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419|回复: 0

莆田儒商之一——林时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6 12: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也是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因此,解放前莆田人来这里经商的也特别多,以后,逐渐形成了“兴化商帮”。当时的福州下杭街是商业的中心,又是兴化商帮主要商家的集中点,整条街莆田人经营门市占有70%以上,有人说:“下杭街也可以叫兴化街”,根据当时的状况,以上称呼并不过分。  莆田人历来有一个优良传统,不论干什么都能埋头苦干,不怕吃苦,且能勤俭耐劳。他们初到福州,就是肩挑担子,摆着地摊,开着铺子,贪早摸黑,走街串巷,沿街叫卖,经过多年努力,也有些人发家致富了,成了富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经商界认定,莆田商帮最具有影响力的,像林时霖、蔡友兰、苏秋兰、何元育四人,是在兴化商帮中号称“四大金刚”的代表人物。他们不是一般的商人,可以称得上“儒商”。
  下面介绍一下“四大金刚”之一林时霖的事迹。
  林时霖,号沛然,排行十六,有“十六先”之称,北高镇梅湖村人,1960年逝世,终年84岁。
  他家世代务农,家境清贫,因他父亲在福州下杭街一家商行当伙计,故他在童年时,随父母迁居省城。后来,由人介绍到靛街协发溪纸行当伴读,也就是书童。因他天资敏悟,感动了塾师,帮他学习一些文化。
  他为人朴实能干,开始调为助理司账,不久,升为正式司账。因老板沉湎于酒色,行里业务如商家往来和银钱出入等,统统由他一人经办,这给他后来发迹打下了基础。
  1911年(清宣统三年),协发溪纸行宣告倒闭,林时霖乘机而出,与胞弟祥霖合资,在下杭街开设聚源发溪纸行。溪纸行的主要业务,是经营闽西北各地所产的土纸———白料纸(毛边纸、连史纸、玉扣纸)、海纸(多做纸钱用的)、甲纸(粗纸)等。当时,因交通不便,闽西北所产的土特产,都挑远至南平,再由溪路航运到福州,故统称“溪行”。经营土纸的,又称为“溪纸行”。
  因他善于思考,驾轻就熟,以原协发溪纸行的铺家为基础,负责对外联系事宜;他的弟弟又善于经营,负责料理行内业务,内外配合很好,可谓得心应手。刚开办时,只代客户经销各种土纸,后来,由小到大,业务逐渐发展,则采取食吃进来的办法,以低价购进,雇人加工,印上“林聚美”印号,然后出售,获利颇多。
同时,又在营口、大连、青岛、台湾、香港等地设庄经售,并兼营建阳、建瓯等地的红菇、香菇、笋干等,亦获利可观。
  由于林时霖兄弟能同心合力,善于抓住商机,又经营得法,数十年中,资金达到银圆二、三十万,一跃成为福州数十家溪纸行中之大户,被人称为兴化商帮在福州的“四大金刚”之一。
  “九·一八”事变时,他家在营口、大连经营的货物,多被人吞占,以致无法收回。抗日战争期间,在青岛的货物,又被日军洗劫一空,损失巨大,故即结束在外地的业务,专营本埠生意。
  在本埠经营中,他又将现金多用于放债,企图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但因国民党政府的法币、金圆券、银圆券等不断贬值,最后几同废纸,损失更大。
  同时,林时霖的儿子多无心经营,长子只喜欢收藏古董书画,往往不惜重金购买,致使生意呈下降趋势,入不敷出,延至解放前夕,终告负债倒闭。
  早期,闽侯县商会组织,实际权力都操纵在罗金城和罗勉侯父子手中。北伐胜利后,成立了闽侯县商民协会,由于中、小商人入会的人数大大增加,故对罗派在执行会务中,多是偏袒大商家的利益表示不满,经过改选,罗派人物被迫下台,林时霖得以当选,为莆田人出任闽侯县(福州市)商会会长之第一人。
  林时霖是一位商人,也是一位儒商。他平时嗜书成癖,晚上,常常阅读至更深阑静才休息,对史书、诗赋、小说等很有研究,无不涉猎。他学问广博,广交朋友。过去与莆田著名人士张琴、陈乃元(爱吾)等经常书札往还,过从甚密。
  晚年,因经济拮据,他深居简出,惟以诗赋自娱,著有《壶雅楼诗集》1卷,因未能付梓,在“文革”中,已散失无遗。
  林时霖的一生,是处在三个朝代交替年代,又是处在战乱烽火迭起年代,他经历了峥嵘岁月坎坷不平的生活年代,他能以一个莆田普通商人成为在榕商帮中的“四大金刚”之一是难能可贵的,他的经营策略,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黄祥生)
莆田侨乡时报2007年11月14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11-23 15:04 , Processed in 0.03222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