉时,就读于著名的百年老校博学中学,是一个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好学生。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01年回母校时,在当年曾经坐过的位子上回忆说:“我在1943年至1947年在博学中学读书,那时,我的英语、体育成绩很好,但数学成绩不好。我的同桌是林华宝,他是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也是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他总是帮我做数学作业,我则教林华宝游泳。”中学时代,林华宝喜欢阅读科学家的传记。詹天佑、茅以升那种顽强克服困难的爱国主义献身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大学时,他毅然选择报考了土木建筑专业。   1950年,品学兼优的林华宝如愿以偿,考进了清华大学土木系水利工程专业。在清华园的一年半时间里,生性好动又喜欢唱歌的林华宝担任年级的文体委员,并兼年级长跑队队长,每星期领跑3次;夏天到了,他还组织同学到颐和园昆明湖去游泳,亲自担任游泳救生员。多才多艺的林华宝还会数快板、拉洋片、唱北方小调杨柳青,很受大家欢迎。1951年冬,团组织安排他到城郊农村当夜校老师,林华宝愉快接受,每星期两次骑自行车去授课。   1952年秋,林华宝被挑选公派转学到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留学。1956年7月,林华宝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校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学成回国。其时,全国正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教育部允许中国科学院在留苏毕业生中挑选一些同学到科学院工作,德才兼备的林华宝荣幸中选,分配到钱学森领导下的力学研究所工作。报到那一天,所长钱学森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就搞航空结构力学吧!”从此,学土木建筑的林华宝凭借其深厚扎实的基本功,转行搞起了航天事业,并且与空间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拉开了人类开发空间、探索宇宙的序幕。1958年11月,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进军号令。不久,林华宝参加了中科院由钱学森、赵九章领导的空间技术研制队伍,从事探空火箭结构系统的研制。1958年奉调参加探空火箭研制队伍,先后主持和负责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高空生物试验火箭、和平二号气象火箭结构系统。   1970年开始,他负责研制我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的回收系统。搞返回式卫星比搞生物火箭复杂得多,卫星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要在预定的时间和路线顺利返回预定地区,必须过调姿关、制动关、防热关、软着陆关和自动标位寻找关。如果返回点速度方向角偏差1度,落点航程就会偏出300公里。高空回收试验是验证气动力减速器(降落伞)回收系统的重要试验,由探空火箭或飞机投下的几百甚至几千公斤重的回收系统模型乘降落伞飘然落地,如果减速系统失灵,回收物会从高空加速坠地。对运载火箭试验来说,回收的数据舱离地只有1.5秒的时间时,降落伞才能依次弹出和张开。早于1.5秒开伞,降落伞可能被3000余度的高温烧成灰烬;晚于1.5秒开伞,数据舱则会坠毁于大地。即使降落伞正常张开,由于风力的影响也很难确定落点。为了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空投场地必须选在空旷无人的荒原或大漠。风吹沙动,凶险莫测。动荡暴躁的沙丘就像无数巨大的猛兽,匍伏在干燥的大地之上,遇见沙暴,它会以排山倒海之势覆压过来。人员、设备都有被掩埋的危险。昼夜温差很大,白天五、六十度的地表温度,火辣辣的阳光烤得皮肤灼痛红肿,夜晚则冰凉如冬,尖利的寒风呼啸。作为卫星回收队队长的林华宝不畏艰险,总是身先士卒,亲临现场指挥。一次,在酒泉发射场发射的两枚技术试验火箭的箭头落到了巴丹吉林大沙漠中,箭头上装有高空摄影机和红外地平仪等试验仪器。当初步探明箭头的落点后,回收队走进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漠之中。从清晨到深夜,从深夜到黎明,整整24小时,他们一直守候在荒漠中的预定区域,分分秒秒仰望苍穹,一刻也没敢合眼……就这样,经过58次空投试验和反复改进,第一颗卫星的降落伞终于研制成功,卫星回收系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三天以后,卫星运行到第47圈,地面遥控站按时发出了卫星返回调姿遥控指令,正在200多公里高空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翻了100多度的跟头,将头部对准地球上的中国大陆,星上火箭推动着卫星,离开了原来的运行轨道,向中国大陆飞来。回收终于成功了!我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遥望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卫星返回舱边绚丽地开放,林华宝万分激动,热泪满面。他在《院士自述》这样写道:“在人的一生中,最愉快的事莫过于亲眼看到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成果,看到自己为人民做了一点点有益的事。”   1983年6月,林华宝任摄影定位卫星总设计师。连续三次取得卫星飞行的圆满成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完成国家这一重点工程任务做出重要贡献。   1988年,林华宝任新型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领导该卫星的研制和飞行试验。在负责研制新一代返回式卫星时,林华宝正确地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尽量采用在我国卫星上历经考验的成熟技术,要求卫星上各分系统和主要设备最大限度地采用成熟技术和延伸技术。由于这一设计思想和原则的确定,卫星的研制程序也有了合理和科学的安排。新一代返回式卫星是我国有史以来研制周期最短、所用经费最少的。   迄今,我国共研制成功了三个型号、发射了17颗卫星(其中1993年发射的一颗没有按计划返回)。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是我国第一代国土普查遥感卫星,起飞重量1800千克,从1975年到1987年共发射了9颗。它所获得的卫星照片的特点是比例尺大、图像清晰、灰度等级较高、视野开阔等。第二个型号是摄影测量卫星,重2100千克左右,从1987年到1993年共发射了5颗。它所获得的卫星照片几何精度高,可对地面感兴趣的目标精确定位和绘制地图。每一幅卫星照片所覆盖的面积是航空摄影的140倍,野外作业的效益提高了12.4倍。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是我国第二代国土普查遥感卫星,重3000多千克,其中可回收部分有效载荷的重量和容积分别增加了53%和15%,密封舱容积增加了20.3%;从1992—1996年连续成功地发射和回收了3颗。与第一代国土普查卫星型号相比,该型号卫星的轨道寿命、卫星照片的分辨率、胶片的装片量以及胶片的有效利用率都有大幅度的增加。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该型号卫星一次飞行提供的信息量要比第一代国土普查卫星高出13倍以上。此外,返回式卫星还进行了空间微重力实验(分为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都取得丰硕成果。   自1970年4月24日第一次火箭发射至今,中国已研制成功4个系列12种长征火箭,将70个航天器送入轨道,成功率达百分之九十。中国火箭技术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也为载人航天打下基础。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发射自行设计的卫星近50颗,拥有科学探测卫星、气象卫星、广播卫星和资源卫星等。   林华宝著有《返回式卫星》《卫星和飞船的返回》等科学专著,发表著(译)作、文章50多篇。获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次、一等奖1次,获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被航天部授予一等功1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授予一等功2次。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 "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林华宝院士是我国空间返回技术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中国返回式卫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
  1931年5月29日出生于上海,2003年8月17日1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1952年转入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1953 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1982 年10月入党,1987年5月任研究员。1990年荣获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7月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8月至1958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58年11月至1966年8月任上海机电设计院工程组长、研究室副主任、技术员;1966年9月至1988年3月任七机部八院(现508所)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1988年4月起任五院科技委常委、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博士生导师;2001年6月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五院科技委顾问、返回式卫星系列首席专家、返回式卫星工程总师。
  
  1956年8月,林华宝院士从苏联学成回国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从此步入中国的空间事业。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他参加了T-7和平号系列探空火箭的研究工作。1963年,他作为中国第一个高空生物试验火箭箭头的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研制工作。通过攻关,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火箭箭头的设计、制造和环境试验。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载白鼠的高空生物试验火箭发射成功。之后,中国又发射成功了载狗的高空生物试验火箭,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先期探索做了十分有益的工作。
  从1965年开始,林华宝院士作为结构分系统技术负责人投入返回式卫星的研究。1970年,服从组织调动,从结构和力学方面转入返回技术领域。他先后作为返回技术研究室和研究所的负责人,领导和组织了中国第一代返回式卫星的回收分系统的研制。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制定了卫星着陆段技术方案和工作程序,对回收分系统进行了充分的地面试验,最后研制了可靠性很高的回收分系统。1975年,中国返回式卫星飞行试验首次获得成功,回收分系统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1977 年10月获"北京市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
  1988年,林华宝同志担任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在组织指挥原有返回型号卫星研制发射的同时,负责中国新一代返回式卫星研制。他在抓好卫星总体设计的同时,与卫星有关分系统设计师一起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通过技术上不断进取和深入实际,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难题,使新一代返回式卫星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首发并连续发射和回收成功了三颗卫星,并且取得重要应用成果,达到了世界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1993年他被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 "航天奖"荣誉称号;1995年荣立航天总公司五院二等功;1997年荣立航天总公司五院一等功;1998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在完成第一代、第二代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后,林华宝院士继续在返回式卫星领域进行探索与研究。积极组织研制队伍,开展后续新型号返回式卫星的研制。为返回式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保持研制队伍稳定而奔走、呼吁。他积极培养和大力推荐科技人才尤其是年轻科技人才到研制卫星的关键岗位锻炼。作为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他带出了一支工程素质高和作风过硬的研制队伍,做到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集中精力进行返回卫星系统工程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担任返回式卫星工程总师后,他积极组织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及地面应用各大系统的总体设计与技术协调,古稀之年仍奔波于各地,来往于工程的各大系统之间。作为博士生导师,在工作任务繁忙之中培养了多名硕士生、博士生,并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兼职教授。在取得工程成就的同时,为航天事业直接培养了一批年轻人才。
  自50年代末以来,林华宝院士一直工作在我国空间技术领域的第一线,是我国卫星回收技术领域和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之一。60 年代开始从事卫星回收系统的研究,参加了中国全部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飞行试验。在工作中他潜心尽力,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为解决卫星重大关键技术和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发射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一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


=====妈祖城网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5:19 , Processed in 0.051082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